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整理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第一节、产业的含义及其分类(了解)一、产业的含义(一)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二)产业是具有*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三)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四)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五)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7种)(一)关联方式分类法1.技术关联分类法;2.原料关联分类法;3.用途关联分类法;4.方向关联分类法;5.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

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具有持续较高的增长率和较强的扩散效应。

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先行产业:狭义的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费歇尔、克拉克)依据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志,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指一二次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三)国家标准分类法;(四)国际标准分类法;(五)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Ⅱ部类;(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七)生产要素分类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一)四次产业分类法;(二)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三)生产流程分类法;(四)霍夫曼分类法;(五)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1-3章第一章导论(教材)▲产业的含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第二章分工、产业分类和产业发展第二节产业分类(只限教材中的,在PPT中有);▲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行业。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第三节产业发展(PPT)产业发展的含义: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

▲产业发展周期(内容比较多,见PPT中的蓝色字体部分):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第三章产业结构第一节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含义: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次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更新的产品开发……雁行发展模式:技术和资金限制(工业后发国家)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发展(教材或PPT):▲全球化的含义: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离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日益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变动日益相互影响和制约。

▲全球化的动因:各国拥有生产要素的不平衡、科技革命的大发展、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PPT或教材P43):(1)带来新机遇:第一,提供了更多引进技术及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加速推进国内现代化进程。

第二,广泛参加全球经济合作、争取到一些规则上的优惠待遇,为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产业经济重点整理

产业经济重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一.产业:狭义上指(在产业组织层面):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广义上指:产业是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集合。

二、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及内容主要涵盖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

三、产业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断进步的产业演化过程,即伴随着产业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及观念意识的变化或变革。

内涵:(1)产出增长(2)结构变迁(3)福利改善四、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1、产业发展是渐进与突变的统一。

2、产业发展是产业进化的过程。

五、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1、需求因素(1)投资结构2)积累和消费的结构(3)个人消费结构(4)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2、供给因素(1)自然资源(2)人力资源(3)资金供给(4)生产技术体系3、对外贸易因素(1)进出口贸易(2)国际技术转移4、经济制度5、环境因素六.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1、产业结构理论渊源及发展产业结构理论是以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主要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及其原因。

两个层次:广义——产业间的关系及其演进规律,主要是三次产业间的关系;狭义——产业间的关系,主要是工业部门内各产业的关系。

1)17 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重商主义2)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重农主义2、产业关联理论渊源及发展产业关联理论又称投入产出理论,主要研究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广泛、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主要方法是运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渊源:(1)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渊源来自于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用简明的图示描绘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产业经济学精华笔记整理

产业经济学精华笔记整理

产业经济学精华笔记整理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产业关系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济学分支。

以下是精华笔记的整理,帮助理解产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1. 产业结构
- 产业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所占的比重和关联关系。

通过了解产业结构可以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和调整产业布局的方向。

2. 产业关系
- 产业关系研究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关系。

这包括供应链、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3. 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影响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通过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
增长。

4. 市场结构
- 市场结构是指一个市场中存在的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等。

5. 产业集中度
- 产业集中度反映了一个产业中少数大企业所控制的市场份额。

高集中度可能导致垄断和市场失灵,影响市场效率和公平竞争。

6. 技术创新
- 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学中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通过技术创新
可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以上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的精华笔记整理,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产业经济学重点 总结new

产业经济学重点 总结new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1.产业的概念产业: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进步的产物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产业: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产业内部企业间,产业本身,产业间)2.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抽象: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具体: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3.。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4.“马歇尔冲突”: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其实质是垄断与竞争、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问题。

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市场竞争降低—垄断因素增加5.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1)克拉克: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梅森:有效竞争标准(二分法)结构—绩效有效竞争标准的三分法:结构-行为-绩效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成条件归为市场结构,从市场绩效角度老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为市场绩效标准。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

结构:企业数目、产品差异程度、成本结构等行为:企业的定价、产出、广告、投资、研发等绩效:利润率、价格与边际成本比率、产品多样性、创新率等6.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1).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施蒂格勒1968《产业组织》●基本观点: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一、产业结构1.产业划分:产业可以按照产品和服务的相似性,划分为不同的行业,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产业划分的目的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分析。

2.产业链: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中游的生产者和下游的分销商。

产业链的研究可以揭示产业的组织结构和价值链,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和增强产业竞争力。

3.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其中一地区或行业内,相关产业企业通过一定的合作和竞争关系相互联结形成的集聚现象。

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组织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上供需关系的形式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寡头竞争等。

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着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行业的利润水平。

2.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的策略和决策。

企业行为的研究包括价格战略、产品差异化、市场份额争夺等。

企业行为的合理性和效率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调控的政策措施。

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产业发展1.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资本积累和投资:资本积累和投资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增加投资和改善资本配置,可以提高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扩大产业规模。

3.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可以拓展市场和获取技术、资源等优势。

四、产业政策1.产业政策的目标:产业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等。

2.产业政策工具:产业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技术政策等手段来实施。

常见的产业政策工具包括减税、补贴、贷款、关税调整、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合作等。

(整理)产业经济学重点

(整理)产业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1.阐述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P31:1产业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指具有某类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讲,产业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讲,产业指具有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产业是具有相同的原材料、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征的企业集合。

特征:①中观性②专门化③规模性第二章产业结构理论3.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应用。

P77:6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专业规律,是研究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学说。

前提:克拉克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是以若干国家产业结构在时间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克拉克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时,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个指标,考察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次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发生的变化,以反映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克拉克产业结构的研究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为基本框架的。

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由此,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应用: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比较和不同国家的横截面比较,可以判定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对一国的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

4.论述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P77:7库兹涅茨通过收集和整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利用经济统计学原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的变动趋势与劳动力分布状况结合起来研究,得出了比配第-克拉克定理更为彻底、更具有一般性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因此,该理论被称作“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产业经济学整理

产业经济学整理

产业经济学整理第⼀章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是⼀门应⽤经济学,实⽤性很强,主要来源于“微观经济学”的部分关于市场结构的理论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案例:电信服务(寡头垄断)、乳业竞争(垄断竞争)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产业内部企业的运⾏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1、产业的定义⽬前,国内的教科书通常把“产业”定义为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般⽽⾔,我们将产业界定为“⽣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2、产业分类:创造⽆形财富第三产业物加⼯取⾃于⾃然的⽣产第⼆产业取⾃于⾃然第⼀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印刷造纸橡胶其他产业化学机械⾦属材料冶⾦资本资料产业家具⽪⾰纺织⾷品消费资料产业⽣产结构产业分类法、、:、、、:、、、: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要素分类法随着⼀个国家的发展,对⽣产要素的依赖程度的顺序是什么?淘汰产业衰退产业成熟产业成长产业幼⼩产业产业周期分类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范畴。

产业组织理论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为关注政策问题。

产业组织研究有助于政府提⾼公共政策的效率。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社会再⽣产过程中,⼤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业之间,以及⾏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国际上,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定的分歧。

在国内,⼀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体系分歧⼀、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们分析现实中的市场。

通过对市场运⾏的研究得出对特定市场绩效、社会福利与竞争秩序的判断,为政府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以维持基本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简单地说,产业组织理论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度研究企业⾏为,或者说从企业⾓度研究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1.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产业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可能面临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力量有所不同。

例如,垄断市场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高价格和限制竞争来获得超额利润,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则要求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研究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可以帮助理解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2.资源配置与生产效率:产业经济学关注企业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佳生产效率。

产业经济学家使用经济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研究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

他们研究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生产规模、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以及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生产效率。

3.技术变革与创新:产业经济学研究了技术变革和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产业结构和组织,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产业经济学家研究创新的决定因素、创新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以及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产业经济学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和竞争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产业政策来鼓励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例如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竞争政策则旨在维护市场竞争,防止垄断和卡特尔行为的出现,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经济效率。

5.产业联盟与企业合作: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和产业联盟的形成。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市场拓展等目标。

产业经济学家关注合作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以及合作所带来的竞争和效率影响。

6.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产业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情况。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式干预市场,以提升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

7.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可能衰退,新兴产业可能崛起。

产业经济学家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机制和调整过程,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企业行为、市场结构和政府干预对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Ps:全手打,有错别字谅解。

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1.产业是具体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P42.战略关联分类法P6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

3.生产要素分类法P12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不同比重和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4.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P1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

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

朝阳产业常常与夕阳产业相对应。

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引起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逐渐缩小的产业。

这类产品往往是由过了壮年期的产业发展而来的,继续衰退下去就成为夕阳产业,最后成为淘汰产业。

这类产业如果某些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会重新获得新生,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

夕阳产业淘汰产业5.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P156.产业组织P31所谓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7.马歇尔冲突P33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笔记整理学

产业经济笔记整理学

产业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产业组织:是指生产同一类产品(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该企业内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2、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的。

3、产业关联:是指最终产品产业和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本身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产业结构的关联是判断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

4、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产业布局是产业的空间结构,其合理与否将影响到该国家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

5、产业发展:是指某一单个产业从诞生到被淘汰或进一步更新的全过程以及其对其他产业演变的影响过程,包括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6、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7、秩序型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则性产业政策,它一般通过规定规章制度、法律或者通过诱导、说服和规劝等方式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

8、过程型产业政策:是指对产业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干预的政策,它的作用机理是对产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具体产业要素或产业关系进行定量的变更或调整,以改变具体的经济变量,从而保证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9、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10、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

11、产业布局政策:是指政府机构根据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国情、国力状况和各类地区的综合条件,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调整的意图及其相关政策措施。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1.产业: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微观企业的集合构成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产业的集合与消费者和政府的经济活动构成国民经济. 产业经济学的任务是解释产业经济活动的规律.2.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分类理论、产业结构离了你、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规制和产业政策理论.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从理论前提到基本理论,再到理论应用;从产业的质的联系到量的关系;从产业的各层次、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到产业的发展. 狭义的产业结构专指产业在质上的构成及其经济技术联系;产业关联式指产业之间在量上的比例关系;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 产业经济学的特点:一是研究的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耽搁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经济学则研究产业。

而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形成较晚。

三是产业经济学作为比较年轻的经济学分支,理论体系还不十分成熟、完善,需要研究的问题更多,发展的空间更大。

3.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人为世界时运动、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事物之间存在着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等多方面的联系。

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工具:一、数学和统计学工具。

二、投入产出分析.三、社会调查和案例研究。

四、系统论。

五、博弈论.4.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从理论上看,产业经济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门新的理论经济学科,填补了中观经济学研究的空缺,完善了理论经济学的体系,并且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赫芬达尔指数:是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的指标,它是赫芬法尔1950年在其博论文《钢铁业中的集中》中提出来的。

赫芬达尔指数是指某一产业中各企业资产占该产业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

产品差异化: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使其提供的产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或偏好,使消费者能够把其产品与市场上其他企业所提供的同类产品区分开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有利竞争地位。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也称“规模利益”,指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呈现下降态势,意味着规模扩张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此时我们就能够断定该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

进入障碍:进入障碍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现有企业对于潜在进人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一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

换言之,是指潜在进人企业和新企业若与现有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马歇尔冲突的主要内容:大规模生产有许多好处,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

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活力。

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之间这对矛盾被称为马歇尔冲突。

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影响: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综合分析了并购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福利损失。

一方面,横向并购使企业获得了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势力,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价格上升,消费者福利受损。

由于横向并购对社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益处又有弊端,所以判断横向并购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需要综合比较横向并购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福利损失。

如果成本节约大于福利损失,那么横向并购的社会总福利为正;相反,如果成本节约小于福利损失,那么横向并购的社会总福利为负。

该模型所反映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横向并购,同时适用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简述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影响市场结构分类的主要因素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市场结构:产业经济学关注不同市场结构对产业竞争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寡头竞争。

不同市场结构对价格、产量、创新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2.产业结构:研究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即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涉及到不同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产业链的关联。

产业结构的变动常常会引起经济的结构性变革。

3.垄断与竞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理解垄断和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垄断一般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价格上涨和创新的减少。

而竞争则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刺激企业创新以及降低产品价格。

4.企业行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原因和影响。

企业行为包括企业的定价策略、市场创新、产品品质和销售策略等。

了解企业行为有助于对产业竞争和市场效率的理解。

5.创新与技术进步:创新在产业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变革和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经济学研究创新的动因、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创新。

6.政府政策:政府在产业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创新政策等手段来引导和调整产业发展。

研究政府政策对产业的影响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效率。

8.垂直一体化与分工协作:垂直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兼并或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更好地控制供应链和降低交易成本。

与之相反的分工协作则强调不同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提高整体效率。

9.效率与公平:产业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的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如何考虑社会公平问题是产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产业经济学整理

产业经济学整理

产业经济学整理产业经济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产业: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出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3、策略性行为: 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4、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又会向第三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第三个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将逐步增加。

5、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6、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

7、网络效应: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8、管理协同效应:指当两个管理能力具有差别的企业发生并购后,合并企业将受到具有强大管理能力企业的影响,表现出大于两个单独企业管理能力总和的现象,本质是一种合理资源配置管理资源的效应。

9、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之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10、增长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或城市集聚,使这一特定区域经济的周边地区发展更快,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级。

二、单选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产业)2、哈佛学派形成的标志:(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3、SCP理论的含义:(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方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策因素。

)144、横向并购的动机:(企业通过实施横向并购,能够充分利用并购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来扩大市场竞争力,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目的。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1、产业得含义:(1)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得产物;(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得企业经济活动得集合;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得产品或服务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得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得服务活动(3)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得中观经济。

2、产业得一般分类方法→目得: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1)关联方式分类法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②原料关联分类法③用途关联分类法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得前向、后向关联)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与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

(3)生产要素分类法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得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就是体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得产业。

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得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得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得产业。

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与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得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得产业。

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得其她分类方法(1)四次产业分类(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她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第二章产业经济学得理论基础第一节产业组织得理论基础(哈佛大学---SCP基础上)一、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得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1.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4.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5.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6.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的难度,增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因此,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是有限度的。

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为"不经济"。

7.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8.垂直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 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其实质就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的供、产、销职能不断集中于单个企业的过程,也就是把供、产、销活动由原来的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过程9.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e integration> 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

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

混合一体化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产业组织11.市场结构是指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与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与特征12.市场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市场关系:〔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一章1.产业: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1)三次产业分类法2)国际标准分类法3)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4)生产要素分类法5)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6)产业战略分类法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指示着该产业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支柱产业:在某产业系统中占总产出份额较大的产业2.研究范围:产业组织理论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为关注政策问题。

产业组织研究有助于政府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3.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政府的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政府对电力、煤气、城市供水等公用事业领域实行政府管制是理所当然的,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政府必须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进行经济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

但存在较大的争论。

此外,在某些产业,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领域,从市场失灵的角度看,政府管制是必需的。

二章1.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①生产的规模经济②交易的规模经济③储藏的规模经济④专业化分工效益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一个企业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的成本低于每个产品分开生产的成本的现象叫范围经济2.3.规模经济判定系数:FC=AC/MC, 大于1,存在规模经济4.规模经济的成因: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范围经济成因:1)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3)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5. 企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6. BC可称之为“最佳规模区间”,B点所在规模称为“最小最佳规模”,C点所在的规模称为“最大最佳规模”。

产业经济学复习整理笔记

产业经济学复习整理笔记

一、名词解释1.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管理、产业发展等问题的经济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

2.产业组织(industry organization):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3.范围经济:单一经营企业内部由于生产或分配多种产品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钱德勒);单个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比多个企业各自生产一种产品更有效率.即范围经济。

4.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形成契约)的成本。

5.有效竞争: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概念:即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6.市场集中度:用于表示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

7.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指一定市场结构中,有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8.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的是各博弈方先后行动,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

二、填空题1)企业并购类型:横向(水平)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

2)一个经济组织必须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3)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和产出量的大小,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多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

4)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5)产品差别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影响市场集中度[2]形成差别化壁垒6)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过头垄断市场的定价行为,其中寡头企业行为包括7)产业管制按照规制的手段划分:可以分为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8)现代企业理论的三大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三、多项选择题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一般方法论包括(1)系统分析方法.即把产业和产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2、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所制定的干预和调整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产业政策。

3、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是指在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改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大批量生产方式和增加产业利润、实现产业振兴的产业政策。

3、产业布局: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

4、产业结构:狭义——“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变化发展的趋势。

广义——包括“质”和“量”的角度。

后者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关联理论。

5、产业关联: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为产业关联。

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方式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环向关联。

6、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7、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8、市场结构:是指特定产业市场内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集团之间以及已有的卖方或买方与潜在进入的卖方或买方之间的市场关系的形态和特征。

9、前相关联系数表现为本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中间投资占总产品的比重10、后向关联系数表现为他产业对本产业的中间投资占总产品的比重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虽然推动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也给我国某些产业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不少企业已经被外资吞并,另外还有一些企业随时面临被吞并的威胁,产业安全问题突出。

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本国各个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配的充分,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贯彻的彻底。

2、产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首先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安全是正相关关系,为提高民族企业竞争力,必须维护产业安全,其次,经济全球化给我过带来的不两影响,外资进入和并购国内企业,必然引来产业安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过引入大量外资,兴办了大量合资企业,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外商独资化倾向明显,并积极并购我过行业排头企业,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毫无安全意识,支持国内企业接受并购,如果不加防范,跨国公司有可能在我过行业内形成垄断局面,而国内长期积累的人才技术也拱手让给对方,因此带来的产业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警惕。

3、测度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1反应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成长状态的指标:市场占有率,产品增值率、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2反应外商对国内产业控制制度的指标:外资股权,技术,市场控制率,受控制企业的外资国别集中度3反应经济体制竞争力的指标:企业产前服务情况,企业产后服务情况,政府经济调节情况4反应企业结构竞争力的指标:国内经济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国内产业的科技素质。

4、我国的产业安全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现状:基本处于产业安全的临界和产业较为安全的区间之内。

具体问题:1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2能源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制约不断加剧3外资对国内某些行业的控制和垄断将会严重制约国内企业的发展。

4金融开放带来一些新的不安全因素。

维护产业安全:政府1、产业政策方面:通过产业技术的作用,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刺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合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如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强化国家关键技术的选择和发展,加快行业部门的科研院所的改革步伐,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给予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的税收信贷政策支持,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引资政策方面。

由于对外资的控制规则尚不完善,导致了外资的地区流向和产业流向不合理,外资在部分产业形成了垄断,并利用了核心技术控制中国一些主要产业的发展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中国产业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一些方面要继续加大引资力度,以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引资制度创新,加强对外资的监管,有效控制外资进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3、贸易政策方面1实行主动灵活的进口保护2鼓励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实行以国内市场换取国际市场3进一步深化非关税措施改革4大力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5建立和完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微观方面—企业1、企业必须有明确的维护产业安全意思,肩负起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在面对被外资收购或吞并时必须团结一致,奋起反抗,绝对不能听之任之。

2、一家企业若想避免被外资并购的厄运,最根本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建立自己的产业价值链并形成对自身影响的企业乃至行业的支配权,而提高竞争力,大力推行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又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该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3、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时刻管制国际市场环境,要敏锐的意识到国际市场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威胁。

4、在面对外资恶意并购时,企业领导者应该吸取其他企业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找到相应的对策,企业领导者应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切不可为了短期利益和个人利益放弃国家集体利益,另外企业领导者还可号召与企业有关人员加入维护产业安全的行列,让他们信任企业,支持企业5、企业还可向政府寻求援助,向政府陈述企业面临的威胁,请求正如给予政策或资金支持。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产业” 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

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企业的集合二、产业经济学与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集聚与布局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四、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博弈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五、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产业经济与经济政策,产业经济与经济进步,产业经济与经济发展六、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框架)1、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产业组织学通过对市场运行的研究得出对特定市场绩效、社会福利与竞争福利的判断,为政府实施公共政策以维持基本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2、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它主要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研究企业间的资源占用关系。

它着重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角度,研究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从而为政府制定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其研究还涉及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的研究。

3、产业关联。

主要研究产业之间投入产出关系。

与产业结构相比,它更广泛,更细致和精确的量化研究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

它能很好的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

4、产业集群和产于布局。

产业集群是以一特定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群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

产业集群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业集群的方式,形成机理、产业集群的特点,对产业集群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刺激企业的创新分析,以及对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现代产业布局理论已从具体企业取得最大利润而做出的区位决策,发展为考虑区域效率的最优化研究,研究产业布局可以为合理协调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公共政策。

5、产业竞争力。

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产业评价体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揭示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和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是由其产业竞争力所组成的,因而全部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即为国家和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6、产业安全,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本国各个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分配,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内各个行业中贯彻的彻底,研究产业安全对国家地域外部经济破坏性扰动和经济风险传导,有效贯彻本国政策意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意义。

一、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按照三分法标准,哈佛学派构造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的分析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础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就是通过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A、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

决定市场结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壁垒高低。

B、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包括产量决策、定价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C、市场绩效: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X非效率等等。

(哈弗学派,结构主义者:SCP的理论依据:微观经济理论。

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

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接近完全竞争状况,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1)配第-克拉克定律: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重商主义;配第定律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的差异性。

利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总结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从而开拓了产业结构理论这一应用经济领域。

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原因:需求因素与效率因素(2)库兹涅茨法则与经济服务化: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的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比重上升,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劳动力比重上升)(3)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特征: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人口比例增加;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增加。

工业化涵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随着工业地位的上升,人均收入也有所增加(4)霍夫曼定律:一国工业化的进程越高,霍夫曼比例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