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窑陶瓷特色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浅析长沙铜官窑艺术特点及价值

浅析长沙铜官窑艺术特点及价值

浅析长沙铜官窑艺术特点及价值作者:陈培瑶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1期摘要:长沙铜官窑自发掘以来,其在中国彩瓷时代的历史价值一直被众多研究者重视。

本文从长沙窑的历史和工艺特征对其进行简单解析和介绍,以期能对长沙窑能有一个客观评价和认识。

关键词:湖南;长沙窑;釉下彩长沙窑,又名铜官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起于唐代,至五代而衰,宋代退出历史舞台。

它存在时间虽短,但其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长沙窑是唐代的名窑之一,也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器窑。

在唐代,南方以青瓷为主而北方则以白瓷为主,长沙窑发展的釉下多彩在传承岳州窑传统的基础上与北方陶瓷工艺结合,同时,长沙窑创新性地将诗、句、格言、谚语等作为装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突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成为中国陶瓷发展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的一个重要历程。

一、长沙窑发展阶段长沙铜官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初期:初、中唐时期。

长沙铜官窑主要特点是胎质为暗红较粗松。

釉色以烧黄青釉为主,釉与胎的结合并不紧密,有脱釉现象。

瓷器品种多为壶,装饰纹样比较单一,大多数器物仍以素面为主。

(二)鼎盛期:晚唐、五代时期。

以烧青釉为主,尤其是出现了釉下褐绿彩绘,是长沙窑进入了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这期间釉和胚胎结合严密,已无脱釉现象。

瓷器品种增加了枕、托盏、盒、文房用品、雕塑玩具等,装饰纹饰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晚唐时装饰纹样构图简洁、形象逼真,以褐绿两色彩绘为主;五代时,不再用线条钩勒,从追求写实转为追求写意,色彩以绿色为主,形象隐约淡雅。

(三)衰落期:北宋时期。

当时,长沙窑受到北方制瓷工艺的冲击,加之原料瓷土数量上受到限制,瓷胎质量也不如其他窑址,竞争力下降,越窑、景德镇窑和衡山窑等的兴盛都加速了长沙窑的停滞并最终衰落。

同时,受当时外贸中断、外销瓷滞销等因素影响,使得长沙窑瓷器既然不能在湖南的青瓷中取胜,又不能突破海外的难关,因而从此一撅不振。

陶瓷考察调研报告

陶瓷考察调研报告

陶瓷考察调研报告陶瓷考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加深对陶瓷市场的了解,探索陶瓷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陶瓷的种类和生产工艺,探索陶瓷市场的发展方向;2. 调查陶瓷市场的消费趋势和消费者喜好;3. 分析陶瓷市场的竞争情况和市场份额;4. 探索陶瓷行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5. 提出针对陶瓷行业的发展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访问、网络调查以及相关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重点关注大型陶瓷企业、陶瓷市场、陶瓷展览等。

三、调研结果1. 陶瓷种类和生产工艺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陶瓷的种类非常多样化,包括瓷器、骨瓷、日用陶瓷等。

而不同的陶瓷产品在生产工艺上也有所区别,包括手工制作、模压成型、注浆成型等。

2. 陶瓷市场的消费趋势和消费者喜好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访问陶瓷市场,我们了解到目前陶瓷市场的消费趋势是向高端化、个性化和功能化发展。

消费者更加注重陶瓷产品的设计、品质和实用性。

此外,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环保性能也有一定的关注。

3. 陶瓷市场的竞争情况和市场份额目前,陶瓷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大型陶瓷企业和小型陶瓷工坊两种类型。

大型陶瓷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资源优势,拥有广泛的市场渠道和品牌影响力。

而小型陶瓷工坊则注重创新和个性化,更能满足一些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大型陶瓷企业占据了陶瓷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小型陶瓷工坊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4. 陶瓷行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陶瓷行业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面临着一些机会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文化内涵的重视,更多的人开始对陶瓷产品有较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陶瓷行业也面临来自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如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等。

此外,陶瓷行业还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环境监管加强等方面的挑战。

五、发展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1. 加强陶瓷产品的设计和品质,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内涵,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湖南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研究

湖南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研究

湖南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研究
湖南铜官窑是中国南方陶瓷重镇之一,以其独特的制瓷工艺和造型艺术而闻名于世。

铜官窑的陶瓷制品以白瓷为主,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因其颜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而备受青睐。

铜官窑白瓷的制作技艺源于唐代,经宋代、元代等历代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同时又继承了各朝代的艺术特色,形成了铜官窑陶瓷的独特风格。

铜官窑陶瓷最为突出的造型艺术特点是“人、花、鸟”三维人物塑像和浮雕。

其中,人物造型主要有古装佳人、高士雅士、民间工匠、宗教人物等,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

花鸟造型主要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慕之情。

此外,铜官窑陶瓷还有许多其他形态的造型,如盘状器物、瓶罐等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意义。

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同时,对于中国现代陶瓷产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如今,铜官窑陶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成为国内外藏家和收藏机构争相收藏的珍宝。

陶瓷调研报告分析

陶瓷调研报告分析

陶瓷调研报告分析陶瓷调研报告分析陶瓷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它代表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陶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次调研主要对陶瓷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首先,调研发现陶瓷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陶瓷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餐具、花瓶等功能性陶瓷制品外,现在人们对于装饰性和艺术性陶瓷制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例如,一些陶瓷工艺品和装饰品在市场上的销量逐渐增长。

这说明消费者对于艺术性和个性化的陶瓷制品的追求正在逐渐兴起。

其次,调研显示出陶瓷行业正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陶瓷制品在价格方面面临着竞争压力。

由于陶瓷制品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使得市场上低价竞争较为激烈。

另一方面,陶瓷制品在设计和品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厂家在产品开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了优势。

然而,调研结果也显示了陶瓷行业潜力巨大的一面。

首先,陶瓷制品在环保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材料,陶瓷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较小,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这与现代社会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

其次,陶瓷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

目前,一些新型的陶瓷材料和制作工艺正在被广泛研发和应用,这为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再者,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陶瓷制品在健康方面的优势也备受关注。

陶瓷制品无毒无害,不含有害物质,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综上所述,陶瓷行业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陶瓷行业可以进一步拓展多元化的产品线,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品质,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陶瓷行业还可以进一步强化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开展跨界合作,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唐代长沙铜官窑纹饰艺术特征

唐代长沙铜官窑纹饰艺术特征

唐代长沙铜官窑经历了初唐的创建、中晚唐的发展、五代以后的衰落三个时期。

作为唐代民窑的一支,长沙铜官窑陶瓷器装饰手法打破了以往陶瓷纹饰的风格,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博大深厚的人文意蕴以及独特精湛的工艺特色,征服了国内外市场,产品远销西亚、南亚及中亚多个国家,为唐代经济贸易的繁荣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文章就唐代长沙铜官窑的纹饰应用进行探讨,力求从装饰视角探索唐代长沙民间陶瓷文化艺术的审美理念。

一、唐代长沙铜官窑纹饰艺术造型规律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纹饰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装饰内容上处处流露出当时的民风生活和市井气息,当然也有少量外来装饰题材的出现。

这种本土和外来文化题材共存的现象刚好通过陶瓷装饰艺术体现了唐代宽广、博大的文化胸襟和融通接纳的包容精神。

长沙铜官窑纹饰造型丰富,我们可以窥见当时陶瓷装饰工艺匠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炼美的素材,创造出符合美的规律的艺术作品。

1.生活中艺术素材的提取长沙铜官窑纹饰造型独特,题材丰富,多是对生活中各种素材基本特征的提取,采用写实与简单变形相结合的手法对素材进行艺术概括。

这种审美源于人们对生活的基本认识和感悟,使长沙铜官窑陶瓷纹饰独具特色。

装饰总体上倾向于当地绘画的写实题材,多为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题材的选取全凭陶瓷画工日常生活中对自然事物的喜爱、对点滴细节的关注,进而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陶瓷器物上充满生活趣味、简单质朴的装饰艺术纹饰。

长沙铜官窑瓷器上出现的诗文、书法在当时可谓别开生面,诗文以楷书、行书为主要形式,朗朗上口,极具生活情趣。

其中,以五言诗居多,也有少数七言诗,诗文不重韵律,不忌重字,多是对幸福生活的歌颂、对商旅仕途的祝愿、对美好愿景的祈盼。

这种通俗的诗句真挚、朴实,处处体现着唐代百姓真实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

陶瓷器与国外贸易往来的与日俱增带来了外来文化元素,如出口西亚等地的陶瓷器纹饰上出现了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情侣、马球运动场景等异域生活装饰题材。

艺术市场考察报告

艺术市场考察报告

艺术市场考察报告陶瓷市场分析学生姓名:何辉学号:1416010102专业:美术学班级:一班指导老师:刘新华刘坚以长沙铜官窑为例——对陶瓷市场考察分析近几年艺术市场一直是人们的焦点,前辈艺术家作品深受追捧,并屡创拍卖价格记录,吸引了许多收藏和爱好者的眼球。

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陶瓷作品一直处于一个不错市场环境中。

器具是当今社会的必需品之一,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到吃喝玩乐,大到科学研究,都能看见陶器和瓷器的的身影。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我国陶瓷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陶器,而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瓷器上纹饰图案、文化内涵丰富多样。

成为了一种集工艺品、日用品于一身的文化产品。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记载和国内外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证。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

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

铜官窑瓷绘艺术充满着大唐意气,蕴含着湘楚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特色,极具研究价值。

一、长沙铜官窑历史长沙铜官窑始创于唐“安史之乱”后,鼎盛于中晚唐时期,五代以后,渐趋衰落,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

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已过万件,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

长沙窑是在岳州窑的基础上,受唐三彩和波斯、大食 (即今阿拉伯国家地区)、伊斯兰教、佛教艺术的影响而创造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陶瓷工艺。

早在东汉时期,岳州窑的早期青瓷就已向长沙窑区扩展。

自东汉至唐,岳州窑全部烧制青瓷(包括褐釉和褐釉点彩),但其产品质量却不如越窑。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岳州窑逐步发烧釉下彩瓷等新产品,其时代大致相当“安史之乱”前后。

釉下彩是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

唐代最大外销瓷窑在铜官?或为陶瓷之路重要支点

唐代最大外销瓷窑在铜官?或为陶瓷之路重要支点

唐代最大外销瓷窑在铜官?或为陶瓷之路重要支点铜官窑成功地烧造出铜绿、铜红等不同颜色的彩瓷,为宋代铜红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元代釉里红及明清各种釉下和釉上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最大外销瓷窑在“黑石号”沉船船舱里发现有67000多件唐代瓷器等珍品,其中长沙窑瓷器多达56000多件,占沉船全部瓷器的90%以上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唐群雄)她像一位俏丽多彩、才华横溢、国色天香的“湘妹子”,早在1200年前已远涉重洋,走遍了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一带,越过印度洋、阿拉伯海,直奔阿拉伯以及红海之滨的埃及等29个国家和地区。

昨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古陶瓷学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召开了“长沙铜官窑——陶瓷之路重要支点”专家论证会,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等知名文物专家出席会议。

经过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长沙铜官窑是中国古代釉下多彩工艺的发源地,创烧了铜红彩,是唐代重要的瓷窑。

长沙铜官窑是最绚丽的大唐文化使节,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是唐代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

铜官窑不少陶瓷有外销特点一千多年前,涛生云灭的湘江边,各色瓷器成品堆积如山。

江口停泊的货船上,满是工人在忙碌搬运,一个瓷器的世界工厂在此尽显繁华。

满载着“大唐制造”的瓷器船队,从长沙石渚湖出发,沿“海上陶瓷之路”乘风破浪,抵达多个遥远的国度。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烛洞庭云。

迥野煤乱飞,遥空爆竹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唐湘籍诗人李群玉《石渚》诗,为人们展开了一幅湘江岸边石渚湖旁长沙铜官窑制瓷的生动画卷。

读到这首诗,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感到十分亲切。

“我出生在黄兴南路的德园包子店旁边,说起家乡的事情,我怎么不感到亲切。

”张老高兴地说,“长沙铜官窑的亮点比我想像中还多,它在唐代外销史上地位很高,黑石号沉船的惊世发现让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估长沙铜官窑。

”1998年至1999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勿里洞岛海域打捞出“黑石号”沉船。

技承四方,器成天下——唐代长沙窑瓷器发展探究

技承四方,器成天下——唐代长沙窑瓷器发展探究

作者简介:彭诗逸(1996-),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E-mail :2412583417@收稿日期:2019-04-17摘要:自“黑石号”沉船被偶然发现,唤醒了人们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记忆,同时也展现出对千余年前唐代南方民间窑———长沙窑的精彩描绘。

唐代长沙窑受到其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其独有的地域特色,是湖湘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长沙窑陶瓷装饰再现其艺术创作的场景,探索长沙窑陶瓷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素。

同时,反思长沙窑自唐代后呈现断层式衰落的原因,试图据此对当代长沙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装饰纹样;长沙窑Abstract:Since the "Black Rock"shipwreck was discovered by chance,it awakened people's memories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and also showed a wonderful depiction of the Southern Folk kiln,Changsha Kiln,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The Changsha kiln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influenced by its naturalenvironment,society and human factors,and presented its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It is a highlight of Huxiang cul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cenes of Changsha kiln ceramic decoration to reproduce its artistic creation,and explores the formation elements of Changsha kiln ceramic art style.At the same time,it reflects on the reasonsfor the fault fading of Changsha kiln since the Tang Dynasty,and attemp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angsha kiln.Keywords:Cultural Anthropology;Decorative Pattern;Changsha Kiln 如同描述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 一般,陶瓷是一项历史悠久、始终贯穿中国文化脉络的传统工艺种类,是华夏文明的载体。

认识长沙铜官窑

认识长沙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遗址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其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的遗址堆积最厚处有3.7米之深,最浅处也有0.4米,上面已经生长茂密的植被,人们暂不忍心搅动它的平静,目光集中于区内的亮点———1983年发掘的谭家坡古龙窑。龙窑长41米、宽2.8-3.5米不等。窑床坡度不一,可分为5段,最陡处23度,平缓处9度。窑壁用青砖砌成,窑头、窑床、窑尾清楚可见。龙窑中除了烧碗、碟外,还有各种彩舞霞飞的釉下褐绿彩盆、洗、钵等用器和栩栩如生的雕塑动物。长沙铜官窑雕塑瓷造型生动,风格独特。保护区中那伸向地下深处的取泥洞同样吸引我们的注意。当年窑工为了获取质量更好的瓷土,不顾危险走向深处。地洞内的黑暗遮盖了窑工的辛酸、苦难,但他们为长沙铜官窑所创造的辉煌永远闪耀。长沙窑对后世的瓷器装饰工艺影响巨大。
贴花是以雕刻了纹饰的印模制成的薄薄的花片贴于壶流、壶系的下方或洗腹,一般是对称相贴。在其上再施褐色釉斑,一次高温烧成,加强装饰,突出效果。纹样大致为人物、几何图形、植物、动物、等几大类。其中为外销阿拉伯地区的产品的特色图样桫椤树、椰枣纹、胡人的各式表演图案最有时代风格。在湖南省博物馆陶瓷馆的展品,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剪纸贴花工艺作品,这只青瓷剪纸贴花飞蝶纹枕,是以剪纸图案贴于枕面,施底粉后,揭去贴花再罩上透明釉。
——要深层次挖掘。长沙铜官窑作为世界釉下多彩的发源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一五”期间100重大遗址保护项目。她的发现,大大提高了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要进一步挖掘长沙铜官窑遗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向世人展示长沙铜官窑的方方面面。可采取摄制专题片、征集标徽、名人书画家临摹或重作原来的诗书画花草虫鱼、或者通过举办中国陶文化节、世界陶文化研讨会、历代精品陶瓷展、现代陶瓷艺术展等相关活动,扩大窑址的社会影响,使其不仅被省内游客所了解,更能被国外游客所认识。要全面启动长沙铜官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深入挖掘窑址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在瓷器或瓷窑项目上还是一项空白,而中华文明史上瓷器的制作是我国古代工艺的杰出代表,堪称世界一绝,享誉全球。长沙铜官窑陶瓷作为一种陶瓷艺术,首创了釉下多彩,并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谚语等融入到瓷器装饰中,代表着古瓷制作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杰作,对世界陶瓷艺术及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长沙铜官窑遗址为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的缘起、发展、制作工艺及东方文明发展和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见证,符合《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项目的提名要求。因此以瓷器或瓷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极大。从世界和国内许多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来看,文物的保护性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按照分步推进的思路,启动和加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而且,不管申遗是否成功,对扩大长沙铜官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铜官窑研学报告

铜官窑研学报告

铜官窑研学报告一、引言铜官窑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窑口之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中国四大名窑之一。

在这次铜官窑的研学活动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铜官窑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以及文化价值,对陶瓷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铜官窑的历史渊源铜官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距今已有千年之久。

唐朝时期,铜官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青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的一种重要品种,具有独特的釉色和纹饰。

宋代时期,铜官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窑场,烧制的陶瓷制品种类丰富,技艺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三、铜官窑的技艺特点1. 独特的釉色:铜官窑的青瓷釉色以青绿为主,通透明亮,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这种釉色是通过特殊的烧制工艺和釉料配方所形成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精湛的刻画技艺:铜官窑的陶瓷制品常常通过刻画来表现纹饰,刻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富有变化。

刻画的纹饰有各种各样的花鸟、人物、山水等,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3. 独特的造型设计:铜官窑的陶瓷制品造型多样,从器皿到雕塑都有涉及,形式包括花瓶、盘子、碗、壶等。

这些陶瓷制品的造型设计精美,符合人们对美的审美标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铜官窑的文化价值铜官窑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首先,铜官窑的瓷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烧制技艺和艺术成就,对后世的陶瓷制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铜官窑的陶瓷制品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自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铜官窑的瓷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铜官窑研学活动在铜官窑的研学活动中,我们参观了陶瓷博物馆,了解了铜官窑的历史和发展;参观了窑址遗址,亲身感受了古代陶瓷的烧制工艺;还进行了陶瓷制作的体验活动,亲手制作了一件小型的陶瓷制品。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铜官窑的认识,还体验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长沙铜官窑专业考察调研报告

长沙铜官窑专业考察调研报告

长沙铜官窑专业考察调研报告一、项目背景长沙铜官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专门生产古代青铜器的窑址。

近年来,随着古代文化的热度,长沙铜官窑也日益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长沙铜官窑,本次进行了专业考察调研。

二、考察内容1.文物保护措施:了解铜官窑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措施,包括文物修复、文物保管和文物展览等。

2.考古研究成果:了解铜官窑在考古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出土文物、考古发掘情况和研究成果等。

3.文化旅游开发:了解铜官窑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成果,包括旅游线路、文创产品和旅游服务等。

三、考察过程1.文物保护措施在铜官窑的文物修复中心,我们了解到他们采用了先进的修复技术,包括光谱分析、微生物修复和纳米材料修复等。

他们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文物保管制度,确保文物的安全、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文物展览方面,他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展陈手段,使游客更直观地了解铜官窑的历史和文化。

2.考古研究成果通过与考古研究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铜官窑的考古发掘已经进行了多年,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和陶瓷器。

这些文物的发掘不仅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制陶和青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铜官窑的考古研究结果也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外的学术界和文物界。

3.文化旅游开发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铜官窑通过建设了一个集参观、购物、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青铜制作的工艺流程,购买各种文创产品,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湖南菜。

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导游解说服务和专业讲座,使游客更好地了解铜官窑的历史和文化。

四、成果与结论通过本次考察调研,我们对长沙铜官窑的情况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铜官窑在文物保护方面采用了先进的修复技术和保管制度,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铜官窑的考古研究成果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为古代制陶和青铜工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化旅游开发方面,铜官窑建设了一个集参观、购物、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到铜官窑社会实践活动(3篇)

到铜官窑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导语:铜官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瑰宝,被誉为“瓷都之母”。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陶瓷文化,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我们组织了一次铜官窑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活动的详细记录。

一、活动背景铜官窑遗址是我国古代陶瓷烧制的发源地之一,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

这里出土的陶瓷器物精美绝伦,为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陶瓷文化的魅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铜官窑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安排1. 出发前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们收集了铜官窑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们对此次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其次,我们安排了行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并准备了必要的物资。

2. 活动行程(1)参观铜官窑博物馆活动当天,我们一行人抵达铜官窑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陶瓷展览馆,了解了铜官窑的历史沿革、陶瓷烧制技艺以及陶瓷艺术的发展。

通过馆内丰富的展品,我们感受到了古代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2)体验陶瓷制作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陶瓷制作体验区。

在这里,我们亲自动手,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拉坯、修坯、上釉、烧制等技艺。

虽然过程繁琐,但我们都充满了热情,积极参与。

(3)参观窑炉遗址在体验完陶瓷制作后,我们来到了窑炉遗址。

这里展示着古代陶瓷烧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辛勤付出。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陶瓷烧制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三、活动收获1. 了解陶瓷文化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我国陶瓷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艺术成就。

这使我们更加珍视我国传统文化,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2. 体验工匠精神在陶瓷制作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古代工匠的辛勤付出。

这让我们明白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的决心。

3. 增强团队协作在活动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这使我们更加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陶艺项目调研报告

陶艺项目调研报告

陶艺项目调研报告陶艺项目调研报告一、项目背景陶艺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制作技艺之一,既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追求,陶艺作为一门手工艺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热衷和关注。

针对市场需求,该调研报告旨在调查陶艺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现状,为相关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了具有一定陶艺项目经验的人群进行调查。

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形式,收集了5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1. 陶艺项目的参与人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或者有意愿参与陶艺项目。

2. 陶艺项目的市场需求:大多数受访者选择参与陶艺项目的主要原因是对陶艺文化的热爱和对陶艺技巧的掌握,同时也有人选择陶艺项目作为放松和娱乐的方式。

3. 陶艺项目的价位区间: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显示,陶艺项目的价格普遍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其中绝大部分选择在百元以内的项目。

4. 陶艺项目的市场空白:虽然陶艺项目市场需求较大,但目前市场上的陶艺项目大多局限于传统的宫廷和吉祥物类别,缺乏创意和个性化。

因此,在陶艺项目领域有待填补市场空白和创新。

四、项目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实现项目的盈利,我们对陶艺项目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创意和设计:开展更多个性化、创新性强的陶艺项目,以满足市场对个性化和创意产品的需求。

2. 提升陶艺技术水平:加强对陶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提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

3. 拓宽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线下实体店销售方式外,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或者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渠道,拓宽销售范围和渠道。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举办陶艺展览、参加艺术展演等方式,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五、项目风险1. 可能存在市场竞争:随着人们对陶艺项目的关注度增加,可能会有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加剧市场竞争。

2. 技术和成本的限制:陶艺项目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支持,如果技术水平不高或成本过高,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发展。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 精品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 精品

湖南师大学院美术学院专业考察报告院系:美术学院年级专业: 2010级平面1班姓名:张晗学号: 2010110427 考察时间:2013年11月18日考察地点:长沙铜官窑填写时间:2013年 12 月 12 日目录:一、对长沙铜官窑的认识二、调查的目的及意义三、调查的时间,对象1.调查时间2.调查对象四、实地调研铜官窑遗址公园1.主要特点2.历史地位五、认识和心得一、对长沙铜官窑的认识青褐釉绿点彩纹壶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

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已过万件,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

长沙铜官窑瓷是指唐代长沙铜官窑烧造的产品,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县丁字镇石渚湖附近。

此地很早以来便名为石渚,或写作石潴,二十四史中的《晋书》、《魏书》中都有提到。

唐“安史之乱”后,从北方迁来的窑工大量聚集于此,与当地居民共同烧造陶瓷,称之为石渚窑。

唐代制瓷名窑林立,南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

长沙铜官窑另辟蹊径,以彩瓷而崛起,独步名窑之林,瓷业开始呈现三足鼎立势。

釉下彩的普及,釉下彩的创烧,为长沙铜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不过长沙铜官窑瓷上也有几件题于枕上的情诗,或可视为磁州窑式书画饰的端倪。

长沙铜官窑兴起较晚,但发展迅猛,产品覆盖面广,不但畅销于国内,而且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地区,最远抵达东北部非洲,被誉为第一个外销型瓷窑,将异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是长沙铜官窑掘得海外第一桶金的秘诀。

当时只有长沙铜官窑根据国外市场需求而设计、制作、包装(装饰)产品。

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开辟,长沙铜官窑可谓功不可没。

关键词:铜官窑、长沙、青瓷、远销、釉下彩、文化二、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长沙铜官窑的特点及分类,把握长沙铜官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功能,切身了解长沙铜官窑对于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历史知识,文化素养,以及对于平面设计灵感的启发,从而为我们做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长沙窑陶瓷创新设计探析

长沙窑陶瓷创新设计探析

长沙窑陶瓷创新设计探析作者:欧阳雨露来源:《美与时代·上》2021年第05期摘要:长沙铜官窑陶瓷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刘兆明先生把现代设计引入长沙窑产品设计和工艺之中,从作品的造型、釉色、纹饰、创作手法、创作理念等方面都创造出新的特点,为长沙窑的创新打开新的思路。

运用符号学理论探析新长沙窑的创新设计,阐释刘兆明作品的意涵,有利于长沙窑陶瓷技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刘兆明;长沙窑;创新;符号学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与现状1.研究背景长沙铜官窑,简称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石渚湖一带,距离长沙城20多公里。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行于中唐,鼎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末期。

现已探明的龙窑遗址有60多座,主要分布在湘江东岸的望城区铜官镇和石渚湖沿岸,涵盖了从原材料采集、加工,到陶瓷的制作、烧成,再到产品销售的整个陶瓷行业[1]。

长沙铜官窑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首创釉下多彩,产品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20多个国家,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形成了“南青北白长沙彩”的三足鼎立局面。

2009年,长沙铜官窑陶瓷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与文化价值。

2.研究现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采访了铜官老街的陶瓷手艺人,了解到铜官老街手艺人在陶瓷制作的过程中,对唐朝时铜官窑陶瓷器物的造型、纹饰、技艺等方面进行传承,即当地人所谓的“仿古”,但也有打破这一传统、在陶艺创作中进行创新的陶瓷手艺人。

现研究长沙窯陶瓷“创新”的相关文献中,知网收录的共有131篇,其中硕士论文79篇、博士论文6篇。

在这类文献中,探寻现代设计介入长沙窑后产生变化的研究论文还比较少。

学院派出身的陶瓷设计师在铜官老街是一类重要的代表,刘兆明设计师即其中之一。

他认为当下唐代长沙窑的研究一般还限于收藏考古的范畴内,长沙窑的产区、铜官的作坊也停留在仿古和复制上。

长沙窑铜官陶瓷生产性保护的新探索

长沙窑铜官陶瓷生产性保护的新探索

长沙窑铜官陶瓷生产性保护的新探索长沙窑铜官陶瓷生产性保护的新探索长沙铜官窑又名长沙窑,是彩瓷的发源地。

位于望城县境北的湘江东岸铜官镇,距离长沙市27公里。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长沙铜官窑遗址1956年被考古学家发现,被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

一、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铜官生产陶瓷的历史起源可以上溯到4200年前的尧舜时期。

据宋《监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

而彩陶始创于唐“安史之乱”后,鼎盛于中晚唐时期,五代以后,渐趋衰落,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长沙铜官窑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资源和地理条件。

铜官当地含有铜官山的天然云母的料土(黏土),既有可塑性,又有骨架支撑力,内在结构严实、致密,能抵御外力冲击,不易破碎。

铜官陶瓷的泥料中锌、硒含量极高,陶土中含有一种有益健康的“麦饭石”,使得铜官陶瓷器皿具有环保、有益健康的功效,因此受到广泛追捧。

长沙铜官的气候条件又适宜陶瓷制作,每年的春末夏季至初冬季节,气温在30-36℃之间,适宜陶瓷坯件干燥,既能充分排出自然水,又能在温和的气温下不至于造成坯裂。

自古至今,铜官人利用本地陶土资源,祖祖辈辈生产陶瓷,维持生计,年年沿袭,代代相传。

长沙铜官窑地理位置紧靠湘江,北近洞庭湖滨,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为其产品大量外运提供了优越条件。

长沙铜官窑鼎盛时期,制瓷名窑林立,南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

而长沙铜官窑则另辟蹊径,以其丰富的品种、亮丽的色彩,突破了当时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的青、白单一色调,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陶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尤其是它利用还原焰的原理,成功创烧了铜红釉瓷,成为陶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开创了世界陶瓷生产新纪元。

铜官窑陶瓷特色调研报告书

铜官窑陶瓷特色调研报告书

铜官窑陶瓷特色调研报告摘要: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记载和国内外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证。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

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

铜官窑瓷绘艺术充满着大唐意气,蕴含着湘楚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特色,极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陶瓷、釉下彩、造型、纹饰正文:长沙铜官窑窑址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已发现窑址十余处,烧瓷多在唐至五代,为唐代重点瓷窑。

窑址于1956年调查发现,经过几年的试掘,出土比较完整的瓷器近万件。

通过对当地的陶瓷文化进行调研考察,使我对该窑所生产的陶瓷特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铜官窑的历史背景长沙铜官窑兴起于“安史之乱”之际,盛于晚唐而衰于五代。

由于“安史之乱”,北方中原动乱荡不安,河南许多身怀技艺的窑工南迁,他们把北方陶瓷的绿彩和三彩等新技术引入当地,促进了本地制瓷工艺锐变。

另外随着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外销瓷增大,长沙铜官窑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迎合了市场的需求,特定的历史条件导致长沙窑瓷器异军崛起。

初唐,瓷器大部分是开片青瓷和陶塑艺术品。

如十二生肖、镇墓兽、侍女、乐俑、胡人、骆驼、车马等。

(初期陶塑艺术品)(唐初期侍女陶俑)盛唐,以素釉青瓷为主,并开始出现彩瓷。

(铜官窑素釉青瓷)中唐,在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烧成功的基础上,研制出釉下彩精堪瓷品,并以格言、警句与五言、六言句为内容的书法装饰瓷器,在陶瓷工艺中已形成新的形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格言警句装饰瓷器)晚唐,造型趋向纤巧多变,装饰流行于花鸟画、印花、压花以及单形式的宣染画和彩釉画等特有风格。

(多变形式的釉下彩)五代,黄巢起义,外商横遭杀害,外销受阻,铜官窑产品大部分瓷化程度差,脱釉现象多,不如邢窑之细白和坚致,且湖南衡州地区的蒋家窑、瓦子墩窑及岳州洞庭湖一带,大量烧制类似越窑的青瓷制品,给铜官窑的国内市场带来了很大威胁,再加之铜官窑规模很大,原料、燃料日逐匮乏,迫使窑主们不得不改迁窑址或另谋生路,导致铜官窑晚期趋向衰落。

走近长沙铜官窑

走近长沙铜官窑

71一车近唐代长沙铜官窑遗址所在地,望城县书堂乡古城村瓦渣坪时,一路上行车渡水而疲乏的双眼猛然间将视野扩展,一阵心的悸动使我恍然穿越时空的隧道,返身走近唐朝盛世的一片窑火炎炎的窑群这一千年古窑,曾给人们留下一个未解的谜。

关于它的诞生与消亡、关于它远销海外的踪迹及独特的人文艺术的魅力,让人深陷迷途,又于迷途中极力寻找一种解说,而滋生出无边的遐想。

在伊朗、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及东南亚诸国,都曾发现一批精美的中国古瓷器。

这批古瓷器究竟源于中国古代的哪座名窑呢?历史在此仿佛成了断线的风筝。

收藏家与考古学家们沉浸在欣赏这些 来历不明 的古瓷中,又苦苦冥思着何处窑址是这批古瓷的故乡?这批古瓷器造型独特,丰富地运用了塑压、模压、透雕、造像、淋釉、点彩 诸多表现手法,使人难以猜想出自哪座名窑。

长沙铜官窑四射的奇光异彩,组成了一道道神秘的光环。

而它却沉默缄语,将心思隐在闪亮的釉下,矜持地微笑着,等待人们揭开它的身世之谜。

瓦渣坪座落在湘江东岸,距省城长沙27公里,是座寂寞的村落。

离瓦渣坪不远的、紧靠河堤的石渚倒是在清末民初曾繁华过许多年月,至今还残留着昔日街市的陈迹。

瓦渣坪实在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要说其特别的便是遍山遍野的破碎陶片。

瓦渣坪的村民们并不喜欢这种四处可见的碎陶片,它既不便种田人田土里耕作,又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殊不知,这遍山遍野的陶片乃是千年古窑的遗迹!伫立瓦渣坪西望,一条弯弯小河从眼前流过,一路高歌低吟汇入湘江。

小河的南岸是一片秋收后空旷的田野,窄窄田垄将其划分成不规则的一丘一丘。

自由生长的绿草使这片黄褐色的农田斑驳着。

解说海外那一批精美却不知来历的瓷器,究竟来自何处的谜底,最终还是被瓦渣坪的种田人揭开的。

解放后,不断的农田改造中,使埋藏在泥土里沉默了千年的长沙铜官窑瓷器,在种田人的锄头与犁铧下掀起,而重见阳光。

在瓦渣坪一带频频出土的大批古陶瓷器,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重视。

1957年的一天,中国著名陶瓷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馆已故考古学者冯先铭先生,来到瓦渣坪考察了长沙铜官窑的遗址后,即断定那批散落海外的精美珍贵古瓷,出自此窑。

陶艺de调研报告

陶艺de调研报告

陶艺de调研报告陶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陶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调研结果,分析陶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大众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实地访谈深入了解陶艺从业者和爱好者的观点。

三、调研结果1. 陶艺的普及程度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陶艺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

近80%的受访者表达了对陶艺感兴趣或者曾经尝试过陶艺创作。

这说明陶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 陶艺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陶艺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影响。

近70%的受访者表示,陶艺能够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此外,陶艺创作也被认为是一种促进集中注意力、提升专注力的手段。

3. 陶艺对创造力的培养近90%的受访者认为陶艺对培养创造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陶艺的创作过程需要独创性和创造性的思维,鼓励人们思考、探索和实践。

因此,通过陶艺创作,人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4. 陶艺的文化价值调研结果显示,陶艺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陶艺作为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丰厚底蕴。

许多受访者认为通过陶艺创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民族的智慧和神秘感。

5. 陶艺的商业价值近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购买或收藏一些陶艺品。

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品,拥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随着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和关注度的提高,陶艺制品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处于增长态势。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 陶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程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喜爱。

2. 陶艺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3. 陶艺创作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陶艺作为传统的手工艺品,在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陶艺制品具有商业价值,具备一定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潜力。

长沙铜官窑茶器之美浅探

长沙铜官窑茶器之美浅探

2018年第04期基金项目:《中国茶道实验技术》名师空间课堂(湘教科研通[2016]28号)第一作者:王秀婷(1989-),女,重庆合川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茶叶经济贸易与茶文化学。

*通讯作者:朱海燕(1971-),女,湖南双峰人,教授,主要从事茶文化与茶业经济研究。

几千年来,精美雅致的各种茶器,承载着文人之灵气,一代代流传于品茶人之手,从单纯的饮用工具升华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从而成为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

就材质而言,茶器有陶土、瓷器、玻璃、竹木、金属、漆器等之分,其中陶瓷茶器是最早发明和最广泛使用的茶具之一,伴随着我国饮茶历史的发展,其花色品种日益丰富,名品珍玩层出不穷。

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成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曾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谱写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灿烂篇章:这里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突破了其时“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瓷器装饰格局;也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歌赋、谚语及产品广告等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开创者,尤其是首创釉下诗文题记,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生产的瓷器形式多样,或人物、或动植物、或自然景观,图案新颖,色彩艳丽,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西亚、北非、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历史变迁,以独特的陶瓷艺术和令世人震惊的外销量,确立了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显赫地位[1]。

2011年,长沙铜官窑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陶瓷茶器不仅承载着现代文化精神,也是现代人回归自然,感受生活的承载方式之一[2]。

如何让铜官窑瓷器抖落历史的尘埃,在传承与创新中激活千年古窑沉睡的魅力,再次呈现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尤其是在茶产业发展迅猛,茶文化日新月异的当代,如何才能让“湘器”与“湘茶”相得益彰?本文立足审美角度,在挖掘、整理铜官窑深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试从“材质”、“造型”、“装饰”三个方面探讨铜官窑茶器之美,以期丰富茶审美理论,并为铜官窑茶器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官窑陶瓷特色调研报告摘要: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记载和国内外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证。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

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

铜官窑瓷绘艺术充满着大唐意气,蕴含着湘楚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特色,极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陶瓷、釉下彩、造型、纹饰正文:长沙铜官窑窑址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已发现窑址十余处,烧瓷多在唐至五代,为唐代重点瓷窑。

窑址于1956年调查发现,经过几年的试掘,出土比较完整的瓷器近万件。

通过对当地的陶瓷文化进行调研考察,使我对该窑所生产的陶瓷特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铜官窑的历史背景长沙铜官窑兴起于“安史之乱”之际,盛于晚唐而衰于五代。

由于“安史之乱”,北方中原动乱荡不安,河南许多身怀技艺的窑工南迁,他们把北方陶瓷的绿彩和三彩等新技术引入当地,促进了本地制瓷工艺锐变。

另外随着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外销瓷增大,长沙铜官窑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迎合了市场的需求,特定的历史条件导致长沙窑瓷器异军崛起。

初唐,瓷器大部分是开片青瓷和陶塑艺术品。

如十二生肖、镇墓兽、侍女、乐俑、胡人、骆驼、车马等。

(初期陶塑艺术品)(唐初期侍女陶俑)盛唐,以素釉青瓷为主,并开始出现彩瓷。

(铜官窑素釉青瓷)中唐,在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烧成功的基础上,研制出釉下彩精堪瓷品,并以格言、警句与五言、六言句为内容的书法装饰瓷器,在陶瓷工艺中已形成新的形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格言警句装饰瓷器)晚唐,造型趋向纤巧多变,装饰流行于花鸟画、印花、压花以及单形式的宣染画和彩釉画等特有风格。

(多变形式的釉下彩)五代,黄巢起义,外商横遭杀害,外销受阻,铜官窑产品大部分瓷化程度差,脱釉现象多,不如邢窑之细白和坚致,且湖南衡州地区的蒋家窑、瓦子墩窑及岳州洞庭湖一带,大量烧制类似越窑的青瓷制品,给铜官窑的国内市场带来了很大威胁,再加之铜官窑规模很大,原料、燃料日逐匮乏,迫使窑主们不得不改迁窑址或另谋生路,导致铜官窑晚期趋向衰落。

元末明初,铜官窑回光反照,继承和发扬了多色釉的传统技艺,特别是对铜绿釉、宝石蓝釉、桔黄釉的研究很有造诣,并创制了器型多变,釉似流霞、色彩鲜艳的琉璃制品。

(色泽鲜艳的器皿)清末民初,铜官镇陶业生产趋向高峰,发展到十二条龙窑、六百多制陶工人,号称湖南的陶都。

但民国时期,铜官窑陶瓷又受到斫伤,艺术风格一落千丈,濒于窑沉倒闭。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过年的恢复、改造,生产规模、制造技术都有了飞跃发展,优秀传统技艺得以复兴和发扬,而且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白炻器、芝麻釉炻器和精细铁炻器系列产品,沿着中古时期开辟的陶瓷之路,远销美、加、欧、港澳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历经千年沧桑的铜官窑又重展英姿。

(解放初期大盘)二、铜官窑陶瓷的造型铜官窑造型品种丰富,有盘、碟、碗、杯、洗、盆、瓶、罐、壶、枕、盒、文房用具、人物、动物、玩具等等,类别很多,式样繁杂。

大多以辘轳轮制为主,附件和零件如罐耳、壶柄、贴花等用单模或分模、手捏制成,还有采用雕刻、镂空、堆塑、范模压铸等手法。

器物造型除圆形器外,还出现了花形、瓜果形、仿动物形态和适应胡人喜爱的金属器式样酒壶和酒盏。

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前期产品形态丰满端庄,线条园润柔和,后期产品形态趋于隽丽,有一种出新意以应时宜之势,大都具有雄浑消洒的唐代韵律。

铜官窑产品中常见一种壶,口宽、短直颈、溜肩、长腹,腹至脚底渐收,身有瓜棱形和长圆形,底足有一圈外撇,底可分平底、璧底、圈足。

平底的是早期产品,璧底的略后,圈足最后。

肩部设流,流分长曲流和短流两种,短流刀削六面或八面,显得古拙富有民间气息,很有时代特征。

这种形式的短流,在同时代的越窑壶中也常有出现,流下的腹部往往绘有各种花纹,流的对称位置在颈的上端和肩之间设一扁形把。

整个壶的造型给人以古拙大方,实用美观的感觉。

(常见浮雕装饰陶壶) 铜官窑的雕塑艺术非常成功,有人物和动物。

人物有贵妇人、胖小孩、弹琴仕女、吹箫少女、持物的男女老少、骑狮、骑马人等等。

各种动物也很多,有威武的狮子,笨拙的大象,善走的奔马,勇猛的小狗,机敏的小兔,肥笨的小猪,温顺的绵羊,欢跃的小鸟等等,还有鸡、鹅、鸭等。

这些雕塑都以简练手法塑造,虽然精细不足,但不失准确传神的形态,真是神态活现,令人喜爱。

(活灵活现的雕刻艺术)三、铜官窑瓷器的纹饰 装饰工艺以釉下彩绘花(包括书法题字)、釉上彩绘(外表不罩釉)、块状浸釉(或附加模印贴片)、泼墨(彩)渲染等手法作为主要特色。

另外有刻花、划花、镂刻、堆塑、印花、贴花、剪纸和雕塑等其它工艺,很少使用刻划花。

釉下多彩是铜官窑装饰工艺独具特色的新工艺。

具体地说,有以下独创之处。

(一)素釉装饰长沙窑早在中唐就在釉料中引入不同含量的铜或铁、锰金属做发色色基,经氧化焰或弱还原焰烧成而形成青釉、绿釉、酱釉、褐釉、红釉。

进行素釉装饰。

(黄釉盘)(绿釉盖罐)(二)模印贴花装饰模印是往往先刻划需要的花纹,制成模子,有的是用刻有花纹的模子直接拍打在器物的坯胎上面,现出图案。

有的是在薄泥片上压印出花纹。

经低温素烧,贴后施青釉,再在贴花处浸上褐釉,进行综合装饰,经过精心整修,产品规整光洁,是当时适应外销的高级产品。

(模印贴花装饰罐)(三)釉下装饰釉下装饰是一千多年前长沙窑独步一时的伟大创举。

釉下彩绘以氧化铜、氧化铁做呈色剂,绿色是氧化铜,红色、褐色是氧化铁。

氧化铁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红色。

铜官窑釉下彩绘有两种。

一是用彩色直接在坯胎上作画,然后加盖一层青釉在上,入窑高温煅烧而成。

二是先在坯胎上刻划出花纹,在其上施彩色,然后罩上青釉,最后入窑烧成。

大都先用铜红铁线勾勒,再用大笔蘸铜绿等色渲染完成,强调笔情墨趣。

彩绘的色彩,常见有褐色、绿色、粉蓝色、褐绿色或白色等。

l、釉下褐彩斑点图案。

是运用含铁色料做成褐斑色釉先在素坯上点染揭斑图案,再施盖白釉或青釉,入1170℃左右窑中一次烧成,釉面平整光润,褐斑永不脱落。

(釉下褐彩斑点图案壶)2、釉下绿色斑点。

一般使用单一绿色料,也有用褐、绿、黑组成三彩,在胎上用斑点绘成斜方、四方、六方、环形、菱形等各种图案,再施盖青黄釉色,烧后色调极为调合。

(釉下绿色斑点陶碗)3、釉下绿彩。

瓷工们运用铜金属发色制成绿色色料,在胎上任意画几笔云霞或水波纹样,或瓜果、辣椒写意画,施盖透明釉,色调柔和,绿彩淡雅。

(釉下绿彩壶罐)4、釉下褐绿彩绘。

习见于运用褐、绿色料在瓷枕胎上绘画花鸟题材。

布局严谨,形态生动活泼,春意盎然,富有生气。

(釉下褐色彩绘)铜官窑釉下彩初创阶段,也有在坯体上采用雕刻和绘画兼并手法,先刻划出花鸟纹轮廓,然后在轮廓线内填彩,使画面产生很好的立体效果。

(四)诗文装饰诗文装饰是铜官窑的始创,其形式多样。

彩绘的纹饰常见有几何纹,如四方形、六方形、菱形、圆形等。

还有云带纹、山峰纹之类,这种纹饰多用点彩而成,有的还绘成各种飞鸟、游龙、走兽、鱼纹、花卉、人物等。

这些绘画,用笔简练,自然洒脱,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天地。

其次,有些产品反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内涵,由于出口到西亚等地,因而就有一些椰枣等异国风格的装饰。

还有一些产品中甚至出现了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情侣等西方人物形象。

此外,还有反映马球等运动场景的纹饰。

另外,一些哲学格言、民间谚语也在长沙窑产品中有出现。

铜官窑花鸟画造型雅拙生动,逼真夸张。

其造型来源现实生活,取于自然,对客观形象有细致的观察与深刻体会,画出来的物体不是简单地描摹,而是在描摹的基础上大胆取舍、提炼、夸张、变形。

卓尔不凡的釉下彩绘艺术完全是写意的、游戏的笔墨,这种简约粗犷的形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釉下彩绘装饰纹样,如山水、人物、花鸟大都是湘江两岸极平常的景物,窑工随手拈来,画上器具立即变得生动而有趣,既是湘江两岸自然风情的写照,也是窑工那种生存智能与意趣的遗存,表现了一种率真、质朴的美感。

模印、帖花图案常有飞凤、飞鸟、飞雁、花蝶、狮子、走鹿、双鱼、武士等等。

这些图案构图简洁,线条粗细得体,均匀有力,没有繁杂多余,呆板堆砌之感。

(诗文装饰)(花鸟模印装饰)(人物模印装饰)(雕塑装饰)四、铜官窑发展规划长沙铜官窑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堪称为陶瓷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其釉下多彩的发明,突破了当时青、白瓷的单一色调,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谱写了陶瓷装饰艺术的重要一页,在陶瓷发展史上独步一时。

它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谚语等溶入陶瓷装饰艺术之中,以造型美观、装饰雅致、釉色匀润、工艺多样、题材丰富而闻名于世。

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是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世界上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一样,长沙铜官窑遗址正面临着被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破坏的威胁。

但铜官窑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长沙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曾在历史上对世界产生过直接影响的一处极为重要的遗址,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对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湖南省最有可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潜力。

因此如何使得铜官窑的陶瓷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暴晒在外的陶器)(入口处的陶瓷器)(碎陶瓷铺地)(旧陶器器皿装饰)结束语:通过此次的调研考察中发现,铜官窑的陶瓷文化已经深深根植在当地人们的生活当中。

从的墙屋瓦片、铺路、墙面装饰还是漏窗隔断无一都是采用的当地生产的陶瓷去装饰。

而且当地人懂得如何利用损坏的陶瓷器皿去再创造和再利用,让陶瓷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进当地的生活中,使得湖南的陶瓷文化得到保留和延续。

但是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一个问题,在铜官窑的陶瓷生产中几乎是以家庭或者集体的小单位进行生产,并且铜官窑生产基地比较偏僻,环境很恶劣,成产出来的陶坯胎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生产工艺落后,生产出的成品没有很好的宣扬出当地陶瓷文化特色。

归根结底,是由于政府对铜官窑生产基地并没有那么重视,政府应该加大管理和建设的力度,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铜官窑陶瓷特色文化,让湖湘的陶瓷文化在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上再挥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1]文德霖. 长沙铜官窑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2]申剑飞. 铜官窑瓷绘艺术初探[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85-87.[3]徐美辉. 长沙窑铜官陶瓷生产性保护的新探索[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4,05:109-112.[4]刘志广. 谈铜官窑拉坯技艺及装饰特点[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11:50-53.[5]唐群雄. 地下瓷器作坊价值无可估量[J]. 长沙晚报,2010,08:A-08.[6]甘智远. 陶瓷绘画艺术和陶瓷工艺的探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7]邓举青. 浅析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2:146-147.[8]苏文斌.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研究[J]. 艺术科技,2013,01:80.[9]吴秀梅. 陶瓷承传的文化途径[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6:138-140+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