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知识讲解含解析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06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版)
专题06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网络】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和溶剂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放热,如:NaOH 浓H2SO4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变化不明显,如NaCl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考点梳理】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①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③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①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大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硝酸铵等。
3.正确区分乳化现象和溶解现象(1)乳化是使用乳化剂将植物油(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能聚集。
初三化学经典《溶液》(提高)知识讲解
《溶液》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对其它溶质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要点诠释】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与联系: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区别涵义不同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是否达到最大溶解限度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一定量溶液里含量的多与少温度影响受温度影响,须指明温度一般不受温度影响联系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与稀没有必然的联系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反之亦然3.对同一种溶质,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要点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溶解时的热现象:浓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如:把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得到的浑浊的液体,就是乳浊液。
该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分层。
3.乳化现象: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稳定存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
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
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9单元溶液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知识点的认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通过设置实验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计算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选用适当的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或者是对某一配制过程和操作图示进行探究分析,并找出其中的错误、误差等等.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主要是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的前三步、仪器的选用、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等等;另外,有时还会考查到将配好的溶液装入什么容器,所贴的标签上都包含什么信息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有关的误差分析和上面所列的六条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推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2.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是指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而降温结晶是指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3.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晶体和结晶现象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它与'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结晶方法及其选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结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联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3.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知识点的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就是指填写常用仪器的名称,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常用仪器,以供实验所用.相对来说,这是比较简单的.例如,称量物质时,选用托盘天平(附助器材有药匙或镊子);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选用量筒(附助器材是胶头滴管);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探究后,填写所用的仪器名称,或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合适的仪器,以供实验所用.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的能力,以及书写仪器名称、判断对错或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仪器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等,细心地进行填写、选用或判断对错等.特别注意的是:在填写仪器名称时,书写要规范、工整,切不可使用错别字、不规范的字,等等.4.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知识点的认识】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常见的溶剂'、'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以及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的区分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以及常见的溶剂,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溶液的判定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定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5.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知识点的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类推之得: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差,而溶剂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差.但是,溶液的体积等于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却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对于溶液的判断,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以及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的区分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方法,以及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另外,对于溶质、溶剂的判断来说,还可以根据溶液的名称来判定其中的溶质、溶剂.如果表达溶液的名称里含有两种物质的名称时,前者就是溶质,后者则为溶剂;如果表达溶液的名称里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名称(即某某溶液)时,某某就是溶质,溶剂默认为是水(因为大多数溶液里溶剂一般都是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溶质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区分开溶液,就把用溶质的名称来称呼溶液了).6.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知识点的认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如图所示:具体地说,乳化现象就是当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其中一种在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如洗涤剂、洗发精等)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其中的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它与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的区分方法和技巧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以及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经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虽然稳定,且不再分层,但不是溶液.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它们区别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特点除具有溶液的基本特性(即均一性、稳定性)外,还具有针对性(即它们只有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有意义;否则,就说不准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了);例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是针对硝酸钾来说,它是饱和溶液,而针对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来说,它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是不能再溶解的;但是,加入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是能够继续溶解的.【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点'、'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区分方法和技巧,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说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并且,要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可;否则,谈论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没有意义的.8.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如图所示:但是,还需要注意的以下4点:1.当采用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时,是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氯化铵等)来说的.如果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如氢氧化钙等)来说,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降温度正好相反(即将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温改为降温,降温改为升温),才能实现相应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2.当需要增加溶剂的量,来实现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按照需要的量来加,切不可过多(为了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3.当需要蒸发溶剂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只是蒸发掉多余的溶剂,并且要求是恒温蒸发之.4当需要加入溶质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变时,一定要注意加入的溶质应该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保持一致,切不可加入其它的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一样的溶质.【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方法和技巧,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但是,一定要时刻关注'知识点的认识'中所强调的4点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经常会考查特殊溶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9.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所谓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要想弄清浓溶液和稀溶液跟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它们各自含义或概念等.其中,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再溶解某种溶质,能溶的为其不饱和溶液,不能溶的为其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g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溶液.再如,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gBaSO4,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0.0002gBaSO4在此温度下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另外,对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来说,其高温时的不饱和溶液有可能比其低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而对特殊溶质氢氧化钙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物质来说,其低温的不饱和溶液有可能比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当然,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性质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辨析、判断和相互关系,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如果能根据具体的实例(如'知识点的认识'中所举的)来理解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经常会考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那么就会事半功倍了.10.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般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克(符号为g).在未注明溶剂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 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06讲溶液的配制及计算含解析
第06讲_溶液的配制及计算知识图谱溶液的配置和计算知识精讲一.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是用来描述物质组成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就是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既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一般与温度无关。
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
4.运用溶质质量分数时,必须分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有些化合物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如SO3溶于水,SO3+H2O=H2SO4,其溶质是H2SO4,而不是SO3,溶剂质量也相应减少。
(2)溶质只能是已溶解的那一部分.如20℃时20gNaCl投入到50g水中(20℃时S NaCl=36g),20℃时,50 g水中最多溶18gNaCl,故溶质质量为18g,而不是20g。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3.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分为三步.1.计算:计算药品质量,如要配制50g6%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各多少克呢?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求出需NaCl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 g=47g。
2.称量:称量药品,称固体用天平,量液体应该用量筒。
(应当注意的是,量筒只能量出液体的体积,而第一步的计算中得到的是液体的质量,所以还应利用密度公式:Vm=ρ转化一下)。
3.溶解:将称量好的药品倒入烧杯中混合,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当固体药品全部溶解,我们就得到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一个定量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
四.溶液的稀释如何将100g9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氯化钠?思考一下你会发现,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溶质的质量等于稀释前溶质的质量98g,根据稀释后,得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980g,所以需要向原溶液中加入880g水即可得到10%的氯化钠。
人教版中考化学 溶液 溶解度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a2℃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D.a1℃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错误;D、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故B不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g100%39%32g+50g⨯≈,故D正确。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共1题)1.将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缓缓倒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分析】该题是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进行计算。
应注意先将溶液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
浓硫酸的质量=100mL×1.84g/mL=184g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184g×98%=180.32g稀硫酸的质量是浓硫酸质量加上水的质量184g+100mL×1g/mL=284gω(H2SO4)=(180.32g/284g)×100%=63.5%【答案】稀释后浓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3.5%。
难度:偏难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二、选择题(共15题)1.常温下将10g下列固体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胆矾B.氧化钙C.氧化钠D.硝酸钾()【答案】【分析】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键在于判断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同时求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
物质溶解在水中有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考虑:①物质在溶解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且该不含有结晶水,溶质为物质本身,如KNO3,其质量分数等于[10g/(10g+90g)]×100%=10%;②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应为无水物,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如CuSO4·5H2O,这种情况溶质的质量减少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③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溶质为生成物,如Na2O溶于水,溶质质量为NaOH,溶质的质量分数>10%;④溶质质量分数还受溶解度的影响,如常温下将10g氧化钙溶于90g水充分混合,虽然CaO 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a(OH)2,但其质量分数却比胆矾溶液水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小,这是因为CaO 溶于水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只有极少量的Ca(OH)2溶解于水。
中考化学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题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题策略一、溶质质量分数1. 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的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
注意:(1)溶质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2)有极值:即在一定温度下,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无限大,有一个最大值。
在一定温度下,关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最大的。
2. 公式3. 与溶解度的关系注意:S表示溶解度,应用此公式时溶液必须是饱和溶液。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运算1. 注意的问题2. 运算的类型(1)已知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注意:假如溶质不含有结晶水,溶解时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这类型的运算可直截了当套用运算公式。
假如溶质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溶于水后得到溶液的溶质是反应后的产物。
运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应第一求出溶质——反应的生成物的质量。
假如溶质含有结晶水,所得溶液的溶质为不含有结晶水的物质,求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后可直截了当套用公式运算。
(2)溶液的稀释运算注意: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综合运算注意:进行化学方程式与溶液质量分数综合运算时,在比例式中列出的必须是纯洁物的质量。
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样只与溶质有关,因此,在比例式中列出的必须是溶质的实际质量,而不能是溶液的质量。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要将生成的沉淀、气体或没有溶解的物质的质量减去。
题型1 溶液质量分数运算例题1 (盐城中考模拟)在20℃时,将mg 某物质完全溶于n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A. 小于%100⨯+n m nB. 等于%100⨯+nm n C. 大于%100⨯+n m n D. 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运算的分析判定题。
依照公式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本题的题干信息明确指出,该物质差不多完全溶解,但要确定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还要确定溶质的质量怎么说是多少。
溶液和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溶液的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①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拓展】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1、相似相容,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越强。
如: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油,碘易溶于汽油,那溶于水。
1、大部分物质稳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考点2】溶液和浊液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溶液和浊液的区别【考点3】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含解析、全国通用)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含解析、全国通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 依据相关信息完成31-33题:小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如下所示:项目10℃20℃30℃40℃50℃60℃70℃KNO321g 32g 46g 64g 86g 110g 138g现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5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5g、43g、32g、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若将a、b烧杯升温至65℃,c、d烧杯保持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aB. bC. cD. d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0℃~50℃之间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某同学从图中获得如下几条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样B. 在0℃~50℃之间,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C. 在0℃~50℃之间,乙、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越来越大D. 在30℃~40℃之间,三者的溶液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3. 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一定相等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一定相等 C. 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D.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4. 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A.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B.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C.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D. 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5. 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选项横坐标纵坐标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AB. BC. CD. D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0g 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20%,需再加入10g硝酸钾固体B. 将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 20%的食盐溶液中取出的5 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D. 当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7.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 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D.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8. 有关如图试剂的描述正确的是()A. 溶质为胆矾B. 溶液呈蓝色C. CuSO4的摩尔质量为160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1:209. 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A. 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乙烧杯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 丙和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 甲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同10. 20℃时,NaCl溶解情况见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NaCl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10.0 1.5 11.5②10.0 3.0 13.0③10.0 4.5 13.6④10.0 6.0 13.6A.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0%B.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 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45.0g/100g 水 D.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1. 室温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室温,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前后不变化的是:()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质量分数⑤溶解度.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D. ④⑤12. 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A. B. C. D.13. 某次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判断错误的是()A. n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 P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n、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D. 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n中溶液的溶质质量14. 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 25℃时,将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5.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NaCl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10 2 12②10 3 13③10 4 13.6④10 5 13.6A.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B.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百分数为20%C.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6. 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t1℃时,得到的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B. 将所配制的a、b两种溶液从t1℃同步降温,a析出的晶体比b多C. 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D. 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7. t℃时,向一支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关叙述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等于50.15 gC. 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100g水 D. 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3%18.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A. 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B. 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C. 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D. 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19. 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图象是()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二、双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20.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B.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D.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21.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混合物为Fe、Cu,m一定小于0.2gB. 若混合物为Fe、A1,m可能是0.2gC. 若混合物为Fe、Cu,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3%D. 若混合物为Fe、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7.3%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B. 煤炉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在燃烧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若混有面粉则不可能发生爆炸D.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3.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入______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生活中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的方法是______;水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某同学若用9g氯化钠配制成0.9%的生理盐水,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g.24.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现要把10g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2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t1℃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2)t2℃时,将25g甲放入100g水中,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晶体析出,请你解释甲固体全部溶解的原因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②t2℃时,甲溶液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溶液大③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质量小④将t1℃甲乙的升温至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55.0分)26. 生命必需的水在化学中用途广泛.(1)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1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出去 99.3%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出去汞等金属离子.野外环境中很多地下水含较多______称为硬水;生命吸管中活性炭______(“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家庭中使硬水软化一般采取______方法.(2)配制 1000g 质量分数是 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g/mL).(3)图2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_.②t1℃时,完全溶解 5g 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_g.③t2℃时,将 20g 甲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2中______点(填“a”“b”“c”)表示.④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甲<丙C.析出固体质量:甲>丙D.溶质质量分数:甲=丙.27.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的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40g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X)的化例式______(4)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含量为______(5)向所得滤液中加入284g氷,则最终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6)现用400t此种赤铁矿石炼制生铁,冶炼过程中损失铁元素10%,则最终可炼得含铁90%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28.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1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1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______℃时,乙的溶解度与丙的溶解度相等.②5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70g中,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__g,若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再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_g.③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盛两固体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④如图二,10℃时,乙的溶液______是不饱和溶液(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⑤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固体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序号).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2)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打开可乐瓶会溢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29.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2)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方框内应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 D(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3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谈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______(选填“A”、“B”或“A和B”)(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1. 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科学家在不断研究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图1是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过程.Ⅰ.写出电解水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Ⅱ.燃料电池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如图2所示“”表示的微粒名称是______;反应后的容器中成分判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A.是混合物B.氧元素只存在化合态C.原子总数减少D.分子总数减少Ⅲ.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甲物质是______.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选填编号)A.开发使用新能源 B.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C.可以彻底替代化石燃料 D.主要用于证明水的组成②净化水有多种方法.Ⅰ.活性炭去除异味,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消毒水时常用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Ⅱ.应急净水器可以将海水淡化.如用此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可收集到500g可饮用水,此时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2. 如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100gH2O)氢氧化钙0.19 0.17 0.14 0.12 0.09 0.08 氢氧化钠31 91 111 129 313 336①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是______(选填“甲”或“乙”)②把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③20℃时,10g水中溶解______克氢氧化钠恰好饱和.④20℃时,分别在100克水中加入m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⑤60℃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氢氧化钙,把其降温,结晶后过滤,对滤渣、滤液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Ⅰ.滤渣中只有氢氧化钠Ⅱ.滤渣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Ⅲ.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Ⅳ.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⑥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来鉴别这两种溶液.3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让我们一起走进“水”的世界.①如图1电解水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电解水过程发生改变的微粒名称是______.②医疗上常用0.9%NaCl溶液作生理盐水,配制1000g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水还可以制取碳酸饮料,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包括:a 计算产率;b 过滤,c 溶解,d 蒸发,e 称量.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e、______、a(填序号).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后所得精盐未完全蒸干,含有水;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提示:产率=(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④已知KCl的溶解度20℃时为34g/100g 水,40℃时为40g/100g水.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A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__.Ⅰ.B和CⅡ.B和EⅢ.C和DⅣ.D和E.3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2)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3)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35. (1)如表是CO2气体在水中的几组溶解度数据(单位:mL/100mL水)0 25 50 75 100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10 15.92 7.14 4.095 2.99 2.2825 29.30 16.20 9.71 6.82 5.73①根据CO2的溶解度表,可以得出气体的溶解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强.(2)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①t2℃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②t1℃时,50g水中加入30g乙,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③t2℃时,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______(填编号).A.加足量溶质乙 B.蒸发溶剂至晶体析出 C.降温④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⑤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t1℃时溶质质量:甲=乙B.t1℃时溶剂质量:甲>乙C.t1℃时溶液质量:甲<乙D.析出晶体质量:甲>乙.36. 如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温度/℃0 20 40 60溶解度g/100g水甲13.3 31.6 63.9 110 乙35.7 36.0 36.6 37.3 丙0.18 0.16 0.14 0.12①0℃时,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②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③20℃时S乙=36.0g/100g水的含义是______.④甲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操作是:加水溶解→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⑤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均为0℃时的饱和溶液b.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c.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37.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①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②用氯酸钾在装置A中制氧气,若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此现象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的.③用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可使反应平稳进行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用E装置的原因是______.④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编号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克催化剂质量/克待测数据/秒实验1 100.0 MnO2 0.2 t1实验2 100.0 CuO X t2Ⅰ.表中X的数值应是______.Ⅱ.表中的待测数据指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若t1 ______ (选填“>”、“<”或“=”)t2,则MnO2的催化效果优于CuO.或者还可以测量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Ⅲ.测得实验1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1.6克,求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_.38. 现有一份纯碱样品,其中只含有一种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纯碱的含量,做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样品中纯碱的质量(x)比例式______;(3)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4)若将反应后的滤液恒温蒸发掉123.5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5)加人氯化钙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为______;(6)若用上述纯碱样品265t制取烧碱,则可制得纯度为80%的烧碱______t.39.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常见.Ⅰ.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Ⅱ.图1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①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______.②30℃时,将20g a物质放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如图2所示,并参照图1,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物质剩余,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_(忽略溶剂的蒸发,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A.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B.a的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a的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的溶液中溶剂质量D.变化后试管2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试管1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55.0分)40. 现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上述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关系:(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2)计算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4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稀盐酸的用量5g 5g 5g 5g剩余固体的质量 1.5g 1.0g 0.5g 0.3g(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次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该化学兴趣小组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4)第4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并写出其计算过程:42. 某同学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5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变为108.1g(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试计算:(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3. 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是质量分数约为28%的硫酸.若用1升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稀释成28%的硫酸,可得28%的硫酸溶液多少克?需加水多少毫升?44. 向盛有50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10g黄铜(铜锌合金)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6.75g.试计算:(1)该黄铜中含锌的质量.(2)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45.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双氧水完全分解,不考虑氧气中带出的水分)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g,物质的量______.(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46. 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1)15g石灰石样品中CaCO3物质的量为______mol.(2)列式计算不饱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47. 12.5g碳酸钙和氧化钙粉未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中含碳酸钙80%,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1)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48. 请根据如图标签的信息回答(1)H2SO4中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最简整数比)(2)现要配制100g 4.9%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配制过程中需要加水______.49. t℃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求解:(1)t℃时,______(选填“甲”或“乙”)溶液是饱和溶液;(2)t℃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50. 取10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巯酸的质量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2)所加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知识讲解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要点梳理】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
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
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要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一、溶液(一)溶解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3、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稳定性:若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4、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NaOH)等,有些物质溶于水导致温度降低。
如:硝酸铵(NH4NO3)等。
5、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二)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剂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有水、酒精、汽油等。
⑴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⑵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
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⑷若没有指明溶剂,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名称溶质溶剂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水H2O盐酸氯化氢HCl水H2O碘酒碘I2酒精C2H50H4、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5、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①)(3)理解: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一、思维导图二、主干知识总结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应该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4. (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回顾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食盐。
实验步骤:①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质量及水的质量。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的水。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④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2)例题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解析】:(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3)用托盘天平称量5g固体药品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NaCl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Cl.(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答案为:(1)BACD;(2)5;95;(3)B;(4)胶头滴管;搅拌,加速固体溶解.5.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1)思路: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A解析:A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说法不正确。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油污,故说法正确。
C、氢气未被广泛应用,是因为氢气制取成本相对较高,储存和运输较为困难,故说法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故说法正确。
故选:A。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D.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微粒的运动速率B解析:B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改变温度、添加或减少溶剂、添加或减少溶质均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C=A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解析:D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20%100g25g⨯=+,故选项错误;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故选项错误;C、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C析出固体,C是饱和溶液,A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选项正确;故选:D。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知识点包括:
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3. 饱和溶液: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4.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总体积的比。
5. 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
6.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
7.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8. 离子浓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9. 溶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10. 溶剂的种类: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醚等。
1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2. 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一般与压力无关,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13. 溶解热:溶解质在溶剂中溶解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14. 溶解度曲线:描述溶解度随温度或压力变化的曲线。
15. 溶液的稀释:向已有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减小的过程。
这些是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B不正确;
C、t1℃时,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c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
故选C。
5.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正确;C、没有确定溶液的状态,无法判定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故选C。
A、接近饱和的A溶液,降温至10°C时也可能是有晶体析出,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B、蒸发10g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C、由于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到30℃时,一定能溶解A物质,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答案】A
中考化学复习指导: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讲解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稀盐酸需a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若改用a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OH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
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均能发生中和反应。
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能否中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
设a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中和稀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x mol。
NaOH的物质的量=4%40/a gg mol⨯=0.001a mol。
NaOH+HCl—→NaCl+H2O物质的量 1 10. 001a xx=0. 001a( mol)设中和相等物质的量的HCl,需KOH y mol。
KOH+HCl—→KCl+H2O1 1y 0. 001ay=0. 001a ( mol)实际使用的KOH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4%56a⨯mol<0.001a mol,说明提供的KOH的物质的量不足于中和HCl的物质的量。
因此,盐酸未完全中和,反应后的溶液pH小于7,显酸性。
(生成的KCl为中性,故最终溶液因盐酸过量而显酸性。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72.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1)需要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mL。
(2)称量氯化钠,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_和称量纸,然后将称得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水也倒入烧杯中,用______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分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一)计算配制溶液一般有两种情况:1.固体溶解在水中,求配制溶液所需的固体(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常用公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②说明:公式①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变形。
溶剂的体积=溶剂的质量÷该溶剂的密度。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3.4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12/13/2021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2-
科学内容
目标
1.饱和溶液的含义 认识
2.溶解度的含义 认识
3.溶解性表或溶解 度曲线
知道
4.结晶现象
知道
中考概况
广东近年中考中,对本节知识的考查 主要集中在:①对溶解度的理解、大 小的比较、变化趋势及相关计算;② 从溶解度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推断物 质的溶解度;③以溶解度曲线入题, 考查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溶液的 转化方法判断、两饱和溶液溶质质 量分数的比较、结晶方法的选用等; 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12/13/2021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7-
命题解读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根据溶解度数据考查①固体溶解度随温 度的变化规律;②结晶方法的选择;③利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判断一定量水中 最多可溶解的溶质质量或计算(jìsuàn)此时的溶质质量分数;④找出两物质 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区间;⑤计算结晶析出晶体质量等。
A.②中溶液是饱和洛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12/13/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20-
2.(2017·来宾(láibīn))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时配 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 B )
饱和溶液;若 没有剩余固体
,则不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可能是恰好饱和)
12/13/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8溶液与溶解度-
专题08 溶液与溶解度考点归纳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 一、 的 。
2.溶液的组成及其特征:溶液由 和 ,最常用的溶剂是 ;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 、汽油。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 。
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 过程,此过程热量,另一种是 过程,此过程 热量,氢氧化钠、 、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 等物质溶于水吸热, 、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
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 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
(用汽油洗掉油污是 作用,形成 ;用洗涤剂洗油污是 作用,形成 。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减少溶质、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 、改变温度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 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它是溶质与 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的质量—的质量4.溶液的稀释问题(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稀释后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三、配制溶液(例如: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1.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克;需要水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向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要点诠释】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具有加和性,体积不具有加和性,即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液体积。
2.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透明”不是溶液的基本特征,如水、酒精虽然透明,但不是溶液。
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
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要点诠释】
1.理解溶解度需抓住以下四要素:
(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在100 g溶剂中。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用等量的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知识讲解含解析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考纲要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放热,如:NaOH浓H2SO4
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
变化不明显,如NaCl
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大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硝酸铵等。
3.正确区分乳化现象和溶解现象
(1)乳化是使用乳化剂将植物油(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能聚集。
(2)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饱和状态;④单位:g。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2.溶解度曲线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表示的意义
(2)溶解则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的作用下,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乳化作用得到的是乳浊液,溶解后得到的是溶液。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状态:达到饱和时。只有在一定量溶剂中(100 g)达到饱和时(溶解最大限度),溶质的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一个确定的值。
(4)单位:以g为单位。
2.可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认识气体的溶解度。如: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涌出;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3)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这两个条件下才有意义,脱离了这两个条件,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②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一定要指明具体的溶质,同一溶剂对一种溶质已经饱和,但对另一种溶质却不一定饱和。
5.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或者向其中加入同种溶质的固体粉末,看其是否继续溶解,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2)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
(4)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过饱和状态(或溶质未完全溶解)。
4.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溶质和溶剂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3.如果加入水中的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溶质就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把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水中,溶质是氢氧化钙,而不是氧化钙[CaO+H2O=Ca(OH)2];三氧化硫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溶质是硫酸[SO3+H2O=H2SO4]。
考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
(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