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导学案设计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复习铺垫,形成知识的迁移。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迁移的规律,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基于以上理念,上课伊始,通过对一系列旧知识的复习,勾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

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以活动为载体,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学习,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习,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

基于此,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静思默想的空间与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拼钝角的方法,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通过例题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观察和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拼角比赛等活动,自主探究、发现拼角的方法。

最后通过例题的情境图,总结拼钝角的方法,从而加深对三种角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一副三角尺七巧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8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习了哪些角?说一说自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2.组织学生分别画出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1.思考问题,交流后汇报:我们学习了直角、钝角和锐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还是锐角。

2.展示自己画的角并汇报角的画法。

1.填一填。

钝角比直角( ),锐角比直角( )。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3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42页例6情境图。

(1)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拼出什么角。

(2)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拼钝角。

(3)组织学生验证所拼的角是不是钝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认识角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小组交流,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1、怎样画角?(小组合作完成)归纳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 )的方向画()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2、自己画出一个角。

3、展示学生作品,小组交流评价。

4、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你们是怎样想的?(三)达标测评1、下面图形,是角的在()里打√,不是角的打×。

2、下面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课题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重难点学习重点:认识并会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画角。

学习过程(四)加油站1、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学习过程(三)达标测评1、下面图形中是直角的打√,不是直角的打×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四)加油站1、添一条直线,使一图增加3个直角,二图增加4个直角。

2、按要求剪一剪,只能剪一刀。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题第3课时《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知道钝角和锐角的特征,能正确辨认钝角和锐角,能从生活中找出钝角和锐角。

2.这节课能培养我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学习过程(一)旧知巩固1.下面图形中()是直角。

①②③④⑤⑥你是怎么判断的,与同学说一说吧!(二)自主探究1.上面三个物体中都有角,面且角的大小不一样。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单元教学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单元教学关键:
掌握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忘了标上直角的符号。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板
单元课时安排:
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第一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第二课时)页的“做一做”
3.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第三课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模板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一起看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查阅!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教学工具: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

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直角的认识及画法导学案 (优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直角的认识及画法导学案 (优选.)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从中找到角吗?用三角板上最大的角量一量各角,你会发现什么?3.这种角叫直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认识)大小一样。

3.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关)。

2.分一分。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4.剪一剪。

(只能剪一刀哦!)(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3)剩下3个直角。

5.画一画,在下面方格上画一个直角。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从生活中找直角。

明确直角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直角。

2.折直角。

组织学生做折纸游戏。

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

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第40页中的折直角的方法,动手折直角。

3.认识三角尺中的直角和判断直角。

(1)引导学生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

(2)引导学生学会用三角尺判断1.小组内互相交流。

课本封面上的角,黑板上的角,桌面上的角,墙面上的角,窗子上的角……2.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40页中折直角的方法,再动手折直角:先将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同桌之间比较一下折出的直角的大小。

3.(1)组内交流并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摸一摸,感受直角的特点。

(2)组内探究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的方法并实践操作。

汇报方法:先将顶点和三角尺上的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看另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是否合在一起。

如果也全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能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来认识直角,所以从课的开始,我就先出示一个角,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角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在复习角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组成。

然后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我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说说有几个角,并自己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划一下,使他们经历观察(认识表象)、操作(内化表象)的过程,认识直角的特征,并知道为了区分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通常在直角上标好直角符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单元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分析: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
学生回答:五角星、球拍、飞机是
分析: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
形状不发生改变,学生回答:小兔、蜗牛图形可以通下面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分析:分针绕着中心点进行圆周运
个大
分钟。

分针走
分析:观察、分析要剪的图形的特
个人头在中间。

点:一是要用对折的方式折纸——正方形对折三次成三角形;二是小人头所在的位置是唯一的——头在原正方形的中心位置;三是所画的小人的手是连起来的,不能被写出分针从12点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经过的时间。

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的图吗?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2、3、4、6、7题。

板书
设计
练习课
五角星、球拍、飞机是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上册部编人教版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二年级上册部编人教版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2)小组合作,情景表演。展现官员们看着大象议论的场面。
1.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生字。
2பைடு நூலகம்读课文第1自然段。
(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说一说生字的特点,再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并轮流读词卡。
3.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大象的句子。
(1)练习用“又……又……”说话。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
1.出示苹果,引导学生思考:想知道苹果的重量怎么办?
2.引导学生思考怎么称大象的重量。
3.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学习“曹、称”两个字。
4曹冲称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曹冲称象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曹冲称象》讲的是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课文按照“遇难题→议办法→讲步骤”的思路展开,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机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课导学案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识字、品文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学习中,运用角色模拟及直观试验的方法,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听、说、读、写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探究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
(3)结合自己在视频中看到的,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理解“船舷”是什么。
(4)认真观察老师实验,按一定顺序描述自己看到的步骤。
3.(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量”。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认识角优秀导学案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认识角优秀导学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认识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情分析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抽象出所学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重点难点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角1.玩猜图游戏。

(出示被遮住的三角形、五角星)多媒体展示课件,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两幅漂亮的图形,要想想看到这两幅图形,那你就得猜一猜到底藏着什么图形。

抽生回答.......得到图形并多媒体展示师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回答:(都有角)师: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并板书(二)【讲授】角的认识(一)、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找一找,说说你的周围那些地方有角呢?抽生答(学生汇报指角是要点评)同学们找完了我们周围的角,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生活中的图片,让同学找一找角在什么地方,并认识角。

2、出示图片: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多媒体5-6-7-8完了引导学生认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角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数学知识。

那同学们找完了我们身边的角,这是哪里呢?你能从图中找到角吗?3、出示校园图,发现了什么?并抽生汇报,看看谁的小眼睛最厉害,继续抽生汇报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找出了我们校园中的这么多角,那咋们就选其中的三个角图形来进行性研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模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模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模板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模板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块、白纸一张。

教师准备:直尺、各种形状的继母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白纸各7张;长条12根;图钉若干。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课件展示实物(红领巾、钟面、吸管、方向牌)。

(2)找一找以上实物中的角分别在哪儿,引导学生把角比划出来。

(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方式一: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方式二:现场收集生活中的角。

①老师交待收集的场地范围(教室)和交流的时间(2分钟)。

②学生收集、交流信息。

③反馈。

(引导学生边说边比划出角。

)2.揭示课题。

师:通过发现,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角。

板书:认识角二、实践感知,建立表象1.画一画,剪一剪。

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各种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积木)。

(1)老师交待操作的要求:学生在以上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纸上画出角,再把它剪下来。

(2)学生自行选择工具,实施活动。

(3)集体交流:把剪下图形中的一个角比划出来。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

(1)摸一摸刚刚比划的角,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①尖尖的。

A.示范摸到角的哪个地方是尖尖的,引导全班学生再次感知。

B.取名称。

师:其实这个尖尖的是一个点。

(板书)知道了这个点叫什么吗想给它叫什么(把学生取的名称写下来。

)C.得出名称。

第三单元《有多少块糖》(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有多少块糖》(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有多少块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含有整十数的简单加减法口算;2.学会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利用模型解决问题;3.培养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意识。

二、预习内容1. 口算1.画图计算:10 + 30 =50 - 20 =2.快速计算:20 + 30 =70 - 20 =2. 阅读理解小明买了一盒糖,里面有30颗糖。

他先吃了5颗,又给小红12颗,然后又吃了3颗,最后还剩多少颗糖?3. 计算练习1.小明买了一盒糖,里面有20颗糖,小红还想再吃10颗糖,盒子里还剩几颗糖?2.小明有20颗糖,他们三个人一起吃了8颗,还剩下几颗糖?3.小黄买了一袋糖,里面有40颗糖,他先吃了5颗,然后小明又吃了他一半,最后还剩几颗糖?三、课前预习要点解析1. 口算口算是一项基本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前提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列式、加减组合、变形等方法来快速计算。

2. 阅读理解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需要识别出问题所给出的信息,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3. 计算练习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计算能力。

在练习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正确运用所学的方法解题。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加减法的运用,在学习前我对加减法并不是很熟练,通过预习和课堂上的讲解,我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加深了对运算规律的认识。

通过计算练习,我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教试页课堂题。

并说1、补充式子2、初步练习45页“试一试”。

3、实践操作,巩固估算方法。

4、。

初步练习46页“试一试”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展示评学(15分钟左右)1、第8题。

(1)师:要知道多少天可以跑完10000米,必须知道什么?(2)列式算出一天大约跑600+400=1000(米)。

(3)引导推理:10000里面有多少个1000,即10个1000是10000。

所以10天可以跑完。

2、第10题。

引生推导,教师板书推导过程。

1、仔细读题,积极思考。

2、说说自己的推导过程,推理方法。

提升延学(5分钟左右)完成思考题。

1、学生独立思考的进行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要求汇报出解题思路和过程)3、教师强调:本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从如下三方面分析。

(1)300+400=700,和大约是700;(2)400+400=800,和大约是800;(3)400+500=900,和大约是900。

1、独立思考,试想解题思路。

2、小组合作,明确解题思路。

板书设计我的收获我的疑惑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三位数的加法(一)课时第 7 课时编写李云会黄金霞审核使用教师使用时间教材解读例1通过钢笔、铅笔的情境图,从计算上这个例题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可以运用整十、整百加法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为三位数加法打下基础。

例2重点在议一议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位”、“进位”的含义,不必形成法则,更不应要求学生记忆并反复地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最新北师大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最新北师大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景提出问题,在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主题图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最近学习了,用乘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P19第1-5题。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真倾听
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
根据观察到内容列算式并在小组说一说
认真倾听老师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读乘法算式,
了解各部分名称
了解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写成2个乘法算式,但我们只写一个就可以了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6个3 3个6
3×6或6×3 3×6或6×3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上册)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练习二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从不同角度观察,数物体的个数时,所表示的“几个几”的含义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数一数,抽象出“几个几”,体会“几个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主题图



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导学案

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导学案

1 角的初步认识预习指南: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1. 下xià面miàn 的de 图tú形xínɡ各ɡè有yǒu 几jǐ条tiáo 线xiàn 段duàn ?( )条( )条 ( )条( )条 2.教jiào 材cái 第dì39页yè例lì1(1)上面的物品中,用线标出的图形都是( )。

(2)下面的图形都是角,请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3)用一个图钉把两根纸条的一端钉在一起,制作成一个活动角。

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角。

通过转动活动角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 )无关,与角的两条边( )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 )。

(4)把一张纸对折两次、三次、四次,可以折成大小不同的角。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可以采用“叠合法”,即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也对齐,看角的另一条边,哪条边在外面,那个角就( )。

3.教jiào 材cái 第dì39页yè例lì2根据提示画一个角。

先画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 ➡ 再从顶点画出一条笔直的线 ➡ 最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出另一条笔直的线4.下xià面miàn 图tú形xínɡ中zhōnɡ是shì角jiǎo 的de 画huà“ ”,不bù是shì角jiǎo 的de 画huà“✕”。

每日 29+6= 76-8= 90-4= 78-9= 23+60=口算 36-7= 72-3=35+20= 80-6= 76-50=参考答案1. 3 4 2 62. (1)角 顶点 边 边 边 顶点 边 顶点 边 边 1 两 (3)长短 张开 大 小 (4)大3. (画法不唯一)4. ✕ ✕ ✕ ✕ 每日口算:35 68 86 69 83 29 69 55 74 262 直角的初步认识预习指南: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直角。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表格式)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表格式)
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归类: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环节三、
环节四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环节一
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中都含有角。
同桌互相说一说

环节二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
汇报分类的情况。
环节三、
环节四
学生小结
om
教学课件
环节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课件
第四课时: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年月日编写人:组长:
年级
一年级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
环节二、
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
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
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环节三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教师指导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需资源
反思与评价
环节一、创设情境
环节二、合作探究
环节三、学习效果测评
环节四、
课堂总结
环节一、
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观察图形思考。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环节二、
1、完成第43页练习八第2。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环节三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教师指导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教师指导,

环节二、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2)、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师巡视、指导。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环节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环节三、学习效果测评
环节四、课堂总结
环节一、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这种角就是直角
环节二、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年月日编写人:组长:
年级
二年级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
3、画角。(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示范画角,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环节三、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画美吗?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环节四、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环节一、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环节二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画出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全班交流。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练习画角。
环节三、
学生创作画
环节四、
学生总结
多媒体课件、
米尺、三角板
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
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环节三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环节四
学生谈谈收获
教学课件、三角板
第三课时:角的分类
年月日编写人:组长:
年级
二年级
角的分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第一节(P38~40)
www .Xk b1.c oM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方格纸
环节三、
1、完成第44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
2、完成第44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指导学生数数看有多少个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环节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需资源
反思与评价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
新课教学。
环节三、巩固练习。
环节四、小结
环节一、
课件演示生活中含有角的物
1、体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2、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归类: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环节三、
环节四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环节一
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中都含有角。
同桌互相说一说

环节二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
汇报分类的情况。
环节三、
环节四
学生小结
om
教学课件
3、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
环节二、
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
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
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
年月日编写人:组长:
年级
二年级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40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需资源
反思与评价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3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43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4、完成第43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画图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
第四课时: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年月日编写人:组长:
年级
一年级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需资源
反思与评价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环节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环节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环节四、课堂总结
环节一、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环节四、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一、
学生观察
环节二、
汇报发现。
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成直角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