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 导学案 最新沪科版物理
沪科版《4.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教案.doc
沪科版《4.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教案教学冃标: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教学重点: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学生列举:穿衣镜,汽车后视镜,哈哈镜,老花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等。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生活中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一一透镜。
二、新课教学出示一块凸透镜,让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画出凸透镜的示意图,对照图,讲述概念:主光轴:两个球心的连线;光心:透镜的中心,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演示实验:将一束平行光照到凸透镜的上,在•凸透镜后放置一块光屏,前后移动,观察屏幕上的像。
实验现象:在某一位置,光线集中于一点。
焦点(F):—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该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中焦距。
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则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即左、右焦距相等)。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乂叫做会聚透镜。
学生计论:生活中哪些仪器中使用了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有可能举出:眼镜的镜片。
分析:老花镜的镜片为凸透镜,但近视镜的镜片为凹透镜。
出示凹透镜,让学生观察凹透镜与凸透镜在结构上的区别: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引导学生猜想,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光线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要求学生画出光路图。
补充:冈IJ才我们用的透镜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材料不同,会影响结论吗?将水倒入废灯泡中,观察现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说课稿: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表现,查找教学中的不足。
2.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3.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4.参加教师培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3.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为:
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实验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对实像与虚像的理解,尤其是虚像的形成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八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4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阶段过渡到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而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可能相对缺乏耐心。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初步形成了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习惯,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
1.实验探究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来构建知识,这有助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2.问题导向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认知心理学中关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理论。
3.小组合作法: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小组合作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他们发现他人的优点,互相学习。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本节主要介绍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以及成像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3. 成像的性质4. 成像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如放大镜看字,引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以及成像的应用。
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距下的成像情况。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等。
分享讨论成果,拓宽知识面。
5. 练习: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 > v > f。
物距u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2f。
物距f <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 > 2f。
物距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给定的物距和像距,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2. 答案: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确定成像的性质。
福建省石狮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4.5.1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
福建省石狮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4.5.1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课程,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科学探究的方式,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能够运用凸透镜进行简单的成像实验,并能够解释实验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凸透镜进行成像实验。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凸透镜、光屏、蜡烛等。
学具包括实验记录表、画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引发他们对凸透镜成像的好奇心。
2. 讲解:向孩子们讲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让他们了解凸透镜是如何将光线聚焦成像的。
3. 实验: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凸透镜、光屏和蜡烛,观察和记录成像的结果。
5. 应用: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成像实验,如用凸透镜成像制作放大镜等。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凸透镜进行成像实验。
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运用凸透镜进行一些简单的成像实验,并能够解释实验结果。
但在实验操作和记录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我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如制作放大镜、望远镜等,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认识透镜)—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时数: 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2、过程与方法能从所学的物理知识中联系到现实生活的物品,如近视镜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能力重点难点: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及三条特殊光线2、三条特殊光线。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思考】用冰能取火吗?【故事】很多年以前,有一支探险队,在他们去南极的途中,遇到了特大的爆风雪。
等到风雪停止天放晴时,饥肠辘辘使他们想起生火做饭的事。
但保管火种的探险队员发现,由于同暴风雪搏斗,存放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在这天寒地冻、遍地冰雪、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气温下,所有的食品都冻的像“石头”一样,没有火种,这样的“石头”怎么吃得下呢?正当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探险队员提出了“用冰取火”的主意,这种方法行不行呢?试一试再说吧!于是他们便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了。
“成功啦!成功啦!”所有的探险队员都为重新获得了火种而欢呼起来。
二、新课进行1、识别透镜:什么是透镜?➢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
➢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2、请学生看图解说:在透镜研究中有几个重要的特定名称。
它们是:(1)主光轴,它是连接透镜两球面曲率中心的直线。
(2)副光轴——通过光心的任意直线。
所以副光轴有无数条。
(3)光心——透镜主轴上的一个特殊点。
通过光心的光线,其出射方向和入射方向互相平行,但可有旁向的平行位移,对薄透镜一般认为其方向不变。
薄透镜的中心可以近似地当作光心,射向薄透镜中心的光线可认为无折射地通过。
(4)焦点——平行光束经透镜折射或曲面镜反射后的交点。
有实焦点和虚焦点两类。
薄透镜两边的焦点对称。
而一般透镜的第一焦点(物方焦点)和第二焦点(像方焦点)不对称。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科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
具体内容包括: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3.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二、教学目标1.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掌握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能够运用凸透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
3. 区分实像和虚像,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推理和应用,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白板、投影仪、尺子、光具座。
2. 学具:学生实验套装(包括凸透镜、光屏、蜡烛等)、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凸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成像现象,引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好奇心。
2. 理论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讲解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3. 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如放大镜、照相机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凸透镜成像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现象,测量物距、像距和焦距,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凸透镜成像规律1. 物距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 > v > f,应用于照相机、摄像头。
2. 物距u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2f。
3. 物距2f > u >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 > 2f,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
4. 物距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老花镜。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 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沪科版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2、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自主学习一、基本概念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作的光学器件,它对光有作用。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记住三条特殊的光线3、透镜的基本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用表示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思考:凸透镜越凸(也就是越厚)对光的会聚能力越(选填强或弱)小结:1、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透镜:边缘厚,中央薄;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3、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 ”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到的距离叫焦距,用“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4、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是折射现象的应用。
5、凸面镜:对光起作用。
凹面镜:对光起作用。
是现象的应用。
展示交流11、透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____;另一种为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____、2、下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3、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6、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7、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沪科版入年级 4.5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案 )
沪科版八年级4.5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案)一、教学内容1.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2.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 凸透镜焦距与成像关系的研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仪是如何工作的。
2. 理论讲解:介绍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讲解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4.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 应用拓展:讨论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放大镜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凸透镜成像规律1. 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
2. 2f > u >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投影仪。
3. 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老花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2. 列举生活中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例。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1.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和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 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例:照相机、摄像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等。
3. 设计实验:准备一个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
将蜡烛点燃,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同学们在学本节课之前, 基本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把简单的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对生活中的一些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等有一些感性认识;对物理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指导。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指引探究式教学 ◆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方法◆◆ 课 时◆2课时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老花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
不同形状的透镜、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光具座)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一、 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生甲:穿衣镜、汽车后视镜、交通镜、哈哈镜。
生乙: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平光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
师:请同学们对你们见过的这些镜子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根据。
生甲:根据镜面的形状来分,镜面是平的有:穿衣镜、三棱镜、近视眼镜,平光镜;镜面是弯曲的有:哈哈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交通镜、汽车后视镜。
生乙:根据能反射光和能透光来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镜、凸面镜、凹面镜,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镜、近视眼睛、平光镜、三棱镜、放大镜。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 凸透镜) 教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凸透镜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会根据透镜的形状特点判断生活中的透镜.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会根据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测量凸透镜焦距.3.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4.知道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5.会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透镜的类型.教学重点: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会根据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测量凸透镜焦距.教学难点:知道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下雨之后,小狗花花在透明的雨棚下睡觉,这时候它窝上的薄塑料布上已经聚积了一层厚厚的雨水.一觉醒来,雨过天晴,太阳公公将阳光透过积水把花花照的暖烘烘的.花花正打算出去玩玩,突然,灾祸降临了,花花的尾巴起火了,天哪!这是谁干的呢?一、凸透镜和凹透镜【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0、73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2.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3.透镜上两个通过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4.在透镜中,凡是通过某一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该点叫光心.【小组讨论】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A、B、D,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2)属于凹透镜的是C、E,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教师点拨】此处透镜的分类是依据透镜的形状特点进行的,应将透镜中间的厚度与透镜边缘的厚度进行对比,进而得出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结论.因此中间凸出来的透镜不一定就是凸透镜,如果中间凸出来,但是其厚度与边缘处的厚度相比要薄些,仍然属于凹透镜.二、透镜对光的作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0、73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将会聚于一点,该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F).4.从凸透镜焦点发出(或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5.平行于凹透镜的光将发散射出,其反向延长线将交于一点,该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小组讨论】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2.演示实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猜想如果放凸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3.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4.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5.演示实验(2):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请你猜想如果放凹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6.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7.总结: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教师点拨】1.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凸透镜一定使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相交.一束平行光变得会聚、发散光变得平行(或更靠拢一些)、会聚光变得更会聚都是会聚作用的体现.2.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不是指凹透镜一定使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散开.一束平行光变得发散、会聚光变得平行(或使相交的点变得更远)、发散光变得更发散都是发散作用的体现.3.当我们知道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这一光路后,可以利用“光路可逆”知识理解从焦点处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平行于透镜主光轴射出.【跟踪训练】1.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2.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A)3.如图所示,甲图两条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乙图一条光线入射到凹透镜上,F为焦点,虚线为主光轴.请完成甲、乙两图的光路作图.解:如图所示.三、凸透镜的焦距【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选择一晴好天气,取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透镜与纸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在某一位置最小最亮.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纸上的该点将会燃烧起来.凸透镜到纸上最小最亮的点的距离就是焦距.2.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纸与透镜间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大而暗,无论怎样调节纸与透镜间距离都不能出现最小最亮的一点.3.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它不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它有焦点吗?答:有虚焦点.【教师点拨】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2.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叫实焦点.3.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4.由于这个焦点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所以叫虚焦点.5.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跟踪训练】1.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A、C(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从图中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新课引入】潇潇同学在玩放大镜的时候,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当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当用它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时,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这是怎么回事?成像规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1、72、73页内容,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填空:1.物距在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3.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4.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5.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能成像.【小组讨论】1.熟悉基本概念.(1)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2)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3)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4)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实像.(5)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虚像.2.请各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完成下列实验.(1)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标出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2)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测出物距、像距并记录.(4)保持凸透镜固定不动,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蜡烛处于距离凸透镜等于二倍焦距的位置,观察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测出物距、像距并记录数据.(5)把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使蜡烛处于距离凸透镜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的位置,观察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测出物距、像距并记录数据.(6)把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使蜡烛处于距离凸透镜等于一倍焦距的位置,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测出物距、像距并记录数据.(7)当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小于一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上没有像.取下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燃烧的蜡烛,会看到蜡烛的像,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倒正如何,填入表格.(8)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复以上实验,分析焦距的长短与成像间的关系.(9)在以上成实像和成虚像的情况下,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向左侧或右侧偏斜,观察火焰的像是向左侧还是右侧偏斜,找出物和像的左右、上下关系.物距与焦距关像距与焦距关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同侧或异侧倒正大小虚实系系u>2fu=2ff<u<2fu=fu<f【教师点拨】1.实验中,使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中,应让蜡烛从离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凸透镜靠近,每次在光屏上成像时,就记录下像的性质、物距、像距,这样便于寻求普遍规律.2.凸透镜成像特点(1)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像规律(1)2倍焦距点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3)同一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焦点越近,虚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4)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5)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D)A.像的A'部分消失了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C)A.15cm<f<30cmB.f>15cmC.f<15cmD.f>30cm3.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乙(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8.0cm.(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上调节.(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10.0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2021-2022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倒正、大小、虚实、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3、了解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1.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2.试一试,凸透镜成什么像?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探究(一)课题板书:凸透镜成像(二)实验准备1、透镜焦距f=_____cm2、实验器材有哪些?3、物距和像距4、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中央?(物距与焦距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实虚大小正倒u>2fU=2f2f>u>fU=fu<f(四)交流评估1.各小组送交自己的实验记录结果,进行投影展示,表述发现的现象和规律。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开展评估,各述己见。
(五)归纳和总结通过本节课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得到如下规律:投影展示规律:(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2)实像(倒或正)虚像(倒或正);(3)物近像远像变(大或小)。
二、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2、投影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3、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三、作图分析凸透镜成像投影展示四、课后延展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2、当光屏上接到火焰像时,移去光屏,眼睛位于光屏右侧,能看到像吗?动手试一试,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五、当堂检测1、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全册《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沪科版学习目标:1、知道透镜的几个基本概念(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理解并画出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2、学会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对光线的作用的方法重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定义: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透镜的有关概念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
(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3、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注意:会聚作用不一定要使折射光线相交,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指的是:光通过透镜后,其折射光线向主轴偏折,即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合拢一些。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指的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其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偏折,即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发散开一些。
【典型例题】例1、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解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B项正确、【答案】 B例2、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光线分别通过a、b透镜后的传播方向、如图乙所示,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1)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判断出光线是会聚的还是发散的,来确定透镜的类型、解析:(1)凸透镜中,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凹透镜中,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2)两条平行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如图所示:知识点二、凸透镜的成像1、物距和像距(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常用u 表示。
八年级物理全册《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新
凸透镜成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复习引入展示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光学元件: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归纳共同点学过光的折射后,我们研究另一种不同的镜子展示凸透镜、凹透镜讨论还有哪些地方见到过类似仪器。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课教学演示实验: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
动画演示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学生观察凸透镜,讨论、分析、归纳其特点使学生能直观的、快速的认识凸透镜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新课教学一.观察两个透镜有什么不同、相同之处透明、折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
2、中间薄、边沿厚的是,3、用课件打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截面图,让同学们学生快速认识凸透镜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以及对光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新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的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学情分析同学们在学本节课之前,基本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把简单的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对生活中的一些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等有一些感性认识;对物理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指导。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 1.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1、认识透镜,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能根据探究目的制定计划和选择实验器材3、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合作探究认识凸透镜与凹透镜1、凸透镜:中央 ,边缘它对光有作用。
凹透镜:中央 ,边缘它对光有作用。
2、与凸透镜有关的名词:叫主光轴;叫透镜的光心;叫焦点;叫焦距。
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2、画出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图4-2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如图4-23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如何测量物距及像距v?图4-232、改变物距多做几次实验,并把每次实验的物距u、像距v 及成像特点记录在课本P72页的记录表中。
3、分析数据你会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合适位置打上“√”)物距像的性质像与物在凸透镜的正立倒立放大等大缩小实像虚像同侧异侧u>2fu=2ff<u<2fu=fu<f相信你能成功【学习检测】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称为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称为________透镜。
2、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点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它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D、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一定不可能相交于一点4、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巩固训练】1、小林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后10cm处得到一个最清晰的亮斑,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4、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5、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7、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9、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新版)沪科版(1)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设计思路
1、通过比较鱼缸中的“蜡笔小新”和空气中的“蜡笔小新”的不同,复习巩固放大镜(即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
再出示照相机,巩固复习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通过演示对比得出凸透镜能成放大与缩小的像,激发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欲望。
3、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讨论后得出结论。
5、交流讨论实验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
6、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把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编成一首歌,以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7、通过“物像大比拼”游戏,巩固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8、通过比较两幅抗击冰雪最感人的照片,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分析。
物理八年级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沪科版
例题 2 如图所示,完成光路图。
思路导航: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必跟 主光轴平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交于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 向不变;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必跟主光轴平 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 线传播方向不变。
① 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 ②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 u 表示; ③ 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 v 表示。 (2)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a.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什么样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 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b.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使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焰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的
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 正立 都是放大的
不能
实际上是不存 在的,只能透过 凸透镜看到虚 像
像和物体位于 凸透镜的同一 侧
典型例题: 知识点 1:透镜
例题 1 在下图所示的方框中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 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7 / 16
思路导航:在图 A 中,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发散,所以框中应是凹透 镜;图 B 中,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交于一点,即变得会聚,所以框中应是凸透镜; 图 C 中,会聚光线经过透镜后变成了平行光线,即变得发散了,所以框中应是凹 透镜;图 D 中,发散光线经过透镜后变为会聚光线,框中应是凸透镜。
的中心位置,调整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焰
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能完整地落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我设计这节《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凸透镜成像的现象;3. 学生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2.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包括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大镜看报纸,引导学生思考凸透镜的成像原理;2.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自行安排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现象;3. 讨论与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一起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放大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活动难点:学生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进一步探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
通过这节《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课程,我希望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课程时,我认为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凸透镜成像的现象,这是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关键。
学生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
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想进一步补充和说明。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凸透镜和凹透镜【目标案】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重点】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认识、【难点】对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理解、【预习案】1、观察下图所示的透镜,它们的形状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类透镜叫做________、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透镜、第1题图第2题图2、观察上图所示的透镜,它们的形状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类透镜叫做______、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因此这种透镜又叫______透镜、3、关于凸透镜的相关概念:(1)定义:凸透镜是中央较_____,边缘较______的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球面______的直线,简称______、(3)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的点,称为焦点,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4)光心:凸透镜的________称为光心,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5)焦距:______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6)光学特征: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探究案】知识点一:光源1、你的身边都有哪些光源?说给你组的同学听。
2、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眼睛是光源吗?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叫做____透镜、(2)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叫做___透镜、知识点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凸透镜的中心称为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________、(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_______;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____________平行;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__ 、知识点3:(1)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_____,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_________;延长线过对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_________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例1】小雨同学在森林公园里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马上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灌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了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变式练习】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和F′的温度相比()A、F点的温度较高B、F′点的温度较高C、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总结案】【检测案】1、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正确的是()A、光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B、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有会聚作用C、凸透镜对任意光束都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会聚光束的光线没有会聚作用2、下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3、在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性质的实验探究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第3题图4、在下图的四个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5、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体位置、。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学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当堂检测)班级姓名小组编号评价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太阳,则在两透镜的另一侧的焦点上,F与F′的温度相比()A.F点的温度较高 B.F′点的温度较高C.两点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2、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的焦点。
B.经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生会聚作用。
D.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一定不改变传播的方向。
3、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是()A.凸透镜B.凹透镜 C.凸镜D.平面镜4、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O处光学仪器后聚于学习目标1.知道透镜的几个基本概念(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理解并画出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2.学会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对光线的作用的方法重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1、先通读教材70-73页,自主学习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依据发现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0分钟。
自学指导(一)(8分钟)问题1:说出凸透镜,凹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ABC D主光轴的S点,取走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 )A凸镜 B凹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问题2:请说出下图透镜的类型,并分别在图上标出它们的焦点和光心甲乙透镜名称:甲乙。
自学指导(二)(7分钟)问题:你能说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吗?对这些作用你又是怎样理解的?答:注意:会聚作用不一定要使折射光线相交,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指的是:光通过透镜后,其折射光线向主轴偏折,即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合拢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1课时凸透镜和凹透镜
【目标案】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重点】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认识.
【难点】对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理解.
【预习案】
1.观察下图所示的透镜,它们的形状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类透镜叫做________.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透镜.
第1题图第2题图
2.观察上图所示的透镜,它们的形状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类透镜叫做______.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因此这种透镜又叫______透镜.
3.关于凸透镜的相关概念:
(1)定义:凸透镜是中央较_____,边缘较______的透镜.
(2)主光轴:通过两球面______的直线,简称______.
(3)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的点,称为焦点,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
(4)光心:凸透镜的________称为光心,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
(5)焦距:______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
(6)光学特征: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探究案】
知识点一:光源
1.你的身边都有哪些光源?说给你组的同学听。
2.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眼睛是光源吗?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
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
(1)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叫做____透镜.
(2)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叫做___透镜.
知识点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凸透镜的中心称为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________.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_______;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____________平行;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__ .
知识点3:
(1)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_____,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_________;延长
线过对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_________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
【例1】小雨同学在森林公园里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马上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灌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了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变式练习】
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和F′的温度相比()
A.F点的温度较高B.F′点的温度较高C.两点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总结案】
【检测案】
1.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正确的是()
A.光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
B.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有会聚作用
C.凸透镜对任意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会聚光束的光线没有会聚作用
2.下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
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其中不正
确的是()
A B C D
3.在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性质的实验探究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4.在下图的四个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
5.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体位置.
第3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