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游戏对学前儿童焦虑心理的影响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与教师交往中获 到自己被教师所喜爱,才能深深地感染
得安全感的幼儿往往对同伴也更友好, 幼儿,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幼儿的成功感
更爱交往,更容易为同伴所接受,更少出 最大化,从而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现退缩行为,对同伴也更少敌意和攻击
性。尽管在教师眼里,幼儿寻求关注与
五、通过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促进幼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丫 丫丫 丫 丫丫 丫 丫丫 丫 丫丫 丫 丫丫 丫 丫丫 丫 丫丫 丫 丫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丫丫 丫丫 丫丫 丫丫 丫丫 丫丫 丫丫 丫
安慰的行为非常简单并且充满着稚气, 儿心理健康发展
但是对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来说却是 极为重要的。
社会化环境包括社区、家庭、自然等 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优势,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 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带领幼儿去特
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教学校参观,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
感;有些地区地震,和社区联手举行“大
扬,教师的情感投入要真切,表情丰富,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
语言亲切,使幼儿真正感受和强烈体验 园 江苏】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幼儿园教育环境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二、创造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
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 平等的师幼关系中,教师通过不断满足 幼儿的合理需要,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 特征,进一步稳固了心理因素的健康发 展。例如,当一个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教 师随时都会像妈妈一样密切地关注着 他,能够及时地帮助他解决各种难题,无 微不至地照顾他,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 心理需求。那么,这个幼儿很快就会对 教师产生一种依恋的情感。而积极的情 感依恋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愉快的情 绪,并对幼儿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发展有

论述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系

论述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系

论述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系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学前儿童的生理发育指的是他们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成长和发育过程,包括身高、体重、骨骼、肌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展。

心理生长发育则指的是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交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1. 学前儿童的生理发育对心理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例如,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发育水平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从而对他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此外,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水平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产生影响,如发展不良的神经系统可能影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2. 学前儿童的心理生长发育影响其生理发育。

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社交发展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学前儿童的食欲不振、睡眠问题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同时,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适应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对食物和运动的选择,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发育。

3. 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相互作用。

学前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关系。

生理发育的进展可以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基础,而心理发展的促进也可以对生理发育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良好的情绪调节和社交技能可以减少学前儿童的压力和焦虑,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身体的健康和发育水平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产生影响,而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也会对学前儿童的生理发育产生影响。

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作者:丁宁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2期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尤其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幼儿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发展、意志发展四个方面阐述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并总结目前园所在游戏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世界幼儿教育之父福绿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源泉,是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手段,游戏是幼儿这个阶段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

游戏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智力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发展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1.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第一,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对实际物体的观察能促进其感知觉能力的发展,通过不同感觉器官的刺激增加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例如,在对玻璃球和毛毡触摸中体会光滑与粗糙的区别;在摆弄积木的过程当中,逐渐对积木特性、大小、形状以及颜色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感知。

第二,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不断聆听、移动、观察与触摸,其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判断力均在不断的发展与培养之中。

譬如,在建构积木的过程当中,幼儿凭借观察与摆弄便能够逐渐形成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此种关联思维的形成恰恰是日后幼儿创造性思维建构的基础。

第三,游戏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幼儿角色游戏以及表演游戏中,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模仿或想象现实生活或故事中角色的语言,此类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能激发幼儿创造力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2.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当幼儿进入游戏情境当中,便学会循序渐进地遵守及掌握游戏规则、懂得团结合作。

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幼儿们的共同参与,幼儿能在游戏活动过程中逐步学会和他人交流沟通及相处,其自身的社会性能力便能够得到深入的发展与锻炼。

比如,“娃娃家”是游戏活动当中时常出现的一种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娃娃家扮演的环节中注意使用礼貌性用语表达,帮助幼儿逐步掌握准确表述交谈内容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进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焦虑有几种类型.doc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焦虑有几种类型.doc

幼儿焦虑有几种类型幼儿焦虑有几种类型焦虑属情绪范畴,即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心理上出现一种惶惶不安、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的心态。

幼儿焦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环境性焦虑这种焦虑发生在陌生环境中。

若能脱离此环境,或者对环境适应,焦虑也就消失了。

比如,父母带幼儿到别人家庭(幼儿感到陌生的朋友或亲戚家)小住或玩耍,到了晚上,幼儿便焦虑不安,吵着要回自己家去睡觉。

2、境遇性焦虑对境遇突发事件,幼儿心理承受不了,整天担心“灾难”会再次降临头上,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这种焦虑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

3、期待性焦虑这种焦虑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使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要求。

孩子担心父母的责备,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4、素质性焦虑这类幼儿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外界的一些细微变化较为敏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这些幼儿的父母通常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

父母的这种易焦虑素质,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同时,生活在父母易焦虑的家庭氛围中,幼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容易形成焦虑习惯。

因此,父母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常在孩子面前焦虑不安。

5、分离性焦虑当幼儿与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

刚开始进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哭闹不安,害怕与亲人分离。

这种情绪一般至少要持续几周,有些甚至长达数月之久。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入托分离性焦虑”。

焦虑是一种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父母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学会及时自我调试,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发现孩子有焦虑情绪,应积极加以健康的引导。

游戏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情绪情感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情绪情感也是人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发动、组织与干扰人的认知过程,影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情感情绪还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积极的情绪情感保障着我们的心理健康,使我们能够体验与享受人生的意义与快乐。

学前期是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

作为早期经验的重要内容,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情绪情感体验对成年以后心理生活的健康及人格的完善程度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游戏给幼儿以快乐与满足,它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游戏经常使幼儿体脸积极的情绪情感。

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它给幼儿以快乐,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

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扮演鸡妈妈的幼儿体验着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孩子,教会孩子躲闪。

当幼儿利用游戏材料做出了成果时,会体验到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如果失败了,幼儿在游戏中也不会有任何负担,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可以重玩。

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情绪情感永远是真实的,孩子不会假装,也不会装样子,“妈妈”真心爱自己的孩子,“交替”由衷地关心怎样更好地指挥来往的车辆。

随着游戏主题和构思的发展和复杂化,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更丰富、更深刻。

在“医院”游戏中,幼儿会像医生一样认真给“病人”听诊、开药,嘱咐“病人”按时吃药。

当“护士”的幼儿不仅耐心给“病人”试体温、打针,还主动搀扶病人,让“病人”好好休息。

在“理发店”、“商店”中当服务员的幼儿,尽职尽责地为“顾客”服务,客人的感谢使他们的满足溢于言表。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深深地体验着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在竟赛游戏中,幼儿经历着紧张,体会着紧张后的放松。

游戏使儿童体验各种情绪情感,学习表达和控制情感的不同方式,而且丰富情绪情感的体验,也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他们的友好、同情、责任心、爱憎分明等积极情感。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的心理学意义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的心理学意义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的心理学意义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认知发展: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身份和情境,从而促进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他人的影响,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2. 情绪管理:角色扮演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表达和处理情绪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各种情绪,并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3. 社交技能培养: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需要与他人互动、合作和沟通。

他们学会了分享、轮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发展了良好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4. 想象力和创造力: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自己的角色和情节。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同理心和情感理解: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理解
能力,促进关心他人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6. 压力缓解和情绪释放: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成为儿童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学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了他们的认知、情绪、社交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者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来支持儿童的全面发展,并在游戏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产生及其指导性建议研究

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产生及其指导性建议研究

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产生及其指导性建议研究学龄前儿童是指年龄在6岁以及以下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处于生命早期的阶段,往往会面临着许多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挑战与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焦虑情绪的产生就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焦虑情绪的存在,儿童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于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产生及其指导性建议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原因1.家庭环境的影响儿童的焦虑情绪往往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家庭之间不和睦,亲子关系不良,父母管教过度或不理解孩子的需求等等因素,都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2.社交环境的影响学龄前儿童在面对社交环境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

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自我表达和认知、社交技能等方面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交环境的要求。

此外,受到同伴排斥、欺负、受挫等情况也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情绪。

3.学习压力的影响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学习压力大多来自于家庭和幼儿园。

他们需要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如认字、写字、算术、科学等等,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压力,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

二、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表现学龄前儿童的焦虑情绪表现形式多样,包括:1.生理症状儿童会表现出头痛、腹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生理症状。

2.情绪变化儿童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变得易怒、失落、抑郁等负面情绪。

3.行为表现焦虑情绪可能会导致儿童产生不当的行为表现。

例如,他们可能会变得害羞、退缩、拒绝上学或上幼儿园等。

三、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指导性建议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要营造和谐稳定、关爱有度的氛围。

家长应多给予孩子爱和关注,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空间。

2.增强社交技能学龄前儿童要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包括交流技巧、合作精神、分享等。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减少焦虑情绪产生的可能性。

3.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有合理的规律和节奏,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和学习经历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情绪表达和社交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遗传因素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前儿童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的身体特征和脑功能的发展。

一些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儿童智力、注意力、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关联。

例如,一些儿童可能天生拥有更高的智力潜能,而另一些儿童可能更容易受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会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一个温暖、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而一个冷漠或恶劣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儿童情感和行为问题的出现。

社会环境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学前儿童在社会环境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这些经历会对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学前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为儿童提供了与同龄人交往和互动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社交技能的培养和发展。

而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等因素也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个富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一个缺乏机会和资源的社会环境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教育和学习经历也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前阶段是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适当的教育和学习经历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与此相反,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学习机会可能导致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滞后。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和学习经历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

学前儿童心理危机解读以及干预策略

学前儿童心理危机解读以及干预策略

学前儿童心理危机解读以及干预策略学前儿童心理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学前儿童心理状态不稳定、情感困扰、行为异常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社交等方面造成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和干预。

以下是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危机的解读和干预策略。

1. 分离焦虑:学前儿童进入幼儿园、父母分离等事件容易引起分离焦虑,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分离,情绪不稳定、暴躁、不愿吃、睡不好等。

干预策略:家长和教师应相互配合,给予学前儿童安全感和稳定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互动,加强彼此的情感联系。

2. 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缺乏表情、语言交流障碍等。

干预策略:早期干预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采用益智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孩子对外界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配合。

3. 恐惧症:学前儿童容易出现恐怖、恐惧的情况,例如怕黑、怕狗、怕大声音等。

干预策略:利用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逐渐引导孩子正视他们的恐惧,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减轻恐惧的感受。

4. 压力反应:孩子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情况,例如在考试、面试等场合中。

干预策略:家长和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合适的教育方式,用积极的语言表达鼓励孩子,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注意力不集中:多因为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合理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这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干预策略: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家长应增加与孩子交流,促进其专注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应该提前预防、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配合,给孩子创造健康、稳定、丰富的生活环境,帮助孩子积极面对并克服心理问题,实现全面发展。

华师--学前游戏论题库

华师--学前游戏论题库

1.第1题幼儿园教育实施的游戏一般主要分为创造性游戏和___两大类。

您的答案:有规则游戏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第2题英国心理学家___将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您的答案:斯宾塞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第3题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是___、动作、活动对象和言语。

您的答案:表情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第4题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___。

您的答案:福禄贝尔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5.第5题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儿童游戏需要的性质是___。

您的答案:生物性的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6.第6题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典型游戏形式是___。

您的答案:象征性游戏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7.第7题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自选游戏的组织和___的组织。

您的答案:教学游戏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8.第17题现代学前教育的两种重要手段是___。

您的答案:1、以哲学和心理学、人体生理解剖和脑科学作为学前教育的敲门砖。

2、学习关于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基本理念。

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0.09.第18题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典型游戏形式是___。

您的答案:象征性游戏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0.第19题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自选游戏的组织和___的组织。

您的答案:教学游戏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1.第20题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和___。

您的答案:体验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2.第21题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___、家庭成员及相互关系、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因素等。

您的答案:父母亲的教育方式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13.第22题教师对儿童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___。

您的答案:现场指导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4.第23题狭义的学前游戏的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对游戏教育作用的评价和___。

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04
游戏对学前儿童道德观念形成影响
树立正确价值观
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让儿童学会区分善恶、美丑、真假等价值观念 。
在游戏中,引导儿童思考道德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通过游戏中的奖励和惩罚机制,让儿童明白行为的后果和责任,从而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
遵守规则意识培养
游戏中的规则让儿童学会遵守社会规范 和法律法规。
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 性发展中的作用
汇报人:XXX 2024-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2
目录
• 游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 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交技能培养作用 • 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教育中应用 • 游戏对学前儿童道德观念形成影响 • 游戏在学前儿童自我认知发展中作用 • 游戏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中作用 • 总结与展望
增强社会认知
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理解社会 规则、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 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水平。
缓解社交焦虑
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相 对安全的环境,有助于他们缓
解社交焦虑,增强自信心。
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预测
跨文化研究
科技与游戏的融合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 性发展的影响,以及文化因素如何与游戏 相互作用。
游戏中的榜样作用
游戏中的成年角色或优秀玩家可以成为学前儿童的榜样,通 过观察和模仿他们的行为,学前儿童可以学会如何帮助他人 。
07
总结与展望
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作用总结
促进社交技能发展
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与同龄 人互动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学 习分享、合作、协商等社交技
能。
培养自我意识
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互动 ,学前儿童能够更好地认识自 己,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 价值观。

游戏对幼儿情感的教育

游戏对幼儿情感的教育

例: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带上“咧嘴大笑”的面具, 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喜悦心情;带上一个“横眉冷 对”的面具,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愤怒心情。
二、游戏可以缓解幼儿的紧张恐惧情绪,使幼儿进行 情感宣泄
幼儿在生活中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束缚, 难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研究表明:1.游戏是克服 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 2.游戏能帮助孩子消除愤怒的 心情3.在儿童受到挫折和困扰时,游戏可以宣泄儿 童的焦虑、害怕、愤怒和紧张等情绪,从而减轻或 克服不良心理。在游戏中,儿童可以用比较妥当的 方式表现自己的情绪,设法控制不良的情绪反应。 游戏还能以儿童接受的情景再现不愉快的经历。在 假扮角色的游戏情况下,儿童消除了紧张,降低了 恐惧,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
例如:在做游戏时, 教师要求小朋友扮演 大灰狼,如果小朋友 演得很投入,老师就 会表扬这位小朋友, 这样幼儿内心就会产 生很大的成就感,从 而有利于幼儿自信心 和积极心态的培养。
四、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美好的品质比如同情 心、责任感和集体感。
同情心的发展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 奠定重要的基础。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利用 角色本身的行为规则来约束自己,为了使游 戏能顺利进行,幼儿必须克服困难、约束自 己,坚持完成角色所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中 途而废。所以,幼儿可以通过扮演自己感兴 趣的各种各样的角色,以培养独立的良好品 质。幼儿的集体感表现在对集体的认同和对 集体成员的关心上,比如关心集体的荣誉, 为集体的成功或失败而自豪或痛苦;愿意为集 体的成员做贡献、尽自己的义务,并以此为 乐。
五、交给孩子一些排除游戏中消极情绪的方法 1、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 要让幼儿认识到游戏是一件快乐、高兴的事。 2、给幼儿充分的时间用语言来表达各自的态度和 感受。 3、如果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因为没有分到满意的角 色和玩具而生气,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游戏,等他 心情平静了,再参加游戏。 4、还可以进行情感转移。 六、注重家园情感教育的互相配合,形成共识,达 到教育的一致性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疗法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疗法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疗法1. 游戏疗法(Game therapy):游戏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游戏疗法可以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情感的表达和沟通。

游戏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自信心、解决问题、培养社交技能等。

2. 绘画疗法(Art therapy):绘画是学前儿童常用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绘画疗法可以让儿童通过画画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儿童可以通过绘画来减轻压力、培养专注力和创造力。

3.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音乐对儿童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通过音乐疗法可以帮助儿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儿童可以通过唱歌、弹奏乐器、听音乐等方式来实施音乐疗法。

4. 感觉统合疗法(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感觉统合疗法主要用于儿童感官运动发展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排斥某种感觉、运动困难等。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感觉刺激,帮助儿童调节和整合感官信息。

5.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认知行为疗法主要用于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暴力行为等。

通过帮助儿童认识和改变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促进他们积极和健康的发展。

6. 演艺疗法(Drama therapy):演艺疗法通过角色扮演、戏剧游戏等方式,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体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儿童可以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培养沟通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动物辅助疗法(Animal-assisted therapy):动物辅助疗法常常使用与儿童同处的动物,如狗、猫等,帮助儿童减轻焦虑、增强社会互动、提高情绪和自尊心。

动物能够给儿童提供安慰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

上述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疗法,每种疗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和目标。

每个儿童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选择合适的心理疗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需求和情况来决定。

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浅议游戏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摘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期最典型的话动,游戏对幼儿的社交能力、身心发展、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幼儿游戏的分类和特点的分析,着重分析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发展作用影响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它不仅生动有趣,使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在玩的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开始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可以促进幼儿对新的知识产生兴趣。

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个能激发幼儿兴趣的过程。

游戏对幼儿来说是有着无穷的魅力,是一种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之所以特别喜欢做游戏,这与游戏所具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那么,作为老师怎样能让游戏不仅成为孩子成长的好伙伴,还要使游戏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好导师呢?游戏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只有幼儿是快乐的,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幼儿在游戏成功进步时,必然是快乐的,会感觉到自己很棒,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种体验更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并对游戏产生很大兴趣。

因此,我们在日常游戏中注重改善氛围,利用玩具,现代游戏,民间游戏等,为特点的策略体系,并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发展,完善。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一、幼儿游戏的分类幼儿游戏可以分为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角色游戏、语言游戏等。

体育游戏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良好品德和顽强的个性。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

美术游戏是为了让幼儿在绘画、泥工、折纸、小制作等各项活动中,熟悉多种材料的性能。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和心理教育功能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和心理教育功能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和心理教育功能学前儿童的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和智力,提高创造力,并且促进儿童社交和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可以分为三类:物理游戏、社交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

本文将探讨这三类游戏的类型和心理教育功能。

1. 物理游戏物理游戏指的是儿童在运动中学习和发展技能和能力的游戏。

这些游戏通常需要儿童使用身体来完成,在运动中发展耐力,协调性和平衡性。

物理游戏包括跳跃、奔跑、爬山和打球等活动。

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能力,增强反应和协调能力,并且让儿童学会合作和分享。

心理教育功能:物理游戏对儿童的自信心和管理能力也很有帮助。

当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并成功完成游戏任务时,他们会感到自信,并且感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状况。

物理游戏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管理时间,并且理解努力的重要性。

2. 社交游戏社交游戏是指儿童在与其他人交往中学习和发展技能和能力的游戏。

这些游戏包括与其他孩子玩耍、合作完成任务、学习如何分享社交技能如交流和跟随规则。

社交游戏是一种有趣的方式,让儿童探索不同的社交情境,学习如何与其他人交往。

社交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友善、集体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心理教育功能:社交游戏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非常重要。

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减少孤独感和焦虑情绪,让他们更加自信和自我控制。

在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社交技能的过程中,儿童还可以学会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感,并且学习对其他人表达好意。

3.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指儿童在虚构情景中玩弄角色的游戏。

这些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情境或纯虚构情境。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儿童学会表达想法和感受,并且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儿童在一个安全、没有风险的情境中学习如何把握机会和冒险。

心理教育功能:角色扮演游戏对儿童的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互动。

游戏对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重要意义

游戏对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重要意义

游戏对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重要意义摘要:要想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就需要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

幼儿的情感教育主要以幼儿亲身经历和教师的引导为主。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游戏。

本文通过分析培养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重要性,深入了解游戏对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够给以后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游戏;幼儿;情绪情感引言心理学家在研究的时候发现:情感是一个人的主观反映。

人们在获得满足的时候会表现出高兴、快乐的情感;人在不满足的时候会表现出失望和仇恨等情感。

情感的直接体验就是情绪,情感和情绪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情感,这些情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选择游戏的内容。

现在幼儿的游戏大部分以生活为主,幼儿通过游戏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能够表达出更多的情感。

一、情绪、情感1、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主要以个体的意愿为主。

2、幼儿情绪、情感培养的方法(1)为情绪、情感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来帮助幼儿更好的建立亲子情和师生情。

(2)通过成人的情绪控制来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进行情绪、情感的培养在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过程中成人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成人要给予幼儿一个正确的示范,在培养的过程中成人㛑需要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后在培养的过程中成人一定要认真的体会幼儿的情绪和态度。

(3)通过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来培养幼儿的情绪、情感在培养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肯定为主,通过鼓励的方式帮助幼儿。

同时还需要注意在培养的过程中认真的倾听幼儿说话。

最后就是在培养的过程中用一些暗示和强化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最终让幼儿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二、培养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幼儿的情绪情感非常的丰富,包括:快乐、悲伤、委屈等。

以情景体验引导儿童学会共情

以情景体验引导儿童学会共情

0~6岁阶段共情指体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另一个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并给予他积极情绪反应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领域,对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培养其社会情感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发现,共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源,对其攻击性行为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儿童共情能力较低或者共情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其出现欺辱、攻击等反社会行为。

儿童共情的发展对其社交技能、情感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儿童共情能力的四个发展阶段人类的共情能力与生俱来。

例如,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哭泣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哭泣,当他们观察到妈妈露出怒容时,便会感到恐惧并哭泣;面对大人的逗弄,他们会发出会心的嬉笑。

这些行为都是共情的表现,展示了儿童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和共鸣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共情能力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他们能够敏锐地领会他人的心理状态、情感活动、意图等。

共情力研究专家霍夫曼在大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勾画出了儿童道德共情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遍性共情(约在个体出生后第1年的婴儿期)。

个体不能意识到别人是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一个人,但通过最简单的情绪唤起方式仍能体验到他人正在遭遇的不幸,并显得就像自己也在遭遇不幸一样。

例如,一个孩子因为摔跤而哭泣时,另一个在他旁边的女孩看到后也马上要哭出来了,仿佛是她自己正在遭受伤害和经受痛苦。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共情(约在2 岁左右)。

儿童能区分自我与他人,能分别形成自我的表象和他人的表象,这使普遍性共情发生变化。

这时,儿童已经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意识到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已遭到了不幸,但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不清晰的。

例如,一名1岁半小孩看到自己的伙伴哭泣时,会拖着自己的母亲去抚慰他,尽管伙伴的母亲也在旁边。

第三阶段:对他人情感的共情(约在2~3岁)。

儿童开始能承担角色和使用语言,开始能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求以及对事物的理解。

这使个体能更多地对涉及他人真实情感的诸多线索做出反应,用语言表达各种日益复杂的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 是 以担心 、 忧 虑 为 主要 特征 的负 面 情 绪
状态, 常伴 有 明显 的生 理 变 化 。焦 虑症 是 目前美 国最普遍 的一 种精 神疾 病 , 影 响 了大 约 1 8 % 的 美
国人 口。 我 国缺 乏 全 国性 的 焦 虑 症 调 查 资 料 , 河北、 浙 江等几 个省 的调查 显示 : 焦虑 症 的患病 率
的焦虑 障碍 的学前 儿 童今后 极 有可 能产 生学 校适
( 一) 被试 选取 随 机选 取 江苏 省 某 地 实验 幼 儿 园小 班 、 中班 和大班 幼儿 , 被试在 年龄 、 性别 、 智 力发 展水平 上 大致 相 同 , 并 将 其 随机 分 配 到 对
照组 和实 验组 , 小 班 对 照组 3人 , 实验 组 5人 , 平 均年龄 4岁 3个 月 ; 中班 对 照 组 5人 , 实验组 5 人, 平 均年 龄 5岁 7个 月 ; 大班 对 照组 3人 , 实 验 组 5人 , 平 均年龄 6岁 5个月 , 共计 2 6人 。
基金项 目, 项 目编 号 : 1 1 Y J C 8 8 0 0 5 2 。


问题提 出
实, 受 到普遍 的认 可 。以往 的研究 中 , 学前儿 童焦
虑心理 的年 龄差异 显著 。很多 家长报 告三岁 的孩
子 焦 虑 症 状 明 显 高 于 四五 岁 的 孩 子 。 除 此 以
对 大 中小 班学前 儿童 焦虑 心理 的改 善情 况 。
二、 研 究 方法
在5 %一 7 %, 据 此估计 全 国约 有 5千 万 以上 的焦
虑症患者。 以往 的研究 中, 人们普遍重视 成人 的焦 虑情 绪 , 忽 略 儿 童焦 虑 心 理 的 研究 。实 际 上
焦虑 障碍是 除多 动症 和孤独 症之外 的另一种 常见 的儿 童心理 障碍 。 国外 研究 资料 显示 未接受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B 8 4 4 . 1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5 - —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0 7 8 ( 2 0 1 3 ) 0 4 - 0 1 7 2 - 0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0 7 8 . 2 0 1 3 . 0 4 . 5 3

要: 探讨 情景游戏对学前儿童焦虑心理 的改善情况。随机将 2 6名小班 、 中班和大班幼儿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对 照组不接受情景游戏 , 实验组 的幼儿 进行情景 游戏干预 。采 用 S p e n c e 学 前儿童焦虑 量表为心 理测量工具 对两组幼儿游戏干预前 、 后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情景游戏实施前后 , 除了广泛性焦虑 、 强迫性 神经 症 障碍无 明显变化外 , 小班 、 中班和大班实验组的学前儿 童焦虑心理 总分 以及 躯体伤害恐惧 的得分均有显著 降低。 关键词 : 情景游戏 ; 学前儿童 ; 焦虑心理
( 二) 评 量 工具 采 用 S p e n c e学前 儿 童 焦 虑 量表 ( 父母报告 ) 的中文修订版为测查工具 。总 量表 的 C r o b a n c h ’ s 0 【 系数为 0 . 8 7 , 量 表 的重测 信
并将 强 迫 性 障 碍 和 创 伤 后 应 激 障 碍 独 立 成 章) , 4 但S p e n c e的分 类 已被 大量 的研 究 予 以证
度为 0 . 7 0 , 共包括分离焦虑 、 躯体伤害恐惧 、 社交 恐惧 、强 迫 性神 经 症 障 碍 、 广泛 性 焦 虑 5个 分 量
第 4期
杨小晶 , 等: 情 景 游 戏 对 学 前 儿 童 焦 虑 心 理 的 影 响
‘ 1 7 3・
表 。采 用 5点记 分 方 法 , 将各 分 量 表 中所 有 题 项 得 分 的平均 分作 为 各 焦 虑症 状 得 分 , 将 所 有 焦 虑 题 项得 分 的平均 分 作 为 儿 童 的焦 虑 总 分 , 得 分 越 高, 表 明该儿 童 的焦虑 问题越 严重 。 ( 三) 变量 的控 制 本 研 究 进 行 无 关 变 量 控 制 。1 . 被试 。大 中小班 实验组 与对 照组 幼儿 实验 前在 焦虑 心理 上 同质 ; 实 验 组 幼儿 除 了进 行 情 景 游戏 活 动 外 , 其 他 活 动 与 对 照 组 相 同。2 . 家长 。 研究 者通 过访 谈 的方式 了解 到幼 儿在 家庭 环境 中 没有 情景 游戏 活 动 , 确 定 家 长不 会 有 意 识 地 对其
外, 有研 究 表 明即使儿童 在 同一种焦 虑症状 上 , 不
同年龄 段 的儿童 的侧 重点 也 有 所 不 同 , 如 儿 童 对 动物 、 黑 暗和想 象物 的恐 惧是 随年 龄 的增 长 而 下
降, 而对学 校和社 会 的恐 惧则 随年 龄 的增 长 而 增 多。 因此 , 本 研 究 根 据 大 中小 班 幼儿 不 同 年 龄 发展 特点 自编各 类 情 景 游戏 , 试 图探 讨情 景 游 戏
第3 3卷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J o u na r l o f Hu a n g g a n g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国栋
( 盐城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 江苏 盐城 2 2 4 0 0 2 )
作者简介 : 杨小晶 ( 1 9 8 0一) , 女, 江苏东 台人 ,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 学学院讲师 ; 李 国栋 , 盐城师范学 院教 科 院讲 师。
基金项 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 五” 规 划项 目, 项 目编 号 : C—c / 2 0 1 1 / 0 1 / 6 9 ; 教育部人 文社会 科学青 年
应 不 良、 缺少重要 的社交体验并伴 有物质滥用 。 _ 3
澳大利 亚著 名 心 理学 家 S p e n c e基 于 对 3 1— 8 3月大 的学前 儿童 的调 查研 究 , 通 过 验证 性 因 素
分析 证 明学 前 儿 童 焦 虑 障 碍 可 分 为 躯 体 伤 害 恐 惧、 社交恐 惧 、 分离焦 虑 、 强迫性 神经 症 障碍 、 广 泛 性 焦虑 和创伤 后应激 障碍 。虽 然该结 果 与 目前 正 处 于征求 意 见阶段 的美 国精神 障碍 与统计 手册 第 五 版 的分 类方 式 略有 不 同 ( D S M —V主要 修 改 了 诊 断 的时间标 准 、 取 消 分 离焦 虑 障 碍 的年 龄 限 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