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习总结-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知识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知识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2
知识导图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不同点
专题整合
2.相同点 (1)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 度,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4)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 (5)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
方法技巧 文字材料论证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典例]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 说”。越来越多的人支持 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C.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
2.工业革命后(19 世纪中期) (1)主要国家:英、法、俄。 (2)目的: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 (3)方式:英国利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强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以 商品输出为主;沙俄则割占邻国领土。 (4)影响: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引起了殖民争霸战争;冲击了殖 民地旧的经济体制;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民族解放运动 (如亚洲革命风暴)兴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西方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的与阶段特征 1.新航路开辟后(16 世纪) (1)主要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 (2)目的:资本原始积累、掠夺财富。 (3)方式:暴力抢劫、掠夺金银、种族灭绝、贩卖黑奴。 (4)影响: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东 方贫穷落后。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课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课
——陈梧桐、魏恤民:《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 书——历史(必修Ⅱ)》
(二)条件:可能性
1 、客观条件: ①技术:指南针、多桅帆船 ②知识:地圆学说
2 、主观条件:西、葡王室支持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萌芽 社会根源:“寻金热” 原因 直接原因: 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
背 景
其他原因:传播天主教; 人文主义影响.
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消极)
推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动 了 文 思想震撼之路: “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 明 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发 展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 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推动了世界文明拓展。 带来罪恶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地圆说
多桅帆船
材料四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都在15世纪末 ……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化过程。这样一来, 过去那些以战争为专业的贵族们……纷纷转向海上寻求 出路,寻求新的发财之道。同时,这两国的城市商人 ……希望发展自己的贸易事业,因而支持海上探险。而 且,这两国的专制政府为了开拓更宽阔的疆土,为了增 加财政收入来源,也支持海上探险,并且特别热心。再 加上西班牙、葡萄牙在同阿拉伯人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 强大的海军,有足够的力量来装备航船和保护海上探险 活动的进行。
价格革命
货币贬值 社会分化
如何理解” 价格革命”?
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资本原始 积累
合作探究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从不同角度 认识同一事物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总结提升五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总结提升五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主题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1.形成历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 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 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 争,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 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 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 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 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 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 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 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 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构建知识网络
解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说法错误, ①②④说法正确。 答案 B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 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 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 为了( )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主题要点
研习考题考法
①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划分势力范 围,掀起瓜分狂潮 ②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继续对华商品输出 第二次工 ③列强加紧侵略,导致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 业革命 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④侵华格局变化,列强争夺在华特权的斗争更加激 烈

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人民版必修二)

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及最初的生产组织方式,了解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探索新航路的过程,结合世界地图能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情况,或运用多媒体制作新航路开辟的动画;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并力图寻找史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的反映,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新航路开辟的结果。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分散的文明1、文明曙光的出现新石器时代开始发生的“农业革命”,使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在几个农耕发达地区,先后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2、五大文明中心的形成⑴原因: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早期呈点状分布的独立文明群落,逐渐发展扩大。

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海洋、沙漠的阻隔,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接触和交流都十分有限。

⑵五大文明摇篮:即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

⑶五大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⑷特点:各个地区的民族团结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地域性和独立性明显,基本牌隔绝和完全隔绝状态,文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例题1:世界五大文明中心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A、地理位置B、民族因素C、生产力的发展D、战争思路与技巧:五大文明中心形成的因素较多,虽然与地理、民族、战争等因素都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使原来相对分散的小的文明中心逐渐成为大的文明中心。

解答:C说明:一般来讲,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世界和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历史规律。

例题2: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思路与技巧:图一用牛耕铁犁的是农耕经济,应是大河文明;图二骑马射箭的狩猎经济应是草原经济;图三的帆船应代表的是海洋文明。

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学习总结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生产力方面: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生产关系方面: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引起阶级关系、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2.不同点
典型例题 (2018·天津卷,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

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

这反映出( ) A .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 .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 .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 .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抓关键:题干中“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

第二步:逐项分析
答案 D
题型解读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但是“反映”多用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结论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能力。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方法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概括历史事件本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

综合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生产力方面: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 展。 (2)生产关系方面: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引起阶级关系、经济结构 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2.不同点
比较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 科技的作用 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 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 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 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问题。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 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019/5/2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在英国,后扩展到欧美各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
开始的范围

的资本主义国家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综述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综述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综述【专题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5世纪末以来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新航路开辟,分散的世界文明逐渐开始走向交流。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也从根本上推动着世界市场由初步形成到最终确立。

殖民掠夺和建立海外殖民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学习本专题要把握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密切关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知识结构】一1.说出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等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3.认识新航路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基础史实]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和条件)1.开辟原因(必要性):(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

人们对黄金、某某的渴望日趋强烈。

(根本原因)。

(2)受《》影响,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社会根源)。

(3)天主教会也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

(4)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商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直接原因)。

2.开辟条件(可能性):(1)科学技术的进步(指南针传入、航海术和造船术提高)。

(2)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学说)。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4)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贸易X围空前扩大,以西欧为中心的的雏形开始出现。

3.社会变革之路:引起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商业革命: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中心也由地中海区域转到沿岸。

价格革命:黄金、某某大量流人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实力上升。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解题规范 答案
体现、反映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 “体现”多用于结论型选择题。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方法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概括历史事件本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 确立其本质属性。
综合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生产力方面: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 速发展。 (2)生产关系方面: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引起阶级关系、经济 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2.不同点
比较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 科技的作用
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面发挥重要作用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 开始的范围 首先在英国,后扩展到欧美各国
的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部门
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
重工业领域(如钢铁、汽 车、化工)
重要发明
蒸汽机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企业组织形式
工厂
垄断组织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典例分析 (2018·天津卷,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 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 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 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 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 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 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 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问题。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 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基础构建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基础构建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分散的文明1.文明的形成:“”,使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世界上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中心,文明出现曙光。

2.分散的文明(1)原因: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缺乏技术,同时缺乏横向交流的动力;自然环境的阻隔,人们技术水平不发达。

(2)概况:形成了五大文明区域及五大区域文明。

(3)特点:各个区域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和特征相当明显。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1.时间:14、15世纪。

2.原因: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关系的发展及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开展。

3.标志:出现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随着社会经济交换活动的增加,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

三、文明的链接1.背景(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增加资本。

(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

(3)直接原因:商路不畅引起的。

2.影响(1)商业革命:①含义:使空前扩大,商品种类和交易量成倍增加,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一批新兴国际贸易中心如葡萄牙的里斯本、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等逐渐发展起来。

②影响:都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而的建立也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2)价格革命:①含义:贵金属大量流入导致,物价上涨。

②影响: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价格革命也是西欧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明的链接: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与此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文化:①新航路的开辟还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的科学性。

②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高中历史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必修二

高中历史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必修二

必修2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课程标准内容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知识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开始(新航路开辟后)→拓展(早期殖民扩张)→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16世纪早期〉〈16世纪初至19世纪 〉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学习要求 第一课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考点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

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④商业危机:商路不畅。

(2)过程: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②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③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

(3)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第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知识与能力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培养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注意探索世界开始联成一体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农作物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现实的证据来证明世界市场形成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汲取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财富,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中的罪恶活动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到追逐利益与理性地人道地处理世界重大问题的对历史发展的不同影响。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主干图说
总结归纳
第四页,共25页。
时空定位
第五页,共25页。
第六页,共25页。
主干图说
第七页,共25页。
第八页,共25页。
本专题主要讲述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 发展历程。
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kāipì),又称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促 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欧洲内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另 一方面推动了西、葡、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在激烈 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 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 的防线,把世界囊括在市场经济之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 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第十六页,共25页。
(4)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①继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德意俄日等国也通过资 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改革等方式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资 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②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遭到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沦为殖 民地或半殖民地,日益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yuánliào)产 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十一页,共25页。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市场 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 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③交通运输业的空前 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④以机器(jī qì)大 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 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十七页,共25页。
(2013·武汉联考)下图主要反映了英国( )
A.商品输出(shānɡ pǐn shū chū)的要求 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习总结-人民版必修2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习总结
一、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二、比较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性质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

(3)作用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不同点
(1)出现时间不同:前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产物;后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2)生产手段不同:前者主要依靠机器生产;后者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

(3)规模不同:前者相对于手工工场来说规模扩大;后者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

(4)影响不同:前者推动了机器的推广和普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后者是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1.形成历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
深重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4)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例题(2013·北京文综)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审题思路]
定考向:本题以一艘载满中国青花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审题意:荷兰东印度公司何时出现的。

抓关键:“荷兰东印度公司” “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辨选项:本题命题者设计的迷惑点在于提供了“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的信息,学生容易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时间如北宋、元朝等。

其实突破该题的关键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出现的时间,它成立于1602年,因此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也得在17世纪初,这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清初。

故选C项。

定答案:C
变式训练
1.(2014·浙江文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然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
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答案 B
解析本题错选主要原因是断章取义,看到“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而错选A;看到“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而错选C;看到“大工业仍然竞争普遍化了”而错选为D。

本题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材料中“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资本……流通加速”“世界历史”以及“整个世界”等信息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
的影响,故本题选择B项;A、C、D三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部分内容。

2.(2014·福建文综)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 C
解析本题易错选为A,主要原因是只顾及字面意思“乡间”和“城门”,而不能从实质上把握材料信息。

本题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A、B两项的结论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材料反映出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项正确;
“农村城镇化”的含义不是让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而是努力在农村周围实现城镇化,这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错误。

故选C项。

解题技巧总结
历史选择题命题常见的干扰方式及排扰对

1.添枝加叶。

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然舍去。

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具有绝对性的字词,一定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

2.似是而非。

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

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
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3.答非所问。

原意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问题。

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

解答这类题目,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

对那些和题干无关,或没有直接联系的题肢,即使其本身的说法再正确也不能选。

4.张冠李戴。

原来是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

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

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史实,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5.鱼目混珠。

原是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

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6.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

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题肢舍去即可。

7.舍本求末。

原来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

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
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8.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常将相关知识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来看,题肢和题干是吻合的,实际上是以非辨证性干扰辨证性。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对应知识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辨证性的手法干扰。

9.因果倒置。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把握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看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是看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
系是否成立;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与题干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

10.以偏概全。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