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

合集下载

201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4大题,23题,其中选择题4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请用2B铅笔在选择题答题区将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分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发.表/ 打发.揣度./ 度.量惴.惴不安/ 气喘.吁吁B.称.道/ 称.呼差.事/ 钦差.闻名遐.迩/ 目不暇.接C.和.面/ 掺和.偕.同/ 诙谐.豪迈粗犷./ 心旷.神怡D. 矿藏./ 宝藏.场.院/ 场.合哄.堂大笑/ 烘.云托月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贫乏,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D.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2分)诗人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时又用玉盘、宝镜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做琼构或者玉簪。

有的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有的借明月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金山区2012年初三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年4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6、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除本诗之外,初中阶段教材里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其它作品有_______(2分)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

B.本诗紧扣标题中的“行”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

C.颔联和颈联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描写了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9、上文《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海模考题真题-2012初三二模整理汇编——课内文言文

上海模考题真题-2012初三二模整理汇编——课内文言文

2012初三二模课内文言文阅读【2012宝山、嘉定】(三)阅读下文,完成9 - 11 题(8 分)出师表(节选)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稗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 .选文作者原名_(人名),他是三国时的政治家、__。

(2 分)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是以..众议举宠为督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3 分)A .选文的中心内容是希望陛下能“亲贤臣,远小人”。

B .①②两段中,作者推荐的人都是“贞良死节之臣”。

C .选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文臣武臣对比,亲者远者对比。

D .选文中的三个段落都是围绕“用人之道”逐层展开。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8分)9.(2分,每空1分)诸葛亮军事家10.(3分)(得分点:“是以”、“举”以及句意通顺)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都督11.(3分)C(文臣武臣在文中构不成对比,他们是类别不同,而不是行为相对)【2012奉贤】(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登泰山记(节选)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2013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二模卷(2013年4月)一、文言文(42 分)(一)默写(18 分)1.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2.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当年万里觅封候,。

(《诉衷情》)4.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6.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 题(4 分)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菱荷丛一船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水仙子”是。

(2 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一江烟水照晴岚”描写江面上雾霭弥漫缭绕的美景。

B.“看沙鸥舞再三”平添几分闲适潇洒、自得怡然之味。

C.“卷香风十里珠帘”描写出江南水乡富裕奢华的场面。

D.“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 题(8 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9.选文作者是朝的(人名)。

(2 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孔子云:“何陋之有?”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以山与仙,水与龙的关系自然引出文章主旨。

B.本文以陋室之景、陋室之人、陋室之事安排顺序。

C.本文运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享受和精神寄托两者的取舍。

7.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 题(12 分)桓公知士齐桓深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

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

”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亡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嘉定区初三二模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2)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4)许多志士仁人在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时,常常把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题(22分)【甲】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丙】宋小坡退敌宋小坡侍御督学秦中,值教匪流毒①正酷,案临巩昌,距府城数十里外。

郡守驰报贼信,请勿至,小坡毅然往。

出廉俸二千金,募回兵为防御计。

贼侦知,遁去,城藉②无恙。

前任陈远山闻贼到汉中,即他避,生童③随散,多为贼所戕④。

远山闻之,郁郁..成疾,卒于任。

可见临.大事,存乎胆识,胆识不足,而欲以济事也,难哉。

【注释】①教匪流毒:指清朝时的白莲教之乱。

②藉:同“借”,凭借。

③生童:生员和童生。

2013上海嘉定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3上海嘉定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

(《望岳》)2.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句》)6.__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天狼”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以“狂”字统领全词,表现了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B.“锦帽”等两句描绘出猎时的雄壮场面,烘托词人豪迈气概。

C.“酒酣”等三句刻画了作者怀才不遇、借酒浇愁的愤懑委屈。

D.全词抒发词人渴望为国守卫边疆、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013年上海嘉定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嘉定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嘉定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题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

(《竹枝词》)3 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___。

(《归园田居》5 ___,亭亭净植___。

(《爱莲说》)6.虎见之,___,以为神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 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 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 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2012学年嘉定宝山初三 二模卷及参考答案-推荐下载

2012学年嘉定宝山初三 二模卷及参考答案-推荐下载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一、文言文(42 分)
(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柳永《蝶恋花》)
(白朴《天净沙·秋》)
。 (周敦颐《爱莲说》)
(陶渊明《桃花源记》
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 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蔬菜、水果和粗粮对增重的贡献率不会让人惊奇,但酸奶竟然有如此大的减肥功效却着实让人吃惊。
研究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酸奶中含有的细菌能分泌肠道激素,让人产生饱足感,从而降低食欲。
【注释】①藩:篱笆。②殷钲:敲响金属。 ③举辉:点起篝火。 ④貙:(音 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 形似狸。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若石居冥山之 阴(

13.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卒岁虎不能有获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终于过了年,老虎不能有所捕获。
B.到了年底,还是不能将老虎捕获。
二、现代文(48 分)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二模卷(2013年4月)一、文言文(42 分)(一)默写(18 分)1.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2.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当年万里觅封候,。

(《诉衷情》)4.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6.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 题(4 分)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菱荷丛一船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水仙子”是。

(2 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一江烟水照晴岚”描写江面上雾霭弥漫缭绕的美景。

B.“看沙鸥舞再三”平添几分闲适潇洒、自得怡然之味。

C.“卷香风十里珠帘”描写出江南水乡富裕奢华的场面。

D.“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 题(8 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9.选文作者是朝的(人名)。

(2 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孔子云:“何陋之有?”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以山与仙,水与龙的关系自然引出文章主旨。

B.本文以陋室之景、陋室之人、陋室之事安排顺序。

C.本文运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享受和精神寄托两者的取舍。

7.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 题(12 分)桓公知士齐桓深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

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

”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亡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乃夜举火而爵①之,以为卿相,九合②诸侯,一匡③天下。

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注释】①爵:大摆筵席。

②九合:多次联合。

③一匡:安定统一。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将任之以政()(2)以为卿相()13.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3 分)A.宁戚是卫国人,(卫国)离开齐国不远,您可以派人去调查他。

B.宁戚是守卫者,到齐国上任不久,您可以叫人去问问他的情况。

C.宁戚保卫人名,消灭齐国时间不久,您可以让人调查这件事了。

D.宁戚是卫国人,(卫国)与齐国距离不远,您可能派人问过了吧。

14.齐桓公认为“失天下之士”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15.从这件事看出,齐桓公比群臣高明之处在于( 3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21分)爱家庭也是一种责任①宝山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自编了一本《爱的教育》的德育区本教材,其中最为抢眼的是,专列了“爱家庭”一章。

教材的主编在《前言》中写道:“爱家庭的学生,才会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连家庭都不爱,哪会爱天下、担天下呢?”②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如今家庭对孩子的庇护如果用一句成语套用的话,便是“无微不至”,其程度无以复加。

然而,孩子对家的情感依恋却愈见淡薄,对父母的感恩基本不见,父母只有苦心经营家庭和对孩子百般呵护的义务,而孩子却没有对家庭热爱和对父母尽孝心的责任,真可谓一头溺爱过度,一头角色缺失。

提出“爱家庭”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看来,爱家庭也是我们青年学生的责任。

③爱家庭,初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困难的。

不过,常识内化为自悟并非那么简单。

现在不少学生对“家”的概念没有生命延续意义上的_____,对“家”的构成没有生活体验意义上的_____,对父母的艰辛和付出缺少将心比心的____,因此,一些学生的言行常常随意任性,有悖_____。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家庭是一门有待补上的“必修课”。

④爱家庭,其实是对生命获得的理性认知。

有了由父母组成的家庭,孩子的生命才得以延续,生活才充满乐趣。

这种看似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的道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然领悟的。

提出“爱家庭”,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自己的“根”,寻求对自身对生命本源的答案。

⑤爱家庭,其实是对社会责任的原始反哺。

人一出生离不开家庭的精心照料,正是这种养育之恩,让人类得以繁衍。

提出“爱家庭”,是在启发青年学生由此及彼,唤醒青年学生从自身到家庭再到社会的责任意识。

⑥爱家庭,其实是对父母感恩的直接表达。

爱父母是爱家庭的核心,不论是从父母带给我们生命的起源来说,还是从父母对我们关怀的情意来看,无论是从父母承担家庭重任来说,还是从父母勇担道义来看,都足以让我们感到这种爱的伟大与隽永。

提出“爱家庭”,是在发扬中华文化的孝道。

写到这里,想起曾看到过的一则短文: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过一口就给另一个人吃,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又是谁和谁?答案很简单,前者一定是母亲和孩子,后者想必是孩子与母亲。

现实大抵如此,所谓“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就差这一小口。

⑦爱家庭,并不是目光短浅的小儿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它也许是一个基本细胞。

16.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7.第②段加点词“角色缺失”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第3段中加点词“这个意义”指代上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4分)18.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3分)A.认识彻悟理解伦理B.认识理解彻悟伦理C.伦理彻悟理解认识D.伦理认识理解彻悟19.提出“爱家庭”对于青年学生的意义在于:(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③④⑤段看,这三段的论证思路结构是____关系。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27分)我的邻居吴冠中①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

我常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②他和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人都把他们当做退休多年的老职工。

她三次脑血栓,他伴着她,寸步不离。

他肩并肩搀扶着她,平和而亲昵。

③邻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千次。

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

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

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入民币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

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④吴老脑勤而心静,不大愿意接待访客,大家知趣,尽量不去打扰他。

一次,约好去他家说事,踏进家门后我大吃一惊。

他的住房同我家的一样大小,都是一百零八平米,没有装修,依旧是洋灰地、木制的窗框窗格子,一应的原生态,书房之小,堪称斗室,哎呀,太委屈一个大画家了,然而,他已经习惯了。

他的画作就是从这间普普通通的住房走出,进入国际画廊。

⑤吴老经常在我们的楼下买天津煎饼,卖煎饼的说,“老头人好,没有一点架子。

一年,他送我一本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他是个大画家。

”她还看见他去捐画时亲自抱着字画从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说抱得动的,没关系,马路边等车去。

⑥更令人吃惊的是吴老大清早买煎饼吃过后,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

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

”“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

”多么珍贵的文物啊!为了防范赝品行世,吴冠中破釜沉舟。

⑦一天,又邂逅他和她。

便提到《他和她》。

她飘着白发,扶着手杖,我的孙儿大声地喊:“奶奶好!”她无言地笑。

《他和她》里正好写道:“她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

”我说:“目下散文,写暮年亲情,无能出其右者。

”他摇头,我又重复地说,吴老呀,你写的散文特别是《他和她》,空谷足音,人间哪得几回闻!开篇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就打动人心:“她成了婴儿。

”最后几句话:“他偶尔拉她的手,似乎问她什么时候该结束我们病痛的残年,她缩回手,没有反应。

年年的花,年年谢去,小孙子买来野鸟鸣叫的玩具,想让爷爷奶奶常听听四野的生命之音,但奶奶爷爷仍无兴趣,他们只愿孙辈们自己快活,看到他们自己种植的果木。

”⑧《病妻》的结尾更震撼:“人必老,没有追求和思考者,更易老,老了更是无边的苦恼,上帝撒下拯救苦恼的种子吧,比方艺术!”不尽的惋惜和眷恋,淡淡的垂暮之忧,却无一丝的沮丧和悲凉,大胸襟,大手笔,我辈怎能学得!又是微微一笑。

⑨三个月后,吴冠中走了,默默地走了。

⑩他丰满而瘦小,富有而简陋,平易而固执,谦逊而倔强,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

人们觉得怪异,其实,不难理解。

⑾吴老逝世,我和学生去他家吊唁,向遗像深深鞠躬,献上“我崇敬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千古!方庄古园一区十三号楼邻居阎纲六月三十日敬挽”。

然后看望老太太。

她表示出热情,说:“来!坐!”频频让座。

她脸庞清澄,微微含笑,平和如故,神态如昨。

我们对着灵堂落泪,她却不知道眼前已经发生的一切。

想起吴老的名篇《他和她》,想起公园里他搀扶着她一步步挪动的背影……21.第①段画线句“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一句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2.作者赞誉吴冠中“富有而简陋,平易而固执”,文中的具体表现的事件是:(6分)(1)富有而简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平易而固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3.文章题目《我的邻居吴冠中》改为《吴冠中与夫人》是否可以?为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第②段画线句“他肩并着肩搀扶着她”细节刻画感人至深,表现出吴冠中对妻子的悉心照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