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期末考试理综物理学科部分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期末考试理综物理学科部分1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有机玻璃筒底放置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筒内气体被压缩后可点燃硝化棉。
在筒内封闭的气体被活塞压缩的过程中A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B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C .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不变D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不变14.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A .n He H H 10422131+→+ 是核聚变反应 B .n He H H 10422131+→+ 是α衰变 C .e 2Kr Se 01-82368234+→ 是核裂变反应 D .n 2Sr Xe n U 109438140541023592++→+ 是β衰变15.平行的a 、b 两种单色光的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某种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的同一位置,在玻璃砖下表面将分开为不同的单色光光束。
若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则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是16.一列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则图乙描述的可能是A .x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 .x =0.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C .x =1.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 .x =2.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17.若已知引力常量 G ,则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A .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质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 .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质量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 .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运行速率和周期D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18.如图甲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矩形金属线圈abcd 的匝数n =100,线圈的总电阻r =5.0Ω,线圈位于匀强磁场中,且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E 、F (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与阻值R =95Ω的定值电阻连接。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北京人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没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之后他们的女儿和女婿用实验发现了中子的存在D.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2. 关于图中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①实验使人类第一次发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B. 图②实验说明光是横波C. 图③实验中,从锌板射出的是光子,它来自于原子核的内部D. 图④实验中所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的,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3.关于激光的应用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全息照相是利用激光平行度非常好的特点B. 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使得可控核聚变成为可能C. 用激光束来切割或焊接浪硬的材料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D. “激光测距雷达”和用激光读取DVD光盘上的信息是利用激光有相干性的特点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715+ H 11→ C 612+ He 24是a 衰变方程B. U 92238 → Th 90234 +He 24是核裂变反应方程C. 2H 11+ 2 n 01→ He 24一定是释放核能的核反应D. He 24+ Al 1327→P 1530+ n 01是发现中子的反应5. 如图所示,静止的氡原子核(Rn )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由于衰变它放出某种粒子而生成一个新的原子核,新核和粒子的运动径迹是两个在纸面内的外切的圆。
已知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85∶1,则A. 该反应方程是Rn 86222→Fr 87222+e −10B. 该反应方程是Rn 86222→At 85222+e 10C. 该反应方程是 Rn 86222→At 84218+He 24D. 大圆轨迹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6.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叫做德布罗意波。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钋(Po )和镭(Ra )两种新元素,之后他们的女儿和女婿用实验发现了中子的存在D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2.关于图中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①实验使人类第一次发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B .图②实验说明光是横波C .图③实验中,从锌板射出的是光子,它来自于原子核的内部D .图④实验中所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的,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3.关于激光的应用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全息照相是利用激光平行度非常好的特点B .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使得可控核聚变成为可能C .用激光束来切割或焊接浪硬的材料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D .“激光测距雷达”和用激光读取DVD 光盘上的信息是利用激光有相干性的特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57N +11H → 126C + 42He 是a 衰变方程 B .23892U → 23490Th +42He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C .211H + 102?n → 42He 一定是释放核能的核反应D .42He + 2713Al →3015P + 10 n 是发现中子的反应5.如图所示,静止的氡原子核(22286Rn )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由于衰变它放出某种粒子而生成一个新的原子核,新核和粒子的运动径迹是两个在纸面内的外切的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人大附中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年级物理练习一、选择题1. 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相向行驶,两声均鸣笛,且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坐在乙车中的某乘客听到甲车笛声频率高于其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B. 超声波比可闻声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的传播,即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C。
由于超声波和课文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速相同,所以一列超声波与一列可闻声波相遇时能发生干涉D。
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的波长相同、频率不同【答案】A【解析】A、当波源和观察者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高,则坐在乙车中的乘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A正确;B、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超声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可闻声波的波长,所以可闻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B错误;C、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而不是波速相同,C错误;D、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的频率相同,波速不同,波长不同,D错误;故选A。
2. 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则图乙描述的可能是A. 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
x=0。
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C. x=1.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 x=2。
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在时刻向上振动且在零和最大位移之间的质点,只能是1—2m和5-6m间的质点,结合题给选项,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3.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实线为t=0s时的波动图像,虚线为t=0.6s秒适当波动,图像波的周期T>0。
6s则A. 波的周期为2。
4sB。
经过0。
4s ,P点经过的路程为4mC. 在t=0。
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D。
在t=1.3s时,P沿y轴正方向运动,且位移为1m【答案】C【解析】A、根据题意应用平移法可知由实线得到虚线需要将图象沿x轴负方向平移,其中,故由实线传播到虚线这种状态需要,即:,解得:,其中,当时,解得,当时,解得:,又,A错误;B、在一个周期内P点完成一个全振动,即其运动路程为4A,而0.4s=T,故P点的运动路程为2A=4cm,B错误;C、由题意可知波长,则变速,在时Q点的横坐标为5m,由于波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在的时间内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为,故在时,Q点振动情况和时距离坐标原点10m处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而时距离坐标原点10m处的质点在波峰,在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C 正确;D、由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时P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位移为,D错误:故选C。
【期末试卷】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少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0分,)1.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t=20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在5s~15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之后是b车在前D.在10s~15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减小2.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的A端和BO的B端固定,平衡时AO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A.F1>mg B.F1<mg C.F2<mg D.F2>mg3.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得()①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②质点运动的加速度③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④质点运动的初速度.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5.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人对扶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1.2倍,那么扶梯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与扶梯间的静摩擦力F f的大小分别是()A.a=B.a=C.F f=D.F f=6.半径为r和R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R=2r,A、B分别在水上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O2C=r,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v A:v B:v C=(),ωA:ωB:ωC=()A.1:2:2,2:1:1 B.2:1:1,2:2:1 C.2:2:1,2:1:1 D.1:1:2,2:2:17.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8.如图,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则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取g=9.8m/s2)()A.s B.s C.s D.2s 9.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地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10.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11.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压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A.B.C.D.12.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13.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v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A.B.C.D.14.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a>a b>a c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 a=v b>v cD.周期关系为T a=T c>T b1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小物块上述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点B.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左侧C.若v1>v2,则一定有t1>t2D.若v1<v2,则一定有t1>t2二、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1)在下列测量工具中,本次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有.实验中,为了可以将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看成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某同学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必须且正确的操作是.某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2所示的a﹣F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中,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并测出小车中不同砝码质量时所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3所示的﹣m图象,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小车的质量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45分)1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50N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求物体在2.0s末的瞬时速率;(3)若在2.0s末时撤去拉力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18.有一探测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探测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求:(1)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2)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小;(3)在距地球表面高度恰好等于地球半径时,探测卫星上的观测仪器某一时刻能观测到的地球表面赤道的最大弧长.(2014象山县校级模拟)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8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g 取10m/s2)20.(15分)(2014宝鸡一模)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m与M之间的摩擦因素μ2=0.9(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与M保持相对静止且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点经过坐标原点O时的速度为v0=10m/s,在坐标为x0=21m处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g取10m/s2,求:(1)木板碰挡板P前瞬间的速度v1为多少?(2)木板最终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少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0分,)1.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t=20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在5s~15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之后是b车在前D.在10s~15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减小【分析】由图可知两汽车的运动过程,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根据相遇的条件可知两物体能否相遇.【解答】解:由图可知,a做匀减速运动,而b做加速运动;5s时两物体相遇,说明开始时a在后面,而5s时两物体的位置相同;5到10s内a车速度仍大于b车,故a在前;10s~15s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但由于开始时落在了a的后面,故还将在a的后面,但二者距离开始减小,15s时b追上了a故15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根据图象去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注意分析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不能根据速度的大小去判断物体的位移.2.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的A端和BO的B端固定,平衡时AO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A.F1>mg B.F1<mg C.F2<mg D.F2>mg【分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比较绳子拉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得,..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3.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于传送带是向上运动的,对物体的受力没有影响,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解答】解:由于传送带是向上转动的,在传送带启动前后,物块都只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力不变,所以其下滑的速度也不变.故选CD【点评】物体本来就是向下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的,当传送带在向上转动时,对物体的受力没影响,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传送带向下转动,情况又会如何呢?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得()①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②质点运动的加速度③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④质点运动的初速度.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临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x=at2,利用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求得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分析其他各项能否求出.【解答】解:根据△x=aT2得:,解得:a=,故②正确.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故③正确.由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可得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m/s,由v=v0+at得,第l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为:v0=2﹣3×0.5m/s=0.5m/s,故①正确.由于第一次闪光未必为运动的第一秒,故无法知道质点运动的初速度,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及应用,要注意任意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只有知道至少三个量才能求出另外的两个量,即知三求二.5.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人对扶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1.2倍,那么扶梯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与扶梯间的静摩擦力F f的大小分别是()A.a=B.a=C.F f=D.F f=【分析】根据竖直方向上的合力,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从而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A、在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 y,解得:a y=0.2g,电梯的加速度:a==,故A错误,B正确;C、电梯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a x=a y cot30°=g,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ma x=,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及牛顿第二定律,难度不大,关键受力分析后运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6.半径为r和R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R=2r,A、B分别在水上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O2C=r,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v A:v B:v C=(),ωA:ωB:ωC=()A.1:2:2,2:1:1 B.2:1:1,2:2:1 C.2:2:1,2:1:1 D.1:1:2,2:2:1【分析】两轮子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传动过程中,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说明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v A=v B根据题意r A:r B=1:2;根据v=ωr,有ωA:ωB=2:1;故ωA:ωB:ωC=2:1:1;B、C绕同一个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ωB=ωC;根据题意r B:r C=2:1根据v=ωr知,v B:v C=2:1所以v A:v B:v C=2:2:1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同时结合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公式v=ωr列式求解.7.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分析】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支持力;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解: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1=N2=mgtanθ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2N=(M+m)g故f=mgtanθ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θ不断变大,故f变大,N不变,N1变大,N2变大,P、Q受到的合力为零;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Q受力分析,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的表达式,最后再进行讨论.8.如图,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则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取g=9.8m/s2)()A.s B.s C.s D.2s 【分析】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这一个条件,分别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垂直地撞在斜面上时速度为V,将速度分解水平的Vsinθ=v o,和竖直方向的v y=Vcosθ,由以上两个方程可以求得v y=v o cotθ,由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规律得v y=gt,代入竖直可求得t=cot30°=s.故选C.【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9.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地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分析】要分析A对B的压力可以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再隔离B或A,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解答】解:由题意,不计空气阻力,对整体: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整体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再对A或B研究可知,它们的合力都等于重力,所以A、B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故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进行研究,比较简单.10.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分析】(1)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B球F弹=mgsinθ,对A球F绳=F弹+mgsinθ;(2)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会瞬间发生改变;(3)对A、B球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各自加速度.【解答】解:系统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B球F弹=mgsinθ,对A球F绳=F弹+mgsinθ,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A.B球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对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θ,故A错误;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C.对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θ,故C正确;D.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本题要注意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瞬间改变,该题难度适中.11.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压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A.B.C.D.【分析】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可知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不断增大,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静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大小相等.【解答】解: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可知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不断增大,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物体不可能运动,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一直等于重力的分量即Gsinθ.因此D正确;ABC均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却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同时随着推力的增大,导致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也增大.12.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分析】飞船机械能是否变化要看是否有外力对飞船做功,同步卫星的周期T=24h,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角速度的大小关系;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只受地球万有引力作用,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船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是否相同就是看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否一样.【解答】解:A、因为飞船在远地点P点火加速,外力对飞船做功,故飞船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航天员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此时的加速度就是万有引力加速度即航天员出舱前后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C、因为飞船在圆形轨道上的周期为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根据ω=可知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所以飞船的周期小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故C正确;D、飞船变轨前后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均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据可知,轨道半径一样,则加速度一样,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圆形轨道上,航天器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无论航天器是否做圆周运动,空间某点航天器无动力飞行时的加速度即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此加速度只跟物体轨道半径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13.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v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A.B.C.D.【分析】由题目的介绍可知,求曲率半径也就是求在该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利用向心力的公式就可以求得.【解答】解:物体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大小为v0cosα,在最高点,把物体的运动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物体的重力作为向心力,由向心力的公式得:mg=m,所以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ρ=,故C正确.故选:C.。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人大附中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年级练习物 理 2016.7.5说明:本练习共四道大题,20道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卷Ⅰ各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卷Ⅱ作答在答题纸上,只交答题纸)卷Ⅰ(机读卷共46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6.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相向行驶,两声均鸣笛,且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坐在乙车中的某乘客听到甲车笛声频率高于其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B .超声波比可闻声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的传播,即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C .由于超声波和课文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速相同,所以一列超声波与一列可闻声波相遇时能发生干涉D .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的波长相同、频率不同 7.一列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2甲所示,则图2乙描述的可能是A .x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 .x =0.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C .x =1.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 .x =2.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8.图3所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实线为t=0s 时的波动图像,虚线为t=0.6s 秒适当波动,图像波的周期T>0.6s 则 A .波的周期为2.4sB .经过0.4s ,P 点经过的路程为4mC .在t=0.5s 时,Q 点到达波峰位置D .在t=1.3s 时,P 沿y 轴正方向运动,且位移为1m9.如图4所示,一列简谐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 ,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 的P 、Q 两质点,某时刻P 、Q 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 、Q 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 。
Q 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用v 和L 表示t 的可能值是A .1 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5甲所示,B 、C 和P 是同一水平面内的三个点,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横波Ⅰ在介质中沿BP 方向传播,P 与B 相距40cm ,B 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横波Ⅱ在同一介质中沿CP 方向传播,P 与C 相距50cm ,C 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丙所示.在t=0时刻,两列波同时分别经过B 、C 两点,两列波的波速都为20cm/s ,两列波在P 点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图3 2-2 Q图4P VA .两列波的波长均为20 cmB .P 点的振幅为10 cmC .在t=4.5s 时, P 点的位移为-70cmD .在t=4.5s 时, P 点正通过平衡位置,且沿y 轴的负方向运动二、本题共四小题,每小题四分,共计16分。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少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0分,)1.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t=20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在5s~15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之后是b车在前D.在10s~15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减小2.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的A端和BO的B端固定,平衡时AO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A.F1>mg B.F1<mg C.F2<mg D.F2>mg 3.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得()①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②质点运动的加速度③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④质点运动的初速度.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5.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人对扶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1.2倍,那么扶梯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与扶梯间的静摩擦力F f的大小分别是()A.a=B.a=C.F f=D.F f=6.半径为r和R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R=2r,A、B分别在水上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O2C=r,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v A:v B:v C=(),ωA:ωB:ωC=()A.1:2:2,2:1:1 B.2:1:1,2:2:1 C.2:2:1,2:1:1 D.1:1:2,2:2:17.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8.如图,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则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取g=9.8m/s2)()A. s B. s C. s D.2s 9.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地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10.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11.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压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A.B.C.D.12.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13.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 )所示,曲线上的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v 0抛出,如图(b )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的曲率半径是( )A .B .C .D .14.如图所示,a 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 、b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 =ωc >ωbB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a >a b >a cC .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 a =v b >v cD .周期关系为T a =T c >T b1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 ,其下端(即N 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 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 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 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 1,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 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 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 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小物块上述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 点B .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 点左侧C .若v 1>v 2,则一定有t 1>t 2D.若v1<v2,则一定有t1>t2二、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1)在下列测量工具中,本次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有.实验中,为了可以将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看成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某同学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必须且正确的操作是.某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2所示的a﹣F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中,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并测出小车中不同砝码质量时所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3所示的﹣m图象,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小车的质量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45分)1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50N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求物体在 2.0s末的瞬时速率;(3)若在 2.0s末时撤去拉力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18.有一探测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探测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求:(1)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2)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小;(3)在距地球表面高度恰好等于地球半径时,探测卫星上的观测仪器某一时刻能观测到的地球表面赤道的最大弧长.(2014象山县校级模拟)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8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g取10m/s2)20.(15分)(2014宝鸡一模)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m与M之间的摩擦因素μ2=0.9(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与M 保持相对静止且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点经过坐标原点O时的速度为v0=10m/s,在坐标为x0=21m处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g取10m/s2,求:(1)木板碰挡板P前瞬间的速度v1为多少?(2)木板最终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少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0分,)1.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t=20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在5s~15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之后是b车在前D.在10s~15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减小【分析】由图可知两汽车的运动过程,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根据相遇的条件可知两物体能否相遇.【解答】解:由图可知,a做匀减速运动,而b做加速运动; 5s时两物体相遇,说明开始时a在后面,而5s时两物体的位置相同;5到10s内a车速度仍大于b车,故a在前; 10s~15s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但由于开始时落在了a的后面,故还将在a的后面,但二者距离开始减小,15s时b追上了a故15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根据图象去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注意分析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不能根据速度的大小去判断物体的位移.2.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的A端和BO的B端固定,平衡时AO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A.F1>mg B.F1<mg C.F2<mg D.F2>mg 【分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比较绳子拉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得,..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3.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于传送带是向上运动的,对物体的受力没有影响,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解答】解:由于传送带是向上转动的,在传送带启动前后,物块都只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力不变,所以其下滑的速度也不变.故选CD【点评】物体本来就是向下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的,当传送带在向上转动时,对物体的受力没影响,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传送带向下转动,情况又会如何呢?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得()①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②质点运动的加速度③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④质点运动的初速度.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临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x=at2,利用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求得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分析其他各项能否求出.【解答】解:根据△x=aT2得:,解得:a=,故②正确.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故③正确.由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可得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m/s,由v=v0+at得,第l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为:v0=2﹣3×0.5m/s=0.5m/s,故①正确.由于第一次闪光未必为运动的第一秒,故无法知道质点运动的初速度,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及应用,要注意任意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只有知道至少三个量才能求出另外的两个量,即知三求二.5.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质量为m的人站在扶梯上,当扶梯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人对扶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1.2倍,那么扶梯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与扶梯间的静摩擦力F f的大小分别是()A.a=B.a=C.F f=D.F f=【分析】根据竖直方向上的合力,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从而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A、在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 y,解得:a y=0.2g,电梯的加速度:a==,故A错误,B正确;C、电梯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a x=a y cot30°=g,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ma x=,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及牛顿第二定律,难度不大,关键受力分析后运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6.半径为r和R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R=2r,A、B分别在水上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O2C=r,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v A:v B:v C=(),ωA:ωB:ωC=()A.1:2:2,2:1:1 B.2:1:1,2:2:1 C.2:2:1,2:1:1 D.1:1:2,2:2:1【分析】两轮子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传动过程中,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说明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v A=v B根据题意r A:r B=1:2;根据v=ωr,有ωA:ωB=2:1;故ωA:ωB:ωC=2:1:1;B、C绕同一个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ωB=ωC;根据题意r B:r C=2:1根据v=ωr知,v B:v C=2:1所以v A:v B:v C=2:2:1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同时结合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公式v=ωr列式求解.7.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分析】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支持力;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解: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1=N2=mgtanθ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2N=(M+m)g故f=mgtanθ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θ不断变大,故f变大,N不变,N1变大,N2变大,P、Q受到的合力为零;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Q受力分析,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的表达式,最后再进行讨论.8.如图,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则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取g=9.8m/s2)()A. s B. s C. s D.2s 【分析】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这一个条件,分别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垂直地撞在斜面上时速度为V,将速度分解水平的Vsinθ=v o,和竖直方向的v y=Vcosθ,由以上两个方程可以求得v y=v o cotθ,由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规律得 v y=gt,代入竖直可求得t=cot30°=s.故选C.【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9.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地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分析】要分析A对B的压力可以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再隔离B或A,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解答】解:由题意,不计空气阻力,对整体: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整体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再对A或B研究可知,它们的合力都等于重力,所以A、B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故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进行研究,比较简单.10.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分析】(1)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B球F弹=mgsinθ,对A球F绳=F弹+mgsinθ;(2)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会瞬间发生改变;(3)对A、B球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各自加速度.【解答】解:系统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B球F弹=mgsinθ,对A球F绳=F弹+mgsinθ,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A.B球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对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θ,故A错误;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C.对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θ,故C正确;D.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本题要注意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瞬间改变,该题难度适中.11.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压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A.B.C.D.【分析】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可知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不断增大,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静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大小相等.【解答】解: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可知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不断增大,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物体不可能运动,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一直等于重力的分量即Gsinθ.因此D正确;ABC均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却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同时随着推力的增大,导致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也增大.12.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分析】飞船机械能是否变化要看是否有外力对飞船做功,同步卫星的周期T=24h,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角速度的大小关系;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只受地球万有引力作用,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船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是否相同就是看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否一样.【解答】解:A、因为飞船在远地点P点火加速,外力对飞船做功,故飞船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航天员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此时的加速度就是万有引力加速度即航天员出舱前后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C、因为飞船在圆形轨道上的周期为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根据ω=可知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所以飞船的周期小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故C正确;D、飞船变轨前后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均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据可知,轨道半径一样,则加速度一样,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圆形轨道上,航天器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无论航天器是否做圆周运动,空间某点航天器无动力飞行时的加速度即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此加速度只跟物体轨道半径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13.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v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A.B.C.D.【分析】由题目的介绍可知,求曲率半径也就是求在该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利用向心力的公式就可以求得.【解答】解:物体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大小为v0cosα,在最高点,把物体的运动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物体的重力作为向心力,由向心力的公式得:mg=m,所以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ρ=,故C正确.故选:C.【点评】曲率半径,一个新的概念,平时不熟悉,但根据题目的介绍可知,求曲率半径也就是求在该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读懂题目的真正意图,本题就可以解出了.14.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北京市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汇总
2015-2016学年北京市民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认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其值是1.60×10﹣19C 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就是电子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它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是()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3.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适用于任何静电场B.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在该点的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C.磁感应强度公式B=说明磁感应强度B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成正比,与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成反比D.磁感应强度公式B=说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4.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5.如图,长为2l的直导线折成边长相等,夹角为60°的V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该V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A.0 B.0.5BIl C.BIl D.2BIl6.将三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微粒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由P点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已知上板带正电,下板接地.三个微粒分别落在图中A、B、C三点,不计其重力作用,则()A.三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B.三个的带电量相同C.三个微粒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F A<F B<F C D.三个微粒到达下板时的动能关系是E kC>E kB>E kA 7.如图所示,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进入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且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依次通过M、N、P三点,其中N点是轨迹上距离负点电荷最近的点.若粒子在M点和P点的速率相等,则()A.粒子在N点时的速率最大B.U MN=U NPC.粒子在N点时的加速度最大D.粒子在M点时电势能大于其在N点时的电势能8.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A.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B.使A、B两板靠近一些C.断开S后,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D.断开S后,使A板向左平移拉开一些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开关S闭合后,小型直流电动机M和指示灯L都恰能正常工作.已知指示灯L的电阻为R0,额定电流为I,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IR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E﹣FR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IE﹣I2r D.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I2(R0+R+r)10.直流电路如图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的()A.效率一定增大B.内部损耗功率一定增大C.总功率一定减小D.输出功率可能先增大后减小11.如图,两个初速度大小相同的同种离子a和b,从O点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最后打到屏P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b均带正电B.a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的短C.a在磁场中飞行的路程比b的短D.a在P上的落点与O点的距离比b的近12.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13.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左右两端点等高,分别处于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两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N为轨道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 M<v N B.两个小球第一次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M>F N C.小球第一次到达M点的时间大于小球第一次到达N点的时间D.在磁场中小球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最高处,在电场中小球不能到达轨道另一端最高处14.图(a)为示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A.B.C.D.15.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得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现测得一块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的宽为b,厚为d,并加有与侧面垂直的匀强磁场B,当通以图示方向电流I时,在导体上、下表面间用电压表可测得电压为U.已知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表面电势高B.下表面电势高C.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D.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16.如图所示,PQ和MN为水平平行放置的金属导轨,相距L=1m.PM间接有一个电动势为E=6V,内阻r=1Ω的电源和一只滑动变阻器.导体棒ab跨放在导轨上,棒的质量为m=0.2kg,棒的中点用细绳经定滑轮与物体相连,物体的质量M=0.3kg.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导轨与棒的电阻不计,g取10m/s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T,方向竖直向下,为了使物体保持静止,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不可能的是()A.6ΩB.5ΩC.4ΩD.2Ω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满分12分)17.要测绘一个标有“3V,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电流表(量程为0~250mA,内阻约5Ω)、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限约3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__(填“A”或“B”)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2)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______(填“A”或“B”).18.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几欧姆B.直流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0~3V,内阻约为3kΩC.定值电阻R0未知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R mE.导线和开关(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乙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图测出定值电阻R0,方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阻值R m,再闭合开关,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0、U20,则R0=_______(用U10、U20、R m表示)(3)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V1和V2的多组数据U1、U2,描绘出图象如图丙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k,与横轴的截距为a,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内阻为r=_______(用k、a、R0表示).三、解答题(满分40分)19.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 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3)P点到O点的距离.20.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V、内阻r=0.50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0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 37°=0.60,cos 37°=0.80,求:(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21.如图所示,质量m=2.0×10﹣4kg、电荷量q=1.0×10﹣6C的带正电微粒静止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电场强度为E1的匀强电场中.取g=10m/s2.(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的大小和方向;(2)在t=0时刻,匀强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E2=4.0×103N/C,且方向不变.求在t=0.20s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3)在t=0.20s时刻突然撤掉电场,求带电微粒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22.真空中存在一中空的柱形圆筒,如图是它的一个截面,a、b、c为此截面上的三个小孔,三个小孔在圆形截面上均匀分布,圆筒半径为R.在圆筒的外部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其方向与圆筒的轴线平行,在图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现在a处向圆筒内发射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其质量为m,带电量为q,使粒子在图所在平面内运动,设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若粒子碰到圆筒即会被吸收,则:(1)若要粒子发射后在以后的运动中始终不会碰到圆筒,则粒子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何要求?(2)如果在圆筒内的区域中还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则为使粒子以后都不会碰到圆筒,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有何要求?2015-2016学年北京市民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认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其值是1.60×10﹣19C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就是电子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考点】元电荷、点电荷.【分析】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解答】解:A、目前认为: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其值是1.60×10﹣19C,故A正确;B、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不是一种带电微粒,故BC错误;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D正确;故选:AD.2.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它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是()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考点】电场强度;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根据物体的初状态和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合力不为0.A、物体合力不为0,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合力不为0,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且合外力恒定,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物体合力不为0,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合外力恒定,物体就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正确.D、物体合力不为0,当合力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就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正确.答案选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故选:A.3.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适用于任何静电场B.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在该点的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C.磁感应强度公式B=说明磁感应强度B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成正比,与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成反比D.磁感应强度公式B=说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考点】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分析】电场强度处处相等的区域内,电势不一定处处相等,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若不受磁场力,是导线与磁场垂直,则此处不一定无磁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适用于任何电场;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置于该处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垂直.【解答】解: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适用于任何电场.故A正确;B、根据电场强度方向的规定: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在该点的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C、磁感应强度公式B=是定义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由磁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无关,与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无关.故C错误;D、根据左手定则,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置于该处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垂直.故D错误.故选:AB4.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考点】洛仑兹力;地磁场.【分析】根据课本中有关地磁场的基础知识,同时明在确磁场及磁通量的性质;即可确定此题的答案.【解答】解: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有一定的夹角,即为磁偏角;故A正确;B、磁场是闭合的曲线,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B正确;C、磁场是闭合的曲线,地球磁场从南极附近发出,从北极附近进入地球,组成闭合曲线,不是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故C错误;D、地磁场与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速度方向并不平行,所以对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5.如图,长为2l的直导线折成边长相等,夹角为60°的V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该V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A.0 B.0.5BIl C.BIl D.2BIl【考点】安培力的计算.【分析】由安培力公式F=BIL进行计算,注意式中的L应为等效长度.【解答】解:导线在磁场内有效长度为2lsin30°=l,故该V形通电导线受到安培力大小为F=BI2lsin30°=BIL,选项C正确.故选C.6.将三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微粒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由P点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已知上板带正电,下板接地.三个微粒分别落在图中A、B、C三点,不计其重力作用,则()A.三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B.三个的带电量相同C.三个微粒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F A<F B<F CD.三个微粒到达下板时的动能关系是E kC>E kB>E kA【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分析】微粒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处理类平抛问题即可.【解答】解:带电微粒进入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后均做类平抛运动,可沿水平方向建立x轴,竖直方向建立y轴,则有题意有:A、B、C三个微粒在水平方向位移有:x A>x B>x C,在竖直方向位移有:y A=y B=y C因为微粒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满足x=v0t得运动时间有t=∵x A>x B>x C∴tA>tB>tC,所以A错误.∵微粒在y轴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得:a=又∵y A=y B=y C,t A>t B>t C∴a A<a B<a C∵微粒在电场中受电场力产生加速度,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有F A<F B<F C,所以C正确;在电场中有F=qE=得到q A<q B<q C,所以B错误;又因为微粒在电场中电场力对微粒做的功等于微粒动能的变化,由于微粒初动能相同,则可以比较电场力做功确定微粒末动能的大小由于F A<F B<F C,y A=y B=y C所以C正确;所以有电场力做功W C>W B>W A据W=E k﹣E k0由于初动能相同所以有三个微粒到达下板时的动能关系是E kC>E kB>E kA故D正确.故选CD.7.如图所示,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进入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且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依次通过M、N、P三点,其中N点是轨迹上距离负点电荷最近的点.若粒子在M点和P点的速率相等,则()A.粒子在N点时的速率最大B.U MN=U NPC.粒子在N点时的加速度最大D.粒子在M点时电势能大于其在N点时的电势能【考点】电场线;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由一定的轨迹可得,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粒子的速度减小,电势能增加,根据粒子的运动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A、由题可得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向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负功,粒子的速度减小,运动到N点时,电子的速度最小,所以A错误;B、由于粒子在M点和P点的速率相等,所以U MN=﹣U NP,所以B错误;C、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得,N点处的电场线最密,所以粒子在N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所以C正确;D、当粒子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粒子在M点时电势能小于其在N点时的电势能,所以D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A.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B.使A、B两板靠近一些C.断开S后,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D.断开S后,使A板向左平移拉开一些【考点】电容器.【分析】静电计测量的是金属板两端的电势差,闭合电键,A、B两端的电势差不变.断开电键,则两极板所带的电量不变,根据电容的变化判断电势差的变化.【解答】解:AB、电键闭合,两极板电势差不变,则静电计指针张开的角度不变.故A、B错误.C、断开S后,极板所带的电量不变,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正对面积变小,根据知,电容减小,根据U=,则电势差增大,张角增大.故C正确.D、断开S后,使A板向左平移拉开一些,d增大,根据知,电容减小,根据U=,则电势差增大,张角增大.故D正确.故选CD.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开关S闭合后,小型直流电动机M和指示灯L都恰能正常工作.已知指示灯L的电阻为R0,额定电流为I,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IR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E﹣FR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IE﹣I2rD.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I2(R0+R+r)【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小灯泡是纯电阻电路,满足欧姆定律,但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不是纯电阻,不能满足欧姆定律;电源的输出功率P=UI=IE﹣I2r;由公式P=UI求出电动机的总功率P总.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机械功率,根据能量守恒可知P出=P总﹣P热,P热=I2R.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I2(R0+R+r).【解答】解A、电动机不是纯电阻,不能满足欧姆定律,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大于IR,故A错误;B、电动机的电压为:U M=E﹣I(R0+r),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U M I﹣I2R0=[E﹣I(R0+r)]I﹣I2R0,故B错误.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IE﹣I2r;,故故C正确;D、整个电路的热功率为I2(R0+R+r),故D正确.故选:CD10.直流电路如图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的()A.效率一定增大 B.内部损耗功率一定增大C.总功率一定减小D.输出功率可能先增大后减小【考点】电功、电功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由欧姆定律可以判断电路电流如何变化,由电功率公式可以分析答题.【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动势不变,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I变小;A、电源的效率η==,电源内阻r不变,滑动变阻器阻值R变大,则电源效率增大,故A正确;B、电源内阻r不变,电流I减小,电源内部损耗功率P r=I2r减小,故B错误;C、电源电动势E不变,电流I变小,电源总功率P=EI减小,故C正确;D、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大于电源的内电阻,则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故选:ACD.11.如图,两个初速度大小相同的同种离子a和b,从O点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最后打到屏P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b均带正电B.a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的短C.a在磁场中飞行的路程比b的短D.a在P上的落点与O点的距离比b的近【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要熟练应用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a、b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a、b都向下由左手定则可知,a、b均带正电,故A正确;由r=可知,两粒子半径相等,根据上图中两粒子运动轨迹可知a粒子运动轨迹长度大于b粒子运动轨迹长度,运动时间a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的长,故BC错误;根据运动轨迹可知,在P上的落点与O点的距离a比b的近,故D正确.故选:AD.12.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分析】由安培定则可判出两导线在各点磁感线的方向,再由矢量的合成方法可得出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的位置.【解答】解:两电流在该点的合磁感应强度为0,说明两电流在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满足等大反向关系.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在两电流的同侧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则为a或c,又I1>I2,所以该点距I1远距I2近,所以是c点;故选C.13.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左右两端点等高,分别处于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两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N为轨道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 M<v NB.两个小球第一次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M>F NC.小球第一次到达M点的时间大于小球第一次到达N点的时间D.在磁场中小球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最高处,在电场中小球不能到达轨道另一端最高处【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分析】带电小球在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求出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从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底部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然后进行比较.【解答】解:A、对左图,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
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楔ABC 静置于粗擦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将一质量为m 的躯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 点沿平行斜面的方向推出,物体m 沿斜面向下做减速运动.在减速运动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大于(M+m )gB .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小于(M+m )gC .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等于(M+m )gD .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为02、如图所示为摆长为1m 的单摆分别在地球表面和某星球表面做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已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210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线I 是某星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图线II 是地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B .图线1是地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图II 是某星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C .将一单摆从地球移到该星球上,摆钟会变快D .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62.5m/s 23、钍核23490Th 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核23491Pa ,同时伴随有 射线产生,其方程为23490Th →23491Pa +X .则x 粒子为( )A.电子B.中子C.质子D.α粒子4、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则该原子核所在的区域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5、了解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物理发展史实的是A.汤姆孙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B.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著名的原子核式模型C.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并发现了中子D.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它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B.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C.物理性能各向同性的固体,可能是单晶体D.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可能为零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精品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物理期末试卷A卷(100分)【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6分)1.某交流发电机给灯泡供电,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02HzB.该交变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5cos100π()=i t At=时,此时穿过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在0.01sD.若发电机线圈的电阻力为0.4Ω,则其产生的热功率为10W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不计内阻,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LED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出的光越强),且R与LED间距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B.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C.当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D.无论怎样移动触头P,L消耗的功率都不变3.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C此时的加速度为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其中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D.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持续频繁撞击的结果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6.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各种频率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相同7.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个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则()A .OA 为黄光,OB 为紫光B .OA 为紫光,OB 为黄光C .OA 为黄光,OB 为复色光D .OA 为紫光,OB 为复色光8.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 .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够解释氢原子的光谱B .α、β、γ三种射线都是能量不同的光子C .用升温、加压或化学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 .阴极射线与β射线都是带负电的电子流,都是由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10.现有三个核反应①2424011121Na Mg e -→+②235114492192056360U n Ba Kr 3n +→++③23411120H H He n +→+ 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C .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11.某核反应方程为234112H H He+X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1H 的质量为3.018u ,42He的质量为4.0026u ,X 的质量为1.0087u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 .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 .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 .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12.一个打磨得很精细的小凹镜,其弯曲度很小(即曲率半径很大)可视为接近平面.将镜面水平放置,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镜边缘开始释放,小球在镜面上往复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质量大一些,往复运动的周期短一些B .释放点离最低点近一些,往复运动的周期将短一些C .凹镜的曲率半径越大,往复运动的周期越长D .小球运动的周期由小球质量、释放点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以及曲率半径共同决定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不得分.)13.有两个静止的生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气中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波1的波速比声波2的波速大B .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的衍射现象更明显C .这两列波相遇时,不会产生干涉现象D .向两个声源靠近的观察者,听到这两列波的频率均比从声源发出的频率大14.图中B 为理想变压器,接在原线圈上的交变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灯泡1L 和2L 完全相同(阻值恒定不变),R 是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表流表都为理想交流电表.开始时开关S 是闭合的.当S 断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实数变大B .电表流1A 的示数变大C .电流表2A 的示数变小D.灯泡1L的亮度变亮15.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从同一点射入一块表面平行的厚玻璃板厚,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射光线1与2可能不平行B.出射光线1与2一定相互平行C.在真空中,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D.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小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16.23290Th(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成为20882Pa(铅)()A.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B.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C.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1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3n=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3n=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大量处于4n=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大量处于4n=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将减小,电势能力也将减小三、实验填空题(共2小题,14分)18.(1)“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B,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D,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时,要使它__________.右图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a 、1a 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根据该图用直尺画出光路图,并说明所要测量的物理(用符号和文字说明)__________,并据此写出求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 =__________.(2)若做实验时,某同学在纸上画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 和cd 时不慎使cd 边与玻璃砖的边没对齐,如图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出射点确定在cd 上,则测出的n 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9.(1)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 条纹中心时如图(1)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 条纹中心时如图(2)所示,游标卡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mm ,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 ,则图(3)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mm .图(4)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mm .则相邻两个明条纹的间距平均为__________mm ,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换用波长更大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__________(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30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公式,有数值计算的题,结果要写单位.20.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20.5m S =,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200rad/s ω=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连接着一个灯泡.(1)左侧的发电机所产生的交流电的频率是多少.(2)从图示位置开始,左侧发电机所产生的交流电的电压瞬间值表达式.(3)若灯泡的规格是“200V ,60W ”.要使灯泡正常发光,求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21.如图所示,甲是一列简谐横波在0t =时的图像,图乙是质点P 从该时刻起的振动图像.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0t =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以及P 的振动周期和振幅.(2)计算并判断这列波的速度大小和传播方向.(3)在 1.05s t =时,质点P 在图甲中的位置坐标.22.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 ,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 ,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 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 .2R OA =,OP .(1)画出从A 点到P 点的光路图(不画反射光),并计算玻璃材料的折射率.(2)求光由A 点到P 点所用的时间(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3)若该激光的频率为v ,用此光来照射极限频率为0v 的金属,已知0v v >,电子的质量为m .求由此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速率.23.如图所示,在MN 右侧有一个磁感应强度0.50B T =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的A 点有一静止镭核(22688Ra ),A 点距MN 的距离 1.0m OA =.D 为放置在MN 边缘的粒子接收器,1.0m OD =.22688Ra 发生衰变时,放出某粒子x 后变为一氡核(22286Rn ),接收器D 恰好接收到了沿垂直于MN 方向射来的粒子x .(近似计算时,可认为核的质量等于质量数乘以原子质量u ,271.710kg lu -=⨯,元电荷191.610C e -=⨯)(注:本题计算结果都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写出上述过程中的核衰变方程(要求写出x 的具体符号).(2)根据x 在磁场中的运动特征,求出粒子x 的速度大小.(3)若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成生成物的动能,求该衰变过程所释放的核能.B 卷(50分)【A 、P 层必做、R 层选做】五、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的.每小题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30分)24.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利用引进的“γ刀”成功地为几千名脑肿瘤患者做了手术.“γ刀”由计算机控制,利用的γ射线的特征.手术时不必麻醉,手术时间段、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因为“γ刀”被誉为“神刀”.关于γ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由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B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在电场或磁场中会发生偏转C .它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但它的电离作用却很弱D .γ射线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25.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即振幅A 与驱动力的频率f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B .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C .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D .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26.一个核21H 质量为1m ,一个核32He 质量为2m ,他们结合成一个质量为3m 的氦核.核反应方程如下:234122H+He He+X →.在这一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E ∆.已知光速为c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X 是质子 B .X 是中子C .X 的质量为123m m m +-D .X 的质量为1232E m m m c ∆+-- 27.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 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 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 .a 光的波长一定小于b 光的波长B .增加b 光的强度有可能使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C .用a 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将一直增大D .只增加a 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增大28.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 为滑动头.现令P 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低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泡L 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1I 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2I 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2U 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2N 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六、计算题(2小题,共20分)29.电子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汤姆生用来测定电子的比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管内的阴极K 发出的电子(不计初速度、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经加速电压加速后,穿过A '中心的小孔沿中心轴1O O 的方向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极板P 和P '间的区域.当极板P 和P '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 点处,形成了一个亮点.若加上偏转电压U 后,亮点偏离到O '点(O '与O 点的竖直间距为d ,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若此时,在P 和P '间,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场的强度,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时,亮点重新回到O 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L ,极板间距为b ,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2L (如图所示).求.(1)加偏转电压U后,板间区域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2)再加入磁场后,分析电子重新回到O点的原因,并求出能打在O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3)根据实验现象和条件,推导电子比荷的表达式.。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年物理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ABC,A点与圆心等高,B点在圆心正下方,轨道固定于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小球刚好能静止在轨道的A点和B点.己知两小球质量皆为m,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带正电B.小球的带电量为mg/EC.小球的带电量为2mg RkD.在A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于在B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2、物理学重视逻辑推理,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C.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3、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1m,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Ω.一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kg,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T.将导体棒MN由静止释放,运动一段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棒MN的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A.2.1m/s,1W B.1m/s,1W C.7.1m/s,9W D.11m/s,9W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最大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电子动能增加5、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C是电容很大的电容器,当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A、B灯泡发光情况是()A.S刚闭合后,A灯亮一下又逐渐变暗,B灯逐渐变亮B.S刚闭合后,B灯亮一下又逐渐变暗,A灯逐渐变亮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A灯泡和B灯泡一样亮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B灯立即熄灭,A灯逐渐熄灭6、如图所示,带有半圆形槽的物块P,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侧紧靠竖直墙壁。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人大附中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年级物理练习一、选择题1. 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相向行驶,两声均鸣笛,且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坐在乙车中的某乘客听到甲车笛声频率高于其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B. 超声波比可闻声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的传播,即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C. 由于超声波和课文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速相同,所以一列超声波与一列可闻声波相遇时能发生干涉D. 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的波长相同、频率不同【答案】A【解析】A、当波源和观察者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高,则坐在乙车中的乘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A正确;B、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超声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可闻声波的波长,所以可闻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B错误;C、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而不是波速相同,C错误;D、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的频率相同,波速不同,波长不同,D错误;故选A。
2. 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则图乙描述的可能是A. 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 x=0.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C. x=1.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 x=2.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在时刻向上振动且在零和最大位移之间的质点,只能是1-2m和5-6m 间的质点,结合题给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实线为t=0s时的波动图像,虚线为t=0.6s 秒适当波动,图像波的周期T>0.6s则A. 波的周期为2.4sB. 经过0.4s ,P点经过的路程为4mC. 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D. 在t=1.3s时,P沿y轴正方向运动,且位移为1m【答案】C【解析】A、根据题意应用平移法可知由实线得到虚线需要将图象沿x轴负方向平移,其中,故由实线传播到虚线这种状态需要,即:,解得:,其中,当时,解得,当时,解得:,又, A错误;B、在一个周期内P点完成一个全振动,即其运动路程为4A,而0.4s=T,故P点的运动路程为2A=4cm,B错误;C、由题意可知波长,则变速,在时Q点的横坐标为5m,由于波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在的时间内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为,故在时,Q点振动情况和时距离坐标原点10m处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而时距离坐标原点10m处的质点在波峰,在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C正确;D、由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时P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位移为,D错误:故选C。
【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1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有机玻璃筒底放置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筒内气体被压缩后可点燃硝化棉。
在筒内封闭的气体被活塞压缩的过程中A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B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C .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不变D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不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向下压动把手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点燃硝化棉;选B 。
考点: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14.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A .n He H H 10422131+→+ 是核聚变反应 B .n He H H 10422131+→+ 是α衰变 C .e 2Kr Se 01-82368234+→ 是核裂变反应 D .n 2Sr Xe n U 109438140541023592++→+ 是β衰变【答案】A考点:原子核反应方程。
硝化棉活塞 有机15.平行的a 、b 两种单色光的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某种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的同一位置,在玻璃砖下表面将分开为不同的单色光光束。
若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则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是【答案】A考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
16.一列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则图乙描述的可能是A .x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 .x =0.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C .x =1.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 .x =2.5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x=0处质点在t=0时位于平衡位置,与乙图不符,A 错误;x=0.5m 处质点在t=0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下,与乙图不符,B 错误;x=1.5m 处质点的位移是正值,且运动的方向向上,故它是图乙的振动图像,选项C 正确;x=2.5m 处质点在t=0时刻的位移为负值,与乙图不符,D 错误。
考点:横波的图像,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关系。
17.若已知引力常量 G ,则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A .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质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乙甲B.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质量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运行速率和周期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答案】C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缺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物理(清华附中高14级)2016.07考生注意....:.选择题答案请使用........2B ..铅填涂在答题纸正确位置...........,.其它题...目的答案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作答。
................卷Ⅰ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0题、共60分。
) 1.下列反应中属于核聚变反应的是 A .235114489123056360U+n Ba+Kr+3n→B .23423409091-1Th Pa+e →C .238234492902U Th+He →D .23411120H+H He+n →2.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有些放出α射线,有些放出β射线,有些在放出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还以γ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
例如23490Th核的衰变过程可表示为234234090911Th Pa+e+γ-→,这个衰变A .是β衰变,产生的23491Pa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B .是β衰变,产生的23491Pa 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C .是α衰变,产生的23491Pa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D .是α衰变,产生的23491Pa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3.如图1所示,用绿光照射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
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A .改用红光照射B .改用紫光照射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 .增大绿光的强度4.在核反应方程41417278He+N O+X→中,X 代表的粒子是A .11H B .21HC .01e - D .1n5.23892U衰变为22286Rn要经过m 次α变和n 次β衰变,则m ,n 分别为 A .4,2B .2,4C .4,6D .16,66.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建立了质量和能量两种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如果E 表示能量,m 表示质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质能方程的正确表达式为 A .E mc =B .2E mc = C .3E mc = D .4E mc=7.如图2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斜射到一块平行板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分成a 和b 两束单色光,并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
北京市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1.5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对得1.5分,错选该小题不得分)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铁的摩尔质量为A M ,铁的密度为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3m 1铁所含的原子数目是A A M N ρB .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AA N MC .1个铁原子占有的体积是AAN M ρ D .1kg 铁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A N 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1摩尔铁的质量为M A ,故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M A /N A ,选项B 正确;1个铁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 A /N A ×ρ,选项C 正确;1m 3铁的质量为ρ×1m 3,摩尔数为ρ×1m 3/M A ,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1m 3×N A /M A ,故选项A 正确;1kg 铁的摩尔数为1kg/M A ,它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1kg×N A /M A ,故选项D 错误,故选项D 符合题意。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2.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 .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C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A 【解析】考点:分子动理论,布朗运动。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8.0×104J ,气体内能减少1.2×105J ,传递热量为Q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J 100.84⨯=W ,J 102.15⨯-=∆U ,J 100.44⨯=Q B .J 100.84⨯=W ,J 102.15⨯-=∆U ,J 1025⨯-=Q C .J 100.84⨯=W ,J 102.15⨯-=∆U ,J 1025⨯=Q D .J 100.84⨯=W ,J 102.15⨯-=∆U ,J 100.44⨯-=Q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外界对气体做功8.0×104J ,记为W =8.0×104J ,气体内能减少1.2×105J ,记为△U =-1.2×105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 =△U -W =-1.2×105J -8.0×104J=-2.0×105J ,即它向外传递的热量为2.0×105J ,选项B 正确。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45分)1.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箱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m ,然后水平移动30m ,此过程中砖块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 .路程和位移都是70mB .路程和位移都是50mC .路程为70m ,位移为50mD .路程为50m ,位移为70m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则路程s=40+30m=70m ,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为x=.故C 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 .考点:位移与路程。
2.在图1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答案】C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3.如图2所示,一个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关于物块所受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力为零AC图1DBB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C .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D .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10m/s 2。
该物体A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20 mB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40 mC .第2s 末的速度为10 m/sD .第2s 末的速度为40 m/s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 、在前2s 内下降的高度为:2120m 2h gt ==,故A 正确,B 错误;C 、第2s 末的速度为:v=gt =10×2m/s=20m/s,故C 、D 错误.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5.如图3所示,材料相同的A 、B 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B 的质量是A 的质量的2倍,A 与转动轴的距离等于B 与转动轴的距离的2倍,两物块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A .线速度相同B .角速度相同C .向心加速度相同D .若转动的角速度增大,B 先滑动 【答案】B 【解析】图3考点:向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物理练习2016年7月5日命题人:胡继超审卷人:宓奇李筱娜说明:本练习模块部分共三道大师,20道小题,共5页;满分100分,非模块部分2页,共5道小题.满分2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将所有试卷答案均答在答题卡上.)第Ⅰ(模块部分共100分)一、本题共14小题,其中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1.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1/4,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A.22920年B.11460年C.5730年 D.2865年2.“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239(Pu),这种钚239可由铀94239239(U)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n为()92A.2B.239C.145D.92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A.原子内存在电子B.原子核还可再分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4.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是由于()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缺少相应的元素B.太阳内部缺少相应元素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的元素5.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照相时,常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使景象清晰.关于其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增强景物反射光的强度B.减弱所拍摄景物周围其它反射光的强度C.减弱景物反射光的强度D.增强所拍摄景物周围其它反射光的强度6.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如图所示,其中()A .C 可能为氦核组成的粒子流B .B 可能为比X 射线波长更长的光子流C .A 可能为氦核组成的粒子流D .A 可能为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流7.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人们把这种波称为物质波,敢叫德布罗意波.如果有两个电子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且122V V =.则这两个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关系为( ).A .21:1:2λλ=B .21:2:1λλ=C .21:4:1λλ=D .21:1:4λλ=8.自行车尾灯的设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下列自行车尾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9.在研究材料A 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 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 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 ,B 与A 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 缓慢加热,在B 上方观察B 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1t 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2t 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A .出现最亮时,B 上表面反射光与A 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B .出现最亮时,B 下表面反射光与A 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C .温度从1t 升到2t 的过程中,A 的高度增加/4λD .温度从1t 升到2t 的过程中,A 的高度增加/2λ10.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稍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反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关系为:101220,0,0,r r F F r r r r <<⎧⎪=-⎨⎪>⎩≤式中0F 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 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0021()U F r r =-,取无穷远为势-图示中正确的是()能零点.下列U rA.B.C.D.11.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条纹的最宽最亮.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光子一定落在中央亮条纹处B.该光子可能落在其它亮条纹处C.该光子可能落在暗条纹处D.该光子不确定落在哪里,所以不具备波动性n=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1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4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1.90eV的金属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4n =跃迁到1n =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4n =跃迁到1n =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 .金属铯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2.75eVD .金属铯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0.85eV1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李华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B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C .甲光的光照强度大于乙光的光照强度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4.激光束可以看作是粒子流,光子的动量等于其能量与光速的比值:E p c=.如图所示,a 、b 分别是两束功率相同的红色激光与绿色激光,它们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水平向右照射到距凸透镜光心正上方和正下方距离相同的两个对称点.若两束激光在凸透镜中的透射率均为100%.凸透镜被固定在支架上,则凸透镜把受两束光的作用力的合力( )A .向下右方B .向右上方C .向右下方D .向正左方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2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中的横线上.15.(8分)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6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 、EF ,在半径OA 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1P 、2P 并保持1P 、2P 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 相平,EF 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1P 、2P 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3P ,使3P 正好挡住1P 、2P 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 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3P 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1)若30AOF ∠=︒,3OP 与OC 的夹角为30︒,则3P 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__(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图中3P 、4P 两位置中__________(填“3P ”或“4P ”)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大.(3)若AO 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 ,K 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应为__________.(4)若保持30AOF ∠=︒不变,用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折射率的值不超过__________.16.(8分)在实验室进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旋转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透镜、M、N、P、遮光筒、毛玻璃、放大镜(目镜).如图所示:(1)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A.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B.双缝片、滤光片、单缝片C.单缝片、双缝片、滤光片D.滤光片、双缝片、单缝片(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7b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7c所示的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__________mm.(3)已知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875m,双缝间距d恰为图是游标卡尺的读物,则d=__________mm,求得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nm.17.(6分)小铭同学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346.6310J s h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c U 与入射光频率v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e v =__________Hz ,逸出功0W =__________J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2)如图实验入射光的频率147.0010Hz v -=⨯,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k E =__________J .四、解答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8.(10分)2016年初,LIGO 公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这次探测的引力波来源于距地球十亿光年处两个质量分别为29个太阳质量和36个太阳质量的黑洞,他们最终合并成为一个62倍太阳的黑洞,试估算一下在这个合并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多少?(已知太阳质量为30210kg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9.(10分)如图所示,阴极K 用极限波长μm λ=0.66的金属铯制成,用波长0.50μm λ=的绿光照射阴极K ,调整两个极板间的电压,当A 板电压比阴极高出2.5V 时,光电流达到饱和,电流表示数为0.64μΑ,(普朗克常量346.6310J S h -=⨯⋅,光速8310m /s c =⨯)求:(1)光电子飞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2)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20.(12分)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并,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物点:①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②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③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已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射,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在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40P T δ=,其中常用82410W /m K δ-=5.67⨯⋅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成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696000km Rs =,太阳表面温度5770K T =,火星半径3395km r =,球面积24πS R =,其中R 为球半径.(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72210m ~110m -⨯⨯范围内,求相应的辐射频率范围.(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3)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人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物理练习 2016年7月5日卷Ⅱ(非模块部分 共20分)21-2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21.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11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22.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高为75mC.乙在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23.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后,起飞指令动作“航母style ”起红网络.辽宁舰的起飞甲板长为160m ,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 /s .为让飞机安全起飞,一种方式是在航母静止时,飞机滑行前,借助弹射系统使飞机获得的30m /s 的初速度,另一种方式是航母以一定的初速度航行,则航母航行的速度至少为多少时,歼-15舰载机可不借助弹射系统,直接安全起飞(设两种起飞方式飞机的加速度相同)A .40m /sB .30m /sC .20m /sD .10m /s 24.(4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在恒定拉力作用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从而确定出A 、B 、C 、D 、E 共五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如图所示:(1)纸带上C 点的速度C V =__________m /s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_2m /s .(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5.(7分)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车出行,这也造成了高速路的拥堵,据观测发现在收费路口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开发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汽车分别通过ETC 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172km /h V =的速度沿直线朝收费站正常驶.如果过ETC 通道,需要在汽车运动到通道口时速度恰好减为24m /s V =,然后匀速通过总长度为16m d =的通道,接着再匀加速至1V 后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020s t =的时间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1V 后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1m /s a =.求:(1)汽车过ETC 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x .(2)汽车通过ETC 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