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大题总结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23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育学问与力气》〔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1 题,每题2 分,共42
分) 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抱负国》
B.《政治学原理》
C.《论雄辩家》
C.《论演说家的教育》
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见用实证方法争论学问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育人们为完善生活做预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
卢梭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分在于〔〕。
A.是否有目的的培育人
B.是否促进人的进展
C.是否促进社会进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育〔〕。
A.演说家
B.智者
C.军人和武士
D.全面和谐进展的人
5、“唯上智与下想不移”、“中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进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A.环境打算论
B.遗传打算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
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由于教育具有〔〕。A.
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7、我国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A.甄别与鉴定
B.选拔与淘汰
C.
促进学生分流
D.促进学生进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8、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握学问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与评价
B.理解教材
C.稳固学问
D.运用学问
9、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A.
传授学问
B.进展力气
C.培育共性
D.形成品德
10、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由于冷,王军冬天迟迟不愿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A.道德生疏水平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心理学
1.学习过程理论和学习方法
2.认知发展理论和智力发展
3.个体差异与学习困难
4.动机与情感的教育
5.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育学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教育思想体系
2.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3.学校教育和教育的普遍性
4.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
5.教育评价和学校
三、教育法律法规与师德师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教师资格证制度与教师法律地位
3.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4.教育机构管理法律法规
5.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规
四、教育测量与评价
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3.学生成绩评价和成绩分布规律
4.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
5.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与发展
五、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
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策略选择
3.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
4.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5.评价教学效果和反馈改进
六、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
1.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班主任工作职责和技巧
3.学生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4.学生心理辅导和生涯发展
5.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与共同育人
七、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
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
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应用与评价
4.教育资源与教育信息化环境
5.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八、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
1.学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科教学的教学原理和方法
3.学科教学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4.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评价
5.跨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培养
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总结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总结
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1. 教学理论知识
- 教育学知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
- 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规律、行为惯等。
- 教学设计知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2. 学科教学知识
- 语文:阅读理解、作文技巧、文学知识点等。
- 数学:数的概念、运算方法、数与代数等。
- 英语:基本词汇、语法规则、听说读写能力等。
- 物理:力学、光学、电学等基础概念。
-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原理等。
- 生物:细胞结构、遗传原理、生态系统等。
- 历史:历史事件、朝代变迁、名人事迹等。
- 地理:地球形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
- 政治:国家制度、政治理论、法律常识等。
3. 教学能力知识
-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示范演示等。
- 课堂管理:纪律维持、教学秩序、学生参与度等。
- 评价与反馈:合理评价标准、及时反馈策略等。
4. 教学实践知识
-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案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教学经验总结等。
注意: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还需根据官方发布
的教学大纲为准。
以上是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总结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大部分)
202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大
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团队的是()。A.陶行知B.黄炎培C.D.蔡元培【答案】A陶行知
二、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居考萃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社会
D.****社会【答案】B奴隶社会
4.一个****的人,注定成为不了**,这说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A遗传。
5.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表明()。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制约作用【答案】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7.我国的学制类型属于()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制【答案】D分支型学制
8.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是()A.**式和分支式B.**活动C.螺旋式和直线式D.【答案】C直线式和螺旋式
10.在一次郊游中,张明一眼就认出了同学王岗这利用了什么()。A.
认识B.保持C.回忆D.再认【答案】D再认
11.在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中,公正道德阶段是()岁以后。A.10B.12C.14D.16【答案】A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重点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重点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本文将重点总结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考什么?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的掌握。考试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分析
1、教育学原理:主要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目的与原则、教育制度与政策、教育发展与改革等内容。重点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心理学基础:主要涉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咨询等内容。重点考察考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3、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规政策、学校管理与教师权益等内容。重点考察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
4、教育伦理道德:主要涉及教育伦理原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
育伦理问题与解决等内容。重点考察考生对教育伦理道德的理解和运用。
5、教学设计与实施:主要涉及教学设计原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法与策略、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重点考察考生对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策略
1、梳理考试重点:根据历年考试大纲,梳理出考试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注重知识联系: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便于记忆和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实践,理解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论”,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黄炎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正确答案】D
2.教育是新生-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会所必需的。这说明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独立性
【正确答案】C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点是
A.将教育视为本能模仿
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
C.否认动物界存在教育
D.强调教育的目的性【正确答案】B
4.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A.生产力水平B.政府重视C.人口数量D.文化传统【正确答案】A
5.'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荀况这段话强调的是()A.遗传的先天制约B.教育的主导作用C.个人主观能动性D.环境的潜移默化【正确答案】D
6.任何时代、任何形态的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技术C.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D.教师、学生、教学计划【正确答案】A
7.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行()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最新2021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一、8 8 大必考模块知识点具体分析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考生需要以全题型进行备考。近两年考试中也涉及到全题型。
1 1 、从客观题的角度来说。
考生在复习时,对于人物的观点、著作等内容可以采用列表格、画结构图、编口诀、做笔记等方式加强记忆效果。
2 2 、从主观题角度来说。
本模块是简答题、辨析题考点集中的章节,建议考生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章节重点识记。
中学课程1 1 、客观题部分
主要集中于课程概述,尤其是课程的分类,对于该章节考生可以通过做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2 2 、主观题部分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部分,对于该章节的知识点考生可以重点识记,利用编口诀、做笔记的方式来进行备考。
中学教学
本章节的知识点考查形式多以主观题为主,一方面要求考生对于该章节知识点进行重点识记,集中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教
学方法等;一方面由于本章节考查的单项选择题以及辨析题也较多,建议对于该章节知识点进行重点理解,加强与生活实践、教育教学的联系。
中学生学习心理该部分内容考试涉及的知识点繁多,需要以全题型进行备考。
认知过程部分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其中注意分类与记忆类型比较重要,考生应结合生活实例去理解。
1 1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部分主要考查的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分类,多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2 2 、学习理论部分为各种心理学家对于学习的认识,理论色彩浓厚。行为主义重点在于理解相关实验,认知主义重点可以放在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上,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多为记忆类型题目,重点在于识记。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8 分,共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人格可以塑造(正确)
2.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正确)
3.教学就是智育(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培养知情合一的人,即“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2)①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仅仅涉及经验累积与知识增长。
②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②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理心
2.提高知识直观教学途径
【正确答案】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通过一下几点来实现: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我们强调的是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性事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事物直观的效果好。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为了增强直观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提供明确的观索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家指导,提示合理的观索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各组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学教资考试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设计、教育评价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下面是一个对《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与准备考试。
一、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与规律,教育目标的设置与实施
3.教育的性质、本质和功能,教育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4.教育家的品质与素养,教育传统与创新
二、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3.教育与心理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4.学习与记忆的基本过程,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5.个体差异的原因和对策,教学环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三、课程与教学设计
1.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2.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4.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系,师生关系对教学实施的影响
5.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2.教育评价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教育评价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3.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选择,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比较
4.教育评价与学科评价的关系,教育评价的要求
五、教育法律法规
1.近年来有关教育的重要法律法规
2.《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
3.教育与人权的关系,教育与劳动的关系,教育与权力的关系
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持有者,且取得正式教师编制,需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题,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我国西周时期“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个性发展功能
D.教育功能
2.课的类型是由( )决定的。
A.教师备课
B.课的种类
C.学生的学习过程
D.教学的阶段性
3.西欧中世纪主要采用家庭教育形式的是( )。
A.__教育
B.骑士教育
C.教会教育
D.城市教育
4.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主张“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
B.杜威
C.卢梭
D.赫尔巴特
5.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有了国家
C.学校的产生
D.创造了文字
6.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 )教学方法。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7.根据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分类,如果儿童听到“鸟”或看到文字的“鸟”,就知道它代表实际的鸟,即使此时并未见到真实的鸟,儿童也能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关于鸟的形象。这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发现学习
D.抽象符号学习
8.小刚一到数学考试就特别紧张,一发下试卷就手心出汗,甚至
胃疼,觉得考不好就证明自己无能,今后一辈子就完了,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刚的这种表现最有可能是( )。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汇总
一、教育教学知识考点
1. 教育心理学
- 研究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影响
-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 教育学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教育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 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3.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与指导原则
二、教育教学能力考点
1. 教学设计与实施
-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2. 教学管理与评价
- 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与方法
- 教学评价的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 教学技能与教育实践
- 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职业道德与师德方面的要求
以上是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的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any further assistance.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高频考点速记3
第三章中学教学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教学的基本知识,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高频考点提要
1.教学的含义与特点;2.教学的意义;3.教学的任务。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学的内涵
(一)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二)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第二,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增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三、教学的任务
(一)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形式教诲组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首要有英国教诲家XXX和瑞士教诲家XXX。形式教诲论者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论”,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黄炎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答案:D陶行知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 ",强调学做结合。故本题答案选D项。
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会所必需的。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独立性
答案:C永恒性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故本题答案选C项。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点是()
A.将教育视为本能模仿
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
C.否认动物界存在教育
D.强调教育的目的性
答案: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教育的心里起源论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因此,二者的共同点是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选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2、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3、学生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就学会了打网球,这种现象为()。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4、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识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识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直觉型
C.继时型
D.同时性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
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
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
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
二、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
2.孟子教育思想
3.荀子教育思想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5.列宁教育思想
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三、教育目标与方针
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
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四、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
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五、教育方法
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
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六、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
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
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
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
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
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
七、教育管理与领导
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
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
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
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先天遗传素质,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等。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8.有关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
(2)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
定。
(3)生活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斯宾塞、杜威等人,这种观点或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4)文化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他们强调文化的作用,要用文化统筹教育、社会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9.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3)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4)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6)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1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
(3)重视以学定教。
1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其目的在于确定课程方案达成目标一致的课程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 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夫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它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13.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
14.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