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品质对位芳纶原料的生产工艺及现状
芳纶工艺流程

芳纶工艺流程:
原料制备。
芳纶的原材料主要是对苯二酚和对苯二甲酸,这些原料需要经过多道化学反应才能得到芳纶聚合物。
首先,对苯二甲酸经过还原、羟甲基化、酯化、脱水等步骤,得到对苯二酮。
然后,对苯二酮在氮气保护下与对苯二甲酸通过精细控制条件的聚合反应,形成芳纶聚合物。
聚合。
在芳纶聚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并添加催化剂和稳定剂等助剂。
经过反应,芳纶聚合物形成,但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才能用于纺丝。
纺丝。
将聚合物与溶剂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纺丝。
在纺丝过程中,芳纶聚合物分子会形成高度有序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芳纶的高性能特点。
拉伸。
拉伸是芳纶成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可使芳纶纤维在物理结构上得到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
在拉伸时,芳纶纤维需要经过预拉伸、高温拉伸和冷却等多个步骤,才能使纤维达到预期性能。
后处理。
新合成的芳纶纤维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包括染色、涂覆、压光等,以增强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例如应用于航空领域的芳纶纤维需经过高温热处理和高压压缩,提高其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芳纶行业分析报告:下游需求高增长,芳纶涂覆隔膜打开空间

芳纶行业分析报告:下游需求高增长,芳纶涂覆隔膜打开空间(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孙羲昱、杨思远)1. 芳纶:芳香族聚酰胺人造纤维1.1. 三大高性能人造纤维之一,性能优用途广芳纶(Aramid fibers),是由酰胺基以及芳香环或其衍生物构成的高聚物长链分子,统称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简称为“芳纶”。
因为芳香基取代了脂肪基,主链结构主要由苯环对位而成的棒状分子结构构成,由于大共轭的苯环存在,分子链段难以发生内旋转,分子链的柔性减小而刚性增强。
芳纶纤维分子主链规整性较好,含有刚性致晶单元,液晶形态并排平行排列可以形成内部分子链段高度有序性,实现高模量。
在纺丝过程中,这种结构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沿纤维取向高密度多层堆叠,使得聚合物有较高的强度。
1.2. 结构上分对位芳纶(1414)和间位芳纶(1313)芳纶具备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和高耐磨性的特点,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芳纶与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并称世界三大高性能人造纤维。
结构上分为对位芳纶(PPTA)和间位芳纶(PMIA)。
根据结构不同芳纶可分为有对位芳纶(PPTA)和间位芳纶(PMIA)以及邻位芳纶,其中邻位芳纶因商业价值不高一般不考虑在内。
对位芳纶以由苯二甲酰氯(TPC)和对苯二胺(PPD)为聚合单体,溶解拉丝合成,结构上排列呈直线状。
间位芳纶则由间苯二甲酰氯(IPC)和间苯二胺(MPD)缩聚而成,结构上呈现锯齿状。
因为结构上的差异,两者性能用途迥异且对应到不同的下游应用。
其中对位芳纶具备高强度、高模量特点,主要用于需要耐高温防弹装甲、光缆、摩擦密封材料、橡胶制品、高强缆绳等领域。
间位芳纶具备优异的耐高温、阻燃和绝缘性,主要应用于高温防护服、电绝缘和高温过滤等领域。
芳纶在耐温性、伸长率上较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有优势。
相较于碳纤维,芳纶具有更好的拉伸韧性,因此在有结构增强且需具备韧性领域可以替代碳纤维,例如光纤光缆增强结构,轮胎增强等;相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耐高温更优,在需要耐高温的个人防护有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
对苯二胺_对位芳纶产能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苯二胺对位芳纶产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化学领域中,对苯二胺和对位芳纶是两个重要的物质。
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6H4(NH2)2,常见的结构中两个氨基分别与苯环上相邻的碳原子连接。
对位芳纶是由对苯二胺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本文将对对苯二胺以及与之相关的对位芳纶产能进行概述和解释。
1.2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对位芳纶因其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以及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因此,了解对位芳纶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相关行业生产规划、市场供需平衡以及科研机构开展更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意义对苯二胺是合成对位芳纶的关键原料,其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着对位芳纶的供给能力。
因此,对苯二胺与对位芳纶产能之间的关系是了解和评估聚合物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分析对苯二胺的定义、性质以及对位芳纶的生产工艺,并通过现状分析、影响因素解释等方法,为实现对位芳纶产能的有效控制和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以上是引言部分内容,概述了本文涉及到的关键议题和研究意义。
在下一节中,将详细介绍对苯二胺及其性质以及对位芳纶的生产工艺。
2. 正文:2.1 对苯二胺的定义及性质: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4(NH2)2。
它是由两个氨基和一个苯环连接而成的分子。
对苯二胺是无色结晶固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在常温下几乎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等。
此外,对苯二胺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2.2 对位芳纶的生产工艺:对位芳纶是通过对苯二胺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
其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将对苯二胺与某种含有活性炭和催化剂的溶剂进行混合,并进行缩聚反应。
概述对位芳纶纤维生产工艺设计开发及应用

概述对位芳纶纤维生产工艺开发与应用2011-4-13 10:55:07 阅读74次分享这篇新闻:一、前言对位芳纶简称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其中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由于PPTA表现出溶致液晶性,是一种重要的主链型高分子液晶。
高分子液晶的工业化是以对位芳纶的另一个差别化产品是浆粕纤维(PPTA-pulp)。
它具有长度短(小于等于4mm)、毛羽丰富、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可达7-9m2/g)等优点,可以更好地分散于基体中制成性能优良的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其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好的机械性能,在摩擦密封复合材料(代替石棉)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
某些国家浆粕的应用高达芳纶用量的96%。
二、对位芳纶的发展历史美国杜邦公司1972年投产的PPTA纤维(商品名Kevlar)系列为先导的。
该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酸碱、耐大多数有机溶剂腐蚀的特性,且Kevlar纤维尺寸稳定性也非常好。
因此,对位芳纶的特点使得它在航天工业、轮船、帘子线、通信电缆及增强复合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清华大学、东华大学、晨光化工研究院、XX合成纤维研究所及巴陵石化XX公司等单位先后开展过PPTA的合成及纺丝研究工作。
“七五”期间,国家在XX投资兴建了30吨/年的PPTA合成中试装置,但由于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已于1991年停运。
最近几年来,XX新会已开始试产PPTA纤维,设计能力为500吨/年,仍采用国外相近的传统生产方法,但其产品的性能及价格明显不如美国杜邦的Kevlar纤维,最近几年来仍处于中试阶段但对位芳纶由于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仍没有实现国产化。
加快其开发及产业化步伐,已成为促进我国国防军工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对位芳纶的历史价格趋势观察获悉:自对位芳纶问世以来,其价格呈现戏剧性的变化。
最初,Kevlar芳纶价格高达100﹩/kg,随着产量增加其价格逐渐下降,1978年降到25-45﹩/kg。
对位芳纶应用技术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对位芳纶应用技术发展水平比较研究作者:周宏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3年第5期文/ 周宏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对位芳纶纤维是最重要的有机高性能纤维。
“十一五”期间,国产对位芳纶纤维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基本型对位芳纶纤维已批量生产,并在军需民用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位芳纶制品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对位芳纶及制品简介1. 对位芳纶简介对位芳纶由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物〔poly-paraphenyleneterephthal amide (PPTA)〕纺丝而成,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1965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女科学家斯蒂芬妮·克罗莱克(Stephanie Kwolek)利用低温缩聚技术,用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2种单体,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高聚物;之后,她又发明了液晶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使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纺丝成为了可能。
此后15年,杜邦公司投入了5亿多美元进行工程化技术的研发。
期间,杜邦公司工程师布雷德(Bl a d e)开发出了对位芳纶的干喷湿纺纺丝工艺,大大提高了纤维的强力和生产效率,解决了对位芳纶纤维产业化技术的关键问题。
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警开始装备对位芳纶制造的防弹衣、防弹头盔,这标志着对位芳纶纤维产业化技术已走向成熟。
杜邦公司曾长期执行美国政府对我国实施的高技术产品禁运政策,其对位芳纶产品进入我国很晚。
90年代中期,对位芳纶开始进入我国市场,杜邦公司利用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很快在我国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其“凯芙拉?(Kevlar)”中文注册商标,在我国已成为对位芳纶的代名词。
从国家“六五”时期开始,我国开始进行对位芳纶技术攻关,由于缺乏企业参与,直至“九五”末,工程化技术都未能取得突破。
“十五”开始,随着对位芳纶国内市场的初步形成,一些企业开始投入工程化研发和试验线建设,为国产对位芳纶工程技术的突破打下了基础。
中国芳纶的生产历程

中国芳纶的生产历程一、背景介绍中国芳纶是一种合成纤维,也称为聚酰胺纤维,是由苯二甲酸和对苯二胺等原料合成的聚合物。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汽车和航空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芳纶的生产历程。
二、原料准备中国芳纶的生产首先需要准备苯二甲酸和对苯二胺等原料。
这些原料一般通过化工厂的合成工艺获得,经过精细加工和净化后,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原料。
三、聚合反应中国芳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将苯二甲酸和对苯二胺等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和催化剂后进行聚合反应。
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原料分子间的化学键发生断裂和重组,形成聚合物链。
四、纺丝聚合反应完成后,得到的聚合物溶液需要进行纺丝处理。
首先,将聚合物溶液加热至适宜温度,使其变得粘稠。
然后,通过纺丝机将溶液挤出,形成连续的纤维。
这些纤维经过冷却和拉伸处理,使其变得细长而强韧。
纺丝得到的芳纶纤维还不够稳定,需要进行固化处理。
固化是指将纤维暴露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分子间的键更加牢固。
这一步骤可以提高芳纶纤维的熔点和耐热性能,使其更加适合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六、后处理固化后的芳纶纤维还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洗涤、干燥和卷绕等步骤,以确保纤维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洗涤过程中,需要使用适量的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和残留物。
然后,将纤维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并使其保持一定的含湿率。
最后,将纤维卷绕成适合储存和运输的卷筒。
七、应用领域中国芳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纺织行业中,芳纶纤维可以用于制作高强度的织物和线材,用于制造防弹衣、防刺手套等防护用品。
此外,芳纶纤维还可以用于汽车和航空领域,制造轻量化的材料和零部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燃油效率。
八、市场前景中国芳纶的生产技术和产能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对安全性能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提高,芳纶纤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芳纶的市场规模将进一九、总结中国芳纶的生产历程经过原料准备、聚合反应、纺丝、固化和后处理等环节。
对位芳纶工艺流程

对位芳纶工艺流程
位芳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位聚酰胺树脂、溶剂以及其他所需的添加剂和助剂。
2. 聚合反应:将位聚酰胺树脂与溶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可以采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或者熔融聚合等多种方法。
3. 溶剂去除:将聚合物溶液通过蒸发或者其他方式去除溶剂,得到聚合物固体。
4. 粉碎:对聚合物固体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粒度适宜的位聚酰胺粉末。
5. 纺丝:将位聚酰胺粉末通过纺丝机进行纺丝加工,形成位芳纶长丝。
6. 固化处理:采用热固化方式对位芳纶长丝进行处理,提高其强度和耐热性能。
7. 盘绕或加工:将处理后的位芳纶长丝盘绕或进行其他加工,得到最终的位芳纶纤维产品。
8. 检验和包装:对位芳纶纤维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准备出厂。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位芳纶工艺流程,具体的步骤和条件可能因不同企业和产品而有所差异。
对位芳纶国内外市场需求与产业化现状

芳 纶 的需 求 主要依 赖进 口 , 目前 国 内有 1 O多 家企
业在 进 行 对 位 芳 纶 产 业 化 技 术 研 发 ( 见 表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0 4; 修 改藕 收 到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3 。 作 者 简 介 :丁海 兵 ( 1 9 7 8 一) , 男, 工程师 , 硕士 , 从事 石 油 化 工、 化纤工程设计与开发。E - ma i l : a o x i a n g 4 3 9 8 @s i n a . c o n。 r
从 表 1还可 看 出 , 国外 对 位 芳 纶 的生 产 主要
( P P T A) 纤维 , 简称芳纶 1 4 1 4或芳 纶 Ⅱ。对 位 芳
纶与 碳纤 维 、 高 强 高模 聚 乙烯 纤 维并 称 当今 世 界
集 中在 杜邦 公 司与 帝 人 公 司 , 二 者 生产 能 力 之 和
约 占世 界 总生产 能力 的 8 5 %。
需求 量约 3 8 k t , 2 0 1 0年需 求量 约 5 6 k t _ 6 J , 2 0 1 1年 需求量 约 6 0 . 4 k t 。1 9 8 0 -2 0 1 1 年, 国外 对位芳 纶 需求 增 长 了约 1 2倍 , 年平均增长速率约 8 . 4 %。 预计今 后 几年 , 国外 对 位芳 纶 的需 求量 将 以每 年
( 中国昆仑 工程公司 , 北京 1 0 0 0 3 7 )
摘 要 :简述国内外对位芳 纶的生产能力 、 市场需求与应用领域 , 结合对位芳纶产业化经历 , 分析 了对位芳
纶 聚合及纺丝工艺难点 , 探讨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建议 ; 世界对位芳纶生产主要集中在杜 邦公司和帝人公 司, 对位芳纶的消费已逐渐从军工 、 航天等领域发展到工业 、 民用领域 , 未来世界对位芳纶的 需求将 以较快速度增长 ; 我 国对位芳纶已实现千吨级产业 化 , 主要应用 于补强材料和 防弹材料 , 但存在研发 力量分散 , 连续生产不够稳定等问题 , 建议国家重点扶持 , 加强工程开发, 促进我 国对位芳纶的产业化进程。
芳纶的生产以及在军事、国防和航天航空上

芳纶的生产以及在军事、国防和航天航空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内容摘要:芳纶是一种耐高温的高强高模特种纤维。
已工业化的芳纶主要是芳纶 1313(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和芳纶 1414(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两大类。
根据其特性,本文主要阐述了芳纶在军事、国防和航空航天上的生产,并简述了它们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芳纶纤维军事国防航天航空生产应用发展趋势一、芳纶的生产(一)芳纶1313的生产及特性芳纶1313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并于196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品注册为Nomex®(诺美克斯)。
其制备方法为: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两种单体为原料,以二甲基乙酰胺或四氢呋喃为溶剂进行低温溶液聚合。
聚合时应加入三乙胺、无机碱类化合物等酸吸收剂。
反应完成后用碱中和, 经过滤、脱泡后直接进行干法或湿法纺丝。
干法纺丝一般用于纺制长丝,喷丝孔数较少, 纺丝速度较高, 纤维质量较好, 但设备较复杂, 生产成本也较高。
而湿法纺丝喷丝孔数可达30 000 孔以上, 设备简单, 产量高, 生产成本低, 适于生产短纤维, 但纤维质量比长丝稍差。
初生纤维经洗涤、两道拉伸干燥、卷曲、切断和打包, 便是成品短纤维。
这是一种柔软洁白、纤细蓬松、富有光泽的纤维,外观与普通化纤并无二致,却集众长于一身拥有超乎寻常的“特异功能”:1、持久的热稳定性芳纶1313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耐高,可在220℃高下长期使用而不老化,其电气性能与机械性能可保持10年之久,而且尺寸稳定性极佳,在250℃左右的热收缩率仅为1%,短时间暴露于300℃高中也不会收缩、脆化、软化或者融熔,在超过370℃的强下才开始分解,400℃左右开始碳化——如此高的热稳定性在目前有机耐纤维中是绝无仅有的。
2、骄人的阻燃性材料在空气中燃烧所需氧气体积的百分比叫做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越大,其阻燃性能就越好。
通常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而芳纶1313的极限氧指数大于28%,属于难燃纤维,所以不会在空气中燃烧,也不助燃,具有自熄性。
我国芳纶纤维目前生产应用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修正

我国芳纶纤维目前生产应用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芳纶纤维国产化、规模化的技术开发,芳纶纤维也被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列为“绿灯项目”。
但由于芳纶纤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达国家对其一直实施技术封锁和有限禁运,导致国内芳纶产业起步晚,多层技术壁垒尚未根本破解,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专家指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我国芳纶纤维产业如何集中优势力量抓紧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提早实现产业化已显得至关重要。
一、芳纶纤维的特性凡聚合物大分子的主链由芳香环和酰胺键构成,且其中至少85%的酰胺基直接键合在芳香环上,每个重复单元的酰胺基中的N原子和羰基均直接与芳香环中C原子相连接并置换其中的一个H原子的聚合物纤维称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我国定名为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包括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杂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两大类。
而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已经实现工业化的纤维,主要是对位芳纶和间位芳纶,这两大类芳纶的主要区别是,酰胺键与苯环上的C原子相连接的位置不同( 如图1)。
杂环芳香族纤维是指含有 N,O,S等杂原子的二胺和二酰氯缩聚而成的纤维,如有序结构的杂环聚酰胺纤维等。
[1-4]图1芳纶分子式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酸碱、质量轻等优良性能,其中比强度是钢的5 ~ 6倍,模量是钢丝和玻璃纤维的2 ~ 3倍,韧性是钢丝的2 倍,而密度仅为钢丝的1 /5 左右。
芳纶是综合性能优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高性能纤维,在高性能纤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减重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二、芳纶纤维的分类芳纶主要分为两种: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
2.1 间位芳纶间位芳纶,即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我国称之为芳纶1313。
间位芳纶具有长久的热稳定性,这是其最重要的特性,可在200 ℃高温下长期使用不老化,具有极佳的尺寸稳定性。
间位芳纶具有本质阻燃性,其极限氧指数值(LOI)>28 %,在空气中不会自燃、融化,也不会产生熔滴,离焰自熄。
对位芳纶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位芳纶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对位芳纶的可行性,该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对对位芳纶的特性、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市场前景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可行性。
2. 对位芳纶的特性对位芳纶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包括高强度、高刚度、低热膨胀、耐温性好、耐化学腐蚀等。
其热稳定性和耐候性也非常出色。
这些特性使得对位芳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对位芳纶的制备方法对位芳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液法、熔融法和气相法。
其中,溶液法是较为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解芳纶原料,再通过溶剂蒸发或共混剂溶解法得到。
熔融法是将芳纶原料加热熔化,再通过拉伸或挤出法得到纤维或膜状材料。
气相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氧化得到对位芳纶。
4. 对位芳纶的应用领域对位芳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电气、体育用品、医疗器械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位芳纶可以用于制作轻质、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和防护材料。
在汽车工业领域,对位芳纶可以用于制造轻量化部件、提高汽车性能。
在电子电气领域,对位芳纶可以用于制造高温绝缘材料和电池隔膜。
在体育用品领域,对位芳纶可以用于制作高强度的运动器材。
在医疗器械领域,对位芳纶可以用于制造替代有机材料的生物医学材料。
5. 市场前景分析对位芳纶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电气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位芳纶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另外,对位芳纶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可以替代传统材料,提高产品性能,减少能耗和污染,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位芳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6. 可行性分析对位芳纶具有优异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由于对位芳纶的制备方法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在市场推广阶段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此外,对位芳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性能和工艺,并面临与传统材料的竞争。
因此,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对位芳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对位芳纶产业化关键新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

对位芳纶产业化关键新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在我国被称为对位芳纶,是一种高性能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通过干湿法液晶纺丝成形的对位芳纶纤维具有极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作为结构材料可以替代钢铁及钛合金等金属材料。
PPTA纤维耐热性能接近无机纤维,在高温下不熔融,有很强的自熄性和阻燃性,它在高温下可以保持较高的强度,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同时由于PPTA纤维仍具有普通纤维的柔软性,不会因弯曲而折断,也不会因受热而变脆,从而可以纺纱织布。
因此在航空航天、国防、复合材料产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是我国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急需的高性能纤维之一。
希望通过本人参与的实验室和产业化研发过程中,在PPTA聚合工艺、PPTA-H2SO4液晶溶液性质、PPTA液晶纺丝工艺以及纤维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工作,为能够制备出高性能的PPTA纤维及其产业化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要纺制出高强度、高模量的PPTA纤维,制备出相对分子质量较高PPTA聚合体是关键因素之一。
本论文探索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氯化钙(CaCl2)和N-乙基吡咯烷酮(NEP)/CaCl2两种溶剂体系中,单体配比、单体浓度、溶剂体系含水量、反应初始温度、氯化钙添加量、对苯二甲酰氯(TPC)单官能度及纯度等诸多因素对低温溶液缩聚制备PPTA的影响,确定基本工艺条件。
在两种溶剂体系中以及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后,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添加PVP提高了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加快了反应速度,不会改变PPTA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能和纯度。
采用了双螺杆挤出机作为主反应器进行了TPC溶液进料连续化生产工艺的探索。
TPC溶液进料法较易精确计量,并可以采用啮合同向旋转的双螺杆作为主反应器,连续化制备较高分子量的PPTA。
TPC二次投料量、TPC溶液浓度、溶解温度、放置时间、预缩聚反应温度、主反应温度都是影响PPTA聚合体比浓对数粘度(ηinh)的关键因素。
对位芳纶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政策支持与建议
加大研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芳纶产业的研 发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和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 础,优化对位芳纶产业的区 域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产
业链协同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芳纶产业的人才培 养机制,加强专业教育和职 业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充
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产能分布
全球范围内,对位芳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企业,这些企 业的产能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
技术进步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位芳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有 了显著提升。
下游应用市场
01
02
03
应用领域
市场需求
市场趋势
对位芳纶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 括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 建筑等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下游应用市场对对位芳纶的需求 不断增长。
加强技术创新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和引 进消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拓展市场应用
企业应积极拓展对位芳纶在各领域的应用,扩 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加强国际合作
企业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位芳纶市场需求 将持续增长。
高性能产品市场
未来对位芳纶高性能产品市场将更具发展潜力,具备技术实力的 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对位芳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未来企业需要更加注 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符合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
06
“十三五”重点项目-对位芳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对位芳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对位芳纶(1414)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一、引言对位芳纶(1414)项目是“十三五”时期重点项目之一,旨在推动我国纤维行业向高附加值、高效益、低能耗方向发展。
本文将对该项目进行节能评估,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能耗现状及问题分析1.能耗现状:对位芳纶(1414)项目目前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
2.问题分析:分析了导致能耗较高的原因,包括传统工艺流程、设备老化、能源供应不稳定等。
三、节能措施方案1.工艺改进: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
2.设备更新: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提高能耗效率。
3.节能设施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增加节能设施,如余热回收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等。
4.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四、节能效益预测基于上述节能措施方案,进行节能效益的预测和评估。
预计实施节能措施后,能耗将显著降低,可以达到年节能量约XXX吨标准煤的效果。
五、节能投资回收期评估对位芳纶(1414)项目节能措施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投资,本节对其进行经济评估,计算节能投资回收期,并对投资回收情况进行评估。
六、风险分析与对策建议对实施节能措施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综合分析,对位芳纶(1414)项目实施节能措施是可行的,将带来较为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风险管控,加强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措施,确保节能目标的实现。
列举在评估过程中参考的相关文献。
以上是《对位芳纶(1414)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要点,具体的文档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补充,以确保文档内容的完整和科学性。
对位芳纶NMP萃取工艺研究

对位芳纶NMP萃取工艺研究魏葆婷1,高金鹿2,张文广2(1.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2.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化工公司,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 要:采用氯仿(CHCl3)对NMP萃取,萃取过程中,通过加大CHCl3的使用量,增加萃取时间,多次萃取,提高NMP的浓度,控制萃取温度不超过45℃,均有利于提高萃取效率。
而工业化中,CHCl3与母液质量比为4∶1,萃取时间60min,萃取2次,母液的NMP浓度为40%,萃取温度25℃,更适合生产工艺。
关键词:NMP;CHCl3;母液;萃取效率中图分类号:TQ0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467(2020)10-0026-03StudyonExtractionProcessofParaAramidFiberwithNMPWEIBaoting1,GAOJinlu2,ZHANGWenguang2(1.HenanChemicalTechnicianCollege,Kaifeng 475000,China;2.ChinaPingmeiShenmaGroupNylonChemicalCompany,Pingdingshan 467000,China)Abstract:ExtractionofNMPwithCHCl3,duringtheextractionprocess,byincreasingtheuseofCHCl3,increaseextractiontime,multipleextraction,increasetheconcentrationofNMP,theextractiontemperatureshouldnotexceed45℃,thesearebeneficialtoimprovetheextractionefficiency.Inindustrialization,CHCl3∶motherliquorratiois4∶1,theextractiontimeis60min,twiceextraction,theconcentrationofNMPinmotherliquoris40%,extractiontemperatureis25℃,thesearemoresuitablefortheproductionprocess.Keywords:NMP;CHCl3;motherliquor;extractionefficiency N-甲基吡咯烷酮简称NMP,是一种极性较强的非质子溶剂,既易溶于水,又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生产对位芳纶和聚苯硫醚中,作为溶剂大量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位芳纶,俗名芳纶1414,即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它和碳纤维、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一起被统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
对位芳纶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等优点的高性能纤维材料,被喻为“防弹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绳索光缆和体育休闲等领域[1-2]。
2011年我国的对位芳纶由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商品名为泰普龙®,目前其年产能已达到1000t [3]。
对位芳纶的主要生产原料为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两者经聚合生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反应如下:试验证明:原料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对位芳纶聚合时的特性黏度,进而影响到对位芳纶产品的质量[4]。
因此,高品质的原料对于我国对位芳纶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对位芳纶的两种主要原料都已实现国产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生产工艺日渐成熟,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工艺状况对苯二甲酰氯别名对苯二酰二氯或二氯化对苯二甲酰,它在常温下为白色结晶,遇空气易分解或变黄。
对苯二甲酰氯除作为对位芳纶的主要原料外,也可作为聚芳酯的单体,同时,它还可作为锦纶的改性剂及农药和医药的中间体使用。
对苯二甲酰氯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双)光气法、氯化亚砜法、三(五)氯化磷法和对二甲苯氯化法等,其纯化方法主要采用精馏法或重结晶法。
1.1(双)光气法光气法是以对苯二甲酸和光气或双光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下,加热制得对苯二甲酰氯[5-7],其原理是:此方法具有制备流程短、产品纯度高和副产物处理简单的优点;缺点是反应需要使用其它溶剂(如对二氯苯),且光气是剧毒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则会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
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双光气为原料生产对苯二甲酰氯时,反应条件会温和很多,且其它工艺基本相似。
目前的国内生产企业中,常州市科丰化工有限公司采用此法生产对苯二甲酰氯。
我国高品质对位芳纶原料的生产工艺及现状马海兵1,2,3,朱晓娜1,2,3,王忠伟1,2,3(1.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6;2.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烟台264006;3.山东省芳纶纤维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摘要:阐述了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两种高品质对位芳纶主要原料的生产工艺及现状,概括了各工艺存在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目前两种原料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对位芳纶;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胺;工艺中图分类号:TQ342.7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054(2015)05-27-04收稿日期:2014-12-09修回日期:2015-04-23基金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CX10102)。
作者简介:马海兵(1978—),男,博士,研究方向为纤维原料技术。
DOI:10.16090/ki.hcxw.2015.05.0081.2氯化亚砜法该方法生产对苯二甲酰氯的主要原理是:采用氯化亚砜法生产对苯二甲酰氯具有原料易得、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99.85%以上)和收率高(90%以上)等优点,且在制备过程中,氯化亚砜既是反应物,又充当溶剂,避免了其它溶剂的使用[8-9];此方法的缺点是副产物中存在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两种污染性气体需要处理,若处理不当,会产生环境污染。
目前,青岛三力本诺化工有限公司采用此法生产对苯二甲酰氯。
1.3三(五)氯化磷法三(五)氯化磷法是指以三(五)氯化磷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备对苯二甲酰氯的方法[5,10-11]。
其制备过程如下:此法优点是反应收率较高,副产物三氯氧磷是一种重要的农药或医药中对体;缺点是原料不易得(制备原料属于管制危险化学品)且储存要求高、制备过程对设备的腐蚀大和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该方法已逐步被淘汰。
1.4对二甲苯氯化法此方法主要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过光氯化得到1,4-二(三氯甲基)苯,然后再经水解(或对苯二甲酸酸解),得到对苯二甲酰氯[12-13]。
反应过程如下:此法优点是原料对二甲苯来源较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缺点是制备工艺流程长、耗能大和副产物多等。
在早期,国外曾有公司采用此法生产对苯二甲酰氯,但目前在国内尚未见到有企业采用此工艺。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生产对苯二甲酰氯的主要生产方法是氯化亚砜法和光气法。
2对苯二胺生产工艺状况对苯二胺,别名1,4-苯二胺,通常状况下其颜色主要有白色或灰色,熔点137~140℃。
对苯二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于染料中间体、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橡胶防老剂和对位芳纶等产品的生产等。
对位芳纶用对苯二胺主要为白色级别。
目前,高品质对位芳纶用对苯二胺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加氢还原法、硫化碱(或铁粉)还原法及熔融结晶法。
2.1硫化碱(或铁粉)还原法铁粉还原法生产对苯二胺是较早用于生产对苯二胺的方法,它是以对硝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铁粉还原制得对苯二胺[14-15],其基本原理是:该方法生产对苯二胺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收率低(低于70%),生产成本高。
最重要的是,采用该方法生产对苯二胺时,产生含有大量芳胺的有毒铁泥和废水,难以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除了极少数小企业采用该方法外,大多数企业已淘汰了该工艺,而改为硫化碱还原法。
硫化碱还原法与铁粉法较为相似,其产物除了对苯二胺外,反应物中硫元素被转化为副产物硫代硫酸钠进行销售,大大减轻了铁粉还原法带来的污染问题。
目前国内生产企业中,阿拉善盟立信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采用此法生产对苯二胺。
2.2加氢还原加氢还原法是指以对硝基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氢气还原生产对苯二胺的方法[16],其原理是:采用催化加氢法生产对苯二胺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产品纯度高等优点;缺点是该工艺过程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目前,由于该方法的技术尚未成熟,因此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利用此方法生产对苯二胺。
另外,对苯二胺也可由生产间苯二胺的副产物得来[17],其过程是:采用邻、间、对二硝基苯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催化加氢,生成物除对苯二胺外(约89%左右),还有部分副产物——邻苯二胺(约10%左右)和间苯二胺(约1%左右),该副产物中的白色纯度高的产品也可用于生产对位芳纶。
目前国内企业中,安诺化学的部分对苯二胺采用此法进行生产。
2.3熔融结晶法与前两种方法不同的是,熔融结晶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是利用粗产品中各物质熔点的不同进行分离提纯的。
该方法是以不能作为对位芳纶原料的纯度在98%以上的灰色对苯二胺为原料,将其提纯为可用于生产高品质对位芳纶的纯度在99.7%以上的白色对苯二胺[18-19]。
但是,由于对苯二胺易被氧化而变色,且其熔点较高,对设备要求较高,因而目前尚未有国内企业利用熔融结晶法生产对苯二胺。
除上述方法生产对苯二胺外,还有其它一些制备方法,如以对苯二甲酰胺为原料,经氯化和微波辐射下霍夫曼降解两步合成对苯二胺[20],但此类方法均未见到工业化生产。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苯二甲酰氯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对较为成熟,产品供应有保证;但对苯二胺产品却存在着生产工艺不成熟、产业发展不均衡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3.1生产工艺不成熟由于受到原料、市场等因素限制,对苯二胺产品生产工艺的发展相对不成熟,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掌握催化加氢技术,其产品品质也并不稳定,而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硫化碱(或铁粉)还原技术或结晶熔融技术进行生产。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投入了人力和物力进行了催化加氢技术的研发,但进展较为缓慢。
3.2产业发展不均衡对苯二胺的市场应用除了生产芳纶外,染料和橡胶防老剂等领域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由于国内染料和橡胶防老化剂的生产厂家自身配套了对苯二胺生产线,且产品多为灰色、纯度不高的产品,这造成了市场上对苯二胺的供应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苯二胺的发展。
另外,从产业链配套的角度来说,以苯(或氯苯)为原料生产对硝基苯胺,再进行生产对苯二胺的较为完整产业链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产业发展方案。
目前国内生产中,阿拉善盟立信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进行建设此类对苯二胺的产业链。
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受到技术、资金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尚难形成此类产业链,从而造成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3.3环保问题制约产业发展无论对苯二甲酰氯还是对苯二胺的生产,环境污染是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尾气中处理工艺比较成熟,其中氯化氢的处理主要采用水吸收转化为盐酸的方式,而二氧化硫的处理主要采用碱吸收转化为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产品的方式。
在对苯二胺的生产中,由于各生产企业所采用的工艺不同,且生产规模大小不一,造成了其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小规模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其发展越来越困难。
4结语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刚刚起步,为保障我国对位芳纶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积极培育技术一流、产业链配套完善、环保设施齐全的对位芳纶原料企业非常必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对位芳纶原料供应的安全,才能使对位芳纶作为特种纤维材料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1]李晔.对位芳纶的发展现状、技术分析及展望[J].合成纤维,2009, 38(9):1-5.[2]王曙中.高科技纤维在功能防护纺织品中的应用[J].纺织导报,2003(4):54-57.[3]邱召明,马千里,姜茂忠.对位芳纶浆粕在密封制品中的应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2,37(4):63-65.[4]游安基,陆道惠,宝净生.对苯二甲酰氯纯度分析[J].合成纤维工业,1981,37(4):63-65.[5]林卓然.对(间)苯二甲酰氯的制备与提纯[J].广州化工,1978(3):30-32.[6]David R V.Manufacture of phthaloyl chlorides:US,2791608[P].1957-05-07.[7]Ksoll Peter,ReutherWolfgang,Ettl Roland.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chlorides:US,5430186[P].1995-07-04.[8]李云永,王荣海,李云龙,等.高纯度对苯二甲酰氯的制备方法:中国,101560146B[P].2013-04-24.[9]Busch Ralph,Kneuper Heinz -Josef,Weber Theodor,et al .Method for producing acid chlorides:US,6770783[P].2004-08-03.[10]王登奎.一种制备对苯二甲酰氯的方法:中国,011391928[P].2003-07-09.[11]邓汝勤.对苯二甲酰氯的合成方法:中国,1025117C[P].1994-06-22.[12]Richtzenhain Hermann,Riegger Paul.Method of preparing tere⁃phthalic acid dichloride and isophthalic acid dichloride:US,4091070[P].1978-05-23.[13]Yoshinaka Shigeo,DoyaMasaharu,Uchiyama Seiji,et 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phthaloyl dichlorides of high purity:US,4165337[P].1979-08-21.[14]Nagraja D,Pasha M A.Reduction of arylnitro compounds with alu⁃minium/NH 4Cl:effect of ultrasound on the rate of the reaction[J].Tetrahe⁃dron Letters,1999,40(44):7855-7856.[15]曹学增,汪学英,陈爱英.对苯二胺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应用化工,2002,31(5):34-36.[16]叶惠仁.加氢法合成对苯二胺的研究.辽宁化工,1993,31(5):45-46.[17]王纪康,严巍,王桂林.混二硝基苯催化加氢还原联产邻苯二胺和对苯二胺的制备方法:中国,1462740[P].2002-06-01.[18]丁军委,和树宝,于文龙,等.熔融结晶法提纯对苯二胺[J].当代化工,2012,41(3):221-223.[19]何旭斌,陶建国,朱敬鑫.一种对苯二胺的精制方法:中国,101250113B[P].2010-09-29.[20]魏科年,单玉华,李为民.对苯二胺合成新工艺的研究[J].石油化工,2005,34(2):157-159.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cal Status of High-Pure Raw Materials for Para-Aramid FiberMA Hai-bing 1,ZHU Xiao-na 2,WANG Zhong-wei 3(1.Yantai Tayho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Yantai 264000,Shandong,China;2.National Arami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Yantai 264000,Shandong,China;3.Shandong ProvincialLaboratory for Aramid Fiber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Yantai 264000,Shandong,China)Abstract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cal status of high-pure paraphthaloyl dichloride and p-phenylene⁃diamine which used as two raw materials for para-aramid fiber were summarized.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echnology were also pointed out.The main problems and insufficiencies appea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raw materials were also illustrated,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was prospected.Key words :para-aramid fiber,paraphthaloyl dichloride,p-phenylenediamine,technologyEffects of Macromolecular Acid's Doping Condition 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LI Yang,WANG Jin-mei,LI Cai-xia(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Shaanxi,China)Abstract:The effects of acid type,oxidant concentration,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acid on the conductive of polyaniline were studied.Ammonium persulfate was used as the oxidant,SSA and TSA or⁃ganic acid were used as the doping acid.After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the best process were got:mole ra⁃tio of anitine,ammonium persulfate and organic acid was 1:1:1,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was 0℃,oxi⁃dant concentration was 1.0mol/L,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oping acid SSA and TSA were 0.3mol/L and 0.4mol/L.Key words:polyaniline,organic acid,electrical conductivity☜上接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