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支持“三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当前银行业支持“三农”的力度还很不够,“三农”经济的资金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尤其突出表现在边远山区。由此造成当地农村经济总量过低,农业产业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也影响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一,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大“三农”投入的问题。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补充资本金后,资金实力得到增强,正通过扩大信贷规模来实现效益的增长,从而实现化解历史包袱目标。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为追求信贷规模,贷款大量投放到非农领域,不仅造成“三农”资金的投入比例下降,也使其精力集中于大额贷款的投入上,相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三农”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既不利于当地“三农”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信用社改革的经营方向定位,从而不利于信用社的长足发展。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化项目少,农民多种经营意识差,信用社开发“三农”资金需求的力度不够,以及适合“三农”经济的贷款种类和方式单一等。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第二,农村信用社与地方政府如何协调形成合力的问

题。

现在,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千方百计地扩大对“三农”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在农村干部选拔、农民科技培训、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或者说不协调。存在有资金没项目,有资金项目但无法实施等现实问题。同时,信用社在化解历史包袱的时候,政府部门很难给予实质性的支持,这就容易造成信用社很难考虑“三农”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规模,只有片面或盲目扩大信贷规模,追求最大利润来化解包袱。为此,要加大对“三农”经济的支持就必须让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各部门形成合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政府要拿出一块资金弥补信用社的历史包袱,让信用社轻装开拓发展;其次在农村干部选拔、农民科技培训、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积极与信用社沟通,与信用社的信贷政策、经营思路等相协调;再次是政府各部门要为信用社在开发贷款种类和改善贷款方式上给予最大支持。

第三,其他银行机构如何支持“三农”经济的问题。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格局将有很大的变化,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支持“三农”经济的局面将会打破,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将会给予“三农”经济较大支持。如何协调几家机构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有效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未雨绸缪

问题。目前看,农村信用社应重点扶持以小额信用贷款、五户联保贷款等为主生产费和多种经营的资金需求,同时注重开发新的小额贷款种类和贷款方式,积极探索产业化项目贷款管理方式;农业银行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主,注重多种经营贷款的开发,积极探索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坚持以粮食收购贷款为主,注重农业基础设施贷款的投入,探索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三家“农字”机构要在政府、人民银行和当地监管部门的共同扶持、服务和引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调和补充,发挥整体合力,才可能实现对“三农”经济最有利的支持。

第四,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为“三农”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问题。

一方面是加大金融环境建设。一是加快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确保国家各项农村金融政策得到贯彻实施;二是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和储蓄联网的问题,减少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的问题;三是尽快建立为农村经济组织、多种经营户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等提供服务的信用评估体系,为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收集信贷资料等提供保证;四是加快组建为“三农”贷款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的步伐,为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提供保障,解决部分农户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努力扩大融资渠道。一是利用一些基金组织

的资金来满足一些扶贫、创业等专项的资金需求;二是合理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真正掌握民间融资的规模、渠道,发挥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三是建立农村邮政资金的回流机制,确保“三农”融资规模的稳步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