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课教案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经典诵读》中的选定篇目,理解其中的经典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语言韵律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促使其主动阅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选定经典诵读材料,包括诗歌、小说片段等,涵盖古代和现代经典。
2.2 教学安排:第1-2节课:介绍《经典诵读》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
第3-6节课:分别深入讲解每一篇选定的经典诵读材料,进行逐句解读和语言点分析。
第7-9节课: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其朗读的流畅度和感情表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2 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经典诵读材料,辅以音频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韵律和语调。
分组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兴趣。
四、教学评估:4.1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的理解和朗读水平。
4.2 综合性评价:通过期末朗读比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对学生整体的诵读水平和对经典文学的理解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5.1 优点: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采用多媒体辅助,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5.2 不足: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发音不准确,需要更多的语音训练。
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缺乏兴趣,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5.3 改进措施:引入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文学选材,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和兴趣。
通过这次《经典诵读》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理解,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引导。
未来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对中华经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使学生了解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词: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使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古代散文:选取一些富有哲理和文采的古代散文,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使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魅力。
3. 古代小说: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说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感受古代小说的故事性和人物形象。
4. 古代戏剧:选取一些经典的戏剧片段,如《窦娥冤》、《长生殿》等,使学生了解古代戏剧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首先进行诵读,让学生感受经典的声音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教师对经典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介绍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经典诗词: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诗词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3. 教学经典散文: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散文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4. 教学经典小说: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5. 教学经典戏剧: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戏剧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总结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诵读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发音、语调、情感等方面。
2. 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
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语句,熟读成诵;2、学生能品味经典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出经典语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语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并指导自己的行动;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成诵;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语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古典音乐)简单介绍《增广贤文》:是由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
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
但中心讲的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
二、授新课1、出示原文。
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试读。
(2)个别试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我们小组来。
(4)按节拍读。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
为你的诵读配上合适的节拍,先试一试。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同学们充满韵味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韵律之美,它的内在之美你们领会到了吗?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3、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意思都明白了,谁现在能够试着来背一背?没事的,通过一些小游戏我们很快就会背过的!高低音(师生、同桌互背)找个别背计时背(4人一组)三、理解思考:1、在这四句话中哪句话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2、通过故事让学生深入思考。
播放视频故事《负米孝亲》四、融汇贯通:1、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很深很深,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请同学们静下心来,仔细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一说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学生自由发言)2、可我们平时是怎样来做的呢?做个家务活给父母要钱,一说就是我替你干了什么什么。
《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进行诵读。
2. 学习并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和方法。
3. 分析作品中的意境、情感等,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诵读,引导其他学生跟随。
2. 讲解法:教师讲解诵读技巧和方法,学生加以实践。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作品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诵读教材,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
3. 准备诵读台或讲台,方便学生示范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诵读技巧:评价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
3. 作品理解:通过学生讨论和分享,评价他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学生诵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制作课件和教学素材。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示范诵读: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和情感。
4. 教学讲解:教师讲解诵读技巧和方法,如停顿、语气、节奏等,并指导学生实践。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6. 学生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诵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7.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诵读任务,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七、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诵读中找到自己的特长。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美。
4. 激励性评价: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经典诵读课程是古代经典文献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1.1.2 经典诵读课程通过让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献,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1.3 经典诵读课程强调对古代经典文献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1.2 教学目的1.2.1 让学生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1.2.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1.2.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1.3 教学内容1.3.1 介绍古代经典文献的背景和作者。
1.3.2 分析古代经典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1.3.3 探讨古代经典文献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二、知识点讲解2.1 经典文献的背景知识2.1.1 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产生背景和历史背景。
2.1.2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1.3 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分类和特点。
2.2 经典文献的内容分析2.2.1 分析古代经典文献的主题和结构。
2.2.2 探讨古代经典文献的文学特色和艺术表现。
2.2.3 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2.3 经典文献的阅读方法2.3.1 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3.2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策略和思考方法。
2.3.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内容3.1 经典文献的选择3.1.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献。
3.1.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经典文献。
3.1.3 考虑经典文献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3.2 经典文献的讲解3.2.1 介绍经典文献的背景和作者。
3.2.2 分析经典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2.3 探讨经典文献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3.3 经典文献的阅读活动3.3.1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献的阅读。
3.3.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3.3.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通用7篇)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通用7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大学经典诵读教案(全)
大学经典诵读教案(全)1. 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理解与表达经典文学的内涵,提升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本教案以经典作品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旨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能力,提升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 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 增进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和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3. 教学内容3.1 经典文学作品选取从不同文学流派中选取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特色。
3.2 阅读与讨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见解。
3.3 诵读练学生通过反复练,准确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段落或诗歌,培养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教师可以组织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4 创作与表达学生通过模仿经典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形式,进行创作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短篇故事、诗歌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思维。
4. 教学方法与策略4.1 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经典文学作品的录音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4.2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4.3 实地体验引导学生参观文学展览、艺术活动或演出,增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5. 教学评估与反馈通过学生的诵读表现、参与度、讨论质量等来评估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
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优点,指导改进,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6. 教学资源- 经典文学作品选本- 多媒体设备和素材- 文学展览、活动和演出的信息和场地7. 教学安排本教案建议在大学文学选修课或文学社团进行。
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的诵读与讨论,同时安排一些创作和表达活动,形成有机的教学过程。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课题:经典诵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领悟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经典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学习经典作品的诵读技巧。
3. 分析和解读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1. 通过朗读表达出经典作品的情感。
2. 分析和解读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经典作品的文本或音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经典作品的音频或朗读经典作品的一段片段,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二、学习背景和作者(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上下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生听教师讲解后,可以提问或讨论相关问题。
三、朗读技巧学习(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朗读的基本技巧,如语调、节奏、停顿等。
2. 教师示范朗读经典作品的一段或一首,让学生听后感受并模仿朗读。
3.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可以分组进行。
四、分析和解读(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和解读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涵,如象征手法、修辞手法等。
2. 学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讨论和整理。
3. 学生可以用纸和笔记录自己的分析和解读。
五、表演和分享(15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和同伴合作表演朗读经典作品的片段或整篇。
2. 学生可以进行作品分析和解读的分享,互相倾听和交流意见。
3.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六、总结(5分钟)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经典作品对他们的意义和启发。
板书设计:经典诵读学习背景和作者- 背景- 作者朗读技巧学习- 语调- 节奏- 停顿分析和解读- 艺术特点- 情感内涵表演和分享- 合作表演- 分享和交流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和诵读经典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和审美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
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四、课后作业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2. 默写古诗。
初中经典诵读教案20篇
初中经典诵读教案20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材:经典诗文、成语故事、古代散文等。
2. 教学安排:每个学期安排10篇经典诵读作品,每周一篇,共计20篇。
三、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经典作品,注意语音、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2.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中,体验经典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4. 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学生朗读经典作品,注意语音、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讲解:教师对经典作品进行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句式、语法等知识点。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作品的主题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经典作品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6. 应用: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经典作品中的知识点和思想观念,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创作。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经典、多思考、多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经典的准确性、流畅性、表达能力。
2. 学生对经典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经典作品中的知识点和思想观念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熟练掌握经典作品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2. 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国学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0篇)
国学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0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规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才智的结晶,经过历史的长河洗涤,更加令人思索,它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根本根源,也是我们应当生生不息传播的珍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头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学问,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进展。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学习《国学经典》(七年级卷)、包括修身励志、写景状物、咏史抒怀、传统节日、情思感悟、哲理寓言、亳韵古风几个局部组成。
三、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详细目标:①培育学生的留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深厚的阅读气氛,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育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每天颂读活动,培育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舞、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开心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胜利的喜悦。
2、注意面对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现等交叉进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都有所提高。
3、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两分钟。
4.给家长发校信通,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帮助搞好此项活动。
5、每星期一早上教师利用早读时间,亲自检查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
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
不能通过检测的人,登记名字,交与教师处理。
6、留意学习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局部。
五、到达目标本学期学生学习国学到达的目标是: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展朗读和背诵。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经典,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诗《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3.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年的传说》、《狼和小羊》4. 第四单元:古代寓言《掩耳盗铃》、《刻舟求剑》5. 第五单元:经典名著《弟子规》、《三字经》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讲解法:对经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经典的意义和内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newx kss_left 学习新课:讲解新课的经典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诵读:让学生反复诵读经典,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4. 讨论: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2. 参考书目:相关古诗、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古代寓言、经典名著的解析书籍3. 音频资料:经典诵读的音频文件4. 视频资料:相关经典故事的动画片5. 网络资源:经典诵读的相关网站和论坛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古诗《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2课时)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2课时)3.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年的传说》、《狼和小羊》(2课时)4. 第四单元:古代寓言《掩耳盗铃》、《刻舟求剑》(2课时)5. 第五单元:经典名著《弟子规》、《三字经》(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经典诵读中得到收获。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教案一:诗歌朗诵——《静夜思》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诵读《静夜思》,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教学内容:1. 学习《静夜思》的背景知识和作者李白的生平;2. 逐句梳理《静夜思》的意境和表达;3.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语调和停顿;4. 进行反复朗读练习,掌握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夜晚时的感受,并与《静夜思》建立联系。
2. 学习背景:简要介绍《静夜思》的创作背景和李白的生平。
3. 逐句解析:将《静夜思》的每句话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意境和表达方式。
4. 朗读指导:通过示范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和停顿。
5. 练习训练:分组进行诵读练习,互相点评并不断完善朗读效果。
6. 全班集体朗读:整个班级一起进行集体朗读,提醒学生注意韵律和节奏。
7. 个别指导:针对个别学生的发音或语调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提供反馈意见。
8. 展示:选择几位出色的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朗读,让其他同学倾听和欣赏。
教学评估:1. 诵读音准评估:对学生的发音进行评估,检查是否准确、流利。
2. 语调表达评估:评估学生的语调和感情表达能力,看是否能够贴合诗词意境。
3. 团体协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协作能力。
4. 自我评估: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拓展:1. 探究其他经典诗歌的朗诵,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2.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诗歌比赛,增加学生对诗歌朗诵的了解和兴趣。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进行诵读展示或录制分享。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学习《静夜思》,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诗歌朗诵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利用个别指导和集体训练不断改进自己的朗诵效果。
然而,对于发音和语调等技巧的指导还可以更加具体和细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诗歌朗诵的要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提高思考能力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辨析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表演中班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表演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2. 帮助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诵读技巧,提高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表演中学会互相配合、相互鼓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国学经典的诵读技巧,培养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中班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兴趣,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诵读表演。
三、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中班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准备相关的诵读表演道具,如传统服饰、道具道具等。
3. 安排好诵读表演的时间和地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国学经典(15分钟)老师给学生介绍选取的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和背景。
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向学生介绍国学经典的故事和内涵。
3. 诵读表演练习(3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表演练习,教授学生诵读的技巧,如语调、停顿、情感表达等。
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4. 分组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分组表演。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国学经典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做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5. 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表扬优秀的表演,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再次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学习国学经典。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有了提高,诵读表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步,可以通过增加诵读表演的时间和频率,让学生对国学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的演员或老师来指导学生的表演,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味。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2. 《弟子规》选段3. 《千字文》选段4. 《论语》选段5. 《大学》选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诵读经典选段,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2. 难点:深入理解经典中的道理,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让学生反复诵读经典选段,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味。
2. 讲解法:对经典中的重要内容和道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10分钟进行讲解和讨论。
2. 每个选段诵读3-5遍,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3. 在讲解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4. 每个选段的学习时间为2-3节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经典的能力,关注其发音准确性、节奏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评价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验其对道德观念的把握。
3.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经典,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4.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行为中,以此评价其品德修养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或选集。
2. 教师用书,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解读。
3. 音频或视频资料,用于示范诵读和加深学生对经典音韵的理解。
4. 讨论卡片或海报,用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经典中的道德观念。
5. 反馈表格或评价量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诵读表现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介绍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学习《三字经》选段。
2. 第二周:《弟子规》选段的学习和讨论。
3. 第三周:《千字文》选段的诵读和解读。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案【篇一:小学经典诵读教案】活动一:童真童趣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出示古诗)《小儿垂钓》。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幼稚稚嫩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1、出示《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诵读课教案
诵读课教案(共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诵读课教案诵读课教案篇一:诵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教学环节: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温,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教学过程:一、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内容:利用精美的朗诵创设情境,引入课堂。
侧重于对学生心理上的震撼。
方式:播放美文诵读素材。
材料:《生死不离》音频朗诵。
二、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内容:①明确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②明确朗读误区。
③介绍朗读的三层境界。
④介绍朗读的基本方法。
材料: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朗读是一种特殊的口语方式,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
它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而且近代国学大师无不从熟读记诵启蒙而步入学林。
可以说,“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
每个学子都应当努力用我们最美的声音去装点最美的文字。
古人的诵读方式主要以抑扬顿挫有节奏地吟咏为主,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重感性的表达方式。
而今人对诵读的理解,虽然也有不同,但一般地讲,主要指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粗解文意;一是背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可以说,这种记诵活动始终伴随着思维与语言的训练,是一种自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
朗读的三层境界第一层次——品其滋味熟读。
要能抑扬顿挫地诵读。
(书读百遍,酝酿胸中,自然悟入)第二层次——入其境界求静。
这时候身心专注,读书求悟进入的一种读书状态(若能达到此种静态,则其义自现)第三层次——悟其真谛妙悟。
能在静态中达到对诗文精妙之处的感悟。
小学经典诵读《大学》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材:《大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 通过诵读《大学》,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大学》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 诵读《大学》。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中的某些深奥道理。
2. 诵读时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 提问:你们知道《大学》是谁写的吗?它主要讲的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大学》,了解其内容。
2. 教师提问:在阅读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请互相讨论。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大学》中的重点内容,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2. 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大学》中的道理。
四、诵读《大学》1. 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大学》,注意语调和节奏。
2.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领诵,其余学生跟读。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
五、讨论与分享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大学》中的哪些道理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学》中的道理。
2. 作业:课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大学》的主要思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诵读《大学》,让学生了解经典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
2.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大学》中的道理。
3. 注重诵读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大学》作者:孔子主要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学资源:1. 《大学》原文2. 相关背景资料3. 诵读音频。
中班经典诵读教案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段有趣的经典诵读之旅啦!”
(展示经典诵读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大家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觉得它们漂亮吗?这里面其实都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经典内容哦。”
(开始带领幼儿诵读经典,逐句讲解,遇到较难的词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教师:“‘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呀,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很善良的。”
中班经典诵读教案
教案一
课题:中班经典诵读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初步理解经典诵读内容的含义,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诵读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正确诵读经典内容。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经典内容中较难的词汇和语句。
教学方法:游戏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
教案三
课题:中班经典诵读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经典诵读的热爱和兴趣。
2. 提升幼儿的语感和节奏感。
3. 让幼儿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诵读经典内容。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经典内容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走进经典的世界啦!”
(引导幼儿跟读,并给予鼓励)
教师:“那我们再来读一遍,这次要读得更响亮、更整齐哦。”接龙游戏吧,老师先开始,我说‘人之初’,下一个小朋友要说‘性本善’,然后依次类推,看看我们谁最厉害。”
(幼儿参与游戏,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表扬)
教材分析:经典诵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素养。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理解和接受的经典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诵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课:《送别组诗》教学设计
周庄中心小学杨志祥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采用想象、画图、音乐等方法激发情感,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
3、以“送别”为迁移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导读《赠汪伦》,讲一首,联一组;《赠汪伦》以歌送别,《别董大》以话送别,《送元二使安西》以酒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目送别。
学生在这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迁移性拓展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强化了语文实践。
[教学目标]
1、学习《赠汪伦》,反复诵读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朋友情深。
2、拓展学习。
创设情境,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感受朋友情,离别愁;并会背诵。
3、以诗引诗,激发学生的情感,诵读送别的诗,感受友情的可贵,展示学生积累的诗篇。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描述的意境“美”,朋友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外收集积累有关送别的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上个学期起,我们就开始诵读古诗,到现在,你们脑中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今天,老师将继续带你们去畅游古诗王国,在其中尽情领略古诗的魅力。
看谁的收获最大!
诗句接龙。
(课件出示:)
看图联想诗句。
(课件出示:)
过渡:刚才这组诗都是写---的?今天我们再来读几首抒情的。
二、出示“送别”,揭示主题
1、今天要背诵的一组诗,与这个词有关。
(板书:送别)读一读。
2、你的爸爸妈妈和你,怎么送来你家的客人呢?
听了你们的话,我很感动,这是我们现代人送别我们亲友的,但是我们的古代人,唐朝人是怎么送别呢?
二、学习《赠汪伦》
1、读。
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指名读,正音。
师随机指导:舒缓一点读。
齐读。
2、品诗情
(1)这首诗是谁送谁的?李白和汪伦是什么关系?(引出典故:汪伦是安徽人,非常仰慕李白,于是写了一首诗说:“先生喜欢游赏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
”这李白一看这信,游山玩水多好阿,高兴地去了。
结果汪伦告诉他:“‘桃花’是潭水名这里并无桃花;‘万家’是一家酒店店主人姓万,并无很多酒店。
”李白大笑。
汪伦款待李白几天临行时还赠了不少礼物,亲自送行。
李白感其友情,写了《赠汪伦》这首诗。
师读: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再读诗歌,品诗情
(1)你觉得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怎样?从哪里看出?
重点指导: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过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2)指导感情朗读:汪伦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深深感动了李白,此时此刻,面对前来送别的朋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一句(深情朗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自由读,齐读。
随机指导:诵读古诗要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来。
(3)师小结:此时此刻,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了好朋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
在赠汪伦这首诗中,汪伦这是用什么送别?(板书:歌)
拓展——
一、过渡
这是汪伦送李白的,下面,我们看李白怎么送孟浩然呢?
二、品诗
1、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悟: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看着孟浩然的船越走越远,最后船消失在水天交接的地方,李白看啊,看啊。
只看见滚滚的水,你猜猜李白看了多长时间?
师小结: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也就是说,李白看了很久很久,看啊看啊,看到的仅仅是水吗?好像是李白对孟浩然的一腔思念滚滚流向天边。
这是什么情?(友情。
)他是用歌声送别吗?(以目光送别)用目光默默打动着朋友
3、指导朗读。
指名读。
范读。
齐读。
三、你还会背哪些送别诗?
1、指名说。
学生说的时候相机出示课件:《别董大》等诗,其余学生也可以跟着读)
2、(课件呈现两首诗)学生自读,思考:以什么相送?
预设:《别董大》以话相送。
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诵读——
一、过渡:同学们,这些诗为什么千古流传呢?不管以歌相送,以目光相送,以语相送,以酒相送,其实更用什么相送?(心,情……板书:情)唯有真情相送,才能动人,流传千古。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几首诗,看谁的真情,最能打动人。
二、(音乐)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感情背诵
“和汪伦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实在是太开心了。
今天,李白悄悄离开万家酒店,登上了来时的客船……”
“今天是孟兄要西下扬州的日子,我早已备好美酒和下酒菜为孟兄饯行……”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朋友,您是著名的琴师,虽然此去前途漫漫,但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
应用——
你有什么好朋友?假如你得朋友要离开你,去别的地方了。
你准备以什么方式相送?说出来,看谁最更感动老师。
(鼓励用上学过的或收集来的古诗)
板书:送别
歌
目光情
话
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