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大肠俞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40例

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40例

me n t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t r o l g r o u p, 2 0 f o r e a c h . Th e y we r e t r at e e d b y d e e p n e e d l i n g a t Da c h a gs n h u ( B L 2 5 ) wi t h e l e c t r i c - a c u p un c t u r e , a n d t r a i— d

Ob j e c t i v e T o r e s e a r c h t h e t h e ap r e u t i c e f f e c t o f d e e p l y n e e d l i n g D a c h a n g s h u ( B L 2 5 )w i t h e l e c t r i c -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r at e me n t o n f e mo r a l
大肠 俞 深 刺 施
机 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每 组 2 O例 ,治疗组采 用大肠俞 深刺施以 电针的方 法,对 照组 采用传统针刺施 以电针 的方 法,连 续治 疗 2 0次
后 , 对 比 2组 疗 效 。结 果 治疗组痊愈 3 5 % ,好 转 6 0 % ,无 效 5 %;对照组痊愈 1 5 %,好转 6 0 % ,无 效 2 5 % 。结 论
CI i n l ca l Obu r v ̄ i o n on 3  ̄ e a t i r w Fe mor el Ne u r a l 暑I a of LI DP on t he W , of De ep I y Ne edl J r w
Wa n g ̄ . in f e ( Y u e Y a n gHo s p i t a l o fT C M,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 Y u e y a n g 4 1 4 0 0 0 , C h i n a )

深刺大肠俞、秩边穴结合耳穴揿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深刺大肠俞、秩边穴结合耳穴揿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中医中药·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12月第27卷第35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7No.35December 2020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特别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经外力作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运动与机体健康,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深刺大肠俞、秩边穴结合耳穴揿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陈满朝曹春兰郭馨洁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针灸科,江西婺源333200[摘要]目的探讨深刺大肠俞、秩边穴结合耳穴揿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40例与36例。

对照组施以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组施以深刺大肠俞、秩边穴结合耳穴揿针为主治疗,对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7、10、12d 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7、10、12d 后,治疗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深刺大肠俞、秩边穴结合耳穴揿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深刺大肠俞穴;深刺秩边穴;耳穴揿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0)12(b)-0174-03Clinical effect of deep needling of Dachangshu and Zhibian acupoints combined with thumb -tack needle for subcutaneous embedding in ears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CHEN Man-chao CAO Chun-lan GUO Xin-ji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Wu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Province,Wuyuan 333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ep needling of Dachangshu (BL25)and Zhibian (BL54)acu⁃points combined with thumb-tack needle for subcutaneous embedding in ears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Methods A total of 76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admitted to Wu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Province from June 2017to February 2019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40)and treatment group (n =36)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filiform needling was used,while in the treatment group,deep needling of Dachangshu and Zhibian acupoints combined with thumb-tack needle for subcutaneous embedding in ears was adopted.The clinical 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an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scores at pre-treatment and 4,7,10and 12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After 4,7,10and 12d treatment,the VAS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group,the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Deep needling of Dachangshu and Zhibian acupoints combined with thumb-tack needle for subcuta⁃neous embedding in ears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Key words]Deep needling of Dachangshu acupoint;Deep needling of Zhibian acupoint;Thumb-tack needle for sub⁃cutaneous embedding in ears;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8A301)174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12月第27卷第35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7No.35December 2020·中医中药·缓解患者病情、重新恢复正常行走与运动功能的关键[1-2]。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_韩超_孙忠人_岳金换_等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_韩超_孙忠人_岳金换_等

治愈率96.7%,3个月复发率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和26.7%。

两组均无感染病例发生。

治疗组利用针刀松解,加上药物外治,疗效确切,疗效巩固,无注射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与万松[12]临床观察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本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李立.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6):662.收稿日期:2013-08-11基金项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科研项目(2012RCL01)。

作者简介:韩超(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刺治疗痛证临床疗效的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孙忠人(1960-),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针灸防治脑脊髓疾病的组织损伤修复。

[2]丁晓丹.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6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0):76.[3]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62-163.[4]陈德松.局部封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7.[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6]林秀莉.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5例[J].广西中医药,2011,34(3):52.[7]范田富,胡彦卿.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8):16.[8]金晓平.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8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433.[9]程海龙.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2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8):36.[10]翁国盛,唐劲松.皮肤针放血合新伤二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3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20(2):52.[11]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李万松.温经十味方熨烫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8):93.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2.054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韩超1,孙忠人2,岳金换1,张秦宏3,王德龙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目的:对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疗效评价,为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决策提供思路与参考。

俞昌德教授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经验介绍

俞昌德教授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经验介绍
关 键 词 : 骨神 经痛 ;针 灸 ; 昌德 坐 俞 中图分类号 :75 2 R4. 4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0 3 8 2 1 )2 0 2 - 1 1 0 — 3 X(0 0 0 - 0 4- 0
俞 昌 德 教 授 ,原 福 建 中 医 学 院 针 灸 教 研 组 主 任 , 士 生 导 师 , 力 于 针 灸 教 学 、 床 与 科 研 3 硕 致 临 0 余 年 。 治学 严 谨 , 研 《 其 精 内经 》 《 经 》 《 灸 甲乙 、难 、针 经 》 医籍 , 采众 长 , 汇 古今 , 术 精 湛 , 床 擅 等 博 融 针 临 长 应 用 各 种针 灸 特 色 疗 法 , 疗 多 种 疑 难 杂 症 。笔 治 者 有 幸 在 门 诊 随 师 临证 , 老 师 口授 心 传 , 得 略有 所 悟 。现 不 揣 冒昧 。 俞 老 师治 疗 坐 骨 神 经 痛 的 经 验 将 介绍如下 . 以飨 同道 : 1 注重 中 西诊 断 。 明确发 病 原 因 俞 教授 认 为 :治 疗 本病 之前 首 先要 明确本 病 的 诊 断( 包括 中 医和 西 医诊 断 ) 这 对 后 续 的治疗 及 判 , 断预后 具 有非 常重 要 的 意义 。现代 医 学 主要 是根 据 疼 痛 的部位 、 质 、 痛部 位 、 腿抬 高 试 验 、 像 学 性 压 直 影 技 术等 特点 加 以诊 断 , 不难 判定 。 但是 更 重要 的是 一 定 要 明确 其病 因 , 清坐 骨 神经 痛 是原 发 性 的 , 是 分 还 继 发性 : 根性 的 , 是干 性 的 。而 影像 学 的 X线 检 是 还 查 、 T MR 对 明 确 坐 骨 神 经 痛 的 病 因 及 其 性 质 有 C、 I 重 要 意义 。一 般情 况 下 , 针灸 对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 腰 椎 退 行性 改变 、 骶 神经 根炎 、 腰 梨状 肌综 合征 等引 起 的疼 痛效 果较 好 ,预后 良好 ;但对 由于 腰椎 管狭 窄 症 、 尾肿 瘤 、 椎 结 核 、 体 转移 癌 引起 的则 不 宜 马 腰 椎 采用 中医针灸 治疗 。 注重 本病 的 中医辨 证 分型 及 用药 ,俞 昌德教 授 认 为 : 病如感 受 风 寒湿 外 邪 者或 体位 不 当 , 本 突施 暴 力使 腰 部 筋 脉 受 损 , 证 多 实 , 病 多 急 ; 其 发 由于 体 虚 长期 劳损 , 肾精 亏 损所 致 者 , 或 其证 多 虚 , 发病 多 缓 。 就诊 时应 根 据其 临床 表 现 , 本病 分 为风 寒 湿型 、 将 湿 热型 和 肾虚气 血 不 足型 而 予辨 证论 治 。但是 临床 上 本病 往往 虚实 夹 杂 , 热兼 有 或寒 热不 甚 典 型 , 常 寒 虚 见 肾虚则 经 筋失 养 , 实乃 气滞 血瘀 , 脉 不通 。 经 2 强调分 经 辨证 。 重手 法补 泻 注

针刺和温针两种治疗方法对坐骨神经痛疗效影响的研究

针刺和温针两种治疗方法对坐骨神经痛疗效影响的研究

针刺和温针两种治疗方法对坐骨神经痛疗效影响的研究(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人民医院广东汕尾516622)【摘要】目的:针灸和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对坐骨神经痛疗效影响。

方法: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

本文以疼痛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

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主要症状的广义坐骨神经痛患者60例选入本研究,并随机选入针刺组30例和温针组30例,针刺组应用针刺但不艾灸的方法。

1次/日,连续两周;针刺组应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1次/日,连续两周。

疗程共为两周,结束后对比观察患者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症状。

结果:针刺组30例总有效率为90%,温针组30例总有效率9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组。

【关键词】针灸和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中图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32-01 坐骨神经痛系一综合症,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

是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近些年来尤其常见于做办公室工作和使用电脑时间过长的人群。

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其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通络及其分布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部外侧)内的疼痛,在持续性钝痛的基础上有发作性加剧。

笔者自2009年6月以来采用针灸和针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该疾患60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作了两种治疗方法对疗效影响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1.1 病例选入标准包括: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症、退行性脊椎病、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至少具备三大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减退)中1项者,25-55岁,男女不限。

排除标准包括:具备明显手术指征,即明显的椎间盘脱出、合并严重的椎管狭窄者;合并严重其它系统活动性病变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大肠俞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

大肠俞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

大肠俞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大肠俞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

大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大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大肠俞。

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大肠俞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

大肠俞的准确位置图大肠俞主治病证大肠俞主治胃肠、腰骶、下肢等疾患:如反胃噎膈,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肠澼泄痢,便秘脱肛,脏毒便血,遗尿癃淋,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腰脊疼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肠鸣,痔疾,腰痛,泄痢,腰脊痛,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现代又多用大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腰部软组织损伤,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肠出血,遗尿,肾炎,淋病等。

大肠俞主治胃肠、腰骶、下肢等疾患:如反胃噎膈、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肠澼泄痢、便秘脱肛、脏毒便血、遗尿癃淋、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等。

大肠俞穴主治腰脊疼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

大肠俞穴主治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腰痛。

大肠俞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以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

现代又多用大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腰部软组织损伤,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1.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2.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3. 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4.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大肠俞的功效与作用大肠俞具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

大肠俞为治疗大肠腑病的重要腧穴,也是治疗腰部疾患的主穴。

大肠俞位于第4腰椎旁,与大肠腑内外相应,是大肠之气转输之处,大肠为传导之官,故可治疗肠病、痔疾。

大肠俞位于腰部,故可治疗腰痛。

大肠俞有通调大肠之功,主治大肠疾患。

治肠鸣泻痢、绕脐切痛、腰痛、腹胀、食不化、大小便难。

大肠俞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大肠俞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大肠俞穴的作用功能主治1. 概述大肠俞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人体背部,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和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大肠俞穴的作用、功能和主治。

2. 作用大肠俞穴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温通经络:刺激大肠俞穴可以起到温通经络的作用,帮助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经络畅通。

•散寒化湿:大肠俞穴的刺激可以帮助人体散寒化湿,改善寒湿体质。

•疏散风热:刺激大肠俞穴可以疏散体内的风热,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消肿止痛:大肠俞穴的刺激有助于消肿止痛,特别适用于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疾病。

•调节肠胃功能:刺激大肠俞穴可以起到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帮助缓解便秘、腹胀等问题。

3. 功能大肠俞穴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温通经络大肠俞穴的刺激可以促进经络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的代谢和营养供应,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3.2 散寒化湿通过刺激大肠俞穴,可以调理寒湿体质,改善寒湿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关节疼痛、腰腿酸痛等。

3.3 疏散风热大肠俞穴的刺激有助于疏散体内的风热,缓解发热、咳嗽、喉咙痛等风热症状。

3.4 消肿止痛刺激大肠俞穴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的代谢和修复,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疼痛。

3.5 调节肠胃功能大肠俞穴的刺激可以调节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吸收,改善便秘、腹胀等肠胃不适症状。

4. 主治大肠俞穴的主治范围广泛,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感冒、咳嗽、喉咙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风湿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疼痛疾病;•肠胃不适、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皮肤湿疹、瘙痒等皮肤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

5. 使用方法大肠俞穴的刺激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进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按摩:用手指在大肠俞穴上进行轻柔按摩,每天按摩10-15分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2.针灸:将针灸针插入大肠俞穴,每次针灸15-3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次数和次数间隔。

6. 注意事项使用大肠俞穴刺激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个人情况不同,对大肠俞穴的刺激反应也有差异,如果刺激后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停止使用。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中医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中医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中医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下列各组舌象中,均属于阴虚证的是()。

A.裂纹舌、瘦薄舌B.裂纹舌、强硬舌C.点刺舌、短缩舌D.瘦薄舌、吐弄舌2.症见牙龈肿痛,舌红,脉滑数,属于()。

A.胃火炽盛证B.小肠实热证C.肝胆湿热证D.肺热炽盛证3.眩晕,面红耳赤,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者,证属()。

A.肝阴虚证B.肝阳上亢C.肝火炽盛D.肾阴虚证4.患者逐渐出现双下肢痿软,周身无力,胸闷脘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清燥救肺汤B.知柏地黄丸C.加味二妙丸D.虎潜丸5.男性,4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20年。

刻下见双下肢浮肿,脘腹胀满,口渴不欲饮,腰膝酸软,小便短少,舌暗苔白润,脉沉涩。

其辨证为()。

A.脾阳虚衰证B.瘀水互结证C.湿毒浸淫证D.水湿浸渍证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不属于医师所履行的义务的是()。

A.保护患者隐私B.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C.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技术水平D.参加专业学术团体,担任学术职务7.既能治疗风寒湿痹,又能治疗疥癣、湿疹的药物是()。

A.海桐皮B.威灵仙C.川乌D.桑枝8.最能反映半表半里证的特征性症状是()。

A.胸胁苦满B.口苦咽干C.寒热往来D.不欲饮食9.下列关于道地药材对应正确的是()。

A.福建赤芍B.江西苍术C.江苏白芍D.浙江白术10.常用冰片而不用麝香治疗的是()。

A.水火烫伤B.血滞经闭C.咽喉肿痛D.跌打损伤11.可用牡蛎不用龙骨的是()。

A.肝阳上亢,头痛眩晕B.肾虚不固,遗精滑精C.瘰疬痰核,癥瘕积聚D.心神不宁,失眠多梦12.脏腑热极与血分热盛均可见的表现()。

A.裂纹舌B.齿痕舌C.点刺舌D.胖大舌13.具有行气散结,化痰降逆的方剂()。

穴位深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88例

穴位深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88例

穴位深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88例
郑彤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1998(018)006
【总页数】1页(P42)
【作者】郑彤
【作者单位】天津市塘沽区向阳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54.2
【相关文献】
1.穴位埋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8例疗效观察 [J], 葛宙挺
2.经筋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J], 许军峰
3.浅谈穴位深刺法的临床应用 [J], 郑彤
4.向诗余用环跳穴齐刺法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经验 [J], 金玉
5.古典刺法在治疗坐骨神经痛中的应用 [J], 邓行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寻求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到目前为止确有疗效的常用治疗方法,归纳出其研究的发展过程,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研究计划和检索策略,全面收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公开发表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结果:对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检索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寻求到了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到目前为止确有疗效的常用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可靠的研究依据。

【关键词】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研究发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疼痛,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

即在一侧腰部、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或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夜间或咳嗽、行动时疼痛加剧。

患侧腰、骶、髂、臀、腓、踝等处可有明显的压痛点。

坐骨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以继发性多见。

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

多因正气不足,卫阳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因跌仆闪挫,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卧床,生活自理困难。

减轻病人痛苦。

临床上,多采用针灸治疗、药物治疗和理疗治疗坐骨神经痛。

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过去的临床报道通常解释针刺是否对坐骨神经痛有效,同时与中药比较疗效,而最近十几年中很多实验目标集中于解释针刺对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明确针刺对于坐骨神经痛的作用不仅仅是镇痛作用,现将有关实验研究介绍如下。

1.2方法1.2.1针灸并用疗法近代医家、生理学家研究都证实,针刺人体腧穴可以促进脑和脊髓释放出钾离子、钙离子、5-羟色胺、内源性阿片肽等化学物质,可使神经递质的成分发生改变,进而阻滞痛觉的神经传导,发挥针刺镇痛的效果。

而灸法主要是用艾火温和的热力扩张治疗部位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并加速穴区组织内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特别是致痛物质的吸收、转移和排泄,从而达到或加强止痛的效果。

圆利针深刺代秩边治坐骨神经痛验案2则

圆利针深刺代秩边治坐骨神经痛验案2则
B
DOI:
10
19621/
cnk
i
11

3555/r
2020
0247
j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 坐 骨 神 经 通 路 及 其 分 布 区 域 出
现疼痛的一种疾病 [1]. 坐 骨 神 经 痛 常 因 受 邻 近 病 变 组
织的压迫或刺激,产生 沿 坐 骨 神 经 通 路 的 腰 部、臀 部 向
股后、小腿外侧和足外 放 射 性 疼 痛,疼 痛 以 持 续 性 钝 痛
强刺激 3 次,缓缓出 针;其 余 穴 位 常 规 针 刺. 针 刺 后 患
者可下地行走,肢体麻木减轻,治疗 3 次后彻底缓解.
3 讨论
坐骨神经痛保 守 治 疗 包 括 传 统 针 灸 [2]、温 针 灸 [3]、
中药 [4]等,均 有 一 定 的 疗 效. 坐 骨 神 经 痛 病 机 多 为 痰
感传至脚下才能发挥疗效.大肠俞、肾俞、腰阳关可补肾
助阳、疏通局部气血;“腰部委中求”,委中为足太阳膀胱
边;取 0
8 mm×15 mm 圆 利 针 常 规 消 毒,医 者 保 持 针
经合穴,可疏通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圆利针深刺代秩边
向足部放射),再强刺激 3 次,缓缓出针.
还应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以保证疗效.
的系统评价[
J]
北方药学,
2015,
12(
6):
184

185

片显示:腰椎生 理 曲 度 存 在;腰 L3 ~L5 段 椎 间 盘 有 膨
[
3]沈智周 温针 灸 疗 法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所 致 坐 骨 神 经 痛
程度狭窄.查体:
L3 ~L4 椎 旁 压 痛 (+ ),左 侧 较 重;腘

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40例

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40例

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40例王艳锋【摘要】目的研究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施以电针的方法,连续治疗20次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5%,好转60%,无效5%;对照组痊愈15%,好转60%,无效25%.结论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3(011)013【总页数】2页(P43-44)【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大肠俞;电针【作者】王艳锋【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岳阳,414000【正文语种】中文股神经痛多由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相对于坐骨神经痛,其发病率较低,所以临床报道相对较少。

笔者临床以大肠俞深刺施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股神经痛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2岁,病程7天至2年。

临床均有股前区或腹股沟区疼痛,部分病例可有疼痛向会阴部、股前内侧、小腿内侧甚至足内侧放射。

查体可见腰3/4椎间隙及棘旁压痛,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膝反射减弱。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俯卧位,取双侧大肠俞、关元俞,其中患侧大肠俞为主穴,余为配穴。

皮肤常规消毒后,患侧大肠俞以3寸毫针斜向上方约10~15°角深刺,至患者有酸胀或触电感并放射至大腿前侧方为得气;配穴以2寸毫针常规操作。

诸穴得气后接通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刺激,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

此时,患者患侧大腿前侧肌肉呈现有节律地跳动,术者亦可用手探及。

大肠俞、关元俞深刺并加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大肠俞、关元俞深刺并加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大肠俞、关元俞深刺并加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

该病常常由于腰部劳损或疲劳、坐姿不当等原因导致椎间盘的脱出或破裂,使得神经根受到压迫或牵拉,导致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其中,穴位针灸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大肠俞和关元俞是常用的针刺穴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炎等作用,被认为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是针灸技术中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电刺激可以增强穴位的治疗效果。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大肠俞、关元俞深刺并加电针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俞、关元俞深刺并加电针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穴位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本研究将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病程较短,无手术治疗史;(3)年龄18岁以上,无明显认知障碍或心理障碍。

3.2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单臂前瞻性研究设计,所有患者均接受大肠俞、关元俞深刺并加电针治疗。

治疗周期为6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30分钟。

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收集相关的临床数据。

3.3 测量指标本研究主要测量指标为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柱病学会(EuroQol)生命质量调查表(EQ-5D)、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数据。

另外还将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例如出血、感染等。

四、研究意义针灸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探讨大肠俞、关元俞深刺并加电针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有助于针灸治疗在临床中的推广和普及。

针灸穴位 大肠俞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大肠俞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大肠俞穴说明指导书总述大肠俞,经穴名。

出自《脉经》。

别名裂结俞。

属足太阳膀胱经。

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4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4、5腰神经皮支,深层为第4、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

主治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直刺0.8-1.2寸。

1.名称大肠俞穴2.别名裂结俞3.出处《脉经》4.隶属足太阳膀胱经5.位置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6.主治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7.功能温里散寒,通调肠腑。

8.操作直刺0.8-1.2寸9.主要配伍配气海穴、天枢穴、太溪穴治绕脐切痛10.定位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11.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有第4腰动、静脉后支。

布有第 4、5腰神经皮支,深层为第 4、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

12.名词释义大肠,大肠腑也。

俞,输也。

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13.功能作用温里散寒,通调肠腑。

14.详细主治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15.详细操作俯卧,位于第四颈椎棘突下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

直刺0.8-1.2寸。

艾炷炙5-0壮,或艾灸炙10-20分钟。

16.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肠出血、淋病、遗尿、肾炎、脚气、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急性肠梗阻、阑尾炎、坐骨神经痛。

17.配伍1、配气海穴、天枢穴、太溪穴治绕脐切痛。

2、配肾俞穴治洞泻、食不化。

3、配中脘穴、膀胱俞穴魂门穴治肠鸣。

4、配中脘穴、小肠俞穴、合谷穴治痢疾。

5、配曲泉穴、阴陵泉穴、然后穴治泄泻。

6、配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治便秘。

7、配长强穴、承山穴、百会穴治脱肛。

8、配足三里穴、关元穴、肾俞穴治遗尿。

9、配小肠俞穴治小便难。

10、配章门穴、膈俞穴、胃仓穴治脊强不得俯仰。

18.附注暂无资料。

19.相关论述1、《脉经》:“大肠俞在背第十六椎。

针刺大肠俞、委中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针刺大肠俞、委中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针刺大肠俞、委中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深度针刺大肠俞及抬腿直刺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96例,治疗采用深刺大肠俞,抬腿直刺委中穴为主。

对照组54例,按常规操作针刺大肠俞、委中等穴。

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好转53例,未愈2例,;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40例,未愈5例。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深刺大肠俞,抬腿直刺委中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针刺深度2.5—3寸,注意手法和量学要求。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疗法;大肠俞;委中;深刺;抬腿取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顽症之一。

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使相邻的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

由于95%的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5及腰5骶1椎间隙。

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腰痛,坐骨神经痛。

笔者采用深刺大肠俞、抬腿直刺委中穴治疗腰突症伴有坐骨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治疗150例患者,全部病例除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腰椎间盘突症诊断外,全部做腰部CT或MRI确诊。

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两组。

治疗组96例,男73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9.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

对照组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等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有关标准。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主穴:大肠俞、委中穴。

配穴:腰椎夹脊穴、秩边、环跳、阳陵泉、飞扬、昆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e h r p ui feto o t it . trt ea e t efe n r ai e c c s a c
、 1 e o,s Sitaau e; on L 2 D ca gh ) K yL r c i /cpt r P it 5( ahn su ;NedigD ph w dJ ac h B el e t n
2) 5
L uBd n , a gZ i n ( . efs Aflt sil f u a o ee f C , hn sa 1 0 7 C ia o ia Hu n hg g a 1 Th rt fi e Hopt nnC lg M C agh 0 0 , hn ; i i d a ao H l oT 4
6 e fc i e a d 2 i ef c ie i h r t n r u fe tv n n f t t e te me tg o p,a d 7,1 ,1 e v n a n 1 8,4 i h o t l r u n t e c n r o p,r s e t ey,w t i n f o g ep c i l i h a s ii v g —
维普资讯
中 国 针 灸 20 0 2年 7月 第 2 2卷 第 7期
文 章 编 号 :2 52 3 ( 0 2 0 —4 10 0 5 —9 0 2 0 )70 5 .2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6 R 4 . 文献标识码 : A
深 刺 大肠 俞 为 主 治 疗 根 性 坐 骨 神 经 痛 临 床 观 察
娄 必丹 黄 志 刚
( .湖 南 中 医 学 院 附属 第 一 医 院 , 沙 4 0 0 ;2 1 长 10 7 .长 沙 卷 烟 厂 职 工 医 院 )
[ 要】 方法: 9 根性 坐骨神 经 痛 患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组 与对 照 组 。 治 疗组 5 摘 将 6例 6例 治 疗 采 用 芒 针 深 刺 大肠 俞 为主 , 照组 4 按 常规 操作 针 刺 大肠 俞等 穴。结果 : 对 0例 治疗 组痊愈 2 例 , 效 2 1 显 7例 , 有 效 6例 , 效 2例 ; 照组 痊愈 7例 , 效 1 例 , 效 1 无 对 显 1 有 8例 , 效 4例 。 两组 比较 , 显 率差 异有 无 愈
a t f rnebt e rus( cn ieec ewentet ogo p P<O 0 ) C n l in D e ed n t i it ca gh B 5 a df hw .5 . o c s epnel a np n h su( L 2 )hs uo i g ma o Da n
显著 意 义 ( P<0 0 ) .5 。结论: 深刺 大肠 俞 为主 治 疗根 性 坐骨神 经 痛有 较好 疗效 。 [ 主题词] 坐骨神 经 痛/ 灸疗 法 ; , 针 穴 大肠俞 ; 刺深 度 针
C ii l be vt no rame t f o cai yD e e l ga i on ah n s u( L l c srai nT et n t it ab e pNedi t n aO o o Ro S c n ManP it c a gh B D
床 上分 为 根性 和 干性 两 种 。根性 坐 骨 神经 痛是 腰骶 神经 根 受 损后 产 生 炎 性 水 肿 而 造 成 的疼 痛 , 主要 原
. +
. {, 一 一 + + | 床 研
一 一 { + Iபைடு நூலகம் 究 苑
部 压 痛 明显 , 直腿 抬 高试 验 、 胸 试 验 阳性 , 分 患 颏 部 者膝、 反射减弱或消失 , 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 踝 小 腰 椎 X线 摄 片 可 见 腰 椎 旁 曲度 变 直 、 间 隙变 窄 、 椎


坐骨 神经 痛 是 沿坐 骨 神经 通路 及其 分 布 区 内的
放 射性 疼 痛 , 由多 种 原 因引 起 的疼 痛 综 合 征 。 临 是

~临

急性 或 亚急 性起 病 , 侧腰 部 、 一 臀部 、 大腿 后侧 、 小 腿后 外 侧及 足 外 侧 发 生 放 射 性 、 灼 样 或 针 刺 样 烧 疼痛 , 用力 及 咳 嗽 、 喷嚏 时加 重 , 腰部 活 动受 限 , 臀 腰
2 opt f t f n res hn s a i rt atr ) .H i o a dWokr,C agh g et F c y s a S fa l C a e o
l btat Meh d 9 ae fo t c taw r dml ii t et n ru 5 ae)adcnrl o p A s cJ r tos 6csso o i i eer o yd d i ot amet o p(6css n o t u r sac n a ve n r d g og r ( 0css . e r et yde edi t i on ahn su( L2 )w t no ae ede a druie 4 ae) Thyweet ae b epnel ga npit ca gh B 5 i eln t nel, n t r d n ma D h g d o n au u cue t c agh B 5 adoh r it, epcie . eut 2 ae r r , 7makdyef t e cp ntr h n su( L2 ) te ns rset l R sl 1 ss e ue 2 r el f ci , a Da n o p vy s c we c d e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