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药理学 41氨基苷类抗生素
避免与肌松药合用,一旦发生可采用新斯的明和钙剂抢救
4.过敏反应: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口周发麻 链霉素过敏性休克 葡萄糖酸钙 + 肾上腺素
9
六、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0
链霉素
临床应用
streptomycin
第一个
① 鼠疫:+四环素(首选) ②感染性心内膜炎+青霉素(溶链、草绿链球、肠球菌) ③抗结核(第一个)
不良反应
耳
肾
神经-肌阻滞
过敏
12
卡那霉素 (kanamycin)
抗菌谱、临床用途类似链霉素 耳毒性、肾毒性大,仅次于新霉素 细菌易耐药
妥布霉素 (tobramycin)
对铜绿假单孢菌的作用较庆大强,且无交叉 耐药;主要用于铜绿假单孢菌的严重感染。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amikacin
耐药菌株感染
(二)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4
氨基糖苷类共性
二、耐药性 1.细菌产生钝化酶 2.细菌胞膜通透性改变 3.细菌内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30S(P10蛋白)S12
5
氨基糖苷类共性
三、体内过程特点 1.吸收:为有机强碱,口服难吸收,多采用肌内注射, 口服仅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
2.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内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浓度高
1.耳毒性:前庭神经(眩晕、恶心、呕吐)和耳蜗听神经损伤(耳鸣、听力减退、永久性耳聋) 影响子宫内胎儿 避免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2.肾毒性:诱发药源性肾衰的最常见因素 避免合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
化学治疗药—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理学)
产生耳毒性、肾毒性 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口服难吸收
用于治疗肠道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 抗菌机制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起始、延伸、终止) 1.起始阶段: 抑制70S亚基始动复合 物的形成; 2.延伸阶段: 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 mRNA错译,阻止移位; 3.终止阶段: 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 阻止70亚基的解离。
避免与增加肾毒 性的药物合用 小儿、老年人、 休克、脱水及肾 功能不全患者禁 止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神经-肌肉麻痹
原因: 氨基苷类在突触前膜与Ca2+ 结合部位结合
抑制乙酰胆碱释放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断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过敏反应
较少见,一旦发生较青霉素引பைடு நூலகம்的过敏性 休克严重,宜首选注射葡萄糖酸钙进行抢救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口服治疗肠道感染的原因? • 为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 从体内过程角度出发,阐释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导致耳毒性、肾毒性的原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不能用于治疗脑膜炎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在 肾皮质、内耳内外淋巴 液高浓度蓄积
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肾 脏排出,尿中浓度高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
肺炎克雷伯杆菌
• 静止期杀菌剂 • 主要抗G-杆菌、绿脓杆菌、结
核杆菌,对厌氧菌不敏感
• 杀菌速率与杀菌时程成浓度依 赖性
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具有较长的PAE
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志贺菌 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
❖ 耐药性 ❖ 产生钝化酶 ❖ 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 细胞内转运功能异常 ❖ 作用靶位改变
药理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小 结(一)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六个相似)
2、氨基糖苷类抗菌谱 3 、氨基糖苷类抗菌机理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4 、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四个) 耳毒性 主要不良反应
5 、肌毒性的抢救措施
新斯的明 + 钙剂
6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7、兔热病、鼠疫首选
葡萄糖酸钙 + 肾上腺素 链霉素
小 结(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基本结构:由苷元和氨基糖分子通过氧桥连接而成 氨基糖 + 氨基环醇(苷元)——氨基糖苷
氨基糖苷类
天然
由链霉菌提取: 链霉素、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新霉素、 大观霉素
由小单孢菌提取: 庆大霉素、小诺米星
半合成: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 星,异帕米星, 卡那霉素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3. 消除:不被代谢,原形肾小球滤过排泄。
(三)抗菌谱相似
1、 G-菌 对需氧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有 强大的杀灭作用; 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G-球菌效差 耐药金葡菌:有效 链球菌:无效
2、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3、肠球菌、厌氧菌:无效
作用特点:
(1)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2)仅对需氧菌有效 (3)氨基苷类对G-杆菌和G+球菌有明显的PAE,临床给药方
链霉素(Streptomycin)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亦是第一个抗结核药。
1. 抗菌谱:对结核杆菌、G-杆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2. 耐药性:细菌对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 3. 临床应用:(1)兔热病、鼠疫——首选
(2)结核病:+ 其他抗结核药 (3)细菌性心内膜炎:+ 青霉素 (4)布鲁菌病:+ 四环素 4. 不良反应:耳毒性最常见(前庭损害为主),其次为肌毒性 、过敏性休克,亦有肾毒性,已少用。
药学医学药理学课件-第41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0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未来 展望
新药研发进展
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 解决现有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药物改良研究
通过对现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结构修饰或改进,以提高其抗菌活性、降低 毒性和耐药性。
临床应用前景
适应症拓展
随着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机 制的深入了解,其临床应用范围 有望进一步扩大,用于治疗更多 种类的细菌感染。
加强耐药性监测
医疗机构应加强耐药性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菌株,为临
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0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 应用
临床应用范围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 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 感染,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
绿脓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对于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中,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抗
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 热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 性休克。
0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 性
耐药性的产生
基因突变
细菌在接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 其基因可能发生突变,导致药物 作用靶点改变,从而使细菌对抗 生素产生耐药性。
产生钝化酶
某些细菌能够产生钝化酶,这些酶 能够修饰抗生素,使其失去活性, 从而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动物与人类传播
动物携带的耐药细菌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或者通过直接接触 传播给人类。耐药性的 Nhomakorabea防与控制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 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抗
生素使用。
提高患者依从性
医生应向患者充分解释用药方案 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避免患者自行更改用药方案或停
药理学 氨基甙类
(2)耳蜗神经损害 发生慢 表现:听力减退或耳聋 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 素>奈替米星>பைடு நூலகம்霉素
预防: 因“亚临床耳毒性”发生率高达
10-20%,故用药期间应经常询问病人 有无眩晕、耳鸣等先兆症状并频繁做 听力检查,依肾肌酐清除率及血浓度 调节剂量。
用药期间应避免与具耳毒性的药 物如呋塞米、万古霉素、甘露醇等合 用。
2)肾毒性 一般年老剂量大、合用肾毒性药物
(如速尿等)易发生 机制:在肾皮质蓄积,损害近曲小
管上皮细胞 临床表现:蛋白尿、管形尿、血尿,
严重:氮质血症、无尿 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
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 替米星>链霉素
措施: 用药期间定期做肾功能检查,如出现 蛋白尿、管形尿、血浆尿素氮、肌酐 升高,尿量每8小时少于240ml等应立 即停药。 肾功能减退患者应慎用或调整给药方 案。 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如高效能利 尿药、第一代头孢、万古霉素、顺铂 等合用。
引起者,以青霉素合并链霉素为首 选;对肠球菌引起者,可改用庆大 霉素或妥布霉素等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前庭功能损害常见;耳蜗损害少数 2.神经肌肉阻断 3.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目前无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即注 射葡萄糖酸钙和肾上腺素 4.急性毒性: 口周、面、四肢麻木 肾脏毒性为本类药物中最轻
庆大霉素(gentamicin)
[抗菌谱] 1.G-杆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对沙雷菌属作用更强 2.G+球菌:耐药金葡菌、肠球菌
[临床应用] 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败血症、骨髓 炎、肺炎、腹膜炎、脑膜炎等首选
药理学氨基甙类抗生素课件
1.耳毒性
慎重用药:
儿童
表述不详 老人 生理性耳聋 孕妇 尽量不用 避免与有耳毒性药物合用:万古霉素、强效 利尿药、镇吐药、甘露醇 镇静作用药抑制病人反应性。
2.肾毒性
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部蓄积,主要损害近曲
小管上皮细胞,但不影响肾小球, 化验可见蛋白尿、管形尿,严重者可发生氮 质血症及无尿等。 年老、剂量过高及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如呋 塞米、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合用易发生
妥布霉素
由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得,也可由卡那霉素B脱
氧而成。 口服难吸收,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可渗入胸 腔腹腔滑膜腔达有效治疗浓度。 对肺炎杆菌、肠杆菌属与变形杆菌属的作用 较庆大霉素强;
妥布霉素
对铜绿假单孢菌作用是庆大霉素2~5倍,并
且对庆大霉素耐药者仍有效,与抗铜绿假单 孢菌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合用。 对其它革兰阴性菌活性不如庆大霉素,革兰 阴性菌仅对葡萄球菌有效。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天然: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庆大
霉素、西索米星以及小诺米星。 人工半合成:、奈替米星、依替米星、阿米 卡星、异帕米星等。
抗菌作用
需氧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
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志贺菌属和枸椽酸杆菌属等具高度抗菌活性。 对沙雷菌属、沙门菌属、产碱杆菌属、不动 杆杆菌属、嗜血杆菌属也具有抗菌作用。 对革兰阴性球菌如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 菌的作用较差;
临床应用
①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
低 ②对鼠疫与土拉菌病,此是首选药;与四环 素合用治疗鼠疫最有效。 ③治疗多重耐药的结核病 ④青、链合用治疗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 球菌及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药理学PPT课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庆大霉素 gentamicin
1、抗菌作用及应用 (1)严重G-杆菌感染 , 特别对沙雷菌属作用更强 (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羧苄西林 (3)手术前后预防感染 口服用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术前准备 (4)局部用药:用于皮肤、粘膜及五官的感染
2、不良反应 肾毒性多见;耳毒性以前庭损害为主;
卡那霉素(Kanamycin)
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 敏感: 沙雷菌属、产碱杆菌、沙门氏杆菌、嗜血杆菌、
不动杆菌属
②G+球菌:某些G+球菌: 金葡菌有良好杀灭作用 链球菌作用弱
③肠球菌、厌O2菌: 不敏感
④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2、抗菌机制相同
(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强 影响细菌细胞内和细胞膜蛋白质合成全过程(起始、 延伸、终止),为静止期杀菌剂。
第二节 氯霉素 chloromycetin
1949年作为第一个广谱抗生素用于临床 为左旋光学活性(左旋有效) 合霉素为消旋体,已停用
剂型:口服制剂:氯霉素、棕榈氯霉素 注射剂:琥珀氯霉素
一、抗菌作用
1、抗菌谱: 广(偏重于G-菌)
⑴ G- G+菌均有抑制作用
G- ﹥G+ , G+﹤青霉素、四环素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2、临床应用 鼠疫与土拉菌病 :首选 结核病: + 其他抗结核药 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链+青 布氏杆菌病:+四环素 预防感染:链+青(氨苄)
3、不良反应 多见且较重 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最常见,耳蜗神经损害较迟 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急性毒性反应: 口周、面部、四肢麻木 肾毒性: 少见,
效利尿药呋噻米、依他尼酸及脱水药甘露醇)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综述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综述氨基糖苷类(Aminglycosides)曾称氨基甙类,是由微生物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取的一类由氨基糖(或中性糖)与氨基环乙醇以苷键相结合的易溶于水的碱性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的特点有:水溶性佳,性质稳定。
抗菌谱广,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结核菌均具抗菌作用。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
分类自1944年Waksman等报道了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以来,已报道的天然和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总数已超过3000种,其中微生物产生的天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近200种。
这些抗生素按照其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产生的抗生素。
二是由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e)产生的抗生素。
按照抗菌特点、结构特点及发现与合成先后次序,可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划分为以下三代:第一代以卡那霉素为代表,包括链霉素、阿泊拉霉素、新霉素(NM)、巴龙霉素(PM)、核糖霉素(RM)、利维霉素等,以结构中含有完全羟基化的氨基糖与氨基环乙醇相结合、不抗绿脓杆菌为共同特点。
第二代以庆大霉素为代表,它们包括:小诺霉素(NCR)、强壮霉素(阿司米星)、司他霉素等。
第三代以奈替米星(NTL)为代表,全系1-N-(2-DOS)取代的半合成衍生物。
作用机理与特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细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点在细胞30S核糖体亚单位的16SrRNA解码区的A部位。
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妨碍初始复合物的合成,诱导细菌合成错误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积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完成的,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动系统,故此类药物对厌氧菌无作用。
本类抗生素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呈碱性,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更强。
脂溶性小,口服难吸收,可用于胃肠道消毒。
氨基糖苷类易产生耐药性,同类药间有交叉耐药性,其耐药性的生化机制最主要是因为细菌借助质体产生钝化酶,钝化或分解抗生素,其次还包括:(1)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致使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体内;(2)细菌细胞内染色体发生变异,使抗生素的原始作用点发生改变,抗生素难以与之结合起作用。
药理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抑
制
细
菌 蛋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白
质
合
氨基苷类
四环素类
成
︱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细菌耐药机理
1. 基因突变菌株的核蛋白靶位蛋白改
变,影响药物与核蛋白体的结合。
2. 钝化酶的作用。N-酰基转移酶 (ACC)、O-腺嘌呤转移酶 (AAD)、O-磷酸转移酶(APH) 使本类药物失活,被钝化的药物阻 断正常药物进入菌体内。
5.庆大霉素口服可用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术前准备;
其他药物作用特点
卡那霉素(kanamycin)抗结核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无效。卡 那霉素由于毒性及耐药菌较多见,其在临床 应用已为庆大霉素等其他氨基甙类药所取代。
其他药物作用特点
妥布霉素(tobramycin)
是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庆大霉素强2~4倍, 并且对庆大霉素耐药者仍有效。主要用于各种 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但一般不作为首选 药。对绿脓杆菌感染或需较长时间用药者,如 感染性心内膜炎,以选用妥布霉素为宜。
其他药物作用特点
阿米卡星(amikacin,丁胺卡那霉素)
是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谱为本 类药物中最宽的。其突出优点是对许多肠道革兰阴 性菌和绿脓杆菌所产生的钝化酶稳定,因而主要用 于治疗对其他氨基甙类耐药菌株(包括绿脓杆菌)所 致的感染。
其他药物作用特点
西索米星(sisomicin)
抗绿脓杆菌作用比庆大霉素强两倍
奈替米星(netilmicin)
耳、肾毒性是氨基甙类抗生素中最低者
其他药物作用特点
新霉素(neomycin)
抗菌谱似卡那霉素口服很少吸收,毒性较小, 可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局部外用治疗皮肤 粘膜浅表感染。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详细复习知识点
第八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氨基糖苷类的共性氨基糖苷类抗菌作用机制、抗菌谱、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2.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等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一、作用机制1.抗菌机制: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中——起始阶段、肽链延伸阶段和终止阶段——均有抑制作用。
2.具有较长时间抗菌后效应(PAE)。
3.具有初次接触效应(FEE)——细菌首次接触药物,迅速被杀死,当未被杀死的细菌再次或多次接触同种抗生素时,其杀菌作用明显降低。
4.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二、抗菌谱需氧G-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包括金葡和表皮葡萄球菌)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结核杆菌三、临床应用1.需氧G-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2.结核——链霉素;3.非典型分枝杆菌——阿米卡星。
四、不良反应1.耳毒性——尤其卡那霉素!(1)前庭损害,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发生率依次为: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2)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或耳聋。
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2.肾毒性——尤其新霉素。
3.神经肌肉阻滞——尤其新霉素。
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或卡那霉素<链霉素<新霉素。
4.变态反应——尤其链霉素。
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
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其是链霉素,发生率低于青霉素,但死亡率高——静注肾上腺素及钙剂抢救。
氨基苷类不良反应氨基苷链奈阿庆,不良反应很接近。
损害第八脑神经,耳聋呕吐伴眩晕。
蛋白管型尿伤肾,阻断肌肉害神经。
四肢无力呼吸停,链霉过敏仅次青。
氨基苷类不良反应耳毒肾毒肌肉阻,过敏仅次青霉素。
药理学第四十二章 氨基苷类抗生素
药理学(第9版)
一、抗菌作用和机制
(一)抗菌作用
本类药物的抗菌谱基本相同: 1. 主要对各种需氧的G-杆菌强大的抗菌活性; 2. 对MRSA和MRSE也有较好抗菌活性; 3. 结核分枝杆菌有效(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4. 对肠球菌、厌氧菌不敏感。
药理学(第9版)
氨基苷类是快速杀菌药,对静止期细菌具有较强作用。其杀菌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 杀菌速率和杀菌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比; 2. 仅对需氧菌有效; 3. PAE长,且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 4. 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5.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药理学(第9版)
(二)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机制相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还能破坏细菌胞质膜的完整性。 1. 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有: (1)起始阶段: 与细菌体内核糖体70S亚基形成始动复合物; (2)延伸阶段: 选择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上靶蛋白(P10)结合,使mRNA上的 密码错译。 (3)终止阶段 : 阻止已合成肽链的释放,抑制70S亚基解离,使菌体内核糖体循环利 用受阻。 2. 增加菌体胞质膜通透性,胞质内大量重要物质外漏。
氨 基 糖 苷 性类 抗 生 素 共
抗菌作用 (静止期杀菌药)
抗菌机制 耐药机制
不良反应
各种需氧G-杆菌 MRSA和MRSE 肠球菌和厌氧菌 结核分枝杆菌
具有强大抗菌活性 有较好抗菌活性 不敏感 链霉素、卡那霉素
抑制敏感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起始、延伸、终止) 通过吸附作用,增加胞质膜通透性, 大量重要物质外漏,细菌死亡
氨基苷类抗菌谱 主要对各种需氧的G-杆菌强大的抗菌活性 氨基苷类抗菌机制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苷类耐药机制 细菌产生钝化酶(主要) 氨基苷类不良反应(四个) :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麻痹、过敏反应 神经肌肉麻痹的抢救措施:新斯的明 + 钙剂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葡萄糖酸钙 + 肾上腺素 兔热病、鼠疫首选:链霉素 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庆大霉素 一般氨基苷类耐药株的感染首选:阿米卡星
药理学: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课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导致贫血、白 细胞减少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但严重时可能导致 骨髓抑制和生命威胁。
PART 0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 性
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是由于细 菌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性基因片段而 产生的。
传播
耐药性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等可移 动遗传元件在不同菌株间传播,导致 耐药菌的广泛流行。
。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要点一
预防
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 应。
要点二
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 抗过敏药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 就医。
PART 0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未来 展望
耐药性的挑战与对策
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与现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 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了解耐药性的产生原因和 现状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耐药性问题。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和监管
为应对耐药性问题,需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管,包 括限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推行抗菌药物分级管 理制度等措施,以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速度。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其他抗菌药 的联合应用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与其他抗菌 药联合应用,以提高抗菌效果。联合用药方案需根据具 体病菌和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免疫疗法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 结合
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结合使用,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提高抗菌效果,并 减少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
疗。
药理学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类
药理学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类第一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个氨基环醇和氨基糖分子结合而成的苷,故称为氨基糖苷类。
【抗菌作用】1.抗菌谱:主攻G-菌。
·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有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较差;·对肠球菌和厌氧菌耐药。
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其中妥布霉素作用最强。
②链霉素对鼠疫杆菌和结核杆菌有效。
2.抗菌机制:1)对敏感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肽链延伸阶段和终止阶段三个阶段均有影响,从而抑制蛋白合成。
2)还能破坏细菌细胞的完整性,致使细胞内容物外漏而死亡。
·是快速杀菌剂,对静止期细菌也有较强作用。
(也称静止期杀菌剂)【临床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
【不良反应】重要!1.耳毒性1)前庭损害,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2)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或耳聋。
·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巴龙霉素和新霉素主要产生耳蜗毒性;·奈替米星、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引起前庭毒性;·妥布霉素引起前庭和耳蜗毒性反应机会可能均等。
2.肾毒性临床可见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红细胞,严重者发生氮质血症及无尿。
肾毒性大小依次: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
3.神经肌肉阻滞引起呼吸麻痹、呼吸衰竭,进而循环衰竭而死亡。
引起神经肌肉麻痹的程度依次: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新霉素<奈替米星。
4.过敏反应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各种皮疹、发热等过敏症状,也能引起严重过敏性休克。
链霉素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
一旦发生,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进行抢救。
二、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链霉素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毒性大,易耐药①鼠疫和兔热病;②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使用治疗结核病庆大霉素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对G-杆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药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
2.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耐药机制】 1.产生钝化酶:药物结构改变而失效
乙酰化酶→氨基乙酰化 磷酸化酶→羟基磷酸化 腺苷化酶→羟基核苷化 2.膜通透性改变: 3.靶蛋白结构改变:链霉素特有
【抗菌谱】较广,静止期杀菌药 1.对需氧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部分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庆大霉素、西索米星、 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 2.对G+菌和G-球菌的作用弱,对耐药金葡菌作用较强。 3.抗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敏感需氧G-杆菌所致全身感染 严重感染应合用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 素及氟喹诺酮类
【体内过程】脂溶性低 1.吸收: 2.分布:肾皮质、内耳淋巴液药物浓度高。可透过
3.了解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特点。
胎盘屏障。 3.代谢: 4.排泄: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①前庭功能损害: ②耳蜗神经损害: 预防:A.询问早期症状,检查听力
B.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C.H1受体阻断剂可掩盖其耳毒性,避免合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肾毒性:尿浓缩困难、蛋白尿、血尿 预防: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3.神经肌肉麻痹:与Ca2+络合阻止Ach释放 防治:避免与肌松药合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化学结构与分类】 基本结构:
氨基糖+氨基环醇(苷元)
氨基糖苷
分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一、共性
【理化特点】 呈碱性,其盐易溶于水,性质稳定(链霉素除外) 在碱性环境下抗菌效力增强,毒性也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总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分类天然来源来自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来自小单胞菌:庆大霉素,西索米星。
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卡那霉素B
抗菌谱对需氧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敏感对沙雷菌属,嗜血杆菌属,痢疾杆菌,沙门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有良好的作用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G-球菌,肠球菌,厌氧菌,链球菌不敏感
抗生素后效应(PAE)细菌与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接触后,当抗生素浓度下降至低于MIC或消失时,其对细菌生长仍有持续性抑制效应意义:氨基苷类对G-杆菌和G 球菌有明显的PAE,临床给药方案设计时应加以考虑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抗菌机制抑制细菌核糖体循环中的
多个环节,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杀菌效果。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表面造成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导致细菌死亡
作用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环节:
耐药机制产生钝化酶(乙酰化酶,腺苷酰化酶,磷酸化酶)。
主要机制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及胞内转运功能异常修饰抗生素靶位蛋白(肠球菌、结核杆菌)
临床应用敏感需氧G-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严重感染需与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1、耳毒性前庭功能障碍: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平衡障碍。
听神经损伤:耳鸣,听力减退,永久性耳聋。
机制:药物阻碍毛细胞糖代谢和能量利用,使细胞膜Na -K -ATP酶功能障碍,毛细胞受损。
耳毒性防治经常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鸣、眩晕等早期症状,进行听力监测“亚临床耳毒性” 避免合用其他耳毒性药物避免与掩盖耳毒性药物合用,抗组胺药给药剂量,监测血药浓度,血药峰浓度不超过12 mg/L,谷浓度不高于2 mg/L
2、肾毒性药源性肾脏衰竭。
表现:蛋白尿、管形尿、血尿、氮质血症和肾功能减退。
机制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内蓄积,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防治:避免合用增加肾毒性药物3、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表现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呼吸衰竭与剂量及给药途径(腹膜内或胸膜内)有关。
机制阻滞Ca2 引发的ACh释放,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
防治:葡萄糖酸钙、新斯的明不宜静脉给药;肾功能减退,血钙过低,重症肌无力,合用肌松剂、全麻药易发生
4、变态反应偶可见过敏性休克,尤其是链霉素。
其他反应: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造血系统损害
1、链霉素(Streptomycin)抗菌谱广,对结核分支杆菌,多
数G-菌敏感临床应用①合用四环素。
鼠疫(首选),布氏杆菌病②兔热病③合用青霉素,感染性心内膜炎④合用氨苄西林。
预防呼吸、胃肠及泌尿系统、术后敏感菌感染⑤合用异烟肼、利福平,结核病的初治阶段
不良反应前庭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皮试肾毒性
2、庆大霉素(gentamicin)抗菌谱对G-杆菌,金葡菌敏感。
氨基苷类中治疗G-杆菌感染首选药
不良反应前庭功能损害>听神经损害>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
配伍禁忌两性霉素B、肝素钠、红霉素、β-内酰胺类
3、妥布霉素(tobramycin)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相似,但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庆大霉素强2-5倍,且对庆大霉素耐药菌有效。
用于各种严重G-杆菌感染,一般不作为首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需较长时间用药者,宜用妥布霉素
4、阿米卡星(amikacin, 丁氨卡那霉素)抗菌谱最广的氨基苷类,对肠道G-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
耐常用氨基苷类的G-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与羧苄西林或头孢噻吩合用,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其他免疫缺陷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