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金融内部条件对金融中心的影响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为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区域乃至世界性的金融中心。
本文就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作了具体的阐述,尤其是加强了对内部条件影响的分析。
在众多学者对内部条件的弊端进行质疑的同时,本文通过层次分析说明了内部条件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对更好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economic strength, each government is committed to build a regional and even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financial center made specific, especially to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conditions. While many scholars questioned the drawbacks of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the paper by the level-analysis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through a series of analysis, the writer put forward the personal opin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关键词:金融中心,形成条件,内部条件,上海Key words: financial center, formation conditions, internal conditions, shanghai一、金融中心的概念国际金融中心就是指能够提供最便捷的国际融资服务、最有效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最活跃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的城市,金融市场齐全、服务业高度密集、对周边地区甚至全球具有辐射影响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及启示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及启示【摘要】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在背景和重要性的引言中说明,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作为重要的政策措施,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分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模式、特点、成功经验,并探讨了其启示和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对全国金融创新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贡献和影响,以及对于中国金融行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分析、特点、成功经验、启示、借鉴、重要性、发展、全国金融创新、意义、展望。
1. 引言1.1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背景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是国家为探索创新改革而设立的自由贸易区。
作为全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备受关注。
上海自贸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域,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基础设施,同时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企业。
这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背景还在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上海自贸区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模式,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在开放的政策环境下,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正逐步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活力。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背景是一个融合了地区优势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时代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机遇。
1.2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开放,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上海自贸区通过金融创新,可以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金融创新可以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
金融创新还可以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金融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国际金融重难点:国际金融市场
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一)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范围内,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与通讯网络,进行资金融通、货币和证券买卖及相关金融活动的市场或网络。
❖可划分为四类:▪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二)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间的长短期资金借贷或融通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各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国际金融市场的萌芽◆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到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过程。
❖国际金融市场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
❖19世纪以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于同实物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结算、货币兑换、票据贴现等业务,外汇市场是最早的国际金融市场形式。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初步发展❖19世纪,英国经济迅速发展,凭借发达的国内金融体系政局和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地位的优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金融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伦敦—纽约—苏黎世成为当时著名的三大国际金融中心。
❖(三)国际金融中心的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使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产生变更。
❖20世纪初伦敦占明显优势的格局转变为纽约、苏黎世、伦敦三者各具特色。
▪纽约(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苏黎世(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伦敦❖(四)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金融活动扩展到非居民之间,受到的金融管制较少,发展了“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
❖20世纪50年代,美元资金向欧洲市场的聚集。
❖新型的欧洲货币市场,已形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中的主流。
当时的东京、纽约、伦敦并称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金三角”。
➢目前,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5个区域,其中每个区域又有几个中心城市:❖欧洲区——以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地为主;❖亚洲区——以新加坡、香港、东京等地为主;❖中美洲区——以开曼群岛、巴拿马等地为主;❖北美区——以纽约、蒙特利尔等地为主;❖中东区——以巴林、科威特等地为主。
国际中心城市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国际中心城市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作者:郭佳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6期●郭佳就经济类的话题而言,中心城市发展是一个热门。
国内外大型城市的发展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经济结构转型、加强人才建设等。
通过对纽约、东京、香港、上海等五个城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每个城市的发展轨迹都不同,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积极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人才建设与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圈经济等。
一、纽约(一)发展历程16—17世纪,纽约并不是美国经济的中心,其经济地位并不能和费城与波士顿相比。
纽约真正发展于独立战争后,南北战争前。
独立战争后,美国虽然从大英帝国手中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但也因此丧失了对外贸易的权利,美国商船被禁止同西印度洋群岛进行贸易。
美国商人竭力恢复贸易、开辟新贸易途径,特别是开拓了与中国的贸易航线,获得了宝贵的经济发展机遇。
1814年起,纽约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服务的改进、制度的创新,获得了全美绝大部分的贸易市场份额,开始成为贸易中心。
无论是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和美国本土,纽约都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特别是在纺织品贸易中,纽约占据了主要的市场。
由于纺织品是欧美贸易的大份额,纽约逐渐成为了贸易中心。
随着时间的积累,在贸易带动下,纽约逐渐成为服装、印刷、制糖、皮革、船舶、手工业的中心。
同时,由于资本的积累,纽约也成为金融中心。
银行、证券、保险业等纷纷进入纽约,也促使纽约城市的完善。
由于纽约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逐渐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
(二)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出现了经济衰退。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美国经济结构调整。
二战后,新兴科技产业得到全面的发展,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占有的比重逐渐增长。
计算机、电子设备、通讯器材、医疗设备、飞机制造、导弹制造等行业逐渐兴起。
相比传统行业,新兴产业不依赖钢铁、煤炭、交通,更依赖于人才与智力。
因此,美国西部加利福利亚逐渐成为经济新兴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及其对广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启示近年来,上海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四个率先”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一)发挥金融要素市场优势,全面提升金融创新效应。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具备相对比较齐全的金融要素市场。
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了以金融市场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通过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金融体系基本形成。
金融市场的集聚,为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和开展各类金融产品交易提供了平台,从而使上海成为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金融交易十分活跃的中心。
近年来,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入推进,上海的金融开放、金融发展、金融创新效应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进一步显现。
(二)依托长三角城市群,立足发展国内经济。
与离岸型国际金融中心不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依托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并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将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国内迅速成长的经济体系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周边乃至全国的集聚与辐射效应都已十分明显。
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跨区域资金流动尤其频繁,其规模、流向已对该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三)坚持制度创新,大胆“先行先试”。
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代表的我国金融领域的许多改革措施都放在上海先行先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活力。
上海目前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的主要场所,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债券远期、人民币外汇远期、燃料油期货、刚刚上市的黄金期货以及即将面世的股指期货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基础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都诞生在上海。
(四)实施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1990年,上海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上海浦东新区鼓励外商投资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规定》,对在浦东新区开办的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政策,并对新设金融机构注册、子女入学、升学,员工因公出入境等方面作了非常细致周到的安排。
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四) 次贷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体系 的极度恐慌。欧洲的金融风暴反馈到美 的对外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救
不可持续,引发双重问题
国。美联储听任银行倒闭,未采取任何强 济和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出现了新 有力的行动,酿成了金融系统近乎崩溃的 消费与生产的均衡,加强了国内基础建设。
也有“日本式”经济泡沫因素,是两种形 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 接赈济贫民和失业者;1934 年,将单纯赈
式的综合。
双边贸易协定等,力图将灾难转嫁他国。 济改为“以工代赈”,全国设有名目繁多的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没有 1930 年 6 月,美国关税平均提高了 20% 工赈机关,分公共工程署 (政府先后拨款
等国很少发生经济危机,即便发生,也是 还债务,法国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 生。1934 年初,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
局部的,不会引发全局性的混乱和社会动 款,结果是 1931 年,欧洲最大、最有声 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促使美元贬值
荡。
誉的奥地利信贷银行破产,引起欧洲大陆 40.94%。通过美元贬值,强化了美国商品
上抑制了以过度投机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 从而设置了一个最后贷款人。
“日本式”金融危机,即由于资产价格泡沫
机的发生。
(二) 新古典金融危机:经济周期下 化以及随后的泡沫破裂所带来的金融危机。
第一次金融危机是 1637 年郁金香狂 的世界性危机
前者与国际最后贷款人有关,后者源于虚
热。自 1634 年开始,郁金香成为投机者
1929 年金融危机由经济周期波动引发,
还有持续迹象。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 不应求导致了其价格狂飚到 1000 英镑以 是经济周期中长期潜伏的主要经济问题爆
国际金融中心经验借鉴
一、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经验借鉴1.伦敦:市场主导模式,先进的监管理念和开放的市场体系英国金融市场的监管采用金融服务局(FSA)的单一监管模式,它以原则监管和风险控制为基础,强调与企业的沟通协调而非公开惩戒。
FSA的监管效益是通过仔细测算监管成本与收益后得出的,这一效率衡量方式奠定了FSA的监管程序。
监督官们会定期与金融企业的高管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讨论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监控难题,及时发现经营中的风险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在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同时做好合规性管理工作。
从而既做到防范风险,又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管成本。
这一监管制度既能灵活应对金融市场的新变化,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主动性,同时较好地保护了市场投资者利益,提高了市场的公信力,达到鼓励投资的目的。
伦敦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监管体制的高效灵活上。
以风险环境为基础的监管模式,由相关的公司进行自身管理。
当金融机构想要发展一项新业务时,监管机构要考察它是否计算过和这个新业务相关联的风险及如何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鼓励参与者竞争和创新,这一条正是伦敦排名高于纽约的原因。
基于便利的生活条件、先进的监管理念、宽松与严格兼备的司法体系,伦敦城发育成为一个公正而开放的市场体系,这个市场体系对世界各地的机构和人才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借鉴伦敦金融中心的优势,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发展水平。
(1)改变监管模式,鼓励业务创新我国金融监管采用的是正向清单方式,即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而伦敦在监管上采取的是负向清单方式,即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负向监管模式更有利于金融创新,有利于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发展。
因此,建议在北京金融市场上率先推出负向清单的监管方式,鼓励交易创新,使一流的金融机构和人才有用武之地。
(2)提高监管效率,奠定政策基础北京金融行业的各监管方应率先建立起合作监管的信息平台,把各自掌握的企业信息置于该平台上共享,这么做可以提高监管部门的综合分析能力,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和衰退及其启示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和衰退及其启示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特别对于经济大国来说,能够建立一个在地区乃至全球有着重要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是该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言权、主导权的重要体现。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已有的国际金融中心有清晰、深刻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是伦敦、纽约和东京这三大国际大都市。
其中伦敦是三大中心中历史最悠久的老牌金融中心,纽约则是在二战以后迅速崛起,而东京的金融实力则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
然而,日本80年代的经济泡沫严重,到了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东京的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股市暴跌、银行陷入困境,日本经济由此陷入长期萧条。
日本与中国毗邻,且两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
如今的中国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两国同为贸易大国,连续多年贸易黑字,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等等。
与20实际80年代的东京一样,在中国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呼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而越来越高。
因此,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崛起的过程,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衰退,对于我国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来说意义深刻。
而目前国内关于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过程的研究很少,虽然关于日本经济泡沫的研究很多,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破灭原因的分析,关于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大多局限于对股市、房地产市场的分析,而且这些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
那么,在这场危机前后,东京的金融市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又有了怎样的改变?东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和衰退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进行梳理,在理论上探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衡量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对1980年至2006年的东京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机遇与必要性分析
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与必要性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国内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正日益增长,推进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
同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重心加速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转移,这为中国跻身金融强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国内的现实需求与全球环境下的历史机遇已经为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与基础。
本文将从美国金融危机和国内金融业发展两方面论述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和必要性。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危机;金融改革;在岸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2一、引言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而之后发生的欧债危机,则进一步削弱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量。
2011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加速了世界经济中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
在中国国内,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日益扩展,对于金融产业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虽然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的环境下,中国出口制造业受到很大冲击,但是这同时为中国政府提供了一个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而经济转型的核心便是金融改革。
推进金融改革,使中国金融产业脱去陈旧的制度体制,向着灵活完善的成熟体制发展,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为中国从经济大国转为金融强国铺好道路。
不过,针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表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较强的蝴蝶效应,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不同城市的静态比较竞争优势,同样也取决于其政策和战略的动态比较竞争优势。
可见,中国政府是否能够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政策与战略,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二、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自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关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及全球金融平衡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金融市场国际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各国纷纷探索如何有效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化发展,以增强自身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国家在金融市场国际化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支付系统、结算系统、证券登记结算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对于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国际化进程中,各国应重视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例如,中国在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快速支付系统和电子支付渠道,提升了金融基础设施的水平,为国际资本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
其次,金融市场国际化需要建立透明、规范的监管框架。
监管是金融市场的“守夜人”,必须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
然而,在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不同国家的监管框架发展水平不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各国可以从国际经验中吸取教训,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能力,共同应对金融风险。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第三,金融市场国际化需要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机构是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其竞争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不同国家在金融机构国际化方面有着不同的经验。
例如,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以其国际化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享誉全球。
这得益于香港金融监管机构的高效运行、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政府的支持。
因此,其他国家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在金融机构国际化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最后,金融市场国际化还需要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合作与治理。
金融市场国际化既离不开国内的努力,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各国应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合作与治理,推动建立开放、稳定、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机构,以及主要经济体间的合作,都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效率和稳定性。
美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借鉴及其启示
美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借鉴及其启示本文介绍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和道路、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经验等,并通过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对于北京将要建立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关键词: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经验借鉴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一)一战之前早期的纽约作为庞大的贸易体系中枢,贸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时与之密切关联的金融业的发展。
独立战争期间,华尔街成为美国为战争融资的重要场所。
1792 年,21位经纪商在华尔街签署了《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开设了股票交易所,并创造了证券交易佣金制度。
(二)一战-20世纪50年代始于第一阶段的积累,使得纽约坐上了美国国内金融中心的第一把交椅,一战期间,美国由于作为中立国,其经济不仅未受战争的影响,而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和金本位制的恢复,美元成为国际贸易和清算的重要手段,这使得纽约迅速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
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后的金融改革,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系,即1933年制定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开始了美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历史。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当美国看到有机会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时,整个金融界甚至包括政府,从金融政策、金融设施、金融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为此创造条件。
(三)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纽约建成为全球最具实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特里芬难题。
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的彻底崩溃,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浮动汇率和利率盛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局面,并随着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复兴,涌现了一批国际金融中心。
(四)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美国的金融管制削弱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减缓了其发展速度。
在美国金融界的要求下,1981 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局批准设立纽约离岸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
国际金融
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4)经济稳定增长,文化和地理条件适宜。经济 稳定增长不仅指本地区,而且指整个国家经济 长期稳定增长,甚至指周边国家,即该金融中 心所辐射的广泛的经济区域,也相应的达到较 高的、较长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是因为金融 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结合性资本,金融资本的运 营如同经济的血液循环,没有产业和整个经济 长期稳定发展作基础,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不可能有发展前景。
国际金融
主要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国家如美 国、瑞士,对外放开其金融市场,欧洲 许多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并不大。虽然 欧洲一些金融城市如伦敦正在慢慢复苏 其国际金融运作,但总体上跨国融资活 动规模增加有限,国际金融中心此时处 于缓慢发展阶段。
国际金融
主要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重大的 演变和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 段,纽约、苏黎世的崛起与伦敦并列成为世界三 大国际金融市场。由于战后英国经济的衰退,美 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金供应者,美元成为各国 储备货币和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国际资本的糯 ,使其成为西方最大的国 际金融市场。苏黎世的自由外汇交易和黄金交易 也非常活跃,以至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国际金融市 场之一。第二阶段,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和扩展 。
国际金融
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
金融规模按以往的经验做法,还将金融 机构数量及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纳入其 中。通常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其从业 人员的数量越多,金融实力越强,但这 是建立在单个金融机构实力较大,平均 每个从业人员工作效率较高的条件之上 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小银行数量众多 ,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效率不高,因 此,使用这两项指标时必须慎重。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兼论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离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早期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解是:在境外某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的以本国法定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或交易标的,由非居民参与,不受母国金融监管规则和税制约束的资金融通市场。
19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离岸金融认识的不断深入,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1981年12月美联储授权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境内离岸金融市场(IBF, 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1]。
1986年12月,日本模拟美国的IBF,建立了东京离岸银行市场(JOM,Japanese Offshore Market),并把它作为支持日元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至此,“境外本币”已不宜作为区别离岸与在岸的标准,离岸不再等同于“境外”。
目前区分“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的主要标准已演变为:(1)是否实行比在岸市场更为宽松的监管规则;(2)是否实行有别于在岸市场的差别化的税收政策;(3)交易主体是否为非居民身份。
因此,有学者将离岸金融的定义修改为:“在立法上与国内监管体系相分离的金融活动”。
人们通常把离岸金融活动集中的中心城市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一般来说,早期形成离岸金融中心的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为了规避母国金融当局的金融管制;二是出于避税和节省成本的考虑而将某些金融活动从境内金融市场独立出来。
因此,离岸金融中心通常拥有比母国更为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和税收环境,资本进出更为自由。
1980代之后,离岸金融中心也被某些金融管制较严的国家(如日本)用来作为吸引国际资金和支持本币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二、全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早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1950年代末随着“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大量美元流入西欧;同时,前苏联及东欧等经互会国家吸取朝鲜战争中美国冻结中国在美全部金融资产的教训,将其美元资产由美国转存到西欧各国银行。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屡经变迁,彰显了世界大国的兴衰,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长河之中,更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1.兴起的标志:4世纪中期,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意大利独立城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
2.兴起的原因:(1)佛罗伦萨、威尼斯成为自治城市,为此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佛罗伦萨、威尼斯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
3.衰落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到大西洋沿岸。
(2)16世纪末,尼德兰、英格兰等国家对地中海和东方贸易的渗透等。
4.兴起的影响: 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经济基础。
5.当时的中国(1)随着农耕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同时,明朝推行“海禁”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随后又有一些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明朝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也传到了中国,明代引进的这些农作物新品种,不断推广种植,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二、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17世纪至18世纪后期)1.兴起的标志:在17世纪,阿姆斯特丹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取消金属币兑换业务而发行纸币的银行,也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2.兴起的原因:(1)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3)技术创新:荷兰商人抓住机遇发展造船业,并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中,成为“海上马车夫”。
第十六讲:国际金融中心(ppt 40)
国际金融市场构成和开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 着资本主义消费的开展和贸易的扩展,首先在某 一城市或地域构成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然后 逐渐生长为全国性的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国际化 的开展,那些可以为各种金融业务活动提供最大 便利的国际金融市场就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 像纽约、伦敦等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市场就是这 样开展起来的。另一种方式是某一国度或地域, 应用优越的天文位置和经济环境,实行优惠政策 ,在较短的时间内构成和开展的国际金融市场, 如新加坡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开展就是恰当 的例子。
评价金融中心的目的体系
近些年来,国际金融事业蓬勃开展,由 此评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的体系也在不 时提高,逐渐初级化。自1997年末尾 的东亚金融危机从另一个正面劝诫人们 ,西方国度以往评价金融中心的目的体 系,更应改造。明天评价金融中心的目 的体系应为:
评价金融中心的目的体系
(1)金融规模、效率、平安目的。评价 金融中心最主要的是看外地的金融状况 如何。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市 场风起云涌,变化猛烈。为此,能否维 持一定的买卖规模到达较高的效率,保 证买卖的平安,就成了评价金融中心的 基本性目的。
二、树立系统、严明、高效并契合国际惯例 的金融及经济监视机制。金融中心即使有了 健全的金融法则,也会因没有相应的监视机 制与之相配合而破绽百出,甚至衰落丧失。 东京金融中心虽然80年代开展势头十分凶猛 ,一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金融中 心。但是,由于其监视机制不完善,90年代 初期以来,金融丑闻屡屡曝光,从而严重损 坏了其世界顶尖金融中心的笼统,迫使资金 少量外流,国际位置迅速下降。
国际金融三大金融体系特点总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一)主要内容: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即所谓的“双挂钩”体系。
2.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储备制度上,美元取得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地位。
4.对外汇交易不的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和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5.为了保证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质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二)特里芬难题由于规定了双挂钩制度,由于黄金的产量和美元黄金储备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于是,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
美元的这种两难,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预见的,故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制度,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或可称为人们对美元可兑换性的信心危机。
(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1.作用:①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因而汇率相对稳定。
②在这一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支付手段,美元又等同于黄金,可作为黄金的补充,这在一定条件下解决了和国际支付不足的问题。
③为了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战后建立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在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建立多边支付关系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尤其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形式的短期和中期贷款,可以暂时缓解会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所造成困难,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历史性探究.doc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历史性探究伴随着生产力和金融业的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以及全球化三个阶段。
随着历史的推进,金融业地位的不断上升,各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图都在不断上升,并且已经作为国际金融竞争的重要内容。
论国际金融的风险与建议一、各阶段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分析国际金融中心萌芽阶段,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有意大利的诸城邦(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该阶段的后期,英国伦敦也开始初露端倪。
首先兴起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弗洛伦萨,它们是伴随早期欧洲商业革命最早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商业革命之前,欧洲经济的日常交易往往通过交换实物才得以完成,货币的作用比较小。
意大利是当时欧洲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欧洲的中心。
拥有最发达的城邦经济,最大的商人资本、最早的专利法律以及16世纪前最发达的丝织工业、玻璃制造业等。
依托于兴旺的国际贸易和对君主的信贷,13世纪的威尼斯获得当时世界上最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的殊荣。
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霸权国家,执世界贸易之牛耳,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是17世纪欧洲商业、制造业和金融最发达的地方,阿姆斯特丹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并在18世纪末达到顶峰。
因其缺少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以及长期的战争,荷兰随着海上贸易霸权旁落英国而衰落,拿破仑大军的入侵终结了阿姆斯特丹的光辉。
英国在该阶段末期崭露头角,依靠本身港口和商业优势及强大的军事力量,英国开辟了全世界最繁荣的港口贸易。
到18世纪,英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和商业优势,齐全的要素市场,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为其长达数百年的国际金融中心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和繁荣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有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和新加坡等。
英国是该阶段最有研究价值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伴随工业革命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了金融管理的国家职能和现代银行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某种阶段,将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作为标志。
各个世界经济强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力推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地位也随之增强,但我国却缺乏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成型国际中心。
随着全球经济战略向亚太地区的转移,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遭到了冲击,而这也有利于我国建立并发展国际金融中心。
我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药明确目标,从而找到适合国情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实力,促进经济金融的共同发展。
一、国际中心的形成模式1.伦敦伦敦作为世界形成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凭借英国在19世纪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金融创新推进的过程中,活跃了交易数量,丰富了金融产品,伦敦属于自然形成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但在20世纪受到了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挑战后,推动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变革,打造出具有多样性的发达金融市场。
2.纽约纽约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哈德逊河河口,是美国最大的海港,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自19世纪以来,纽约贸易就已经非常发达,在经过许多金融改革之后,纽约突破了传统制度的瓶颈,充分发挥优越的港口条件,依靠制度创新不断推动经济和金融的快速发展。
3.东京东京在二战之后加快了经济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崛起,在20世纪60年代东京通过推动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
在20世纪80年代,东京通过金融自由化改革和跨国投资的兴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但受到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影响,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有所下降。
4.新加坡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较小,并且国内资源匮乏,但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亚洲美元市场的特色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在20世纪50年代脱离了马来西亚联邦的通知,在正式宣布独立后,新加坡打破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良好基础,通过实施许多优惠政策,完善相应的金融制度,成功的吸引了外资流入,完善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同时,也树立了新加坡在世界国际金融中心中的特殊地位。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1.经济实力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英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GDP总量以及人均GNI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让金融市场更为成熟,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集聚、分配及反映的功能。
只有完善了金融市场,才能丰富金融工具,培养更多的高端金融人才,加强金融业的发展,加强金融业在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自由化程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健全的法规制度,来为金融中心的自由化程度提供保障。
各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都受益于政府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你的支持力度。
通过放松管制,来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还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国际金融中心的自由化程度进行控制,通过监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来保障经济的稳定性。
3.优越环境通过分析各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可以发现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都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具有便利的交通,才能保证贸易的发展,使得金融交易能够在全球进行不间断交易,随着各个金融中心高新通讯手段的运用,以及金融业务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优越的地理环境,更能加强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
三、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比较及启示1.明确发展模式我国应当根据各国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经验,明确发展模式,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初期阶段,在许多设施和人才不能够满足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需要时,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合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还能保障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定发展。
2.重视风险管理国际金融中心的应当密切关注风险管理,充分吸取2008年金融危机投行无止境的金融创新,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视,迅速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扩大金融创新的规模和速度的同时,正确认识到金融风险的积累,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风险管理标准,并加强高端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国际金融中心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3.加强国际化进程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加强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在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变化的同时,加快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When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will be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s a sig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the world economic powers, the strong impetu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can not be separated.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e world's economic status has been enhanced, but China has a lack of economic strength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atch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With the transfer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trategy to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the status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has been hi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China. China'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construction take medicine is clear about the goal, in order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condi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formation pattern,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First,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1 LondonLondon as the world formed the earlies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with British in 19th century's most powerful economic strength,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ive in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enrich financial products, London belongs to the natural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but in the 20th century by the challenge of oth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promote financial freedom is the core of financial reform, to create a diversity of financial marke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2 New YorkNew York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Hudson River Estuary, is the largest sea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superior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world's lead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Since the 19th century, New York trade is already well developed, after many financial reform, New York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cellent port conditions, rely 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finance.3 TokyoTokyo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accelera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achieve the economic rise of, in the six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okyo by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with superior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anufacturing center of the world. In the eigh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okyo by the rise of th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form and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but by the effect of the Japanese economic bubble burst, Tokyo'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has also declined.4 SingaporeSingapore's land area is small, and the lack of domestic resources,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formation of the Asian dollar marke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ingapore in the 20th century 50s from the notice of 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 after the form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Singapore broke the resource constraint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superi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finish good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system, the success of attract the inflow of foreign capital, perfect financial market in Singapore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establish Singapore's special status in the world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Two,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1 economic strength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enter need to have a strong economic strength as the basis,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Singapore, as well as the total amount of GNI and GDP per capita has a strong economic strength. Only a strong economic strength, in order to make the financial market more mature, give full play to the financial market financing, gathering, distribu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function. Only by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order to enrich the financial tools, training more high-end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to strengthen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the region gdp.2 degree of freedom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need a sound regulatory system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degree of liberaliz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benefiting from the government in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your support. Through deregulation,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preferential conditions to speed up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It also needs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control the degree of liber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an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nomy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financial markets.3 superior environ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eac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we can find that thes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With convenient traffic, in order to ensure the trade development, mak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to uninterrupted transactions in the global, with the use of each financial center of high-tech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business electronic degree, superior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of financial market.Thre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formation model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1 clear development modelOur coun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t is clear that the development mode, initial stage 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many facilities and personnel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s important role, strengthen improv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create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and reasonable use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of stable development.2 pay attention to risk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risk management, and fully absorb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 investment bank's endless financial innovation,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