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题作业1-4

合集下载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最新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心理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小学心理学第一到四次作业

小学心理学第一到四次作业
4、要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教师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D)。
A:观察B:训练C:模仿D:习惯培养
5、有的学生长于写作文,有的善于学数学。这是个体心理发展的(C)
A: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6、学生的阅读、计算、写作、观察、分析是一种(B)技能
A:动作B:智力C:行为D:特殊
3、教师培养和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有哪些途径或方法?
答:小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教师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这种潜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也会对小学生的创造力开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改变听话才是好学生、分数和名次最重要、以教参和教材的内容为唯一标准和课堂教学中禁止学生提问或讨论等错误观念。应尊重儿童的个性,树立多元化的创造力观念,接受儿童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鼓励儿童对权威进行质疑。
A:练习B:训练C:组织D:精加工
11、创造力的最本质的特征是(D)
A:坚持性与果断性B:灵活性与新颖性C:独创性与灵活性D:新颖性与独创性
12、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是心理学家(B)。
A:斯金纳B:奥苏伯尔C:皮亚杰D:加涅
13、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C)
A:意志薄弱B:优柔寡断C:易受暗示D:盲目冲动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
(二)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注重师生关系建设
(2)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注意渗透的自然性、针对性和计划性。
(3)帮助小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善小学生的自我监控。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编号:03119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桑代克C皮亚杰D加涅2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是()的基本特点。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千()。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乐群、自信、活跃、积极情绪、热心属千()的人格特质。

A. 外向性B. 随和性C.尽责性6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

A场依存型B具体型C场独立型D抽象型7提出“学习即联结”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 斯金纳D皮亚杰8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 皮亚杰9提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班杜拉c斯金纳D奥苏贝尔10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 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心理咨询B. 心理治疗C. 教学心理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超常规发展原则13. 下列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属千质的研究方法的是()。

2022春国开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答案

2022春国开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答案

1、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正确答案是:“对”。

2行为规范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各种形式的教育、社会舆论以及使用强制性手段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传统,用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调整个人、团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正确答案是:“对”。

3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正确答案是:“对”。

4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对人们的要求也不同。

正确答案是:“对”。

5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相互补充的,二者共同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对”。

6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7社会化作为一种发展过程,那是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8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9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

正确答案是:“对”。

10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正确答案是:“对”。

11社会化是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并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

正确答案是:“对”。

12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

正确答案是:“对”。

13社会化具有贯穿终生、双向互动、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等特点。

正确答案是:“对”。

14自我肯定型是积极的统一类型,其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通过积极的矛盾斗争达到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对”。

15自我肯定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想自我和逐步改正不断完善的现实自我的统一。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课程作业(1—4)含答案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课程作业(1—4)含答案

《心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一、名词解释1、正后象和负后象——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时叫正后像;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时叫负现象。

2、韦伯定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叫韦伯定律。

3、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4、感觉适应——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觉性的变化。

5、单眼线索——人即使只使用一只眼睛,也能感受到深度线索,这样的线索叫做单眼线索6、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类似睡眠而又是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因人而异。

7、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

8、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二、简答题:(一)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预测未来、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功能:(1) 认识内外世界:心理学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帮助人们认识外部世界,也能帮着人认识精神世界。

人有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观察看到的是人的外显行为,而推论探究的是人的内隐行为,这是看不见的心理历程,心理学能帮助人认识到人的内隐行为,这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功能。

(2) 调控行为:预测是表现在思维层面上的心理现象,而调控是落实于行为层面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强调通过他控和自控两个子系统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人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宰者,参与者。

(3) 预测未来:心理学家依据研究所获得的规律,对某一现象作出预测,告诉人们一种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并以此提出一些预防性的措施。

(4) 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历程,为人类思维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二) 举例说明意识的几种主要的状态答:1、睡眠:个体的肌肉是放松的,很多器官也暂时休息,个体意识已经不再像白天那样清晰。

心理学专题作业14

心理学专题作业14
确保实验参与者了解实验目的和过程 遵守伦理准则,保护参与者隐私和权益 实验过程需严格按照实验指导手册进行 实验结果需真实记录,不得伪造或篡改数据
心理学专题作业14的应 用和影响
心理学专题作业14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应用领域:心理咨询、教育、企业管理等 实践案例:介绍心理学专题作业14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情况 效果评估:对应用效果的评估方法和结果 未来展望:对心理学专题作业14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心理学专题作业14的发展历程
现代发展:心理学在各个领 域的应用
未来展望:心理学研究的挑 战与机遇
早期研究:探索心理学的起 源和基础
专题作业: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培养专业素养
心理学专题作业14的意义和价值
促进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心理学专题作业14对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促进心理学理论的发展:通过深入探讨 某一主题,有助于完善和发展心理学理 论。
增强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性:专题作业能 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究的实 用性和可操作性。
培养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完成专 题作业,学生可以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 能力,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展望:希望在未来的心理学专题作业 中,能够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让学生 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作业难度适中,既有挑战性 又不会过于困难,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展望:希望在未来的心理学专题作业 中,能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和批判性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社会环境。
添加项标题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统 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进行解释和推断。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电大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健康心理学1-4作业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1-4作业及答案

4-11.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与以下哪种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

C)预防医学2. 健康心理学真正兴起的标志为()A)1978年美国心理协会正式将健康心理学看成一个分支3.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心身疾病的根源是()B)潜意识的矛盾冲突4. 哪种行为模式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ff8080813c8f62型行为5. 某中学教师,为人谦虚忍让,处处依顺,但经常生闷气,这是哪种行为模式( )C)C型行为6. 应激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包括以下认识途径()D)应激时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精神疾病的过程7. 应激过程中认知评价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D)以上都是8. 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为以下三期()C)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9. 负性生活事件是指(ff8080813c8f62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10. 某学生对考试前的紧张、焦虑进行调整,称为()C)情绪关注应对11. 梦境一般出现在()D)快动眼睡眠12. 部分睡眠剥夺的方法是()B)上半夜睡眠,在下半夜将其唤醒13. 睡眠类型中的长睡眠类型指睡眠时间超过(ff8080813c8f62小时14. 无梦睡眠会导致()B)血压升高15. 关于失眠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C)重点是对症治疗16. 梦的特点包括(A)梦境的不连续性B)梦境的不协调性C)认知的不确定性D)认知的完整性17. 下列对于睡惊症的描述正确的有(A)出现双目凝视、意识模糊D)出现于夜间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18. 下列对于睡行症的描述正确的有(A)在室内外走动C)可从事较为复杂的活动D)无法交谈,难以唤醒19. 睡眠障碍包括( )ff8080813c8f62失眠症 B)嗜睡症 C)睡行症D)梦魇20. 下列对于失眠的描述正确的有(B)失眠容易导致健忘C)过度疲劳会导致失眠D)睡眠限制治疗是对患者实行轻度的“睡眠剥夺” 4-21. WHO 研究认为,男性日常每天饮酒量40度白酒不超过多少为适量()D)50ml2. WHO 研究认为,女性日常每天饮酒量干红葡萄酒不超过多少为适量()B)85ml3. 按饮酒行为对人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以下错误的是()D)酒精中毒4. 酒依赖是指饮酒的时间和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饮酒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并且出现了躯体耐受和戒断症状。

心理学1-4次作业

心理学1-4次作业

心理学试题心理学第一次作业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A:指向性和集中性B:起伏性和集中性C:指向性和选择性D:调节性和集中性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BA:最小可觉差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3、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著名概念是D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B:关键年龄C:人为的发展D:最近发展区5、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又分为ACDA:首要特质B:根源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6、试论述智力三元论?(注意次论述智力三远伦还在论坛看到了另一种答案,建议这题大家暂时别先下笔)答:美国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于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既智力在内的成分,这些智力成分和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的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可以回答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其响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用语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和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得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作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

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

成分亚理论与个体的内部世界相联系。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统称为情境智力。

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智力情境下可产生不同的智力行为,同时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智力行为的内涵但不决定智力高低。

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1-4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1-4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1-4作业1一、名词解释: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是通过染色体复制和父母亲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基因的一系列运用过程,造成广大的个体差异。

个体的遗传是个短暂的过程。

3、环境:是除遗传因素以外刺激个体有所反应的因素。

小学儿童多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胎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大类。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

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

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

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心理学(作业1-4)

心理学(作业1-4)

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有一类人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易动感情。

属于选择一项:a. 多血质b. 抑郁质c. 黏液质d. 胆汁质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胆汁质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气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因此,它不会改变选择一项:a. 正确b. 错误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错误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有些人做工作做着觉得没有意思了,然后就停止了就放弃了。

而有些人坚持不懈,经过长期地坚持最终取得成就。

这是性格当中()。

选择一项:a. 情绪特征b. 态度特征c. 理智特征d. 意志特征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意志特征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 )是指由于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

选择一项:a. 职业角色b. 年龄角色c. 文化角色d. 性别角色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性别角色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在()上,女性表现为温柔,富有爱心,厌恶暴力。

选择一项:a. 情感特征b. 能力特征c. 气质特征d. 性格特征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性格特征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在较短的时间内、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成员争相模仿,并迅速扩展和蔓延,这是流行()特点的表现。

选择一项:a. 新奇性b. 群体性c. 骤发性d. 周期性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骤发性题目7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 )是指在某一特定场合或局部范围发生的扰乱和冲击社会正常秩序的群体行为。

选择一项:a. 社会舆论b. 群体骚乱c. 流言d. 社会习俗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群体骚乱题目8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抑郁质b. 黏液质c. 多血质d. 胆汁质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多血质, 胆汁质, 黏液质, 抑郁质题目9未回答满分1.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性格的结构特征包含以下()。

《心理学》网上作业任务一至任务四

《心理学》网上作业任务一至任务四
B、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
C、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
D、简单研究与复杂研究
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C
14、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难度系数:1.00)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反射弧
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A
6、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中枢(难度系数:1.00)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学生答案:D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学生答案:B
参考答案:C
11、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学者是(难度系数:1.00)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纳
D、弗洛伊德
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
1、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上划分,心理学研究有(难度系数:1.00)
A、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参考答案:A,B,C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难度系数:1.00)
A、事实
B、规律C、本质D机制学生答案:AC参考答案:A,B,C,D
4、每一种测量工具必须考虑哪两个方面的要求(难度系数:1.00)
A、可行性
B、难度
C、信度
D、 效度
学生答案:AC
参考答案:C, D
1、以下分支学科属于基础心理学的是(难度系数:1.00)
参考答案:A
5、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难度系数:1.00)
A、感觉和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知过程
D、 反映活动
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B
10、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难度系数:1.00)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作业1-4及综合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作业1-4及综合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形考作业1-4及综合测试)1.正确答案为B,因为焦虑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不是后天形成的。

改写:焦虑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不是后天形成的,因此认为任何人都有焦虑情绪是错误的。

2.正确答案为C,因为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

改写: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而不是感知或实践。

3.正确答案为B,因为“疑邻盗斧”的寓言故事体现的是猜疑心理。

改写:疑邻盗斧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猜疑心理。

4.正确答案为D,因为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

改写:成人期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同时也会发生系统性的变化。

5.正确答案为D,因为现代远程教育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研究活动,而是强调学生自主研究和互动。

改写: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包括师生分离,研究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双向信息交流和交互性较强。

6.正确答案为A、B、C,因为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涵义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想象。

改写:创新是一种概念化过程,其本质涵义主要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想象。

7.正确答案为A、B、C、D,因为创新一般包括意识的创新、思路与方法的创新、个人创造力的挖掘和工作方式的创新。

改写:创新的内容包括意识的创新、思路与方法的创新、个人创造力的挖掘和工作方式的创新。

8.正确答案为A、B、C,因为情绪调控方法包括适当的宣泄情绪、适时转移注意力和拓展兴趣。

改写:情绪调控方法包括适当宣泄情绪、适时转移注意力、改变对事物的评价和解释、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拓展兴趣等。

9.正确答案为A、B、C,因为XXX的理论认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可以分为预警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改写:XXX的理论认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可以分为预警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其中预警阶段是最初的阶段,抵抗阶段是身体逐渐适应刺激的过程,衰竭阶段则是身体无法再继续适应的阶段。

10.正确答案为B、C、D,因为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的自我状态、社会关系的自我状态和道德的自我状态。

电大一体化平台《心理学》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心理学》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心理学》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作业1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

A.调查法B.个案法C.观察法D.测量法参考答案:C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789年B.1897年C.1879年D.1987年参考答案:C3.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参考答案:D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参考答案:A5.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何种知觉特性的表现()。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A6.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A.对B.错参考答案:B7.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A.对B.错参考答案:B8.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A.对B.错参考答案:A9.意识没有局限性。

()A.对B.错参考答案:B10.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A.对B.错参考答案:A11.注意(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12.知觉(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13.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参考答案:(1)描述和测量。

(2)解释和说明。

(3)预测和控制。

14.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

参考答案:(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15.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参考答案:(1)临近原则。

心理学专题作业1-4

心理学专题作业1-4

心理学专题作业1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1-4答案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1-4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5x5)1、心理咨询P5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2、自由联想(P18)自由联想是指由咨询者鼓励来访者讲出头脑中的一切事情,咨询者可以从来访者所述的词句、事件和想象中,推论其间的联系,把来访者压抑的动机召回到意识中来,从而使来访者获得对其潜意识的认识。

3、认知疗法(P21-22)认知疗法遵从一种积极的指导性的咨询方式,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必须建立非常好的帮助关系,咨询者良好的能力有助于来访者理解认知情感、生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学会监控并纠正自己非功能的自动思维模式。

他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唤起求助动机,二是自动思维矫正,三是新认知模式的实践,四是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4、合理情绪疗法(P23)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其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的不良影响。

其过程分为两步:一是让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是由非理性信念引起的,并通过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二是让来访者形成合理的信念,并形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5、潜意识决定论潜意识其内容主要是原始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即“力比多”或性欲。

其内容可招回到意识中,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行为强大的动力,意识在决定人的行为中并不重要。

“意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潜意识则是沉在海洋面下看不见的那巨大的部分。

”二、简答(8x7)1、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P37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改变人的认知以及改变人的行为。

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个体与社会,提高个体的生活技能、解决内心冲突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改善来访者的认知偏差,形成新的更有效的思维模式,同时改善和矫正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最后提高来访者的整体素质。

2、非理性思维的特征P47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O 1、要求的绝对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专题作业1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根据对立过程理论,随着系统的恢复,由一种反应引起的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的后像,即一种刺激移开后视觉的持续。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描述和测量。

(2)解释和说明。

(3)预测和控制。

2.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意识状态包括:(1)睡眠与梦。

(2)催眠。

(3)白日梦和幻想。

(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核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外部表现:(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停止;(3)、生理变化。

4.举例说明注意的种类及其特征。

(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容易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工作的。

所以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发展注意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特征上,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

5.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6.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但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常见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由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社会的一名成员,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与其他的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

由于这些关系存在,于是就会有许多团体的存在,这样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团体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2.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

(1)临近原则。

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

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性原则。

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闭合原则。

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

(5)同域原则。

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3.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

如垂直水平错觉、月亮错觉。

知觉对象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这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

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

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专题作业2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77.思维与想象: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8.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12.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14.电报式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弗罗金和罗德曼认为,不存在三词语阶段,因为儿童一旦越过了双词语阶段,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会很快地出现较长的短语。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将这一时期的语言称为电报式语言。

这种语言之所以称为电报式的,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介词和冠词等。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4分)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存储库,而是一个动态、活跃的系统,从事着信息的接收、存储、组织、改变和恢复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

2.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

该原则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已存储的信息又决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已存储的信息。

也就是说,当提取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时,提取的效果最好。

提取线索分为外部线索和内部线索两种。

外部线索包括刺激的特性以及学习时周围的环境等;内部线索包括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心境和情绪等。

3.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1)编码和提取失败。

很多时候,发生遗忘的原因是信息编码的失败。

也就是说,信息从来就没有存储在记忆库里。

(2)消退说。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的结果。

(3)干扰说。

干扰理论认为,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

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压抑说。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1)及时复习。

(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

开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3)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5.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作用?表象: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

表象是在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表象的作用(1)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2)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6.想象有哪些功能?(1)预测和计划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代替的功能(4)生理调节的功能7.什么是手段-目的分析,包括哪些步骤?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曾系统地研究过手段-目的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它的基本步骤包括:(1)确定事件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并找到能够缩小差距的步骤;(2)如果不能直接达到最终目标,就尝试找到子目标;(3)寻找达到子目标的方法,实现子目标;(4)尝试新的子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