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二)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二)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二)未2008-03-23 0002第Ⅱ卷(114分)四(21分)13、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9分)(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分)答:(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答:(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分)答:14、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①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①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4分)杜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你喜欢哪一首?请从艺术表现方面,自选一个角度作分析,说说自己喜欢这首诗的理由。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5分)(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何也?!《过秦论》(2)此地有,;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兰亭集序》四、(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心灵上的烙印白桦我与我同时代出生的所有人一样,出生、成长于战乱,尔后正如一切落叶乔木那样,都不能绕过秋冬而永远留在春夏。

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也像落叶乔木一样,默默地在自己的心灵里留下了年轮。

唉!最柔弱、最敏感的是人的一颗心呀!最坚强、最博大的不也是人的一颗心吗?1939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几个日本兵把一个年轻的抗日志士押往城外的刑场。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大庆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时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

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

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

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假如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

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怀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

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

特别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

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一、课内文言知识(35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河内凶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增加C.填然鼓之之:代“鼓” 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2.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A.学不可以已.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寡人之于.国也月出于.东山之上.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以其无礼于.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2分)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⑥间.至赵矣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②⑥/④ C.②⑥/①③⑤④ D.①⑤④/②/③⑥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寿命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顾:回头D.负.荆请罪负:背着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鸡豚.狗彘.之蓄豚:猪。

彘:小猪B.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莩:快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民。

D.不积跬步..跬步:半步,古代跨出跨一脚为“步”,两脚为“跬”。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表达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络生活和读者的最珍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打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表达原那么。

所谓限制表达,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表达,“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者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表达者后,立即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风格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表达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表达。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仁慈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目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表达人,开场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表达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表达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到达了HY。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安阳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一语文答案卷1.A(A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

符合语境。

B述而不作:指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

此处望文生义。

C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此处褒贬误用。

D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此处不合语境。

)2.C(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放在“《来自星星的你》”之后。

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本原因是……”或“与……有莫大关系”;另外,“一项”应放在“由”前面。

D项句式杂糅,“根据数据”和“数据显示”是两种句式。

)3.B4.C(A.使动用法;B.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D.名词作动词)5.D(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B.助词,无意义/介词,在;C.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取独;D.介词,在)6.B(例句与B 句都是被动句,A D项都是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句)7.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张冠李戴,应该是“冯骥才认为”。

B项无中生有,“最先提出”无根据。

C项不合文意,原文是“这种对传统的保护意识”而非“用实际行动”。

)8.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信息的能力。

A项断章取义,原文是“究竟是应该感到自豪呢,还是自卑?”B项以偏概全,“完全一样”说法错误,原文为“差不多”。

D项偷梁换柱,原文是“人家倒替我们担忧了”而非“中国的城市规划者深刻地认识到”。

)9.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及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强加因果,两者之间不成因果关系。

C项夸大事实,掉了信息“几乎”。

D项超前判断,原文是“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而非“已经在开始反省”。

)10. C(增多)11.A(③是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④是侧面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⑥是元淳之子陶正靖所为)12.B(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便定了他“检察失实”的罪名。

)13.(1)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客观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9题,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虽有槁暴C.合从缔交D.威振四海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作《师说》以.贻之君臣固守以.窥周室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弃甲曳兵而.走D.则.群聚而笑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对于大家辛辛苦苦取得的成绩,她不赞一词....,相反还说了不少风凉话。

C.领导干部应该多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精力花在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效率上,不能粗枝大叶,大而化之....。

D.市中心商厦一楼的窗户全都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走过60年发展历程的铁道部,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扮演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壁垒。

C.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D.当我们注重保护城市环境时,城市的容貌不仅变得更清洁,更漂亮,而且市民也变得更讲文明,更有素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道德是历史范畴,道德功能又在于现实地规范行为,在行为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作用中历史现实化。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word格式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word格式

河北省任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10页,第Ⅱ卷10至12页。

第Ⅰ卷(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

在这里,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在中国,《诗经》可以说是现实型文学的源头。

《诗经》以赋、比、兴为基本艺术表现方法。

比兴中含有一定的象征因素。

但就总的倾向看,《诗经》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

其后,《史记》、杜甫的诗作、白居易的诗作、明清小说等等,体现出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班固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实录”之作;白居易主张“以似为工,以真为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曹雪芹也强调“实录其事”。

这些观点说明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

从理想型文学来看,《楚辞》最早体现了其基本倾向。

《楚辞》既有现实的抒写,也有寓意象征,但更主要的是奇异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精神。

其后,李白诗作狂放奇幻,超然于生活之上,纵横于仙境之中。

《西游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都体现出幻想奇异、超越现实的特征。

再看看象征型文学,《庄子》中的寓言与神话,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哲学精神,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在以后的体现禅趣的山水诗作中,通过水光山色、阴晴变幻写出自然、人生意境,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暗示耐人寻味的哲理禅意。

王维的一些诗作即如此。

柳宗元《西昆酬唱集》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

西方最早的文学古希腊神话、史诗和戏剧,也初步具有了三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

神话主要是幻想的产物,但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认识客观世界的。

荷马史诗在神话传说基础上把人神化,又使神具有人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借助想象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与要求,既具有浓厚的理想精神,又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现实;古希腊戏剧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从农村酒神祭礼和民间滑稽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朔.漠(shuò)自诩.(xǔ)驽.钝(nǔ)泥.古不化(nì)B.骠.勇(piào)桑梓.(zǐ)苔.藓(tāi)前倨.后恭(jū)C.剽.窃(piāo)朱拓.(tà)谙.熟(ān)戛.然而止(jiá)D.栈.道(jiàn)宵柝.(tuò)蹙.缩(cù)间.不容发(jiā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哈密瓜嗔怒出奇制胜黔驴技穷B.三步曲就绪一愁莫展人才辈出C.渡难关沉湎沸反盈天卑躬屈膝D.座右铭即使没精打采既往不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人或许没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断,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B.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C.再见阔别多年的战友,他感慨道:“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转眼我们都两鬓花白了。

”D.读者在具备了作品里相应的生活经验之外,还得凭着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去感受艺术形象特征和细节内涵,这就好比在江南园林中寻幽访胜,能给人渐入佳境....的感觉。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所守或.匪亲或:有的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然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C.一去紫台连朔.漠朔:北方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为:创作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行军用兵之.道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或师.焉,或否焉C.追亡.逐北吞二周而亡.诸侯 D.自以为..关中之固铸以为..金人十二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江门市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全部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逝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其次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特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特别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开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亲密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依次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志向相协调的。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显明的行为方式。

中华文明绵延教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是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朔.漠(shuò)自诩.(xǔ)驽.钝(nǔ)泥.古不化(nì)B.骠.勇(piào)桑梓.(zǐ)苔.藓(tāi)前倨.后恭(jū)C.剽.窃(piāo)朱拓.(tà)谙.熟(ān)戛.然而止(jiá)D.栈.道(jiàn)宵柝.(tuò)蹙.缩(cù)间.不容发(jiā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哈密瓜嗔怒出奇制胜黔驴技穷B.三步曲就绪一愁莫展人才辈出C.渡难关沉湎沸反盈天卑躬屈膝D.座右铭即使没精打采既往不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人或许没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断,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B.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C.再见阔别多年的战友,他感慨道:“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转眼我们都两鬓花白了。

”D.读者在具备了作品里相应的生活经验之外,还得凭着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去感受艺术形象特征和细节内涵,这就好比在江南园林中寻幽访胜,能给人渐入佳境....的感觉。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所守或.匪亲或:有的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然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C.一去紫台连朔.漠朔:北方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为:创作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行军用兵之.道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或师.焉,或否焉C.追亡.逐北吞二周而亡.诸侯 D.自以为..金人十二..关中之固铸以为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高度概括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原委是怎么打破的?缺憾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

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

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就是结构方式,这才是创建,才能显示作家的天才。

曹雪芹正是在《红楼梦》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

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其时空表现形态虽各自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样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务为枢纽来挽结和创建整体的时空结构,就是故事的时空结构。

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经常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随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来往往。

“现在”不是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将来的图像,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

“传统”在被打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别,创建了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

这是我们过去相识不到的层面,也正是《红楼梦》叙事“新变”的内涵。

(摘编自郑铁生《<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材料二:《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

“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一、课内文言知识(35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河内凶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增加C.填然鼓之之:代“鼓” 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2.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A.学不可以已.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寡人之于.国也月出于.东山之上.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以其无礼于.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2分)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⑥间.至赵矣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②⑥/④ C.②⑥/①③⑤④ D.①⑤④/②/③⑥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寿命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顾:回头D.负.荆请罪负:背着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鸡豚.狗彘.之蓄豚:猪。

彘:小猪B.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莩:快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民。

D.不积跬步..跬步:半步,古代跨出跨一脚为“步”,两脚为“跬”。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并吞八荒..之心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这里指天下。

B.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秦国采用苏秦的建议,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与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C.履至尊而制六合..六合:天地四方,这里与“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同义。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今君乃.亡赵走燕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B.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C.乃使其.从者衣褐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D.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亦不以.城予赵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B.余嘉其.能行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作《师说》以.贻之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2分)A.且庸人尚羞.之 B.而耻.学于师 C.秦王恐其破.璧 D.商人重.利轻离别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5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5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每空0.5分)(1)《蜀道难》中用星宿分野由秦入蜀难行的诗句是:,。

(2)《蜀道难》中写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从婉转流利到滞涩不畅这一变化的诗句是:,。

(4)《师说》中作者认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内心想法是:,。

(5)《师说》中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当时的人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6)《锦瑟》中运用鲛人泪珠、良玉生烟的典故,表现理想可望而不可及的诗句是:,。

(7)《马嵬》中写唐玄宗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的诗句是:,。

(8)《过秦论》中采用比喻句写陈涉起义影响的诗句是:,。

(9)《秋兴八首》(其一)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10)《过秦论》中体现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一句是:。

(1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回应门客谏言,体现其“高义”的一句是:。

二、课外古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小题。

(19分)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仲卿,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

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山阳令,量移①江陵府掾曹。

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礼部郎中、史馆修撰。

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

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

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②不易。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

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后学之士,取为师法。

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①量移: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

②荣悴:兴衰。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投:投送B.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延:延请C.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鄙:鄙陋D.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振:传开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韩愈真率、坚正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 A.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B.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C.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D.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等到考中进士后,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传布他的名声,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

B.韩愈曾上几千字的奏章诉说宫市的弊端,触怒了皇上;皇上就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韩愈的《进学解》很同情他;因为韩愈有史学才能,所以委任他做礼部郎中、史馆修撰,编写史书。

D.本文叙述了韩愈在仕途起伏的经历,称赞了他的真诚直率的品格、政绩以及文学成就,也写了他高傲自大的性格特点。

1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0分)(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

(5分)(2)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8—19题。

(11分)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贺铸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

便莫惜离觞频卷白。

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

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18.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终日怀归翻送客”一句写自己客中送客、宦愁又添离愁、思乡又加怀友的怅触、感伤、凄楚悲凉的心态。

为下文奠定沉郁悲凉的调子。

B.“春风祖席南城陌”一句,点明别离的时间、地点。

“祖”,本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的一种仪式,“祖席”这里便指饯行的酒宴。

C.“临水驿,空山驿”四句,运用连续反复的手法,将野水空山、荒驿孤灯的寂寞和凄凉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

D.“纵明月相思千里隔”至结尾数句,笔锋陡转,振起全篇:真挚的友情将会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使他们在现实中近在咫尺地相会。

E.这首词一大特点是多处使用叠句。

这些叠句的使用,一方面加深了词的蕴含及情感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词的声情美,显得优美动人。

19.词中“动管色,催行色”和“何处投鞍风雨夕”句,在内容和写法上与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哪些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6分)三、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19~22题。

半份礼物罗伯特·巴里那一年我十岁,我哥哥尼克十二岁。

在我们俩想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

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

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这样一份儿礼物,可就非同寻常了。

好的是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

我和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

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

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

“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

”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

母亲一天到晚操劳不停,既要做饭,又要照料我们,还要在浴缸里洗我们全家人的衣服,而且对干这一切活儿都毫无怨言。

她很少笑,不过,她要笑起来,那可就是我们盼望的赏心乐事。

“你们打算给她送什么礼物?”父亲问。

“我们俩将各送各的礼物。

”我答道。

“请您把这事告诉给母亲。

”尼克对父亲说,“这样她就可以乐呵呵地想着它了。

”父亲说:“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竟出自你这么个小脑袋瓜儿里,你可真聪明!”尼克高兴得面泛红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