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摘要: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主要有直接灌输法、实践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法等。

韩国的做法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具体的启示有:要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成合力,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他国有益经验。

关键词: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迅速实现了市场化和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一跃而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被国际社会惊呼为“第二个日本”。

其迅速崛起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韩国人将其根本原因归于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视。

虽然韩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韩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与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一、韩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通过开设有关道德伦理课进行直接教育韩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政府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韩国政府始终把德、智、体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三大指标,并强调德育第一,韩国宪法也明确阐明了德育的重要性。

在韩国,德育目标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具体的公民道德伦理课来实现的。

在小学阶段,学校通过开设“道德”和“生活”课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教育。

在中学阶段,学校通过开设“国民伦理”、“传统伦理”、“伦理与思想”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和“国民精神”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并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好公民。

在大学阶段,除了继续开设“国民伦理”作为必修课之外,还开设其他有关政治理论的选修课。

如汉阳大学开设的“国际政治”和“朝鲜政治”等课程, 学校通过开设这些政治理论课以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略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色集中表现为对东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包括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等,对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对民众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以及需要发挥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对民众的感化。

关键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东西方文化资源;核心价值观教育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阶级社会里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

各国由于国情的差异,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及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强势崛起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及深入地探讨,我们认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其现代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东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上面我们也曾谈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塑造教育对象思想品德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吸纳运用各个方面的资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东西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此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注重对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注重发挥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并积极将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实践等。

首先,韩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

韩国“非常珍视传统的儒家伦理,并将这种内在精神转化为本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之根本,为韩国的崛起和江汉奇迹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韩国十分崇尚儒学,“在民族的思想领域中,儒教从开始直到今天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起作用”。

早在高丽、新罗和百济时期,韩国就盛行儒家教育,后来儒学则实现了在韩国的国家化,成为了官学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韩国坚持儒家文化在塑造国民品行中的基础地位,并在社会中系统地进行礼仪教育,以强化民众的礼仪知识。

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

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

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作者:李钰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8期【摘要】由于诸多原因,世界上不同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文章对中国和韩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了仔细的对比。

【关键词】中国;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发展,就必须洗手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方法和成功,不断丰富其理论和实践。

韩国与我国为邻邦,也是亚洲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比较,探索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有利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和深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最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通过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热爱祖国、热爱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则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维护祖国统一等。

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三)公民道德教育。

开展这一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道德教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学校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自己的努力奋斗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

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

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摘要】中韩两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两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比较了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析了教育内容的差异,并对教育方法进行了对比,评估了教育效果。

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教育改进建议。

总结了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差异分析、教育方法、教育效果评估、教育改进建议、异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研究成果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韩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由于两国文化、制度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

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其内容和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

通过对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异同,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维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1.2 研究意义中韩两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韩两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有利于促进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比分析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可以为两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推动教育制度的完善和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韩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PPT课件

韩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PPT课件

4、利用社会公共环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 果
• 利用大众传媒宣传爱国主义英雄的事迹; • 提倡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要使用和消费国货; • 韩国政府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不失时机地对国
民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使国民能够更好的处理个人利益和 国家利益的关系; • 韩国高度重视学校课堂教育。
韩国爱国主义教育
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 化立国”的战略,将文化产业作
并在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塑造 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
民族精神方面取得成功。在 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推进。民族传
社会生活方面,韩国有很多 统节日和纪念日对国民,尤其是
地方渗透着儒家的影响,儒 对青少年起到很好的熏陶和感染
家礼教在现代韩国伦理道德 作用。韩国的节日多用阴历,仪
2、新村精神
3、“李将军”精神
• “李将军”即 16 世纪的朝鲜名将李舜臣 (1545-1598),他是朝鲜王朝中期的将领, 1592 年至 1598 年间发生壬辰倭乱,朝鲜半 岛沿海一带遭到日本倭寇的骚扰和侵略, 他不顾敌船凶猛,不顾自己遭遇诬告,凭 着爱国之心,白衣从军,并发明了当时世 界上最牢固的铁甲船“巨龟船”,多次击 退了日本倭寇的侵扰,保证沿海地带的安 定。最后李将军英勇牺牲,壮烈殉国。后 人为纪念他的伟大功绩,修显忠祠供奉他。
4、“三·一”精神
• 1910 年到 1945 年期间,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 残酷的殖民统治。1919 年 3 月 1日,朝鲜半岛 爆发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 1949 年,韩国政府将3 月 1 日定为国家法定纪 念日,韩国各地都在当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在“三·一”运动中,韩国民众,包括相当部分 的韩国基督徒,不怕牺牲,英勇无畏,为国家 的独立和民族的自强而奋不顾身。它积蓄起来 的力量为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

韩国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即基础知识与理论、基本行为 与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通过设置“道德教室”、 礼节室, 模拟生活场景, 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 练。
男尊女卑思想仍然很严重
连韩国女人都认为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的,伺候丈夫是天生的义务,并不认 为这本身有什么不对。比如,韩国的已婚女人每天都要打洗脚水,伺候丈夫 洗脚,如果违命,丈夫就可打电话报警,韩国警察便可将这位倒霉的妻子抓 起来。能将这种事当作犯法处置,足见重男轻女的观念曾“深入人心”。
韩 国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一 、 历 史 沿 革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其思想政治教育成 了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40年代后半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反日教育。
50、60年代(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追美、亲美;反共教育。 60年代后半期,韩国经济迅速发展,推行反共教育的同时强化“国 民精神”教育。 70年代,加强了国民伦理教育。 80年代后,强调民族共同体意识,把这种教育贯穿在所有课程和 教育活动之中。 80年代后半期,根据形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 生变化:第一,用和平统一、国家统一、安全保 卫,代替“反共”的提法;第二,继续大力宣传 民族的思想和伦理传统。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韩国提出把 “世界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精神,意味着韩 国的思想政治走上了民族化和开放化的道路。
韩 国 校 园 暴 力 事 件 层 出 不 穷
考试曾经是韩国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但是如今校园暴力成为了 他们更大的梦魇。校园暴力在韩国已有几十年历史,且在近几年 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了解决这一困扰社会的顽疾,韩国教育部2月 27日宣布,政府将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保镖,以使他们免受 同龄人的侵害。三源自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韩传统德育比较

中韩传统德育比较

Theory Researc h学论理★★★★收稿日期:2012-10-27作者简介:赵阳(1985-),女,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马克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韩传统德育比较初探赵阳(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沈阳110001)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指与现代道德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之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倾向。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指的是正统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其显著特征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精神。

它强调的是对人自身的肯定。

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型的,是“乐感教育”;不是消极无为的,而是发奋图强的群体本位思想;注重加强个人修养。

具体特色表现如下:(一)强调伦理本位所谓伦理本位,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儒家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和亲情观念之上的,其以孝悌等伦理关系和封建纲常为原则,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

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一直就是伦理问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最核心的也是道德伦理教育。

具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伦理次序和规范的遵守。

在此过程中极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也始终体现着和谐人生、稳定社会的基调。

孔子德育内容博大精深,而核心则为“仁”与“礼”。

仁,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内容极为丰富。

其中孝是仁之人伦之根本,因此儒家伦理体系中最大特点是注重家庭,伦理始于家庭,由家到国,家国同构,十分注重国家和家族观念。

与此同时,儒家道德教育还强调礼教,所谓“克己复礼”。

礼是指遵守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

这样就把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把法律道德化,也把道德法律化了。

使道德具有了政治与法律的强制力,使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念,成为治政、治国的政治指导。

(二)追求理想的人格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儒家的理想人格,强调培养具有“仁”和“义”的“内圣外王”的君子。

中韩校园欺凌防治中的思政教育比较研究

中韩校园欺凌防治中的思政教育比较研究

中韩校园欺凌防治中的思政教育比较研究发布时间:2021-08-10T14:25:13.633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作者:汤文敏[导读] 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校园里一再发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对青少年发展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中国与韩国同为东北亚国家,两国中小学校园中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了一大问题。

西华大学汤文敏四川省成都市 610039摘要: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校园里一再发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对青少年发展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中国与韩国同为东北亚国家,两国中小学校园中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了一大问题。

通过两国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成因及防治措施的对比研究,对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欺凌治理,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韩比较校园欺凌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了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

被欺凌者承受着人身伤害,欺凌者的价值信念也被歪曲,暴力行为极有可能引起社会问题,校园欺凌的防范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一、校园欺凌内涵2017年12月,由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明确了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二、中韩校园欺凌现状比较由于多例校园欺凌事件在网络媒体屡次曝光,人们逐渐认识到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性。

基于中韩两国关于校园欺凌事件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校园欺凌现象具有以下特点:(一)校园欺凌手段具有多样性。

校园欺凌常见手段包括身体攻击、语言辱骂、社交孤立等。

近些年,网络欺凌也随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欺凌手段。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打架斗殴”的占到36.3%,有“勒索钱财现象”的占到22.5%。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自韩国成立以来,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一致肯定,而高校无疑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透视其内容和方法,对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文章试图从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标签:韩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21世纪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剧烈碰撞的新时期,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如何面临挑战、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博采众长。

在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韩国显然是个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其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为“有国籍的教育”。

而韩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与文化渊源上有很多相似之点和相同之处,当今我们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其内容和方法,显然能够为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因子,这有利于我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韩国的社会政治历程几经波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的主要任务,但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一些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

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国民精神教育。

国民精神教育是贯穿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教育任务主要由高校国民伦理教育课程承担。

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思想。

”[1]也就是强调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教育目标。

其宗旨就在于,教育要有助于韩国国民树立牢固的国民观念,培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毅的民族性格及创新进取的先锋精神等。

2.政治教育。

韩国在高校积极推行的政治教育是本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理念,即资本主义制度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以培养具有高度自觉的法制观念和赋有民族责任感的韩国公民。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④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教育同时进行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背景简要介绍
1.韩国的独立(1948年8月15日)
2.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建立了亲美政权 3.深受东方传统的儒学文化的影响,进行了一些列教 育改革 (二)国民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 1.1968年《国民教育宪章》 2.70年代后,韩国提出“有国籍的教育” 3.注重乡土教育
其阐述了“五大价值观”。
(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
(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
(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三)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1.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将道德规范法律化的国家。 2.法律较完备,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如“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罚款 500新元(相当于240美元,1新元=0.48美元)。
3.方式:社会、学校、家庭教育
颁布法律和相关文件(《军人训诫》、《在乡军人敕语》)
社会教育
建立教育机构(青少年训练所、“帝国在乡军人会”)
成立同盟 (“国民精神总动员同盟”)
军 国 主 义 教 育 的 方 式
发布纲领性文件(《小学教学规则纲要》、《小学教员须知》 分课程进行教育(历史课、修身课、体育课) 学校教育
2.通过实践进行强化 ①政府领导人在重大节日和集会上反复重申国家意识 (国庆、元旦、华人春节等) ② 1988年,政府专门成立了负责制订国家意识的机构 ③从1988年开始,新加坡每年都要开展“国家意识周”活动,强化 国家意识 ④学校教育(开设道德教育课程、开展活动) ⑤社会教育(开展活动、成立联合会)
东方价值观教育
法制教育
课后思考
1.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的经营思想有哪些?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韩国从60年代开始,通过四个“经济社
会开发五年计划”,创造了“汉江奇 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精神文明 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发展 的促进作用成绩显著。 韩国政府把教育同国家的富强和前途联 系起来,认为教育的力量对建设一个物 质和精神相互和谐的合理社会十分重要
谢谢!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历史上,韩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
韩国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养成国家自 尊观念和认识富足的韩国对世界文化的 贡献,以振奋民族精神。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形成了强 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和集团主义意识,较 好的处理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使得国 民在政府整体号召机制的领导下,举国 一致,振兴国家和民族。


韩国从小对孩子进行民族精神教 育
韩国幼儿园提倡人性教育,强调要培养有礼貌、 有教养的儿童,教育儿童学习做社会的人。有的 幼儿园专门开辟了礼仪室,里面都是韩式家具, 教师和幼儿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学习茶道。 教师教幼儿如何倒茶,如何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 敬地向客人敬茶,由此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进 行传统的民族礼仪教育。有的幼儿园还开辟了家 政活动室,让幼儿学做小主人、小厨师,幼儿自 己搓小糕团子,在教师指导下烧熟后,请客人和 小朋友品尝。还有的幼儿园专门设置混合班或在 开放的幼儿园活动室每天进行大制、的活动,培 养孩子相互照顾、团结合作的精神。韩国幼儿园 十分注意为孩子学习做人、做社会的人,走向社 会提供较多的条件和机会,这些都为他们的将来 奠定了基础。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
主讲人:
简介
韩国作为东方文化圈中的一员,自
古以来就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非 常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近代以来, 特别是二战后,韩国随形势的变化, 不断加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教育, 广泛吸收各种外来积极因素,并使 之和韩国国情结合,形成特有的国 民伦理教育体系。

中韩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基于方法、内容和评价途径的视角

中韩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基于方法、内容和评价途径的视角

中韩 思 想 政治 教 育 比较
基 于方 法 、 内容 和 评 价 途 径 的视 角
林 霁月
摘 要 : 国思想政 治教 育在 内容上 丰富 多彩 , 韩 教育方法灵活 多样 , 评价途 径具有 多样化 的特. 与此 同 最, 时, 国的思想政 治教 育也 有与韩国不同的地 方。为 了能够推动我 国思 想政 治教 育的发展 , 以从 方法、 我 可 内 容、 评价 途径 这三个角度将 中韩 两国的思想政 治教 育进行 比较 , 取长补短 , 吸取其 中的精华。
第 l卷 第 1 2 期 21 0 2年 1月
鸡 西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学 报
J OURN I AL OF JXIUNI ERST V IY
V0 . 2 No 1 1 1 .
Jn. 0 2 a 2 1
文章编号 :6 2— 7 8 2 1 ) l 0 0 —2 17 6 5 (0 2 O 一 0 1
代韩 国思想政治教育 的重要 内容 。在我 国公 民教 育是属 于舶来 品 , 我国缺乏公 民教 育 的传 统。在公 民教育 的研 究和实践都相 当缺乏 。第二 , 国非 常重 视礼仪教育 , 韩 韩 国礼仪教育 的主要 内容包括 以下 五个方 面 : 人生 活礼 个 节、 家庭 生活礼节 、 学校 生活 礼节 、 社会 生活礼 节和 国家 生活礼节 , 而在我 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礼仪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将社 会学科 的相关 知识 引进来 , 于 对 怎样对待他人 、 集体和 国家 的知识 , 仅仅 是以行为规范来 约束人们 , 没有像韩 国那样 的具体和详细 , 并且不具有 可 操作性。第三 , 中韩 的思想 政治教 育的 内容在受 儒家文 化的影响是不同 的。韩 国是资本 主义 国家 , 在受 儒家文 化影响的情 况下 , 还深受资本主义价值观 的影 响 , 在韩 国 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带有个人 主义 色彩 ; 中国是将 而 传统的儒家文化 和先进 的社会 主义 主流价值 观相结 合 , 使之成 为我们思 想政治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之一 , 一点和 这 韩国有 着本 质的不同。 在 思想政治 教育 的方法 上。中韩 的相同之 处在 于 , 第一, 都非 常重视 思想 政 治教育 内容 的正 面灌输 , 韩 在 国, 通过开设有关道德 伦理 课进行 直接教 育 。韩 国是世 界上最重视教育 的国家之一 , 府在发 展教 育的过 程 中 政 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 的角色 。韩 国政府始终 把德 、 、 智 体 作 为衡量教育质 量 的三 大指标 , 强调德 育第一 。在韩 并 国的小学 、 中学和大学 阶段 , 各个德育 目标主要是 通过各 级各类学校开设具体 的公 民道德伦理课来实 现的。在 中 国也非 常重视课堂讲 授 的方 法来进 行思想 政治教 育 , 从 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有 以思想 政治 为主要 内容 的科 目, 在 小学有思想 品德 , 中学有思想政治课 , 在 在大学有 思想道 德修养 和法律基础 , 以及 以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理论体 系 为主要 内容 的课程 。第二 , 都非 常重视 隐性 的思想政 治 教育方法 , 国非 常重视利 用本 国丰富 的历史 文化 资源 韩 进行隐性教育 。韩国学校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的教育过 程 中重视利用 本 国丰 富 的历史 文化 资源 对学 生 进行 教 化 。韩 国擅长利用历 史先贤 们的至 理名言 , 及本 国的传 统 山水 国画来 培养 学生 的爱 国热情 和 民族 自豪感 。此 外, 学校把城市建设 过程 中需要拆 迁 的历 史文化 建筑 移 植到校园 内, 这样既保存 了国家宝贵 的历史文 化资源 , 又 提高 了本校的文化品位 , 同时为学 校开展 爱 国主义教 育 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 , 起到 了一举多得的社会效果 。2在

浅析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启示

浅析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启示

浅析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统治阶级为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目的而设立的,无论社会制度是否相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中国与韩国政治制度、国情不同也就使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同,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特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学生启示一、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1.树立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精神需要和精神品质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以更好的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而关注人们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提供更充分的条件。

2.促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共同富裕为理想,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共同理想。

我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应当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加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制度,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要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

[1]3.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

认同中华民族就是认同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只有民族的认同才能保证公民之间的团结和国家的活力。

在当代中国要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就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对青少年来讲,就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使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笔记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笔记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笔记第一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1)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目标、内容、方法等。

- 外延: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

(2)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与政策- 制度: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机构、教育法律法规等。

- 政策: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地方层面的实施策略等。

(3)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效果- 实践:具体的教育活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

- 效果:教育成果、学生品德发展、社会影响等。

2.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 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共同点,总结普遍规律。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借鉴- 分析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3)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3.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视野(1)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如文化冲突、价值多元化等。

(2)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 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如公民素质培养、国家认同构建等。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分析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如网络教育、终身教育等。

4.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类型与方法(1)比较的类型- 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 纵向比较: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 综合比较:多角度、多层面、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2)比较的方法- 定性分析: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观察等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 定量分析:运用统计数据、量表、实验等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量化研究。

- 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

5.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1)比较的客观性问题- 如何确保比较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偏见。

从课程设置看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课程设置看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课程设置看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刘玖玲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8期摘要:韩国高校没有全国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托伦理、道德、政治等课程来实现。

通过对韩国排名第一的国立首尔大学在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方面的分析,揭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以期带给我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点启示。

韩国高校非常重视儒家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培育,重视宗教、哲学、历史、语言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96-02韩国高校没有如我国高校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普通高校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及教材,但这并不说明韩国高校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韩国高校在伦理、道德、政治等文科课程开设方面非常丰富,这些课程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韩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一、首尔大学课程开设的总体情况首尔大学是韩国著名的一所公立大学,在韩国高校中排第一,在亚洲大学中排名榜第六,世界第63,全校有冠岳、莲建等2个校区,设有16个单科学院及研究生院、3个专科研究所(专修研究生院)、93个研究中心及支援单位。

首尔大学校建校以来,一直领导着各学术界的发展,并培养出了一批社会各界领导人物,享有“韩民族最高学府之称”。

2006年首尔大学校迎来了建校60周年,学校为发展成为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颁布了长期发展计划,又制定了21世纪中长期发展计划并正在推进中。

现在正在履行以集中培养高等人才为目标的“头脑韩国21工程”,为培养出有竞争力的研究人员,从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而努力。

首尔大学学士毕业所必需的最低课程总学分为130学分。

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一)日本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1、儒家思想教育。

公元三世纪左右,儒学传入日本。

由于儒学能满足统治阶级培养其忠诚公民的需要,因而,历代日本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儒学的倡导和利用,曾经一段时期,日本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教科书都以儒家经典为主。

2、武士精神教育。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武士教育。

武士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传授武艺,这是武士的职业技能教育;另一个主要内容是灌输武士道精神,这就是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

武士道精神不仅要求武士信佛崇武,更要求武士忠于主君,重恩义轻死生,宁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而捐躯。

武士道的目的是把儒学纳入武士道教育体系中,培养武士对上能忠于统治者,对下能统治平民的“素质”,以维护封建制度。

(二)日本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从19世纪末叶开始,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忠诚意识逐渐演化为“忠诚团”的日本民族精神,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化开明”三大方针的指导下,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很快摆脱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挟制。

50年的时间,日本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150年左右才走完的路程。

然而,从20世纪上叶起,日本统治者为了彻底摆脱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为了树立天皇制度的绝对权威和对外征战的需要,开始走上了国家主义的道路--进而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

此时,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从国家主义教育演变为军国主义教育。

从而给日本人民、亚洲人民及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三)日本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其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也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崩溃而土崩瓦解。

因此,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伴随着日本社会的重建、恢复和发展而走向了新的历史。

1、美军占领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很大调整,主要是移植美国的民主主义,而战前的封建主义、国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则要求铲除。

美国控制下的日本学校,宣传议会政治、国际和平、个人权威的思想和集会、言论、信仰自由等基本人权思想。

探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探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探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意在分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经验并指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国民精神启示韩国是20国集团和经合组织主要的经济体,同时也是新钻石十一国之一。

韩国不仅经济发展迅速,韩流以娱乐潮流形式席卷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韩国的文化影视产品、服装、整容、化妆品、旅游、电子产品等已经深入当代中国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注视到这个发展迅速的邻邦。

韩国与我国同属一个儒家文化圈,韩国人彬彬有礼的形象深入人心,究竟韩国采取以怎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来教育本国青年?一、韩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一)以“国民精神”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

[1]上世纪60年代,朴正熙推行“国民精神”的教育, 确立“民族中兴,国家发展”的理想; 1968年,韩国政府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里面明确规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热爱国家并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而献身的真正的韩国人”。

[2]由于当时韩国在经历了美、日统治后,政府希望借此重树国民精神,以培养有爱国、爱家、民族复兴强烈责任感的韩国人;随后又提出“有国籍的教育”等等。

韩国教育非常注重利用本国的历史文化进行隐性教育,从韩国的幼儿园到高等院校,在校园里和走廊中,随处可见韩国历史人物以及用中文书写的至理名言以及国画等等。

韩国保留了许多传统节日,经常有身着韩服的活动庆典,在习俗风情中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本民族的国民精神。

(二)实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法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点是由个人生活与学校、家庭邻里、社会生活结合呈现反射状及层次性。

“个人生活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诚实、自主、节制、实践意志等要素;家庭近邻学校生活部分包括家庭礼节、校内礼节、宽容、热爱家乡等要素; 社会生活部分包括社会秩序、相互协助、公益、公正、民主秩序等因素, 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包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为圆心逐步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学校。根据这一模式, 学校的教学重点也相应呈放射性深入:
尊重生命、诚实、实践意志、自主、节制
敬爱、家庭礼节、校内礼节、宽容、热爱家乡
社会秩序、相互协助、公益、公正、民主秩序
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 学科的整合与渗透
纵的方面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
道德自律

小学:韩国小学的道德教育是由一至二年级的“生
活”课和三至六年级的“道德”组成的。

初中:韩国从初中开始,学校德
校生活,国民生活,民族生活。
育设国民伦理课
,内容分为四个领域: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学

高中:韩国的高中出开设国民伦理课以外,还讲授
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制度,如选举、纳税、民权、宪 法等内容。
化而来的所谓“道义教育”。
60年代朴正熙政权的改革,强化了国民精神教育。韩 国的经济开始走上了腾飞之路。 但是,从60年代起,韩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不惜损害
传统的价值观念。这样,追求变化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成了
韩国社会的主流。
由于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大规模涌入,这个国家旧有的
风俗习惯突然受到破坏,一些好传统的中断,给通行的价值
3、利用社会公共环境强化思想政治 教育
① 利用大众传媒宣传爱国主义事迹。 ② 是提倡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使用和消费 国货。 ③ 是韩国善于用突发事件不失时机地对国民 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国民更好的处理个 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④ 是韩国高度重视课堂德育教育,同时也 把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思政的重要组成 部分。
立人性的教育”。
2、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突出民族性,注重民族 精神的培养
韩国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传统文化特 别是儒家伦理作为载体,即通过传播儒家伦理来达到铸造韩
国民族精神的目的。
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是韩国学校道德教 育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韩国人对社会政治的关心及其强烈程度是世界上少有的 ,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在青年学生身上,社会责任感表现
学并举,官学比较系统,在中央有成军馆和四学,成均馆为国家最高学府,
课程为四书五经和诸史以及书法;私学的形式有书院、书堂,它们对普及儒学, 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近现代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殖民统治——反日教育
50年代到60年代,美苏争霸——反共教育、道义教育 60年代,冷战格局——国民精神教育 全球化 ——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创造力”和“为 集体作贡献” )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是反日教育。
韩国曾针对日本统治时期长期推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政策所造成的国民素 质普遍低下的问题,强调废除奴化教育制度,消除其影响;树立民族民主教育思想,建
立新的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时的韩国军政厅学务局聘请教育界和学
术界的一百多名权威人士组成朝鲜教育审议会。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 念。
(2)以基本能力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
(3)以良好的教养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 (4)在对韩国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的人; (5)以民主市民意识为基础,为共同体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创造力”和“为集体作贡献”
互为表里,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
三、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色
50年代到60年代,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 战后,朝鲜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建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 韩国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企图把韩国变成冷战时期反 共反华的亚洲桥头堡。
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都追随美国,实行了以反共教育
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 朝鲜战争后,李承晚政权为了达到反共反人民政治目的的需 要,在学校教育中,大肆进行“反共”教育。 同时,也在学校里进行着以儒家道德思想的“三纲五常”演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历史沿革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其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国内、 国际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40年代后半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反日教育。
50、60年代(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追美、亲美;反共教育。 60年代后半期,韩国经济迅速发展,推行反共教育的同时强化“国民精神”教育 。 70年代,加强了国民伦理教育。 80年代后,强调民族共同体意识,把这种教育贯穿在所有课程和教育活动之中。 80年代后半期,根据形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变化:第一,用和平统一、国 家统一、安全保卫,代替“反共”的提法;第二,继续大力宣传民族的思想和伦 理传统。
考试曾经是韩国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但是如今校园暴力成为了 他们更大的梦魇。校园暴力在韩国已有几十年历史,且在近几年 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了解决这一困扰社会的顽疾,韩国教育部2月 27 日宣布,政府将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保镖,以使他们免受 同龄人的侵害。
看到精美有力的汉字书法,内容多是先贤关于做人的至理
名言,还可以看到传统的山水国画。
韩国还特别重视保护历史文物,保护祖先留下的文物
古迹。这些都能增强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自豪感。
3、针对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想认识规律,循序
渐进,注重德育课程与内容的系统性。
小学阶段 中学阶段
大学阶段
道德习惯 道德观念
观念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不断调
整,特别是《国民教育宪章》的颁布,重新确定了教育的
理想和目标。
为了培养出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自律的、富于创造性的
韩国人,韩国进行了7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最后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要求是:以教育课程为中心,以教育 需求者(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制。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所追求的培养人才的标准是: (1)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的人;
而汉字被作为官方文字,为贵族所垄断,这一切都使儒家伦理深深植入韩国
文化之中。 • 三国时期,高句丽很早就在中央“立太学”教育子弟,“族子弟的国家最高教育机关.其时,由儒
家学者所创办的私学不断兴起,承担着初等教育任务,李朝时期理学思想成 为教育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培养封建官吏和教化民众。教育机关官学、私
缺点
1.缺乏充分发育的民主意识,学校道德教育面临 根本方向的转变。
由于南北对峙,韩国实施强制性政 治教育,加上政府的专制使旧的德育方 向很不适应并产生了严重的问题。韩国 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封闭式的国家主 导方式进行的,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 道德教育系统,并通过单一的、至上而 下的教育途径来完成,因而不可避免地 使教育具有很强的国家权威色彩和强制 性特征。
的非常强烈。
利用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隐性教育。 1988年拟定的“21世纪的教改方案”十分重视“国民
精神教育”,在青少年中间推行儒家哲学,宣扬忠孝精神。
韩国在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中,不仅重视课堂教育,
更重视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教化作用。韩国人幼儿园到
高等学校,在校园的走廊里、教室里、办公室内,都可以
韩国的家庭、社会和学校融为一体的相互配合,大大 加强了教育的效果。
5、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进行实践教育
• 在韩国,政府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把思想
道德教育与社会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 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都有由政府部 门从财政收入里划拨的一定比例的专项资 金作经费支持。
男尊女卑思想仍然很严重
连韩国女人都认为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的,伺候丈夫是天生的义务,并不认 为这本身有什么不对。比如,韩国的已婚女人每天都要打洗脚水,伺候丈夫 洗脚,如果违命,丈夫就可打电话报警,韩国警察便可将这位倒霉的妻子抓 起来。能将这种事当作犯法处置,足见重男轻女的观念曾“深入人心”。
韩 国 校 园 暴 力 事 件 层 出 不 穷
2、道德知识化倾向严重,德育缺乏科学化
• ①学校德育中普遍存在以教师和课堂为中 心,强调静态的书本道德知识的灌输,而 忽视学生道德思维、道德技能与实践能力 培养的问题。 • ②德育教育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 • ③时代感在逐渐减弱,与现代社会科技文 化出现了脱节。 • ④学生的增加了课堂的拥挤,严重损害了 德育的教育效果。
6、注重东西伦理与传统观念的融合。
由于韩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产生的价值观的 混乱秩序,因此试图打造新的道德体系,使其发挥社会思
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
因此将东方传统的儒家文化和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相
结合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纳入正轨。
韩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得失
1 、思想政治内容连贯,方法多样 韩国的课程内容结构以放射性扩展,其内容结构模式以个
心理等特点,建立了一套从幼儿园到大 学的国民教育体系。
横的方面 道德课、社会课、国民伦理
教育课以及国文,文学等都渗透了道德 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将数学、自然、科 学、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等学科潜移 默化地渗透到道德教育中来。
韩国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即基础知识与理论、基本行为 与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通过设置“道德教室”、 礼节室, 模拟生活场景, 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 练。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韩国提出把“世界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精神, 意味着韩国的思想政治走上了民族化和开放化的道路。
二、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应对
• (一)古代的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7世纪,新罗时代,仿效汉制建国
14世纪,李朝时期,儒学达到鼎盛
• 公元前11世纪中国周朝时起,中国文化便影响了朝鲜。 • 7世纪纪时新罗时代就仿效汉政制建国。 • 14世纪李朝时期儒学达到鼎盛,那时孔孟也像在中国一样被封予极高的名誉,

大学:韩国的大学也设国民伦理课,相当于我国大
学的公共必修课。
4、实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