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及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和反思本年级地理期中成绩的质量,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1. 总体成绩分析通过对地理期中考试成绩的整体统计,可以发现本年级地理成绩整体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学生成绩较高,但部分学生成绩较低,整体成绩分布不够均衡。

这可能与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以及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关。

2. 成绩优势与不足分析成绩优势和不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和问题所在。

在本次地理期中考试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以下优势:- 对地理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较为深刻;- 能够熟练运用地理工具和技巧;- 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然而,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地理实践和应用的理解有限。

3. 分析成绩影响因素在分析地理期中成绩的质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 家庭环境和研究支持的程度。

4. 反思与改进为了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的研究态度;- 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有效的研究支持和辅导。

通过对地理期中成绩质量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和学习,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学生成绩和对地理学科的乐趣和理解程度。

201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卷)分析

201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卷)分析

201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卷)分析本次考试内容主要是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部分。

一、试题分析1、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比如:选择题第1、2、4、5、8小题,综合题26题第2、4小题,27题第2、3小题。

2、适当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选择题第12、13小题,展示山东半岛等高线分布图,判读其季节以及走向的影响因素,是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选择题第23、24、25小题,展示材料是我国目前耕地及粮食状况,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不同角度设问,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及原理的理解,没有支离破碎,死记硬背的内容,这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比如:26题中第4小题,实际考查的是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常见天气系统”的有关知识。

符合高考大纲要求。

4、从选题角度看,有意安排了一部分平时所做过的题以及去年的高考试题。

有10分的题是学生用书的原题,安排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学生注重平时做题训练;有8分的题是去年的高考题,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平时的考试中见识高考试题,以达到逐渐适应高考试题的目的。

二、试卷分析从学生总体成绩来看,10个班地理总均分69.82分,166班82.03分,为最高分,165班77.87分,157班班均分54.86分,为最低分。

从个体学生成绩来看,650名学生90分以上11人,80分以上48人,及格率为71.21%。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特别是第12、12、22、23、24、29题区分度更好。

总体来说,达到了这次命题的预期要求。

2013.5.8。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成功之处:高二地理试题分第Ⅰ卷第II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有40个小题,其中考查区域差异题目共14小题,包括1—9、18、19、20、21、22题,10---16、26、027、28、29、30题考查必修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31-40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

第II卷共3大题,41题考查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2题是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的开发。

33题考查黄土高原知识。

就整个试卷来看,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

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且知识的覆盖面较广。

试题既考查了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又考查了读图、读表及分析判断能力。

试题切合时事,同时又比较灵活开放。

试题与各班的教学进度保持一致。

二、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不扎实,一些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理解不透彻,导致答题时混乱,不能正确判断作答。

如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掌握不牢靠,如15、26、27题,不能正确判断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现象的整体性;不会在地图上进行区位的判定如32题第3小题。

此外还有31题不能正确判读等值线,导致一些同学答题不理想。

33题第1、3题,34题第2小题没有掌握昼长夜长的比例关系,答题错误率较高;第34第1、3小题由于没有掌握如何判断近日点方法而错选其它选项。

(二)读图、审题能力差,不能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可利用的信息或条件。

如第3、8、9、19、20题不能充分利用图示信息,结合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1、23、26、27题只要认真分析读图可以找到突破点。

部分考生不注意认真审题,答非所问,答案颠倒。

(三)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差。

如第34题只要掌握如何判断利用经纬度来判定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事实上学生这方面能力比较欠缺。

(四)解题的技巧不足,表述能力差,不能利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如第32题将山顶写成山峰,陡崖写成悬崖。

还有建水库坝址理由答法也是多样,不能用地理术语答题。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高二文科共有5个班,239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23分,全年级平均成绩52.0分,班级平均分1班为58.9分,2班为55.3分,3班为57.0分,4班为51.4分,15班为39.8分。

试卷难度系数中等。

二、试卷特点1. 结构简约合理本试卷由25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目内容覆盖必修三1-3章,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2. 题量较大,难易结合,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较多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效果明显。

部分学生反映时间比较紧张。

3. 注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本试卷中大部分试题与图形结合,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有些题目若看不懂图就无法动笔,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读图能力训练。

三、考卷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58﹪左右,失分较多的题目是:6.11.12.17.18.19题,尤其是后面的选择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能迅速接受新知识、读图能力强等,有一定难度。

综合题失分都多,26题13分题均得分为7.1分,27题11分题均得分为3.7分,得分较低,28题14分题均得分为6.7分,29题难度相对较大,总分12分,得分率也较低,平均得分4.9分。

四、错因分析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导致作答错误。

例如:28题简析阳泉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学生答成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楚,对区域特征根本不熟悉。

例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概念不清;阳泉市本身属于山西省,学生答成毗邻山西省;对横断山区的地理特征不清楚,地形地势特征随意写,北纬30°河流有结冰期等。

3、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表述。

例如:夏季气候高,融水较多;人口密集,劳动力发达。

煤矿描述成煤洞。

4、学习、考试态度不端正,作答马马虎虎,甚至逻辑混乱。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解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解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1.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CO2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 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3. 图14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B.CH4浓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加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D.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5.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客源数的百分比)。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6-7题。

6.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是( )A.庐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知名度较高 B.庐山周围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C.庐山地域范围大,旅游时间比较长 D.庐山通达性好,旅游环境承载量大7.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省的游客最多,主要是经济距离近B.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C.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分布在1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D.庐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指( )A.观赏的时间不同,观赏效果不同 B.观赏的位置不同,观赏效果不同C.地貌的酷似造型,观赏效果不同 D.特定的时间,才能观赏到这样的效果9. 2011年6月17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高二年级(上)地理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上)地理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上)地理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命题的原则: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二、试范围:文科:高中地理必修三三、命题特点:1.注重基础考查。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考试范围里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内容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反映学科特色。

地图是地理的语言,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试卷由于比较注重基础知识,所以对于文科班还是比较容易。

四、各班考试的成绩总汇成绩总汇班级高二8高二9高二10优良0.000.000.00率%及格33.3344.2635.00率%平均分54.6457.3153.83最高分838278最低分8715年级平均:55.21 及格率:37.31注:由于参考答案上综合题第二题给出的分值是10分,但是实际卷面的分值这道题应该是15分,所以这就造成判卷是的错误,这样实际上卷面的成绩就成了95分,但是以上的数据是按满分100的出的,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比以上的数据稍微偏高一点。

另为就是最低分的出现由于这些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是打得对号,没有图卡,所以这些学生的选择题都没分值,这是造成最低分偏低的原因。

五、(一)各班各分数段的得分情况班级代码从80分以上的人数从70分至79分人数从60分至69分人数60分以下人数08 11211480928183410091239选择题存的的问题(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7题,考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学生失分多的原因是没有申请题意,没有看到转移的是工业类型。

第9题考查了南北方地区粮食作物的差异,失分多的原因是有些同学受电影《红高粱》的影响。

选择最后一个答案的较多。

第12题考查森林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地区,森林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而言森林的作用应该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布什繁衍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

第18题考查露天煤矿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失分的原因平时积累太少,分析问题能力差。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地理考试的范围是区域地理的中国地理部分,共100分。

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道题共40分。

试题仅33题度较大,其他的难易程度适中,此次考试参考人数为234人,平均分介于45.68-51.11间,最高分84分,最低分17分,其中良好人数9人,及格人数51,及格率21.79%。

从成绩上看,高分不高,不多,学困生较多。

二、存在问题1、审题能力不强。

有的学生审题时找不出或找不准关键词,有的同学审题时马马虎虎,审题不清。

如8、33题等。

2、利用图表、材料解读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如3、5、12、14、20、24、32题等。

3、空间定位能力不强,尤其是利用剖面图的定位能力更需加强。

如选择题1、2、4、9等。

4、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差,不善于联想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如6、9、10、25、28题等。

5、学习效率不高。

这次考试有6道选择题是曾经做过的原题,但得分率很低,尤其是21题零分人数达162人,12题零分人数131人,17题零分人数91人,这说明很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不求甚解。

6 、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能用地理原理去解释地理现象,答题语言白话太多。

如31、32等7、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如31题考察的是学生识记的内容,气候类型分布图教学时也都多次呈现过,只要稍用点心,学生都能记住,但这道题学生的得分率为50%。

8、答题语言不规范。

三、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教学。

2、指导学生识图、读图,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3、指导学生利用材料、图表等筛选、提取、加工信息,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4、进行学法指导,指导他们审题、解题,规范答题,纠正学生的书写习惯,做到卷面整洁干净。

5、运用恰当的教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分析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卷试题容量大,知识面覆盖广,整体难度适中,符合高二学生的考查标准和要求。

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考查学科基础主干知识,地理基本能力强调灵活运用,不回避课本内容,紧扣基础,但又不是让考生死记硬背书本。

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如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所有这些均是地理教学中的最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2、重视图像考核,体现学科特点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几乎每题都有图,既有以图考图,又有无图考图(脑中有图)。

试卷中涉及到的地理图表类型有统计图、示意图、模式图、过程变化示意图、区域局部图等,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试题占大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有9幅,综合题有6幅,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试卷难度适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平均分控制在50——60分之间,平行班级的平均分差值控制在6分以内。

难度适中。

选择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差异。

4、突出区域地理的宏观及微观定位,注重区域特征的记忆和区域特征形成原理的阐释。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考试成绩:从我带的三个班的分数分析可以看出,多集中于50~65分数段,各分数段呈正态分布,考试结果属于正常,说明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是较为认真的,最高分80,最低分32,平均分58、72,各平行班级平均分相差5分,均分很接近,发展较为平衡。

(二)答题分析:单项选择题总分40分,多数得分27分左右,综合题60分,多数学生得分在30分左右,其中,得分率较低的为第43、45题。

从学生的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学习态度不端正,临时抱佛脚。

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如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反映出学生只重视读教材的文本内容,而忽视教材中有关图表、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的习惯;又反映出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反映出学生不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只一味地等到考试前再来临界时抱佛脚。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高二文科共4个班,共260名学生参加考试,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最高分76分,最低分24分,年级均分为54.6分。

一本线67分,入围人数29人。

试卷试卷由25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题目不难,阅读量不大。

题目内容主要是区域地理和必修3,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文字阅读量不大,选择题区分度较小。

理选择题覆盖面广,题型多样,问答题对学生读图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区域定位,难度较大。

综合题题量较大,但材料信息相对简约,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考查要求较高。

二、考卷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率67.2%,失分较多的题目是2、5、8、24、25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记忆准确,能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然后根据图文信息思考判断,读图能力要强,有一定难度。

综合题失分都多,26题14分,均分得分4.06分,27题14分,均分得分5.09分,这两题分率较低,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28题12分,均分得分5.41分,29题10分,均分得分6.42分。

三、原因分析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图未看清就作答导致错误。

比如2、5、8题题目信息只看一半就答题,或者只看图不看文字,形成片面的观点导致错误失分。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该记的图未准确记住,主干知识要点不清晰。

29题第三问简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从四个方面作答,但由于学生记忆不牢,要点缺失,导致失分。

3、不善于动脑思考,不能迅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背景,没有读懂新的背景材料。

比如26 题第一问,分析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形特征,题目设问很常规,答题思路非常明确,但很多同学们由于图形和新的材料没有看懂,写的答案与图文不符,也失分较多。

4、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不能学以致用,只是简单、机械地死记背。

问答题27题,考查铁路的分布特征、区位、意义,知识点和原理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背记过关,但没有围绕新的具体的设问作答,只一味的把背记的知识要点罗列出来而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因此扣分较多。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高二文科共有5个班,299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18分,班级均分3、4、5为58.6分,1、2班为68。

8分,试卷难度系数大。

二、试卷特点1。

结构简约合理本试卷由28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目内容覆盖整个必修三,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2. 题量较大,难易结合,突出能力考查学生反映90分钟的考试时间没有闲余,几乎没有时间检查,故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题量较大。

试题涉及较多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效果明显,部分内容课本中没有涉及难度大。

3。

注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本试卷中大部分试题与图形结合,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有些题目若看不懂图就无法动笔,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读图能力训练.三、考卷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58﹪左右,失分较多的题目是:3、4、7、9、12、13、18、19、20、21、24、27、28、31、35、38、39题,尤其是后面的选择题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能迅速接受新知识、读图能力强等,有一定难度,综合题失分都多,30题14分题均得分为7。

8分、30题10分题均得分为5。

94分、31题10分题均得分为5。

80分, 30、31题难度相对较大,得分率较低,它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四、错因分析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导致作答错误。

例如:3、6、7、21、30、31题;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不清.例如:10、12、14、22、26、27题;3、不善于动脑思考,不能迅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背景。

例如:21、28、39、31题;4、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只是简单、机械地死记硬背。

例如:31题。

5、学习、考试态度不端正,作答马马虎虎和空缺。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月考考试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1、试题容量大,整体难度大,大多学生不会做。

2、试卷覆盖的知识点多、面宽。

3、强调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宏观把握,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重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答题。

5、突出区域地理的宏观及微观定位,注重区域特征的记忆和区域特征形成原理的阐释。

几乎每题都有图,既有以图考图,又有无图考图(脑中有图)。

6、及格学生较多,试题难度大。

重点班平均分72分,普通班51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区域的微观定位能力不高。

对大比例尺小区域图的准确定位能力不强,不能根据图中的“点、线、面”信息(特别是经纬线)对区域作出准确判定。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珠江三角洲知识记忆不清。

3、地理特征成因的分析能力不强4、缺乏基本的解题技巧。

如对湖泊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认识不够,进而不能将流量过程线与图中的字母一一对应。

5、分析能力很差,不能举一反三。

三、今后措施1、准确把握复习标准。

对必修教材应立足基础,讲清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而对选修教材则需依据高考要求,在深度、广度、难度提高标准。

2、区域特征要熟悉。

要对区域的自然、经济特征进行综合归纳,解决“有什么”的问题;要注重不同区域特征的比较;要教会学生归纳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解决学习中应“怎么做”的问题。

3、地理成因分析要加强。

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分析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4、关注区域的持续发展。

既研究区域“怎么办”的问题,要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解剖”,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套路”。

5、要强化学生的训练。

多为学生提供新区域、创设“陌生”新情景训练。

6、要改进教学方式。

要充分发挥传统讲授教学、接受学习优势的基础上,融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师生互动”、还要有“生生互动”,把学生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

高二地理期中联考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联考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联考质量分析高二地理组一、试题质量分析试题紧扣新课标和高考要求,立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考查范围广,命题形式活泼,体现新理念,注重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

试题素材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

选材与设问围绕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内容来展开,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查考生根据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加强对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试题整体难度偏大,难度系数0.59.个别题有些争议,如第2题,第8题,综合题答案组织不太合理如第26题第(1)题,有些问法不太合理,如第28题第(2)问。

二、学生答题情况选择题部分:第5、6、8、11、12、21、22、24得分率和平均分较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不强,课外知识面较窄,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综合题部分:27(1)、28(2)、(3)得分率和平均分较低,得分率都在0.5以下。

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示能力不高,对材料的分析不到位。

三、成绩统计、质量分析1.成绩概况2.总分分数段统计3.选择题统计分析(注:红色为得分率及平均分较低题目)4.主观题统计分析(注:红色为得分率及平均分较低题目)5、数据分析及反思(1)结论从数据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班级之间差距大,班级平均分最高和最低相差大,不合理范围;二是学生最高分是78分,最低分是30分,但是高分不高,只有78,高分所占比例较小。

(2)反思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来说是忧多。

忧的是部分学生的成绩如此之差,明显看出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没花时间复习,无论从内在还是表象,都表现出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很难想象。

四、措施及策略1.找准位置、摆正心态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高考形势的判断,我认为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作为我们地理老师要摆正心态,要清醒地认识地理学科在社会上处于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少一些抱怨,多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搞好我们地理学科的教学;二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地理学科,面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改革,偏废任何一门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学生扬长,但更不能避短,不要让地理学科成为“短板效应”;三是希望其他老师以及班主任要大力配合我们的工作,让学生六门主学科都要尽量学好,我们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期中地理质量分析

期中地理质量分析

2013——2014期中地理测试质量分析制作人:陈爱红一、试卷分析: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部分学生得分率较好,但选择题10、11、18、19、22题,得分率偏低;综合题,学生得分一般,这一问题暴露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急待提高。

综合起来看,学生在答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基础知识不牢固,地图知识薄弱,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态度不端正。

本次考试大部分题目以课本和资源与学习评价的题目居多,这些都是讲了又讲,练了又练的题目,都是原题出现,但考试成绩不很理想,像26、27、31题平时训练题,失分率很高,可见学生平时基础差,回家没有做好复习工作,作业应付了事,学习积极性很低。

(二)读图能力低,地理思维能力欠缺,审题能力较弱,粗心大意。

第26题(2)“填写陕西、甘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答案是陕或秦和陇或甘,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填写,并做成贵和甘等答案。

只要仔细读图,就可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居然有学生乱填乱答。

(三)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答题不规范。

虽然一直强调,但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如“渤海”写成“勃海”,“武夷山”的“武”等等。

(四)地理思维能力欠缺,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差,归纳分析能力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如第29、30题,只要按照我上课教的方法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三、反映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地理思维训练和地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2、对学生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关注不够;3、由于地理教师每人所教班级数量较多,对学生的心理关注程度不够,与学生交流太少,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4、教学中对于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不足。

四、对今后教学的对策(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因材施教,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学生厌学情况严重,许多基础知识我是再三强调,可许多同学还是没能掌握。

以后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我会及时的归纳总结,不放松对基础原理的教育教学,加强和各科老师配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困生加强“三基”的检查,降低教学难度,对他们的学习困难及时解决。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内容以必修1-3、选修5和部分选修6为主,涉及到高一必修中的自然、人文地理及高二的选修地理试卷难度适中,难度系数为0.7。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图表的分析能力,信息的提取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除个别对高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外,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反映选择题难度适中,容易上手;综合题答题时审题不够仔细,没将题干的要求读透,导致回答时出现偏题,要点考虑的不够全面,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稍差,对答案文字的总结能力不够。

某些学生选择题出错,主要是因为基础知识的熟练度不够,导致一些相似的选择区分不开,以及审题速度比较慢,信息提取能力不够。

综合题部分反映的问题是语句的组织针对性不强;用语不够专业,没用上地理术语;错别字较多;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欠缺;基本知识不熟。

三、今后的复习策略和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

学生答题时表现出来的就事论事,不能系统全面准确答题,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学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致。

因此,今后的地理复习仍然应抓住基础知识的复习不放松。

2、加强学生读图、用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

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

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

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建议学生和指导学生多看地图,学会从地图中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高二地理考试是学生们在学习地理课程后进行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评估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高二地理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期对考试结果进行准确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将对考试的整体表现进行分析。

根据考试成绩分布图可以看出,高二地理考试的平均分为80分,中位数为85分,标准差为10分,进一步说明了学生们整体表现较为稳定,相对来说地理学习状态较好。

接下来,我们将对考试的题目难度进行分析。

本次高二地理考试共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解答题三种类型。

单选题的平均得分为70分,多选题的平均得分为75分,解答题的平均得分为90分。

从平均得分来看,解答题得分最高,单选题得分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解答题需要较深入的地理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而单选题则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

因此,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强对解答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试卷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学生们在不同知识点上的优劣势。

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题目得分进行统计,我们发现气候与气象、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灾害等知识点的得分较高,而地理信息技术、人口与城市以及经济地理等知识点的得分较低。

这可能与学生们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外,本文还对考试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有一小部分题目存在不够明确或者容易引起误解的情况。

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多选题和解答题中,可能会对学生的答题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题目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题干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以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最后,我们还将对考试的时间分配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考试结果统计,我们发现有约30%的学生在大题解答部分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选择题部分的答题时间不足。

这可能与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缺乏时间管理和答题技巧有关。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合肥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命题思想及目标本次期中考试的命题范围为人教版必修3区域地理全册内容,试卷较之前段一检测难度明显提升。

试题侧重能力的考查,且灵活性很强。

知识考查布局合理,重点难点突出,从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总体难度中等偏上,结构安排合理,知识分布较均匀,是一份较为理想的地理必修三的考查卷。

试题体现了整体偏重理解,突出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要求;表象知识考查少,注重知识的灵活性考查。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体现高考考查方向。

能够达到对学生必修三学习状况的考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定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知识点分布细目表三、试卷结构1、试题难易程度比例:识记:理解:掌握:运用=20:36:22:422、试卷形式:闭卷(满分110)3、考试范围:必修三全册四、样本试卷的统计与分析五、对试卷的总体评价本次阶段考试命题范围为必修三全册内容,从整套试卷上看,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要求,重点考查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能够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注重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试题相对较简单。

试卷结构中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综合题3题,共40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单选题中基本上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识记部分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第1、3、10、12、14、18、19、22、23、26、27、28、30题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试题基础知识分布较适中。

其他试题难度中等,能体现试题的梯度安排。

试题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不足,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重视。

改卷过程中从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反映了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有些教学细节难免忽视或落实不到位,有些图表分析也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学生综合题31、32、33题失分率也较高,尤其是33题,学生缺乏知识灵活应用。

高二地理期中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中国地理40分必修三10分,综合题3道50分,难度较大,迷惑性强,学生得分情况差。

二、成绩分析:选择题50分得分为32.22,综合题50分得分为17.54,总平均分为49.76,实验班为69.81,平均分差20.05。

单看实验班与平行班分差还可以,但与往届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如此看来训练真的是很重要,我们做的不够。

平行班最高分48分,最低41.83,相差6.17分。

学生最高分为87分,最低为23分。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过关。

一大部分同学都会在直问直答中丢分。

平时的小考坚持不好,总是因进度而受影响。

第二、综合题难度大,同学们答题时并没有细致审题而是很粗略的看过即开始做答。

如:青海湖北部河流众多而长,而南部较少且短,学生95%以上都答地势北高南低,而没有想到湖泊不就是四周高中间低吗。

第三、运用语言的描述能力太差,大白话多,错别字多,因果关系、逻辑思维混乱。

第四、实验班尖子生还可以,但整体学习劲头不足。

四、今后的措施:1、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导学案,课前必须完成预习部分,每节课上课前检查导学案。

2、教材精讲,因为如果预习做的好的话,课上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提高讲课进度,省出时间进行训练,或利用九十节课进行考试。

3、平行班加强基础知识整理,小考,小考变变形式,提前告诉背诵内容,小考用时要短,一定要坚持住。

4、实验班从现在开始进行错题整理,每次考试内容必须整理,此外,每周一查平时错题整理,这两周看来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错题整理的重要性。

还处于被动阶段仍需要坚持。

5、针对尖子生错题类型题要组织学生们相互帮助选题,同时教师也在一定时间内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析一、试题情况:本次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1、题型、题量与分值:本次试卷题型完全按照标准题型设置,分单选和综合题两种题型。

选择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综合题共2道大题,共40分。

分值分配合理,题量稍大一些,颇有难度。

2、试题特点分析:从整体上看,试题覆盖的知识点全面,强调了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突出了重难点,注重了对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考察。

选择题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材料,呈现的形式多样,题目灵活多样,有直接考察知识点的,也有间接考察和综合考察知识点的。

综合题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

整体命题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水平测试要求。

二、学生答卷分析本次考试,不及格人数普遍较多。

其中选择题1.3、6、7、10、11.12、15、17、20题失分的同学较多,综合题21题失分的同学较多。

问题:1.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扎实,甚至是惊人的,如15题关于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方面、21题回答非洲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方面写的是五花八门,这既反映了基础知识的薄弱,又说明了学生答题时的思维混乱,头绪不清。

2.审题不清,从平时的学习中反映出学生的问题可概括为:基础知识薄弱、不会审题、规范化不高、不会用专业化的学科语言答题。

三、今后改进措施:1.课堂上要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工作不仅做在课后,更要落实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严谨性,重点的要反复强调。

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

2.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思维清晰、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双基到位,精心设计每堂课,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形成稳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知识体系。

3.课后多花一些时间和学生谈心、谈话,个别指导,提高其成绩。

4.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答题。

要精选典型题,精讲典型题,选和讲都要紧扣如何审、如何答,而不是简单的对答案。

力争形成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调动基础、理清思路、规范答题的良好做题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及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备课组
4月26日至28日,我校组织了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的考试范围是世界区域地理。

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2大题50分。

2、试卷特点
①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世界区域地理各个分区的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②反映学科特色,注重考查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试题注重在题干和图中展示适量的有用的信息以供学生答题时的提取和应用,试卷使用了大量地图,体现了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特色,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完成相关的问题,如读33题法国地理简图,分析法国区域特点,学生通过读图能获取信息;通过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

③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考察学生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有机整体,地理教学强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调了学习地理环境最终围绕人类生产活动这一主题。

在综合题第二题中,通过加拿大的人口密度图、铁路分布图、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用整体的综合的思维去解答一个个的问题。

3、试卷难易程度适中
不少题目是我们平时原题或类似的变形题组,难度不大,学生易把握;只有少数选择题有一点坡度。

二、考试情况
1、学生成绩统计
下面的表一是文科重点班的平均成绩和有效率,表二是各分数段的统计情况。

表一:高二文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
表二:各分数段统计情况分析
2、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地理卷面分析看,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
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
⑵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
⑶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⑷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⑸读图分析不强,不善于从图表中提取隐藏的地理信息;
⑹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上,答题不规范、思路不清晰;
⑺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三、今后的教学措施
1. 立足基础,培养能力
均分低,及格率不高,优生人数更少。

这次考试曝露出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培养学生地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2.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今后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让每个学生能读懂课本上的每一幅图表,能做到图、文互换。

3.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4.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