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55例
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疾患所致的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迫),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
故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该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30岁以上人多见,观察随访3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单纯手法治疗及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观察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病程短者5天,长者10年余;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病变发生在环枢椎者16例,颈5者12例,环枢椎及颈5、6、7皆有病变者2例;辩证分型以气滞血瘀为主的瘀结型为18例,肝阳上亢型为8例,亏损型4例;单纯西药治疗组l0例,单纯手法组10例,中西药、手法、牵引等配合治疗10例。
2 治疗方法2.1 单纯西药治疗:盐酸培他啶注射液(锦州华庆制药有限公司生产)l0毫克,每日一次肌注;疏血通注射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友博制药厂生产)4毫升,加入0.9%生理盐水250毫升,每日一次静点。
2.2 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其原理是通过术者用手将压力或牵力作用于患者体表特定部位,起到对神经、体液和心理调节及矫正解剖位置紊乱的作用。
手法的原则:(1)时间要早,早期施行手法有利于组织的修复,特别是对一些急性的损伤,局部结构有改变的病例,早期复位可以明显缩短疗程。
(2)定位准确:主要指病变解剖部位定得准,特别是解剖部位方向要明确。
(3)操作灵巧:施行手法要灵活巧妙,尽可能利用力学原理和人体生理特点施法。
(4)用力稳当,施行手法要稳健有力,力量适当,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损伤。
(5)辩证施法:根据不同的疾病与体质情况选择手法的种类与轻重,用于颈性眩晕的手法,主要是骨伤手法(松解复正)及部分按摩手法(调理)。
临床主要使用二个杠杆、一个支点的旋转复位法:(1)环枢椎(以枢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首先病人端坐位,用单拇指触诊法摸清偏歪的颈椎棘突,医生左拇指的右侧面顶住偏歪棘突右侧,让病人头颈部前屈35度,再向左侧偏45度,医生右手掌托扶病人左面颊及颏部。
颈性眩晕按三穴位
颈性眩晕按三穴位
颈性眩晕多发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群,现在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颈性眩晕患者一般伴有颈肩部不适,如颈肩酸痛、肌肉紧张,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天旋地转”之感,严重的还会恶心、呕吐。
推荐一套调治颈性眩晕的方法,效果不错。
点揉内关穴:两侧的内关穴(位于腕部横纹处向内臂方向量3横指处,两条大筋之间)各点按1~3分钟,可有效缓解因颈性眩晕引起的恶心、心慌等症状,镇静安神。
点揉风府穴(脖子向下低,找到颈部与脖子的连接处的正中位置),点揉3分钟。
风池穴:顺着风府穴向两边旁开两横指的凹陷处即为风池穴,再点揉3分钟。
周泉/文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颈性眩晕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是因椎动脉颅外端受到颈部病变的影响之后,造成血流障碍所引发的眩晕症状。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了颈性眩晕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该疾病的治疗发展史,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为临床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进而促使推拿治疗手法得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推拿;颈性眩晕;研究进展颈性眩晕这种疾病最早是在1955年被提出来的,本质上是一种眩晕综合征,其也被称为椎动脉压迫(缺血)综合征或者颈后交感综合征等。
在西医领域,研究人员认为该疾病是因为颈部疾病导致脑干前庭中枢功能紊乱,继而引发的头晕等现象。
但中医上很多人员则认为颈性眩晕是因机体督脉气血受阻,造成脑失所养所引发的。
由于脊柱是督脉循行的主要通道,如果脊柱发生病变或者失稳,那必然会导致督脉气血不通,进而引发头晕等症状。
一、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结合具体的颈部解剖来看,椎动脉主要是分成4段的,当然这个是从锁骨发出进入颈椎横突孔,这一区域的第1段在6、7颈椎部位和交感神经干以及颈下交感神经节相伴;第2段自6颈椎横突孔上升到2颈椎横突孔下口,和钩椎关节相伴;第3段是从2颈椎横突孔下口至枕骨大孔部位,这段区域的特点是弯曲非常多,而且动脉壁上还存在Pach小体;第4段就到了颅内段,两端合并变为基底动脉和内听动脉。
结合上述颈性解剖学特点,近些年研究人员认可程度比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体液因子、颈交感神经刺激以及本体感受器学说,但是整体上可以肯定的就是颈性眩晕是因为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的力学平衡不稳定所造成的,在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下,交感神经、体液因子等因素相互影响,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引发颈性眩晕疾病的出现。
二、颈性眩晕手法治疗发展史在颈性眩晕疾病的早期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旋转试验结果是阳性,颈部转动有可能会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因此当时很少使用推拿治疗。
三部推拿配合颈部拔伸治疗颈性眩晕50例
三部推拿配合颈部拔伸治疗颈性眩晕50例目的探讨三部推拿法配合颈部拔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100例门诊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三部推拿法配合颈部拔伸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眩晕持续时间情况。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持续时间(1.72±056)h,明显低于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284±03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缩短眩晕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三部推拿法;颈性眩晕;临床疗效颈性眩晕于中医学中又称“颈部麻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项僵痛、头晕、手麻、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
目前在我国,颈性眩晕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颈性眩晕治疗方法的研究中,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1]。
为进一步探讨颈性眩晕更有效的临床推拿治疗方法,笔者以三部推拿配合拔伸疗法进行了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门诊颈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
试验组中女29例,男21例,年龄在4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1.5)岁,病程在2.3~4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1±1.5)a;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4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29)岁,病程在2.6~4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9±1.8)a。
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三部推拿治配合颈部拔伸法治疗,方法;三部推拿法[2]:第一部;开源增流:患者取坐位,选取双侧颈臂穴,以垂直水平方向的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每侧3 min。
推拿手法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52例
风 池 、天柱 、百会 、率 谷 、颈 3 颈 7夹 脊 穴 、阿是 ~
方 屈 曲 ,医者 左手 勾住 其 下 颌 部 以 固定 头部 ,右 手按 在 左 侧 肩 部 , 以 病 变 颈 椎 为 定 点 ,待 患 者 颈 部 缓 慢 旋 转 至 最 大 限 度 ,左 手 固 定 头 部 不 动 ,右 手 向 前 下 方 向 用 力 推 左 肩 部 ,此 时 可 听 到 关 节 复 位 的 声 音 , 手 法 即
椎 问孔 和椎 间隙 ,使 椎 动 脉 舒 张 伸展 ,解 除椎 动 脉 压 迫 。颈椎 卧位 旋转 定点 扳 法 可 以恢 复 颈 椎 正 常解 剖 位
置 和 生理 曲度 ,扩 大 横 突 孔 ,使 钩 椎 关 节 得 到 调 整 , 不 压迫 椎 动脉 ,解 除周 围神 经 压 迫 ,重 新建 立 颈 椎 和 椎 动脉 的平 衡 关 系 ,降低 交 感 神 经 的敏 感 性 ,从 而 达 到 椎基 底 动脉 对颅 内正 常 的血 液供应 。
4 体 会
1 2 诊 断标 准 :诊 断参 照 第 二 届 全 国 颈 椎 病 专 题 座 . 谈 会 拟定 的椎 动脉 型 颈 椎 病 的诊 断 标 准口 ,以 眩晕 为 ] 主要 症 状 ,伴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头 痛 ,颅 脑 多 普 勒
(C T D) 提 示 椎 基 底 动 脉 血 流 速 度 减 慢 , 颈 椎 X 线 摄
片或 MR 提示 有 不 同程 度 异 常 改 变 。同 时 排 除 耳 源 I 性眩 晕 、眼源 性 眩晕 、脑 血 管疾 病 、心血 管 疾 病 、内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60例体会
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60例体会【摘要】本文观察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本方法治疗颈源性眩晕60例,经1—2疗程治疗后,治愈33例,显效30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100%。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颈源性眩晕是眩晕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眩晕,常伴有头痛、视物不明、耳鸣、恶心心悸失眠等,治疗时应该与颅内疾病、内耳疾病、内科疾病引起的眩晕相鉴别,我科采用推拿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推拿科2014年2月-2017年10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抽取60例。
经过CT、脑电图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及内耳疾患,排除内科疾病引起的眩晕。
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19~60岁,病程3天~3年。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眩晕,有的患者还有头痛、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心悸、失眠等。
体征可有枕外隆凸到乳突连线的上下项线间有压痛或有异常阳性反应物,如痛性结节、索条在枕后三角区有压痛或异常反应物,枢椎棘突旁有压痛,活动颈椎眩晕症状加重。
所有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颈椎张口位片,我们发现颈椎X片上均有不同程度生理弧度变直,齿状突偏移,寰枢间隙变窄,寰椎前倾,后仰,不同程度的钩椎关节变尖,椎体后缘连线中断后移,中断前移。
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不适。
曾分别就诊于针灸科、综合科、五官科、疗效均不持久。
故来我科会诊治疗。
二、方法用触诊法在枕颈部触诊,主要是触诊颈1-6横突是否对称,后关节突是否隆起,寻找压痛点,其压痛点主要分布在颈部肌肉的附着点上。
以枕部及颈2、颈、3颈4椎旁为多见。
结合X线片确诊脊柱错位类型,。
根据触诊及X线片确定的错位类型施以以下手法。
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其侧后位,先以拇指自风池穴至颈根部拨揉放松颈部的软组织,然后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及上肢肌肉。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1)仰头摇正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将其头部作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
推拿结合椎脉回春汤治疗颈性眩晕50例
推拿结合椎脉回春汤治疗颈性眩晕50例标签:眩晕;颈椎病;推拿;椎脉回春汤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0-0066-01患者发生颈性眩晕疾病为其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致使患者的血流情况出现障碍,从而致使其出现临床表现。
2009年5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推拿结合石仰山椎脉回春汤治疗颈性眩晕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以“晕眩”为主诉的门诊患者资料100例,年龄18~65岁,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1]。
(1)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2)颈椎X线:钩椎关节增生,椎体间关节失稳;(3)旋颈诱发试验阳性;(4)有椎-基底动脉缺血征(以眩晕为主)及或曾有猝倒病史者;(5)多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长时间看电视或睡姿不正确者,多呈慢性发病;(6)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所有患者眩晕特点均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持续时间较短,随着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
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仰卧于治疗床上,医生取坐位坐于床头。
采用按揉法、点穴手法、弹拨手法及拿法作用于患者的头面、颈项部及双上肢,时间约10 min;然后用点穴手法刺激双侧足三里及丰隆穴,每穴各点按1 min;最后在患者处于仰卧位的状态下,医生用双手行颈椎牵引法,并在一边牵引颈椎的情况下一边侧向旋转牵扳颈椎(不要求“咔、咔”声音,但有时亦可听到此响声)。
每天治疗1次。
7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体息3 d,共治疗2~4个疗程。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石仰山椎脉回春汤加减治疗。
药物组成:牛蒡子15 g,葛根15 g,杭菊10 g,僵蚕10 g,桂枝10 g,天麻15 g,炮甲片15 g,黄芪30 g,半夏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白蒺藜10 g,狗脊10 g,川芎10 g,甘草5 g。
关节调整推拿治疗颈性眩晕
关节调整推拿治疗颈性眩晕
一、适应症:
颈性眩晕相关疾病。
二、禁忌症:
1.关节炎症、肿瘤、结核。
2.关节骨折、脱位。
3.关节周围软组织出血、水肿,韧带、肌肉撕裂或断裂。
4.严重的骨质疏松。
三、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位或坐位。
2.滚法操作于项背部及肩部。
3.用一指禅推法或拨法等手法操作于项背部及肩部部位。
4.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其后方。
术者施以颈椎掌托拔伸法。
以双手拇指端及罗纹面分别顶抵住其枕骨下方的两侧风池穴处,两掌分置于两侧下颌部以托挟助力,两小臂置于其两侧肩上部的肩井穴内侧。
两手臂部协调用力,即拇指上顶,双掌上托,同时前臂下压,缓慢地向上拔伸1~2分钟。
5.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其侧方,术者施颈椎肘托拔伸法。
以一手扶于其枕后部以固定助力,另一侧上肢的肘弯部托住其下颏部,手掌则扶住对侧头顶以加强固定。
两手协同用力,向上缓慢地拔伸1~2分钟。
四、注意事项:
1.关节调整推拿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在临床应用时应优先考虑手法的安全性。
手法操作前的诊断应以影像学资料作为参考。
2.关节调整一定顺势而为,不要暴力拉伸及推扳。
3.患者同时应该配合功能锻炼,以保持关节稳定。
中医推拿治疗颈性眩晕_
什么是颈性眩晕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颈部肌肉韧带的慢性劳损,影响颈椎的排列,颈椎小关节紊乱,椎曲改变,易引发颈椎骨刺、骨赘、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失稳等退行性病变,如骨刺压迫、刺激椎间孔通过的椎动脉或周围的交感神经,使之收缩,从而使椎动脉供血减少引起脑缺血出现眩晕症状。
患过颈椎病的人最有体会,头颈扳牢的时候,连带头部也难过。
严重的人,因为颈椎的关系,甚至不能睁眼,一睁眼就天旋地转,不停呕吐。
这就是颈性眩晕。
据临床统计,75%以上的眩晕,是因为颈椎有病引起的。
颈性眩晕有哪些常见症状眩晕的表现多种多样,有自身旋转或感觉周围景物旋转,走路不稳等,轻者仅表现为头晕,头部旋转活动诱发或加重眩晕。
有15%~20%的病人在行走过程中回头转颈时突然头晕,下肢无力而倒地,但神智清醒,无意识障碍,发作时间短,数分钟内恢复可反复发作,这是由于椎动脉急性缺血使脑干下部锥体交叉缺血所致。
除眩晕、头晕以外,还会有其他症状,He alth R e view健康解惑疾病●健康博览·2013/1222比如头痛,以偏侧头痛为主,也有后枕部或头顶部痛,疼痛性质多为跳痛、胀痛,这是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侧支循环血管扩张所致。
有患者有耳鸣听力减退,性质多为流水声,蝉鸣声、钟表滴答声、汽笛声,也有患者感觉脑内有杂音,这是基底动脉发出的内听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
视力障碍也是其中之一。
轻者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复视、幻视等。
有这样的病例,患者长期视力模糊,视觉影像不清晰,经手法治疗以后,眼前忽然亮了起来,这是因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导致皮质视觉投影中枢血流量低于视区脑组织正常代谢需要,血供恢复视力就可恢复。
以上是颈性眩晕发病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症状。
临床上一旦眩晕发作,还是需要和其他一些疾病相鉴别,以防误诊误治。
哪些疾病需要排除呢?首先要排除心血管内科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中风先兆等;五官科疾病如内耳迷路水肿、半规管结石等;眼病、颅内占位性病变。
【优质】推拿疗法结果舒血宁针治疗颈性眩晕三十八例-推荐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推拿疗法结果舒血宁针治疗颈性眩晕三十八例毕业论文【关键词】舒血宁针/治疗应用;眩晕/按摩疗法;穴位疗法1 临床资料2 治疗方法3 结果3.1 疗效标准治愈: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眩晕基本消失,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眩晕症状缓解,伴随症状无变化或稍有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4 讨论颈性眩晕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椎劲脉型颈椎病中均可出现,常由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颈椎曲度改变或关节不稳等原因所致[2]。
颈性眩晕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为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扭曲或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而发病[3]。
推拿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激发或引导经络系统,调节脏腑气血运行,将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最佳生理状态。
头为元神之所居,“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大面积放松头面部及按揉头面部5组穴位能疏通头面部的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且有补气活血、升提阳气、振奋精神、清脑醒目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内功推拿对中枢神经是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的传导作用,传入大脑皮层,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调整后,再传出反射到局部,使之产生相应的变化,促使人体组织和器官功能得以恢复,亦能调节兴奋抑制过程和维护其相对的平衡状态,尤其是扫散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使脑血管充盈度得到改善[4],故使眩晕缓解,徒手颈部牵引可改善颈部小关节紊乱,缓解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机械性压迫,从而使气血流畅,改善脑部缺血缺氧状态。
舒血宁针是从药用植物银杏叶中提取的纯天然药物,其主要成分包括银杏黄酮甙或银杏叶内酯和银杏叶新内酯,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
【参考文献】[2]李泽,娄思全.颈性眩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X,20(3):227.。
推拿治疗颈型眩晕症66例体会
夏 超 凡
前 上方 以较 重 的 力 量 按 揉 其 部 位 约 1
~
740 44 0甘 肃 灵 台县 皇 甫 谧 中 医 院 康 复 科
闹 虎穴 结 束 。④点 穴 清脑 醒 神 法 : 用拇
指 或 中指 螺 纹 面一 次 点 揉 印 堂 、 神庭 、
百会 、 府 、 风 童子 髂 、 阳 、 太 率骨 、 池 等 风 穴位 , 肩背部使拍 打、 在 掌击 法 结束 治
独手拔伸牵 引有 以下功效 : 纠正颈 ① 椎生理曲度 , 变及椎间关节半脱位 而使 改
椎动脉弯 曲扭转 压迫 减轻 。② 减 轻颈 项
讨
论
中 医认 为眩 晕 虽有 多 种 病 因 , 其 但 基 本病 理 变 化 不 外 虚 实 两 端 。虚 者 为 髓 海不 足 , 气血 亏 虚 , 窍失 养 ; 着 或 清 实 为 风 、 、 、 扰乱 清 空 。本病 病 位 在 火 痰 瘀 头 窍 , 病 变 脏 腑 与 肝 、 、 三 脏 相 其 脾 肾 关 。肝 乃 风 木 之脏 , 性 主 动 主 升 , 其 若
疗颈 型 眩晕 必要 手法 之 一 。
诊 断标 准 : 反 复发 作性 眩晕 , 随 ① 伴
恶 心 、 吐 , 则 出 现 晕 觉 。 症 状 每 与 头 呕 深
本组 6 6例 中治疗 时间 3天 ~2个月
后仰或转动 至某 一方位 出现 , 当头部 改变 为其他方位 时 , 状 即暂时 或减 弱 消失 , 症
症 状 又 为 拔 伸 牵 引 手 法 做 准 备 。 枕 后
20 0 7年 以来笔 者运 用推拿 治疗 颈 型 眩晕症 , 收效满 意 , 现将 相关 机 制做 一探
讨。
颈椎病性眩晕推拿按摩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性眩晕推拿按摩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50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推拿按摩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推拿手法治疗后,50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效果较好。
结论:推拿按摩在颈椎病性眩晕临床中具有良好效果,为有效治疗方式,可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眩晕;推拿【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193-02颈椎病性眩晕多为颈椎病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中枢性眩晕,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其发病率也愈来愈高,患者多在颈部活动时突然出现眩晕感,发作时患者颈部活动受限[1-2],但稍作休息后,随着颈部复原,眩晕症状也逐渐消失,且患者多伴有头痛、视觉障碍、耳聋、耳鸣、行走不稳等症状;此外,部分患者在熟睡状态下,后颈肩肌肉松弛,主要由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维持椎间结构关系,若患者枕头的高度不适或睡眠姿势不当,易引起颈椎关节扭曲,关节错乱,若患者伴有骨质增生病症,则将使得椎动脉血流进一步降低,诱发清晨(或夜间)突发眩晕症状。
且在人体睡眠状态下,由于椎动脉受压时间更长,眩晕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影响患者健康。
本次我院为进一步提高颈椎病性眩晕治疗效果,特行此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门诊颈椎病性眩晕患者50例,均行CT及脑血流图检查,结合症状,确诊为颈椎病性眩晕。
男30例,女20例,年龄29~58岁,平均(46.18±11.36)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2.15±0.36)年。
1.2 诊断标准(1)经CT检查、脑血流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标准;(2)入组前14d内未接受任何药物干预,且未接受针灸、理疗等干预;(3)排除耳缘性眩晕等其他眩晕症状;(4)排除贫血、高血压等病症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情况。
1.3 方法根据患者病症特点合理选择推拿方式,且各推拿治疗均1次/d,5次/周,每周停止推拿修养2d,2周为一疗程。
推拿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性眩晕60例
推拿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性眩晕60例颈性眩晕(Cetndcal VerLNo)是指颈部各种病变所引起的眩晕综合征。
是推拿科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病因复杂,发病较急。
颈性眩晕是临床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常易与“脑动脉硬化” 、“美尼耳综合征” 、“植物神经紊乱症”等疾病相混淆, 因而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笔者自1998 年始采用中医推拿正骨手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性眩晕60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本组60例, 男性26例, 女性34例;年龄28-60岁, 平均40.3岁。
病程1d-5年, 平均1.65个月。
均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症状,呈间歇性发作,与颈部的活动姿势有关。
兼有头痛、颈肩部疼痛、恶心呕吐、心悸胸痛、耳鸣耳聋等症状。
颈椎X片提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前后缘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孔变小,项韧带钙化。
脑血流图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2诊断标准:本病种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纪要拟定的标准[1]、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2.1有慢性劳损史,曾有猝倒发作史,并伴有颈性眩晕1.2.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长期久坐观看电视,录像者,慢性发病。
1.2.3临床表现:眩晕如天旋地转,或头重脚轻、头昏眼花,或有恶心呕吐,眩晕多由头转动或上仰或低头诱发,重者时常昏倒,头痛,颈肩背痛,颈部不适,活动受限,耳鸣,耳聋,心悸失眠,视物模糊。
1.2.4体征:旋颈试验(+),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颈肩部肌肉紧张僵硬,压痛明显。
1.2.5辅助检查:X线片示钩椎关节增生,横突间距变小,椎间关节失稳。
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
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1.3纳入标准:1.3.1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1.3.2年龄20-60岁;1.3.3愿意接受本疗法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中药热敷联合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护理体会
中药热敷联合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护理体会王娜【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7(025)002【总页数】2页(P27-28)【作者】王娜【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濮阳457000【正文语种】中文笔者采用中药热敷联合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56例,并施行综合护理措施,其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取濮阳市中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56例。
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6.13±5.14)岁;病程2周~12年,平均病程(10.52±2.35)个月。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颅多普勒检查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颈椎 X摄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骨质增生,椎间孔缩小,椎间隙变窄;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中药过敏、治疗部位皮损、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与精神性疾病患者。
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药热敷联合颈部推拿治疗。
药物组成:防风12 g,五加皮18 g,当归36 g,威灵仙12 g,伸筋草18 g,红花12 g,制草乌6 g,制川乌6 g,透骨草18 g,骨碎补18 g。
将上述中药装入布袋内,用清水浸泡0.5 h后,将中药袋置入恒温箱内加热超过80℃后置于治疗盘上待用。
将中药袋置于颈部,将其用毛巾覆盖,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日2次,每次20 min,共14 d。
在中药热敷前采用颈部推拿治疗,用拨、揉、压、按等推拿手法松弛颈部肌肉,采用卧位定点整复手法纠正小关节,每日2次,每次15~20 min,共14 d。
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关于颈性眩晕的疗效评定标准。
对于耳鸣、呕吐、头痛与眩晕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则评定为治愈;对于耳鸣、呕吐、头痛与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则评定为显效;对于耳鸣、呕吐、头痛与眩晕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部分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则评定为有效;对于耳鸣、呕吐、头痛与眩晕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则评定为无效。
推拿加指压治疗颈性眩晕50例
推拿加指压治疗颈性眩晕50例关键词颈性眩晕推拿指压颈性眩晕为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由于颈椎退变,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所致,临床常表现为阵发性头晕、目眩、转动头部即发眩晕、甚至猝倒。
笔者采用推拿加指压方法治疗颈性眩晕50例,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颈性眩晕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根据其症状、CT 及脑血流图检查,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
男29例,女21例;年龄30~55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
1.2 诊断标准:本组50例患者,均经X线摄片或CT检查,以及脑血流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治疗前2周未服用任何中西药物,未进行任何针灸、理疗等治疗。
在排除耳源性眩晕、高血压、贫血、内耳眩晕病、颅内肿瘤性眩晕、内耳药物中毒性眩晕、脑部感染疾病性眩晕、延髓空洞症、晕动病,头颈部外伤性眩晕、癫痫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功能性眩晕等其他原因造成的脑供血不足的基础上,确诊为颈性眩晕。
2 治疗方法先行指压治疗而后推拿,治疗每日1次,1周5次,10次为1疗程。
2.1 指压法:①患者右侧卧,医者站在床左侧,拇指施按法于风池、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配合患者呼吸按压,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
再用滚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两侧变换。
②患者仰卧,按压百会、太阳、悬厘。
2.2 推拿方法:①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揉、拿、滚、点、擦、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②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2]。
推拿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57例
袭, 并经 常进行肩 关 节 的 自我 锻炼 。急 性 期应 减 轻持 重, 减少 肩关节 活动 ; 性期 为 防 止肩 部 肌 肉萎缩 , 慢 要 加强功能 锻炼 。另外 , 周 炎 病程 长 、 效慢 , 人 应 肩 疗 病
损, 易受 风寒 湿邪直 接侵 害 , 经 络受 阻 , 致 气血 运 行不 畅 , 筋失养 而引发 肩周炎 。本病 的治疗大法 是 : 经 扶正 祛邪 , 标本兼 治 。通 过 口服 独活寄 生汤 , 可使 风寒湿 邪 俱 除 , 血充 足 , 肾强健 , 气 肝 痹痛得 以缓 解 ; 过针刺特 通
1 1 一般 资料 5 . 7例 均 为 2 0 0 4年 9月 ~ 0 8年 3 20
月在 门诊确诊 为颈 性 眩晕 患 者 , 随机 分 为两 组 。治疗 组2 9例 , 男性 1 0例 , 女性 1 9例 ; 年龄 1 7 7~ 3岁 , 均 平 4 6岁 ; 程 1 病 5天至 1 2年 。对 照组 2 8例 , 男性 1 0例 ,
定穴 位 , 可使 气血流 通 , 卫复常 , 肉得养 , 营 肌 正气充 实 而驱 邪外 出。独活 寄 生汤 配合 针 刺治 疗 肩周 炎 , 够 能
该树 立信 心 , 配合 治疗 , 强 自主练 功 活 动 , 加 以增 进疗 效, 缩短病 程 , 速痊愈 。 加
参考 文献
[1] 胥 少 汀 , 宝 丰 , 印 坎 , . 用 骨科 学 [ . 葛 徐 等 实 M] 3版 . 京 : 民 北 人
影 像学检 查有一 项符合 即 可。 13 治疗 方法 ① 治疗 组 : 予 推 拿 加 穴 位 注 射 治 . 给 疗 。推拿 : 令患者 坐 于凳上 , 松颈部 肌 肉。先在肩 背 放 部 施行 擦法 1 ri, 0 n 随后 弹拨 颈部 及 附 近条 索 状 物 及 a
推拿手法治疗眩晕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眩晕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摘要: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是临床头晕的常见病症之一,其常易“脑动脉硬化,”“植物神经紊乱症”等疾病相混淆,因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鄙人近5年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几十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近几年来用此法推拿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患者9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关键词:推拿;颈椎病;眩晕症眩晕型颈椎病是指颈椎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血管和神经)因损伤或受到不良刺激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症候群。
多由于生活或工作中的不良姿势日积月累导致颈椎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造成颈椎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特别是颈背部软组织损害性改变所产生的异常应力导致颈椎力学平衡结构破坏,进而引起颈椎阶段性失稳,尤其是中、上段颈椎失稳,使颈交感神经及椎交感丛突然或持久受到刺激而发生椎动脉痉挛变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及内听动脉收缩,最终导致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症状。
支配心脏交感神经丛时常受刺激,反射性地导致了心率增快,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
1临床资料本组95例,男:35例,女:60例;年龄在22——55岁,病史1天-3年。
钩椎关节增生的72例,颈椎前后缘增生的23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X光片和ct及脑彩超检查。
2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①具有颈椎蜕变的一般临床表现:颈部疼痛、僵硬、颈椎活动受限、颈肌痉挛或压痛;②具有颈性眩症典型的临床表现:眩晕、头痛、视听障碍,甚至猝倒,旋转试验阳性;③颈颅多普勒(TCD) 显示一侧或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紊乱;④排除脑源性、眼源性、外伤性及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所致眩晕;⑤CT或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钩椎关节增生、颈椎节段不稳、寰枢关节紊乱、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突出等影像学显示。
3推拿手法颈椎病的治疗是以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益气升阳为主治,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为上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捏脊 ; 微波 ; 腰 背筋膜 炎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4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6 7 2— 0 5 7 1 ( 2 0 1 4 ) 0 1 — 0 0 5 7— 0 2
腰 背肌 筋膜 炎 也 称 腰 背 肌纤 维组 织 炎 是 一 种
的 牵引、 推拿 复位 手法治疗。结果 5 5 例 患者 中, 治愈 3 3 例, 好转 2 0 例,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达 9 6 %。 结论 推拿
手 法 对 颈 性 眩 晕有 良好 疗 效 。
关键词 :颈性 眩晕 ; 牵引; 复位 ; 肌 肉牵张力 中图分类号 : R 2 4 4 . 1 文献标 识码 i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5 7 1 ( 2 0 1 4) 0 1— 0 0 5 6— 0 2
侧 间隙及 寰枢关 节 间 隙不对 称 , 齿 状 突轴线 与寰 椎 中轴 线不 重叠 而有 角度 , 颈椎 生 理 曲度 异 常 , 关 节
退变增 生 , 双边 征 和双 突征 明显 。 2 治 疗 方法
3 . 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
证诊断疗法标准》 判断。
临床治愈 : 眩晕等各种症状消失 , x线检查关
膜炎所致 的疼痛患者 7 8 例, 其 中男性 4 8例 , 女性 3 0例 , 平均 年龄 ( 4 0 . 1 0± 0 . 5 0 ) 岁, 病程 ( 1 . 2 0± 0 . 5 0 ) 年。 7 8 例患者 的性别 、 年龄 和病程等一般资 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1 . 2 病例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 中医药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7— 0 9 编辑 : 巩振 东)
得到根本上的治疗 , 即使关节复位 成功, 也会 因椎
紊乱或错位而导致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时 , 可牵拉椎 动脉 , 导致其发生痉挛扭 曲 J , 引起 脑部血供不足
引起 眩晕 。
牵引治疗可以增大病位椎体之间的间隙 , 减轻
对椎动脉 的压迫 , 缓解供血不足 的状况 , 此法更适
宜于合并有 中下颈部椎 间盘 突出者 。肌肉放松一
方 面为关 节 复位 做 准备 , 保证 手 法复位 顺 利进 行而 避 免软组 织 拉伤 , 另 一方 面可 减小 颈椎 两 侧肌 肉牵
节 位置恢 复 正常 。 好转 : 症 状及 体 征 减 轻 , x线 检 查 关 节 位 置 基
本恢 复 正常 。
未愈 : 症 状无 改变 。 3 . 2 治疗 结果 多 数 病 例 经 1个疗 程 治 疗 后 , 症
2 . 1 牵引 患者端坐于牵 引椅 , 病变在上颈椎牵
性眩晕 , 常见于枕寰关节 、 寰枢关节错位 , 这是 由椎 动脉的解剖特点引起的。椎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 , 直行 向上 , 穿行于颈 6到颈 1 横突孔 , 至寰椎 附近 时椎动脉 的弯度很大 , 所以当枕寰关节 、 寰枢关节
头端 , 患者仰卧位去掉枕头, 医者一手托其后枕部 ,
2 0 1 4年 0 1 月第 3 4卷第 1期
李 继 恩 付 大清
( 荆 门市 中医 医院 ,湖 北 荆 门 4 4 8 0 0 0 )
摘
要: 以临床 常见疾患腰背肌筋膜 炎为观 察对 象, 通过 捏脊 新法和微 波 为治疗手段 , 7次为一 疗程 , 2个
疗程后判 定治疗效果 , 共治疗 7 8 例, 治疗结果有效 1 0 0% , 证 明捏脊新 法配合微 波治疗腰 背肌 筋膜 炎疗效确
药
2 0 1 4年 O 1 月第 3 4卷第 1 期
J a n . 2 0 1 4 Vo 1 . 3 4 N o .1
5 6・
Mo d e m T m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推 拿 手 法 治 疗 颈 性 眩 晕 5 5例
引角度 为后 伸 5 。 ~ 2 0 , 牵 引力 量 以患 者 头 部 有 被 牵拉 感及 没有 不 舒 适 感 为 宜 , 不 宜 过 大或 太 小 , 1 5~ 2 0 m i n 。少 数 患 者 在 牵 引 期 间如 果 出 现症 状 加 重应 停 止牵 引让 患者休 息 。 2 . 2 放 松 肌 肉 患 者俯 卧位 , 医者 用滚 法 、 掌 根揉 法、 拇指 拿捏 法 由两侧 肩 部 至 颈 部 依 次放 松 , 手 法 由轻到 重 , 以患者 能 忍受 为 限。 2 . 3 复位 治疗 患 者取 仰 卧 位 , 医者 站 或 坐 于 床
重 视患 者 颈部 两侧 肌 肉 的放 松 , 如果 这种 情况 不 能
[ 2 ] 周秉 文, 陈伯华. 颈肩痛[ M] . 2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2 O 1 0: 2 5 3 .
[ 3 ] 钟士元. 脊柱相 关疾病 治疗 学[ M] . 3版. 广 东: 广 东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2 0 1 1 : 2 2 3 .
武俊 俊 指导 : 牛 文 民
( 1 . 陕 西 中医学 院 2 0 1 1 级研 究生 , 陕西 咸阳 7 1 2 0 4 6 ; 2 . 陕西 中医学院 , 陕西 成 阳 7 1 2 46 0 )
摘 要 :目的 观察推 拿复位 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 临床 疗效。方 陆 根 据 x片对 5 5例 临床 患者进行相 对
化并 且发 病人 数量 增多 的发 展趋 势 , 已成为 不 可忽 视 的问题 。临床上 推 拿 复 位 手 法对 此 有 良好 的疗
求弹响声 , 手下如有感 到关节滑动亦 表明复位 成
功 。如 果患 者头晕 可 以忍 受 , 此 法也 可在 患者 坐位
效, 笔者 5 5例病例来 自于陕西中医学 院附属 医院 针灸门诊及陕西省蒲城县益正堂脊柱科门诊 , 现将
[ 4 ] 龙层花 , 段俊峰 , 等. 脊椎 病 因治 疗学 [ M] . 北京 : 世界
图 书 出版 公 司 , 2 0 1 2 : 1 6 9 .
[ 5 ] 田建锁. 按摩治 疗神 经根 型 颈椎病 [ J ] . 按 摩 与康 复 医
学, 2 0 1 2 , 3 ( 3 1 ) : 4 5 .
[ 1 ] 潘旭 东, 张典学. 实用脊 柱神 经病 学 [ M] . 北 京: 中国科
学技术 出版社 。 2 0 0 9: 7 5 6 .
对椎动脉的压迫 , 改善了脑部供血 , 因此对 于颈性 眩晕有 良好的治疗作 用。不能忽视椎旁软组织形 态学的改变 , 受损的肌 肉处在痉挛性状态 , 随着外 平衡 的紊 乱 , 时 日久长 必 导致 脊 椎 内平 衡 也 紊 乱 J 。临床上常见到颈椎病患者颈部两侧肌肉常 不等高 , 呈一侧正常一侧凸起 的情况 , 并且凸起侧 肌 肉比较硬 , 甚至发展成条索状粘连 , 作为医者 , 应
体两侧肌 肉牵张力不均衡而容易发生紊乱。同时, 松弛颈项部有关肌肉 , 使微循环 障碍得到缓解 , 促 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和消除 ] , 可减轻颈部疼痛。 临床上导致眩晕发生的因素很多 , 因此患者就
诊 时, 如果 有 颈性 眩 晕 的 特 殊症 状 , 如 颈部 疼 痛 活
1 . 1 一般 资料
颈性 眩晕 是临 床常 见病 , 也是 颈椎 病里 对患 者
另一手托其头顶部 , 嘱咐患者头颈部放松 自然后 , 将其头作上仰侧转 , 将头慢慢转成较大幅度至不能 转时 , 稍加轻缓的闪动 , 此时多可 听到关节复位的
弹 响声 , 表 明复位 成 功 。临床上 注 意切不 可单 纯追
生活影响比较严重的一种病证 , 现代人长期低头伏 案工作 , 使其发病 已不局限于中老年人 , 而呈年轻
治疗 报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下进行。复位成功后简单放松整理颈部肌 肉。应
用 上述操 作 手法 , 1次/ d , 1 0 d为 一个疗 程 。
3 疗效 结 果
5 5例患者 , 男性 l 9例 , 女性 3 6例 。最大年龄 6 3岁 , 最小年龄 l 9岁, 病程最长 2 年, 最短 3 d 。5 5 例患者中4 8 例( 其余患者因经济等原 因不愿拍 x 片) 行颈椎 x线片可见寰椎两侧侧块不对称 、 寰齿
J a n . 2 0 1 4 V o 1 . 3 4 No . 1
现
代
中
医
药
・5 7・
Mo d e m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捏 脊 配 合 微 波 治 疗 腰 背 肌 筋 膜 炎 7 8例
慢性无菌性炎症 。是临床常见病 , 主要表现为腰背
部 酸痛 、 肌 肉僵 硬 发 板 有 沉 重 感 。 自 2 0 0 8~2 0 1 2
年, 笔者运用捏肌疗 法配合微 波治疗获得 满意效
果。
1 临床 资料
管理局医政司《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 准( 中华人 民 选择我院住院与门诊的腰背肌筋 共 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 》 : ① 可有外伤后治疗
状明显消失。不 到 2个疗程 , 临床 治愈 3 3例 , 占
6 0% ; 好转 2 0例 , 占3 6 . 3% ; 未愈 2例 , 占3 . 7% 。
总有 效率 9 6% 。 4 讨 论
眩晕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 而是许多疾病共有
的症 状 , 是 临床常 遇到 的 问题 , 多与耳 源性 疾病 、 颈 源性 疾病 有关 J 。颈 源性 疾 病 引 起 的 眩晕 简 称 颈
动不利、 向一侧转头时眩晕加重等, 可嘱患者首先
拍摄 颈部 x 线 片 , 以确 定 颈 性 眩 晕 和 排 除 其 它 原 因 引起 的眩晕 , 以免耽 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