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一节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a7db403b3567ec112d8a0c.png)
板书设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 • •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具 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 序。 • 二、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平等权、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 • 三、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 利。这说明(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课堂小结
◆做出这样一个教学设计,使为了通过 时政材料的展示,师生互动探究,激发学 生的兴趣,联系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培 养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尽量让学生 能从直观的方面来感受宪法。
八年级自 身的特点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求教 师在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这些情况, 结合时政(例如今年两会)因地制宜进 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崇尚宪法宪法至上的
观念,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育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 尊严和权威
第二步:通过“两会”情况介绍创 设学生对“维护宪法权威”这一问题 探究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讨论, 发表看法,引出探究话题。
◆选择创设这一情境的原因: 时政尤其是正在发生的时政容易引起 兴趣、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精编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精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e9c8346c85ec3a86c2c517.png)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一目:宪法明确国家权力(1——8)1.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是:国宪法是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第二目:尊重和保障人权(1-5)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②③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a—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19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背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8e9f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d.png)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必背知识)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的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具有广泛性。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7.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9.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0.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1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13.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4.个人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15.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da81ccfc240c844768eaee11.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4.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任命的和平劳动....努力为人民服务。
5.宪法具体通过规定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武装力量的归属等内容来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这归根结底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们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既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国家权力机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
![国家权力机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ead024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f.png)
第一部分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的机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思考:“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具有 哪些职权?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1.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P79)
(1)产生: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
监督权
八、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决定权
九、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任免权
决定权 决定权 立法权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职 权
立法权
内容
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法律立、改、废)
决定权 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国家财政预算等的通过
任免权
国家机关干部的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
人
民
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代
表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不是一次会议,而是国家权力机关,开
大
会只是其行使职权的方式之一。
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构成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 全国人大代表会代
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 国家权力,在整个国 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 高地位。
结合视频思考:如何理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元首:国家主席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 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 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 监察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国 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https://img.taocdn.com/s3/m/320afec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9.png)
党的基本知识竞赛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华_民__族__的_先__锋__队_。________________ ✓ 党的根本宗旨: ___全_心__全__意_为__人__民_服__务___________ ✓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__实__现__共_产__主__义____________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__中_国__共__产_党__领__导_______ ✓ ___中__国__共_产__党__领_导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 _党___ 。党是领导_一__切_的_____. ✓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__民__主_集__中__制______.
新学期新开始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八下教材概览与分析
理解权利义务
• 公民权利 • 公民义务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 我国国家机构
坚持宪法至上
• 维护宪法权威 • 保障宪法实施
法治
崇尚法治精神
• 尊重自由平等 • 维护公平正义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目
P3 运用你的经验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P新3)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巩固革命成果的?
②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宪法确认党的领导地位。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 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 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P3)
宪法序言(节选)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 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 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08a235c5da50e2524d7f8f.png)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政治)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政治)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https://img.taocdn.com/s3/m/dcd16daaf61fb7360b4c6570.png)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微不仅表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性质和威力,同时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 权利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活动五
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 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而且能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监督政府不断提 高服务水平。
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人民: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是国家主权的归属 主体,一般是用于表示整体的政治性概念)
公民: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从 概念外延来看,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 人。(公民是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是一个可用于 表示个体的法律概念)
探究活动二
企业职工 代表大会
投票选举 人大代表
人大审议 政府报告
村民参加 村务会议
图中,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确保我国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
方便柯先生参加案件庭审, 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柯先生住地开解庭决,了促柯成先双生方的当困事难人,和维解护, 被告当庭支付给柯先生28万元赔偿款了。柯先生的权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8792ac976a20029bc642d16.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是如何确认“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1)宪法确认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实质)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当担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政治)6.1国家权力机关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政治)6.1国家权力机关](https://img.taocdn.com/s3/m/1f4c9b40fc4ffe473368ab83.png)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
行使
行使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计划; •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 •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
监督 监督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
职权名称
主体
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及 其常委会
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 各级人大常委会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 任免权 各级人大常委会
国家立法权 地方立法权
职权内容
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
请你将与人大职权相关的时事政治连线:
①. 全国人大代表表决兴
建长江三峡工程
A. 立法权
②. 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
的《义务教育法》
B. 任免权
③.全国人大任命中央军
事委员会成员
C. 决定权
④.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 《政府工作报告》
D. 监督权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及其 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利
监督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 各级人大常委会
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 委会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 工作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部编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04b86c844769eae109ed3d.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为什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书P4探究分享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6、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4、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①人权的主体: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国家如何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6cd8107e21af45b307a8a1.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着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材P9阅读)(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着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国家权力机关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国家权力机关](https://img.taocdn.com/s3/m/dbc70c73482fb4daa58d4be8.png)
审查上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
监督权
批准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 (将要执行)
决定权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 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2018年3月11日20日十三届全国 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监察法》
2018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出炉” 多项法规草案涉及生态文明建设。过去五年,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制定47项法规,修改13项法 规,
制定法律的权力
任免权
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 关领导人等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决定权
决定国家社会重大事项的 权力
全国人大 地方各级人大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 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 的权力
过去五年,福建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47项法 规,修改13项法规,批准41项设区市法规,审 查121件规章、564件规范性文件;听取审议一 府两院75个专项工作报告,检查39部法律法规 实施情况,开展6次专题询问、9项满意度测评; 作出重大事项决定决议41项;任免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656人次。
立法权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第1课时 国家权力机关
1.记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是最高的 权力机关。 2.能说出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会识别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选 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 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 员会主席;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长;选举国 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https://img.taocdn.com/s3/m/5e6d3edc6137ee06eff91879.png)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初步培养维护人权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权意识,热爱宪法。
知识梳理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 我国是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政府工作 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
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力属于_______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为基础的 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 人民民主专政
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 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_______。”
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 ____________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国家 文化 管理______ 事务,管理经济和_____ 事业,管理
知识梳理
_______ 社会 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 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 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保障措施。 广泛 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 宪法规定_____
随堂检测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 B B.人民 C.共产党员 D.人大代表
最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最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b4b5d6e650e52ea55189879.png)
2018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复习提纲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见教材P9阅读感悟)(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力的保障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力的保障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ec4207e2bd960590c6772f.png)
基本条件、地 位 内容、 意义 具体形式、意 义
公 民 基 本 权 利
政治权利和 自由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意义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意义财产权重要性、内容公 民 基 本 权 利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 利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重要性 内容 作用、保障 措施 内容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民如何行使权力?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 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必然性 基本 政治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优越性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 质 居民委员会 基本政 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 会的工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 越性
宪法赋予了公民哪些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
文化权利
平等权
其他权利
信仰自由 特定人群的权利
法律保障
物质保障
制度保障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
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 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代表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
知识总结 1.为什么说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的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则的表现:
(2)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
)
①我国是人民主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工人
③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农民
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17
3.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警察,人民政府……很多国家
B 机关、单位名称之所以冠以“人民”,原因是(
)
A.人民人数最多,力量最大
B.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政权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作用: 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
为国家的主人。
6
宪法基本原则的表现:
人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
人
代
民
表
大
选举代表组成
会
产生
对其负责 监督
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4)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 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7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
3.我们如何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 主人应尽的责任。
14
知识结构
国
•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保
家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 证
权 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人
力 属 于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民 当 家
11
(6)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 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 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12
总结:
(7)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 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13
问题探究 阅读教材(P5)探究与分享
思考: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到国家事务中,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课时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019/11/22 Friday
1
教学目标
1.为什么说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 (7)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3.我们如何当家作主?
2019/11/22 Friday
2
新课导入: 《阿普说宪法》
2019/11/26
3
问题思考
1、国家机关或场所为什么悬挂国徽? 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 机关)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贯穿于国家生活各个领 域和方面。
8
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表现:
(5)宪法规定广泛的
,并
规定实现公民基本什权么利是的公保民障?措施。
你能举一些我国公民享有的 权利吗?
如: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 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
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表现: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 18
4.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权利的纸。”之所以说宪法是公民
B 基本权利的保证书,是因为(
)
①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范围都来自宪法的规定
②宪法中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法律
基础和保障
③宪法规定公民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
④宪法只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
9
公民: 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 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 务的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0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公
民
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
人民是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
人民
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
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 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人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 做
民 措施
主
•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15
随堂巩固
1.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 B
A.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不享有政治权利 B.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C.人民享有权利多,公民享有权利少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公民不参与国家管理
16
B 2.下列对我国国家性质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