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秋季第二课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种春风》《红书包》
【部编版】2019年秋六上语文:第2课《丁香结》创新教案

《丁香结》创新教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学习重难点】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结”的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长青。
试着再举出几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丁香结》,看看作者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
二、作者介绍: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三、词语: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2)颜色:紫色、白色;(3)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 ---视觉、嗅觉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2.朗读课文4-6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本义:丁香花蕾上,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知识链接:品读《梨花》思考象征意义(纯情)3.作者多年赏花,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结内涵?雨后赏花的触动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4.作者对丁香结持什么态度?从容、豁达、积极古人对丁香结也有自己感悟,品读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体会古人对丁香结理解。
代赠二首唐代: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精品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精品课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
本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并理解课文《丁香结》的内容,体会作者对丁香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丁香结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体会作者对丁香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丁香结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造句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丁香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丁香结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丁香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丁香花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丁香结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5. 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造句和写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丁香结喜爱赞美生活感悟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写一段话,描述你对丁香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我喜欢丁香结,它的花瓣娇嫩美丽,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每当我看到丁香结,我就感到心情愉悦,仿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和幸福。
2. 请写一篇小作文,谈谈你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生活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充满了快乐和挑战。
通过生活中的经历,我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明白了分享的意义。
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和悲伤,让我们彼此更加亲近,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希望未来的我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勇敢面对挑战,不断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丁香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丁香花的兴趣。
2021小学语文六年级全册(上下册)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归纳汇总(含课文目录)

小学语文六年级全册(上下册)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归纳汇总上册目录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各课中心思想总结第一单元1《草原》1. 《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 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2《丁香结》1. 《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2.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
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3.“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
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从容、豁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1.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为“王孟”。
“宿”的意思是住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中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动小船。
烟渚:烟雾中水中的陆地。
诗意: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原野。
旷:空旷。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沉。
六年级秋季第二课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种春风》《红书包》

第二课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讲解】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是指标题字面上的含义,深层含义指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意。
有的标题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有的形象地暗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
【例题分析】例一:种春风(1)那天正好是立春。
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2)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戴个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
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吧。
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3)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的,我不由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
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
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
”(4)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
”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5)“寄到哪里?”我问。
“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块的文章说。
(6)我很快地看完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7)“多可怜啊。
”老人说。
(8)“骗你呢,大伯。
这肯定是骗局。
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9)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
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
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10)我抬起头来,打量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
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
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11)为了保险,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那边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12)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却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块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小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精美课件

字词识记
读一读
zhuì
点缀
bó
单薄
huǎnɡ
恍然
yōu yǎ
幽雅
hū
模糊
yuàn
愁怨
àn
伏案
lěi
花蕾
zhuō
笨拙
jīn
衣襟
写一写
按结构给下列生字分类。
缀幽雅案拙薄 糊蕾襟恍怨
上下结构: 薄 蕾 怨 半包围结构:幽 左右结构: 缀 雅 拙
糊襟 恍
词语解释
【朦胧】 【笨拙】 【迷蒙】 【潇洒】 【妩媚】
3.丁香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____丁__香__对__作__者__的__影__响__主__要__有__两__个__方__面__,__ 一__是__让__作__者__感__觉__轻__灵__,__不__那__么__浑__浊__笨__拙____ 了__;__二__是__丁__香__照__耀__了__作__者__的__文__思__和__梦__想__。__
“照耀”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 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丁香花与作者的联系 之深,将丁香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以 及作者对丁香花的依赖巧妙地表现出来。窗 前的丁香花见证了作者的写作生活,让她的 文思与梦想更加焕发光彩,“照耀”一词将 这种相依相伴的知音之情表达得巧妙脱俗。
雨中的丁香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 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 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 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三、课内阅读。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
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 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 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 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 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素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全国通用

标题的含义与作用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⑴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⑵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而且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上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⑶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⑷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⑸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天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⑹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⑺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题目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贴士:以上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里?答:1.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的含义是以心田上修饰百合,衬托出百合的执着,百合花的精神使人深深感动,表达出作者流露出来的赞美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花的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花》的笔记
主题与背景:本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作者通过描绘丁香花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主要内容:诗歌主要描述了丁香花的美丽形象和它所象征的美好情感。
诗人通过丁香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写作特点:
a. 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情感细腻。
b. 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 通过对丁香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重点段落:诗歌的最后一段,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思考题:在诗歌中,丁香花被赋予了哪些象征意义?通过对丁香花的描绘,诗人想传达什么情感和思想?
总之,《丁香花》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现代诗,通过对丁香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注意积累重点词汇和写作技巧。
6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课笔记

6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课笔记
一、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 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丰华、任小哲等。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红豆》,系列长篇小说 野葫芦引》和散文 紫藤萝瀑布》等。
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有哲理性。
二、多音字
糊:hú(糊涂)hù(糊弄)
三、词语解释
朦胧:不清楚;模糊。
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四、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丁香花的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形状的描写,以及对丁香结的由来和意义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讲解】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是指标题字面上的含义,深层含义指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意。
有的标题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有的形象地暗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
【例题分析】例一:种春风(1)那天正好是立春。
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2)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戴个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
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吧。
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3)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的,我不由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
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
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
”(4)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
”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5)“寄到哪里?”我问。
“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块的文章说。
(6)我很快地看完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7)“多可怜啊。
”老人说。
(8)“骗你呢,大伯。
这肯定是骗局。
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9)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
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
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10)我抬起头来,打量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
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
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11)为了保险,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那边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12)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却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块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小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
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13)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
老人非常感动,使劲儿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谢谢你!(14)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遗忘的东西。
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是斤斤计较利益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于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15)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
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练一练:1.文中第14段的划线句子“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被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标题“种春风”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二:红书包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
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
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
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
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一会儿( ),单眼看。
“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
”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
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
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
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
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
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
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
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
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
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
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
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练一练:1.文章围绕“红书包”写了“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次难忘的经历,请根据选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答案,来反映这一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标题“红书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有余力】一个走运的人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
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
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
”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
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
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
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
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
”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
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19、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
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4分)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0、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分)21、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6分)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