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解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解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人格:人格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是一类概念的综合体,它既包括需要,动机和特质单元,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系统;既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也包括他的信念和价值观2.特质:是指个体内在的系统和倾向,这种系统或倾向使个体以独特的方式知觉情境,并对各种极不相同的情境做出相同的反应。

3.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明显偏离了相应文化常模的持久的、慢性的、稳定的和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

4.A型人格:概括为一个人陷入在短而又短的时间里干多而又多的事情的不断斗争进取的境况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C型人格:不表现出愤怒,而讲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习惯于自我克制追求完善。

5.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

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6.集体无意识概念: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

,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量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7.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其特征如整体意识、感知丰富、全神贯注、审美感受、创造精神、真知灼见等。

8.观察学习:这种学习指个体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就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9.艾森克三因结构理论:艾森克把内情—外倾,神经质—稳定质,精神质—超我技能三个维度称为人格的类型。

10.图式:是由一些类别构成的知觉世界的方法,是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其作用是帮助我们知觉周围环境的特征。

11.奥尔波特特质论:奥尔波特将所有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指某种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指某一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独特的倾向,又称为个人倾向。

二、简答题1、人格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一般方法论:理论探讨与实证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生态化与现场研究;伦理性原则与人性化(案例“社交恐怖”)。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20=20’二、判断:1’*10=10’三、名字解释:5’*4=20’四、简答:5’*5=25’五、论述:10’+15’=25'第一编:人给格心理学导论第一章:绪论1.人格研究的主题:人性哲学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量第二章:人格理论的学习要领:第三章:人格的界定:1.人格:(阿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生理系统的动态组织,他决定了此人对其他环境的独特适应。

(人格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个性:是一个人区别取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特征。

反映了个体差异性与共性的对应。

气质: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人格的基本性质的四个方面: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3.人格的基本性质: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系统性第四章:人格成因:1.人格是怎么形成的:1)遗传与生理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③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2)家庭与早期经验: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他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②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③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的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社会遗传性”3)学校与社会文化: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②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4)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人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第五章:人格心理学发展趋势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第一章:弗洛伊德的经典分析理论第一节:生平事略:第二节:理论观点:1.人性观:1)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2)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3)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2.人格界定:潜意识深度心理学=潜意识的心理学3.个人结构:1)地形学模型:人格结构由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构成。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期末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期末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一、导论1、绪论:1.1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1)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人格心理学关注的是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

微观研究策略宏观研究策略研究思路: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研究单位: 小单位大单位研究系统: 各单元分割与独立联系与统合研究方法: 客观分析与实验室情境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3)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1.2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研究主题。

研究和了解人格心理学,就要从下面问题中去思考人的心理差异:人性哲学,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量。

1.3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包含了理论、研究与应用三个方面。

1)人格研究模式:(1)人格的一般模式: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人格的一般性规律。

(2)人格的差异模式:主要是描述,解释,测量和预测人们的个体心理差异。

2)人格研究途径:(1)人格的理论研究: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范畴中,有三大理论体系:学习理论,人格理论,咨询与治疗理论。

(2)人格的实验研究:特殊规律研究法&一般规律研究法。

(3)人格临床研究:临床与统计之争。

3)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1.4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理性,实践性,生活性均很强的学科,其跨领域的特征给接触它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内涵,人格心理学是具有心理学专业内外人士都可以学习的一门学科。

具有以下意义:1)为其他领域提供基础知识2)有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能力3)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2、理论学习要领2.1人格理论的向度:自由论-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分析论,遗传-环境论,可变性-不可变性,主观性-客观性,主动性-反应性,均衡性-不均性,可知性-不可知性2.2人格理论原则:核心性原则,广博性原则,简约性原则,验证性原则,提示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差异和人格特质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思维和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一、人格的定义与特征人格可以被定义为个体在行为、思维和情感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模式。

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整体性意味着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稳定性体现在人格特质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保持不变,但也并非完全固定,会受到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独特性则使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所不同,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

社会性反映了人格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受到文化、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塑造。

二、人格的结构1、气质气质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部分,包括神经活动的类型和强度等方面。

常见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但容易冲动;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善于交际;粘液质的人稳重踏实但反应较慢;抑郁质的人敏感细腻但较为内向。

2、性格性格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它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比如,积极乐观或消极悲观是态度特征的表现;坚强勇敢或懦弱胆小体现了意志特征;情绪稳定或喜怒无常反映了情绪特征;善于思考或盲目冲动则显示了理智特征。

3、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感受;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调控。

三、人格的发展1、遗传与环境人格的形成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

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性格外向性,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也在塑造着个体的人格。

2、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首要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种破坏力。

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

2.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2.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

难以相信亲人的逝世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单题和论述题).doc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单题和论述题).doc
特质理论
使用有限的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维度来对个体进行描述和测量的理论。
人格心理学
对致使人们与众不同的心理力量的科学研究
相对自我
一种认为“没冇潜在的自我,只冇仅仅由面具组成的真实自我”的哲学观点
防御机制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是指歪曲现实保护自我的过程。
投射测验
通过分析受测者对一些相关非机构化的刺激、任务或情境下的反应來对其人格进行分析的 技术。
潜意识
心灵中有意识的思维无法接近的部分
行为潜能
朱利安•洛特使用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在特质情境屮某种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口我能否在特定惜境中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或信念。口我效能通常是指个体在从事 某种活动Z前对自己能否胜任该项活动的一种直觉的或私下的判断。
双性化
同时具冇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
开放性反映个体对经验的开放性、智慧和创造性程度及其探求的态度。
)
霍妮三种神经症类型
1接近他人:总是试图讨好别人,争取被爱以及得到他人的赞赏和喜爱,霍妮认为采取这 种交往方式的个体是夸大了轻视自我,认识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他们争取被爱的努力,一 方面是为了掩盖对自我的真实感知,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机能自主性
奥尔波特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许多动机和倾向在成人期Z后都会逐渐独立于他们儿童期的 经验而存在,之前的根源已经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特质
奥尔波特所定义的特质,指的是一种存在于大脑中的概念性的神经结构或核心倾向,他是 行为保证跨时空的一•致性的基础(是指用于区分人和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 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其一特质是指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一致性。其二作为人格基 木单元的特质以及用以描述个体差异的特质词,具有广泛的应用O)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特质: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个性的有效组成因素,是测评个性的基本单位。

2、中心特质:一个人具有的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

3、首要特质:它的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构成个性结构的主要成分。

它是由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

4、次要特质: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只有关系非常近的人才知道。

5、超常儿童三圆圈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兰祖利提出天才儿童的高水平能力、责任心和创造力三者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的三圆圈概念。

第一个圆圈是超过一般水平的能力,既包括一般能力,也包括特殊能力;第二个圆圈是责任心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有自信心和毅力,力图完成任务;第三个圆圈是创造力,思维有逻辑性、灵活性和独立性,不保守,对新事物敏感、敢冒险、敢创新。

6、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7、成功智力: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中提出的,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8、流体智力: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是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

9、晶体智力:以学的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10、才能: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11、离差智商:韦克斯勒根据智商呈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的事实,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

看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实质上就是看这个人在同年龄组人的分数分布中所处的位置。

计算公式为:IQ=100+15[(x-x’)/z]其中IQ 为离差智商,X为个人测验的得分,X’为团体的平均分数,Z为标准差。

12、比率智商:1916年斯特恩最先提出心理商数的概念,又称比率智商。

推孟对此进行了改进,为去掉计算中的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其公式为:IQ=(MA/CA)*100%13、自我防御机制: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的压力的手段,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这种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101宿舍·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我防御机制: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所发展的保护机制。

·3、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阿德勒的人格动力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兴趣所驱动。

·4、自我同一性(艾里克森):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

它的另一个极端是“同一性混乱”。

·5、基本敌意: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因而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

·6、基本焦虑:这种对父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这种焦虑称为基本焦虑。

·7、特质:它是指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价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

·8、机能自主性: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换言之,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性的。

·9、情结:一组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凡是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不可自拔时其背后肯定有某种情结存在。

10、罗洛梅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

他强调自由选择。

·11自我概念:个体在现场场中有一部分关于自我的感知和认识及自我概念,他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15、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一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它来源于存在的根基而非自我的意志。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种破坏力。

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

2.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2.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

难以相信亲人的逝世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特质、行为和认知模式的心理学分支。

它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旨在理解个体的个性和行为模式形成的原因。

人格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人格特质:人格心理学研究人们在行为和认知方面的一致性模式。

它探索人们的特质和特点,如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责任感和宜人性等。

这些特质反映了个体在各种情境下的行为倾向和个人差异。

人格发展:人格心理学关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它研究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以及成年后的人格变化和稳定性。

人格发展受遗传、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评估:人格心理学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来测量和评估人格特征。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自我报告量表、面试和观察等。

通过这些评估,研究者可以获得有关个体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的信息。

人格与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学探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它研究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情绪问题和适应能力之间的联系。

通过理解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个人认识和发展、心理健康促进、心理治疗和职业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深入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框架,为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0个共40分简答题6或8个共48分论述题1个12分一、名词解释1、无意识p54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不同水平的部分组成。

其中无意识是指人格结构的深沉部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这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

2、自我防御机制p60严重的焦虑往往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等。

弗洛伊德几乎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都有两个共同点:一、它们是无意识的,即说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思地采用它们。

二、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点。

3、性敏感区和性感区p63 即身体上的各种动欲区,刺激这些性敏感区,可以带来性快感,获得性欲的满足。

对婴儿而言,性的最敏感区不必是性器官,其他区域如口腔、肛门等也可以成为婴儿获得性快感的主要区域,弗位,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的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主要动欲期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期。

根据动欲期在身体上的不同定(ppt性感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身体的相应部位成为力必多兴奋和投注的中心。

每一个性感区都与一个冲突联系在一起,只有解决这个冲突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4、集体潜意识p151 由荣格提出的一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理论。

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不同的层次构成。

人格心理学考试范围

人格心理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自我防御机制:指一些为保护自我免受冲突、内疚或焦虑之类的潜意识反应3.集体潜意识: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它由原型所组成,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

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

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里内容。

4.原型:那些经历许多世代一直保持不变的经验累积于心中的结果,是一种对世界某些方面进行反应的先天倾向,是集体无意识的元素和主要内容。

5.人格面具:“公众我”,个体用来应付社会习俗和传统要求,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

6.阿尼玛:是在男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女性特征的表现。

7.阿尼姆斯:是在女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男性特征表现。

8.阴影:是指人格的最内层、具有动物性的低级的种族的遗传,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结和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它是本性中的原始部分。

9.自身:集体潜意识中的核心原型,是原型中的原型,促使人格统一、平衡和稳定的原动力。

10.追求优越:是每个人奋力追求的目标,包含更加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11.生活格调: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独特手段,她决定了个人重视和忽视生活的哪些方面以及如何重视和忽视,还有个人未来的目标和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目标,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12.创造性自我:人格中的自由成分,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格调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13.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

14.特质: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行为一致性,它表现出特征化的相当持久的行性,代表广泛的行为倾向15.首要特质: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是无时不在的倾向,每个行为都可追述到其影响。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自我图式: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源于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个人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之加工。

即一种人们对其自身拥有的一切信息与属性的认知结构。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高峰体验: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感受到的一种非常阔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此时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具有责任心、主动精神和创造力,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人最接近真实的自我,其潜能也得到最大的发挥。

特质: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

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

一件事情明明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的思维,于是我的无意识、他的无意识,以及众人的无意识汇聚成流,造成了使“不正常”现象成为“正常”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有许多种,有对罪恶的集体失语,有对不良现象的集体麻木,有对违法事件的集体参与。

比较典型的如聚众哄抢财物、球迷闹事等等。

构念: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构念自然叶因人而异,因此个人构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

机能自主性: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人格心理学定义——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古罗马著名学者西塞罗.对于人格的概念: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即: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相对稳定的;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而形成起来的。

★人格心理学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黄帝内经》五种气质类型(填空)柏拉图:“灵魂不死”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与协调、“理想国”;(填空)★亚里士多德:反对“灵魂不死”观、“灵魂”与“肉体”、理性与非理性、“蜡板”与反映论、人性无善恶、“中庸之道”与“实践智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四种气质多血质:开朗,对刺激迅速强烈,不深入持久。

无忧无虑,有良好希望,对事情开始很重视,但比较快忘记。

真诚许诺,但并不信守诺言。

忧郁质:比较平静,他们对刺激的反应不太显著,他们对自己有关的事物也都非常重视,并注意力放在事物的困难方面。

他们深思熟虑,不轻易许诺。

胆汁质:这种类型的人是热血的。

他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爆发性;行动迅猛,但不持久;易发怒,但不记仇;爱面子,喜欢排场;喜欢但仍领导职务,而不愿意做具体工作。

黏液质:冷血。

不易冲动,具有正常理性;情绪反应迟缓,但持久。

行事比较保守与刻板。

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6点):1.精确性;2.可检验性;3.概括能力;4.简洁性;5.逻辑一致性;6.有用性。

吉尔和齐格勒提出的9对基本问题和基本设想及其解说:①自由意志-决定论.②理性-非理性.③整体说-原素说.④素质论-环境论.⑤主观性-客观性.⑥前动性-反应性.⑦稳态-异态.⑧可知性-不可知性.⑨可改变-不可改变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人格:德莱加认为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2 、特质:是指用于区分人和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其一特质是指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一致性。

其二作为人格基本单元的特质以及用以描述个体差异的特质词,具有广泛的应用。

3、人格障碍:是一种明显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的认知方式的,稳定、慢性、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

这些模式可以严重损害一个人在社交或职业场合的功能,并造成显著的痛苦。

4 、A型人格:又称A型行为模式,描述了个体对其身体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总的一致性行为方式,它被概括为一个人陷入在短而又短的时间里干多而又多的事情的不断斗争进取的境况中所表现的行为模式。

(要素:无缘无故的敌意、攻击性、争强好胜、总是感到时间紧迫、没有耐心、行色匆匆、不停地去实现并不明确的目标、讲话和运动迅速而莽撞)C型人格:与A型人格相反,主要特点是不表现出愤怒,而将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习惯于自我克制追求完善。

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过分合作,对别人过分有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面的情绪,屈从于权威等。

5、认知失调理论:⑴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

⑵当认知的不一致就意味着认知不协调或失调。

⑶认知失调的本质: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

6、集体无意识概念:根据荣格的理论,是若干年前人类祖先的经验沉积物,这些保持在脑中的祖先经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种族记忆”、“初级印象”或“原始意象”。

7、高峰体验: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8、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这种学习指个体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班杜拉提出)9、艾森克三因素结构理论:①外倾—内倾②神经质—稳定性③精神质—超我机能。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一、人格的定义与特点人格可以被理解为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整体性意味着人格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价值观等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其完整的人格。

稳定性指的是人格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格是绝对不变的,在重大生活事件或长期的环境影响下,人格也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独特性使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即使在相似的环境中成长,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依然明显。

社会性则反映了人格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人格必然受到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二、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提出了潜意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潜意识是指那些不能被意识到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内容。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现实的冲突;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对自我进行监督和约束。

荣格则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发展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类存在着共同的潜意识内容。

2、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对人格的塑造作用,认为人格是个体在环境中学习和适应的结果。

华生主张通过研究可观察的行为来理解人格,斯金纳则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人格的形成和改变。

3、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潜能。

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罗杰斯则强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于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4、特质流派特质流派试图确定能够描述和预测个体行为的稳定的人格特质。

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16 种人格特质,艾森克则提出了人格的三个维度: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1.(名解)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立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2.(大题)人格的主要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与共性: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

独特性与共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的关系。

(2)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3)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4)人格的整体性: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复杂性。

3.(小题)广义的和狭义的人格结构包括哪些要素:广义的: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格看成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性个体的人格。

人格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可以从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理解。

狭义的:指人格心理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心理: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4.人格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1)在自然状态下,采用观察法(最最常用);2)发现并揭示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采用相关研究法;3)控制一定条件对被试进行变量比较,采用实验法;4)此外,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了解)1.佛洛伊德的二部三部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人格的组成因素:本我、自我、超我2.人格形成过程中,自我的作用是什么?答:对本我的冲动于超我的管理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功能。

即自我总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或立即或延缓满足。

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3.人格形成阶段,佛洛伊德认为人格已基本形成:性器期第三章:1.生活风格: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们克服自卑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2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2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种破坏力。

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

2. 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2. 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

难以相信亲人的逝世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一、导论1、绪论:1.1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1)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人格心理学关注的是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

微观研究策略宏观研究策略研究思路: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研究单位: 小单位大单位研究系统: 各单元分割与独立联系与统合研究方法: 客观分析与实验室情境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3)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1.2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研究主题。

研究和了解人格心理学,就要从下面问题中去思考人的心理差异:人性哲学,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量。

1.3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包含了理论、研究与应用三个方面。

1)人格研究模式:(1)人格的一般模式: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人格的一般性规律。

(2)人格的差异模式:主要是描述,解释,测量和预测人们的个体心理差异。

2)人格研究途径:(1)人格的理论研究: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范畴中,有三大理论体系:学习理论,人格理论,咨询与治疗理论。

(2)人格的实验研究:特殊规律研究法&一般规律研究法。

(3)人格临床研究:临床与统计之争。

3)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1.4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理性,实践性,生活性均很强的学科,其跨领域的特征给接触它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内涵,人格心理学是具有心理学专业内外人士都可以学习的一门学科。

具有以下意义:1)为其他领域提供基础知识2)有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能力3)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2、理论学习要领2.1人格理论的向度:自由论-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分析论,遗传-环境论,可变性-不可变性,主观性-客观性,主动性-反应性,均衡性-不均性,可知性-不可知性2.2人格理论原则:核心性原则,广博性原则,简约性原则,验证性原则,提示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2.3影响人格理论因素:当时社会背景;学者本身经验;学者对人,社会,科学态度;有关学科发展情况。

2.4人格理论价值:1)理论研究确定了一门学科框架2)理论对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3)理论对研究者思维起过滤作用。

局限:1)理论会限制思维开阔性与探新性2)以理论为先导的研究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科3)理论自身发展局限性。

如何认识:1)理论是人类思考工具2)人格心理学对理论偏重3)要敢于使用理论。

如何使用描述:1)描述2)解释3)预测3、人格的界定3.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2人格基本性质: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功能性。

4、人格心理学发展趋势:1)人格理论研究交融趋势2)人格实证研究整合趋势3)人格功能完善化趋势4)人格研究方法多样化趋势5)人格研究动态化趋势。

1、弗洛伊德1.1人性观:具有独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

1.1.1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1.1.2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1.1.3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本能的支配,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1.2人格界定:没有对人格进行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

潜意识是某些被排斥于意识之下的心理内容和过程。

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决定人的大部分行为,在早期,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潜意识。

到了晚期的理论体系中,潜意识的地位从人格结构的改变转变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描述。

1.3人格结构: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间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

1.3.1地形学模型:1)意识:组成成分: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

特点: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2)前意识: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

组成成分:前意识位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由不能即时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作用:检查作用,不允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

3)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

他强调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

主要成分: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的道德,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1.3.2结构模型:1)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A.无意识与本我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B.特点:最难接近、最有力C.组成: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D.作用:躯体能力转化为精神能力,贮存起来并提供给自我和超我。

E.目标:追求快乐,遵循“快乐原则”F.本我满足欲望、获得快乐的方式: a.反射动作b.想象现实:原始过程。

2)自我:A.概念:人格中最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

B.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本我给自我提供能量,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

C.自我办事原则:现实原则。

D.自我作用:继发过程--根据现实情况满足本我的要求。

E.来源:天生、本能、冲动的欲力。

3)超我:A.超我: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是道德的化身。

B.成分:自我理想&良心。

C.办事原则:道德原则。

D.作用: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求限制奔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

E.来源:后天经由內化习得的社会习俗、道德、理想。

1.4人格动力:1.4.1动力的性质,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

人类也是一个封闭的能量系统,任何现存的个体都具有一种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

本能是一种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

本能有原动力,目的,对象,来源。

1.4.2动力的分类:1)生的本能,代表心理活动的性欲成分2)死的本能,代表破坏成分。

1.5人格发展:主要是性本能的发展,他的理论是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人格的发展过程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身体快感作为五阶段划分的指标。

1.5.1发展阶段: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两性期1.5.2发展障碍:1)停滞现象:由心理障碍导致的任何阶段的发展停滞和延缓。

2)退化现象:由于早期阶段发展的停滞和倒退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的现象。

1.6研究方法:临床观察法,心理治疗技术1.7研究主题:1.7.1梦心理学:梦改装欲望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四种:凝缩,置换,象征,润饰。

1.7.2焦虑:焦虑的唯一功能是向自我发出危险信号,三种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对应的根源是现实本我和超我。

1.7.3自我防御机制:产生: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消除不安和痛苦。

主要防御机制类型:压抑、投射、反向形成、转移代替、合理化、否认、升华。

1.8理论评价: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人格进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学家:1.他将潜意识作为其研究的核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他强调本能的作用。

3.他对性的研究,也冲击了传统的,陈旧的性观念。

4.他的“人格三结构”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

5.注意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生理基础以及教育和训练在个发展阶段中的作用。

理论缺陷:首先对于人性消极负面的看法;其次,不少学者批评他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过分夸张性在人格形成发展中的决定行动力作用,忽视社会以及文化冲击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后,研究心理学的方法严谨性受到质疑。

2、荣格2.1人性观:人性观比较积极,认为潜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力量,包括智慧。

对人类的前途并不悲观,相信人是成长的,人类能把握自己朝向平衡、完整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宁静的心理状态,他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

2.2人格界定: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原有完整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而避免分散性和相互冲突,在荣格的著作里,他将心灵作为人格的专用语。

2.3人格动力:他认为人的整个人格和精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且不断变化的动力系统。

人格动力的源泉来自心理能,荣格称其为力比多,他将力比多解释为普遍生命力,包括生殖、生长、其他活动,认为力比多是一种能,是所有精神方面的能,能被用于满足更重要。

关于心里能,他提出1)等值原则: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的减少或消失,意味着另一种心理活动的能量的增加和产生。

2)平衡原则: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性,是为了保持心灵所有结构之间的平衡。

3)反相原则:人格各方面的存在对立面。

2.4人格结构:由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构成,意识处于最底层,是个体所能觉察到的心理过程,以自我为中心主要功能适应环境,中间层是由一些被遗忘或压抑个体经验构成,主要是一些情节构成,最深层是物种进化和文明发展所形成的心理积淀物。

2.4.1意识和自我,认为意识是人心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知晓的部分。

意识自我由意识的直觉、记忆、回想和感觉所组成。

2.4.2个体潜意识和情结:个体无意识是指不能再唤回意识的个人经验。

个体潜意识以情结的形式出现。

情结是指他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了,是他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自己却并未意识到。

2.4.3集体潜意识和原型,原型最重要的有四种(1)人格面具(2)阿尼玛和阿尼姆斯(3)阴影(4)自性2.4.4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1)补偿作用,起到一种平衡作用,不会产生不协调特征。

2)对抗作用,对立的人格成分会产生冲突,由此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成为生命的本质。

3)联合作用,对立的人格成分不仅对抗,同时也会相互吸引、联合。

2.5人格发展:荣格认为人格发展过程是一个人心灵个性化的过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心理独立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个体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把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童年、青年、中年。

2.5.1童年阶段(出生到青春期):是在人生的早期,力比多指向于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

分:前期:出生后到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自我,意识结构不完整,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自我形成。

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2.5.2青年阶段(由青春期到四十岁左右):必须努力开拓他们在生活中的位置。

心灵的诞生时期: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事业、婚姻,学习等。

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态度: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有的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不愿意成熟。

任务:努力培养自身的意志品力量,使自己的心理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各种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