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音乐欣赏

合集下载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课件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课件
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
地心情在舞池里开始跳起了舞蹈。)
B主题 (音乐沉稳舒缓了,男士迈着沉稳矫健的舞
步,女士翻飞裙摆,翩翩起舞。)
小伙伴
A主题 (气氛越来越热烈欢快,舞会达到高潮。)
第二乐段
(音乐忽然慢下来了,所有人的眼光都关注 C主题 到一对跳的出色的舞伴,舞蹈中有停顿、有 旋转。)
第二乐段
A主题
C主题
结尾
再现A主题
乐队演奏的主要乐器有:
小号、吉他、鼓
以小号和 小提琴为主奏 乐器,专门为 “松”伴奏的 小乐队及其演 奏的音乐,其 典型的曲目主 要是松的传统 乐曲和民歌。
《 小 伙 伴 》
《小伙伴》又名《化妆舞会》, 描写的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和病人, 为庆祝狂欢节而举行化妆舞会的情 景。
1、乐曲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2、这种情绪在乐曲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第一乐段
情,三三两两的相互交流着进入舞场。)
B主题 (音乐平稳舒缓了,人们开始跳舞,女士
做着优雅的舞姿,男士迈着沉稳矫健的舞
步。)
小伙伴
第二乐段
A主题
项目
主题
A主题
管乐器主奏 弦乐器伴奏
乐器
速度
力度 音乐情绪
快 强
热烈欢快
A主题 (一群带着面具的陌生人,怀着紧张激动 第一乐段
地心情在舞池里开始跳起了舞蹈。)

● ○ ○ ● ○ ○
强 弱 弱
● ○ ○ ● ○ ○
谱例二 ★


○ ○ ● ○


延音线
○ ○

○ ○
● ○ ●
● ○ ●
强弱强
● ●
弱 弱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和cross-cultural music understanding。

3. 通过音乐鉴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欧洲音乐:a. 古典音乐:介绍交响乐、室内乐、独奏等形式b. 浪漫音乐: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人物c. 现代音乐:介绍20世纪音乐的新风格、流派及代表人物2. 拉丁美洲音乐:a. 民间音乐:介绍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及代表形式b. 爵士音乐:介绍爵士乐的起源、特点及代表人物c. 现代音乐:介绍拉丁美洲现代音乐的新风格、流派及代表人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人物。

2. 鉴赏法:播放经典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看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2. 欧洲音乐鉴赏:a. 古典音乐:播放经典交响乐、室内乐、独奏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b. 浪漫音乐:播放经典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如肖邦的《夜曲》c. 现代音乐:播放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3. 拉丁美洲音乐鉴赏:a. 民间音乐:播放经典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作品,如墨西哥的《美丽的赛吉托》b. 爵士音乐:播放经典拉丁爵士乐作品,如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c. 现代音乐:播放拉丁美洲现代音乐经典作品,如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看法,进行互动交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及价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音乐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

世界音乐之窗——拉丁美洲音乐 《玛丽安》 课件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

世界音乐之窗——拉丁美洲音乐 《玛丽安》 课件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

作业
学习伦巴舞蹈的几个动作。
八年级音乐下册
《玛丽安》
拉丁美洲音乐
西印度群岛土地肥沃,生产大量的香蕉、甘蔗, 由于种植的需要, 从非洲运来大批黑奴。他们鼓 乐中的切分节奏与欧洲移民带来的民歌、 赞美歌 、水手歌,再加上印第安人的音乐,三者汇合在 一起,混合成一种西印度群岛的音乐。
歌曲简介
这首歌曲是牙买加的民歌。通 过对玛利安的描绘, 展现出一 片美丽的风景。
牙买加
四四拍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 小节四拍。

四四拍
XXX X
强弱规律:强 弱 次强 弱
二二拍
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 小节二拍。
二二拍
XX
强弱规律:强 弱
律动


律 动1
律 动2
伦巴
伦巴(Rumba)英文Rumba的音译,用R表示,也被称为 爱情之舞,拉丁舞项目之一。源自十六世纪非洲的黑人 歌舞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拉丁美洲,后在古巴得到发展, 所以又叫古巴伦巴,舞曲节奏为4/4拍。它的特点是较为 浪漫,舞姿迷人,性感与热情;步伐曼妙有爱,缠绵, 讲究身体姿态,舞态柔媚,步法婀娜款摆,若即若离的 挑逗,是表达男女爱慕情感的一种舞蹈。伦巴是拉丁音 乐和舞蹈的精髓和灵魂,引人入胜的节奏和身体表现使 得伦巴成为了舞厅中最为普遍的舞蹈之一。

北美洲音乐

北美洲音乐

四、拉格泰姆钢琴音乐 拉格泰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流行 的一种音乐形式,其中钢琴形式的拉格泰姆音 乐影响最大。 拉格泰姆最大特点是复杂的切分节奏。 强调切分节奏和钢琴运用方面对爵士乐产 生了一定影响。
五、爵士乐
含义: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 种黑人音乐形式。爵士乐以黑人音乐为基础, 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欧洲传统音乐、通 俗歌曲等,是一种地道的“混血”型音乐。有 歌曲、钢琴曲、乐队等多种形式。 类型:爵士乐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流派、 乐队众多,如新奥尔良爵士乐、Dixieland爵 士乐、摇摆乐、主流爵士、比波普、现代爵士、 自由爵士、电子爵士等。
类型:蓝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类型,如 民谣(乡村)蓝调、古典蓝调、器乐蓝调、城市蓝 调、经典女性蓝调、爵士蓝调、节奏蓝调(R&B)等。 音乐特点: 1.早期音乐结构多由三个乐句组成,每句4小节, 共12小节,后来形式多变。和声来源于西方传统常 用的Ⅰ、Ⅳ、Ⅴ级和声。 2.常在大调音阶基础上微降三级、六级和七级 音,这些音被称为特色的“蓝调音”。此外,滑音、 装饰音等“带腔的音”使用普遍。 4.表演上鼓励即兴创作和发挥,表演自由,风 格多样。 欣赏:蓝调音乐听辨
5.印第安乐器除了鼓之外,还有许多体 鸣乐器,如手摇响器、梆子类乐器、摩擦类 乐器等。气鸣乐器有笛、哨、号角等。没有 弦鸣乐器。 欣赏: 1.加拿大印第安人(克瓦基乌特尔 族)的歌舞(辨听) 2.兔子舞 3.圆圈舞
二、因纽特人的音乐
因纽特人是生活于美洲北极地区的土 著,以海上狩猎和采集为生,信仰萨满教 和万物有灵。音乐多用宗教仪式活动。 因纽特人的音乐有歌曲、乐舞等,器 乐只有鼓。
5.加拿大纽芬兰州的乘船歌《新兵的船》
非洲黑人移民对北美洲音乐发展贡献重大,创造了 灵歌、福音歌、蓝调、爵士乐多种音乐类型,都属于黑 人音乐和欧洲音乐的混合型音乐。 一、灵歌 灵歌,也称灵魂乐、圣歌,是北美黑人的基督教宗 教礼拜歌曲。18世纪就已产生。灵歌宣泄了黑人灵魂深 处的心声,反映了早期黑人的苦难生活。 灵歌的典型特征表现在重音和节奏的复杂多变,在 第Ⅲ或第Ⅶ级音上作一种微降的游移音变化,演唱为集 体性歌唱、轮唱或领唱与合唱的应答式演唱,即兴性强。 演唱时还辅以舞蹈、喊唱、拍手跺脚、摇摆身体等。 欣赏:黑人灵歌(听辨)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学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学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新课程高中一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一教育理念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和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歌舞音乐片段欣赏《小伙伴》(探戈舞曲,乌拉圭、G.M罗德里格斯曲)2.声乐曲《美丽的小天使》3.器乐合奏曲《告别》(排箫、盖那笛、恰朗戈)三教学思路本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选取拉美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器乐、歌舞、声乐曲为组合。

针对学生对拉美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音乐本体语言的力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欣赏——思考——讨论——分析——探究——体验的学习环境。

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1.对三组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通过讨论分析、比较等方法,学生能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征。

2.理解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的产物结合六教材分析1.歌舞音乐是拉美民间音乐的灵魂,本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探戈舞蹈《小伙伴》拉展示拉美歌舞音乐特点,这是一首著名的阿根廷探戈舞曲。

2.声乐曲《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拉美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种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的被称为“松”的歌舞曲。

歌曲表达了青年间的爱情,旋律优美、动人。

3.器乐曲《告别》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的告别。

拉丁美洲音乐特征及文化因素

拉丁美洲音乐特征及文化因素

拉丁美洲音乐特征及文化因素一、音乐特征1.强烈的节奏感:拉丁美洲音乐以其强烈的节奏感而闻名,通常使用较快的节奏和复杂的打击乐器来创造出热情洋溢的音乐氛围。

2.多样的舞曲风格:拉丁美洲音乐包括了多种舞曲风格,如萨尔萨、探戈、雷鬼、巴萨诺瓦、莱得、桑巴等。

每种舞曲风格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舞步和舞蹈风格,让人们能够快乐地跳舞。

3.热情奔放的情感表达:拉丁美洲音乐通常表达出热情奔放的情感,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传递出强烈的欢乐和激情。

这种音乐风格也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热情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4.丰富的乐器使用:拉丁美洲音乐中使用了多种特色乐器,如马林巴琴、津巴拉琴、口琴、手鼓、钢琴、吉他等。

这些乐器的运用丰富了音乐表达的方式,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5.多元文化的融合:拉丁美洲音乐融合了多种文化和音乐风格,包括欧洲音乐、非洲音乐、印第安音乐等。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拉丁美洲音乐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点,并成为了该地区文化的一部分。

二、文化因素1.移民历史: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与移民历史密不可分。

在殖民时期,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大量移民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乐器,进一步丰富了拉丁美洲音乐。

2.社交舞文化:拉丁美洲社交舞文化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舞蹈在拉丁美洲社会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因此舞曲在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人们通过跳舞来表达情感和交流感情。

3.宗教信仰:拉丁美洲的宗教信仰对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主教和非洲传统宗教在拉丁美洲有着广泛的信仰,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中经常使用音乐表达信仰和敬神之情。

4.社会政治因素:拉丁美洲历史上的社会政治因素也影响了音乐的发展。

例如,在古巴,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对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有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拉丁爵士乐等代表性的音乐流派。

5.文化认同与表达:拉丁美洲音乐是人们寻求文化认同和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音乐不仅是娱乐的手段,还是民族认同和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通过音乐,人们能够表达对祖国、家庭和文化的热爱。

《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 欣赏 拉库卡拉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

《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 欣赏 拉库卡拉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

《欣赏拉库卡拉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歌曲《拉库卡拉查》的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增强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和表达,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音乐风格。

2.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歌曲,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拉库卡拉查》的音频文件。

2. 准备乐器(如手鼓、沙锤等)以营建音乐氛围。

3. 准备小组活动的道具,确保学生能顺利参与小组活动。

4. 设计一些问题,用于教室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起首通过播放歌曲《拉库卡拉查》的MV,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 新课讲授:(1)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以及歌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分析歌曲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理解歌曲的构成和艺术价值。

(3)探讨歌曲主题:让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歌曲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

(4)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大心。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将这首歌曲运用到自己的表演和创作中,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拉库卡拉查》相似的经典歌曲,进行比照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差别和特点。

5. 教室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探讨了音乐欣赏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启迪心灵、激发情感、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音乐欣赏的基本观点、欣赏技巧、音乐类型及其特点等。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课件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课件
欧洲音乐的特征是:滑音,装饰音,演 唱自然放松。
非洲音乐的特征是:呼喊声,极具穿 透力,略微带着淡淡的乡愁。
印第安音乐的特征是:十分的粗犷而 又极具热情。
歌舞曲“松”与马里阿契乐队
墨西哥民族歌舞曲被称为“松”。为“松”伴奏的乐 队叫做马里阿契乐队,乐队有小提琴、吉他、小号、 大吉他等几种乐器组成。马里阿契乐队被视为墨西哥 名族音乐的精华和民族的象征,现在墨西哥总统外出 访问时也往往带上一个马里》
探戈,是一 种集音乐、歌唱、 诗词和舞蹈于一 体的综合艺术, 是阿根廷早期移 民创造了这个舞 蹈。反映了其创 造者思乡怀旧的 情绪,寄托着他 们对爱情的渴望 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小伙伴》
七度大跳和八度大跳与半音级进并存, 使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 激越的情绪。
恰朗戈: 恰朗戈,亦称“五弦琴”,是一种高音弹拨乐器。
排箫: 排箫,是秘鲁安第斯高原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用
石头、陶土及金属制作,现代多用竹、芦苇等制作。排箫 的形制的演奏技法多种多样,一般能吹出五声音阶,少数 地区也用七声音阶。
《美丽的小天使》
美丽的小天使
拉丁美洲音乐具有欧洲音乐,印第安音 乐和非洲音乐相混合的特点。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 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 中美洲地区、加勒比海地 区和南美洲。
16世纪以前,拉丁美 洲生活着印第安部族,古 代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 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 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也 得到了较高的发展。
盖那笛: 盖那笛,是一种竖笛。音色独特,使用广泛。在古代
曾用动物腿骨制成,现在多采用竹和木制作。盖那笛一般 有5至7个音孔,音色粗犷、明亮。
拉丁美洲音乐特点:
1、来源:拉丁美洲音乐是印第安音乐、 欧洲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2、节奏:节奏鲜明强烈,连续切分音的 使用,使音乐别具一格 3、旋律:以欧洲七声大小调为基础,旋 律与和声来源于欧洲民间音乐。 4、形式:载歌载舞,歌舞音乐是拉丁美 洲音乐的灵魂。 5、风格:热情奔放、粗犷豪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洲乐声》
一、教学内容:《凯皮拉的火车》《化妆舞会》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印象。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3、初步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激发学生探究多元文化的兴趣。

4、聆听《化妆舞会》,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感受舞曲节奏特点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难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音响表现火车印象,表达快乐的情绪。

2、听辨《化装舞会》的主题A和主题B,学会分析乐曲结构。

四、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1、猜一猜,辨一辨:巴西
2、导入:巴西的民间音乐是多种民族音乐经过数百年的同化和变迁后形成的一种混合体,它如同足球文化一样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今天咱们大家就一起先来听一首巴西音乐
3、完整聆听,体验作品意境
思考:乐曲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场景?
4、揭示课题《美洲乐声》引入《凯皮拉的小火车》
(二)欣赏巴西作品《凯皮拉的小火车》
1、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著名作曲家罗波斯于1930年创作的。

“凯皮拉”在巴西,农场工人被称作凯皮拉。

表现了农场工人乘坐小火车上班,一路上观赏着美丽的景色的快乐情绪。

据说,一次,作曲家乘火车行使在美丽的巴西国土上,体验着火车车轮在铁道上快乐飞奔和汽笛有力的长鸣,看着窗外绿色的森林与田园,作曲家产生了创作激情。

2、分段聆听:
(1)聆听第一部分(引子)
分别用乐器和人声模仿火车启动、车轮声、汽笛声
车轮声:X X X X ︱X X X X ︱
汽笛声:X - ︱X - ︱
(2)聆听第二部分
哼唱旋律
师:(a)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用欢快的情绪表现快乐的心情)。

(b)主题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 2次,第一次用铜管,第二次用木管和拉弦。


(3)介绍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

(4)介绍托卡塔:托卡塔——原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键盘器乐曲,同波尔卡、摇篮曲、小夜曲、进行曲等一样旋律具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

托卡塔具有即兴创作、自由奔放的特点。

(5)听第三部分音乐(尾声)
火车到站了,模仿到站的声音。

4、完整聆听、完成表格
(三)、欣赏《化妆舞会》
1、以面具导入课题
2、介绍乐曲
《化装舞会》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

是阿根廷家喻户晓的乐曲,被人们称作是阿根廷的第二国歌。

《化装舞会》也是最早传到我国的探戈舞曲之一。

同时化妆舞会也是欧美上流社会经常聚会的一种模式,化妆舞会高雅,乐趣无穷。

《化装舞会》也是最早传到我国的探戈舞曲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根廷的化妆舞会。

3、聆听乐曲
思考:(1)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4、分段聆听
(1)聆听乐曲第一段
A、聆听后分析乐段
a段主题跳跃起伏
b段主题坚定
B、用捻指和跺脚的方式练习A段前四小节的节奏
X0X0X0X0︱0XXXXX0︱
左右左右前后前左右
C、摆造型模仿探戈动作
(2)聆听乐曲第二段
a段主题,是从前面主题引申发展而成。

它也以连音和切分音相间为其特色。

b段主题,比较活泼。

5、讲解管弦乐队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美洲音乐特点
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具有旋律美妙、节奏独特、和声浓郁、色彩丰富的特点,连续的切分音带有非洲音乐的痕迹,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更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五)学生模仿化妆舞会的情景伴随音乐走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