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补偿电容
补偿电容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电容器补偿柜的工作原理是,电容器并联后,电容器的电流会抵消一部分电感电流,从而减小电感电流,减小总电流,减小相位差。
减小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差,并提高功率因数。
电容补偿柜功能:
1,可用于补偿发电机的无功电流,减轻发电机的工作负荷,增加发电机的可用容量,减少工厂的功耗,节省工业用电,提高供电质量发电和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2,减少配电线路的无功传输,可以减少配电线路的功率损耗。
;
3,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产量,充分提高设备(如变压器)的利用率;
4,可以补偿感性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降低用电成本;
5,增加电压,提高电能质量。
扩展数据
在实际的电源系统中,大部分负载是异步电动机。
它的等效电路可视为电阻和电感的串联电路,其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大而功率因数低。
一般而言,低压电容器补偿柜由柜壳,汇流排,断路器,隔离开关,热继电器,接触器,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一次和二次导体,接线盒,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组成,面板乐器等
电力系统中的大多数负载类型属于感应负载。
另外,电力电子设备被广泛用于电力企业,这使得电网的功率因数较低。
较低的功率因数会降低设备利用率,增加电源投资,损坏电压质量,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并大大增加线路损耗。
因此,通过将电容器补偿柜连接到电力系统中,可以平衡感性负载,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可以节省电能,可以提高供电质量。
电容无功补偿原理
电容无功补偿原理
电容无功补偿是一种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措施,通过添加电容器来提供无功功率,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其原理基于电容器具有存储和释放电能的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由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组成。
有功功率用于供应实际的负载功率需求,而无功功率用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压质量。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系统负载对电源的有功功率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描述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
当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时,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较大,这会导致电压下降、能源浪费以及系统效率降低。
为了改善功率因数和减少无功功率,电容无功补偿可以被应用。
电容器连接到电力系统中,在负载端补充无功功率,并改善功率因数。
当负载需要无功功率时,电容器通过释放储存的电能来满足这一需求;而当负载产生多余的无功功率时,电容器则可以吸收多余的无功功率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通过电容无功补偿,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以得到改善,无功功率的流动得到控制,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得到提升,能源浪费得到减少。
同时,这种补偿措施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有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电容无功补偿利用电容器的储能和释能能力来提供无功功率,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能源浪费,并
提高电压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
这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优化措施。
高压补偿电容工作原理
高压补偿电容工作原理
高压补偿电容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它主要用于提供高压稳定、降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并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电容特性来补偿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是一种虚功,它跟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导致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相移,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功率因数。
高压补偿电容器通过串联在电力系统中,将其与系统中的电流进行并联,形成一个谐振回路。
当电源电压为正弦波时,电容器中的电流会滞后于电压,形成一个比电压滞后90度的相位差,这样就可以在电流相位上提前于电压相位来达到电流与电压正相位对齐的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高压补偿电容器将无功功率转化为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同时,高压补偿电容器也可以起到电压稳定的作用。
由于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当电压波动时,电容器能够吸收或释放电能,使系统的电压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
总的来说,高压补偿电容通过改变电流相位,将无功功率转化为有功功率,并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同时还可以起到电压稳定的作用。
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减少电能损耗,并提高电力传输的质量。
电容补偿器的原理
电容补偿器的原理
电容补偿器是一种用于补偿电源系统中的电容负载的电气元件。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电容特性,在电源系统中建立电容反馈回路。
在电源系统中,电容负载经常会导致电压降低、功率因数下降等问题。
这时,可以通过在电容负载前串联一个电容补偿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电容补偿器通常由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控开关组成,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首先,当电源系统中的电压下降时,电源端的电容器电压减小,而电容补偿器端的电容器电压增加,因为在电容器端之间形成了一个电势差。
这时,电控开关会打开,使电容补偿器的电容器开始充电,电源端的电容器开始放电。
当电位差达到一定值时,电控开关会关闭,将电容器从电源端分离,这样就可以在电容负载前形成一个电容反馈回路。
这个反馈回路会抵消电容负载的影响,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功率因数。
因为电容负载对电源系统的影响通常很小,所以电容补偿器只需要在电容负载前串联一个较小的电容器即可。
此外,电容补偿器也可以帮助实现降低电源系统的谐波发生率、提高电源系统的功率质量、减少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等功能。
电容补偿器的具体技术实现方式有很多种。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电控开关的开闭状态来实现不同的控制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电力负荷、电源类型、负载特性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设计和优化。
总之,电容补偿器是一种用于解决电源系统中电容负载问题的电气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电容特性建立电容反馈回路,从而抵消电容负载的影响,并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功率因数。
电容补偿原理
电容补偿原理在低压配电部分有进线柜、出线柜、当然也少不了电容补尝柜,那么电容补偿柜有什么作用呢,顾名思意就是起电容补尝作用的,先来看看电容补尝原理,电容补尝时电容和负载是并联连接的,电容就和电库一样,当负载增大时,由于电源存在内阻,电源输出电压就会下降,由于电容的两端要维持原来的电压,也就是电容内的电畺要流出一部分,延缓了电压的下降趋势,就是电容补尝原理。
1、电力电容器的补偿原理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生容性无功电流的发电机。
其无功补偿的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和感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一电容器上,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转换。
这样,电网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负荷降低,从而输出有功能力增加。
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降低。
比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工业配电负荷的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
因此,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当前,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已经非常普遍2、电力电容器补偿的特点优点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安装地点增减方便;有功损耗小(仅为额定容量的0.4 %左右);建设周期短;投资小;无旋转部件,运行维护简便;个别电容器组损坏,不影响整个电容器组运行等优点。
缺点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缺点有:只能进行有级调节,不能进行平滑调节;通风不良,一旦电容器运行温度高于70 ℃时,易发生膨胀爆炸;电压特性不好,对短路稳定性差,切除后有残余电荷;无功补偿精度低,易影响补偿效果;补偿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困难及电容器安全运行的问题未受到重视等。
3、无功补偿方式高压分散补偿高压分散补偿实际就是在单台变压器高压侧安装的,用以改善电源电压质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
其主要用于城市高压配电中。
高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电容器装于变电站或用户降压变电站6 kV~10 kV高压母线的补偿方式;电容器也可装设于用户总配电室低压母线,适用于负荷较集中、离配电母线较近、补偿容量较大的场所,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
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补偿电容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补偿设备,用于改善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
它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一个电容回路来补偿感性负载导致的功率因数下降,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功率因数是指电力系统的有用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表示了电力系统中有用功率的利用效率。
当电路中存在感性负载(例如电动机)时,由于感性负载的特性,会导致电流滞后电压,从而降低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下降会导致电力系统中潜在的能量浪费和电压损耗。
2.补偿电容的电路原理:补偿电容通过与感性负载并联的方式,在电路中引入一个电容回路。
当这个电容回路被连接到电力系统中时,它会产生一个同感性负载电流相同、但相位相反的电流。
这个电流与感性负载电流相互抵消,从而减少感性负载电流的滞后性,提高功率因数。
补偿电容的容值可以根据感性负载性质和系统需求进行调整。
3.补偿电容的工作模式:补偿电容可以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模式。
静态补偿电容是一种恒定容值的补偿装置,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到电力系统中,补偿功率因数的作用是稳定且持久的。
动态补偿电容是一种可以根据电力系统需求调整容值的装置,通过检测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并调整电容容值,以实现实时的功率因数补偿。
4.补偿电容的控制策略:补偿电容的控制策略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
当功率因数低于设定值时,补偿电容会被启动,调整电容容值并将补偿电流注入电力系统中。
一旦功率因数达到设定值,补偿电容会被停止,以避免过补偿的现象。
5.补偿电容的应用:补偿电容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电网系统、输电线路、电动机驱动系统等,用于改善功率因数,降低潜在的能量损失和降低电网负载。
此外,补偿电容还可以帮助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电流谐波,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补偿电容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一个与感性负载并联的电容回路,通过注入与感性负载电流相反的电流来实现功率因数的补偿。
补偿电容原理
电容补偿原理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
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1) 最基本分析:拿设备作举例。
例如: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
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
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
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0.9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
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2) 基本分析: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
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
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3)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
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
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
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对于功率因数改善: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及电弧炉等,大多属于电感性负荷,这些电感性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向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还同时吸收无功功率。
因此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后,将可以提供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侧向感性负荷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电机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
电机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讲讲电机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这玩意儿啊,就像是给电机配上了一把合适的钥匙,能让它更好地运转起来呢!想象一下,电机就像是一辆汽车,补偿电容呢,就是让汽车跑得更稳更快的秘密武器。
那怎么才能算出这个合适的电容值呢?咱先得知道电机的功率呀!这就好比你要知道汽车的马力一样。
功率越大,需要的补偿电容可能就越大。
然后呢,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电机的负载情况。
如果电机老是带着很重的东西跑,那它需要的电容支持就得更多啦!比如说,一个小功率的电机,就像个小摩托车,它需要的补偿电容可能就比较小。
但要是个大功率的电机,那可就是大卡车啦,得配上足够的电容才行。
计算的时候呢,咱有个简单的公式可以用用。
不过可别小瞧这个公式哦,它可是很关键的!就像解方程一样,得仔细琢磨。
你得把电机的功率、电压啥的都带进去,然后算出那个最合适的电容值。
这就好像你要给一个大力士搭配合适的杠铃重量,太轻了没效果,太重了又举不起来。
得刚刚好,才能让大力士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而且啊,这计算还得考虑实际情况呢!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使用场景,都可能会对电容的选择有影响。
就跟你在平地上开车和在山路上开车,对车子的要求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要是电容选得不合适,那可就麻烦啦!电机可能运转不顺畅,甚至还可能出故障呢!这可就像车子开着开着突然熄火了一样,多让人头疼啊!所以啊,咱可得认真对待这个电机补偿电容的计算。
不能马虎,得仔细研究,就像对待一件宝贝一样。
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算出那个最完美的电容值。
总之呢,电机补偿电容的计算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去琢磨,肯定能算出最合适的那个值,让电机欢快地转起来!让我们一起加油,把这个难题给攻克掉吧!哈哈!。
电容补偿
电容补偿就是无功补偿或者功率因数补偿。
电力系统的用电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无功功率,而且通常是电感性的,它会使电源的容量使用效率降低,而通过在系统中适当地增加电容的方式就可以得以改善。
电力电容补偿也称功率因数补偿!(电压补偿,电流补偿,相位补偿的综合). 电容的作用1,电容在交流电路里可将电压维持在较高的平均值!(近峰值).(高充低放),可改善增加电路电压的稳定性! 2,对大电流负载的突发启动给予电流补偿!电力补偿电容组可提供巨大的瞬间电流!可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3,电路里大量的感性负载会使电网的相位产生偏差,(感性元件会使交流电流相位滞后,电压相位超前90度!).而电容在电路里的特性与电感正好相反,起补偿作用。
设计参考,一般来说,低压电容补偿柜由柜壳、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热继电器、接触器、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一、二次导线、端子排、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盘面仪表等组成。
负荷中非线性成份(谐波)的存在,会使电容电路中除工频基波电流流过外,还有其它高频(高次谐波)电流流过电容电路,使电容器产生过压、过流、超容、超温等情况而损坏,或电容器组投不上等情况;对这种场合,除可以选用专用“滤波电容器”增加自身的抵抗能力外(价格要高些);还可以通过选配合适的电抗器组成滤波回路,滤去某次较强的高次湝波;选择额定电压高一些的电容器,也是减少谐波事故的方法之一。
容量为700KW的负荷,可以先测量一下其自然功率因数值,就是全部负荷起动情况下,不带电容器时的功率因数值。
若没有办法精确测量,估计你大部分负荷都是电机,以功率因数COSφ1=0.70估算,若要在额定状态下,将其功率因数提高到0.90,则需要补偿电容器容量为:补偿前:COSφ1=0.70,φ1=0.7953,tgφ1=1.020补偿后:COSφ2=0.90,φ2=0.451,tgφ2=0.483Qc=Pe*(tgφ1-tgφ2)=700*(1.020-0.483)=375.9(Kvar)取整,约需要补偿378Kvar的电容器,若选择单台14Kvar的电容器组,则需要27块。
跨阻放大器补偿电容
跨阻放大器补偿电容(最新版)目录1.跨阻放大器概述2.跨阻放大器中的寄生电容3.补偿电容的作用4.如何选择补偿电容5.补偿电容的优化6.结论正文一、跨阻放大器概述跨阻放大器是一种运算放大器(op,amp)电路,其两端的反馈电阻(rf)使用欧姆定律将电流(i)转换为电压(vout)。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跨阻放大器被广泛应用于信号放大、滤波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电路中,由于寄生电容的影响,跨阻放大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跨阻放大器中的寄生电容在跨阻放大器电路中,寄生电容是指电路中无意识产生的电容。
这些寄生电容与反馈电阻交互,在放大器的回路增益响应中形成不必要的极点和零点。
寄生输入和反馈电容的最常见来源包括光电二极管电容(cd)、运算放大器的共模(ccm)和差分输入电容(cd)。
三、补偿电容的作用为了解决寄生电容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电路中引入补偿电容。
补偿电容的作用是消除寄生电容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跨阻放大器的性能。
具体来说,补偿电容可以使电路的频率响应更加平坦,降低失真,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四、如何选择补偿电容在选择补偿电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容的大小:根据电路的需求选择合适大小的电容,一般而言,电容越大,补偿效果越好,但同时会增加电路的成本和复杂度。
2.电容的类型:常见的电容类型包括陶瓷电容、钽电容、聚酯电容等,不同类型的电容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3.电容的稳定性:在选择电容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避免因为温度、电压等因素导致电容性能的变化。
五、补偿电容的优化为了使跨阻放大器达到最佳性能,需要对补偿电容进行优化。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电容值、电容类型以及布局和连接方式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如反馈电阻、电感等,来进一步优化电路性能。
六、结论总之,跨阻放大器中的补偿电容对于提高电路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补偿电容,可以有效消除寄生电容的影响,提高跨阻放大器的带宽、稳定性和噪声性能。
电容器的补偿原理
电容器的补偿原理
电容器的补偿原理是指通过在电容器并联或串联一个或多个元件,来调整电容器的电性能以实现特定的电路功能。
电容器补偿主要有两种形式: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
1. 串联补偿:在电容器前或后串联一个电感或电阻元件,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等效参数来实现补偿。
串联补偿主要用于提高电容器的容压性能、降低其损耗因子、减小谐振峰宽度等。
2. 并联补偿:在电容器两端并联一个电感或电阻元件,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等效参数来实现补偿。
并联补偿主要用于提高电容器的容量阻抗特性,增加其等效容量或改变其频率响应等。
电容器的补偿原理可以通过等效电路模型来分析,其中电容器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容值、串联电感和电阻元件来表示。
通过调节串联或并联元件的数值或位置,可以改变电容器的频率响应、容压性能、损耗因子等电性能,从而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
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
1、感性负载的视在功率S×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
S×COSφ =Q
2、相无功率Q‘=? 补偿的三相无功功率Q/3
3、因为:Q =2πfCU^2 ,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0.04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4、“多大负荷需要多大电容”:
1)你可以先算出三相的无功功率Q;
2)在算出1相的无功功率Q/3;
3)在算出1相的电容C;
4)然后三角形连接!
5、因为:Q =2πfCU^2 ,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0Kvar
6、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0.01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20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198Kvar。
电容补偿
设计参考
高压无功补偿 装置
低压无功动态 装置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一、概述
GWB-Z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适用于6KV、10KV的大中型工矿企业等负荷波动较大、功率因数需经常调 节的变电站配电系统。本装置是根据系统电压和无功缺额等因素,通过综合测算,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以提高电 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及减少线损。本装置适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和谐波电压、谐波电流满足国际GB/T14549-93 规定允许值的场合。如现场谐波条件超标,可根据情况配备1%~13%的电抗以抗拒谐波进入补偿设备。
二、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GWB-Z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由控制器、高压真空开关或真空接触器、高压电容器组、电抗器、放电线 圈、避雷器和一些必要的保护辅助设备组成。GWB-Z型数字式高压无功自动补偿控制器是根据九区图结合模糊控 制原理、按电压优先和负荷无功功率以及投切次数限量等要求决定是否投切电容器组,使母线电压始终处于标准 范围内,确保不过补最大限度减少损耗。在电压允许的范围内依据负荷的无功要求将电容器组一次投切到位。在 投入电容器之前预算电压升高量,如果超标则降低容量投入或不投入。异常情况时控制器发出指令退出所有电容 器组,同时发出声光报警。故障排除后,手动解除报警才能再次投入自动工作方式。
补偿的基本原则
补偿的基本原则
1.欠补偿 补偿的电容电流要求小于被抵消的电感电流。补偿后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感性无功电流,令cosφ小于1但接近 1。 2.全补偿 按照感性实际负荷电流配置电容器,IC=IL将感性电流用容性电流全部抵消掉,令cosφ等于1。 3.过补偿 大量投入电容器,在全部抵消掉电感电流后,还剩余一部分电容电流,此时原感性负载转化为容性负荷性质。 功率因数cosφ仍然小于1。 在以上的三种情况中,按电路规律进行分析后,确定补偿的基本原则为欠补偿最为合理。全补偿在RLC混联 电路中,如若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相等时,系统中就会发生电流谐振,设备中将产生几倍于额定值的冲击电流, 危及系统和设备安全。 过补偿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当系统负载性质转换为容性时,在功率因数超过1以后,反而降低。而且在超过l 的同时也可能引起电路电流谐振。以上两种补偿方式显然都不可取。
第七讲,运算放大器(二)
提要z两级基本运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办法z Cascode技术在第一级应用Cascode:Telescopic 在第二级应用Cascodez折叠Cascode技术z Gain Boosting:有源Cascode技术z带缓冲输出级的运算放大器z运放的宏模型两级基本运放存在的问题提高增益的途径z 增加额外的增益级:引入额外的极点,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并且频率补偿方案将很复杂z 增加第一级或者第二级的跨导:增加偏置电流(功耗)或增加晶体管尺寸(寄生电容增加)z 增加第一级或者第二级的输出阻抗:减小偏置电流(降低功耗),而且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来提高输出阻抗(Cascode 技术))||()||(766422,1o o m o o m v r r g r r g A =运放的第一级采用Cascode结构)IR GBg C m I 2,1=输入共模范围z 共模范围:所有晶体管都工作于饱和区时输入共模电压的范围,这时放大器具有最大的小信号增益z 静态平衡:z M5饱和:z M1、M2饱和:z M3、M4饱和:8697GS GS DS DS V V V V +=+52,1,5ov SS GS CM in DS V V V V V ≥−−=52,12,1,ov tn ov SS CM in V V V V V +++≥4,322,1,GS b tn CM in V V V V −≤−4,3286tn b GS GS DD V V V V V −≥++4,34,322,1,ov tn b tn CM in V V V V V −−+≤4,3862tn GS GS DD b V V V V V +++≤输出电压摆幅z 电流镜中的晶体管饱和:z 如果已知V b2:z 如果V b2可以选择:V b2使M1、M2处于饱和区边缘时输出摆幅可以达到最小输入共模范围取最小值9,79,7(max)2ov tp DD out V V V V ++=42(min)tn b out V V V −=2,1,5GS CM in DS V V V −=425DS DS DS out V V V V ++=42,(min)ov tn CM in out V V V V +−=52,12,1,ov tn ov SS CM in V V V V V +++≥ovSS out V V V 3(min)+=另一条支路对电源电压的要求99513DS DS V V ++ovV (min)减小电流镜上的电压消耗9增加输出电压摆幅或者降Telescopic运放总结z可以提供与两级基本运放相似的增益,但仅引入一个主极点z输出极点是主极点,负载补偿,负载增加,稳定性增加z输出阻抗很高,不适于驱动低阻抗负载z共模输入范围和输出电压摆幅受限z对电源电压的要求高两级运放z 提供更高的增益或者驱动低阻抗负载z 引入电平级移电路(跟随器)来优化输出摆幅z 采用Miller 补偿方案:负载电容增加,稳定度下降z 提高了PSRR -源极跟随器的电压增益近似为1在M6栅极引入的极点频率很高,不会影响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运放的第二级采用Cascode结构II6)(777o oC mC r r g 高输出阻抗:不适于驱动低阻抗负载负载补偿的Cascode 放大器z 通过降低第一级的输出阻抗来降低第一级的增益,使得输出极点是主极点,从而可以采用负载补偿方案z 负载电容增加,稳定性增加负载电容太小时,可能出现稳定性问题噪声性能差:第一级没有提供增益压缩第二级晶体管的噪声31421m m m m v g g g g A ==II m m vII R g g A 296+=)(||)(711622o oMC mMC o oMC mMC II r r g r r g R =87M M =设计方程折叠Cascode型运放大信号特性z M1截止:z M1饱和区:z M1线性区:21112)()('21tp in DD p D V V V L W k I I −−−=1112)/('20tp p DD in D V L W k I V V I −−=⇒=差分输入的折叠型运放z 应保证电流镜始终有电流流过(否则当电流镜重新开始工作时,将由于需要对电容进行充电而产生延时)z 在最坏情况下,流过电流镜的电流为I BIAS -I TAIL ,I BIAS 一般取I TAIL ~2I TAIL完整的电路共模输入范围z M5饱和:z M1、M2饱和:V BIAS2使得V X 为-V SS +V ov11z 共模电压的最小值可为-V SSDDGS CM in DS V V V V −+=1,5511,ov ov t DD CM in V V V V V −−−≤AGS BIAS X t CM in V V V V V 121,−=≥−111,t ov SS CM in V V V V ++−≥输出电压摆幅z 电流镜电压消耗:z V BIAS2使得M12临近饱和区边缘:ovptp DD out V V V V 2(max)−−=1222ov SS A GS BIAS Y V V V V V +−=−=ovnSS out V V V 2(min)+−=低频小信号特性z输出短路跨导:z输出阻抗:2,1mmgG=)(||)]||([44412222oAoAmooAoAmorrgrrrgR≈输出极点是主极负载电容增加,单位增益带宽:Lm C g 1高增益、折叠Cascode两级运放Gain Boosting:有源Cascode技术基本原理z目的:在Cascode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输出阻抗而不必引入额外的Cascode级21212121 2] )1( [oomoo mbmorrgArr gAgR≈+ +≈有源cascode 的实现z 电压增益:z 辅助放大器限制了输出摆幅的最小值))((331221o m o o m m v r g r r g g A −=23323(min)ov ov tn ov GS out V V V V V V ++=+=有源差分Cascodez辅助放大器限制了输出摆幅的最小值完整电路:准确的电压控制z辅助放大器A1的输入应接近VDD-|Vovp|z辅助放大器A1的输出应接近VDD-|Vovp|-|VGSp|运放性能的比较运放的宏模型概述z宏模型:对原始电路建模,具有原始电路希望的性能,但又不必将电路中的所有元件都包括在模型中z引进宏模型的目的:确定模拟子系统的结构框图和分配模块电路的性能指标(不必知道模块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就可以大概确定系统的性能)模拟子系统的整体仿真(加快仿真速度)运放的宏模型小信号、静态宏模型小信号、频率相关的宏模型:输出阻抗随频率变化~输出阻抗恒定总结z两级基本运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办法z Cascode技术在第一级应用Cascode:Telescopic 在第二级应用Cascodez折叠Cascode技术z Gain Boosting:有源Cascode技术z带缓冲输出级的运算放大器z运放的宏模型。
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
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
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直流电流通过一个电感元件或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会储存一定量的电能。
然而,当电流发生变化时,此时磁场的能量也会产生变化。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引起电感元件或线圈产生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会在元件之间产生一个电压。
为了补偿线圈产生的这个电压,我们可以加入一个补偿电容。
补偿电容可以通过电场储存电能,并在电流变化时释放出来。
当电压上升时,补偿电容会开始吸收电能,减缓电压的上升速度。
当电压下降时,补偿电容会释放储存的电能,减缓电压的下降速度。
通过适当选择补偿电容的数值,可以使补偿电容和电感元件或线圈之间的电压变化互相抵消。
这样就能够实现对电压的稳定控制。
补偿电容常用于电源滤波电路中,用于减小电源的纹波电压。
此外,在交流电路中,补偿电容还可以用于增加功率因数,提高电路的效率。
补偿电容原理
补偿电容原理补偿电容是一种用来提高电路性能的重要元件,它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补偿电容的原理是利用它的电容性质来对电路进行补偿,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将对补偿电容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补偿电容。
首先,补偿电容的原理基于电容的特性。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它能够在电路中储存电能,并且能够对电路中的电压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补偿电容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在电路中加入合适的电容来抵消电路中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电路的性能。
其次,补偿电容的原理还涉及到电路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由于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变化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电路的性能会出现波动甚至失效。
补偿电容可以通过对电路中的频率特性进行调节,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从而使电路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另外,补偿电容的原理还包括对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在一些高频电路中,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会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补偿电容可以通过对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补偿电容的原理还涉及到对电路中的功率损耗进行补偿。
在一些高功率电路中,会因为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变化或者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功率损耗增加,从而影响电路的性能。
补偿电容可以通过对电路中的功率损耗进行补偿,来提高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使电路能够更好地工作。
综上所述,补偿电容的原理是基于电容的特性,通过对电路中的不良影响进行抵消,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通过对电路中的频率特性、干扰信号和功率损耗进行补偿,补偿电容能够使电路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并且能够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补偿电容的原理,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abb 补偿电容
abb 补偿电容
补偿电容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用于改善电力系统
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稳定性。
ABB补偿电容是ABB公司生产的一种高质量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公共事业等领域。
首先,ABB补偿电容具有高效能的特点。
它可以快速响应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变化,使得系统的功率因数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
样可以避免功率因数过低导致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其次,ABB补偿电容具有良好的电压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波动可能会引起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补偿电容可以通过稳定电压波动,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在电力需求变化大的工业领域,ABB补偿电容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压,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另外,ABB补偿电容还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特点。
它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能够抵抗高温、高湿和高电压的环境影响。
同时,ABB补偿电容还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它的设计寿命长,不需要频繁更换,有效降低了维护和
运营成本。
总的来说,ABB补偿电容是一种高质量的电力系统设备,具有高效能、良好的电压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特点。
它在改善电力系
统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在工业、建
筑还是公共事业领域,ABB补偿电容都能为电力系统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支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ABB补偿电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
您对ABB补偿电容有更多的了解和需求,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
诚为您提供服务。
电容补偿计算公式
电容补偿计算公式电容补偿是在电力系统中为了降低电流的感性成分而采取的一种补偿措施。
电路中的电容元件能够在交流电路中储存电荷,并且在电源电压下导致电流的超前变化。
因此,通过在电源电路中串联电容元件可以有效地补偿感性负载的电流。
在电容补偿计算公式中,一般考虑的参数有三个:感性负载功率因数(cosφ_l),感性负载视在功率(S_l)和感性负载无功功率(Q_l)。
其中,感性负载视在功率可以表示为:S_l=U_l*I_l其中,U_l和I_l分别表示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
感性负载无功功率可以表示为:Q_l = S_l * sinφ_l对于感性负载补偿电容的选择,通常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功率因数的改善程度和电流的调整范围。
常见的电容补偿公式如下:1.静态电容补偿对于静态补偿,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补偿电容使得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达到要求的范围。
补偿电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_c=Q_l/(ω*U_l^2)其中,C_c表示补偿电容,Q_l表示感性负载无功功率,ω表示交流电源的角频率,U_l表示感性负载的电压。
2.动态电容补偿对于动态补偿,需要根据感性负载的电流进行补偿电容的选择。
动态补偿的公式可以表示为:C_c=Q_l/(ω*ΔU*i)其中,C_c表示补偿电容,Q_l表示感性负载无功功率,ω表示交流电源的角频率,ΔU表示电压的波动范围,i表示感性负载的标称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容元件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
电容元件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感性负载的工作电压,而电容元件的额定容量应根据补偿电流进行选择。
除了以上的基本电容补偿公式,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需求和补偿目标进行进一步的补偿计算。
总结起来,电容补偿计算公式主要包括静态电容补偿和动态电容补偿。
静态电容补偿可以通过补偿电容实现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改善,而动态电容补偿则需要考虑补偿电容的波动范围和感性负载的标称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系统需求和补偿目标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选择合适的电容元件。
无功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
无功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今天咱们来聊聊无功补偿电容这个挺有趣的东西。
你可能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有点懵,啥是无功补偿电容呀?其实呀,这就像是电世界里的一个小助手,默默地做着很重要的事儿呢。
咱先说说电的事儿。
电这东西呢,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分。
有功功率就像是干活的大力士,它是实实在在地把电能转化成我们能用的能量,像让灯泡发光、让电机转动这些,都是有功功率的功劳。
但是呢,无功功率也没闲着,它就像是个小管家,虽然不直接干活儿,但是在维持电路正常运行这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时候无功补偿电容就闪亮登场啦。
你可以把电容想象成一个小仓库,不过这个仓库不是存粮食的,而是存电荷的哦。
在电路里,电流和电压就像两个小伙伴,有时候它们配合得不是那么好,就像两个小朋友走路步伐不一致一样。
当有了无功补偿电容这个小助手之后呢,情况就不一样啦。
电容有个很神奇的特性,它能够储存电荷,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把电荷释放出来。
当电路里无功功率不足的时候,电容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啦。
它把自己储存的电荷放出来,补充到电路里,就好像是给电路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样一来,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和谐多了,就像两个小朋友重新调整了步伐,开始手拉手愉快地往前走啦。
从能量的角度来说呢,电容就像是一个能量的中转站。
它在电压高的时候吸收能量,把电能以电荷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电压低的时候呢,又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去。
这一吸一放之间,就把电路里的无功功率给调整得妥妥当当的。
你再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无功补偿电容这个小助手,电路就像一个乱糟糟的小世界。
电压和电流总是闹别扭,电器设备运行起来也会很吃力,就像人在很糟糕的环境里工作一样,效率低还容易出问题。
但是有了无功补偿电容,就像给这个小世界请来了一个优秀的调解员,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啦。
而且呀,无功补偿电容还能给我们省钱呢。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它怎么还能省钱呢?这是因为如果电路里无功功率不平衡,会导致很多额外的损耗,就像汽车在不好的路况上行驶会更费油一样。
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工作原理
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工作原理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是一种用于提高电机功率因数的装置。
在工业生产中,电机通常是大功率负载,其运行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而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机电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值越接近1,表示电能利用效率越高。
而功率因数低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影响其他用户的用电质量,甚至损坏设备。
因此,为了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减少对电网的污染和损害,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应运而生。
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串联连接在电机电源线路上,与电机并联工作,形成一个回路。
当电机工作时,其功率因数较低,此时功率补偿电容器会引入无功电流,与电机的无功电流相互抵消,使得电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之间的比值接近1,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在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电容器的选择:电容器是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的核心部件,其容量的选择应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功率因数来确定。
一般来说,电容器的容量应为电机额定功率的一定比例,以达到补偿功率因数的目的。
2. 电容器的安装:电容器应安装在电机电源线路的就近位置,以减小线路的电阻和电感对电容器的影响。
同时,电容器的绝缘性能要良好,以确保安全可靠的工作。
3. 电容器的控制:电容器的投入和退出需要通过控制装置进行自动控制。
一般情况下,电容器的补偿效果会随着电机负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因此需要通过控制装置对电容器进行调整,以保持电机功率因数在合适的范围内。
4. 电容器的保护:由于电容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需要配置适当的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过温保护等,以确保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通过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的工作,可以实现对电机功率因数的补偿,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电网的污染和损害。
此外,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还可以降低电机的电流,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网的负载能力。
然而,电机电容功率补偿电容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电容器的投入和退出需要根据电机负载的变化进行调整,这需要配备相应的控制装置,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途径,分述如下。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1)选择电动机的容量要尽量使其满载:采用降低用电设备无功功率的措施,称为提高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各工业企业所取用的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约占70%以上。
因为异步电动机在轻载或空载时,功率因数很低,空载功率因数只有0.2~0.3,满载时功率因数很高,约为0.85~0.89。
所以,要正确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容量,容量不能过大,尽可能满载运行。
为了避免电机轻载运行(俗称"大马拉小车")不合理的运行方式,现有电机又不能更换小容量的,可以改变电机定子绕组接线来降低电机运行电压,最常用的方法是"Y ─Δ"法。
适用于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线,并有六个接线端、平均负荷在40%以下的轻载电动机。
(2)电力变压器不宜长期轻载运行:同理,选择电力变压器容量也不宜太大,因为对高压电网来说,变压器是高压电网的负载,也有提高功率因数的问题。
如果变压器满载运行,变压器一次侧功率因数仅比二次侧降低3%~5%左右,若变压器轻载运行,当负荷率小于0.6时,一次侧的功率因数就显著下降,可达11%~18%。
因此,电力变压器在负荷率为0.6以上时,运行才比较经济。
通常在75%~80%比较合适。
如果变压器负荷率长时间小于30%时,宜更换较小的变压器。
(3)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在建筑工地,用电设备多,而且运行时间安排学问不少。
尤其是应限制一些电器空载运行时间,如采用空载延时断电装置来限制电焊机和机床的空载运行。
(4)异步电动机的同步化运行:如果负荷率不大于0.7及最大负荷不大于90%的绕线式电动机,必要时在绕线式电动机起动完毕后,向转子三相绕组中送入直流电励磁,即产生转矩把异步机牵入同步运行,运行中可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从而改善了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
2.补偿电容法提高功率因数就是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适当容量的电容器,由于电容器是储能元件,利用它的无功功率来补偿用电设备的自感无功功率,故称为补偿法提高功率因数。
在图13-5中,设电压为参考矢量,画在横座标方向,负载电流I RL 可分解为I R 和I L 两个分量。
因为电容电流I C 导前电压90度所以与I L 反相,可以抵消一部分自感无功电流分量I L ,剩余无功电流分量为:I X =I L -I C ,结果线路电流I RL2小于I RL1,即:I RL2=22)(C L R I I I -+ 如果并电容前的功率因数为:COSφ1=1RL R I I并联电容以后的线路功率因数为: COSφ2=2RL RI I因为I RL2<I RL1,所以COSφ2>COSφ1,功率因数提高了。
注意:所谓提高功率因数是指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并没有改变负载本身的图13---53.补偿电容的形式(1)高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是将并联电容器集中装设在高压变配电所的高压母线上,这种补偿方式只能补偿高压母线前边(电源方向)所有线路上的无功功率,而高压母线后边厂内线路的无功功率是得不到补偿的。
所以这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效果较差。
但这种补偿对于电力系统起了补偿作用,从电力系统的全局来看,这种补偿是必要的和合理的。
而且由于集中补偿的初投资少,便于运行维护,可按实际负荷情况调节电容器的容量(也就是调节电容器投入的个数)来合理地提高功率因数,这种补偿方式用于大型变电所。
(2)低压分散补偿低压分散补偿是将并联电容器分散地装设在各个用电设备的附近,这种补偿方式能够补偿安装部位前边的所有高低压线路和变电所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因此它的补偿范围大,效果好。
但是这种补偿方式总的设备投资大,且不便维护。
对于补偿容量较大的建筑,多采用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3)低压成组补偿低压成组补偿是将并联电容器组装设在变电所的低压母线上,这种补偿方式能补偿变电所低压母线前边的包括变压器和用户高压配电线在内的所有的无功功率,其补偿范围比高压集中补偿大,但比低压分散补偿的范围小。
这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介乎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散补偿之间。
它在建筑小区或中小型工厂应用较多。
4.补偿电容的计算.补偿功率因数的要求补偿经常采用低压侧分组补偿,一般要求低压侧功率因数不小于0.85,由于采用高压计量,高压侧功率因数要求不小于0.9,在计算低压侧分组补偿电容容量时,低压侧的功率因数先取为0.95。
计算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功率因数提高的标准。
可根据供电部门规定的功率因数与电费挂勾标准(如低压用户功率因数大于0.85,则电费降低,功率因数低于0.85则提高电费。
)权衡利弊,尽可能提高。
(2)计算电容C 值根据图(13-5)矢量图可推出电流、电容的关系:I C =I L -I X=I R tgφ1-I R tgφ2=I R (tgφ1-tgφ2) =UP (tgφ1-tgφ2) ∵I C =CX U=ωCU ∴C =UI C ω C =2U P ω (tgφ1-tgφ2) 当电容的单位用μF 时, C =2U Pω(tgφ1-tgφ2)×106(μF) (13-5)式中:φ1──提高功率因数以前的I 、U 相位差角;φ2──提高功率因数以后的I 、U 相位差角。
P---负荷功率,单位:W(3)计算电容器的无功容量Q C :根据无功功率的方程式可知:Q C =I C U =ωCU 2×10-3(kV AR ) (13-6) 根据式(13-5)C 值代入式(13-6)得:Q C =ωU 2×10-32U Pω (tgφ1-tgφ2)⨯106=P(tgφ1-tgφ2)×103即:Q C =P(tgφ1-tgφ2)×103 (KV AR ) (13-7) 当P 的单位为KW 时,QC=P (tgφ1-tgφ2)(KV AR )【例13-1】已知某单相负载1000W ,220V ,COSφ为0.6,接于电源220V ,50Hz ,欲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求并联电容。
解:C =2U P ω (tgφ1-tgφ2)×106 =22203141000⨯⨯(1.33-0.48)×106 =55.93(μF)Q C =P(tgφ1-tgφ2)=1×(1.33-0.48)=0.85(kVar)5.移相电容器装置的相关设备安装(1)电容器装置载流部分(开关设备及导体等)的长期允许电流,高压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5倍,低压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
电容器组应装设放电装置,使电容器组两端的电压从峰值(√2倍额定电压)降至50v 的需的时间,对高压电容器最长为5min ,对低压电容器最长为1min 。
高压电容器组宜接成中性点不接地星形,容量较小时也可接成三角形;低压电容器组应接成三角形。
(2)高压电容器组应直接与放电装置连接,中间不应设置开关或熔断器。
低压电容器组与放电设备之间,可设自动接通装置的接点。
电容器组应装设单独的控制和保护装置,但为提高单台用电设备功率因数用的电容器组,可与该设备共用控制和保护装置。
单台电容器应设置专用熔断器作为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熔丝电流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倍。
当装设电容器装置附近有高次谐波含量超过规定允许值时,应在回路中设置抑制谐波的串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也可兼作限制合闸涌流的电抗器。
(3)装配式电容器组当单列布置时,网门与墙距离不应小于1.3m ;当双列布置时,网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
电容器外壳之间(宽面)的净距不宜小于0.1m ,但成套电容器装置除外。
成套电容器柜单列布置时,柜与墙距离不应小于1.5m ;双列布置时,高压电容器柜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低压电容器柜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 。
设置在民用主体建筑中的低压电容器应采用非可燃烧性油浸式电容器或干式电容器。
当装设电容器装置处的高次谐波含量超过规定允许值或果限制合闸涌流时,应在并联电容器组回路中设置串联电抗器。
室内高压电容器装置宜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当电容器组容量较小时,可设置在高压配电室内,但与高压配电装置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
对于高压电容器因有爆炸和火灾危险,故一般装设在单独房间内。
低压电容器装置可设置在低压配电室内,当电容器总容量较大时,宜设置在单独房间内。
安装在室内的装配式高压电容器组,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2m,上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面不宜大于2.5m,电容器装置顶部到屋顶净距不应小于1.0m。
高压电容器布置不宜超过三层。
由于低压电容器内部有熔丝保护,运行比较安全,只是个别有过爆炸事故,一般故障是鼓肚、渗油现象,故可安装在低压配电室内。
但当低压补偿电容器容量较大时,考虑通风和安全运行,宜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
电容器外壳之间的净距及排间净距,是从改善通风条件考虑,并考虑电容器的排列及安装方便(手能进入)等要求而规定的。
装配式电容器组网门前一般没有操作元件,因此,网门前通道只需考虑维护巡视和搬运方便。
成套电容器柜前无操作元件,柜前通道只需考虑维护巡视和搬运方便。
但考虑到成套电容器柜有可能布置在高压配电室内,因此双列布置时,柜面之间距离给予适当放大。
低压电容器屏前有操作元件,因而通道尺寸与低压配电柜相同。
电容外壳之间(宽面)的净距,不宜小于0.1m。
电容的排间距离,不宜小于0.2m。
装配式电容器组单列布置时,网门与墙距离不应小于1.3m;当双列布置时,网门之间距离不应小于1.5m。
成套电容器柜单列布置时,柜正面与墙面距离不应小于1.5m;当双列布置时,柜前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0m。
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不小于0.2m,是考虑电容器的通风散热。
上层电容器底部的对地距离不大于2.5m,是为了便于电容器的安装、巡视和搬运检修。
为便于接线,三层布置是目前单相电容器在屋内的常用布置形式,对于三相低压电容器只需满足上下层电容器底部距地的规定,对层数没有要求。
6.电容器的接线和控制(1)电容器组应装设单独的控制和保护装置,当电容器组为提高单台用电设备功率因数时,可与该设备共用控制和保护装置。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低于电网标称电压时,为了避免单相接地故障使电容器极对地的电压升高,故将每相支架与地绝缘,才能保证电容器安全运行。
现在生产的电容器,是供10kV系统采用不接地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选用的电容器,其对地绝缘为11kV,可以将电容器直接装设在接地的构架上,电容器外壳的连接线与金属构架连接。
星形(中性点不接地)接线的最大优点是当一台电容器故障时,其故障电流仅为其额定电流(相电流)的3倍,对三角形接线来说,其故障电流则为二相短路电流,因而星形接线对电容器运行比较安全。
但星形接线也有其缺点,当一相中有一台电容器故障退出运行后,三相中电容器阻抗不平衡,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中性点位移,使尚在运行中的电容器处于长期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