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98(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56 人民版必修.doc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56 人民版必修.doc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程标准:了解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等制度的建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特别提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理解。

(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

专制主义制度是一种政体,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

(2)中央集权:主要特征是地方一切受制于中央。

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一.秦统一全国1.条件(1)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越来越少,统一趋势日趋明显。

(2)长期战乱和分裂割据,人心渴望和平和天下统一。

(3)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4)秦国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略。

2.过程:(1)实现统一:平定六国----概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______年,秦国相继攻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扩大统一: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①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地区。

②平定岭南:开凿,平定岭南。

此后秦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_____________ 的开端。

③控制西南:在“”地区开辟“”,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西南地区进入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3、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2)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3)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中央的政治体制1、皇帝制度的确立:(1)确立“皇帝”称号: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称号,自称“始皇帝”。

“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2)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的确立(1)官职设置:三公九卿(2)职能:(掌握三公职能)①丞相:协助皇帝___________;②太尉:主管_________;③御史大夫:是______的助手,负责________系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导学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导学案

历史必修一----政治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导学案一.秦始皇统一全国(1)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长期的混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3)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强大;4)嬴政的雄才大略。

5)法家思想适应统一需要。

(2)过程①统一六国:秦始皇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

秦国于年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结束了长期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北伐匈奴:措施:公元前215年,率军北击匈奴,收回;修筑和“直道”。

③统一岭南地区:措施:;。

秦在岭南置郡的意义:。

④将“西南夷”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版图:措施:开辟;在部分地区委任官吏。

秦在“西南夷”部分地区委任官吏的意义:(3)意义:。

二、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建立(1)溯源:时期出现;(2)秦统一之初的体制之争:代表人物及主张王绾:①主张:实行分封制②理由:六国刚灭,形势不稳,如不封王,否则中央政府无法镇扶地方。

李斯:①主张:推行郡县制度②理由:西周分封制造成诸侯争霸,郡县制是安定天下的方法。

结果: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扩到全国。

(3)主要内容①地位:郡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县隶属于郡。

②职官设置及职能: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分管、、。

③与县同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县之下设、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亭负责地方治安并监管。

(4)特点:A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B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5)意义:郡县制的建立,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取代的重要标志。

(6)西汉:郡国并存原因:刘邦错误吸取秦亡教训。

后果:形成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大一统”政体的巩固解决措施: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三、专制主义----中央官僚体制1.皇帝制度的建立(1)特点:、、(2)弊端:在这种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司法。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60(人民版必修1)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60(人民版必修1)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60(人版必修1)知识目标:秦统一的时间和都城;专制集权的制度,统一的措施;秦长城;灵渠;秦朝的疆域四至。

秦的灭亡。

态度价值观:认识秦统一的意义;统一的措施对于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发展的意义;匈奴族为开发北疆作出了贡献;越族为开发岭南作出了贡献。

让学生明确陈胜吴、广起义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能力培养:体验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脚色扮演体验秦统一的措施;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秦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概念。

教具学具:书中插图和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脚色体验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秦始皇兵马俑图,指出这是世界八大奇迹之它再现了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威严的气势。

这节课我们了解秦的统一。

秦王扫六合。

那如果你是当时秦王嬴政的一位军师,你会建议他按照什么顺序去灭六国,为什么阅读“战国形势图”理解秦灭六国的策略。

并找出秦的都城。

关于“秦统一历史意义”采取脚色扮演体验的学习方式:如果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普通百姓,想象一下你的生活?如果你是秦朝的百姓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秦的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秦统一的措施。

全班分为四个组,在两名负责人的带领下,讨论秦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统一的措施?一组:政治方面(如果你是秦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面对被打败的六国贵族,怎样做才能削弱他们的权力,使皇帝的权力更大呢?)。

二组:经济方面(如果你是一位齐国的商人,在秦统一后你挑着一石盐出售,分别来到原来的秦、燕、赵等地区,可转了一圈也没有卖出去。

买者给你的钱你不认识,而你称的斤两买者也不认可,该怎么办?)。

三组:思想文化方面(一次秦始皇颁发了一个诏书,传下去后只有秦国的百姓按要求去做了,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读不懂,更无法照着执行了,这该怎么办?)。

四组:军事方面(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你会建议皇帝采取什么措施,又用什么办法让少数民族归顺于秦朝的统治?)。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48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48 人民版必修1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8(人民版必修1)一、秦的建立 1、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2、巩固统一的措施二、秦的灭亡 1、秦的暴政 2.项羽、刘邦起义推翻秦朝三、大一统的汉朝1.文景之治 2.汉武帝的大一统四、两汉经济的发五、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2.昭君出塞六、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 2.丝绸之路(教师要预设互动方案,为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1)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1)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3同时,统一度量衡。

(2)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3)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

(1)派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垦田戍边;后来,让蒙恬负责修建万里长城。

(2)统一东南、岭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经济,兴修灵渠。

(3)秦朝疆域广大,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徭役和赋税繁重,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刑法残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

(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政治十分黑暗。

(1)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农民军进行反秦斗争。

(2)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3与此同时,刘邦攻占咸阳。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1)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3)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史称“文景之治”。

高一历史:1-2《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学案(人民版必修1)

高一历史:1-2《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学案(人民版必修1)

第二节走向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

学习视点:1、了解秦的统一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郡县制的设立及与分封制有何异同?3、如何理解三公九卿制?课前预习:一、“六王毕,四海一”1、秦统一的措施:⑴灭六国状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___的秦王朝。

2、拓展版图:⑴北方:北击匈奴,夺回_____,修筑_____与“_____”。

⑵南方:①平定___地区,凿_____,置郡管理。

使_____地区正式归属中央集权。

②在____地区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使该地区归入中央政权。

3、秦统一的意义:秦朝在来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________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1、起源:_____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推广:秦统一后,_____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3、概况:①“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______等官职。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____”“_____”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③少数民族聚居地同县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____”,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公文传递的“____”。

4、特点:①是中央_______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律_________,不得____。

5、是______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_______的重要标志,为______王朝继续推行,使_____政体更为巩固。

三、百官公卿1、至高无上的皇权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采用“___”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_____的地位。

2、中央的三公九卿三公:_____协助皇帝处理政事,_____主管军事,______负责监察系统。

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88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88 人民版必修1

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88(人民版必修1)(汉武帝)和他懂得近臣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含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全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的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经圣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四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化,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

其实,“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作用。

————杜维明《儒家创新的契机》(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

(4)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知识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西汉的是①“太初历”的制订②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③对日食作出的最早解释④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秦汉时期,领先世界千年以上的科技成就,不包括A.耕犁上安装犁壁B.《九章算术》的问世C.张衡发明地动仪D.麻醉药麻沸散的发明3.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医学家的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天人三策》D.《伤寒杂病论》4.下列科技成就,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发明地动仪C.华佗发明麻沸散D.关于日食的记录5.东汉时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的皇帝是A.光武帝B.汉明帝C.汉桓帝D.汉献帝6.我国造纸术外传地区的先后顺序是①朝鲜②日本③阿拉伯④欧洲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7.其作品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的汉代著名历史人物是A.张衡B.班固C.司马迁D.司马相如8.在长江流域出土的文物是A.半坡人面网纹盆B.马王堆汉墓彩色帛画C.秦始皇陵兵马俑D.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9、在世界最早的全身麻醉方法出现以前存在的科技成就是A祖率 B造纸术 C 指南针 D印刷术10、王充写《论衡》主要是针对A董仲舒的儒学B佛教“因果报应”说C民间神仙方术D唯心主义神学11、下列史实,《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载的是A焚书坑儒 B张骞通西域C光武中兴 D甘英出使大秦12、西汉文学成就中,最为突出的是A散文、诗歌 B赋和乐府诗C小说、传奇 D戏剧、传记①②③④13、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国家的大统一②生产的饿发展③民族间联系的加强④中外交流的影响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下列各项最能体现当时时代风貌和特色的是A史学巨著《史记》 B张衡发明地动仪C蔡伦改进造纸术 D秦陵及其兵马俑15、关于《九章算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和计算方法B成书于西汉C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D标志我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二、材料解析题14.阅读下列材料西汉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把战国以来的道家、阴阳家等学派中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吸收进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58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58 人民版必修1

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58(人民版必修1)一、1949年之前的秦汉史研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学者承续清代朴学传统,注重秦汉文献的整理。

代表人物是王先谦。

他撰集的《汉书补注》,集历代67家的考订要义,是为研究西汉历史和《汉书》的基本著作。

此外,王氏与其门生还著有《后汉书集解》,在学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不过,标志秦汉史研究实质性进步的迹象并非体现在上述方面。

与本世纪中国历史学其他方面相同,随着西方史学理论的传入以及简牍文物资料的发现,中国学术界对秦汉历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实质意义的突破。

王国维不仅提出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而且身体力行,他和罗振玉对流沙坠简的考释为秦汉史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①。

在王国维治学方法的影响下,许多学者积极从事汉简研究工作,其中劳榦对居延汉简致力尤勤,完成《居延汉简考释》②。

这部书长期以来一直是治汉史者必读的著作。

这一时期对秦汉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另一位学者是顾颉刚。

作为古史辨派的创始人,他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命题,强调用历史进化论寻求事物演变线索,并将这个原则应用于对秦汉历史的研究之中。

他撰写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一文③,对康有为、崔适的刘歆伪造说提出质疑,揭去经学对秦汉历史的神秘化陈说,展示出秦汉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接受,唯物史观也成为研究秦汉历史的一个重要理论。

对这一历史时段的宏观探讨和规律性认识顺理成章地成为推进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1929年至1937年开展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秦汉社会性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郭沫若等人认为,中国在秦以后进入封建社会,秦汉属于封建社会;李季等人认为,秦汉属于“前资本主义性质”;此外还有秦汉是“奴隶社会”、“商业资本主义社会”、“君权社会”等观点关于这一时期社会史讨论的具体情况,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设专篇详述,可参看。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57 人民版必修1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57 人民版必修1

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基本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这条主线,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朝议制度”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基本要求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发展要求知道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主要是通过学习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些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法令出一”一目和“中央监察机构”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基本要求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及评价。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发展要求认识从专制到民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

说明本课是这一专题的最后一课,因此除了学习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一些主要新变化之外,还可以对本专题作总结性的学习,如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清朝的边疆政策”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本专题可分4课时教学。

1.本专题第三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可根据专题整体的教学课时安排作一些调整。

教学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落实。

2.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可引导学生用图表法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如制作秦代中央到地方行政系统简表、唐朝与元朝的中央机构示意图等。

2012年高一历史学案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1)

2012年高一历史学案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目标: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教学重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形成自主学习思维磁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

”阅读这句话,并结合下面两幅图,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作出如此评价?(提示:秦始皇通过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相关问题将会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来了解和掌握。

)自我认知一、“六王毕,四海一”1.秦始皇于公元前230——221年间,先后灭掉赵、燕、魏、楚、齐等国,完成统一大业。

2.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

3.公元前220——214年,征讨岭南地区时开凿了灵渠,也是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秦朝的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1.秦朝统一全国后,力拒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县”隶属于“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称为“道”。

3.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并力图消灭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三、百官公卿1.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在中央设立协助皇帝的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和负责监察系统的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还在中央各部门设立各负其责的“九卿”。

自我演练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秦朝是我国封建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始,对我国历史影响久远。

据此回答1—4题:1.判断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叙述是否正确()①在十年时间里,秦国先后灭掉了赵魏韩楚燕齐,统一了全国②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最早建立郡县制③秦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④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A.都正确B.都不正确C.①③正确,②④不错误D.④正确,①②③错误2.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始于()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3.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掌丞天子,日助万机”的是()A.太尉B.丞相C.御史大夫D.廷尉4.在秦朝的机构设置中,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物的是()A.奉常B.郎中令C.典客D.中尉秦王朝开启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先河,据此回答5—8题:5.(2004湖南卷)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98(人民
版必修1)
【秦代中央政府組織】
秦代中央政府制度為三公九卿制,所謂三公,乃指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

三公各有職掌,且品位崇高,為政府中最高級的官員;三公以下設九卿,分掌各種事務。

丞相
秦國早於武王時便置有左、右丞相,並以左為尊。

至始皇統一天下,仍設有左右二丞相協理國政。

及至秦二世殺左丞相李斯後,乃廢左右丞之位,而改設中丞相一職,以趙高任之,此後秦遂改行一相制。

秦代丞相,品位極高,授金印紫綬,官秩萬石。

其權力亦大,其職大抵「掌丞天子,助理萬機」,除朝助皇帝處理全國事務外,尚有總領百官奏事、考課百官、總理地方上計、封駁諫諍、任用官吏、主持朝議、領兵討伐等職權。

太尉
秦代太尉,其地位及待遇與丞相相同,均為金印紫綬,秩萬石,為中央最高的軍事長官,負責全國的軍事。

本身沒有任何發兵及領兵權,必須有皇帝的符節命令才可行使其職權。

而除軍事以外,太尉無權過問其他國家政事。

御史大夫
御史為皇帝近臣,掌管記事之職。

戰國時君主多以之監察百官,作為人主耳目。

後秦國以大夫領導諸御史,故有御史大夫之名。

始皇統一六國後,御史大夫除監察百官外,還負責臣下的奏章上呈及皇帝詔令的下達,其後更助丞相處理政務,故亦稱副相。

御史大夫之品位次於丞相及太尉,授銀印青綬,秩中二千石。

九卿
秦代在三公之下,尚有九卿分掌中央各部門,本稱列卿,其數本不止九個,惟周代有九卿之說,因之稱為九卿。

九卿互不統屬,掌管皇室和中央的事務,其職務如下:
1.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及祭祀。

2. 郎中令:掌宮殿門戶,統領諸郎官,負責傳達及招待。

4. 廷尉:掌管刑罰司法。

5. 太僕:掌管宮廷輿馬及國家馬政。

6. 典客:掌管邊裔蠻夷歸義及諸侯賓客等朝覲及招待事宜。

7.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的事務。

8. 治粟內史:掌管國家財政,徵收穀貨鹽鐵的收入。

9. 少府:掌管山海池澤的稅收,以供皇室私用。

【漢代中央政府組織】
漢承秦制,於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協助皇帝推行政務,合稱三公。

其下仍設九卿,惟名稱及職務略有變化。

丞相
漢代的丞相,品位崇高,金印紫綬,秩萬石,是掌管國家大政的最高官員,有任用百官、賞罰官吏及制定國策的權力。

由於丞相日理萬機,是以丞相府中設有十三個部門,負責協助丞相處理不同性質的事務,此等部門稱作「曹」,而其主管稱作「掾」。

後至哀帝時,丞相改稱大司徒;至光武帝時,再改為司徒;至東漢末年,始恢復丞相之名。

太尉
漢代政府中的太尉,仍是全國最高級的軍事長官,與丞相相同,其品位為金印紫綬,秩萬石。

惟漢代太尉不能完全掌握軍事大權,故不常置。

至武帝時廢太尉一職,而改置大司馬,東漢光武帝時,又恢復舊稱。

御史大夫
漢代的御史大夫,其初品位不及丞相及太尉,仍如秦制。

至成帝時,改稱大司空,金印紫綬,秩萬石。

其職權頗重,凡皇帝的詔書須經他轉交丞相;而丞相的上書,也由御史大夫所轉達。

除此以外,御史大夫亦負責掌管全國的監察及輔助丞相處理萬機。

至東漢光武帝時,御史大夫改稱為司空。

九卿
漢代在三公之下,設置九卿,分掌皇室及中央政府事務,惟在名稱方面,則與秦的九卿略有不同:
1. 太常:掌管宗廟禮儀及祭祀。

2. 光祿勳:掌宮殿門戶,統領郎官,負責傳達及招待。

4. 廷尉:掌刑法。

5. 太僕:掌管宮廷輿馬。

6. 大鴻臚:掌管蠻夷歸義及賓客朝覲。

7.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的事務。

8. 大司農:掌管國家財政,徵收穀貨鹽鐵的收入。

9. 少府:掌管山海池澤的稅收,以供天子私用。

【秦漢中央政制的特色】
(1) 保留家臣色彩
秦漢時代的中央官制是由封建制度演變而來,因此各部門的官員雖上承君相分掌政務,權力極大,地位極崇,但仍不免留有濃厚的皇帝私僕的色彩,故秦漢大帝國實為「家天下」的統治。

(2) 丞相權力尊崇
秦漢丞相權力之大,可謂歷朝之冠。

丞相除了內政、外交、教育、財政、交通、司法等職權外,甚至連軍國大事也可過問,更且有封駁詔書的權力。

故此丞相實為秦漢政府的核心,既統領百官運作朝政,又參與國家決策的研究,故丞相地位極為尊崇。

(3) 確立分權基礎
秦漢中央政府以三公分別掌管政治、軍事及監察三權,而九卿負責推行不同的政務,奠定了民政、軍政及司法三權分立的基礎。

同時亦提高了政府運作的效率,方便管理龐大的政府。

(4) 君相易生衝突
秦漢相權之重大,歷朝少見。

惟丞相權力雖大,但始終受皇帝所託代為處理萬機,因此權力的大小,頗取決於帝皇對政治的興趣濃厚與否,若遇到懷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丞相只能聽命辦事;否則,丞相便成為全國的政治領袖。

是以,當丞相架空了帝權,引起君主的不安時,便會重用內朝官員來削弱相權,於是君相之間便易生衝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