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
(整理)抗生素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1.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类耐药性分为两类,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前者是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后者多由质粒介导,也可由染色体介导,当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
1.2耐药基因细菌特别是条件致病菌,因经常有机会与各种抗菌药物接触,故在细菌细胞内的质粒、染色体、转座子、整合子上可有耐药基因和多种耐药基因的积聚并借结合、转导和转化而在不同种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间彼此频繁交换,耐药基因一旦获得较长期存留,转座子和整合子(以及更小的DNA片段)由于分子量小和活动自如,所以在耐药基因转移和MDR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1.3染色体和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由染色体介导而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往往有一定缺陷,而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则与敏感菌一样,可迅速生长繁殖。
但质粒与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发生于少数细菌中,难以与占压倒优势的敏感菌竞争,只有当敏感菌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而被大量杀灭后,耐药菌才得以迅速繁殖而成为优势菌,并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
2.细菌耐药的机理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种机制。
2.1水解酶和修饰酶水解和修饰抗生素⑴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⑵修饰酶(钝化酶或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羟基或氨基上,使抗生素灭活。
多数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
2.2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的改变是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的主要机制;链霉素耐药株的细菌核蛋白体30s 亚基上链霉素受体P10 蛋白质发生改变等。
2.3其它原因⑴细菌泵出系统增多、增强,以排出已进入细菌内的药物;⑵细胞膜主动转运减少;⑶建立了新的代谢途径;⑷细菌对磺胺类药的耐药则可能系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
152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要】 目的 摘
株 的传 播 。方 法
分析与情 况, 05 20 年 以指 导临床 合理 用 药, 防止 耐药 菌
采 用 VT K3 IE ・ 2型 和 VT K 2C m at 微 生 物 鉴 定 及 药敏 分 析 系统 对 12株 阴 沟肠 杆 菌 , 行 鉴 定 IE - o p c 型 5 进
趋 势, 该茵对 第一代 头孢 茵素的耐药率高达 9 . % ~10 0 ; 17 0 .% 对青霉素类抗 生素的耐 药率在 8 . % 一10 O , 中氨 09 0.% 其
苄 西林 的 耐 药 率 最 高 为 10 O ; 0 . % 对氨 基糖 苷 类 的耐 药 率 在 3 .% 一 4 2 ;0 8年 该 茵 对 复 方 新 诺 明 及 头孢 唑 啉 的 耐 46 5 . % 20 药 率 分 别 为 10 0 和 9 . % , 0.% 17 而非 IU 4 C ( 6株 ) IU( 株 ) 区 中, 复 方 新 诺 明 的 耐 药 率 最 高 分 别 为 9 . % ,7 和 C 8 病 对 35 8 . 0 , 时 产 E B s的 阴沟肠 杆 茵 的检 出率 为 8 0 一 .% , 对 亚 胺 培 南 10 敏 感 。 结 论 % 同 SL .% 97 而 0% 阴沟 肠 杆 菌 耐 药率 高 , 呈
2 0 t i a e i o p o i e u e u ud n e t l ia o tr ou e d u ain l n o p e e t h p e d n fd u — — 0 8. sp p ramst rvd s f lg i a c c i c d cos t s r g r t a l a d t r v n e s r a i go r g r h o n l o y t B ssa ts i n  ̄mn . e h d W e u e T t sM tos s d VI EK- 2 a d VI EK 2 C mp c c o i l d ni c t n a d d u e st i n y i s s m 3 n T - o a tmir b a e t i ai n r g s n i v t a a ss y t i f o i y l e t n lz 5 n e o a trco c e s mp e d n i u h s mp e n n y et e rd u e it n e T ea to a s n y e o a ay e 1 2 e t rb e la a a l si e ty s c a lsa d a a z i r g r ssa c . h u rh sa o a a z d c f l h h l l
骨伤病人中阴沟肠杆菌的感染及药敏分析
殊 [ 内酰 胺类 ( 能 等 ) 含 酶抑 制 剂 复合 药 耐药 率 较 低 , 低 者 是头 孢 哌 酮/ 巴坦 (04 , 次 是 哌拉 西林 / 3 - 泰 和 最 舒 1 .%)其 他
唑 巴坦 (25 %) 1 .9 。结论 : 阴沟肠 杆 菌已 经成 为骨 伤病 人感 染 的主要 致 病菌 之一 , 且有 1 . 76 %的菌 株产 超 广谱 p 内酰 一
有一部 分病人 在基层 医疗 单位 治疗效 果不佳 或感 染后入 住我
20 0 6年 1 1 ~ 2月 共 收 到 标 本 2 6 4份 . 性 培 养 率 是 4 阳 5 . %。 73 4 居前 6位 的细 菌依次 是 : 黄色 葡 萄球 菌 2 7株 、 金 2 表
皮葡萄球菌 2 5株 、 0 铜绿假单 胞菌 1 4株 、 5 阴沟肠杆 菌 1 5株 、 3 大肠埃 希 氏菌 1 9株 和 肺炎 克 雷伯 菌 9 2 7株 。 阴沟肠 杆 菌 占
维普资讯
27 9 第 卷 2 0 年 月 4 第6 0 期
・临床 检 验 ・
骨伤病人 中阴沟肠杆菌 的感染及药敏分析
李 少侠
( 阳正 骨 医 院检验 科 , 南洛 阳 洛 河
4 10 ) 7 0 2
【 要】目的 : 摘 了解 骨伤 病人 中感 染 阴沟肠 杆 菌的状 况及 耐 药性 , 为临 床提 供抗 感染 依据 。方法 : 2 0 对 0 6年 1 1  ̄ 2月分
离 出的 阴沟肠杆 菌 采用 回顾 性 的方法 , 析其 感 染率 及耐 药状 况 。结 果 : 分 共分 离 出阴 沟肠杆 菌 1 5株 , 3 占分 离 总数 的
89 .%。药敏 结 果显 示 , 阴沟肠 杆 菌对 B 内酰 胺类 、 一 氨基 糖 苷类 、 喹诺 酮 类 、 胺类 抗 菌药 物有 较 高 的耐药 性 , 磺 而对 特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
l 0B—og. I 工j i n L URog. l J—e TANGL n r n L U i .。 f ig。J A NG n I Ho g ( e a t n M irboo y a d I D p rmet ’ coilg n mmu oo y L brtr S h o o e i lT c nq e ,C eg uU iest o n lg a oaoy, col fM d c eh iu s h n d nvri a y o r dt n l hns Me iie C e g u6 0 4 , hn ) f T a i oa iee dcn , hn d 10 1 C ia i C
[ bt c] O jci n et aetedu ei a c n eoy e fa n gyoiemo i ige zme A s at r bet eToivsi t h rg rs tn ea dgn tp so mio lcs df n ny s v g s d y ( AME ) neo atr laa( .laa ) i oae rm l i l a l 。Me os Mi o i t ssuig S i E trb ce o ceE c ce wh hi l dfo ci c mpe n c o c s t n as s t d c dl et t s h r u e n
ATB d u u c p i i t e t g p a e we e p ro me o d tc h n i ir ba u c p i i t f 3 t an fE. r g s s e t l y t s i lt r e f r d t e e t t e a t c o i ls s e tb l y o 3 s r i s o b i n m i co c e l a a .9 AM Esg n swe e d t ce y PCR.Re u t Th 3 s r i r l pe d u - e it n e A1 s r i s e e r ee td b sl s e 3 tanswe e mu t l- r g r ss a c . i 1 t an
阴沟肠杆菌
1905例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张鲜惠张亚彬兰小鹏摘要:目的:监测我院七年内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 40SI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但近两年出现耐药菌株;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和广谱青霉素类的耐药率>9O%;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都在30%左右;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率>50%。
结论: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问题日益严重,应监测其耐药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Objective:To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Method:We used Microscan Walkaway 40SI 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analysis system to analyze 905 enterobacter cloacae samples. Results:Enterobacter cloacae mainly cause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sensitive to imipeneln.The bacteria showed a resistance rate as high as 90%~100%against first generation cepholoporins and Penicillin antibiotics, nearly 30% against Cefoperazone/Sulbactam and Piperacillin/Sulbactam, and 50% against other antibiotics. Conclusion: Enterobacter cloacae shows high Multi-drug resistance rate,which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e should monitor the trend of drug resistance rate,and to instruct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clinically.阴沟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
16S rRNA甲基化酶导致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研究进展
16S rRNA甲基化酶导致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研究进展余方友【摘要】16S rRNA甲基化酶能够造成对包括阿贝卡星在内的所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并且为高水平耐药.自2003年在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发现第一个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ArmA以来,已发现7种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包括ArmA、RmtA、RmtB、RmtC、RmtD、RmtE和NpmA.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通常和ESBL基因位于同一可转移的质粒上,造成多重耐药.世界各地在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而我国分离的临床分离株中只检测出ArmA和RmtB.16S rRNA甲基化酶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主要原因.【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1(029)005【总页数】6页(P463-468)【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6S rRNA甲基化酶【作者】余方友【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R978.1;Q522+.3;Q939.9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和肾毒性,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浓度依赖性快速杀菌作用、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可产生协同作用、细菌的耐药率低、抗生素后效应较长等优点,它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在治疗严重感染时,特别是由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时,单独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时可能疗效不佳,常需联合应用其他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同样面临着耐药问题,近年来,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制主要由细菌产生氨基糖苷类药物钝化酶引起,如N-乙酰基转移酶、O-磷酸转移酶及O-腺苷转移酶[1-4]。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背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体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大肠杆菌出现耐药性,甚至出现多重耐药现象。
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
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某医院2019年6月-12月的临床样本。
收集了3422份大肠杆菌的培养结果和相应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1. 确定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标准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定义是指该菌株对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2. 统计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比例在3422份大肠杆菌样本中,有535份(15.64%)为多重耐药菌。
3. 分析不同类型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统计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利福霉素)的耐药性情况,并绘制了耐药率的柱状图。
结果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得出的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如下:1. 多重耐药菌比例在3422份大肠杆菌样本中,有535份(15.64%)为多重耐药菌。
2. 不同类型抗生素的耐药性抗生素类型耐药菌数耐药率β-内酰胺类390 11.4%氨基糖苷类91 2.7%四环素类238 7.0%氟喹诺酮类106 3.1%利福霉素28 0.8%抗生素耐药率柱状图抗生素耐药率柱状图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在本医院的检出率较高,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最为普遍。
对于这类菌株的治疗及预防控制需加强,更严格的抗生素使用管理也是必要的。
130株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趋势分析
・
・
2 67 ・
论 著 ・
1 3 0株 阴 沟肠 杆 菌 的 分 布 及 耐药 性趋 势 分 析
we r e de t e c t e d f r o m 20 09 t o 201 2, a n d l ow e r r e s pi r at or y t r ac t, ur o ge ni t a l t r a c t , s ur gi c e r e t he t o p
张 乃丹 , 袁成 良( 四 川省德 阳市人 民 医院检验 科 6 1 8 0 0 0 )
【 摘要】 目的 分 析 德 阳 市 人 民 医院 2 0 0 9 ~2 O 1 2 年 住 院 患者 细 菌 培 养 标 本 中 阴 沟 肠 杆 菌 的 分 布 及 临床 常 见
抗 生素的药物敏感性 , 为 临 床 合 理 使 用抗 菌 药 物 提 供 参 考 。 方 法 采 用 P h i o n x 一 1 0 0全 自动 细 菌 分 析 仪 鉴 定 到 种 , 纸 片 扩 散 法 进 行 药敏 试 验 。结 果 2 0 0 9  ̄2 0 1 2年 共 检 出 阳性 标 本 1 3 0株 , 下呼吸道 、 泌 尿 生 殖道 、 手 术 部 位 感 染 居 前 3位 , 分 别 占感 染 总 数 的 3 9 . 2 、 2 7 . 7 和2 2 . 3 ; 药敏 试 验 结 果 显 示 头 孢 菌 素 类 抗 生 素 明 显 耐 药 , 其 中阿莫 西 林 克拉 维酸 和 头 孢 西 丁 耐 药 率较 高 , 分别为 8 1 . 5 和 9 3 . 8 。氟喹诺 酮类 、 氨 基糖苷 类、 碳 青 霉 烯 类 药物 体 外 试 验敏 感性较强 , 不 易产 生 耐 药 。结 论 阴 沟肠 杆 菌 对 B 一 内酰 胺 类 药 物 的 耐 药 性 较 高 , 治疗上应慎 用, 避 免 诱 导 内
肠球菌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肠球菌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肠球菌的感染和耐药性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要课题和难点。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ISS)调查表明,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并且肠球菌的分离率不断上升。
尤其多重耐药(MDR)肠球菌的出现,特别是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HLAR)肠球菌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其耐药性和耐药水平越来越高,成为抗感染治疗的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分辨力强、分型率高和重复性好的RAPD分型技术已应用于肠球菌的基因分型和相关研究,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RAPD分型法是1990年内Williams和Welsh等建立的一种以PCR为基础的提示基因同源性和基因多态性的方法,该法最大特点是可对模板序列未知,而随机引物可以是任意的单链寡聚核苷酸片段。
同时可通过在RAPD分型的基础上,进行与其耐药性关系的研究,可在基因水平上对临床细菌的耐菌性进行测报。
因此,肠球菌的基因分型鉴定对于其流行病学分析和感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收集临床分离的64株肠球菌进行RAPD分型技术已应用于肠球菌的基因分型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4]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本院住院患者的尿液、痰液、大便、分泌物、胆汁、前列腺液、血液等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4株肠球菌,已经系统鉴定。
1.2 细菌DNA的提取将64株肠球菌分别接种于血平板,35℃培养18~24h。
用接种环将菌落分别接种于5ml的普通营养琼脂(LB)液体培养基中,35℃恒温摇床过夜,取1.5ml 菌液离心收取菌体,酚氯仿法抽提后DNA,分光光度法测定抽提后DNA的纯度,A260/A280为1 .82~1.98之间,符合DNA样品要求,置-20℃冰箱保存备用。
1.3 RAPD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1.3.1 引物的设计RAPD引物共6条,5条为10bp的引物,1条为9bp的引物。
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AmpC 酶和ESBLs 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AmpC 酶和ESBLs 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苏国娟;王国庆【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AmpC 酶和 ESBLs 的流行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鉴定及药敏使用西门子 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 AmpC 酶,使用表型确证试验纸片扩散法测定 ESBLs。
结果76株阴沟肠杆菌中,产 AmpC 酶菌株为15株(19.74%),产 ESBLs 菌株为24株(31.58%),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11株(14.47%)。
43株奇异变形杆菌中,产 AmpC 酶菌株为7株(16.28%),产ESBLs 菌株为18株(41.86%),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6株(13.95%)。
对其药敏结果分析显示产 AmpC 酶和 ES-BLs 的菌株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酶菌株。
结论产 AmpC 酶和 ESBLs 是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治疗这两种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tion of AmpC enzyme and ESBLs in Gram-negative bacilli and their drug-resistance to provide basis for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Proteus mirabilis were performed by Siemens MicroScan WALKAWAY 96. AmpC and ESBLs were determined by three dimensional test and a phenotypic confirmatory test respectively.Results Among 76 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s,15 (19.74%) of them were detected to produ ce AmpC β-lactamase,24 (31.58%)of them were detected to produce ESBLs,11 (14.47%)of them were detected toproduce AmpCβ-lactamase and ESBLs.Among 43 Proteus mirabilis strains ,7(16.28%)of them were detected to produce AmpCβ-lactamase,18 (41.86%)of them were detected to produce ESBLs,6 (13.95%)of them were detected to produce AmpCβ-lactamase and ESBLs.Th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enzyme-producing strain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enzyme-producingstr ains.Conclusion AmpCβ-lactamase and ESBLs have been a criti-cal cause of the drug-resistance in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Proteusmirabilis .Carbapenems can be the first choice to treat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Proteus mirabilis infections.【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719-722)【关键词】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AmpC 酶;ESBLs;耐药性【作者】苏国娟;王国庆【作者单位】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检验科,河北唐山 063300;天津市口腔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2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是环境中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近年来已经成为重要的院内感染的病原菌。
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检测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微生物检验工作 。 参考文献 :
[ 1] 俞树荣 , 主编 .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 学检验 [ M ] . 第 2 版 . 北京 : 人 民 卫生出版社 , 1997. 464. [ 2] 马俊春 . 肠球菌属的高浓度抗性菌株及检测方法 [ J] . 上海医学 检 验杂志 , 1994, 9: 60. [ 3] 马俊春 , 周 红 . 对高 浓 度氨 基糖 甙类 耐药 菌株 肠球 菌 的调 查 [ J]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1995, 18: 164. [ 4] 张群智 , 周惠平 . 肠球菌的 耐药性及 脉冲凝胶 电泳分型 研究 [ J ]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1998, 21: 73.
* 高浓度耐药筛选试验 ( 链霉素纸片浓度 300 g 片、 抑菌环直径 10 mm 为敏感 )
耐药性非常重要 , 它可以为临床进行联合抗生素治 疗提供可靠依据。从表 1 还看出有 2 株肠球菌耐万 古霉素的同时对庆大霉素也高水平耐药 , 对于治疗 这种双重耐药株的感染目前还 缺乏理想的治 疗手 段。由此可见, 对于一般肠球菌感染, 临床上常用青 霉素或氨苄西林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用药。但 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株, 这种联合用药则不会产 生协同作用。故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应根据分离株的 耐药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410
Chin J Lab Diagn, August, 2004, Vol 8, No. 4
表 1 4 种类型肠球菌对 10 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 %) 抗生素 丙沙星 ( CIP) 四环素 (TE) 氯霉素 ( C) 青霉素 ( P) 万古霉素 ( VAN) 氨苄西林 ( AMP) 庆大霉素 ( GM) 链霉素 ( S) 替考拉宁 ( B) 呋喃妥因 ( FT) 庆大高耐株 ( 101 株 ) 耐药株数 81 49 38 63 2 57 101 83 0 10 耐药率 80 2 48 5 37 6 62 4 2 0 56 4 100 0 82 2 0 9 9 庆大非高耐株 ( 43 株 ) 耐药株数 14 25 13 14 0 12 0 16 1 7 耐药率 32 6 58 1 30 2 32 6 0 27 9 0 37 2 2 3 16 3 粪肠球菌 ( 129 株 ) 耐药株数 81 69 50 61 2 55 88 88 1 16 耐药率 62 8 53 5 38 8 47 3 1 6 42 6 68 2 68 2 0 8 12 4 屎肠球菌 ( 14 株 ) 耐药株数 12 2 0 12 0 12 12 10 0 3 耐药率 85 7 14 3 0 85 7 0 85 7 85 7 71 4 0 21 3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intI1 attI1 aacA4 59-b VIM-2 59-be aadB 59-be 3’-CS
intI1 attI1 aacA4 59-be VIM-2 59-be 3’-CS
A B
50kb
A
B
PFGE谱分析结果:共有七种类型,来自上海的六株为同一类型,来自北京的三株分两个类型,来自杭州的四株同样也分两个类型。各地区之间的类型各不相同。 反复尝试通过接合试验及质粒抽提物电转化传递金属酶基因均未获成功。经XbaI内切酶消化的染色体PFGE与VIM-2探针杂交显示其中10株铜绿假单胞菌50-kb大小的酶切片段杂交阳性,而其余3株(H22、H26、B2)没有阳性片段。
≥256
2
4
2
4
Ticarcilliin/ ClavulanicAcid
≥256
12
32
4
32
Ampicillin/ Sulbactam
≥256
8
64
1.5
ND
E cloacae 8, E C600, E.coli C600E8,E.coli pT103 和E.coli DH5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后天获得”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的产气肠杆菌PFGE图
C1 C2:亚胺培南敏感 C3 C4:亚胺培南耐药
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的产气肠杆菌SDS图
C1 C2:亚胺培南敏感 C3 C4:亚胺培南耐药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IS903 98%
(约1000bp)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先天不足”
一些具有高渗透性外膜且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通过降低外膜的渗透性而发展成为耐药菌,即原有的孔蛋白通道由于细菌发生突变而使该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则细菌就会对该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 亚胺培南是一种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孔蛋白通道OprD2的扩散进入细菌的,一旦这一孔蛋白通道消失,则产生耐药性。
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临床的广泛和不科学用药,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居高不下14],其中肠球菌对氨
382
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也逐年增高。选取2003年到2009年北京几大医院临床分离的条件致病肠球菌,其
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5%、60%、75%、68%、50%、62%、63%。目前临床上对严重感染的通常
4.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AAC(6’)-APH(2”)) 4.1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简介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通常为单功能酶,即修饰底物只有一种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了双功能酶,其大 小为单功能酶的两倍。在肠球菌中,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往往是由于细菌产生了aac(6’).aph(2”)编码的氨基 糖苷类双功能酶(AAC(6’)一APH(2”)),可修饰除链霉素以外的几乎所有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wright等 已从肠球菌中成功克隆并测序了氨基糖苷类双功能酶基因【16.19],结果显示此酶由2个独立的结构域组 成,N.端编码乙酰转移酶活性,基因命名为aac(6’).Ie,C.端编码磷酸转移酶活性,基因命名为aph(2”)。整 个酶基因只有1个起始密码子,1个开放阅读框,1个终止密码子,长度为1437 bp,总共编码479个氨基 酸。此酶的两个结构域独立发挥作用,不彼此增强耐药活性【20】。但两个区域在结构上是一体的,通过 n.螺旋起连接作用使两个活性域结构和功能保持正确,两个结构域的断裂可使两个区域的活性均下降90% 以上。双功能修饰酶是肠球菌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耐药酶,由于其有强大的底物谱,几乎可使所有氨基糖苷 类无效,因此为临床上治疗含此类修饰酶的菌株感染提出了挑战。同时双功能酶基因位于质粒上,在大肠 埃希菌中发现了功能相似的基因,编码相似的耐药酶,可以说明基因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肠球菌与其它菌 株之间转移。 4.2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耐药基因的转移
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细菌耐药监测分析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株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抗性。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使得细菌不再对抗生素敏感;二是外源性基因的传递,使得细菌获得了耐药基因。
早期的抗生素开发方式与药物靶点有关,致使细菌研发出相关抗药性。
而抗生素的滥用也是导致耐药性问题加剧的一个主要原因。
1.细菌耐药的监测:通过采集临床标本中的细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然后进行药敏试验,测试其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这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感染,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耐药基因的检测:通过PCR等方法,检测细菌中存在的耐药基因,包括耐药突变基因和外源性耐药基因。
这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耐药基因的传播和演化规律,为制定抗菌药物研发和耐药性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3.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通过细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能够揭示细菌间的遗传关系、传播途径和耐药性传播的动态过程。
这对于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耐药监测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以及不同病室中的细菌耐药程度,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耐药性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另外,监测分析的结果还可以用于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抗生素滥用和不必要的耐药性增加。
细菌耐药监测分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多个层面的合作。
首先,需要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参与样品采集和检测工作;其次,需要政府和相关政策制定者加强监测分析的组织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及措施;此外,还需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对细菌耐药的监测和分析开展科学研究,为耐药性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细菌耐药监测分析对于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策略、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分析,我们可以及时掌握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耐药性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
抗生素的分类及耐药机制
主要参数 T>MIC和AUC>MIC
主要参数
T>MIC,, PAE,T1/2 AUC/MIC
抗菌药物在体内起效的过程
剂量 药动学 药效学 起效
• • • • • Free
溶解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 时间依赖杀菌 • 浓度依赖杀菌 • 抗生素后效应
• 细菌数量 • 死亡率 • 症状和体征的识 别
细菌耐药机制示意图耐药机制有关抗菌药物产生的主要细菌产生各种灭活酶内酰胺类gnr葡萄球菌淋球菌氨基糖苷钝化酶氨基糖苷类gnr葡萄球菌肠球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氯霉素gnr葡萄球菌靶位改变pbps改变内酰胺类mrsaprspdna旋转酶改变喹诺酮类gnrrna多聚酶改变利福平gnr葡萄球菌链球菌合成d丙氨酸d乳酸阻结合万古霉素vre泵出增多内酰胺类gnr葡萄球菌链球菌喹诺酮类支原体膜通透性减少喹诺酮类gnr氨基糖苷类生物膜形成多数抗菌药铜绿假单胞菌等寻找新的抗感染药物新药越来越少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减少对人类的影响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管理分级和分线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减少耐药菌株院内传播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合理安全选择抗生素刻不容缓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肠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分析
肠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分析李宗良;赖春颜;梁敏锋;马均宝【摘要】目的:了解肠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配合GN鉴定卡和AST-GN13药敏检测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506株肠杆菌属细菌中阴沟肠杆菌占78.3%、产气肠杆菌占16.8%。
标本主要来自痰267株(52.8%)、创面69株(13.6%)、尿液53株(10.5%)、血液47株(9.3%)。
肠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头孢替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最高,均高于95%,对头孢吡肟、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均在5%~1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8%和3.0%。
结论肠杆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 spp,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the GN identification card and AST-GN13 susceptibility testing cardof VITEK2-Compact automatic instrument from French Bio-Merieux.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Whonet 5.5 software. Results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Enterobacter aerogenes accounted for 78.3%and 16.8%out of the 506 Enterobacter spp, respectively.The major source of specimens were from sputum 267(52.8%), wounds69(13.6%),urinary53(10.5%)and blood 47(9.3%). The Enterobacter spp showed the highest resistance rate to ampicillin, cefoxitin, cefozolin, cefotetan,ampicillin/sulbactam (>95%), and relatively lower resistance rate to meropenem, levofloxacin, cefepime, ertapenem, cefoperazone/sulbactam (generally between 5%and 10%), and the lowest resistance rate to imipenem and amikacin (0.8%and 3.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 spp is serious,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rational according to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17【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耐药性【作者】李宗良;赖春颜;梁敏锋;马均宝【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正文语种】中文肠杆菌属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是动物和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 为条件致病菌, 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
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南昌仁爱妇产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分离出的60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药敏实验分析耐药率、改良Hodge试验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并确定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
结果60株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前3位依次为:头孢西丁(100.0%)、头孢他啶(90.0%)、氨曲南(90.0%),多黏菌素B耐药率最低(5.0%);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为76.7%,EDTA协同试验阳性率为81.7%;60株菌株中檢出碳青霉烯酶基因39株,其中KPC-2 3株,IMP-4 24株,IMP-8 12株,携带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45株;60株菌株经PFGE分为A-O 20种不同的型别59株,仅有1株多次分型均未成功。
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主要与KPC、IMP基因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and homology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resistant to carbapenem.Methods 60 separated strain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resistant to carbapenem from October 2014 to March 2016 of Clinical Laboratory from Nanchang Charity Hospital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chang University and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City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istance rate,modified Hodge test and EDTA synergy test were used to detected carbapenem,PCR was used to amplify resistance genes and determinate genotypes,PFGE was used to analyze Strain homology.Results The resistance rate of 60 strains to antibiotics in the top 3 were Cefoxitin (100.0%),Ceftazidime (90.0%),Atreonam (90.0%)and Polymyxin B was the lowest (5.0%).The positive rate of modified Hodge test and EDTA synergy test were respectively 76.7% and 81.7%,and 39 strains of carbapenem gene were detected in the 60 strains,and 3 strains with KPC-2,24 strains with IMP-4,12 strains with IMP-8,45 strains with other β-lactamase gene;60 strains were divided into A-O by PFGE,20 different types of 59 strains and only 1 strain was not successful in type.Conclusion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are mainly with KPC and IMP gene.[Key words]Carbapenem;Enterobacter cloacae;Resistance mechanism;Homology阴沟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等外界环境和肠道中,是肠道正常菌种之一,亦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2011Sep,6(3)doi:10.3969/j.issn.1674-2257.2011.03.016·论 著·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罗必蓉,刘蓉,刘继芬,唐玲,蒋宏(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检验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
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33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aph(3′)Ⅵ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结果 33株阴沟肠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和厄它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唑啉全部耐药,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耐药率均在90%以上。
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63.6%、81.8%。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aac(6′)-Ⅰ87.8%(29/33)、ant(3″)-Ⅰ63.6%(21/33)、aac(3)-II 54.5%(18/33)、ant(2″)-Ⅰ45.4%(15/33)及aph(3′)-Ⅵ24.2%(8/33)。
aac(3)-Ⅰ、aac(3)-Ⅲ、aac(3)-IV、aac(6′)-II未检出。
携带1种或1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32株(97%)。
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非常高。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2257(2011)03-0248-03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and genotypes of 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 in Enterobacter cloacaeLUO Bi-rong,LIU Rong,LIU Ji-fen,TANG Ling,JIANG Hong(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Laboratory,School of Medical Techniques,Chengdu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rug resistance and genotypes of 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AMES)in Enterobacter cloacae(E.cloacae)which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Methods Microdilute tests usingATB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plate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33strains of E.cloacae.9AMEs genes were detected by PCR.Results The 33strains were multiple-drug-resistance.All strainswere susceptible to imipenam and meropenem.The resistant rates to cefazolin was 100%.More than 90%of the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ampicillin,ampicillin/sulbactam,and cefotetan.The resistant rates to amikacin,gentamicin and tobramycin were 33.3%,63.6%and 81.8%,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rates of AMEs genes of aac(6′)-Ⅰ,ant(3″)-Ⅰ,aac(3)-II,ant(2″)-Ⅰand aph(3′)-Ⅵwere 87.8%,63.6%,54.5%,45.4%and 24.2%,respectively.But the AMEs genes of aac(3)-Ⅰ、aac(3)-Ⅲ、aac(3)-IV、aac(6′)-II were not found.Conclusion There are multiple-drug resistance and high positive rate of AMEs genes in E.cloaca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Key words】 Enterobacter cloacae;Aminoglycosides;Drug resistanc基金项目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ZRYB200818)资助 近年来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对包括氨基糖苷类在内的常用抗生素常呈现多重耐药性,令抗菌感染治疗相当困难。
为了解成都地区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 modifyingenzymes,AMEs)基因存在情况,我们对临床分离的33株阴沟肠杆菌进行了药敏实验,并检测了9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aph(3′)-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及鉴定33株试验菌株分离自成都地区3家医院2009842罗必蓉,等.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年10月至2010年5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其中痰液27份、尿液4份、伤口分泌物2份。
采用Bio-Merieux公司API 20E鉴定菌种。
标准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 药敏试验微量肉汤法,采用美国Bio-Merieux公司产品ATB G-5药敏试验板,共测试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3 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Es基因,用蛋白酶K消化法制备DNA扩增模板。
根据GenBank中已发布的AMEs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引物,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引物;PCR扩增引物序列及产物长度见表1。
各种靶基因PCR扩增体系为:P1、P2引物各0.5μmol/L,KCl 10.0mmol/L,(NH4)2SO48mmol/L,MgCl22mmol/L,Tris-HCl(pH 9.0)10mmol/L,NP40 0.5%,TaqDNA聚合酶1U。
全部反应体积20μl,其中模板液5μl。
热循环参数为93℃预变性2min,然后93℃30s→55℃30s→72℃60s,共35周期;最后1个循环72℃延伸至5min。
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伊凡思蓝(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出现与阳性对照分子相当的目的条带判为阳性。
PCR技术及基因检测阳性对照由本实验室筛查并经测序证实,纯水为阴性对照。
序列分析PCR产物经纯化后,送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并将测得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布序列进行比较。
2 结果2.1 药敏试验本组菌株多重耐药性严重,仅对亚胺培南和厄它培南全部敏感。
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耐药率均在90%以上。
对氨基糖苷类3种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63.6%、81.8%(表2)。
2.2 9种AMEs基因PCR检测9种AMEs基因阳性率:aac(6′)-Ⅰ、ant(3″)-Ⅰ、aac(3)-II、ant(2″)-Ⅰ、及aph(3′)-Ⅵ的阳性率分别为:87.8%(29/33)、63.6%(21/33)、54.5%(18/33)、45.4%(15/33)、24.2%(8/33),而aac(3)-Ⅰ、aac(3)-Ⅲ、aac(3)-IV、aac(6′)-II基因均未检出。
表1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PCR引物序列及产物长度Tab.1 Primers sequences and products length ofaminoglycosides modifying enzymes靶基因引物序列(5′-3′)产物长度aac(3)-ⅠP1:ACCTACTCCCAACATCAGCC 169bpP2:ATATAGATCTCACTACGCGCaac(3)-ⅡP1:ACTGTGATGGGATACGCGTC 237bpP2:CTCCGTCAGCGTTTCAGCTAaac(3)-ⅢP1:CACAAGAACGTGGTCCGCTA 185bpP2:AACAGGTAAGCATCCGCATCaac(3)-ⅥP1:CTTCAGGATGGCAAGTTGGT 286bpP2:TCATCTCGTTCTCCGCTCATaac(6′)-ⅠP1:TATGAGTGGCTAAATCGA 394bpP2:CCCGCTTTCTCGTAGCAaac(6′)-ⅡP1:TTCATGTCCGCGAGCACCCC 178bpP2:GACTCTTCCGCCATCGCTCTaph(3′)-ⅥP1:ATACAGAGACCACATACAGT 234bpP2:GGACAATCAATAATAGCAATant(3″)-ⅠP1:TGATTTGCTGGTTACGGTGAC 284bpP2:CGCTATGTTCTCTTGCTTTTGant(2″)-ⅠP1:GAGCGAAATCTGCCGCTCTGG 320bpP2:CTGTTACAACGGACTGGCCGC表2 33株阴沟肠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株,%)Tab.2 The sensibility of 33strains of E.cloacae.for 18antibiotic抗菌药物敏感n(%)中介n(%)耐药n(%)AMP 1(3.00)0(0.00)32(97.00)AMS 2(6.10)0(0.00)31(93.90)AMK 22(66.70)0(0.00)11(33.30)AZT 8(24.20)2(5.80)23(70.00)CIR 16(48.50)0(0.00)17(51.50)CTT 3(9.00)0(0.00)30(91.00)CRO 11(33.30)3(9.10)19(57.60)CZO 0(0.00)0(0.00)33(100.00)ERT 31(94.00)2(6.00)0(0.00)CFM 22(66.70)0(0.00)11(33.30)NIT 12(36.40)9(27.20)12(36.40)GEN 10(30.30)2(6.10)21(63.60)IPM 33(100.00)0(0.00)0(0.00)LVX 17(51.50)0(0.00)16(48.50)SMZ 6(18.20)0(0.00)27(81.800)CAZ 8(24.20)2(5.80)23(70.00)TOB 6(18.20)0(0.00)27(81.80)PIT 27(81.80)4(12.10)2(6.10)其中26株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AMEs基因阳性,6株仅1种基因阳性,其余1株未检出任何1种942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年9月,6(3)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