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习题与答案
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选择题【A型题】1.化脓性细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产生性的化脓性病灶称为:A.菌血症B.脓毒血症C.内毒素血症D.毒血症E.败血症2.下列结构中,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是:A.芽孢B.荚膜C.细胞壁D.中介体E.核糖体3.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为:A.核心多糖B.特异性多糖C.LPSD.脂质AE.脂蛋白4.类毒素的特点是:A.有抗原性,无毒性B.无抗原性,有毒性C.无抗原性,无毒性D.有抗原性,有毒性E.有半抗原性,而无毒性5.脑膜炎球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为: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以上都不是6.潜伏感染与隐性感染的区别是:A.潜伏感染有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无传染性B.潜伏感染无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有免疫力产生C.潜伏感染无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有传染性D.潜伏感染有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无免疫力产生E.潜伏感染多见于病毒感染,而隐性感染多见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7.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LPSD.O抗原E.荚膜多糖8.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其原因是内毒素毒性成分:A.化学组成基本相似B.受体基本相似C.抗原性基本相似D.无抗原性E.以上都不是9.细菌的黏附素是指:A.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B.革兰阴性菌的菌毛C.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D.其受体为D甘露糖E.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表面蛋白质10.毒性最强的外毒素是:A.破伤风溶血毒素B.肉毒毒素C.产气荚膜杆菌ε毒素D.产气荚膜杆菌α毒素E.破伤风痉挛毒素11.由外毒素制备类毒素所用甲醛浓度为:A.0.1%~0.2%B.0.2%~0.3%C.0.3%~0.4%D.0.4%~0.5%E.0.5%~0.6%12.产生潜伏感染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脑膜炎球菌C.痢疾杆菌D.链球菌E.白喉杆菌13.易出现带菌状态的细菌是:A.白假丝酵母菌B.链球菌C.白喉杆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肺炎球菌14.易发生脓毒血症的细菌是:A.痢疾杆菌B.链球菌C.脑膜炎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伤寒杆菌15.破伤风梭菌可引起下列哪种全身感染类型?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16.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A.脑膜炎球菌B.淋球菌C.伤寒杆菌D.军团菌E.结核杆菌17.革兰阳性菌中,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A.膜磷壁酸B.肽聚糖C.M蛋白D.荚膜E.壁磷壁酸18.可在流行期形成健康带菌者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志贺菌C.脑膜炎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结核杆菌19.关于内源性感染,正确的叙述是:A.病原菌均属正常菌群B.常发生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均为菌群失调症C.也可发生于使用激素后,即为医院内感染D.是一种自身感染E.以上都不是20.构成细菌侵袭力的菌体表面结构不包括:A.侵袭性酶B.菌毛C.膜磷壁酸D.荚膜E.Vi抗原21.下列哪组细菌均不产生外毒素?A.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B.霍乱弧菌、结核杆菌C.炭疽芽孢杆菌、白喉杆菌D.脆弱类杆菌、肉毒梭菌E.伤寒杆菌、痢疾杆菌22.关于细菌内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其化学成分是LPSC.对热不稳定D.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E.不能制成类毒素23.无菌毛的革兰阴性菌是:A.志贺菌B.肠产毒型大肠杆菌C.伤寒杆菌D.淋球菌E.霍乱弧菌24.胞内菌不包括:A.结核杆菌B.李斯特菌C.军团菌D.伤寒杆菌E.痢疾杆菌25.下列病原体中引起潜伏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Kuru病病原26.关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出现的新抗原,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无病毒特异性B.可使细胞免受损伤C.可激发相应抗体产生D.由宿主基因编码产生E.各类病毒均可产生27.下述哪种感染类型是病毒感染特有的?A.急性感染B.显性感染C.慢性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亚临床感染28.可引起慢发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A.麻疹病毒B.肝炎病毒C.沙眼衣原体D.风疹病毒E.乙脑病毒29.下列哪种病毒被认为与鼻咽癌发生有关?A.HA V B.EBV C.HBV D.HPV E.CMV30.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内外毒素作用B.侵袭性酶类C.干扰素的作用D.多聚酶E.以上都不是3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范围主要取决于:A、病毒表面的蛋白B.病毒的衣壳C.细胞表面的受体D.病毒包膜E.病毒表面的血凝素32.下列哪组病毒一般不引起垂直传播?A.风疹病毒,HIVB.CMV,风疹病毒C.HSV,HBVD.HIV,CMVE.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33.关于垂直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感染方式是亲代直接传给子代B.感染途径是产道或胎盘C.可致死胎,早产或先天畸形D.是病毒独特的感染方式E.以风疹病毒等常见34.关于病毒的整合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可致细胞转化B.细胞表面可出现新抗原C.整合后致癌变D.逆转录病毒要整合才能复制E.可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35.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大多数是:A.致病性真菌B.产毒素真菌C.条件致病性真菌D.多细胞真菌E.具有变应原的真菌36.真菌的致病性不包括:A.真菌性中毒B.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C.真菌超敏反应D.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E.嗜神经性真菌产生神经氨酸酶而致病37.下列哪种因素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无关?A.皮脂腺脂肪酸的分泌量B.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某些激素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D.是否接种真菌疫苗 E.患糖尿病、肿瘤、白血病等疾病38.关于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主要是内源性感染B.是肿瘤、糖尿病及免疫缺陷性疾病治疗中的疑难问题C.致病性强,常造成肿瘤等病人的致死性感染D.目前无特异预防措施E.临床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X型题】1.下列哪些细菌代谢产物与致病有关?A.细菌素B.膜磷壁酸C.扩散因子D.溶血毒素E.血浆凝固酶2.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A.耐热且抗原性强B.均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胞外C.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D.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E.引起DIC3.细菌侵袭力由下列哪些因素构成?A.黏附因子或黏附素B.菌毛和膜磷壁酸C.细菌的内、外毒素D.细菌的侵袭性酶E.细菌的表面结构4.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A.发热反应B.神经毒作用C.Shwartzman现象D.食物中毒E.细胞毒作用5.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D.毒素E.分解代谢产物6.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有:A.荚膜B.芽孢C.鞭毛D.菌毛E.包膜7.能使细菌吸附到黏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A.荚膜B.芽孢C.菌毛D.R因子E.膜磷壁酸8.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均由活菌分泌释放B.性质稳定,但可被甲醛灭活C.毒性强且组织特异性高D.抗原性强,可被抗毒素中和E.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9.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感染源来自体外的称外源性感染B.感染源来自体内的称内源性感染C.感染源来自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D.感染源来自体表的称外源性感染E.感染源来自医院的称医源性感染10.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A.荚膜B.芽孢C.性菌毛D.壁磷壁酸E.膜磷壁酸11.关于外毒素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其毒素作用大致相同C.多数外毒素有A、B两个亚单位D.均经60℃30分钟灭活E.可制成类毒素12.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B.补体的调理作用C.IgG介导的ADCC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E.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13.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感染源系指患者、病畜和带菌物品B.内源性感染菌多属体内正常菌群C.隐性感染者无临床表现,亦无传染性D.感染源来自体内和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E.只要细菌有侵袭力即可引起机体感染14.关于毒素,下列哪些正确?A.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内毒素B.多数外毒素均拥有毒性亚单位和亲嗜性亚单位C.内毒素对热稳定,但用甲醛处理可脱毒D.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其毒性作用大致相同E.外毒素一般可分为A、B两个亚单位15.内毒素可引起:A.发热反应B.多克隆B细胞激活C.细胞毒作用D.食物中毒E.促进T细胞成熟16.隐性感染的特点为:A.无明显临床症状B.无传染性C.产生亚临床感染D.无特异免疫力产生E.感染率降低17.细菌致病性的含义:A.细菌致病性质B.细菌致病的对象(宿主)C.细菌致病的能力D.细菌致病的部位E.细菌致病的途径18.反映细菌毒力强弱的指标是:A.LD50B.ID50C.TCID50D.CPEE.PFU19.细菌的毒力包括:A侵袭力 B.内毒素 C.毒素 D.外毒素 E.黏附素20.全身性感染包括:A.毒血症B.败血症C.脓毒血症D菌血症 E.内毒素血症21.根据病原体与机体两者力量对比,将感染的类型分为:A.亚临床感染B.显性感染C.潜伏感染D.垂直感染E.带菌者22.细菌毒素包括:A.TSST1B.霍乱外毒素C.链球菌致热毒素D.葡萄球菌溶素E.杀白细胞素23.内毒素血症可引起:A.小血管功能紊乱B.凝溶血功能紊乱C.I型超敏反应性休克D.酸中毒E.组织缺氧24.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反应表现在:A.白细胞减少B.白细胞增多C.白细胞左移D.白细胞右移E.白细胞变形25.能释放具有内毒素活性LPS的微生物有:A.钩端螺旋体B.痢疾杆菌C.肺炎支原体D.恙虫病立克次体E.沙眼衣原体26.能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有:A.鼠疫杆菌B.绿脓杆菌C.白喉棒状杆菌D.痢疾志贺菌E.霍乱弧菌27.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A.病毒毒力较低B.宿主抵抗力强C.病毒不能到达靶器官D.病毒不入血E.病毒抗原性稳定28.隐性感染的特点是:A.不产生临床症状B.不排出病原体C.不产生免疫应答D.可作为传染源E.可产生Tm、Bm细胞29.关于潜伏性病毒感染的发病间歇期,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不能分离病毒B.不能测出抗体C.无临床症状D.可测出病毒核酸E.可测出IgM型抗体30.病毒感染细胞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杀死细胞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C.形成包涵体D.细胞转化E.细胞增殖31.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B.病毒引起宿主细胞转C.病毒致宿主细胞融合D.包膜病毒释放LPS致病E.免疫病理损伤32.能引起机体持续感染的病毒有:A.麻疹病毒B.巨细胞病毒C.EB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3.病毒的持续感染包括:A.慢性感染B.潜伏感染C.隐性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水平感染34.常致垂直传播的病毒包括:A.乙型肝炎病毒B.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腮腺炎病毒35.包涵体的组成包括:A.病毒抗原B.病毒颗粒C.病毒生物合成的产物D.宿主细胞器E.宿主核酸36.病毒在体内扩散方式包括:A.细胞融合B.神经周树轴索扩散C.血流播散D.淋巴播散E.整合后传代37.病毒感染细胞可使细胞发生:A.裂解B.融合C.转化D.抗原性转变E.整合38.真菌的感染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生理年龄B.性别C.局部组织结构D.机体非特异免疫力E.机体细胞免疫39.目前认为能诱发肝肿瘤的真菌代谢产物有:A.T-2毒素B.灰黄霉素C.展青霉素D.黄褐毒素E.黄曲霉毒素40.主要引起外源性感染的真菌有:A.假丝酵母菌B.曲霉菌C.皮肤癣菌D.毛霉菌E.组织胞浆菌41.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A.荨麻疹B.接触性皮炎C.哮喘D.变应性鼻炎E.肾小球肾炎42.真菌性中毒的原因主要是:A.真菌引起超敏反应B.真菌毒素作用C.真菌直接毒性作用D.真菌引起细胞恶变E.真菌降低机体免疫力二、填空题1.细菌引起感染的能力称,其强弱程度称,常用和作为衡量指标。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2021/1/12
8
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1.正常定居部位改变
2.宿主免疫功能下降
3.菌群失调(dysbacteria):
指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
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
态。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菌 群失调症(dysbacteriosis)或菌群交替 症 ,往往可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
2021/1/12
20
(Ⅱ)毒素(Toxin)
毒素(toxin): 损伤宿主机体组织细胞或器官、引起
病理生理变化的致病物质。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不同,
分为两种: ▪ 外毒素(exotoxin) ▪ 内毒素(endotoxin)
2021/1/12
21
1 外毒素exotoxin
特 点:
⑴由活细胞分泌产生,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及某些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
▪ 非病原菌(non-pathogen):
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细菌,或称非致病
菌。 2021/1/12
11
(一)感染的来源
1. 外源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 ):
▪ 病人
▪ 带菌者
▪ 病畜和带菌动物
2. 内源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
非致病性分枝等
2021/1/12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皮肽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 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七章抗感染免疫讲课教案
2020/7/22
11
第二节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作用
抗菌免疫 sIgA抑制 细菌粘附 IgG对细菌 调理吞噬
2020/7/22
抗毒素免疫
IgG、sIgA 中和游离 的细菌外 毒素
抗病毒免疫
IgG、IgM、 sIgA中和游 离病毒或通 过ACDD破 坏受病毒感 染靶细胞
12
第二节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二、细胞免疫的作用
抗细胞内感染菌免疫
抗病毒免疫
通过CTL细胞直接杀 伤,TH1细胞释放淋 巴因子,激活并促进 吞噬细胞进行清除。
2020/7/22
通过CTL直接破坏受 病毒感染细胞或TH1 细胞与受染细胞接触 后,释放多种细胞因 子破坏受染靶细胞。
13
第七章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 以维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
抗感染免疫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2020/7/22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1
第一节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生和进 化过程中与微生物接触,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功能。
其特点是: 1、生来就有,并具有相对稳定性,能遗传给后代,
2020/7/22
9
三、免疫分子作用
3、乙型溶素:
是血清中的一种对热较稳定的碱性多肽,在血凝时由血小 板释放出来。对革兰阳性菌产生非酶性破坏效应。
4、补体:溶菌和溶病毒作用,以及趋化和致炎作用。
+
靶细胞
2020/7/22
抗体
+
C
抗原抗体 复合物
C1--C9
靶细胞 溶解
10
三、免疫分子作用
微生物问答题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有哪3种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第2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4章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第6章细菌耐药性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2. 对已经分离出的细菌菌落,怎样从微生物学角度去进一步鉴定?3. 试述疫苗研制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第9章球菌1.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
疾病
痢疾志贺菌
细菌性痢疾
伤寒、鼠伤寒沙门菌
伤寒、胃肠炎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类似痢疾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
脑膜炎、肺炎
李斯特单胞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斯特菌病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布鲁菌
布鲁菌病(波状热)
耶尔森菌
鼠疫、胃肠炎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梅毒螺旋体
梅毒
出现菌细 胞表面
介导这些 细菌侵入 上皮细胞
侵袭素介导细菌侵入上皮细胞或通过胞饮细菌进入细胞。
(2)产生有害代谢产物:H2O2 、细菌 素(如大肠菌素)等可杀伤病原菌;
(3)营养竞争作用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二)
2.营养作用 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
在肠道合成维生素B、K以及叶酸等。 3.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作为抗原刺激、促进免疫 器官发育。双岐杆菌可诱导产生SIgA, 激活固有层CD4+ T细胞。
阴道 尿道
乳酸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等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1.生物拮抗(antagonism) 2.营养作用 3.免疫作用 4.抗衰老作用 5.抗肿瘤作用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一)
1.生物拮抗 (antagonism)
(1)竞争黏附作用:正常菌群黏附,形 成保护性生物膜,阻止病原菌定植;
三、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指正常微生物群 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 合的动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指正常微生物群 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被破坏, 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全册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病原微生物学概述1.1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介绍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性质。
1.2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传播讲解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基本过程,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等。
分析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和传播方式。
1.3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介绍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
讲解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技术和诊断标准。
第二章:细菌学2.1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酸等。
介绍细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类型。
2.2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细菌的分类系统,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
讲解细菌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2.3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细菌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毒素、侵袭力等。
讲解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三章:病毒学3.1 病毒的结构与生命周期讲解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酸、蛋白质等。
介绍病毒的生命周期和复制机制。
3.2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病毒的分类系统,包括DNA病毒、RNA病毒等。
讲解病毒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3.3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病毒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吸附、侵入等。
讲解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四章:真菌学4.1 真菌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酸等。
介绍真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类型。
4.2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真菌的分类系统,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讲解真菌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4.3 真菌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真菌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毒素、侵袭力等。
讲解真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五章:寄生虫学5.1 寄生虫的分类与结构讲解寄生虫的分类系统,包括原虫、嚅虫、蛛形虫等。
介绍各类寄生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5.2 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分析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感染阶段、发育周期等。
7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③细菌生物被膜脱落后,可使细菌在别处进一步快速扩散。
④导致宿主细胞病变,由生物被膜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如肺囊性 纤维化病人的肺组织中可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病人最 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⑤抵抗免疫物质及抗菌药物的攻击(难治性细菌感染)
(二)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来源:主要由G+和少数G-菌合成及分泌 结构:大多数外毒素分为A、B二个亚单位
于动态平衡时,称为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microdybiosis):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正常微
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生理性组 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过程。
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
1、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大量抗生素使用后导致耐药性、菌群失调、毒副作 用等
2、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如部分外科手术和插管等侵入性诊疗操作
³¦ µÀ
´ó ³¦ ¸Ë ¾ú ¡¢ ²ú Æø ¸Ë ¾ú ¡¢ ± ä ÐÎ ¸Ë ¾ú ÂÌ Å§¸Ë ¾ú ¡¢ ÆÏ ÌÑ Çò ¾ú ¡¢ Ñá Ñõ ÐÔ Ï¸ ¾ú Õæ ¾ú ¡¢ Èé ¸Ë ¾ú £¬ Ë« Æç ¸Ë ¾ú µÈ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部位
主要菌类
皮肤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丙酸杆菌、白假丝酵母菌、
亡裂解后释放
化学成分:为细胞壁外膜中脂多糖(LPS) 化学特性:稳定。耐高温,耐强碱、强酸等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
毒素
结构组成:★ O特异多糖 ★非特异核心多糖 ★脂质A 毒性作用:毒性弱,对组织无选择性,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致病作用(生物学作用):
抗肿瘤作用:其机制是转化某些致癌物质成非致癌性,以及激 活巨噬细胞等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习题与答案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选择题【A型题】1.化脓性细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产生性的化脓性病灶称为:A.菌血症B.脓毒血症C.内毒素血症D.毒血症E.败血症2.下列结构中,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是:A.芽孢B.荚膜C.细胞壁D.中介体E.核糖体3.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为:A.核心多糖B.特异性多糖C.LPSD.脂质AE.脂蛋白4.类毒素的特点是:A.有抗原性,无毒性B.无抗原性,有毒性C.无抗原性,无毒性D.有抗原性,有毒性E.有半抗原性,而无毒性5.脑膜炎球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为: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以上都不是6.潜伏感染与隐性感染的区别是:A.潜伏感染有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无传染性B.潜伏感染无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有免疫力产生C.潜伏感染无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有传染性D.潜伏感染有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无免疫力产生E.潜伏感染多见于病毒感染,而隐性感染多见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7.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LPSD.O抗原E.荚膜多糖8.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其原因是内毒素毒性成分:A.化学组成基本相似B.受体基本相似C.抗原性基本相似D.无抗原性E.以上都不是9.细菌的黏附素是指:A.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B.革兰阴性菌的菌毛C.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D.其受体为D-甘露糖E.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表面蛋白质10.毒性最强的外毒素是:A.破伤风溶血毒素B.肉毒毒素C.产气荚膜杆菌ε毒素D.产气荚膜杆菌α毒素E.破伤风痉挛毒素11.由外毒素制备类毒素所用甲醛浓度为:A.0.1%~0.2%B.0.2%~0.3%C.0.3%~0.4%D.0.4%~0.5%E.0.5%~0.6%12.产生潜伏感染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脑膜炎球菌C.痢疾杆菌D.链球菌E.白喉杆菌13.易出现带菌状态的细菌是:A.白假丝酵母菌B.链球菌C.白喉杆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肺炎球菌14.易发生脓毒血症的细菌是:A.痢疾杆菌B.链球菌C.脑膜炎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伤寒杆菌15.破伤风梭菌可引起下列哪种全身感染类型?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16.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A.脑膜炎球菌B.淋球菌C.伤寒杆菌D.军团菌E.结核杆菌17.革兰阳性菌中,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A.膜磷壁酸B.肽聚糖C.M蛋白D.荚膜E.壁磷壁酸18.可在流行期形成健康带菌者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志贺菌C.脑膜炎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结核杆菌19.关于内源性感染,正确的叙述是:A.病原菌均属正常菌群B.常发生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均为菌群失调症C.也可发生于使用激素后,即为医院内感染D.是一种自身感染E.以上都不是20.构成细菌侵袭力的菌体表面结构不包括:A.侵袭性酶B.菌毛C.膜磷壁酸D.荚膜E.Vi抗原21.下列哪组细菌均不产生外毒素?A.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B.霍乱弧菌、结核杆菌C.炭疽芽孢杆菌、白喉杆菌D.脆弱类杆菌、肉毒梭菌E.伤寒杆菌、痢疾杆菌22.关于细菌内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其化学成分是LPSC.对热不稳定D.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E.不能制成类毒素23.无菌毛的革兰阴性菌是:A.志贺菌B.肠产毒型大肠杆菌C.伤寒杆菌D.淋球菌E.霍乱弧菌24.胞内菌不包括:A.结核杆菌B.李斯特菌C.军团菌D.伤寒杆菌E.痢疾杆菌25.下列病原体中引起潜伏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Kuru病病原26.关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出现的新抗原,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无病毒特异性B.可使细胞免受损伤C.可激发相应抗体产生D.由宿主基因编码产生E.各类病毒均可产生27.下述哪种感染类型是病毒感染特有的?A.急性感染B.显性感染C.慢性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亚临床感染28.可引起慢发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A.麻疹病毒B.肝炎病毒C.沙眼衣原体D.风疹病毒E.乙脑病毒29.下列哪种病毒被认为与鼻咽癌发生有关?A.HA V B.EBV C.HBV D.HPV E.CMV30.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内外毒素作用B.侵袭性酶类C.干扰素的作用D.多聚酶E.以上都不是3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范围主要取决于:A、病毒表面的蛋白B.病毒的衣壳C.细胞表面的受体D.病毒包膜E.病毒表面的血凝素32.下列哪组病毒一般不引起垂直传播?A.风疹病毒,HIVB.CMV,风疹病毒C.HSV,HBVD.HIV,CMVE.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33.关于垂直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感染方式是亲代直接传给子代B.感染途径是产道或胎盘C.可致死胎,早产或先天畸形D.是病毒独特的感染方式E.以风疹病毒等常见34.关于病毒的整合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可致细胞转化B.细胞表面可出现新抗原C.整合后致癌变D.逆转录病毒要整合才能复制E.可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35.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大多数是:A.致病性真菌B.产毒素真菌C.条件致病性真菌D.多细胞真菌E.具有变应原的真菌36.真菌的致病性不包括:A.真菌性中毒B.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C.真菌超敏反应D.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E.嗜神经性真菌产生神经氨酸酶而致病37.下列哪种因素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无关?A.皮脂腺脂肪酸的分泌量B.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某些激素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D.是否接种真菌疫苗 E.患糖尿病、肿瘤、白血病等疾病38.关于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主要是内源性感染B.是肿瘤、糖尿病及免疫缺陷性疾病治疗中的疑难问题C.致病性强,常造成肿瘤等病人的致死性感染D.目前无特异预防措施E.临床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X型题】1.下列哪些细菌代谢产物与致病有关?A.细菌素B.膜磷壁酸C.扩散因子D.溶血毒素E.血浆凝固酶2.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A.耐热且抗原性强B.均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胞外C.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D.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E.引起DIC3.细菌侵袭力由下列哪些因素构成?A.黏附因子或黏附素B.菌毛和膜磷壁酸C.细菌的内、外毒素D.细菌的侵袭性酶E.细菌的表面结构4.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A.发热反应B.神经毒作用C.Shwartzman现象D.食物中毒E.细胞毒作用5.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D.毒素E.分解代谢产物6.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有:A.荚膜B.芽孢C.鞭毛D.菌毛E.包膜7.能使细菌吸附到黏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A.荚膜B.芽孢C.菌毛D.R因子E.膜磷壁酸8.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均由活菌分泌释放B.性质稳定,但可被甲醛灭活C.毒性强且组织特异性高D.抗原性强,可被抗毒素中和E.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9.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感染源来自体外的称外源性感染B.感染源来自体内的称内源性感染C.感染源来自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D.感染源来自体表的称外源性感染E.感染源来自医院的称医源性感染10.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A.荚膜B.芽孢C.性菌毛D.壁磷壁酸E.膜磷壁酸11.关于外毒素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其毒素作用大致相同C.多数外毒素有A、B两个亚单位D.均经60℃30分钟灭活E.可制成类毒素12.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B.补体的调理作用C.IgG介导的ADCC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E.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13.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感染源系指患者、病畜和带菌物品B.内源性感染菌多属体内正常菌群C.隐性感染者无临床表现,亦无传染性D.感染源来自体内和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E.只要细菌有侵袭力即可引起机体感染14.关于毒素,下列哪些正确?A.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内毒素B.多数外毒素均拥有毒性亚单位和亲嗜性亚单位C.内毒素对热稳定,但用甲醛处理可脱毒D.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其毒性作用大致相同E.外毒素一般可分为A、B两个亚单位15.内毒素可引起:A.发热反应B.多克隆B细胞激活C.细胞毒作用D.食物中毒E.促进T细胞成熟16.隐性感染的特点为:A.无明显临床症状B.无传染性C.产生亚临床感染D.无特异免疫力产生E.感染率降低17.细菌致病性的含义:A.细菌致病性质B.细菌致病的对象(宿主)C.细菌致病的能力D.细菌致病的部位E.细菌致病的途径18.反映细菌毒力强弱的指标是:A.LD50B.ID50C.TCID50D.CPEE.PFU19.细菌的毒力包括:A侵袭力 B.内毒素 C.毒素 D.外毒素 E.黏附素20.全身性感染包括:A.毒血症B.败血症C.脓毒血症D菌血症 E.内毒素血症21.根据病原体与机体两者力量对比,将感染的类型分为:A.亚临床感染B.显性感染C.潜伏感染D.垂直感染E.带菌者22.细菌毒素包括:A.TSST-1B.霍乱外毒素C.链球菌致热毒素D.葡萄球菌溶素E.杀白细胞素23.内毒素血症可引起:A.小血管功能紊乱B.凝溶血功能紊乱C.I型超敏反应性休克D.酸中毒E.组织缺氧24.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反应表现在:A.白细胞减少B.白细胞增多C.白细胞左移D.白细胞右移E.白细胞变形25.能释放具有内毒素活性LPS的微生物有:A.钩端螺旋体B.痢疾杆菌C.肺炎支原体D.恙虫病立克次体E.沙眼衣原体26.能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有:A.鼠疫杆菌B.绿脓杆菌C.白喉棒状杆菌D.痢疾志贺菌E.霍乱弧菌27.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A.病毒毒力较低B.宿主抵抗力强C.病毒不能到达靶器官D.病毒不入血E.病毒抗原性稳定28.隐性感染的特点是:A.不产生临床症状B.不排出病原体C.不产生免疫应答D.可作为传染源E.可产生Tm、Bm细胞29.关于潜伏性病毒感染的发病间歇期,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不能分离病毒B.不能测出抗体C.无临床症状D.可测出病毒核酸E.可测出IgM型抗体30.病毒感染细胞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杀死细胞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C.形成包涵体D.细胞转化E.细胞增殖31.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B.病毒引起宿主细胞转C.病毒致宿主细胞融合D.包膜病毒释放LPS致病E.免疫病理损伤32.能引起机体持续感染的病毒有:A.麻疹病毒B.巨细胞病毒C.EB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3.病毒的持续感染包括:A.慢性感染B.潜伏感染C.隐性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水平感染34.常致垂直传播的病毒包括:A.乙型肝炎病毒B.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腮腺炎病毒35.包涵体的组成包括:A.病毒抗原B.病毒颗粒C.病毒生物合成的产物D.宿主细胞器E.宿主核酸36.病毒在体内扩散方式包括:A.细胞融合B.神经周树轴索扩散C.血流播散D.淋巴播散E.整合后传代37.病毒感染细胞可使细胞发生:A.裂解B.融合C.转化D.抗原性转变E.整合38.真菌的感染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生理年龄B.性别C.局部组织结构D.机体非特异免疫力E.机体细胞免疫39.目前认为能诱发肝肿瘤的真菌代谢产物有:A.T-2毒素B.灰黄霉素C.展青霉素D.黄褐毒素E.黄曲霉毒素40.主要引起外源性感染的真菌有:A.假丝酵母菌B.曲霉菌C.皮肤癣菌D.毛霉菌E.组织胞浆菌41.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A.荨麻疹B.接触性皮炎C.哮喘D.变应性鼻炎E.肾小球肾炎42.真菌性中毒的原因主要是:A.真菌引起超敏反应B.真菌毒素作用C.真菌直接毒性作用D.真菌引起细胞恶变E.真菌降低机体免疫力二、填空题1.细菌引起感染的能力称,其强弱程度称,常用和作为衡量指标。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医学微生物学-第七单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医学微生物学-第七单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单选题]1.外源性感染慢性患者A.病程≥1个月B.病程≥3个月C.病程≥6个月D.病程≥9个月E.病程≥1(江南博哥)2个月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外源性感染指来自宿主体外细菌的感染,包括急性或慢性患者,带菌者以及病畜和带菌动物,均可向外环境排出病原菌。
急性或慢性患者:系细菌显性感染机体,有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者。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患者与慢性患者,一般≥6个月病程者,称为慢性患者。
掌握“宿主的抗菌免疫及感染的发生发展”知识点。
[单选题]2.以下属于外源性感染的是A.急性患者B.慢性患者C.带菌者D.带菌动物E.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外源性感染指来自宿主体外细菌的感染,包括急性或慢性患者,带菌者以及病畜和带菌动物,均可向外环境排出病原菌。
掌握“宿主的抗菌免疫及感染的发生发展”知识点。
[单选题]3.宿主的固有免疫力的组成中,不包括A.屏障结构B.吞噬细胞C.细胞因子D.非特异性体液因素E.体液免疫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宿主的固有免疫力,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非特异性体液因素和细胞因子等组成。
掌握“宿主的抗菌免疫及感染的发生发展”知识点。
[单选题]4.非特异性免疫亦称A.固有免疫B.细胞免疫C.主动免疫D.被动免疫E.体液免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非特异性免疫亦称固有免疫,为生来就有且个体间差异很小的免疫力,可代代遗传,并且是后天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掌握“宿主的抗菌免疫及感染的发生发展”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属于胞外菌感染的是A.结核分枝杆菌B.麻风分枝杆菌C.化脓性球菌的感染D.布鲁氏菌E.军团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大多数细菌均为胞外菌,当感染机体后,仅存在于吞噬细胞外的体液或组织中,并可引起吞噬细胞死亡和严重的临床症状,称为胞外菌感染。
例如,化脓性球菌的感染等。
胞内菌感染系少数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布鲁氏菌、军团菌等的感染。
微生物选择题
绪论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衣原体C.放线菌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衣原体B.立克次体 D.放线菌3.B.肺炎衣原体C.溶脲脲原体D.伤寒沙门菌二、名词解释1.微生物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3.非细胞型微生物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三、问答题1.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有哪些?各有何主要成就?2.微生物学今后的应加强哪些方面的研究?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1.A.毫米 C.厘米 D.纳米2下列不属于细菌基本形态的是A.球菌B.杆菌C.弧菌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脂蛋白B.脂多糖C.磷壁酸4B.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D.干扰细菌DNA的复制5.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A.切断肽聚糖中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D.损伤细胞膜通透性6.A.磷脂B.脂肪酸C.甘油7.A.核糖体B.胞质颗粒 D.质粒8.A.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线粒体9.细菌的核质中有A.核膜B.核仁C.组蛋白以上均不对12.细菌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Giemsa染色法B.美兰单染色法C.印度墨汁染色法13.细菌革兰染色性不同是在于A.细胞核结构不同B. D.中介体的有无14.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A.碘液B.结晶紫液C.95%酒精D.稀释复红液16.革兰染色的意义不包括A.细菌分类B.选择药物C.鉴定细菌17.B.含水量少C.有多层致密结构D有大量DPA二、名词解释1.肽聚糖3.脂多糖(LPS)4.脂质A5.细菌L型6.异染颗粒7..原生质体8.原生质球9.荚膜10.鞭毛11.菌毛12.普通菌毛13.性菌毛14..芽胞三、问答题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32..试比较G+和G-细胞壁结构的异同点。
3.简述细菌L型的主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卷及答案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卷及答案1.构成细菌毒力的是()[单选题]*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正确答案)D•分解代谢产物E.侵入机体的途径2.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单选题]*A•荚膜B•菌毛C•磷壁酸D•脂多糖E•异染颗粒(正确答案)3•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单选题]*A•毒素B•细菌素(正确答案)C•热原质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4•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单选题]*A•荚膜B•菌毛C•芽胞(正确答案)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5.细菌内毒素的成份是()[单选题]*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脂多糖(正确答案)E•荚膜多糖6•内毒素的毒性成份是()[单选题]*A•脂蛋白B•脂多糖C•脂质A(正确答案)D•核心多糖E•特异性多糖7•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性质稳定,耐热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正确答案)8•外毒素特点之一是()[单选题]*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D•可制备成类毒素(正确答案)E•耐热9•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单选题]*A•食物中毒(正确答案)B•发热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10•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其他脏器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单选题]*A•菌血症B•脓毒血症(正确答案)C•内毒素血症D•毒血症E•败血症11.具有粘附作用的物质有()[单选题]*A•RNPB•LTA(正确答案)C•P蛋白D•DAPE•DPA12•带菌者是指()[单选题]*A•体内携带有细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B•体内携带有细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C•体内携带有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人(正确答案)D•体内携带有致病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B•由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C•性质稳定、耐热(正确答案)D•毒性强E•抗原性强14•能使细菌吸附到粘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单选题]*A•鞭毛B•菌毛(正确答案)C•荚膜D•R因子E•芽胞15•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单选题]*A•毒血症(正确答案)B•菌血症C•败血症[单选题]*D •脓毒血症E •内毒素血症16.下列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份是()[单选题]*A •H 抗原B •O 抗原C •荚膜多糖D .LPS (正确答案)E .肽聚糖17.在疾病的流行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A •急性期病人B •恢复期病人C •健康带菌者(正确答案)D •带菌动物E •患病动物18 •细菌毒力的强弱取决于()[单选题]*A •细菌侵入的门户B •机体抵抗力的强弱C •细菌侵入的数量D •细菌侵袭力及细菌的毒素(正确答案)E •细菌能否产生芽胞19 •对于菌血症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细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B •细菌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正确答案)C•细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侵入血流D•化脓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繁殖E•只有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侵入血流20.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种形成B•与生俱有,人皆有之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正确答案)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21.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单选题]*A•补体B•溶菌酶C•抗生素(正确答案)D•乙型溶素E•白细胞素22•关于天然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单选题]*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正确答案)23•参与调理吞噬作用的受体有()[单选题]*A•PHA受体B•C3b受体(正确答案)C•PWM受体D.LPS受体E.ConA受体24.机体对外毒素免疫作用是依靠抗毒素的()[单选题]*A.调理作用B.粘附作用C.中和作用(正确答案)D.灭活作用E.清除作用25.为治疗菌群失凋症,应使用()[单选题]*A.维生素B.纤维素C.抗生素D.抗毒素E.微生态制剂(正确答案)2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或鹅口疮多属于()[单选题]*A.内源性感染(正确答案)B•医源性感染C•交叉感染D.外源性感染E.隐性感染27.不是正常菌群致病条件的是()[单选题]*A.寄生部位改变B.全身免疫功能低下C•局部免疫功能低下D•菌群失调E•药物治疗(正确答案)28.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单选题]*A•伤寒沙门菌B•结核分枝杆菌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变形杆菌29.正常菌群是()[单选题]*A•无侵袭力的细菌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C•健康人体内的致病菌D•健康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30•下列哪种细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单选题]*A•霍乱弧菌B•副溶血弧菌C•肠炎沙门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E•军团菌31•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单选题]* A•食物中毒B•细菌性痢疾C•过敏性反应D•菌群失调症(正确答案)E•霍乱样腹泻32•条件致病菌是()[单选题]*A•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非致病菌B•正常时存在于机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正确答案)C•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基本的病原菌D•恢复期病人排泄的病原菌E•以上都不是33•防止医院感染的蔓延主要针对什么环节采取措施()[单选题]* A•病原体B•宿主年龄C•传播途径(正确答案)D•医院环境E•宿主基础疾病34•防止医院感染蔓延的主要措施是()[单选题]*A•消灭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正确答案)D•消毒灭菌E•合理使用抗生素35•下列疾病不需要肠道隔离的是()[单选题]*A•霍乱B•乙型肝炎(正确答案)C•甲型肝炎D.肠热症E.细菌性霍乱1.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A•耐热且抗原性强B•均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菌体外C•经甲醛处理后可脱毒成类毒素(正确答案)D•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正确答案)E•可引起DIC2•有关细菌毒素正确提法是()*A•只有G-菌产生内毒素B•外毒素主要由G+菌产生,其毒性作用大致相同C•多数外毒素均有毒性亚单位和无毒亚单位(正确答案)D•外毒素对热不稳定,60°C30分钟可被破坏(正确答案)E•内毒素可用鲎试验进行检测(正确答案)3•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A•普通菌毛(正确答案)B•芽胞C•荚膜(正确答案)D•壁磷壁酸E•A族链球菌M蛋白(正确答案)A•发热反应(正确答案)4•内毒素可引起()*B•细胞毒作用(正确答案)C•内毒素血症(正确答案)D•多克隆B细胞激活(正确答案)E•食物中毒5.内毒素的特点有()*A•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正确答案)B•菌体裂解后释放出来(正确答案)C•耐热性强(正确答案)D•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E•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似(正确答案)6.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A.均来源于革兰阳性菌B•化学成分为脂蛋白C•大多于细菌稳定生长期合成并分泌至胞外(正确答案)D•对机体组织具有选择性作用且毒性强(正确答案)E•可经甲醛处理脱毒成内毒素7.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A•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正确答案)B•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正确答案)C•乳汁中SIgA的作用D•胎盘屏障作用(正确答案)E•正常菌群拮抗作用(正确答案)8•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体液免疫主要真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正确答案)B•细胞免疫主要真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正确答案)C•血脑屏障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抗体与细菌接合直接杀死病菌E.SIgA主要抗局部感染(正确答案)9•人体的非特异免疫包括()*A•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正确答案)B•血脑和胎盘屏障作用(正确答案)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正确答案)D•正常组织和体液中抗菌物质作用(正确答案)E•乳中分泌型IgA作用10•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A•中性粒细胞与吞噬作用(正确答案)B•补体参与调理作用(正确答案)C•IgG抗体介导的ADCC作用D•抗毒素对体内相应细菌的中和作用E•CTL的杀伤作用11•有关抗胞外菌感染免疫的描述正确的有()*A•碱性多肽、白细胞素能直接损害菌细胞膜(正确答案)B•中和抗体行使主要特异性保护作用(正确答案)C•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是杀灭细菌的主要力量D•青霉素能有效阻止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合成E•特异性抗体能增强炎性细胞的杀菌能力(正确答案)A•屏障作用(正确答案)12•人体非特异免疫包括()*C•正常体液和组织中拥有杀伤病原体的物质(正确答案)D•干扰素生成及作用(正确答案)E•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13.非特异免疫的特点为()*A•天生具有,与机体遗传特性密切相关(正确答案)B•针对某一微生物具有免疫力C•其免疫力可因相同细菌或其抗原再刺激而增强D.可因某些微生物的作用而后天获得(正确答案)E•抵抗病原体感染的首道屏障(正确答案)14.正常菌群构成机体生态平衡可表现在()*A•皮肤粘膜的生物拮抗作用(正确答案)B•参与机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正确答案)C•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成熟(正确答案)D•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正确答案)E•—定的抑瘤作用(正确答案)15.对人致病的细菌有()*A•正常菌群B•条件致病菌(正确答案)C•潜在性致病菌(正确答案)D.致病菌(正确答案)E•机会致病菌(正确答案)A•精神状况B•年龄因素(正确答案)16.易感对象是永远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D•所处环境E•心理17•接触隔离适用的疾病有()*A•鼠疫B•天花C•急性呼吸道感染(正确答案)D•咽炎和肺炎(正确答案)E•狂犬病(正确答案)18•肠道隔离适用的疾病有()*A•麻疹B•腮腺炎C•霍乱(正确答案)D•甲型肝炎(正确答案)E•胃肠炎(正确答案)19•肠道内正常菌群的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A•由于胃酸的作用,多数细菌被杀灭(正确答案)B•肠蠕动使大量细菌排出体外(正确答案)C•肠道分泌物可抑制细菌生长(正确答案)D•微生物相互作用以保持稳定平衡状态(正确答案)E•只有ABC正确。
微生物问答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问答题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试比较G+和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答:2.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理学意义?答:(1)荚膜:a,抗吞噬作用,荚膜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的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因而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b.黏附作用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2)鞭毛: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根据细菌能否运动(有无动力),鞭毛的数量。
部位和特异的抗原性,可用于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
(3)菌毛: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如淋球菌。
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4)芽胞:细菌的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将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答:(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含量高,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
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
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
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 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1. 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答:(1)充足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病原微生物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习题与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A. 真菌引起超敏反应 B.真菌毒素作用 C.真菌直接毒性作用 D.真菌引起细胞恶变
E.真菌降低机体免疫力
二、填空题
1.细菌引起感染的能力称,其强弱程度称,常用和作为衡量指标。
2.感染的后果与病原菌本身的侵入的和密切相关。
A.可致细胞转化B.细胞表面可出现新抗原C.整合后致癌变D.逆转录病毒要整合才能复制E.可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
35.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大多数是:
A.致病性真菌B.产毒素真菌C.条件致病性真菌D.多细胞真菌
E. 具有变应原的真菌
36.真菌的致病性不包括:
A.真菌性中毒B.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C.真菌超敏反应D.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E.
A.小血管功能紊乱B.凝溶血功能紊乱C.I型超敏反应性休克D.酸中毒E.组织缺氧
24.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反应表现在:
A.白细胞减少B.白细胞增多C.白细胞左移D.白细胞右移E.白细胞变形25.能释放具有内毒素活性LPS的微生物有:
A.钩端螺旋体B.痢疾杆菌C.肺炎支原体D.恙虫病立克次体E.沙眼衣原体26.能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有:
12.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
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B.补体的调理作用C.IgG介导的ADCC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E.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13.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感染源系指患者、病畜和带菌物品B.内源性感染菌多属体内正常菌群
C.隐性感染者无临床表现,亦无传染性D.感染源来自体内和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E.只要细菌有侵袭力即可引起机体感染
A.风疹病毒,HIVB.CMV,风疹病毒C.HSV,HBVD.HIV,CMVE.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
7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宿主抗感染免疫(免疫防御)
免疫逃逸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
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眼结膜、口腔、 鼻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黏膜中的不同种 类和数量的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的微生物称为正常 微生物群,也称为正常菌群。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内源性感染: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 –某些曾感染过而潜伏下来的致病菌
(二)传播途径(外源性感染)
呼吸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消化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皮肤创伤 节肢动物媒介 性传播:STD 多途径感染
二、感染的发生与转归
机体免疫状态
感
侵袭力 致病菌的毒力
染
毒素
发
生
细菌因素 致病菌侵入宿主的数量
–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G-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 大量内毒素; 局部病灶内大量G-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
–菌血症(bacteremia)
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在血液中极少量生繁殖, 而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 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败血症(septicemia)
基本特点:
– 感染发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 – 感染来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 感染对象是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但主要为
住院患者,传播方式已密切接触为主; – 分离的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
医院感染的分类
– 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感染 自身的正常菌群或潜伏的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 殖而导致的感染。
– 外源性医院感染 交叉感染: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 环境感染:污染的医护用品、诊疗器械或空气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共96张PPT)
(4)抗衰老作用: 与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有关。
(二)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1、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 是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种类
、数量、位置)与其宿主(免疫、营养、代谢)或外界 环境(理化、生物)的生理性动态平衡。
②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如免疫抑制剂、激素 、射线照射等。
③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
异常变化。如抗生素治疗
菌群失调表现: 消化道感染(伪膜性肠炎、鹅口疮)
处理:a、停用抗生素;
b、分离培养优势菌并进行药敏;
c、用微生态制剂以恢复正常菌群的
平衡。
2. 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因素
(1)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原有感染
2. 调理吞噬作用
3、中和细菌毒素
4、抗体和补体的联合溶菌作用
5、ADCC作用
ADCC(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NK细胞
NK细胞杀 伤靶细胞
(二)细胞免疫
效应细胞----CTL和CD4+Th1
尤其在抗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方面
起主要作用。
(三)粘膜免疫
粘膜组织不仅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 生理功能,也是接触微生物最多的部位,是入侵的 主要门户。
性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
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
是一种菌群失调症。
(2)手术、插管等诊疗操作,有利于 正常菌群转移。
(3)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等。
菌群失调按轻重程度可分:
①一度失调:无症状、可自然恢复; ②二度失调:多有慢性病的表现; ③三度失调:引起急性感染,如伪膜性肠 炎 。亦称菌群交替症、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二重感染、重叠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考纲要求】1.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考点纵览】1.微生物定义。
2.微生物按其结构组成等,可分3大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历年考题点津】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D.真菌 E.立克次体答案:D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考纲要求】1.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3.肽聚糖的结构。
4.革兰阳性菌和荫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5.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6.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7.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8.菌毛的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9.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10.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考点纵览】1.细菌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2.细菌按基本形态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3.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质。
4.不同细菌细胞壁组成及结构不同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肤侧链和甘氨酸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织成。
除此之外革兰阳性菌有磷壁酸,革兰荫性菌有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
5.革兰阳性菌和革兰荫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6.不同抗生素作用机制。
7.质粒的概念和特点。
8.芽孢、荚膜、鞭毛和菌毛的概念功能和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9.最常用的革兰染色的方法和医学意义。
【历年考题点津】1.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外膜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A答案:A2.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A.抗吞噬性B.具有毒素活性C.耐热性D.粘附性E.侵袭性答案:C3.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E.性菌毛答案:C(4~6题共用备选答案)A.中介体B.包涵体C.吞噬体D.线粒体E.异染颗粒4.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答案:A5.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答案:E6.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答案:B第三章细菌的生理【考纲要求】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练习题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一、A1 A1 1、哪项不是条件致病菌产生的因素A 、寄生部位改变、寄生部位改变B 、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全身免疫功能低下C 、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局部免疫功能低下D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E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2、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A 、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B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C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 、变形杆菌、变形杆菌3、不能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A 、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B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C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D 、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A 、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B 、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C 、链激酶、链激酶(SK) (SK) (SK)D 、DNA 酶E 、溶菌酶、溶菌酶5、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叙述最全面的是A 、毒力、毒力++侵入部位侵入部位++细菌数量细菌数量B 、毒素、毒素++侵袭力侵袭力++侵入部位侵入部位C 、侵袭力、侵袭力++侵入部位侵入部位++细菌数量细菌数量D 、侵袭酶类十、侵袭酶类十++毒素毒素++细菌数量细菌数量E 、侵入部位、侵入部位++毒素毒素++细菌表面结构细菌表面结构6、关于外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 、毒性作用强,对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强,对组织有选择性C 、受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受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D 、毒性部分是类脂A AE 、多由G +菌产生,不耐热菌产生,不耐热7、正常菌群不正确的叙述是A 、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B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C 、机体有损伤和抵抗力降低时,原来为正常菌群的细菌也可引起疾病、机体有损伤和抵抗力降低时,原来为正常菌群的细菌也可引起疾病D 、不会致病、不会致病E 、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8、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生理学作用不包括A 、生物拮抗、生物拮抗B 、营养作用、营养作用C 、免疫作用、免疫作用D 、抗衰老作用、抗衰老作用E 、协同作用、协同作用 9、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微生物是A 、细菌、细菌B 、病毒、病毒C 、真菌、真菌D 、衣原体、衣原体E 、支原体、支原体10、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包括3个环节A 、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B 、感染源自身、易位途径和易感生态环境、感染源自身、易位途径和易感生态环境C 、感染源、传播途径、感染源、传播途径D 、感染源自身、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感染源自身、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E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生态环境、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生态环境11、非特异性免疫不正确的叙述是A 、又称天然免疫、又称天然免疫B 、非针对某一种病原体、非针对某一种病原体C 、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D 、经遗传而获得、经遗传而获得E 、可后天获得、可后天获得12、细菌感染的来源不包括A 、急性或慢性患者、急性或慢性患者B 、带菌者、带菌者C 、病兽、病兽D 、带菌动物、带菌动物E 、免疫力低下者、免疫力低下者13、病原菌经局部组织进入血流,尚未大量繁殖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称A 、菌血症、菌血症B 、毒血症、毒血症C、败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D、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E、内毒素血症14、最严重的感染类型是 、菌血症A、菌血症、毒血症B、毒血症、败血症C、败血症、脓毒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
微生物选择题
微生物选择题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A.毫米B.微米C.厘米D.纳米2下列不属于细菌基本形态的是A.球菌B.杆菌C.弧菌D.梨形菌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脂蛋白B.脂多糖C.磷壁酸D.肽聚糖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β-1,4糖苷键B.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D.干扰细菌DNA的复制5.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A.切断肽聚糖中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B.干扰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连接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D.损伤细胞膜通透性6.菌细胞膜与真菌细胞膜的不同之处在于细菌细胞膜不含A.磷脂B.脂肪酸C.甘油D.固醇类物质7.不是细菌细胞质中内含物的是A.核糖体B.胞质颗粒C.线粒体D.质粒8.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为A.高尔基体B.核糖体C.内质网D.线粒体9.细菌的核质中有A.核膜B.核仁C.组蛋白D.DNA10.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细菌结构是A.菌毛B.鞭毛C.芽胞D.荚膜11.在一般中性环境中细菌带负电荷,易与以下何种染料结合A.中性染料B.碱性染料C.酸性染料负染D.以上均不对12.细菌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Giemsa染色法B.美兰单染色法C.印度墨汁染色法 D.革兰染色法13.细菌革兰染色性不同是在于A.细胞核结构不同B.细胞膜结构不同C.细胞壁结构不同 D.中介体的有无14.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15.革兰染色中用作媒染的制剂是A.碘液B.结晶紫液C.95%酒精D.稀释复红液16.革兰染色的意义不包括A.细菌分类B.选择药物C.鉴定细菌D.制造疫苗17.与芽胞的耐热特性无关的因素是A.芽胞位于菌体的一端B.含水量少C.有多层致密结构D有大量DPA二、名词解释1.肽聚糖2.磷壁酸3.脂多糖(LPS)4.脂质A5.细菌L型6.异染颗粒7..原生质体8.原生质球9.荚膜10.鞭毛11.菌毛12.普通菌毛13.性菌毛14..芽胞三、问答题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32..试比较G+和G-细胞壁结构的异同点。
0Azhxq《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分哪三型八大类?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名词解释:细菌L型;中介体;质粒;芽胞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
3、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
4、试述某些抗生素(青霉素、溶菌酶、红霉素、链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5、革兰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与临床意义。
第2章细菌的生理1、名词解释:IMViC试验;热原质;细菌素;内毒素;外毒素;培养基;菌落;纯培养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为什么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繁殖?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种类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4、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将培养基分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用途?6、按用途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种?请各列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
7、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求与否,可将细菌分为哪几类?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2、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及其效果与适用范围。
3、高压蒸汽灭菌法所要求的条件和用途各是什么?4、请叙述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机制、特点和注意事项。
5、化学消毒剂按其杀菌能力可分为哪三大类?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7、请简要说明手术室常规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9、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将其分为哪四类?10、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有哪些?各自种类的代表是什么?11、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第4章噬菌体1、名词解释: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溶原性细菌2、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3、温和噬菌体在宿主菌内有哪几种存在状态?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名词解释: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耐药性变异;卡介苗(BCG)2、医学上重要的质粒的种类有哪些?简述质粒的主要特征。
医学微生物学-综述重点归纳整理
第1章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Only G+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胞壁的肽聚糖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在高渗环境仍可存活的细菌。
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G-的L型肽聚糖少,渗透压也低更能抵抗低渗环境。
简答题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2.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
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脂多糖:脂质A。
无种属特异性。
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核心多糖。
属特异性。
特异多糖:种特异性。
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医学意义:1、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2、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3、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4、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3.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2、G-菌: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3、G+菌:重要抗原,稳定和加强细胞壁4.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荚膜:a、抗吞噬作用——为重要毒力因子b、黏附作用——形成生物膜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鞭毛:a、细菌的运动器官b、鉴别细菌(有无鞭毛、数目、位置)c、抗原性——H抗原,细菌分型d、与致病性有关(粘附、运动趋向性)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性菌毛:a、传递遗传物质,为遗传物质的传递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麻疹病毒 B.肝炎病毒 C.沙眼衣原体 D.风疹病毒 E.乙脑病毒
29.下列哪种病毒被认为与鼻咽癌发生有关?
A.HAV B.EBV C.HBV D.HPV E.CMV
30.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内外毒素作用 B.侵袭性酶类 C.干扰素的作用 D.多聚酶 E.以上都不是
3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范围主要取决于:
A.白细胞减少 B.白细胞增多 C.白细胞左移 D.白细胞右移 E.白细胞变形
25.能释放具有内毒素活性 LPS 的微生物有:
A.钩端螺旋体 B.痢疾杆菌 C.肺炎支原体 D.恙虫病立克次体 E.沙眼衣原体
26.能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有:
A.鼠疫杆菌 B.绿脓杆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菌
A.耐热且抗原性强 B.均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胞外 C.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 D.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 E.引起 DIC 3.细菌侵袭力由下列哪些因素构成? A.黏附因子或黏附素 B.菌毛和膜磷壁酸 C.细菌的内、外毒素 D.细菌的侵袭性酶 E.细菌的表面结构 4.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 B.神经毒作用 C.Shwartzman 现象 D.食物中毒 E.细胞毒作用 5.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 D.毒素 E.分解代谢产物 6.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有: A.荚膜 B.芽孢 C.鞭毛 D.菌毛 E.包膜 7.能使细菌吸附到黏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A.荚膜 B.芽孢 C.菌毛 D.R 因子 E.膜磷壁酸 8.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均由活菌分泌释放 B.性质稳定,但可被甲醛灭活 C.毒性强且组织特异性高 D.抗原性强,可被抗毒素中和 E.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9.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感染源来自体外的称外源性感染 B.感染源来自体内的称内源性感染 C.感染源来自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 D.感染源来自体表的称外源性感染 E.感染源来自医院的称医源性感染 10.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 A.荚膜 B.芽孢 C.性菌毛 D.壁磷壁酸 E.膜磷壁酸 11.关于外毒素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其毒素作用大致相同 C.多数外毒素有 A、B 两个亚单位 D.均经 60℃30 分钟灭活 E.可制成类毒素 12.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 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B.补体的调理作用 C.IgG 介导的 ADCC 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 E.SIgA 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13.关于细菌感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感染源系指患者、病畜和带菌物品 B.内源性感染菌多属体内正常菌群 C.隐性感染者无临床表现,亦无传染性 D.感染源来自体内和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 E.只要细菌有侵袭力即可引起机体感染 14.关于毒素,下列哪些正确? A.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内毒素 B.多数外毒素均拥有毒性亚单位和亲嗜性亚单位 C.内毒素对热稳定,但用甲醛处理可脱毒 D.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其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E.外毒素一般可分为 A、B 两个亚单位 15.内毒素可引起:
C.可致死胎,早产或先天畸形 D.是病毒独特的感染方式
E.以风疹病毒等常见
34.关于病毒的整合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可致细胞转化 B.细胞表面可出现新抗原 C.整合后致癌变
D.逆转录病毒要整合才能复制 E.可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
35.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大多数是:
A. 致病性真菌 B.产毒素真菌 C.条件致病性真菌 D.多细胞真菌
D.其受体为 D甘露糖
E.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表面蛋白质
10.毒性最强的外毒素是:
A.破伤风溶血毒素 B.肉毒毒素 C.产气荚膜杆菌ε毒素
D.产气荚膜杆菌α毒素 E. 破伤风痉挛毒素
11.由外毒素制备类毒素所用甲醛浓度为:
A.0.1%~0.2% B.0.2%~0.3% C .0.3%~0.4% D.0.4%~0.5% E.0.5%~0.6%
27.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
A.病毒毒力较低 B.宿主抵抗力强 C.病毒不能到达靶器官 D.病毒不入血
E.病毒抗原性稳定
28.隐性感染的特点是:
A. 不产生临床症状 B.不排出病原体 C.不产生免疫应答 D.可作为传染源
E.可产生 Tm、Bm 细胞
29.关于潜伏性病毒感染的发病间歇期,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E.Kuru 病病原
26.关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出现的新抗原,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无病毒特异性 B.可使细胞免受损伤 C.可激发相应抗体产生
D.由宿主基因编码产生 E.各类病毒均可产生
27.下述哪种感染类型是病毒感染特有的?
A.急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慢发病毒感染 E.亚临床感染
28.可引起慢发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LPS D.O 抗原 E.荚膜多糖
8.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其原因是内毒素毒性成分:
A.化学组成基本相似 B. 受体基本相似 C. 抗原性基本相似 D.无抗原性 E.以上都不是
9.细菌的黏附素是指:
A.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 B.革兰阴性菌的菌毛
C.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
E. 具有变应原的真菌
36.真菌的致病性不包括:
A.真菌性中毒 B.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C.真菌超敏反应 D.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 E. 嗜神经性真菌产生神经氨酸酶而致病
37.下列哪种因素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无关?
A.皮脂腺脂肪酸的分泌量 B.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某些激素 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D. 是否接种真菌疫苗 E.患糖尿病、肿瘤、白血病等疾病
A.核心多糖 B.特异性多糖 C.LPS D.脂质 A E.脂蛋白
4.类毒素的特点是:
A.有抗原性,无毒性 B.无抗原性,有毒性 C.无抗原性,无毒性
D.有抗原性,有毒性 E.有半抗原性,而无毒性
5.脑膜炎球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为: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以上都不是
第 7 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选择题
【A 型题】
1.化脓性细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产生性的化脓性病
灶称为:
A.菌血症 B.脓毒血症 C.内毒素血症 D.毒血症 E.败血症
2.下列结构中,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是:
A.芽孢 B.荚膜 C.细胞壁 D.中介体 E.核糖体
3.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为:
A.发热反应 B.多克隆 B 细胞激活 C.细胞毒作用 D.食物中毒 E.促进 T 细胞成熟
16.隐性感染的特点为:
A.无明显临床症状 B.无传染性 C.产生亚临床感染 D.无特异免疫力产生
E.感染率降低
17.细菌致病性的含义:
A. 细菌致病性质 B.细菌致病的对象(宿主) C.细菌致病的能力
D.细菌致病的部位 E.细菌致病的途径
A.生理年龄 B.性别 C.局部组织结构 D.机体非特异免疫力 E.机体细胞免疫 39.目前认为能诱发肝肿瘤的真菌代谢产物有:
35.包涵体的组成包括:
A.病毒抗原 B.病毒颗粒 C.病毒生物合成的产物 D.宿主细胞器 E.宿主核酸
36.病毒在体内扩散方式包括:
A.细胞融合 B.神经周树轴索扩散 C.血流播散 D.淋巴播散 E.整合后传代
37.抗原性转变 E.整合 38.真菌的感染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亚临床感染 B.显性感染 C.潜伏感染 D.垂直感染 E.带菌者
22.细菌毒素包括:
A.TSST1 B.霍乱外毒素 C.链球菌致热毒素 D.葡萄球菌溶素 E.杀白细胞素
23.内毒素血症可引起:
A.小血管功能紊乱 B.凝溶血功能紊乱 C.I 型超敏反应性休克 D.酸中毒
E.组织缺氧
24.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反应表现在:
A. 不能分离病毒 B.不能测出抗体 C.无临床症状 D.可测出病毒核酸
E.可测出 IgM 型抗体
30.病毒感染细胞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杀死细胞 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 C.形成包涵体 D.细胞转化 E.细胞增殖
31.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
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 B.病毒引起宿主细胞转 C.病毒致宿主细胞融合
38.关于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主要是内源性感染 B. 是肿瘤、糖尿病及免疫缺陷性疾病治疗中的疑难问题 C. 致病性强,常造成肿瘤等病人的致死性感染 D. 目前无特异预防措施 E. 临床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X 型题】 1.下列哪些细菌代谢产物与致病有关?
A.细菌素 B.膜磷壁酸 C.扩散因子 D.溶血毒素 E.血浆凝固酶 2.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
D.包膜病毒释放 LPS 致病 E.免疫病理损伤
32.能引起机体持续感染的病毒有:
A.麻疹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EB 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3.病毒的持续感染包括:
A.慢性感染 B.潜伏感染 C.隐性感染 D.慢发病毒感染 E.水平感染
34.常致垂直传播的病毒包括:
A.乙型肝炎病毒 B.风疹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腮腺炎病毒
15.破伤风梭菌可引起下列哪种全身感染类型?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16.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
A.脑膜炎球菌 B.淋球菌 C.伤寒杆菌 D.军团菌 E.结核杆菌
17.革兰阳性菌中,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A.膜磷壁酸 B. 肽聚糖 C. M 蛋白 D.荚膜 E.壁磷壁酸
6.潜伏感染与隐性感染的区别是:
A.潜伏感染有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无传染性
B.潜伏感染无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有免疫力产生
C.潜伏感染无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