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
2023最新-幼儿园大班语言《爱心树》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爱心树》教案【优秀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幼儿园大班语言《爱心树》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幼儿园大班语言《爱心树》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一种无私的爱。
2.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理解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并交流分享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1.作品课件;妈妈的头像画一幅。
2.小图片五幅:树叶王冠、苹果玩具、树枝房子、轮船、树桩(辅以快乐与伤心的表情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呈现绘本。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上面有什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2.简略介绍作品中的主角。
(二)阅读并理解故事,感受大树无私的爱。
1.边观看课件边倾听故事第一小节。
教师: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快乐?2.倾听故事第二小节。
教师:孩子摘走了树上的苹果,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快乐?3.倾听故事第三小节。
教师:没有了树枝,大树为什么还感到快乐呢?4.倾听故事第四小节。
教师:没有了苹果、树枝、树干,只剩下树桩了,大树为什么还感到快乐?5.理解大树无私的爱。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三)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1.引导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2.组织幼儿讨论:大树心坎里会想些什么?3.幼儿交流分享爱妈妈的方式。
结束:教师鼓励幼儿大声说出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爱心卡上将爱妈妈的方法画下来。
家园共育:回家说句妈妈爱听的话,做件让妈妈高兴的事。
活动反思: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幼儿园大班语言《爱心树》教案篇二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爱心树”的含义,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2.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爱心树”的精神,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爱心树》故事课件、爱心树手工材料、绘画纸张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充满爱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爱心树》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利用课件讲述《爱心树》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的精神。
3. 讨论交流: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心树”例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爱心树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爱心树”的理解。
5. 总结延伸: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成为真正的“爱心树”。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是否积极参与,表达了自身的想法?3. 实践活动环节,幼儿的制作过程是否顺利,对手工材料是否感兴趣?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5. 如何更好地将“爱心树”的精神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让幼儿深入理解《爱心树》的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体会故事的主题。
3.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心树”例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爱心树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爱心树”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爱心树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爱心树》一、活动背景《爱心树》是一本描绘无私爱与奉献的儿童绘本,通过阅读这本书,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爱与给予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认知目标 - 理解故事情节,认识书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
技能目标 - 培养孩子们通过插图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 激发孩子们对爱与奉献的感悟,培养同情心和感恩心态。
三、活动准备绘本材料 - 准备《爱心树》绘本,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清晰看到插图。
阅读环境 -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辅助教具 - 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小道具,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激发兴趣:“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心树吗?它为什么会被称为爱心树呢?”2. 绘本阅读教师逐页阅读绘本,同时展示插图,让孩子们仔细观察。
3. 故事理解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孩子们提问,并引导他们理解故事情节。
4. 角色扮演孩子们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加深对角色情感的体验。
5. 情感讨论讨论故事中树的无私奉献以及男孩的行为,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6. 道德思考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爱心和奉献精神。
7. 创意表达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中的“爱心树”,或者编写一个关于爱心的小故事。
8. 活动总结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强调爱心与奉献的价值观。
五、活动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爱心树》的故事,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爱心。
六、活动评估阅读理解 - 评估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情感表达 - 观察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情感投入。
创意能力 - 评价孩子们在创意表达环节中的作品。
七、反思与调整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和表现进行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适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八、附录《爱心树》绘本内容摘要角色扮演指南创意表达活动建议。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中树对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体会爱心树无私奉献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爱心树》的课件或图书。
2.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材料。
3.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歌曲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树对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理解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是如何关爱他人的。
4. 手工制作:教师带领幼儿制作与故事相关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活动,如帮助同伴、关爱动植物等。
七、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爱心树》的内容,并向家长讲述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请幼儿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周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事迹,并在下周课堂上分享。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爱心树》的理解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爱心树》绘本、图片、卡片等。
2. 教学环境:舒适、安静的阅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发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爱心树》的故事。
3.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分享故事中的感受,讨论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邻居、关心同伴等。
2. 园内作业:在幼儿园内开展一次关爱他人的主题活动,如爱心传递、互助合作等。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幼儿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3. 幼儿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关爱行为和情感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爱心树的手工制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开展爱心树主题绘画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3.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
八、教学资源1. 《爱心树》绘本:用于讲述故事和引导幼儿阅读。
2. 图片和卡片:用于辅助教学和引发幼儿的思考。
3. 情景剧表演材料:如道具、服装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2. 注意观察幼儿的情感变化,适时引导和调整教学节奏。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尊重每个幼儿的观点和感受。
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关爱行为和实践情况。
2. 收集幼儿在园内的关爱行为和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3.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材料,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爱心树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爱心树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爱心树》的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
2.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
2.阅读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
2.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准备1.《爱心树》故事课件。
2.相关教具:爱心卡片、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颗大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大树的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大树的作用,引出“爱心树”的概念。
2.故事分享教师播放《爱心树》故事课件,让幼儿认真观看。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主题。
4.活动延伸教师发放爱心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对家人、朋友的爱。
教师引导幼儿将爱心卡片贴在爱心树上,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较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
2.在活动延伸环节,幼儿能够用心地写下自己的爱心卡片,表现出关爱他人的情感。
3.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4.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七、教学评价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收集幼儿的爱心卡片,评价幼儿关爱他人、懂得感恩的情感表现。
八、教学建议1.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故事主题的引导,帮助幼儿深入理解。
2.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创造丰富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3.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拓展1.故事续编: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为《爱心树》故事编写后续情节。
2.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爱心树的手工作品,展示在班级环境中。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爱心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爱心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身边的人表达过爱吗?幼师ok网我新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爱心树教案,供大家借鉴与学习。
愿意在活动中大胆的表述,萌发幼儿爱的情感,可以认真倾听故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身边的人表达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简短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让孩子尝试着心怀大爱、学会感恩。
在当今这个物质条件相当富裕的时代,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4+1的生活模式让稚嫩的孩子一味的索取,家长无限度的满足,爱的回报在孩子心里慢慢的淡化。
培养和继承中华美德,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觉得《爱心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我将带着孩子一起品味故事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的同时,发展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此活动主要采用倾听与表达、追问与设疑、联想与创作,通过听、想知道故事中的大树就是我们的妈妈,孩子就是逐渐长大的我们。
在说与做中萌发孩子关爱他人及感谢之情,并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及身边人的爱。
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愿意在活动中大胆表述,萌发爱的情感。
2、知识目标: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故事的中的内容。
3、能力目标:认真倾听,能用不同的方式向身边的人表达爱。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读懂故事,明白大树给予了男孩所有的爱。
活动难点:在故事中理解大树的付出与男孩的索取,懂得并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PPT、音乐《神秘花园》《感谢》《可爱颂》、爱心卡、彩色大信封3个、红色爱心袋1个、小图片2套。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绘本《爱心树》,引出主题。
1.教师与幼儿谈话。
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最爱的人是谁吗?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本讲述爱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理解“爱”的概念,理解“爱心树”的含义;2.能够感知和理解爱的表达方式;3.能够通过在爱心树上挂红心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老师等的爱;4.能够通过绘制爱心树的方式表达爱心。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分享选择适合大班儿童的绘本,如《爱心树》、《亲情树》等,进行绘本分享。
介绍书中的内容,让孩子们理解“爱心树”是什么,可以通过爱心树来表达自己的爱。
2. 爱心树制作1.给每个孩子发放纸张、颜料和刷子等绘画工具;2.在白色纸张上画出一个树的草图,孩子们根据草图绘制树干、树枝;3.老师指导孩子们使用颜料在树的树枝上绘制红色心型图案,代表孩子们的爱心。
3. 爱的表达孩子们将自己的姓名和心心挂在爱心树上,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恩之情。
同时,让孩子们说出挂在树上心心的对象,如爸爸妈妈、亲戚、老师、同学等;并向自己的家人、老师等表达感谢和爱。
三、教学方法1.绘本分享:通过讲故事方式引入,让孩子们感性理解“爱心树”概念;2.互动探究: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指导,通过绘制爱心树和挂红心的方式表达爱;3.感性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知爱的表达方式;4.手脑结合:通过动手绘制爱心树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记忆效果。
四、教学反思1.教材准备:在教学准备中,需要首先认真阅读绘本,确保理解清晰并制定好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问题,使孩子们更深入思考并体验这种爱。
2.教学方法选择:对于大班儿童,需要选择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操作及体验能够更好地教会他们如何表达爱心。
3.班级气氛:教师应该为班级营造一个自由、开放、安全、和谐的氛围,鼓励孩子们放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分享,让孩子们学会交流和倾听。
4.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做好记录和总结。
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达到了教学目标,大班儿童通过制作爱心树,清晰明确的理解了什么是爱心树,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老师等的爱。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的1.让孩子们了解到爱心的含义,掌握基本的交往语言。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励其对语言的热爱。
3.培养孩子们创新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会与他人的协作和交流。
2. 教学准备1.爱心树的模型:在教学前制作一个小树模型,上面贴满爱心的图片和孩子们的照片。
2.教材:选择适合大班的早期阅读教材,如《小小寻宝》等。
3.课堂中需要用到的物品:彩纸、胶水、早期阅读故事书或者教材等。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爱心”的动画片或者视频,提高孩子们对“爱心”这个概念的了解。
2.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建构“爱心”的相关概念,进而引发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二步:讲授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爱心树模型,并简要地介绍配合教材进行创作活动的目的。
2.向孩子们讲授故事情节,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或者讲述来引导学生快速了解故事内容。
3.通过图像化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创作1.教师提供彩纸、胶水等素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爱心树”,引导孩子们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创作。
2.孩子们可以在纸上贴上自己喜爱的图片或者贴上他们自己的明信片,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第四步:呈现1.小组合作,评选出一些优秀的“爱心树”作品,并将它们贴在班级墙上展示。
2.孩子们在家中制作“爱心树”模型,并把教学前学习的内容介绍给家长,分享自己的创意与乐趣。
4. 教学反思1.教学导入不充分:教学内容涉及到“爱心”的概念,因此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导入,激发孩子们对这个概念的兴趣和热情。
2.教学形式缺少创新:作为一种早期阅读活动,尽管教材选择得当,但是教学形式单一。
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3.教学评价未充实: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进行详细评价。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
教学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树”这一主题,了解树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制作爱心树,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关爱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打印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准备彩纸、棉花等材料制作爱心树和心形装饰品。
3. 准备绘本《植物小博士》等相关图书。
三、活动过程:
1. 介绍树的作用和重要性,帮助孩子们了解树的好处,例如供给氧气、保持环境平衡等。
2. 展示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种类的树。
3. 在教室里搭建爱心树,向孩子们说明制作方法和所需材料。
4. 请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爱心树以及心形装饰品,老师可适当引导、辅助。
5. 在讲台上展示制作好的爱心树,并请孩子们口头介绍其作品。
6. 老师适时拿出相关图书,阅读给孩子们听。
四、活动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树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习了制作爱心树和装饰品的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们的爱心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过程顺利性:
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孩子们有较高的参与度,分工合作,制作效果也非常好。
3. 存在的问题:
个别孩子对制作过程不感兴趣,需要参与者适度引导和帮助;图书阅读环节,需要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注意听讲,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4. 对策措施:
下次活动需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个别孩子的情况可以得到更多关注,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图书阅读的环节,希望孩子们能更多地参与和思考。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讲述,理解故事《爱心树》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爱心树》故事PPT、大树模型、小动物玩偶、画笔、颜料等。
2.环境准备:温馨的阅读角、宽敞的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邀请孩子们来到阅读角,介绍今天的故事《爱心树》。
2.引导孩子们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二)故事讲述1.按照PPT顺序,讲述《爱心树》的故事。
2.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情感。
3.遇到重点环节,暂停PPT,让孩子们思考和讨论。
(三)互动环节1.邀请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小兔子和大树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是如何相互关爱的?(四)创意绘画1.分发画笔和颜料,让孩子们绘制自己心中的爱心树。
2.引导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思考如何表达关爱和感恩。
3.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绘画过程中的感悟。
2.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关爱和感恩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1.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爱心树》的故事。
2.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故事讲述、互动环节和创意绘画,孩子们对关爱和感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活动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过程补充(二)故事讲述1.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如:“小兔子和大树第一次见面时,它们都做了什么?”“大树为什么愿意帮助小兔子?”2.在讲述大树帮助小兔子时,插入对话:“大树,你能给我一片叶子吗?”“当然可以,我的叶子可以为你遮风挡雨。
”3.在讲述小兔子回报大树时,插入对话:“小兔子,你为什么给大树带来礼物?”“因为大树对我太好了,我想感谢它。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主题,体会爱心树带给小男孩的变化。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引导幼儿关爱他人。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爱心树》。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音乐《爱心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爱心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温暖和爱心树的形象。
2.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男孩和爱心树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爱心树,并分享作品。
6. 课后反思:教师和幼儿一起反思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活动。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爱心树绘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帮助邻居等公益活动,让幼儿将爱心树的精神付诸实践。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讨论、绘画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情感投入。
2.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爱心树精神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性格和需求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引导、鼓励、表扬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爱心树故事。
3. 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与付出的重要性。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绘本《爱心树》一本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树木、人物等手工材料4. 音乐、歌曲等相关资源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生活中的树木,引导幼儿关注树木对我们的重要性。
2. 分享绘本《爱心树》,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创意绘画:请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创作自己的爱心树,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手工材料制作树木和人物,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音乐活动:播放相关音乐和歌曲,引导幼儿感受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周围的树木,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2.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活动,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意识。
3. 主题探究:开展“关爱他人,传递爱心”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与付出的重要性。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价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素养。
4. 收集家长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同伴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绘本《爱心树》若干本,用于小组阅读和讨论。
2. 投影仪或智能设备,用于展示绘本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4.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5. 树木和人物形状的模板,用于手工制作参考。
6. 视频资料:关于树木和环境保护的短片。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通过展示绘本封面,引起幼儿对《爱心树》的兴趣。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阅读绘本并理解绘本内容;•学生能够知晓爱心树的意义,感受友爱之情;•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创意手工制作。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掌握合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团结、友爱、合作的氛围;•学生能够理解奉献、付出、爱的含义;•学生能够希望将爱心传递给他人。
教学准备•绘本《小企鹅找爸爸》;•红色、黄色、灰色、绿色、紫色、蓝色等彩绸或彩色棉线;•树枝、纸杯和棉花;•辅导教师的制作例子。
教学过程热身阶段1.老师放一首歌曲《小苹果》;2.同学们一起做一个动作;3.老师鼓励同学们,比赛做得最好的同学可以获得小礼物。
导入阶段1.老师指着教室里的每一棵植物让学生说出名字;2.老师介绍爱心树这个概念;3.老师展示自己的制作例子,并让学生选择一个废纸杯。
操作阶段1.老师放《小企鹅找爸爸》的绘本,让学生自行翻阅;2.老师提供适当的引导,进行故事的简要概述;3.老师帮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他们的爱心树;4.老师介绍如何进行悬挂。
总结阶段1.老师让学生们观察自己的作品,用长处说一下,短处说一下;2.老师让学生们交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传递爱心,去表达自己的情感;3.老师让学生们一起欣赏自己和同学们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主题为“爱心树”。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并利用废纸杯等材料,可以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意性手工制作的乐趣,并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教师更将此次教学活动,引申到了社会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对社会的奉献。
最终的效果是:学生对“友爱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新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爱心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2.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爱心树的手工材料、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的社会交往经验,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爱心树,引导幼儿说出爱心树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讲述故事:结合课件,讲述《爱心树》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的理解,讨论爱心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5.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爱心树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6. 绘画表达:邀请幼儿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爱心树,引导幼儿表达关爱他人的愿望。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其在讨论和情景体验中的表现。
2. 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行为的体现。
反思: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爱心树的手工制作,共同完成一幅爱心树的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走进社区,关爱社区中的老人和环卫工人,将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
3. 爱心树主题班会:定期开展爱心树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爱心故事,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其在讨论和情景体验中的表现。
2. 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行为的体现。
九、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教案:
课题:《爱心树》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爱心树》,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阅读《爱心树》故事;
2. 分组讨论故事中涉及到的主题和社会价值观;
3. 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4. 举行班级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故事《爱心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几个相关问题,确保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涉及到的主题和社会价值观,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班级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体会,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互动交流。
5. 教师总结:总结故事中所蕴含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并鼓励学生将这些品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
《爱心树》这个故事非常适合大班社会教学。
通过这个故事,我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积极参与了讨论,并展示出了对于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同时,学生也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锻炼了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和人文关怀,通过类似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背景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爱心树大绘本一本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故事绘本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提问:——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一、活动目标:1. 通过阅读《爱心树》这本书,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二、活动准备:1. 准备《爱心树》这本书的PPT或实体书。
2. 准备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放松心情。
向幼儿介绍今天要阅读的故事《爱心树》。
2. 阅读故事:用PPT或实体书给幼儿阅读《爱心树》的故事,边读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故事中有哪些角色?爱心树为什么愿意为男孩付出?男孩对爱心树做了什么?你觉得爱心树的心情是怎样的?4. 绘画活动: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用彩色纸张和画笔创作一幅关于爱心树的画作。
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四、活动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爱心树”,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2. 开展“关爱他人”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观点。
3.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作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他人行为的体现。
六、活动准备:1. 准备一张大的爱心树模板,以便于幼儿进行剪贴活动。
2. 准备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 准备爱心树相关图片,用于幼儿观察和模仿。
4. 准备故事音频或视频,以便于幼儿跟随朗读或观看。
七、活动过程:1. 复习故事:通过观看故事音频或视频,复习《爱心树》的故事内容。
让幼儿跟读故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爱心树手工制作: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爱心树模板,指导他们用剪刀沿着模板剪下爱心树,并用胶水将爱心树贴在彩色纸张上。
2024年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爱心树
2024年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爱心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材第四章《感悟成长》的第三节《爱心树》。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大树的无私奉献,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情怀;学习生词:爱心、奉献、快乐、成长;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大树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情怀。
2. 学习生词:爱心、奉献、快乐、成长,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大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情怀。
2. 教学重点:学习生词,观察图片,描述大树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生词卡片、大树道具。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大树,引导幼儿描述大树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爱心树》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大树的变化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讲解生词含义,并通过例句让幼儿理解词语的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同时,让幼儿观察图片,描述大树的变化。
5.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大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情怀。
6.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和彩色笔在画纸上创作一棵爱心树,展示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爱心和感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爱心树》2. 生词:爱心、奉献、快乐、成长3. 大树变化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爱心树》为题,画一棵表现自己爱心的树。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心中的爱心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大班绘本《爱心树》(优秀5篇)
大班绘本《爱心树》(优秀5篇)大班绘本《爱心树》篇一一、活动目标: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二、活动准备:课件,调查表三、活动过程:(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朋友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3、那个男小朋友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4、大树和男小朋友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二)回忆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朋友有多少?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朋友有谁?(四组)(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分组商量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时能做些什么?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课后反思: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因为:1.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
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
《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
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
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活动来源图画书阅读作为语言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画面细节,在幼儿和文本之间注入了丰富的精神与情感色彩,形成了生动的互动过程。
正是这种互动,在拓展幼儿经验的同时,使幼儿获得了有益于其发展的阅读兴趣、习惯与策略。
爱是世间亘古不变的主题,爱的情感的激发更是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家庭6:1的格局,“被爱”成为幼儿生活的主旋律。
殊不知,我们的孩子是懂爱的,他们也愿意付出自己纯真的爱的情感,只要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就能激发幼儿心底浓浓的爱的体验与表达。
于是在“爱”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选择了《爱心树》这本意味深长的图画书,它给生活在现代城市中、被温暖幸福包围的孩子们以感触和思索。
书里蕴含的爱人与被爱、付出与索取的道理,同样对孩子们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为他们体悟人生中另一种滋味提供了素材。
活动前,我有意将图书投放到了阅读区,观察孩子们的阅读情况,以便为自己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依据。
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来翻书的孩子很多,但真正仔细阅读的却不多。
当问及“看明白了吗”,孩子也是草草地用几句话说明对一两页的认识。
究其原因,可能是画面不丰富,没有抓住孩子的眼球;可能是孩子没能真正走进故事里,去体会故事中的感动……那么,该如何引领大班孩子阅读这本图画书、体悟出书中的意味呢?我与孩子们一同开始了《爱心树》的阅读旅程。
活动目标1.通过分步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并能充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自主寻找画面线索,感受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体味大树对小男孩的爱。
3.懂得珍惜他人给予自己的爱,初步萌发感恩的情怀。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本次活动前孩子们已经进行了第一次阅读,主要采用集体阅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法,使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中幼儿能将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提出,引发同伴的相互解答;能积极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故事。
2.物质准备:每名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电视及教学用电子图书、教学图片,表示男孩回来次数的图表,表示页码的标志、书签、黑板、配乐。
活动过程1.回忆故事,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书的内容。
师:还记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谁来给我们讲一讲?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回忆故事内容。
分析从口语向书面语言过渡是早期阅读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目标。
此环节请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回忆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此种方式了解幼儿熟悉故事的程度,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在下面教师读故事的环节中有意识地去感受作家讲故事的方式。
2.深度阅读图画书前半部分,帮助幼儿通过细读画面,理解、感受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
(1)利用电子图书,讲述图画书的1~24页,回顾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引发幼儿对大树与小男孩相互喜爱的关注。
师:讲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幼:感受到了爱。
师:谁和谁的爱?幼:大树喜欢小男孩,小男孩也喜欢大树。
他们互相爱。
分析成人经常与幼儿共同阅读,能引领他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回顾,不仅验证了第一环节中幼儿讲述得正确与否,同时还利用问题将幼儿的注意力指向图书中所表达的爱的内涵。
(2)幼儿自主阅读1~24页,寻找大树与小男孩相互喜爱的画面线索。
师:请你找一找在这一部分中有哪些画面告诉我们大树喜欢这个男孩子?找到以后告诉我们,你是在哪页找到的,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互相喜爱了?在哪页找到了就夹一个小书签,一会儿可以提醒自己讲给大家听。
幼儿自主阅读,引导幼儿围绕问题注意观察画面,发现细节线索,找到互相喜爱的画面就夹上小书签。
分析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结合细节、线索讨论故事的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同时,鼓励幼儿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发现、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细节线索,体验阅读的乐趣。
页码是图画书中的重要元素,不仅是标识,更代表着故事内在之间的联系,而小书签的运用不仅为幼儿后来的讲述提供了便利,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着页码的作用,从而习得运用页码阅读的策略。
(3)交流分享自主阅读的发现,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
①你从第几页看到大树与小男孩互相喜爱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我从页看出,大树特别喜欢小男孩,大树伸长树枝招呼小男孩。
师:那小男孩喜欢大树吗?从哪看出来的?幼:小男孩也喜欢大树,你看他都笑了!②还有哪一页告诉我们大树与小男孩互相喜爱?幼:第6页,小男孩跑过来抱大树。
师:他是怎么跑过来的?幼:着急,还笑着跑过来。
只有看见爱的人才会笑着快快地跑过来。
师:大树呢?大树是什么样子?学一学。
这又说明了什么?幼:大树用叶子召唤小男孩,好像在说“快来快来吧”(孩子在模仿大树说话时声音轻轻的、柔柔的,很有爱意)。
分析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直指图书故事中爱的内涵,幼儿通过对画面细节的分析,判断着大树与小男孩彼此爱的情感,为理解下半部分内容进行铺垫。
同时,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动作模仿大树和小男孩的姿态,具体形象地感受着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
③每当幼儿说到一页,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大图片,贴于黑板上,带领幼儿共同分析。
分析幼儿在分享阅读发现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自己找到的结果,使用大图片不仅可以将幼儿的思维集中起来,达到共同分享的目的,同时还激励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达到真正讨论的目的。
在贴图片时,教师有意识地请幼儿说出图片的页码,并决定图片在黑板上的位置,引领幼儿感受页码的顺序性。
④为什么故事里说到大树很快乐?幼:因为大树喜欢小男孩。
师:大树喜欢小男孩什么呢?幼:喜欢小男孩跟她玩,喜欢小男孩每天都来找她,喜欢和小男孩在一起。
分析运用问题引发幼儿间的讨论与交流,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喜爱,为后半部分的阅读进行铺垫。
3.梳理阅读图画书后半部分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爱。
(1)利用电子图书,讲述图画书的25~30页,引出后一部分。
分析此部分是故事的转折点,教师与幼儿的共同阅读会引发幼儿对故事后半部分更多的期盼与关注。
(2)利用电子图书,导读、梳理图画书31~52页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爱。
①后来小男孩回来了吗?回来了几次?幼:回来了,回来了3次。
幼:回来了4次。
师:有说3次的,也有说4次的。
那咱们一起读一读后面的内容,验证一下小男孩回来了几次。
还要认真读一读,小男孩每次回来都发生了什么事?分析带着问题阅读,有利于调动幼儿阅读的专注性,幼儿学习着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鉴别,并找到正确的答案。
教师导读时,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动作以及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到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激发阅读的内在兴趣。
②教师运用电子图书读图画书的31~52页,验证幼儿的回答。
师:小男孩到底回来了几次?幼:4次。
③教师运用表格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与线索,发现规律和变化。
师:小男孩第一次回来做了什么?幼:他管大树要钱,他说他需要买东西。
师:大树是怎样做的呢?幼:大树让他把苹果拿走,去卖掉换成钱,这样就能买东西了。
师:大树变成了什么样?幼:没有了果实。
师:大树有什么感受?幼:大树还是觉得快乐!(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略)分析本环节教师运用激励幼儿阅读进而理解故事内涵的教育策略:验证发现式阅读——为幼儿紧紧围绕图画书中蕴含的“大树与小男孩爱”的线索,进行充分观察、积极交流提供了空间,幼儿间针对画面细节的解读、分析,使他们习得了有效的阅读策略;借助图表排序阅读——排序的过程就是线索梳理的过程,后半部故事的顺序更加清晰化,同时通过比较每次男孩回来大树的变化,幼儿深刻体会到了爱的付出。
④最后大树就剩下老树墩了,可故事里的大树还很快乐,为什么?(运用问题引发幼儿的讨论与交流,感受大树对小男孩无私的爱)幼:因为大树帮小男孩实现了愿望。
她爱小男孩,帮助了小男孩,小男孩就会快乐。
大树看见小男孩快乐,她就会很快乐。
分析掀起讨论的高潮,激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爱的见解。
⑤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图画书的理解,建立对小男孩行为的正确认识。
师:故事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幼:我很难过,大树什么都没有了!幼:我很感动,大树太爱小男孩了,就像我们的妈妈。
我也想像大树一样帮助别人。
师:大树那么爱小男孩,为了帮助他做了那么多的事,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怎样做?幼:我不想伤害大树,我想每天都和她一起玩。
幼:我不会管她要东西的。
我不想学这个小男孩,我要保护大树。
分析在谈“感受”的问题引领下,幼儿充分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教师尽量多地满足幼儿想说、多说的愿望。
幼儿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的支撑,最终还要回归幼儿的生活,指导幼儿的认知,“假如你是小男孩”的问题将幼儿从故事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充满情感地否认了小男孩的行为,认为爱应该是相互给予的,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已初步实现。
4.利用电子图书完整配乐讲述,引导幼儿迁移情感。
(1)幼儿完整阅读电子图画书,感受故事的完整性。
(2)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悟亲人给予自己的爱,萌发对亲人爱的情感。
师:今天我们又一次阅读了这本书《爱心树》,书中的大树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幼:我想到了妈妈,我要什么妈妈都给我,以后我要爱妈妈。
幼:我想到奶奶了,我要给奶奶做一个礼物。
幼:我想我的姥姥,每天姥姥都给我做饭,我要给姥姥浇花,因为姥姥养了好多花……师:你们真是懂事的好孩子,那我们就把心里的感受、想说的话,都写下来、画下来、说出来,让爱我们的妈妈、爸爸、奶奶、姥姥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好不好?幼:好!分析帮助幼儿将感悟、收获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建立正确的行为认知,是阅读活动的又一教育目标。
最后再一次完整地阅读故事后,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自己身边爱的故事,感受爱的珍贵。
尤其在配乐的意境下,许多小朋友流下了眼泪,故事感动了他们,触动了他们脆弱、善良的心灵。
生动而充满感情的回答也证明了孩子理解了故事,建立了正确的行为认知,对今后的生活同样有着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