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10回(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1-40回讲义教师版

《三国演义》1-40回讲义教师版

《三国演义》1-40回讲义

一、填空题

1、回目

第二回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第四回

废汉帝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坚背约第十二回恭祖三让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伯符大战严白虎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下邳城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三十三回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氏报仇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亮火烧新野

2、董卓欺主弄权,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但被发现。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来此是为了进献宝刀。

3、操行刺失败与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其家人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后在途中又杀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4、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分别是

5、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卧龙”是诸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策,“美髯公”是关羽。

6、宛城之战中,绣用贾诩之计夜袭营,先让人将典韦灌醉,再命人偷了他的短戟,致使他在掩护操出逃之时,身无片甲。虽奋力以腰刀砍杀二十余敌,终因寡不敌众而死。

7、操征绣途中,恰逢稻麦成熟,为显示爱民之心,操下令要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没想到禁令刚下,操的马受惊跑入麦田,踏毁麦田。操割发代首以示受罚。

8、操率军征讨备,备投奔袁绍,关羽被操围困在土山之上。操使辽前往说之。辽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关公亦有三约:降汉不降;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备下落,便当辞去。操从其言。关公告甘、糜二夫人后降操。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2(11-15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2(11-15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2(11—15回)

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情节梳理填空】

势单力薄的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由管亥率领)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同乡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刘关张解了北海之围.随后,刘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徐州陶谦.

刘备向公孙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赵云,来到徐州。这时,青州田楷的救兵也来到徐州城外。曹操见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

陶谦要一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刘备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助张邈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曹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刘备一个人情。

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被吕布战败,为部将典韦、夏侯惇救出。

【阅读探究研讨】

思考题1: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

参考答案:(1)刘备重“仁",他不会去做乘人之危之事,且刘备帝室之胄,他应顾及自己和宗室的颜面。(2)刘备重“义”,刘备知道自己此行是守诺救援,不图占有,此时接受徐州之托是不义之举,如“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今为大义,故来相助”.(3)刘备使用“欲擒故纵”法,由前两点可知,刘备也很自知。刘备深知徐州战事,也懂陶谦之心,只是此时接受不利于对徐州的统治.因为自己在此还不能服众,所以欲擒故纵,以窥臣民之举.十二回应道“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时机业已成熟,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

三国演义1-5回阅读指导讲义PPT

三国演义1-5回阅读指导讲义PPT

• 别解:清· 毛宗岗: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
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宁使 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读书者至此,无 不诟之、詈之,争欲杀之矣。不知此犹孟德之 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 能开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 “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 ,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 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 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此 wk.baidu.com孟德之过人处也。
• 思考题2:如何看待曹操杀吕伯奢的行为? • 参考答案: • 多疑——闻堂后有磨刀之声,疑其图己(日后有 梦中杀人) • 不义——吕伯奢乃其父结义兄弟,且热情款待 • 狠毒——明知错杀其家人,见事情败露,仍痛下 杀手。正如陈宫所言: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 狡诈——谎称后方有人,趁着吕伯奢回头观望的 空隙,曹操竟然毫不留情地将吕伯奢也当场斩杀 ! • 自私,不择手段——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 人负我

董卓此举并不明智:首先是遭到群臣反对, 董卓仰仗自己拥有一定军事实力,想重新确立皇 帝,这种做法,在当时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 董卓曾经在温明园中提出废帝一事,丁原立即说 道:“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 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同样 ,这件事也遭到袁绍的极力反对,并因此和董卓 反目成仇。其次是成为众矢之的。当董卓废掉皇 帝后,天下群雄,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都把矛 头指向董卓。董卓在此事上,远远比不上曹操, 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使他在政 治上拥有巨大的优势,这也奠定了曹操的基业。 而董卓的做法,正好是曹操的反面教材,同时, 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10回(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10回(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0回(参考答案)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情节梳理填空】

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经典情节复述】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汉室衰微,民不聊生。(背景)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关羽、张飞愿协助刘备共谋大业。(原因)三人于张飞庄后桃园,面对盛开的桃花,焚香礼拜盟誓,结成结义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按年岁,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称弟。(过程)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曹操诈叔: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来看曹操时,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3(16-2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3(16-2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3(16-20回)

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

【情节梳理填空】

袁术暗有称帝之心,推托不还玉玺给孙策,并欲伐刘备以报前日无故相攻之恨。由恐吕布助备,令人送与粮食,以结其心。部将纪灵攻刘备,刘备求救于吕布,吕布辕门射戟,以此劝和(实乃威胁),使两家罢兵。

袁术闻之大怒,欲亲征刘备,兼讨吕布。纪灵献“疏不间亲”之计,让袁术求吕布之女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吕布许了亲事。送亲途中,陈珪闻讯,扶病来见吕布,告之利害,吕布大惊,急命张辽引兵追赶,将女抢归。

张飞夺去吕布从山东买的好马一百五十匹,吕布出兵讨刘备,刘备欲送马讲和,吕布听陈宫之计,不允,刘备冲出重围往许都投曹操。荀彧、程昱均进谏欲杀刘备以除后患,独郭嘉进言曹操不杀刘备,曹操听之,并送给刘备兵粮,使领豫州牧,屯小沛。

曹操起兵讨伐张绣,张绣从贾诩计降操,又因曹操霸占叔父张济妻邹氏(婶母)而与之反目。张绣在宛城夜袭曹操营寨,典韦在保护曹操时战死。于禁打败张绣。操赏封于禁,责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操痛哭典韦,却不痛战死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感动上下。

曹操还许都,封吕布为平东将军,特赐印绶,布大喜。忽报袁术遣人至,吕布杀来使,遣陈登解韩胤上许都谢恩。操知布绝婚袁术,大喜,遂斩韩胤于市曹,并收陈登为内应。

【经典情节复述】

1.辕门射戟:

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刘备写信求助吕布。(背景)吕布为避免唇亡齿寒的局面,请来纪灵、刘备二人,并设宴调解。(原因)吕布将自己的方天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处,并说如果吕布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射不中,则两家厮杀。双方答应。(经过)结果吕布辕门射戟应声而中画戟小枝,吕布言此乃天意,使得两家罢兵,避免了一场厮杀。(结果)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

如果你想简单了解三国故事情节的脉络,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薄”一些;如果你想了解三国时代的背景,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厚”一些;如果你想抓住三国人物的精彩片段,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活”一些;如果你想熟记三国诗词常识,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死”一些。

___、___、___,“德”“谋”对决,纵横驰骋;___、___、___,“智”“慧”对决,明争暗斗;___、___、___,“亲”“情”对决,手足相残;___、___、___,“忠”“勇”对决,义薄云天。读《三国演义》,不仅能学历史,还能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

导读任务(一)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

二、讨论主题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关于作者___,你知道多少?三国历史,你了解多少?

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十常侍之乱→(不求形同,但求神似)→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

5.根据文字描述为___、___、___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得更像。

6.学会做人物名片(贯穿整个阅读过程)

姓名

所属团队

个人经历

主要事迹

性格特点

7.仔细阅读___、___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导读任务(二)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

二、讨论主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___和___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021年人教部编版景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讲:《三国演义》(同步讲义+答案)

2021年人教部编版景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讲:《三国演义》(同步讲义+答案)

《三国演义》

知识集结

知识元

《三国演义》

知识讲解

一、作家知多少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

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下九流,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

二、作品知多少《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代表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三国志传》等,简称《三国演义》。

三国地形图

三、人物性格分析(顺口溜)

皇叔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孔明是伟大的,治国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专长的。

云长是红脸的,胡子是很长的,自负是肯定的,倒霉是迟早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子龙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欢的,胜仗是常打的,受伤是没有的。

阿斗是幸福的,吃喝是不愁的,操心是从不的,强项是玩乐的。

曹操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孙权是中庸的,父业是继承的,胡子是紫色的,眼珠是进口的。

鲁肃是老实的,为人是诚实的,荆州是常跑的,结果是徒劳的。

二乔是可怜的,运气是不好的,丈夫是早死的,守寡是痛苦的。

吕布是英勇的,画戟是无敌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10.在第二十四回中,曹操被称作“国贼”。曹操为何被冠以如此名号?你如何看待他玩弄权
术之举?
三、阅读任务
“曹刘煮酒论英雄” 一节,历来传作佳话。二人英雄之论,颇耐人寻味。一句“今天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更有惊天骇地之势。据曹刘二人言语,列出当时天下的主要势力,并试着 分析各家实力。
导读任务(十一)

“智”
“主”

“忠”
丿A、
“谋”
丿慧、
“情”
“勇”
对决, 对决, 对决, 对决,
纵横驰骋; 明争暗斗; 手足相残; 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使人明智;
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
导读任务(一)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
二、讨论主题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导读任务(三)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
导读任务(四)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有人说,董卓在如何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你赞成吗?请结合 本回阐明理由。试评价这个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2(11-15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2(11-15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2(11-15回)

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情节梳理填空】

势单力薄的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由管亥率领)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同乡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刘关张解了北海之围。随后,刘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徐州陶谦。

刘备向公孙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赵云,来到徐州。这时,青州田楷的救兵也来到徐州城外。曹操见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

陶谦要一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刘备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助张邈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曹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刘备一个人情。

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被吕布战败,为部将典韦、夏侯惇救出。

【阅读探究研讨】

思考题1: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

参考答案:(1)刘备重“仁”,他不会去做乘人之危之事,且刘备帝室之胄,他应顾及自己和宗室的颜面。(2)刘备重“义”,刘备知道自己此行是守诺救援,不图占有,此时接受徐州之托是不义之举,如“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今为大义,故来相助”。(3)刘备使用“欲擒故纵”法,由前两点可知,刘备也很自知。刘备深知徐州战事,也懂陶谦之心,只是此时接受不利于对徐州的统治。因为自己在此还不能服众,所以欲擒故纵,以窥臣民之举。十二回应道“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时机业已成熟,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

第一章 《三国演义》讲义

第一章  《三国演义》讲义

诸葛出山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 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 说 5、“歌颂理想英雄” 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 说 9、“悲剧”说 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 说 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 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 13、“人才学教科书”说 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 忠义英雄”说 15、“总结历史经验”说 16、“无固定主题”说等
“仁”为安身立命准则: 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 不顾幼子唯恐赵来自百度文库有失; 三让徐州而不受, 出入荆州而不夺, 兵临西川不忍取。


刘备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 赵云:“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 义之主,以安天下。”(卷2) 诸葛亮临终前,手书遗表教后主“清心寡欲,薄己 爱民;遵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卷21)

诸葛亮性格特征——贤相典范 一是忠贞 二是智慧
诸葛亮 智绝
诸葛亮——”智“的代表


第35回水镜曰:“关、张、 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 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 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之流, 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经纶济世之才就是诸葛亮: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 下知地理,上晓天文; 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 外交,具经天纬地之才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7(101-11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7(101-11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01-110回

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郃中计

【情节梳理填空】

孔明回成都追杀散布流言之宦官,孔明复回汉中,从杨仪计,分两路军兵,轮流图魏。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五出祁山。司马懿领兵迎战。

听说蜀军出陈仓、过剑阁、由散关往斜谷而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打算用陇西小麦充作军粮。于是司马懿派兵留守祁山,自己率领大军往陇西而来。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与姜维、关兴、魏延等装神弄鬼,迷惑魏军,吓得魏军军心大乱。诸葛亮乘机偷割了垅上的小麦,送赴卤城打晒。

郭淮献计攻卤城,被孔明伏兵四面杀败;淮又献计调雍、凉诸郡人马,自己奇袭剑阁,截蜀兵归路,亦被蜀兵击败。

永安李严误了军粮,恐诸葛亮责怪,谎称吴兵入侵,孔明急忙撤兵。诸葛亮撤军回蜀,张郃前往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设下伏兵,将其射死。孔明与后主谪李严为庶人。孔明养军三年,不顾劝阻,又要伐魏。

【经典情节复述】

1.陇上妆神

①诸葛亮要割陇西小麦充军粮。②他与姜维、关兴、魏延带四路人马,当先一辆车上均坐着孔明,或真或假。③左右二十四人皂衣跣足,披发仗剑。④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有多少蜀兵,不敢妄动。⑤诸葛亮乘机偷割了陇上小麦。

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情节梳理填空】

太史谯周以种种异兆为由要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孔明发誓六出祁山,剿灭汉贼,鞠躬尽谇,死而后已。孔明星夜至汉中,闻关兴亡,放声大哭。引三十万兵,姜维、魏延为先锋,分五路至祁山。

司马懿荐夏侯渊四子为先锋,行军司马,又令郭淮,孙礼总督西兵马,于北原下寨,不予出战。孔明虚攻北原,暗取渭滨,司马懿识破其用兵,蜀兵大败,吴班战死。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

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高二语文文科名著材料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41-45回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情节梳理填空】

曹操欲取樊城,令徐庶为使劝降刘备,刘备不肯,曹操大怒。无奈下,刘备弃樊城往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地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来到襄阳城下,刘琮、蔡瑁拒绝刘备入城,刘备只好前往江陵。

操至襄阳,蔡瑁、张允被加之厚爵,杀蔡夫人及刘琮。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每日只能走十余里,很快被曹操的五千铁骑追上。刘备一行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在混战中,糜夫人受伤,投井而死。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救下阿斗,怀抱阿斗,左右冲杀,连斩曹操五十多员大将,威震长坂坡。

【经典情节复述】 1.刘玄德携民渡江

①火烧新野后,曹军杀来,刘备抵挡不住,便弃樊城,取襄阳暂歇。②新野、樊城百姓跟随刘备,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③到南岸的襄阳,蔡瑁、张允不开城门。④刘备又转而望江陵而走,襄阳百姓又相随。⑤行进缓慢,刘备始终不忍相弃,最终被曹操赶上。2.赵子龙单骑救主

①赵云不见了刘备夫人,单枪匹马去寻找,在逃难百姓中寻得甘夫人,送至长坂坡;②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③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五十多员大将。④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⑤当得知是赵云时,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三国演义》9-10回检测及答案上课讲义

《三国演义》9-10回检测及答案上课讲义

《三国演义》第9-10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1. 让董卓把赐与吕布,收买其心,但此女哭诉不去,反而趁机离间董吕关系。

2.王允与吕布合谋除董卓,一方面让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引董卓从回朝,一面以天子密诏付吕布,由杀之。

3.董卓被杀后,李榷、郭汜等人求王允赦罪不得,听从的计谋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

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

4.“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的是(谁)

5. 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锐者编为“”,朝廷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又得到了、荀攸、程昱、等谋士和于禁、等猛将,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二、判断题,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李傕、郭汜等人赶走吕布,杀了王允之后,下令追寻董卓尸首,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

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

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

订正:

2.董卓余党里应外合,杀得吕布抵挡不住,只得弃却大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绍去了。

( )

订正: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情节。(第8回)

董卓为乱朝政,王允想剪除董卓,苦思不得其计,恰见义女天姿国色,于是心生一计。(1分)先将其许给,不久却把她送给。(1分)吕布大怒,在(地点)与她相会,被董卓发现,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1分)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

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1分)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1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三国演义讲义

三国演义讲义

诸葛亮智而忠。孔明的 智也通过这两个智者的映衬才 更显得光彩夺目。
勇者:关公神勇;张飞猛勇; 赵云英勇。 奸者:曹操奸中有雄; 袁绍奸中有柔;董卓奸中有愚。
• 其五,环境映衬。 • 社会环境:关公的义在曹营的特殊的社会
环境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作者让关公在 曹操的金钱、厚禄、美女的种种引诱经受 着考验。
(2)三分虚构(艺术真实)
其一、思想倾向和内容比重
史书:尊魏轻蜀,魏多蜀少 小说:拥刘反曹,蜀多魏少
其二 、孔明的虚构成分就很多。 《三国志 诸葛亮传》载:“然亮才治
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 略。”,由此可见,智谋正是诸葛亮所缺乏 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化 身,智绝。
为了表现孔明让周瑜蒙受了诸多的
冤屈,主要有才智之冤、功劳之冤和品质之 冤。
其三,情节安排
• 创改史实:东吴招亲一事,史料记载,诸葛 亮极力劝阻刘备不要去,担心有阴谋。“孔 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三国志 庞统 传》。”史料只是表现诸葛亮的谨慎,《三 国演义》改成了诸葛亮极力劝说怂恿刘备前 去,并给了赵云三条锦囊妙计,弄得吴国赔
了夫人又折兵。
如此刻画人物,与故事的流传经 历了说书和话本的阶段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听众的印象, 留下记忆。
其四,对比烘托。
• 智者: 周瑜忠而量少,缺少雅量。周瑜年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10回(学生版)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10回(学生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

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

把《三国》读“厚”,了解三国时代背景;

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人物精彩片段;

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常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

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斗;

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

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使人明智;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

【阅读探究研讨】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关于作者知多少?

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情节梳理填空】

灭黄巾

【经典情节复述】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汉室衰微,民不聊生。(背景)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关羽、张飞愿协助刘备共谋大业。(原因)三人于张飞庄后桃园,面对盛开的桃花,焚香礼拜盟誓,结成结义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按年岁,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称弟。(过程)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曹操诈叔: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来看曹操时,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0回(参考答案)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情节梳理填空】

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经典情节复述】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汉室衰微,民不聊生。(背景)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关羽、张飞愿协助刘备共谋大业。(原因)三人于张飞庄后桃园,面对盛开的桃花,焚香礼拜盟誓,结成结义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按年岁,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称弟。(过程)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曹操诈叔: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来看曹操时,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阅读探究研讨】

思考题1:请根据对刘关张三人的相关描写初步分析其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刘备:相貌奇特,两耳垂肩(曾被敌人骂作“大耳贼”);出身高贵,乃汉室宗亲;性格宽和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幼时与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礼贤下士。

张飞:形象异常“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粗犷豪放,曾三声怒吼吓死曹将夏侯杰);卖酒屠猪为生,颇有资财;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同举大事。性格粗暴,嫉恶如仇(因董卓轻视刘备,便欲杀之)。

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曾被美誉为“美髯公”);嫉恶如仇,一身正气,因杀了倚势凌人的豪强而逃难江湖。

思考题2:曹操年青时候,许劭评论他,只说了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小说对他的这种双重人格作了许多生动而形象的描写,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他是乱世奸雄的典型形象。曹操出场时还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当他看到董卓专擅朝政、滥杀无辜百姓而朝臣又束手无策时,就挺身而出,前往相府刺杀董卓,行刺不成,就逃回故乡,散家资,募乡勇,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结盟,共讨董卓。但一旦把汉献帝掌握到手中,就原形毕露,“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曹操既是敏于识人,善于用人的首领,他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又是嫉贤妒能、不肯容他人猜透他心机的小人。

思考题3:由对刘备、曹操二人出场的不同描写可看出三国演义作者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流露出作者的封建正统思想:尊刘贬曹,以汉室为尊,以曹操为奸雄。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情节梳理填空】

刘关张与朱儁(jùn)、孙坚(字文台)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

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十常侍。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鸩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曹操不以为然。

【经典情节复述】

怒鞭督邮:

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向县尉刘备索贿不得,作威勒令县吏指称刘备害民。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起因)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得知此事,大怒,径入馆驿,揪出督邮,把他绑到县前马桩上,用柳条鞭打督邮,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经过)张飞意欲打死督邮,关羽则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后离去。

【阅读探究研讨】

思考题1: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张飞听说督邮逼勒县吏,要害刘备,便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

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就揪住他的

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

连打折柳条十数枝。刘备得知张飞鞭打督邮,督邮求救,便急喝张飞住手。后又

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

印绶,从此去矣。”分别表现张飞嫉恶如仇、勇猛粗暴和刘备忠厚善良、宽厚仁

慈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使两个人物互为映衬,形象丰满。

思考题2:初为政的曹操和刘备在处理政事时方式不同,反应了二人的不同思想,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曹操初到任:设五色棒,不避豪贵,内外莫敢犯,以威震天下;

刘备初到任: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以仁行天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情节梳理填空】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却按兵不动,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

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为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