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陀螺创新教案
20陀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陀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陀螺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玩具,它以其旋转和平衡的特点,吸引了无数人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陀螺的特点,设计一些创新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下面是一个关于陀螺的创新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陀螺原理,并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原理和结构;2.能够正确组装陀螺并调整陀螺的旋转;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陀螺模型和零件;2.实验台和工具箱;3.计时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陀螺旋转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陀螺是如何旋转的吗?有没有谁知道陀螺的原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思考陀螺的组成部分。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陀螺的模型和零件,给学生介绍陀螺的结构和原理。
并强调陀螺旋转的原因是重力和撞击力的相互作用。
3.实践操作(30分钟)a.学生分组,每组一台实验台和一份陀螺模型和零件;b.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组装陀螺并调整陀螺的平衡;c.学生轮流在实验台上旋转陀螺,并使用计时器记录陀螺旋转的时间;d.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找出旋转时间最长的陀螺。
4.分享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找到的旋转时间最长的陀螺。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并讨论陀螺的调整技巧和经验。
5.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实践操作的过程和收获,总结陀螺的组装和调整技巧,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1.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陀螺模型,了解不同结构对陀螺旋转的影响;2.利用计时器,进行陀螺旋转时间的比较,分析不同因素对陀螺旋转的影响;3.进一步探究陀螺的物理原理,了解陀螺的稳定性和运动规律。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2.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学生对陀螺的组装和调整能力;3.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分享和讨论环节中的表达和思路清晰度。
20陀螺教案【20,陀螺,教案】

20陀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陀螺的历史背景、制作原理及玩法,掌握陀螺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实践、比赛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游戏的热爱,传承民间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方法、玩法及技巧。
2.教学难点:陀螺的平衡掌握、技巧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陀螺文化介绍与制作1.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陀螺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陀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陀螺制作(1)讲解陀螺的制作材料、工具及步骤。
(2)分组进行陀螺制作,每组制作一个陀螺。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制作展示与评价第二课时:陀螺玩法与实践1.陀螺玩法讲解(1)讲解陀螺的基本玩法。
(2)示范陀螺的投掷、旋转等技巧。
2.陀螺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陀螺实践,掌握基本技巧。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陀螺比赛(1)分组进行陀螺比赛,设定比赛规则。
(2)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第三课时:陀螺技巧提高1.陀螺技巧讲解(1)讲解陀螺的高级技巧,如:陀螺旋转时的手势、力度等。
(2)示范陀螺的高级技巧。
2.陀螺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陀螺实践,尝试掌握高级技巧。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陀螺比赛(1)分组进行陀螺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1.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陀螺和掌握的技巧,互相交流学习。
3.课后作业(2)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陀螺的制作和玩法,传承民间文化。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陀螺的制作、玩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对传统游戏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陀螺要选择硬木制作吗?”生:“硬木结实,耐磨损。
”师:“很好,那我们来讨论一下,陀螺的形状对旋转有什么影响?”师:“我们来试试不同的投掷角度,看看陀螺旋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0 陀螺》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0 陀螺》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20 陀螺》的故事情节,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和解释《20 陀螺》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20 陀螺》的故事内容、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型。
2.材料准备:陀螺实物或图片、课堂小道具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介绍陀螺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前面学过的关于故事阅读的知识。
第二步:学习《20 陀螺》(15分钟)1.分段逐段阅读故事,并解释生字词语。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讨论交流(15分钟)1.学生就故事中的情节、人物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和价值。
第四步:拓展延伸(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陀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或玩陀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强调重要知识点。
2.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反思和感想。
五、教学反馈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改正错误。
六、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写一篇《20 陀螺》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20 陀螺》的故事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成为文学作品的理解者和体验者,培养其情感认知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陀螺》故事背景和内容。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性格和行为。
–掌握相关词汇和成语的意义及运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陀螺》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性格。
2.理解文中的成语和相关词汇。
三、教学难点1.分析主要人物的行为动机。
2.运用成语和词汇进行表达和解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谈论陀螺的来源、种类、玩法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1.阅读《陀螺》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2.解释生字、生词,讨论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三、讨论小组讨论主要人物的行为动机,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四、活动1.分角色表演《陀螺》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
2.制作陀螺模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总结回顾故事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高,表现积极。
但是在活动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多样性,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知识点讲解上,应注意简洁明了,避免信息过载。
下一节课需要更加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更多相关资料和练习。
以上是本课《陀螺》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创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兵、恨”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旋”,会写“否、旋、况”等15个生字,会写“冰天雪地、否则”等17个词语。
2.能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3.能借助表现心情的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4.能说出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1.会认“兵、恨”等8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2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15个生字。
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兵、恨”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旋”,会写“否、旋、况”等15个生字,会写“冰天雪地、否则”等17个词语。
2.能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家有什么玩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教师引导: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
玩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还给我们留下一种难忘的回忆。
今天,高洪波老师的《陀螺》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板书:陀螺)生齐读课题。
2.教师提问:哪位同学玩过陀螺,陀螺又有哪些种类?(学生以小组汇报。
)教师追问:玩过陀螺的同学可以说说玩陀螺的技巧呢?(找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同学们说的是现在的陀螺,它在以前陀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
同学们知道陀螺的历史吗?4.陀螺的历史十分悠久,我们知道现代陀螺是怎么玩的,那么以前的陀螺又是怎样玩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以前的陀螺。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们玩的陀螺与以前的陀螺大不相同,只有了解以前的陀螺样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中作者赢得陀螺比赛的欣喜。
课前的调查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默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 20 陀螺》(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 20 陀螺》(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陀螺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2.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制作陀螺。
3.发现现实生活中使用陀螺的场景。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陀螺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陀螺玩具。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陀螺的运转原理。
2.掌握正确的陀螺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板书:(略)
2.教具:陀螺制作材料,陀螺玩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教具展示陀螺,并引导学生讨论陀螺的样子、用途。
•介绍陀螺的起源和历史。
2. 学习
•向学生解释陀螺的原理,让学生了解陀螺的运转方式。
•演示如何制作陀螺,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制作。
3. 实践
•学生制作完陀螺后,在指导下进行实验,观察陀螺的运动规律和特点。
•学生自由操作陀螺,体会陀螺的不同玩法。
4.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陀螺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陀螺,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六、课后拓展
1.拓展学生对陀螺的认识,让他们寻找更多关于陀螺的知识和资料。
2.鼓励学生探索陀螺的更多玩法,如比赛、技巧等。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以上是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 20 陀螺》(部编版)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陀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其动手实践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20陀螺》教案

新2024秋季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20 陀螺》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陀螺的相关知识。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陀螺等传统玩具的兴趣,体会传统玩具带来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陀螺带给作者的乐趣。
•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和用词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陀螺的深厚情感,理解陀螺在作者心中的意义。
教学资源•课文《陀螺》原文•陀螺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包含陀螺的视频、图片和相关资料)•生字新词卡片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旧知:回顾之前学过的与玩具相关的课文或知识点,激发学生对玩具的兴趣。
2.创设情境:展示陀螺实物或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玩过陀螺,分享玩陀螺的经历和感受。
3.引入课题:介绍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思考陀螺为何会成为作者笔下的主角,从而引出课题《陀螺》。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主阅读: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认读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词义。
2.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读法,解答学生遇到的生字新词问题。
3.全班朗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整体感知: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陀螺。
2.分段讨论:•教师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并简要介绍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部分的大意和重点词句,尝试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质疑。
详细分段与段落大意:•第一段:介绍陀螺的样子和制作材料,引起读者对陀螺的兴趣。
•第二段至第四段:详细描写作者玩陀螺的经历和感受,包括陀螺的旋转、与伙伴的竞赛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陀螺》优质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陀螺》优质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进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进行启发式引导。
三、教学准备1.课文《陀螺》的教材版本。
2.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PPT或板书内容准备。
4.学生课前阅读任务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与陀螺相关的生活故事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陀螺的好奇心。
第二步:课文学习(15分钟)1.师生共同阅读《陀螺》,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变化。
2.解释生字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课文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性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三步:情感认知(10分钟)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及情感变化,展开情感认知讨论。
2.学生展示分组讨论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
第四步:创新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围绕陀螺这一主题展开创新拓展,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创作。
2.学生展示创新成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总结教学要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五、课后延伸1.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或展开相关写作练习。
2.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外了解更多有关陀螺的知识,进行专题研究或展示。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进步。
2.收集学生的作业与创新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通过以上优质创新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陀螺》这一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陀螺(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陀螺(教案)教学内容:《陀螺》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篇描写陀螺制作、玩耍及陀螺比赛的说明文。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掌握陀螺的基本玩法,理解陀螺比赛规则,并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掌握陀螺的基本玩法,理解陀螺比赛规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陀螺的制作过程及原理。
2. 陀螺比赛规则的解读。
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的提升。
教具学具准备:1. 陀螺制作材料:木棒、刀片、砂纸、胶水等。
2. 陀螺比赛场地布置:比赛区域、观众区域。
3.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陀螺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玩法及比赛规则。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陀螺的制作过程、玩法及比赛规则,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陀螺,并尝试玩耍陀螺。
5. 比赛活动:组织陀螺比赛,让学生体验陀螺比赛的乐趣。
6.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 《陀螺》2. 陀螺的制作过程3. 陀螺的玩法4. 陀螺比赛规则5. 学习心得作业设计:1. 完成陀螺制作,并尝试玩耍陀螺。
2. 撰写陀螺比赛规则,组织一场陀螺比赛。
3. 写一篇关于陀螺的日记,分享学习收获。
课后反思:1. 学生对陀螺制作过程、玩法及比赛规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
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
4. 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如学生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总结:本课通过陀螺这一科技制作主题,让学生了解了陀螺的制作过程、玩法及比赛规则,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创新教案第【1】篇〗神奇的陀螺教案神奇的陀螺教案1设计意图陀螺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玩具。
看看我们的活动区角落,常有孩子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为那小小的转动的陀螺而惊叹、沮丧、兴奋、不服气。
转动的陀螺里藏着好多秘密,我们的孩子对于秘密的探索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会发现,装饰了漂亮花纹的陀螺转动起来特别炫目。
其实,旋转的陀螺里.这些花纹与转动还有着好多联系和奥秘呢!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尝试给孩子搭建平台,让孩子在活动中大胆探索,理解生活中“处处是科学”。
活动目标1.尝试用点和线装饰陀螺,探索并发现点、线的排列方式不同,陀螺旋转时点、线的变化就不相同。
2.运用观察、比较、预测、验证等方法探索陀螺旋转的秘密,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游戏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
活动重、难点重点:画画转转,尝试用点和线设计出能转许多圆圈的陀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
难点:探索、感知旋转时陀螺上面线条变化与线条排列方式的关系。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陀螺的经验。
2.物质准备:“花儿”陀螺(图一);各种陀螺(成品、半成品)若干(图二);示范图三张(陀螺展示栏、总记录表、陀螺“领奖台”)(图三);投影仪、笔、记录表、篮子、奖品陀螺等。
3.背景音乐《单簧管波尔卡》。
活动过程出示“花儿”陀螺,初步感知旋转的陀螺上“图案变圆”的现象指导语: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漂亮的花儿旋转起来变成陀螺会是什么样子呢幼儿挑选喜欢的“花儿”陀螺,自由玩转,教师个别指导,如“你的陀螺上是什么图案,转起来之后你看到了什么”等。
(评析:孩子们先玩一玩、看一看,发现陀螺的特别之处,激发兴趣,有效导入。
)画画转转。
尝试用点和线设计出能转许多圆圈的陀螺1.出示面上有点、线标记的陀螺,交代任务:在两分钟内,尝试用点、线装饰陀螺,让它转出许多圆圈。
20陀螺教案

20、陀螺
四年级语文
教学
目标
1.认识“况、兵、败、恨”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会写“冰天雪地、否则”等15个词语。
2.能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图片导课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本课生字词。
(1)①会认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铁钉况且金兵一战即败恨不得帅气彻底溃败荣誉丑小鸭自豪
②多音字。
dīng(铁钉)(钉子)
钉
dìng(钉上)(钉扣子)
③识字游戏。
(2)会写字。
否 旋 况 兵 败 椅 尤 恨 帅 预 溃 品 丑 豪
预设:
①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
体会:这里让我知道,“我”的陀螺为什么尖部会开裂了。
②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
体会:这里体现出了对陀螺的痴迷。
③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
体会: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十分生动形象。“摇头晃脑、挺、冲”写出了大陀螺的“骄傲、不可一世”,烘托出陀螺主人的傲慢,“不动声色地闪躲”写出了小陀螺的“机智灵活”。
2、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
五、课文小结
板
书
设
计
20、陀螺
盼陀螺得陀螺陀螺亮相斗陀螺 得启示
教师重点指导:我们在写字时要特别注意,“况”左部不要写成“氵”。“尤”注意和“龙”的区别。
20 陀螺 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20 陀螺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20 陀螺教学目标1.能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能借助表现心情的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3.能说出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1.能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能借助表现心情的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说出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第六单元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家里有什么玩具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仍然对玩具情有独钟。
有的玩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
高洪波老师的《陀螺》就是这样一篇充满童趣、有着丰富内涵的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板书:陀螺)二、回顾批注,检查预习1.回顾单元目标。
本单元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单元目标“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2.回顾批注的位置、种类和角度。
在前两篇课文《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大家学到了哪些作批注的方法预设:批注的位置、批注的种类、批注的角度。
3.根据要求,汇报批注。
(1)大家在课前预习中都批注了哪些生字词呢预设:“帅、彻、丑”都是翘舌音。
(2)指导学生书写:“旋、况、椅、仍、恨、溃”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否”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口”要小一些;“丑”下面的横要长一些。
4.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
(1)思考:课文围绕“陀螺”写了些什么出示,见教学目标P18。
(2)抽读,评议。
(3)感知内容。
出示: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三、聚焦批注,精读课文1.学生小声朗读或默读课文,给精彩片段、句子、词语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批注。
2.学生交流批注,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20陀螺教案20.陀螺(教案)

20陀螺教案20.陀螺(教案)课题:陀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会如何使用陀螺;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陀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陀螺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一些陀螺作为教具;2. 准备一台电子白板或者黑板;3. 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4. 准备一些陀螺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 利用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介绍陀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询问学生对陀螺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
第二步:学习陀螺的基本知识1. 讲解陀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原理,并示范如何使用陀螺。
2. 使用电子白板或者黑板,画出陀螺的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学生实践操作1. 发放陀螺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使用陀螺。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并思考原因。
第四步:总结归纳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体会,并进行讨论。
2. 导出陀螺的基本运动规律和转动原理。
第五步:拓展延伸1. 调查陀螺的不同种类和用途,并与学生进行分享。
2.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陀螺,并进行展示。
第六步: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陀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操作陀螺时的表现;2.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讨论;3. 检查学生的小作品和展示。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陀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在引导学生拓展延伸的阶段,可以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设计和制作陀螺,增加互动和创造性。
20陀螺教案6篇

20陀螺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20陀螺教案6篇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应该认识到详细的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有针对性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0陀螺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20 陀螺 第1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0 陀螺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主题为《陀螺》。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陀螺的基本构造、原理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陀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了解陀螺的运动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
教学难点1. 陀螺的原理和运动规律的理解。
2.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与规范。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陀螺或在学习小组内共享。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陀螺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陀螺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陀螺的基本构造、原理和运动规律,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陀螺制作和实验,观察陀螺的运动,总结规律。
4. 讨论与分享: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陀螺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5. 知识巩固:通过练习题和问答,检验学生对陀螺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包括以下内容:1. 陀螺的组成部分:轴、转子、轴承等。
2. 陀螺的原理:利用角动量守恒,保持旋转状态。
3. 陀螺的运动规律:高速旋转、稳定性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有关陀螺的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巩固学生对陀螺知识的理解。
2.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制作陀螺,观察其运动,记录观察结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陀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分组实验等,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实验安全性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陀螺的基本知识,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20 陀螺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20 陀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20 陀螺【教学目标】1.认识“兵、恨”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旋”,会写“冰、增”等18个字会写“冰天雪地、增加”等19个词语。
2.能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3.能借助表现心情的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4.能说出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可以借助表现心情的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3.会说出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兵、恨”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旋”,会写“冰、增”等18个字会写“冰天雪地、增加”等19个词语。
2.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并知道能从写得好、有疑问等角度作批注。
3.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体会人物心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明确批注的方法师:同学们,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
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课文,一篇是《牛和鹅》,一篇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从作者的经历中,不仅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丰富,也感受到挫折带来的成长。
我们还学习了批注这一阅读方法,知道可以对写的好的地方,有疑惑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做批注。
通过批注,一方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了人物心情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了解到作者在成长过程中,认识上的一些变化。
2.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洪波先生写的《陀螺》,分享一下他小时候的成长故事。
那么,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一起读课题——20陀螺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1-3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陀螺,用简洁的语言批注在旁边。
师:你们知道陀螺吗?让我们去读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陀螺,请用简要的语言批注在旁边。
(1)学习第1自然段①生读课文,交流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在什么地方批注了有关陀螺的什么信息?生1:我在第一自然段边上批注了陀螺的别名,我知道陀螺的别名叫“冰尜儿”②了解陀螺的别名“冰尜儿”,读准“尜”师:是的,在作者的故乡把陀螺叫做“冰尜儿”,这个字读“gá”,跟老师读一读“gá”,尜就是指陀螺,作者说“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20陀螺教案7篇

20陀螺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20陀螺教案7篇撰写完善的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详细准备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0.陀螺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十课《陀螺》教案含反思

第二十课《陀螺》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 学生能够了解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够制作简单的陀螺。
4. 引发学生对玩具的热爱和对童年的回忆,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难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行为,制作简单的陀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陀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陀螺的外形和特点,引出课文内容。
2. 阅读: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标记生字、生词,并尝试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 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玩具的热爱和对童年的回忆。
4. 实践:教师带领学生了解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陀螺。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内部的讨论和交流。
内容包括对课文的理解、自己的制作体验和感受等。
6. 总结:在讲解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3. 利用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4.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回答。
2. 作业: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写作。
同时,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个自己的陀螺,并记录下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陀螺创新教案,同课异构4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陀螺创新教案,同课异构4套【创新教案】《陀螺》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如:“恍惚、手舞足蹈”。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
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童年时代的玩具有很多,什么玩具是你印象最深?作者讲述的“陀螺”是爸爸妈妈童年时代的玩具。
这节课让我们来深刻了解这篇课文。
二、研读文本,理解感情1.学生小声朗读或默读文章,给精彩片段、句子词语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批注。
2.小组讨论,修辞方法。
(1)学生自主品读,探究,(2)教师引导归纳①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比喻句:“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个比喻句形象的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如拟人句:“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势。
②幽默诙谐的语句。
如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等。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话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三、拓展延伸1.你小时候玩过些什么玩具?可曾亲手制作过玩具?谈谈你制作玩具的苦与乐。
2.你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作者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板书设计:20陀螺 情感变化郁闷恍惚 兴奋 自豪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20 陀螺备课素材【教材分析】《陀螺》这篇文章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自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并从中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体会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从而表达了对陀螺的喜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陀螺》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如:“恍惚、手舞足蹈”。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
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童年时代的玩具有很多,什么玩具是你印象最深?作者讲述的“陀螺”是爸爸妈妈童年时代的玩具。
这节课让我们来深刻了解这篇课文。
二、研读文本,理解感情
1.学生小声朗读或默读文章,给精彩片段、句子词语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批注。
2.小组讨论,修辞方法。
(1)学生自主品读,探究,
(2)教师引导归纳
①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比喻句:“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个比喻句形象的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如拟人句:“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势。
②幽默诙谐的语句。
如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等。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话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三、拓展延伸
1.你小时候玩过些什么玩具?可曾亲手制作过玩具?谈谈你制作玩具的苦与乐。
2.你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作者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板书设计:
20陀螺
情感变化
郁闷恍惚兴奋自豪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