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张家口土地结构现状及土地利用对策研究
张家口土地结构现状及土地利用对策研究张家口地处河北省西部,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其土地结构现状及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土地结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提出的土地利用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张家口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一、土地结构现状张家口土地结构呈现出城乡结合、多种用途的特点。
在土地类型方面,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分别占比60%以上和20%左右。
还包括林地、水域等其他类型。
在土地利用方面,张家口以城镇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形成了多种用途的土地布局。
二、存在问题1. 土地资源不均衡。
张家口地势较高,大部分土地为山地和丘陵,只有少部分平原和河谷地带适宜农业生产。
这导致了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
2. 土地利用不合理。
当前,张家口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不够高效,存在大量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
城市扩张和农村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加剧了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3. 土地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土地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利用对策1.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张家口应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通过土地整理、复垦、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加强对土地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改善土地环境质量。
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张家口应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土地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要素的互补和优化配置。
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4. 加强土地管理与监测。
张家口应加强土地管理与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和问题情况,为土地利用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张家口土地结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机理、问题及实现路径
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机理、问题及实现路径作者:彭小霞来源:《理论探索》2021年第04期〔摘要〕农民自发型、村集体推动型以及政府主导型等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收效果。
在实践中,各地实施土地互换、采用土地股份合作、设立农村土地银行等不同的土地流转方式助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然而,农村土地流转在助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面临着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助推农民增收的效应有待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障碍、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的服务与监督体系存在缺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应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现行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农地流转中的农户参与、完善农地流转的服务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探索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增收,土地流转模式,农户参与〔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1)04-0091-09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分散化与农业生产区域化、现代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行农地分散化的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2016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手段。
由此可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以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方面,而对于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存在的现实问题及相应解决之策的研究则較为缺乏。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农地流转的农民自发型、村集体推动型以及政府主导型三种模式助推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分析,总结与这三种土地流转模式对应的新疆沙湾的土地互换、广东南海的土地股份合作与陕西杨凌的农村土地银行的实践经验,探究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的实现路径。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及问题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及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及问题研究的引言部分中,研究背景是本研究的重要起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土地流转市场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增加,还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及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碎片化、土地流转主体差异、缺乏流转标准化与规范化以及土地流转市场监管不力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我国农村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而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和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及问题,对于全面了解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有助于认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了解土地流转市场的供给情况,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农村土地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深入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问题可以帮助解决农村土地资源碎片化、流转主体差异、缺乏流转标准化与规范化以及土地流转市场监管不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正文2.1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现状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领域的重要问题,其供给现状涉及多方面因素。
邢台市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邢台市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包括了对邢台市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
邢台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贫困地区占比较高,乡村振兴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关键。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邢台市也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目前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如乡村产业发展缓慢、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
开展对邢台市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邢台市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邢台市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并提出可行的战略和方案,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现状,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索乡村振兴的途径和策略,为进一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2. 分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的类型、程度和效益,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有效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3. 探讨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为整合资源、促进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3 研究意义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从全国范围看,贫困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而土地资源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邢台市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贫困地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优质生活条件。
关于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我国农村宅基地是指依照法定程序确立在农村的部分土地上的建房用地,是农民的生产生活基础之一,也是农民转移就业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为此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现状,进一步掌握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调研内容包括: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情况;宅基地管理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宅基地分配和流转的现状;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等。
三、研究结果1.宅基地使用情况调研结果显示,70%的农民家庭在宅基地上建有房屋,但部分宅基地闲置或未使用。
存在以下情况:(1)部分农民拥有多处宅基地,但只在其中一处上建房,并将其他宅基地作为荒地或放置不管,导致浪费和闲置现象的加剧。
(2)一些农民虽然建有房屋,但在宅基地上未进行种植或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而是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休闲场所。
(3)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一些少数民族村庄的土地成为了城市建设用地,使得他们只能在少数的宅基地上忍受极为拥挤的住房环境。
2.宅基地管理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以下的宅基地管理机构只是一个形式性的机构,并未实际开展管理工作。
在已经建立宅基地管理机构的地方,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国家干预也少,导致某些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因此,在建立宅基地管理机构的同时,应该确保该机构的实际作用和职责,完善其运行机制。
3.宅基地分配和流转的现状在宅基地的分配和流转上,本次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宅基地的流转难度大,因此许多农民把自己的宅基地当做私人资产,不愿流转。
(2)宅基地的分配不公平,而是依赖于地方官员的主观判断,往往会带来利益冲突以及不公正的结果。
(3)宅基地的流转时效较慢,大量宅基地的流转需要好几年时间。
由于有可能出现某个人持有几百块宅基地,最终导致留给其他农民的宅基地非常有限。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
法律思考》2023-10-30•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概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问题•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建议•案例分析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概述定义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将其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收益权等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给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使用的行为。
分类根据流转主体的不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可分为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和农户流转两种形式;根据流转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出租、转让、入股等几种形式。
定义与分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经历了从禁止流转到允许流转、从自发流转到规范化流转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历史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活跃,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形式多样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流转程序不规范、权益保障难等。
现状历史发展与现状集体土地流转的意义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可以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农民权益集体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集体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资本和技术向农村转移,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通过规范的集体土地流转程序,可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02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规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做出了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由其他主体享有或行使的行为。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
流转程序与形式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包括转让、出租、抵押和入股等。
在流转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合理的流转形式,确保流转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张家口土地结构现状及土地利用对策研究
张家口土地结构现状及土地利用对策研究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和阜新平原的连接部,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
张家口市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形地貌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土地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压力。
对张家口土地结构现状和土地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对策,对于该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张家口土地结构现状分析1. 土地类型分布不均衡张家口市的土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
由于地势起伏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地分布不均衡。
平原地区的耕地和建设用地占比较高,而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林地和草地较多。
这种不均衡的土地类型分布,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目前,张家口市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而林地和草地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农业耕地过度集中,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和利用不足。
而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快,农村建设用地过度闲置,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张家口市的土地资源逐渐过度开发。
农业耕地的扩张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导致土地的过度利用和资源的浪费。
这对土地结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张家口土地利用对策研究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针对张家口市土地类型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应该加大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林业和畜牧业发展。
在平原地区,应该增加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优化城市布局。
2. 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了减轻农业耕地的开发压力,张家口市应该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通过推广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为了遏制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的趋势,张家口市应该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力度。
建立健全土地准入制度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规范土地的流转和利用。
华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
华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摘要】本文主要调查了华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通过对流转土地的现状、影响、问题、原因和对策的分析,揭示了当前华北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已经在华北地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受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
在对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包括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扶持政策等。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未来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对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华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华北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现状、影响、问题、原因、对策、分析、建议、发展、农村土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而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华北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希望可以为解决华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华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现状,分析土地流转对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探讨土地流转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可行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土地流转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
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土地流转问题的认识,引起社会的重视,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华北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为相关部门和农民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改善。
农村土地流转开题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开题报告农村土地流转开题报告一、引言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转让、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进行流动的过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影响因素、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背景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另外,农村人口外流和农民增加非农收入的趋势也促使土地流转的发展。
三、影响因素1. 政策因素:政府的土地政策对土地流转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土地流转,提供流转的保障和支持。
2. 经济因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价格、市场需求等经济因素会影响土地流转的程度和方式。
3. 土地资源因素:土地质量、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状况等也会对土地流转产生影响。
四、现状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农村土地流转的面积逐年增加,流转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一方面,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可以获得租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也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问题尽管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土地流转存在不平等现象,一些小农户难以参与到土地流转中,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
其次,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容易引发纠纷。
此外,土地流转还可能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六、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土地流转政策,确保流转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2. 加强农民的土地流转意识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不法行为和纠纷的发生。
4.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以减少农民因土地流转而失去生计的风险。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2.05.16•【字号】冀财预〔2022〕30号•【施行日期】2022.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有关市、省财政直管县财政局:按照《中央对地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财预〔2019〕96号)有关要求,我们制定了《河北省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现予印发。
河北省财政厅2022年5月16日河北省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第一条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央对地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财预〔2019〕96号)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对市县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是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第三条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偿还到期债务,严禁用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
第四条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选取客观因素进行公式化分配,转移支付办法和分配结果公开。
(二)分类处理,突出重点。
对纳入转移支付范围的县实施差异化补助,体现差异、重点突出。
(三)注重激励,强化约束。
强化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条我省享受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的地区包括以下三类:民族自治县:国家民政部确定的6个民族自治县,即青龙满族自治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
省定民族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确定的3个民族县,即平泉市、隆化县、滦平县。
省定民族乡: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确定的54个民族乡,即无极县高头回族乡、新乐市彭家庄回族乡、藁城市九门回族乡、遵化市汤泉满族乡、遵化市西下营满族乡、遵化市东陵满族乡、大名县营镇回族乡、邱县陈村回族乡、沽源县大二号回族乡、怀来县王家楼回族乡、易县凌云册满族回族乡、涞水县娄村满族乡、献县本斋回族乡、河间市果子洼回族乡、沧县大褚村回族乡、沧县杜林回族乡、沧县李天木回族乡、沧县捷地回族乡、黄骅市羊二庄回族乡、黄骅市新村回族乡、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文安县大围河回族满族乡、永清县管家务回族乡、丰宁南关蒙古族乡、承德县岗子满族乡、承德县两家满族乡、兴隆县八卦岭满族乡、兴隆县南天门满族乡、平泉县柳溪满族乡、平泉县七家岱满族乡、平泉县平房满族蒙古族乡、平泉县蒙和乌苏蒙古族乡、平泉县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平泉县南五十家子蒙古族满族乡、平泉县郭杖子满族乡、滦平县平坊满族乡、滦平县安纯沟门满族乡、滦平县五道营子满族乡、滦平县邓厂满族乡、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滦平县付家店满族乡、滦平县西地满族乡、滦平县小营满族乡、滦平县大屯满族乡、滦平县西沟满族乡、隆化县尹家营满族乡、隆化县庙子沟蒙古族满族乡、隆化县偏坡营蒙古族乡、隆化县八达营蒙古族乡、隆化县太平庄满族乡、隆化县旧屯满族乡、隆化县西阿超满族蒙古族乡、隆化县白虎沟蒙古族满族乡、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转用征收报批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转用征收报批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3.08.24•【字号】冀自然资规〔2023〕2号•【施行日期】2023.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转用征收报批办法》的通知冀自然资规〔2023〕2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河北省土地转用征收报批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2023年8月24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前期工作第三章分批次报批第四章按项目报批第五章批后监管第六章附则河北省土地转用征收报批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土地转用征收审查报批工作,提高审查报批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报国务院、省政府审批的土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适用本办法。
报市政府、雄安新区审批的土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土地转用,是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后,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第三条土地转用征收实行分批次和按项目两种报批方式。
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以及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和盐田用地范围内土地的转用征收,采取分批次报批方式。
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前款规定范围外土地的转用征收,采取按项目报批方式。
第四条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转用征收的组卷报批工作,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合法合规性负责。
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现状与对策——基于莫力达瓦旗的实证分析
收稿日期:2016-01-04作者简介:吴清秀(1982-),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管理。
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现状与对策———于莫力旗的实证分析吴清秀(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当地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出现土地闲置,土地承包出租流转也随之发展。
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流转的规模和效益。
这些问题存在于立法不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遗留的弊端、农村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少数民族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流转后农民保障等诸多方面。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力达瓦旗)是一个拥有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的民族聚居区。
通过对莫力达瓦旗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图分类号:F3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6)06-0029-02一、莫力达瓦旗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莫力达瓦旗地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内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欠发达,种植业以大豆和玉米为主,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并且素有“大豆之乡”的美称。
(一)莫力达瓦旗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以出租、转包、互换的方式为主。
2015年,莫力达瓦旗土地流转面积已达480万亩,其中出租263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4.8%)、转包79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6.5%)、股份合作7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6%)、互换59.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2.3%)、转让1.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0.38%)。
土地承包权流转大多是本村邻居之间或者亲戚之间自发流转,规模小、不规范,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篇一」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6.33 %,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近几年,通过认真落实贯彻中共中央、市县有关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鼓励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就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来讲,出现了土地流转难、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小,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
为此,按照县委、县府的安排,县人大组织了两个调研小组,采取以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一、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的现状(一)农村土地流转现状1、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我县现有24个镇乡(街道办事处)、50个社区居委、20xx个村民小组。
农地67万亩,人均农地面积0.84亩,经过几年的大胆尝试,土地流转的范围更大,形式更加多样化。
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的面积有4.07万亩,占农地总面积的6.07 %,土地流转方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转让、互换、土地入股为辅。
转包面积有3.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8.6 %;出租面积0.4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0 %;转让面积20xx亩,互换2600亩, 土地入股、转让、互换这三种形式共占流转面积的11.4%。
农户自发流转和村组织流转是我县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土地流转的方向主要有五个:一是流向外来耕作户;二是流向专业承包户;三是流向农业企业;四是流向一般农户;五是流向其他单位。
2、土地流转的特点(1)、坚持农户自愿、协商、有偿原则。
全县流转的万亩农地中,农户自愿流转的占98%。
(2)、土地流转收益是农民家庭收入的补充。
土地进行自发流转的农户一般是从事第二、三产业或兼业,家庭收入以二、三产业和财产性收入为主,土地流转收益是家庭收入的补充。
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摘要】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随后探讨了实施路径以及政府政策对市民化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论证。
结合这些内容,展望未来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发展趋势,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研究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和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实施路径、政府政策、案例分析、展望、研究结论、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是当前河北省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行业,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聚集在城市。
这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的居住条件和就业机会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市民化进程。
研究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解决路径,有助于促进农民在城市中更好地融入和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提供重要参考。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涉及到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
当前,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政府、社会及各界合力解决。
深入研究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对于促进农民就业、提升生活水平、推动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全国的重要省份,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备受关注。
研究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为河北省农村人口市民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研究将通过对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实施路径探讨、政府政策影响和案例分析,全面探究这一问题,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将耕地、宅基地等土地权属或经营权交给其他农民或企业进行经营或租赁的行为。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加收入,但也引发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大规模流失和农民权益的隐患。
本文将重点研究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农村土地流转是近年来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以期通过出租或合作社形式获得更高的收益。
同时,许多企业也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以实现规模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目标。
然而,农村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知识、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
其次,一些农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大面积流转土地,导致农村耕地的大规模流失。
最后,监管不到位,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土地流转行为,给农民权益带来风险。
二、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存在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
首先,农民个体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流转土地成为他们增加收益的一种方式。
其次,农村土地产权明确不清,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混淆不清。
同时,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地力逐渐衰退,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来规模化经营以增加产量。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和投资,鼓励土地流转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1. 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流转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土地流转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 支持土地流转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提高流转的效益。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土地流转补贴、信贷支持和技术培训等措施,帮助农民进行规范化的土地流转经营。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工商业的不断壮大,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日趋普遍。
然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和规范化程度仍然不高,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收益不足、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风险不可控等。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民土地利用效益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安排,研究其制度缺陷和问题。
3.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的财务安排,分析收益分配的问题和现状。
4.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风险管理问题,探讨如何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和减少风险。
5.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具体建议,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相关数据和案例。
2.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安排,重点分析土地流转合同的制定、备案、履行等环节。
3.农村土地流转的财务安排,着重分析土地流转的投入产出、分配机制等问题。
4.农村土地流转的风险管理,探讨流转合同中的风险规避措施和土地流转风险的管理策略。
5.制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1.搜集并分析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深入剖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发展和现状情况。
2.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详细分析,识别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进方案。
3.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看法和体验,深入探讨其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他们为何不愿流转土地?-来自河北雄县基层种植户的调查
他们为何不愿流转土地?-来自河北雄县基层种植户的调查2015.6编者按:伴随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
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比2008年底提高20个百分点。
从宏观数字来看,近30%的土地已经流转,说明土地规模化经营成为大趋势。
那么,基层一线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是怎么考虑的?为何越来越多非农经纪人投资农业,而种植户不愿长久地流转土地?近日,记者在河北保定雄县与几位种植户进行了座谈,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是与宏观趋势不一样的答案。
雄县的具体案例给我们展示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更具体的一面,值得深入反思。
5月5日,记者与河北雄县雄州镇、龙湾镇、张岗乡的10位种植户进行座谈发现,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大潮中心存担忧,不愿将种植多年的土地流转出去。
同时,对于承包户来说,资金扶持、保险和技术成为亟待破解的三大难题。
两个担心制约土地流转雄县是农业大县,2012年耕地面积134.3万亩,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
“现在土地流转速度很快,我们这里很多村都有包地大户,主要是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合作社。
”张岗乡刘家铺书记刘振峰告诉记者。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你们有没有什么担心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马骥问道。
“当然有。
土地流转出去了,还能不能回来?土地流转了是不是种粮食?”刘书记答道。
确实,在新一轮土地流转中,一些地方将土地集中,开展旅游园区、采摘园建设,脱离了生产粮食的属性。
几位种植户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不能长时间承包。
来自雄州镇崔村的刘志本有30亩地,算是包地大户了,但承包土地只能一年一签或两年一签。
“我是村里的,大家都认识,所以敢承包给我。
如果是外村或者其他地方的,承包不会超过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河北省 少数 民族人 口9 %分布在农村 , 0 民族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存在 着诸 多问题 , 些 问题 , 这 事关增加 少数
民族农 民收入 , 促进 河北经济发展 和社会和谐稳定 , 于维护整个京、 冀 区域的稳定大局 也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对 津、
居村 土地 承包经 营 权 流转 问题 , 事关 提 高 少 数 民族 农 民生 活水 平 , 进河 北经 济发 展 与社会 和谐 稳定 , 促 对于维 护 整个京 、 、 区域 的稳定 大局 也有极 其 重 津 冀 要 的意义 。为此 , 者对河 北 省 3 笔 5个 民族 村 土地 承
据 河北 省农业 厅 统计 , 2 0 到 0 9年 上 半 年 , 河北
承包 经 营权属 证 书 , 的村则 没有 颁发 ; 有 同一 个 民族
村 , 的村 民拿到 了土地 承包 经 营权属 证书 , 的村 有 有 民则 没有 拿 到 ; 一 方 面 ,5个 民族 村 都 没 有 开 展 另 3 “ 体土 地所 有权确 权登 记 颁证 ” 设 立统 一 的永 集 和“ 久基 本农 田保 护 标 志 ” 两 项 工 作 。此 外 , 的 民 这 有 族联 合村 、 少数 民族村 民外迁 , 承包 土地 由村 内汉 其 民无 偿 占用 耕 种 , 有 流 转 合 同 , 有 代 耕 代 种 协 没 没
[ 作者简介 ] 刘敏 华( 92 ) 女 , 16 一 , 辽宁省本溪市人 , 河北科技 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 主要从 事农 业经济研 究。
李锡 英( 90 ) 女 , 15 一 , 河北省元 氏县人 , 河北科技 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 主要从 事经济学与社 区建设研 究。
宋 占新( 94 ) 男, 17 一 , 河北省邯郸市人 , 河北科技 大学副教授 , 主要从 事农村 经济研 究。
些 民族 村村 民承包 土地 后 , 弃耕外 出打工 , 承包 地 其 被 村里其 他农 户 占用 。 国家 取 消农 业 税并逐 年增 加
种 粮补 贴后 , 弃耕 外 出就业 的村 民陆 续 回村 要 求 退
民族人 口中 的 9 %分 布在 农 村 , 有 19 0 共 3 0个 民 族
村 。河 北 又是农 村 改 革示 范省 , 决 好 少 数 民族 聚 解
纠纷 。
() 2 民族 乡镇政 府 落实 土 地 承包 经 营权 政 策 不 到 位 。一 方 面 , 村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 属 证 书 落 实 农 权 到农 户 ” 工 作 不 统 一 , 有 的 民族 村颁 发 了土 地 的 如
、
民族 村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流 转 存 在 的 问题
之 家只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 人 的 承 包 地 的 现 象 普 遍 存 在 … 。民
二 轮承包 时 , 坝上 一 些 民族 村 村 民书 面 或 口头 协议 退 耕 , 弃 土地家 庭承 包 。按照 当事 人 的意愿 , 轮 放 二 承 包进行 了调整 , 并颁 发 了土地 承包 经 营权 属 证 书。 而 国家取 消农 业税 并 开 始 逐 年 增 加 种粮 补 贴 后 , 放 弃 承包地 的村 民陆续 回村 要 地 , 出现 了要求 重新 承 包 土地 纠纷 。另一 种是 19 9 8年二 轮承 包后 , 上一 坝
21 0 0年 3月
河 北 学 刊
He e a e cJ un 1 bi Ac d mi o r a
M a ., 01 r 2 0 V0 . 0 No 2 13 .
第3 0卷第 2期
7  ̄ ’d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 . l
刘敏 华 , 李锡英 , 占新 宋
[ 中图分类号 ] 37 1. 2 [ F 2 .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 3— 0 1 2 1 ) 2— 2 3— 4 [ 10 7 7 ( 00 0 00 0 收稿 日期]0 0一 1 2 21 O —O
河 北 省是 多 民族 共 同聚 居 的大 省 , 8 2 5万 少 数
议。
农 村 土地 承 包 经 营权 流 转 面积 共 计 3 0万 亩 , 2 占家
庭 承包耕 地 面积 的 4 。笔 者调 查 的 3 % 5个 民 族村 ,
总人 口 5 9 5万人 , .7 总耕 地 面积 1 .2万 亩 , 地 承 20 土 包 经营权 流转 面积 共计 2 8 .5万亩 , 地流转 所 占 比 土 率 是2 . % 。 管 民族 村 土地 流 转 工 作走 在 了全 省 37 尽 的前面 , 但是 还存 在着 下列 问题 : 1 .稳定 土地 承包 关 系 中的一些 问题 () 1 国家 取 消 农 业 税 后 , 民族 村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 键词 ] 北省 ; 关 河 民族 聚 居 村 ; 地 流 转 土 [ 金 项 目 ]0 9年 度 河 北省 科 学技 术厅 软 科 学课 题 《 全 土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流 转 市 场 进 一 步促 进 农 业 发 展 的 问题 与 对 策 基 20 健
研 究》 0 4 7 7 D) ( 9 52 6
包 经 营权 流转 的实 际情 况进 行 了调查 。
一
还 承包地 。 占地 的村 民认 为 , 些 人 当 时弃 耕 是 为 这
逃 税 , 在 要 地 是 为 要 国家 补 贴 ; 现 占地 村 民 多 年 耕 纭, 多年 交税 , 劣地 变成 了上等 地 , 愿退 还 , 成 把 不 形
权 流转 纠纷增 加 。主要 有两 种情 形 : 一种 是 1 9 9 8年
() 3 民族 村 增 人 不 增 地 , 多 地 少 矛 盾 突 出。 人 河北农 村 土地 家庭 承包 18 9 4年后基 本没 有变 动 , 全 省 累计有 14 5 0多万农 村新 生人 口没 有承 包地 , 口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