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中的性质、本质与实质的理解
如何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
如何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是人类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理解事物的本质,我们就能更好地处理问题,更好地发展自己。
本文将探讨如何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
一、事物本质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物本质的概念。
事物本质是指事物最基本的、决定其特征和属性的因素。
例如,人类的本质是什么?有些人可能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理性、自我意识或者文化。
然而,这些都只是人类的表象特征,而不是其本质。
人类的本质应该是其生存和繁衍的本能,这是决定人类一切特征的根本因素。
二、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需要我们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
例如,一家公司的业绩不佳可能是因为销售策略缺乏长远规划,而不是因为其产品质量落后。
我们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决。
三、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为了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是指事物最本质的、不可分割的特性。
例如,光的基本属性是波粒二象性,水的基本属性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通过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四、分辨表象和实质在生活中,我们通常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很难看到其实质。
因此,为了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学会分辨表象和实质。
例如,一个人穿着光鲜的外衣,但内心却充满焦虑和恐惧,这个人的外表和内心显然是不一致的。
我们需要看到人的内心才能了解其真正的本质。
五、沉淀思考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需要我们停下来,弥合思考的间隔,让思维可以在反复中沉淀,形成自己的思考思路和方式。
这需要我们拥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沉淀力,保持头脑的清醒,远离琐碎杂事,静心梳理。
六、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最后,为了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背景对其本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本质,我们必须了解其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
总之,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是一项重要的思维能力。
信息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信息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一、性质的概念1.性质的定义性质是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特征,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性质的分类(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外部特征和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内部特征。
(2)生物的性质生物的性质包括生物的生长、繁殖、营养等基本特征,以及生物的遗传、变异等遗传性状。
(3)社会的性质社会的性质包括社会的结构、制度、文化等特征,以及社会的发展、变革等动态特征。
3.性质的作用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和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化学性质(1)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改变,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氧化、还原、酸碱中和、水解等。
(2)物质的化学反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的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变化,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2.物质的物理性质(1)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物质的外部特征,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颜色。
(2)物质的形状物质的形状是物质的外部特征,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形状。
(3)物质的状态物质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等,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状态。
3.物质的特殊性质(1)物质的导电性一些金属和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而非金属和非电解质溶液不导电。
(2)物质的磁性一些物质具有磁性,可以受到磁场的影响,而一些物质不具有磁性。
三、生物的性质1.生物的生长性质生物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增长等方式实现生长。
2.生物的繁殖性质生物可以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和分裂等方式实现繁殖。
3.生物的遗传性质生物的遗传性状可以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组合等方式实现。
四、社会的性质1.社会的结构性质社会的结构包括社会的制度、文化、组织等,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社会的发展性质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的历史发展、社会的文化发展等,呈现出社会的动态特征。
五、性质的认识1.性质的认识过程性质的认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一、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x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朽: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__、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
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怎样区分和解答历史选择题中的性质和实质
怎样区分和解答历史选择题中的性质和实质(本质)?方法指导: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征或指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或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有属性。
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有时是通过假象来表现出来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靠思维尤其是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事物的性质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而本质则是比较稳定的。
掌握了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区别与联系,将会大大提高解答这类题目的成功率。
例题释疑:例1 (2000·全国卷)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C.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势力的公开较量【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班牙内战根本属性(本质)的认识。
内战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内战的双方和双方的支援者却是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势力,内战的目的不是一般的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法西斯的或非法西斯的政府。
透过历史的现象,通过综合分析和理性思考,我们才能得出B项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2 (2001·广东卷)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属于资产阶级的改革。
因为这一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了人生自由,解除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无耻的掠夺。
题干的要求就是寻找界定这一改革实质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为C项。
例3 (1997·全国卷)17世纪英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下列各项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宣布为共和国【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要求辨析表明历史事件性质的最典型的论据。
“性质”和“实质”的辨析
“性质”和“实质”的辨析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学生在做习题时常把“性质”和“实质”这一对似是而非的、较为抽象的理论概念混为一谈。
在此,笔者就结合所学的一些史例对这两个概念作一简要分析。
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它是比较稳定的,往往是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的,它是一种定论性的表述。
实质就是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它是比较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表现出来的,它常常与目的、宗旨、任务,特别是根本目的相关联。
现在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的”性质”与“实质”归纳如下:1. 王安石变法: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或秩序的改革;实质是北宋统治集团为摆脱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
2. 鸦片战争: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实质是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
3. 太平天国运动: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实质是农民阶级反抗封建暴政和外国侵略的激烈斗争。
4. 天京变乱: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内讧;实质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争权夺利的斗争。
5. 《天朝田亩制度》:性质是农民阶级的革命性纲领;实质是太平天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文件。
6. 戊戌变法: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实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实质是孙中山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制度的法律性文件。
8.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 《权利法案》:性质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自己统治的法律文件。
10. 《拿破仑法典》:性质是近代法国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实质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1. 俄国农奴制改革: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实质是农奴主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或农奴主为维持和巩固专制统治的变革。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如果问高考哪科最难背,那必须是历史。
很多同学学习历史时都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
辛辛苦苦记了很多,考试时一看到题目还是无话可说,或者答不到得分点,真是痛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倾情分享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你绝对用得到!一、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x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朽: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__、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把握历史评价用语 区分“性质”、“实质”、“本质”
把握历史评价用语区分“性质”、“实质”、“本质”历史试题的解答中,有不少对性质、实质和本质的考查。
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包含,特别是在中考试卷中这类试题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为了便于同学们能在解答历史试题中正确把握历史评价用语区分性质、实质和本质,本文对此作一些简要的说明,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性质:指的是一般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归纳性、概括性。
我们在评价某一历史现象的过程中,应打破课本的章节界限,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联系起来,作全面的概括和分析。
如“比较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时,要注意历史事件的同阶段性或某种共同的特征、联系,不要在一些并无任何类似、相近或相连的事件、现象之间,人为地勉强联系比较。
实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实质往往隐蔽的,要透过现象去分析。
例如: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试分析这一体系的实质。
分析时,我们知道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称霸和互相争夺;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和互相勾结。
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这就要求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对实质、内容及其影响的全面掌握,必须有论有据,史实回答必须概括、凝练。
本质:本质寓于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任务就在于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弄清事物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历史概念。
如:将“英国资产阶级”、“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三个历史概念来比较,它们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三者的本质特征也有不同之处: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带有妥协性,革命不彻底;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由于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人民群众在革命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使这次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现象与本质名词解释
现象与本质名词解释
现象与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
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
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4.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示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
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现象和本质的定义
现象和本质的定义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一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
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1、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
也就是说,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
任何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实际的存在总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2、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实际上也是相互包含的。
本质寓于现象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象是整体,本质是现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
反过来,本质也包含现象,因为现象尽管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但毕竟是由本质决定的,早已潜在地包含于本质之中。
形象具体化
就物质运动的形态看,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构成力学运动的本质;化合和分解的矛盾构成化学运动的本质;同化和异化的矛盾构成生命运动的本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构成社会运动的本质;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构成认识运动的本质。
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组成事物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是事物本质存在的客观基础,一事物和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是由事物的各个特殊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构决定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由于事物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本质有时以假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假象是事物本质的反面现象。
抓住问题本质 提高解题能力
抓住问题本质提高解题能力一、什么是本质百度百科里说: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隐藏在现象背后并表现在现象之中,本质要靠思维才能把握.在数学解题中本质就是问题的核心与关键.二、抓住问题本质的意义1.只有抓住问题本质,才能看清实质常言道“打蛇打七寸”,要想解决好问题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并抓住问题实质,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永远处理不好问题的.只有抓住事物本质才能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地切中要害,做到事半功倍.2.只有抓住问题本质,才能排除干扰世间万象是纷繁芜杂的,我们常常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和干扰,雾里看花、似是而非,使得自己的决断不得要领,以至于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却无功而返.怎样才能独具慧眼排除干扰?这只有抓住问题本质.3.只有抓住问题本质,才能得心应手许多人在解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没有思路或者在转化到某一步时不知往下该怎样进行,陷入僵局.在这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只有看到问题本质并联系相关知识才会茅塞顿开,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与喜悦,解题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三、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抓住问题本质1.注重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许多师生往往不注重对数学概念的挖掘,认为考试不会考概念,这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许多性质、定理、公式都是从概念出发经过逻辑推导得来的,概念为本源,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所有理论都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之上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常常是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许多题目实质就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概念深层次的阐述与剖析,让学生理解概念的背景与实质,加强概念教学,逐本求源.2.加强对思想方法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解题的两条腿,数学思想是一种数学意识,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教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基本的数学思想包括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教学方法有很多,像换元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等,只有对思想与方法掌握了,才能把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变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合理选择和应用,使问题解决得更顺畅、得心应手.新教材强化了方法的教学,如反证法、推理与证明等内容,都是以前课本没有专门提及的,然而有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认为只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就行了,这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实在是得不偿失.3.教会学生如何审题不少学生拿到题目不假思索就动笔,写了半天才发现不对又划掉,白白浪费时间,这归结于一开始没好好审题.审题是对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对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它是解题的先决条件.审题能力是指充分理解题意,把握住题目本质的能力,分析、发现隐含条件以及转化已知和所求的能力.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题前花时间仔细审题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老师应通过例题示范强调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4.让学生善于联想有人认为只有文学需要联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数学更需要联想.读完题目之后首先要联想一下:这道题我以前做过没有?若有是否真正完全一样?若没有是否遇到过与之类似的题型?那种题型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它对本题是否适用?不适应能否变通或借鉴?本题形式或内容与以前哪部分知识相似?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本题条件与结论有何联系?这样多联想往往就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知道应该如何做.5.培养学生转化与化归能力数学解题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灵活转化是解题成败的关键,即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化不熟悉为熟悉.“构造相同、转化差异”是基本的转化指导原则.最常见的是数形转化,看到数要联想到形,变抽象为直观;反之看到形也要联想到数,由定性转化为定量.其次是函数与方程、等式与不等式、整式与分式、有理与无理(一定要注意是否等价)、指数与对数……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善于转化与化归,这就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步训练学生的推理、变形、计算能力.6.坚持精讲多练原则教师讲解得再好学生不会解题也无用,因为考试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必须让学生多进行实际演练,多做相应的练习,在练习中去慢慢体会.课堂练习能暴露学生对当堂课的掌握情况,做对了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做错了也能警示他人,未尝不是好事;课后练习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针对性的预留适当的作业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补救.题目做多了就会有解题经验,它对提高解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不少学生虽然会做但说不出理由,这就是经验的力量.所以要想提高解题能力还必须多做练习,没有其他多少捷径可走.7.让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作出一道题之后不少人就觉得大功告成了,其实若花些时间进行总结归纳肯定会使你受益匪浅,进步更快!提倡做完题后问问自己:此题做法是否对这一类题都适应?有没有其他解法?若将条件换了又该如何解?若将问法换了又该如何解?这样由技巧上升为方法,练一反三,由点带面,能快速促进自己解题能力的提高.成绩取决于分数,分数又取决于解题能力,能力来自平时的训练.若我们在教学中能多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就会帮助学生学会抓住问题本质,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成解题的熟练工,大面积地提升教学水平.。
如何认识历史事物的实质(本质)与性质
如何认识历史事物的实质(本质)与性质作者:沈建军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09年第05期近几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中有较多考查历史事物实质(本质)号性质的试题,并且这类试题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
因此我们要提高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
历史事物的本质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不易改变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质,是历史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
实质,是指被表面现象掩盖着的本质。
实质(本质)往往具有隐蔽性,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把握。
例如:要正确认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就要先分析协约国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
协约国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称霸而互相争夺;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c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性质则是一利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分析一个历史事物的性质,必须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征和实质,挖掘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
例如: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持,但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它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改革让获得“自由”的农民花高出当时地价3倍的钱赎买一块份地,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性质还是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
分析历史事物的关键就在于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弄清历史事物的内涵和外延。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三个历史事件,它们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三者的本质特征有不同之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有妥协性,革命不彻底;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使这次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斗争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性质”和“实质”的辨析
“性质”和“实质”的辨析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学生在做习题时常把“性质”和“实质”这一对似是而非的、较为抽象的理论概念混为一谈。
在此,笔者就结合所学的一些史例对这两个概念作一简要分析。
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它是比较稳定的,往往是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的,它是一种定论性的表述。
实质就是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它是比较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表现出来的,它常常与目的、宗旨、任务,特别是根本目的相关联。
现在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的”性质”与“实质”归纳如下:1. 王安石变法: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或秩序的改革;实质是北宋统治集团为摆脱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
2. 鸦片战争: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实质是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
3. 太平天国运动: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实质是农民阶级反抗封建暴政和外国侵略的激烈斗争。
4. 天京变乱: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内讧;实质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争权夺利的斗争。
5. 《天朝田亩制度》:性质是农民阶级的革命性纲领;实质是太平天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文件。
6. 戊戌变法: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实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实质是孙中山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制度的法律性文件。
8.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 《权利法案》:性质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自己统治的法律文件。
10. 《拿破仑法典》:性质是近代法国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实质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1. 俄国农奴制改革: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实质是农奴主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或农奴主为维持和巩固专制统治的变革。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本店铺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考历史的答题模板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1、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意义答:(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得方面表现着本质。
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2)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2、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1思想领导方面。
社会主义革命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要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政党来承担。
○2政治领导方面。
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
在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能正确的判断形势,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明确的方向○3组织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有纪律、能战斗的新型政党。
在革命中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才能同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有效的抗争(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1思想领导方面。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
○2政治领导方面。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3组织领导方面。
2020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2020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一、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
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实质本质性质类知识点总结
历史实质本质性质类知识点总结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分散而孤立历史的简单罗列,而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历史集结。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历史实质本质性质类知识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历史实质本质性质类知识点总结1.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2.楚汉战争的性质:封建统治者争权夺位的斗争。
3.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民族政权的对立。
4.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实质: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
5.隋朝开创科举制,其实质: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6.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封建制度日臻完善,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7.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安史之乱的实质: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最高统治权。
五.意义作用影响结局结果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似作用: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起了决定作用。
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3.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和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4.唐朝两税法的直接作用: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5.两税法实行后,影响最深的作用消: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6.隋朝大运河发挥的主要作用: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7.北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地方财政的主要作用: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条件。
’8.澶渊之盟的最大影响:双方维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
9.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10.元朝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作用:解决了元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II.八股取士的直接作用: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
12.明朝后期改用银两收税对社会最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农业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商品化。
13.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最重要的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细化版历史公式全套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简答现象和本质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1.简答现象和本质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答: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于他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按它表现本质的不同方式,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无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并且都是客观的,假象与错觉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象是个别、层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的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着的东西。
同类现象具有共同的深刻的本质,而作为共同本质的外部表现的现象都是千差万别、多姿多态的。
因此,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第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
列宁曾以海水作比喻形象地指出,现象如同浮在水表面的泡沫,本质就象水底层的深流。
第三,从人的认识来看,形于外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其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着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现象又总是一定本质的表现,其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本质的。
在现实中本质和现象总是结合在一起存在的,不可能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也不可能有无本质的现象。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2021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归类——性质、实质、特点特征类
2021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归类一一“性质”“实质” “特点(特征)”“宗旨”类一、“性质,,“实质,,类1.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卡德纳斯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4.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性质改革。
6.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
7.洋务运动的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9.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0.中国同盟会的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5.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16.抗美援朝的性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1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21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归类118.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中的性质、本质与实质的理解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
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
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
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
【举例说明】1.美国内战的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的实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争夺国家权力的战争。
2.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是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实质: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农民对封建暴政和外国侵略的激烈反抗。
4.1861年俄国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1861年俄国改革的实质:农奴主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经济实质);农奴主为防止矛盾激化、维持和巩固专制统治的挣扎(政治实质)。
5.拿破仑法典的性质: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拿破仑法典的实质;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6.《权利法案》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
7.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实质:北宋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一次尝试。
实质(本质),是高考选择题中常用的术语,也是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感到最棘手、最难把握的一类选择题。
下面对实质(本质)这一概念及解题技巧予以阐述。
实质就是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
本质隐藏于事物内部,比较稳定而深刻,它是通过现象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来体现的,而有时现象中也有假象(用虚假的、歪曲的、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
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
本质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因此,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抽象概括、准确把握,不能只凭简单直观的表面现象去认识,否则就会在选择判断的过程中造成失误。
例1:有人认为:“戊戌新政的推行者采取了洋务派的路线,清末“新政”又实践了维新派的主张,三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下列对此评价最为准确的是A. 观点正确B. 三者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目的不一、本质不同C. 观点错误D. 三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本质上也就一样解析: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
而维新派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全面推行改革,实现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清末“新政”虽然在内容上与前两者有相同之处,但也仅局限于派遗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目的在于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摆脱内外困境。
从本质上讲,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则是清朝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故正确答案为B项。
例2: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A.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D. 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解析:“过渡”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只有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力才会得到迅速发展。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例3: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所反映的实质是A.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 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C. 俄国的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 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解析:首先要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明确此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然后再看题干所述现象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农奴制的干扰和破坏,说明俄国经济基础已有本质的变化,而旧的上层建筑依然存在,二者形成矛盾。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综合以上分析,此类选择题的解答思路和规律是:①必须要明确本质(实质)的准确含义;②要弄清题目中所给现象“是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设问“其反映了什么”,再结合其时代背景、阶段特征、目的(或任务)等方面去思考;③运用定性分析法,即分析历史现象的阶级性质、社会性质。
揭示本质(实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②阶级社会里阶级利益的本质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③阶级社会中,每个人、每个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活动和观点,都表现和反映出他们的阶级属性。
历史上许多现象,统治阶级都是站在本阶级立场上记录下来的,对此,必须从阶级分析角度着眼。
【方法指导】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征或指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或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有属性。
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有时是通过假象来表现出来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靠思维尤其是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事物的性质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而本质则是比较稳定的。
掌握了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区别与联系,将会大大提高解答这类题目的成功率。
【例题释疑】例1 (2000〃全国卷)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C.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势力的公开较量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班牙内战根本属性(本质)的认识。
内战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内战的双方和双方的支援者却是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势力,内战的目的不是一般的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法西斯的或非法西斯的政府。
透过历史的现象,通过综合分析和理性思考,我们才能得出B项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2 (2001〃广东卷)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属于资产阶级的改革。
因为这一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了人生自由,解除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无耻的掠夺。
题干的要求就是寻找界定这一改革实质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为C项。
例3 (1997〃全国卷)17世纪英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下列各项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宣布为共和国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要求辨析表明历史事件性质的最典型的论据。
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史论结合的思维能力,对课文重要历史结论的理解能力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要正确掌握如何区分不同革命性质的方法。
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制度,而封建制度的根基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也就是决定了根本性质的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B项。
高考历史辅导怎样解答选择题做选择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好历史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1.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例1.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知识分子C.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D.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解析]本题题干中时间、空间是通过事件表达来的,容易确定。
答题方向为正向,关键词语是阶级基础。
被选项中,A项地主阶级中的顽固派是变法的最大阻力,说它是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B、C项中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即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D项。
例2.(2000全国卷)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C.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题干中答题范围限制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中国,答题方向为逆向,关键词是社会影响。
被选项中A项不符合历史史实,(课文明确说明从1865年起,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开始出现逆差)但符合题干要求。
B、C、D三项符合历史史实,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答案为A项。
例3.(2002上海)下列关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A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无线电通讯实验成功C 解决了炼钢脱磷问题D 内燃机的创制与推广[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是19世纪后期,答题方向是否定(表述错误),关键词是科学技术新突破。
四个选项都是科学技术新突破,其中A项时间不符合,因此选A。
2.选择题解答方法举例:(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重点突破法:在审题中确定关键词后,如果对关键词相关的史实了解清楚,那么可不用逐一考虑各选项,而是直接确定正确选项。
(4)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
猜测时有以下规律:A 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B 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C 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D 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E 凭第六感觉选择。
例1.(2003上海)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A 数量很大,约有十多万件B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 形状多样,有些有锋刃D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解析]审题可知,问题的时间是原始群居时代,空间是北京地区,关键词语是最有力依据。
根据课本知识可制,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而能不能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