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X 06.1-2015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采样测定方法--2015-04-01
吉利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资采样测定 方法
Q/JLY J711489-2008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采样测定方法编制: 毛招凤校对: 曹绪军审核: 俞厚升审定: 杨国斌标准: 黄晶晶批准: 何伟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二月GEELY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Q/JLY J711489-2008前 言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是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治车内空气污染,改善车内环境质量,实现对汽车非金属件环保质量的统一控制,确保汽车能够满足国内外汽车环保法规要求,提高汽车品质,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乘车环境,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JLYY-JT9-08《车内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采样测定方法》的修订。
与JLYY-JT9-0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零部件封装规范;——对测量用样件要求进行重新定义;——对TENAX管、DNPH管的采样条件进行重新定义;——对分析设备进行重新定义;——对原有的章节进行重新编排。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毛招凤。
本标准于2008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
于2008年3月第一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的术语和定义、测试原理、试验设备、测量目标化合物、样件采集、气体捕集、分析方法、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饰、行李箱等涉及的零部件及与汽车内室导入流动空气接触的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车内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方法和分级指标
车内⾮⾦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法和分级指标《车内⾮⾦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法及分级指标》编制说明⼀、⼯作简况(⼀)、⽴项的背景和意义车内挥发性有害物质(VOCs)具有散发周期长、毒性⼤、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处理不当会严重威胁驾乘⼈员⾝体健康。
随着⼤众环保意识逐步提⾼,该问题引起了政府及⾏业各界的⼴泛关注。
⽬前,我国已出台《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法》和《GB/T 27630-2011乘⽤车内空⽓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VOCs检测⽅法及限值标准。
在⾏业的推动下,整车VOCs限值要求标准正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的强标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发布。
强标的发布将⼤⼤增强其对整车企业的约束⼒,同时也为政府部门进⼀步强化监管提供依据。
零部件VOCs标准⽅⾯,2015年国标委下达了编制《车内⾮⾦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法》的通知,⽬前该标准已形成初稿,预计于2017年底发布实施。
车内VOCs散发源于材料,管控的根源也在于材料。
然⽽我国还没有统⼀的材料VOCs采样测试⽅法及评价指标,车内⾮⾦属材料VOCs性能良莠不齐,⾏业发展缓慢。
⼀⽅⾯,国内整车企业材料VOCs 检测⽅法不统⼀,分散了企业研发精⼒及资⾦,抬⾼了⾏业成本;另⼀⽅⾯,由于缺乏材料VOCs散发性能评价⽅法,部分材料以次充好,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环境。
制定车内⾮⾦属材料VOCs检测⽅法及分级指标,将填补国内汽车⾮⾦属材料VOCs检测标准空⽩,对于完善车⽤材料标准体系,规范⾏业⽆序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推动作⽤。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前,材料级别VOCs检测⽅法基本成熟,国际上ISO、VDA、JASO 对车内⾮⾦属材料VOCs检测都有相关规定,依据主要检测仪器不同,可以分为袋⼦法、舱式法、顶空法。
袋⼦法以⽇系及国内⾃主品牌应⽤为主,舱式法以德系品牌应⽤为主,顶空法在材料企业中应⽤较多。
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
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是保证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甲醛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汽车内饰件的甲醛含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控制。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标准:1. GB/T 27630-2011《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其中包括了甲醛的测试方法和限值。
按照该标准,汽车内部空气中甲醛的限值为0.08mg/m3。
2. 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该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要求。
按照该标准,汽车内饰件中甲醛的释放量应该控制在0.124mg/m3以下。
3. QC/T 1076-2017《汽车内饰材料甲醛释放限量及检测方法》该标准主要针对汽车内饰材料的甲醛释放限量和检测方法进行规定。
按照该标准,汽车内饰件中甲醛的释放量应该控制在0.05mg/m3以下。
以上标准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可以参考这些标准来选择符合要求的汽车产品。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咨询销售人员或者查看相关的检测报告来了解汽车内饰件的甲醛含量情况,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的出台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应该关注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并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
同时,汽车生产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于汽车内饰件甲醛含量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VOC与气味检测技术分析
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VOC与气味检测技术分析摘要: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是指汽车内部配件的材料,包括座椅、仪表盘、门板、地毯、中控台等。
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会对车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开展汽车内饰材料的VOC与气味检测技术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然后对VOC和气味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对VOC与气味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汽车内饰;VOC;气味;检测技术;健康环保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汽车内饰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如塑料、皮革、织物等。
这些材料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VOC是一种与室内空气污染密切相关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200万。
因此,汽车内饰材料的VOC与气味检测技术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问题也备受关注。
不同的汽车内饰材料会散发出不同的气味,有些气味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和影响,甚至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检测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内外对汽车内饰材料的VOC与气味检测技术已经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厂家为了追求成本和效益,使用了一些低质量的材料,导致VOC和气味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的标准和法规存在差异,导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汽车内饰材料在VOC和气味方面的标准也存在差异。
因此,开展汽车内饰材料的VOC与气味检测技术分析,对于保障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内容和方法1.介绍汽车内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2.解释VOC和气味的概念。
3.分析和比较VOC和气味的检测方法。
1.3研究意义和贡献1.系统介绍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对于汽车内饰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持。
车内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方法和分级指标
中国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
T/×××× ××××-2017
————————————————————————————
车内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 物质测试方法及分级指标 (征求意见稿)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lassification index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2 规范性引Βιβλιοθήκη 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为规范材料VOCs测试工作,引导企业绿色选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专家编制了车内非 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方法及分级指标。本标准对材料VOCs试验的样件要求、检测设 备、检测方法、数据处理以及分级指标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是企业开展车内非金属材料VOCs检测及 分级的重要技术依据。
and Carbonyl Compounds Emitted from Nonmetallic Materials in Vehicles
2017-××-××发布
2017-××-××实施
————————————————————————————
中国标准化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样件包装、运输、接收 ............................................................... 2
汽车车内有机挥发物(VOC)的检测
汽车车内有机挥发物(VOC)的检测夏庆云【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车VOC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对汽车VOC的一些研究,同时对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材料的VOC检测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了汽车内饰件产生VOC的主要来源.【期刊名称】《环境技术》【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5页(P40-43,46)【关键词】汽车;VOC;检测;材料【作者】夏庆云【作者单位】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VOC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意思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指在常温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较常见的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醇、十四碳烷、TVOC(6~16个碳的烷烃)等,此外还有酮类(如丙酮)等多个种类。
这些化合物具有易挥发和亲油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等溶剂以及洗涤剂等工业领域。
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沸点对VOC进行了以下分类:车内的主要VOC污染有乙醛、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丙烯醛、丙烯睛、多芳环碳氢化合物 (PAHs)、多氯联苯(PCBs)、苯、临苯二甲酸酯、1,3-丁二烯、氯化聚二氧 (杂)芑、呋喃、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甲烷、甲苯、氟化物、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甲醛、三氯乙烯、氯乙烯、甲乙酮、二甲苯、甲异丁酮、总挥发有机物 (TVOC)。
总挥发有机物为一大类化合物,其中包括丙烯醛、丙烯腈、苯、甲乙酮、苯乙烯、四氯乙烷、三氯乙烷、甲苯、二甲苯、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等。
VOC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
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近年来,汽车内的VOC排放问题引起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高度关注。
大多数汽车内饰部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当气温达到一定高度时,这些挥发性物质就会释放出来,有些会形成雾翳并凝结在前挡风玻璃上,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有些则产生令人不舒服的气味,甚至引起头疼、干咳和过敏等不适反应,从而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车辆静止状态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与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M1、M2、M3、N 类车辆采用GB/T 15089 中的定义:M1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
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M2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
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 kg载客车辆。
M3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
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5000 kg的载客车辆。
N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
3.2 挥发性有机组分本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是指利用Tenax 等吸附剂采集,并用极性指数小于10的气相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的总称。
3.3醛酮组分本标准中醛酮组分是指利用本标准附录C的方法能够测出的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己醛等化合物的总称。
4采样4.1采样技术要求4.1.1实施采样时,在本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受检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车辆的门、窗、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发动机和所有其他设备(如空调)均处于关闭状态。
4.1.2受检车辆所在的采样环境应满足下列条件:a) 环境温度:25.0℃±1.0℃;b) 环境相对湿度:50%±10%;c) 环境气流速度≤0.3m/s;d) 环境污染物背景浓度值:甲苯≤0.02mg/m3、甲醛≤0.02mg/m3。
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17年7月目录一、任务来源 (1)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1)三、工作内容 (2)四、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4)4.1 标准编制原则 (4)4.2 标准适用对象 (5)4.3 试验零部件及材料的处理 (5)4.4 前处理及采样方法 (5)4.5分析方法 (5)4.6 关于标准技术路线及分析组分的说明 (5)五、本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 (9)六、重大分歧意见 (10)七、标准性质 (10)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及措施 (10)九、现行标准废止 (10)十、其他说明 (10)十一、参考文献 (10)一、任务来源2015年12月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5〕73号文下达了编制《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的通知,项目计划号20153358-T-339。
本标准主要承担单位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品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等参与起草。
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继汽车给人类带来安全、节能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汽车环保问题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汽车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噪声对车外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车体材料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
对于汽车排放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国家已经制定并发布了相关法律和一系列汽车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标准,并实施了汽车型式核准、生产一致性检查和在用车排放检查制度,对控制汽车外部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际车内环境污染控制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车内环境污染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德国最早开始关注车内环境污染控制,并颁布相关法规政策;日本从2007年开始,将销售的新型轿车车内VOCs浓度加以限制。
汽车VOC测试方法介绍
汽车VOC测试方法介绍1.气瓶法(Canister Method):这种方法是将汽车尾气收集到气瓶中进行分析。
首先,气瓶通过干扰气体的通气装置进行预气。
然后,气瓶通过溢流阀与汽车尾气接触,吸收其挥发有机物。
接下来,将气瓶连接到分析系统中,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挥发有机物的分析和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可靠、高灵敏度等优点,但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采样和分析。
2.袋装法(Bag Method):这种方法是将汽车尾气收集到塑料袋中进行分析。
首先,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塑料袋。
然后,将排气管直接从汽车尾气中捕集无需额外的仪器。
接下来,使用特定的采样袋将汽车的尾气收集,并将其送入实验室进行GC-MS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
3.源排放口测量法(Source Emission Measurement Method):这种方法是直接在汽车的排放口进行测量和分析。
首先,使用专用的底片对尾气进行采样。
底片上的有机物吸附在其表面,然后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热脱附技术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获取更准确的数据,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4.车内空气采样法(In-Cabin Air Sampling Method):这种方法是在汽车内部进行空气采样和分析。
首先,在汽车内部放置采样装置,例如吸附剂管或吸附剂循环系统。
然后,使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对被吸附有机物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了解人体暴露的情况,但需要较长的采样时间。
在进行汽车VOC测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当的采样位置:根据测试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汽车排气管的近侧或远离源排放口的位置进行采样。
2.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汽车VOC测试时,需要注意避免外部干扰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气瓶法或袋装法时,需要注意排气管的保持清洁,以避免其他物质的污染。
3.检测仪器的选择和校准:选择适当的仪器对VOC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设计
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设计是为了评估汽车内饰材料在一定条件下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以及制定合理的限值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乘客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般的试验方法和限值设计步骤:
1.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设计
a. 样品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内饰材料样品,如座椅面料、塑料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前处理,如清洗或预处理。
b. 试验条件确定:确定试验室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率等,以模拟汽车内部的真实使用环境。
c. 采样方案:设计合理的采样方案,确定采样时间点和频率,以及采样位置,确保全面代表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散发情况。
d. 气味散发测定: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仪器测定样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以评估气味散发性。
e.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散发情况,并与相关标准或法规进行比较。
2.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限值设计
a. 参考标准与法规:参考国家或地区相关标准与法规,了解已有的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限值要求。
b. 人体舒适度考量:结合人体舒适度标准,综合考虑VOC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确定合理的气味散发性限值。
c. 行业经验与专家意见:借鉴行业经验和专家意见,考虑不同材料类型和使用场景下的气味散发性差异,制定相应的限值。
d. 制定限值标准:基于以上考量,制定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的限值标准,确保车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设计合理的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有助于保障乘客的健康和舒适度,同时促进汽车内饰材料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汽车内饰件VOC检测介绍
汽车内饰件VOC检测介绍汽车内饰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是评估汽车内饰件挥发性物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低的沸点,容易从底物表面蒸发到气相中的化合物。
汽车内饰件中的VOC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的气体,对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对汽车内饰件中的VOC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1.样品采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内饰件样品,例如座椅、地毯、仪表板等。
对于大尺寸的样品,可以选择适当的采样点进行采集。
对于不同材质的内饰件,采样方法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2.采样方法:根据标准要求,可以选择静态头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积分采样法或动态采样法等方法进行样品的采集。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捕获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可以识别出样品中存在的不同种类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
4.VOC释放速率测定:对于汽车内饰件样品,还可以通过模拟车辆使用条件下的室内释放来评估其VOC释放速率。
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密封法和动态曝气装置法。
通过汽车内饰件VOC检测,可以评估汽车内饰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了解其对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者健康的潜在影响。
这对于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保护驾驶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制造和室内空气净化领域,VOC含量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指标。
总而言之,汽车内饰件VOC检测是对汽车内饰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评估其对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者健康的潜在影响。
这种检测可以为汽车制造和室内空气净化提供参考,确保车内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QYX 06.2-2014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技术限值规范
Q/YX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YX 06.2-2014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浓度限值规范2014-07-05发布 2015-03-01实施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方法遵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本标准由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汇编人员:魏勇、张波、燕晓玲、邸飞燕、吕和平、高杨、李军波。
本标准由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14年07月05日首次发布试行,2015-03-01起强制实施。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浓度限值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车内非金属内饰件总成挥发性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值及检测报告格式。
本规范适用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车型的车内非金属内饰件总成挥发性有害物质测试结果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Q/YX 06.1-2014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采样测定方法3 术语3.1 车内零部件指能直接或间接与汽车乘客舱相连的区域发生气体交换的所有零部件,也包括行李室、空调和加热装置以及车身内衬后面的空间的有机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包括由塑料、橡胶、棉毡、纺织品、人造皮革、真皮、泡沫、喷漆、隔热隔音材料等构成的零部件。
3.2 挥发性有害物质目标零部件在60℃条件下保留时间2小时后挥发出的所有有机物(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
4 适用部件需要接受检测的零部件参见表1,所有的车内零部件的封装规范要满足规范Q/YX 06.1-2014中附录A规定的条件。
5 零部件限量值要求根据规范Q/YX 06.1-2014对受控零部件进行取样、采样及对挥发性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目标零部件中释放出的挥发性有害物质的限量值在表1中规定的值以内。
表1 目标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释放浓度限量值序号总成名称挥发性有机物释放浓度限量值 (ug/m3)甲醛乙醛丙烯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TVOC1 仪表板300 250 100 50 150 80 100 100 40002 副仪表板100 150 50 50 300 50 60 80 30003 全车座椅1500 1000 200 50 300 80 100 100 40004 门内饰板总成(仅1个门)500 1000 100 300 650 150 200 100 5000 门内饰板总成(仅1个门)*500 1000 100 300 650 150 200 100 50005 全车立柱内饰100 100 50 50 350 70 60 60 25006 左/右后侧围饰板总成100 100 50 50 100 50 80 50 25007 备胎盖板1000 350 100 50 500 100 120 100 20008 搁物板200 500 100 50 150 50 50 100 20009 顶衬250 250 100 100 300 300 350 100 200010 全车地毯300 500 100 150 800 150 200 100 5000 全车地毯* 300 500 100 150 800 150 200 100 500011 方向盘300 300 150 50 500 200 300 150 350012 前壁板隔热垫200 150 100 70 250 60 100 80 200013 脚踏板隔热垫100 150 100 50 150 60 80 100 250014 沥青阻尼片150 150 100 100 100 60 70 50 100015 线束300 200 100 50 400 80 150 60 300016 全车风管总成100 100 50 50 100 80 80 70 300017 暖风机总成300 200 100 150 400 100 150 200 400018 遮阳板(单侧)800 300 100 100 700 150 300 100 5000 遮阳板(单侧)*800 300 100 100 700 150 300 100 500019 转向柱防尘罩200 300 100 50 200 70 200 50 200020 密封条120 200 50 100 1000 100 300 60 550021 内夹条80 100 50 50 500 100 300 300 500022 点焊密封胶200 1000 100 500 200 400 150 100 500023 涂装密封胶100 200 50 80 100 150 250 50 300024 减震微膨胀胶200 500 100 500 300 800 200 200 800025 PVC复合面料200 200 100 50 200 100 100 200 5000 具体评判标准如下:5.1 单个物质的检测结果应该为其算术平均值。
VOC-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1 适用部件需要接受检测的车内零部件,见表1。
2 取样、包装运输取样原则2.1.1 样品应从经检验合格包装的零部件中抽取。
原则上应保证样品材料及零部件的取样时间符合零部件的最短供货状态。
从样品生产到取样最长时间不超过5天。
2.1.2 一种零部件取样时要在同一批产品中选择二个平行样。
2.1.3 取样时必须注意,避免试样被污染和不必要地被加热。
不能用手指直接接触试样或者用能够产生热量的切割刀锯(如高速旋转锯)加工试样,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干净棉质手套或PE质手套,用剪刀或夹钳切割,剪刀或夹钳在每次使用前后应用酒精清洗,防止交叉污染。
2.1.4 对于大而薄壁的样品为了方便装袋测试可以裁剪成最多四块,前提是保证增加的截面积相对总表面积可以忽略不计。
2.1.5 对于以材料形式直接应用的可归于零件(总成),大小应裁取材料100mm × 100mm ×材料厚度(有明确规定,见表1),三个平行样。
2.1.6 取样应保证零件(总成)或材料前后几轮测试的状态及明细一致。
2.1.7 取样前后应进行拍照,同时要填好《长安VOC取样报告》(见表2),《样品分解BOM表》(见表3)、《测试申请表》(见附件1)。
《测试申请表》必须在取样当天传真给长安相关人员,《长安VOC取样报告》和《样品分解BOM表》必须在取样后当天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提交给长安相关人员。
包装运输2.2.1 样品取样及送样不允许有污染,平行样分开包装,封闭在气密的聚乙烯袋内,每个包装只能装一个样品。
对于大总成必须用干净的PE袋包装,平行样必须分开包装。
2.2.2 样品最小尺寸小于150mm的,用铝箔包装封裹后再按执行,每张铝箔包裹一个试样。
2.2.3 将包装好的样品封装入运输箱,进行拍照。
2.2.4 从选取样品到装入包装袋内,不应超过3小时。
2.2.5 从选取样品到实验室开始测试,不应超过12天。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流量(L/min)
采样时间(min)
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采样体积(L)
挥发性有机组分采样管
醛酮组分采样管
备注:
采样单位(公章)
采样人员
复核人员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原始记录表
生产厂家
车辆类型
车辆编号
下线时间
年月日
VIN
车辆行驶里程(km)
车厢内部容积(L)
乘员数(人)
车辆内饰配置状况描述
乘员舱进风口风门状况
内循环
采样地点
采样日期
年月日
受检车辆准备、封闭阶段
准备阶段
起始时间
封闭阶段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
时间
t:采样环境温度(℃)
采样环境相对湿度(%)
采样环境气流速度(m/s)
采样管编号(或数据记录)
车内
车外
车内
车外
前部
顶部
后部
左侧
右侧
挥发性有机组分采样管
醛酮组分采样管
样品采集阶段
时间
t:采样环境温度(℃)
采样环境相对湿度(%)
采样环境气流速度(m/s)
P:大气压力(kPa)
车内
车外
车内
车外
前部
顶部
后部
左侧
右侧
采样管
采样位置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方法(企标)
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方法目次前言............................................................................................. I 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测试对象化合物 (2)5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测试样品 (2)5.2 测试原理 (2)5.3 测试设备和试剂 (3)5.4 测试流程 (4)附录A(规范性附录)被测车内零部件总成及取样要求 (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车内零部件总成放散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醛酮类物质采样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车内零部件总成放散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醛酮类物质的采样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座椅、仪表板、顶棚、车门内饰板、地毯等与车内部有空气交换的零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630-2011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标准状态下初沸点小于或等于250℃,且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或固体。
汽车内饰件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
汽车内饰件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刘庆鹤;张成成;杜光光
【期刊名称】《中国标准化》
【年(卷),期】2022()24
【摘要】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检测汽车内饰件中挥发性有机物16种醛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在0~2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该方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0.0018~0.0081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5%~96.3%,相对标准偏差(RSDs,n=20)为1.56%~2.89%。
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汽车内饰件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总页数】3页(P188-190)
【作者】刘庆鹤;张成成;杜光光
【作者单位】长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超临界流体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2.复合模板印迹聚合物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鱼肉中氟喹诺酮类残留
3.朝鲜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研究
4.红凤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分析
5.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牛奶中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YX
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YX 01.4—2015
替代 Q/YX 06.1-2014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采样 测定方法
A/1
2015 - 05 - 10 发布
2015 - 05 - 30 实施
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
Q/YX 01.4—2015
I
Q/YX 01.4—2015 10.3 流量校准 ....................................................................... 6 10.4 平行样检验 ..................................................................... 6 10.5 空白样检验 ..................................................................... 6 11 试验报告 ......................................................................... 6 11.1 测量结果计算公式 ............................................................... 6 11.2 测量结果报告包含内容 ........................................................... 6 11.2.1 样件信息 ..................................................................... 7 11.2.2 气体捕集分析条件 ............................................................. 7 11.2.3 测试结果记录 ................................................................. 7 附录A零部件封装取样规范 .............................................................. 8
挥发性有机组分是指利用TENAX等吸附剂采集,并用极性指数小于10 的气相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 在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的总称。 3.2 醛酮组分
醛酮组分是指利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能测出的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烯醛、丁酮、丁 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己醛等化合物的总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挥发性有机组分
III
Q/YX 01.4—2015
车内零部件挥发性准规定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的术语和定义、测试原理、试验器材、测量目标化 合物、样件采集、气体捕集、分析方法、质量控制、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饰、行李箱等涉及的零部件及与汽车内室导入流动空气接触的零件。
目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挥发性有机组分 .................................................................. 1 3.2 醛酮组分 ........................................................................ 1 4 测试原理 .......................................................................... 1 4.1 挥发性有机组分测试原理 .......................................................... 1 4.2 醛酮组分测试原理 ................................................................ 2 5 试验器材 .......................................................................... 2 5.1 测量用样袋 ...................................................................... 2 5.2 样袋、TENAX管、配管老化处理 ..................................................... 3 5.3 气体捕集装置 .................................................................... 3 5.4 成分分析设备 .................................................................... 3 6 测量目标化合物 .................................................................... 3 7 样件采集 .......................................................................... 4 7.1 测量用样件要求 .................................................................. 4 7.2 样件前处理 ...................................................................... 4 7.3 样件封装 ........................................................................ 4 8 气体捕集 .......................................................................... 4 8.1 捕集管的安装和捕集步骤 .......................................................... 4 8.2 TENAX管和DNPH管采样条件 ......................................................... 5 9 分析方法 .......................................................................... 5 9.1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TVOC分析 ........................................ 5 9.2 甲醛、乙醛、丙烯醛的分析 ........................................................ 5 9.3 分析到质量保证及控制 ............................................................ 5 9.4 定量下限值 ...................................................................... 5 10 质量控制 ......................................................................... 5 10.1 仪器要求 ....................................................................... 5 10.2 气密性检查 ..................................................................... 6
5.2 样袋、 TENAX 管、配管老化处理
1) 直接购买的样袋,首次老化处理程序:将样袋放入 100℃以上的恒温箱内,充入约测试袋容积 50%的氮气(纯度 99.999%以上)老化 24h,换气两次(利用泵等将袋内的气体抽出),换气间隔时间 不小于 8h。对于已经使用的样袋,同首次老化程序的要求;在满足空白袋限值要求的情况下可缩短或 延长老化时间。
将试验材料置于密闭的氮气中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 2h 后,利用 DNPH 管采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样品, 样品中的醛酮组分被捕集在采样管中。乙腈进行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醛酮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1
5 试验器材
Q/YX 01.4—2015
5.1 测量用样袋
1) 样袋尺寸: 10L、50L、200L、500L、1000L、2000L。 2) 用于包装测试材料的测试袋(简称样袋),可以直接购买成品样袋也可试先购买薄膜制作;制 作的样袋必须符合下表 1 中的性能要求;样袋至少安装二处通气阀门,通过阀门向袋内充填高纯氮气 (99.999%),检查样袋的气密性,保证气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