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
教育学中的教育史
教育学中的教育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
它通过对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
教育史作为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探究历史时期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现代教育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本文将从教育史的角度,探讨教育学中的教育史。
一、古代教育古代教育是教育史的起源,同时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在古代,教育主要通过家庭和社会来实施。
古代埃及的“神话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则以培养公民素质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来学习。
古代中国的教育强调孔子的儒学,以道德伦理为核心,注重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代印度的教育则以吠陀经和吠陀学院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和灵性。
二、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兴起与现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将教育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普遍素质教育的观念下,建立了现代的学校体系。
德国的维特根斯坦研究和推广了教育学科,并提出了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法国的康德等教育家则强调教育应当立足于个体发展和自由意志的尊重。
三、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以综合发展为核心,追求全面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在教育学中,以美国的约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苏联的列宁教育学说强调技术与道德培养的综合,倡导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
四、教育史的启示教育史的研究对于教育学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通过对教育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这为我们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其次,教育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社会变革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最后,教育史的研究可以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促使我们关注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社会背景。
教育学(历史)专业
教育学(历史)专业教育学(历史)专业是一门研究教育历史和教育理论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演变与发展,旨在通过研究历史资料和文献,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教育学(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
其中,教育史是教育学(历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研究教育的历史变迁、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演变,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探讨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的路径。
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国际教育史。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从而为跨国教育合作和交流提供理论支持。
例如,可以研究不同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分析其成效和影响,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学(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教育研究、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工作。
他们可以在高校、研究机构、教育部门和教育媒体等单位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专业建议和支持。
教育学(历史)专业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教育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历史,可以了解教育的渊源和传统,增强对教育问题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育学(历史)专业也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和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历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研究教育历史和教育理论,提供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它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具有历史意识和教育思考能力的专业人才起到关键作用。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选择教育学(历史)专业,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史著作——精选推荐
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 陶行知教育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 孔子、儒学与当代社会文集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实践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 林砺儒教育思想研究 隋唐五代的儒学:前理学教育思想研究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 儒学的转折——阳明学派教育思想研究 孔子家教警世录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一) 中国德育思想史 中华教育家思想研究 江隆基教育思想研究 邓小平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 中国的教育文化与思维方式 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 吴玉章教育思想与实践 伊洛学派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德育思想史 教育家黄宗羲新论 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 崇教育以培国本:毛泽东的教育观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概论 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德育思想史 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从远古到 1990 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和贡献 陶行知教育学说 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 毛泽东教育思想探源 东方教育的崛起:毛泽东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 70 年 毛泽东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教育
史仲文 吴定初 王冬凌 周德昌 吴洪成 俞启定 孙培青 陈翊林 陈东原 庄俞 舒新城 毛邦伟 周予同 陈东原 卢绍稷 丁致聘 乐嗣炳 舒新城
马宗荣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 教育部资料研究室编 教育部资料室编 陈启天 孙邦正 毛礼锐 陈景磐 陈元晖 郑世兴 郭为藩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陈景磐 毛礼锐 沈灌群 姚若冰 杨荣春 高奇 王越 吴玉琦
中国教育思想史 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 陆九渊教育思想研究 吴澄教育思想研究 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 变异与整合:玄儒佛道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康有为教育思想研究 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 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 陈独秀李大钊教育思想研究 傅斯年教育思想研究 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 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 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专题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 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 邓小平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 廖世承教育思想论稿 成仿吾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周恩来教育思想综论 孙诒让教育思想研究 周谷城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杨昌济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 雷沛鸿国民教育概论 中国德育思想史纲 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 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三册) 董仲舒教育思想研究 春秋战国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 中国教育哲学史 中国教育管理史 中国近代教育管理史 中国教育管理史
教育学专业教育史
教育学专业教育史教育学专业是一门涉及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学科,而教育史则是教育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揭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并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以教育学专业的角度探讨教育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
一、教育学专业的起源和发展教育学专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教育思想家和哲学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教育的统一理论”和“洪钟教育法”,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灵魂和德行。
古代中国的孔子则是我国教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教育应注重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学专业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专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些著名的教育学者如德国的赫尔巴特和美国的杜威等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
这一时期,教育学专业主要关注教育的实践和方法论,对教育科学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教育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教育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教育史学科的建立主要受到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影响,并对教育学专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育史学科的建立旨在深入研究和探索教育的历史演变,揭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当代教育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教育史学科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史的研究方法、教育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编写,以及教育史学科的师资培养等方面。
教育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的查阅和分析、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此外,教育史学科还需编写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以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参考。
最后,教育史学科需要培养一批专门从事教育史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和教师,为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教育史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制度和政策、教育思想和理论、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
通过研究教育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变迁,揭示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规律,探索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_原始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沛西能●勒图尔诺《动物界的教育》●观点●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产生的基础虎妈妈教小虎捕食●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原始部落及其最简单形式的教育》●观点●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是教育产生的基础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具有进步性●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俄罗斯教育研究者●观点●教育起源劳动第一个科学的教育起源观点●5.需要起源说●代表人物●杨贤江●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生产劳动的教育●骨针,人工取火,渔猎,农耕种植,原始手工业●生活习俗的教育●财产●属集体所有●公共事务●由氏族长管理和指挥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婚制●实行氏族外对偶婚制●成年礼:●男女到达成人阶段,举行庄重的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符合条件者取得氏族正式成员资格,从而享有成年人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原始宗教的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相信自然物/动物为祖先●鬼魂崇拜●祖先崇拜重血缘,扬祖先●巫术占卜巫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原始艺术的教育●歌舞,歌唱●绘饰,雕刻●体格和军事训练●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氏族公社末期●手工业分离,私有制发展,阶级分化加深,氏族公社制度转变为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度●学校萌芽的背景●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经济:●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存在,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成为劳心者成为可能●政治:●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逐步转化●教育类型:●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教育设施等级差别●教育内容:●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私有制产生,一夫一妻制,维护以男子为主体的父权制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强调礼乐之教●文教职官●司徒:五常之教●秩宗:三礼●典乐:乐教●强制手段●灌输●刑罚●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知识专门化→需要专门施教人员和场所记录传授●学校萌芽的传说(非正式学校)●成均——音乐,乐教●含义●部落联盟时期的日常演奏歌唱之地,实施乐教之地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必有音乐,部落显贵重视音乐修养●特点●非劳动场所,脱离生产劳动教育,教者和学者成为专门从事教或学的人●庠——养老,教育●含义●氏族储存公粮之所→老人看管→老人聚集→敬老养老行礼之地●老人(经验丰富)→教育年轻一代→教育的场所●特点●养老和教育,教育的任务重在徳教●原始时期教育特点●①目的●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无阶级性。
《中国教育史》课件
唐代教育
1
教育制度
探讨唐朝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官学、科举等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2
科举制度的影响
分析唐朝科举制度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解读其意义。
宋元明清教育
宋代的教育制度
研究宋代教育制度的变革,特别是科举制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探索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其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了解中国教育史的演变和发展。从中国教育的起 源开始,了解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经学与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当代教育 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史概述
起源与特点
探索中国教育史的起源和其独特的特点,揭示 中国教育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经学与儒家思想
探讨中国教育史中经学与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 以及其在教育制度中的应用。
先秦教育
1
教育制度
研究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组
经学与儒家思想
2
织、师生关系以及教材和考试等方面。
探索先秦时期经学与儒家思想的渊源和 发展,对后续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教育
教育制度
揭示汉朝时期的教育制度,包括官学、私学等 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
经学与儒家思想
研究汉朝时期经学与儒家思想的发展,以及 Nhomakorabea 在教育制度中的应用和影响。
分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总结
中国教育史的演变和发展
总结中国教育史的重要节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的启示和意义
探讨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意义,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中国教育史学习计划
中国教育史学习计划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国家,教育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献,它包含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思想等方方面面。
通过对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教育的演变过程、教育思想的变迁和今日教育问题的根源。
因此,研究中国教育史对于理解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教育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了解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2.掌握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和代表作品;3.了解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理解中国教育史对中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教学:1.中国古代教育史(1)夏商周时期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2)儒家、道家、墨家等教育思想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3)唐宋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文献阅读、资料查找等方式进行教学。
2.中国近现代教育史(1)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演变;(2)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变迁;(3)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中国教育史的影响与启示(1)中国教育史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影响;(2)中国教育史的启示和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研究论文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每周安排2-3次教学时间,每次90分钟。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适当增减教学次数。
五、学习评价1.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中国教育史中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论文。
2.学习报告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一次小组学习报告。
每组3-4人,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和汇报。
3.学习考核通过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育史必背口诀
教育史必背口诀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经常需要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点,其中包括教育史。
教育史是指人类自古以来的教育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为了更好地掌握教育史知识点,许多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创造了各种口诀来帮助记忆。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教育史必背口诀。
一、古代教育史在古代,教育主要由家庭、宗教和贵族进行。
以下是一些古代教育史的口诀:1、孔子创立性,儒家成经传。
四书五经缘,百姓皆愿传。
这个口诀主要概括了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历程。
孔子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2、希腊人民齐,教育自由多。
体育和人文,齐头并进走。
这个口诀主要概括了希腊古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内容。
希腊注重身体和智力的平衡发展,创造了奥运会等重要的体育赛事,同时也推崇艺术、文学等人文领域。
二、中世纪教育史在中世纪,教育主要由教会负责,重点是宗教教育。
以下是一些中世纪教育史的口诀:1、培训神职人员,蒙学教会办。
拉丁文掌握好,天主教忠诚汝。
这个口诀主要概括了中世纪宗教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教会通过培训神职人员,传授拉丁文和宗教知识,来加强对信徒的控制和影响。
2、文艺复兴开,人文主义来。
人文大师多,推崇自然法。
这个口诀主要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和特点。
文艺复兴开启了重新学习古典文化、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时期,人文主义成为了重要的思潮,推崇自然、法律和道德等。
三、近代教育史在近代,教育开始从封闭、狭隘的状态走向开放、多元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近代教育史的口诀:1、教育发展早,国家和社会管。
学校和师范院,培养人才到。
这个口诀主要概括了近代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发展。
各国开始设立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法律,建立各级学校和师范院,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2、人民大众办学校,普及教育全面来。
中学教育加速推,大学提升普及美。
这个口诀主要概括了近代教育对普及化的推进。
各国开始倡导普及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同时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也开始提升和普及。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篇章,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先后进程。
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教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一时期都为后世教育奠定了基础,对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篇读书笔记,将从中国教育史的几个关键时期入手,简单分析中国教育史的主要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与意义。
1.古代教育时期中国古代教育时期算得上是中国教育史的鼻祖,它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严格规范教育内容和方式。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内容广泛,包括文、史、经、子、诗五经等,在此基础上,又以四书五经为主干;教师被赋予了非常高的社会地位,教书育人的职责也成为“君子之道”之一;此外,此时期的教育还有种姓制度,即割裂了贫富之间的机会,并依靠财政支出来保证在维持统治之下的贵族阶层子弟的幼稚园教育。
2.封建教育时期封建社会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随着政治建制的形成而形成。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学制逐步完备,私塾普及,儒家思想仍然是主流;私塾中的书生在财富到足够水平后,学生们登基为状元,成了当时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地方政府则由体制内的文人担任,勉力提供教育资源以使贵族子弟接受基本教育;通过应试考试制度,社会排斥了许多人才,高考日后得这个制度充分恢复了封建主义下等级制度的坚定与不屈不挠。
3.现代教育时期中国现代教育正在构建中,此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学制逐渐规范,学校制度逐渐形成;教育模式开始多样化,大学成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洋务运动和改良派推进科学技术教育,各种主义势力进入学校而带来多组份互相背离的教学内容;国民教育政策的颁布和执行以及高等教育慷慨就业政策等措施共同推动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然而,教学模式的创新仍然是不足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没有发挥出来,而教育从业者对学生的教育能力却不足以使教育成为一个民族的命运。
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充满变革、创新与探索的历程,在历史的波澜中,我国的教育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势,以更好地适应民族命运的需求。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1.古代教育:古代中国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注重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
家庭教育主要有父母传授的家学和师傅传授的手艺。
进一步的教育形式是私塾,由名师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士人才能。
2.封建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时期,教育逐渐得到官方的正式组织。
特别是在唐朝,建立了国子监,用于培养士人。
国子监设置科举考试,积极选拔优秀人才,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制度。
3.科举制度:宋朝推行科举制度,主要考察文化知识,通过考试选拔士人。
科举制度的推行改变了以出身为主要准则的选拔方式,提升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
4.书院教育:宋朝时期,书院成为民间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书院由有名的学者或官员创办,培养学生的才能,并传授儒家经典和文化知识。
书院教育在民间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的发展。
5.清朝的教育:清朝初年,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加强了对教育的统一管理。
乾隆年间,设立了图书馆、书籍供给等机构,促进了图书出版和阅读。
康熙时期推行了扩招政策,提高了科举选拔的范围和机会。
6.新式教育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新式教育。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学者们积极倡导教育,提倡科学、实用主义和民主等教育理念。
一大批西方式的学校和大学开始兴起,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8.现代教育问题:随着教育体制的扩张和社会的变革,中国教育面临诸多问题。
例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大;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质量问题;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升学竞争压力过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教育,注重素质教育,推行多元评价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总结起来,中国教育史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涵盖了众多的变迁和发展。
从古代的家庭教育到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再到近代的新式教育发展,中国教育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创新。
然而,教育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如今的教育仍在持续进行,以期建立起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史概括
中国教育史概括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国教育史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整个教育历程,展示了中国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特点。
一、古代教育古代中国的教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私学,标志着中国教育的诞生。
私学的发展为后来的官学和书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的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储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在官学方面,古代中国设立了太学、国子监等教育机构,以培养官员和士人为主要目标。
太学和国子监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同时也教授其他学科,如数学、天文、医学等。
在书院方面,古代中国建立了许多著名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这些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领袖人才为目标。
二、近现代教育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念也开始传入中国。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建立了许多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开始倡导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提倡新式教育,建立了许多新式学校。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1915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后,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
同时,中国的大学也开始进行改革和发展。
三、现代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在教育管理方面,实行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
在教育内容方面,加强了科学技术的教育,同时也注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实行了大学改革和院系调整,建立了许多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制。
中国教育史
• 问题: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有哪些?你怎样理解? • 生物学起源论(利托尔诺、沛西能) • 心理学起源论(孟禄) • 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劳动需要) •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 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5万年前——5千年前)、父系氏族
• 记事——图画——象形文字——最早文字(仓颉)
•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 成均(“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成均之法者,其
遗礼可法者”)
• 庠:养老与教育
• 成均与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
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它虽然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它开 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 产生奠定了基础。
教,在宽。”《史记.五帝本纪》
•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
王制》
• 教育内容出现以变化:
• 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 “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 强调礼乐之教:司徒负责五常之教、秩宗负责三礼(天
神、地祗、人鬼)
• 强制手段的采用:“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 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以后,经济发生重要变革,农业
为主,手工业独立。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氏族公社制度 变为部落联盟制度,原始社会处于解体之中。 •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 知识垄断;教育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
力者的社会教育;
• 如:“夔,命尔典乐,教胄子。” 《尚书.舜典》 • “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尔作司徒,而敬敷五
公社(5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教育史的发展脉络
教育史的发展脉络
教育史是研究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演化历程的学科。
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至今,教育一直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基石之一。
教育史的脉络如下:
1. 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教育儿童关乎生存和基本技能。
随着城邦国家的形成,出现了不少初级学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开始普及公共教育和体育活动。
公元前3世纪,孔子创立了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体系。
2. 中世纪教育。
中世纪的教育主要以修道院为中心,同时在城市中也有一些教育机构。
因宗教不容于世俗教育,其中的拉丁语是学术语言,古典文学、神学和哲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科。
3.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学问被重新关注。
人们发现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在意大利等地,私人和公共学校开始为人们提供古典文化的教育。
4. 工业化时代教育。
工业革命和宗教改革使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
学校数量倍增,公共教育变得更加重要。
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创造了“进步教育”概念,强调学生参与、合作和实践体验。
5. 当代教育。
20世纪后,教育发展迅速,包括新兴的技术、互联网和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发展。
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相继涌现,如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在线课程等。
同时,教育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发展。
以上是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它展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变迁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教育史专题课程介绍
▲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整体上看:教育制度、教育思想
具体而言:教育制度、教育事件、教育实 践、教育人物、教育论著、教育理论、教 育思潮等。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介绍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以及教育制
度,带领学生走近教育家的思想,了解重要的
教育制度,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
验和教训。并从中获得良好的人文熏陶,增长
论语
荀子
荀子
思孟学派 学记
颜之推
颜氏家训
朱熹
四书集注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晏阳初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
黄炎培
黄炎培教育论著选
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文集)论著选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集)论著选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教育历史: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国 别教育史、断代教育史、专题教育史、地方 教育史
▲教育史的性质 1、教育史是教育的发展历程,即关于教育发生、
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教育史是一门研究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 交叉学科:教育学、历史学 记载教育发展的历程 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 发现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 为教育理论发展提供历史素材 为教育实践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某种预测 3、教育史是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3)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9 年版。
(4)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伯峻主编:《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6)高时良著:《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教育史
1.填空1原始社会经历了前氏族时期、母系氏族时期、父系氏族时期三个时期。
儿童在“大家庭”内接受教育思想在父系氏族时期。
2在奴隶社会,幼儿由公有公序转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
3幼儿教育与生产社会生活相脱节基从阶级社会开始。
4柏来图是西方学前教育史的奠基人。
5在古罗马,孩子7岁以后。
父亲是他真正的教师。
6亚里士多德以为,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上应有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
7西方教育论的奠基人为昆体良代表作为《雄辩术原理》。
11判断1亚里士多德以为学习就是回忆。
(×)2柏拉图以为幼儿应公有公育。
(×)3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主张.(√)4原始人有杀婴的传统.(√)5蒙田提出教师要德才兼备。
(√)6柏拉图提出幼儿要和谐发展。
(×)7昆体良反对体罚。
(√)重点:1、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社会知识及道德规范教育、其他。
2、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其学生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主张。
3、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因材施教。
4、奥古斯丁的性恶论。
中古时期的儿童观及幼儿教育:1性恶论的儿童观及畏神禁欲的教育。
5、卢梭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是自然后果法。
裴斯泰洛齐的家庭教育思想。
教育父母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6、预成论的儿童观及幼儿教育的成人化。
“六岁小妇人”。
7、夸美纽斯,《母育学校》(《幼儿学校》)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里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8、体现洛克绅士教育思想代表作《教育漫话》。
德育:经验论与功利主义是洛克道德观的基础。
9、《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赫尔巴特。
反映赫尔巴特学前教育思想的著作是《教育学讲授纲要》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教育分为三部分:管理、教学和训育。
10、欧文的幼儿学校。
11、福禄倍尔是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家庭必读作品《母亲与儿歌》。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的教育- 1.1 官学与私学:在周朝,教育主要由官府控制,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同时,私学也开始出现,如孔子的讲学。
- 1.2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 2.1 秦朝的法家教育:秦朝推行法家思想,重视法律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
- 2.2 汉朝的太学: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成为国家培养官僚的主要机构。
同时,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3.1 私立学校的兴起:这一时期,私立学校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 3.2 儒家经典的注释与讲学:学者们注重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注释,讲学活动盛行。
四、隋唐时期的教育- 4.1 科举制度的确立: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 4.2 教育内容的扩展:除了儒家经典,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5.1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这一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成为教育的中心。
- 5.2 书院的兴起:书院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 5.3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儒、释、道教育,还出现了实学、西学等新的教育内容。
六、近现代教育的变革- 6.1 晚清的教育改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晚清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设立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科学知识。
- 6.2 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民国成立后,教育制度进一步西化,实行普及教育,推广新文化运动。
- 6.3 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实施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七、当代教育的特点- 7.1 教育法制化: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确保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 7.2 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和内容日益现代化,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新趋势。
中国教育史人物汇总
中国教育史人物汇总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倡“仁”的思想,主张“道德教育”,强调孝道、礼仪、忠信等。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对后世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孙中山(1866年-1925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民主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主张推行普及教育,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民主意识。
3.陆游(1125年-1210年)陆游是宋代文学家、教育家,他注重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主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他主张通过实践和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素质,他的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张伯苓(1861年-1936年)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重要的开拓者和家之一,他是北京大学的创办人之一、他提倡“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陈寅恪(1890年-1969年)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学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提高中国人的精神层次”,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他注重思想启迪和人文教育,对中国教育界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蔡元培(1868年-1940年)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教育之父”。
他主张“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倡导发扬中西文化的长处,并提倡教育国民精神。
7.钱穆(1895年-1990年)钱穆是中国现代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注重“悦人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独立和创造力,并强调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8.朱光潜(1897年-1974年)朱光潜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念。
他主张尊重个体差异,反对教条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他们各自在教育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 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强调礼乐之教
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 化
二、学校产生的前提
(二)推动因素
1、文字教学的需要
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 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 造了有利的条件
2、新的教育需要
掌握文字和由文字保存下来 的社会经验,就更加需要专 门的指导和学习
二、原始时期的生存条件使得人们尤 其重视体格训练,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部落 之间的征战使军事训练成为基本的教育内
容。
三、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性质:社会性、公共性、无阶
级性
(二)教育内容:经验
(三)教育手段:口耳相传、模仿
(四)教育组织形式:无专门场所和专职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教育,始终是同 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二、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二)生活方式的教育
1、有关婚姻、家庭的教育 2、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3、原始民俗活动中的教育(歌舞和神话
故事)
二、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三)原始宗教艺术的教育
1、自然崇拜中的教育 2、图腾崇拜中的教育 3、鬼魂崇拜中的教育 4、祖先崇拜的教育 5、生殖崇拜
教育史
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一、古风时代的教育㈠斯巴达教育:⑴教育由国家控制;⑵教育具有阶级性;⑶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⑷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⑸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⑹重视女子教育;⑺斯巴达的教育体制是:教育是国家事业,典型特征是军事教育,也是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一的工具。
斯巴达人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教育很片面,忽视了个人的发展。
同时国家导向性的、实用性的专业性教育模式,代表着教育史上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向。
㈡雅典教育:⑴教育不完由国家控制。
私人讲学盛行;⑵教育具有阶级性;⑶教育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
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
⑷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视文化教育;⑸教育方式同斯巴达比要温和得多;⑹轻视女子教育。
⑺雅典的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
7 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
评价: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理念的理解,对职业化、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对后世教育思想和实践有重大的影响,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基本都是雅典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了雅典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斯巴达教育实践的影响。
综上所述,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学校教育主要为奴隶主阶级控制,教育和生产劳动没有发生关系,二者都把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放到了重要地位。
但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不仅要求通过严格军事操练使学生强壮,而且还力求智力、美感、道德和体育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雅典教育的和谐发展的思想,不仅受到亚里士多德的极大重视,而且对后来西方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一)智者派的教育活动和观念⒈智者的教育活动与观念:所谓“智者”,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称为智者。
《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西周的教育在文化教育上,其历史特征为:学在官府。
客观原因: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一)家庭教育(二)小学教育(三)大学教育(四)乡学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国学。
而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三、六艺教育六艺:礼乐:诗歌、音乐、舞蹈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的读写数:算法第三节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一、官学衰微(一)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二)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三)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二、私学兴起四民:士农工商三、私学的历史特点四大自由: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第四节孔丘的教育思想一、重视教育的作用1、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
2、孔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认为先要抓住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理论基础(1)人性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
孔子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的就是中人。
(2)提倡“有教无类”2、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教育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内容,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
教育内容的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
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
其二,偏重文事。
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3、教学方法(1)学、思、行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教育学考研资料,尽在“教育学统考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真题------------------------------------------------ 1996年中教史简释下列各词1有教无类2三纲领、八条目3鸿都门学4四书五经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10、陕北公学回答下列各题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外教史简答题1“七艺” 2昆体良 3绅士教育 4自然适应性原则5教育万能论 6“国防教育法”7《巴甫雷什中学》问答题 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
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1997年中教史名词解释1、孔子的“求放心”2、荀子的“化性起伪”3、教学相长4、九品中正制5、苏湖教学法6、洪仁玕7、京师大学堂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问答题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外教史简答1 “五项竞技” 2西塞罗 3修道院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 6费里法令 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问答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
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1998年中教史名词解释1、六艺2、稷下学宫3、《学记》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5、《三字经》《千字文》6、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8、京师大学堂 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问答题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外教史简答题1 亚里士多德 2耶稣会教育 3形势教学阶段4拿破仑教育改革5史密斯—休斯法 6《教学与发展》问答题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
2 试比较进步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
3 外国教育史学科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
(20分)1999年中教史填空1、指出下列各书的作者《春秋繁露》、《论衡》、《师说》、《四书章句集注》、《明夷待访录》、《变法通议》2、在先秦诸多私学中,被称为“显学”的两家分别是和3、中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4、北宋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5、中国近代最早颁布的两个学制分别是:、6、京师同文馆始建于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始建于年。
7、科举制度废止于年。
解释下列名词有教无类/稷下学宫 /太学 /文以载道 /苏湖教法 /生活教育分析题1、简述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加以评析外教史名词解释1七艺 2公学 3法国的帝国大学4快乐之家 5统觉简答题1绅士教育论 2儿童中心主义3教育万能论 4要素主义教育理论论述题1裴斯泰洛奇教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25分) 2 20世纪前半期欧美国家教育改革述评。
(20分)2003年中外史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科举制度3.生活教育(陶行知)4.《大教学论》5“毛雷尔法案”6.要素主义简答1.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2.朱子读书法 3.《学记》中启发教学原则是如何体现的?论述1.战后的美国教育改革进程及其经验与教训 2.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3.欧洲新教育运动发展历程2004年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1.长善救失 2.快乐之家 3.三舍法 4.消极教育 5.万木草堂 6.教育即生长简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含义?2.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3.什么是西欧的"双轨制"教育?特点和影响?论述:1.试从科举制的演变分析中国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你如何看待清末的废科举?2.试述评19c末20c初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基础,基本内容,和对现代教育发展的意义.3.评析现代西方"新教育传统派"的主要人物基本思想及其影响2005年名词解释1、颜之推2白鹿洞书院教条3、癸卯学制4、陕北公学5、苏格拉底法6、堂区学校7、星期日学校8、《学校教育法》日本简答1、简述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2、简述科举制度废除的三个步骤3、评析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观念4试述存在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论述 1、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试析"白板说"的产生、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2006年名词解释1、虚一而静2、苏湖教法3、京师同文馆4、壬戌学制5、修辞学校6、夸美纽斯7、《林哈德与葛笃德》8、“国际教育法”简答1、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2、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3、七艺演化的基本过程。
4、贺拉斯曼的主要历史贡献。
论述题1、《孝经》的主要教学原则和现代意义。
2、《大学》的主要教育思想述评。
3、西欧近代教育世俗化历史进程评析。
4、西方近代科学教育思潮述评。
---------------------------------------------------华中师大教育史考研真题------------------------------------------------ 1998年华中师大中外教育史一、名词解释六艺/洋务运动/《学记》/新传统教育/五段教学法二、简述孔子的教学思想。
三、卢梭所倡导的“自然教育”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四、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有哪些特征?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五、什么是“自然教育”?它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怎样演变的?请你述、评。
1998年华中师大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三表法/五经博士/积分制/京师大学堂/工读教育思潮简答 1、简述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昌盛的关系。
2、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或方针的演变历程。
3、《壬戌学制》的颁行背景、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
4、中国师范教育百年来的发展轨迹。
论述 1、试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特征。
2、结合蔡元培的学术观,评价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经验。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关系论.1998年华中师大外国教育史名解产婆术/自由教育/自然教育/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简答1、夸美纽斯是怎样阐述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与主动性的?2、昆体良是怎样论述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的?3、斯宾塞论科学成为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4、布鲁纳论在教学中实施“发现法”的重要意义。
论述 1、试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2、试论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及其现代价值。
1998年华中师大外国教育史(教育经济学)填空1、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和两种教育体系。
2、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思想家是。
3、写出下列教育论著的作用a、《太阳城》;b、《教育漫话》;c、《教育论》;d、《教育过程》;4、写出下列教育观点的倡导者:产婆术;导生制;儿童中心主义;集体教育;智力测验的创始人是和;巴特勒法案是国二战后颁布的最重要的教育法规;“七艺”是及柏拉图所创立;德国教育家第一次在历史上将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相提并论。
名词解释夸美纽斯/教育万能论/回归教育/文纳特卡制/做中学简答1、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
2、简析19世纪英国开展“新大学运动”的历史背景。
3、简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改革口号及其历史意义。
4、“哈比改革”的中心要求与主要内容是什么?5、何谓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6、前苏联30年代对高等教育的调整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哪儿方面的问题?论述 1、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述评。
2、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1999年华中师大中外教育史一、名解三舍法/《新教育大纲》/综合技术教育/《爱弥儿》/文科中学二、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哪些(列举三部以上)?其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三、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并评述其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四、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主要有哪些观点?并从批判继承角度加以评析。
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基本观点有哪些?六、评述杜威的教学理论。
1999年华中师大教育史(外)名词解释1、《雄辩术原理》 2、经院哲学 3、《大学文学论》 4、五段教学法 5、公立学校运动(美国) 6、蒙台梭利教学法7、实验教育学 8、《教育诗篇》 9、帕夫雷计中学简答 1、近代英国教育的主要特点。
2、乌申斯基的民族性教育思想。
3、设计教学法与道尔顿制的异同。
论述1、外国教育史上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由来、发展及优劣试析。
2、西方教育史上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试述。
3、基督教与西方教育的关系。
1999年华中师大教育史(中)名词解释 1、下学宫 2、苏湖教法 3、京师大学堂 4、兼容并包简述 1、书院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2、中国现代乡村教育的主要流派与主张。
论述 1、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2000年华中师大教育史(中)名词解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斋教学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大学区制论述1、先秦儒学教育思潮的特征。
2、书院教育发展演变过程。
3、学部的设置及其意义。
4、近现代学制述评。
2000年华中师大教育史名词解释 1、实验教育学 2、《大教学论》 3、温故知新 4、藏息相辅 5、实科中学论述1、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本涵义及其主张。
2、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试析杜威与赫尔巴特在教学思想上的差异。
4、蔡元培倡导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据你的理解,在外国教育思想史上,主要有哪些教育家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加以评述。
2001年华中师大教育史(比较)名解 1、昆体良 2、福泽谕吉 3、《教育漫话》 4、公学 5、进步主义教育 6、巴特勒法案简答 1、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主要特征。
2、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论述 1、20世纪上半期苏联教改的主要特点及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