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困境及实践路径
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困境及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1]。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人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均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要想缩小差距,必须发挥人才的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规划好,将蓝图变
为现实关键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 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困境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乡村人才振兴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红利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涌入乡村地区,为广大乡村地区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真正扎根乡村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少之又少,乡村人才振兴进入瓶颈期,面临各种发展困境。
1.1 乡村人才总量少且素质不高
我国是人口大国,拥有数量多且素质高的人力资源。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人口逐年减少,乡村人才数量陷入只减不增的僵局,乡村发展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情况。
一是乡村人才总量不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乡村人口从2005 年末的74 544 万人减少到2021 年末的49 835 万人;从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来看,从2005 年末的57%减少到2021 年末的35.3%。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乡村人
口无论是数量还是占比都呈下降趋势,乡村人才总量逐年减少。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 251 万人,外出农民工达17 172 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比2020 年增长2.4%[3]。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工作,乡村地区人才单向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人才总体数量日渐减少。
第三次农业普查方案
第三次农业普查方案
1. 背景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要的统计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为
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战
略目标,我国决定进行第三次农业普查。
2. 目的和意义
第三次农业普查旨在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状况,掌握农
业资源利用情况,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
可持续发展。具体目的和意义包括:
•提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料;
•收集农业生产资源和要素利用的数据,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分析农民收入和农村贫困情况,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支持;
•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状况,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掌握全国粮食和农产品生产状况,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3. 现有问题
在进行第三次农业普查前,需要对以往农业普查的问题进行总结和
分析,以确保第三次农业普查的高质量完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部分地区数据收集不准确、不全面;
•部分农民对农业普查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
•农业普查工作中存在重复、交叉统计;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弱;
•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采集和监管手段有限。
4. 实施方案
为确保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需要采取以下实施方案:
4.1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农业普查的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建立健全农业普查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2 制定详细计划
制定详细的农业普查计划,明确普查区域、普查时间、普查内容和普查对象等,确保全面覆盖和准确统计。
4.3 增加宣传力度
加强农业普查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普查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宣传活动、培训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民的调查配合意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如何获得统计数据
内容
日/星期/时间
月份
1月
2月
1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20/ 一 上午 10:00
……
3月 ……
4月
16/ 三 上午 10:00
2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4/ 一 上午 9:30
……
……
3 季度累计主要行业增加值
21/ 二 上午 9:30
……
……
17/ 四 上午 9:30
2统计数据 发布方式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发布有着悠久的历史,1955 年就开始发布年度统计公报。经过 60 年的发展,已建 立起比较完善的统计数据定期公布制度,通过定期发布 新闻稿、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统计公报、出版各类统 计资料等多种形式公布统计数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 应用,国家统计局在 1999 年建立了官方网站“中国统 计信息网”,2008 年开通了“国家统计数据库”,2011 年和 2012 年开发了“中国统计”和“数据中国”(苹 果 / 安卓)客户端,2013 年开通政务微信“统计微讯”,
城镇住户
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城镇居民总收入、可支配 收入、消费支出等
农村住户
农村居民家庭概况、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农村劳 动力就业与流动情况、农村家庭居住情况、人口与劳动 力就业情况、农业生产结构及技术应用情况等
数据统计员工作总结(7篇)
数据统计员工作总结
上半年,全区统计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统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效率狠抓落实,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不断加强统计管理,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强化统计队伍建设,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国家、省、市统计报表及其他普查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保障。现将半年来主要工作亮点总结如下:
一、多方位开展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着力做好核算工作。完成____年第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进一步完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GDP数据修订工作;统一和规范全区各镇(街道)季度GDP的核算方法,完成第一季度各镇(街道)的生产总值核算任务。根据市统计局反馈的三经普GDP修订数据,重新测算各镇(街道)____年季度分摊数据,为____年镇(街)GDP核算提供数据基础。
二是切实发挥统计服务保障的窗口功能。收集整理月度主要统计数据,每月按时印发《____区统计月报》小册以及制发《____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等呈送区党政主要领导;与财政、税务、经信、外经、教育、卫生、劳动、社保、房管、规划建设等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保持良好沟通,逐步理顺有关渠道,收集整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信息产业、体育、旅游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综合资料,
完成了《____区___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每月按时对外提供《____统计月报小册》等统计资料,每季度制作____区主要经济数据幻灯片,经常为相关部门加工整理、分析临时急需相关统计资料;就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来文来访或登录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查询有关数据资料进行了及时回复,做到了来件(来人)必复,热情服务。
什么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农村人口的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农村人口的规模与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农村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变动趋势。
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实际供给人们在就业选择中偏爱那些劳动报酬较高的产业部门,不愿意到劳动报酬较低的部门就业。农业部门劳动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多少。
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对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选择性转移,使女性和老人成为农业的主要劳动力,这一状况更加剧了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不足。因此,在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
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现状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和劳动力质量逐渐降低。
首先,我国农民工增速呈下降趋势,并且老龄化明显。由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可知,2011年至2013年,农民工增速分别为4.4%、3.9%、2.4%,2013年后增速则下降至2%以下,2014年至2017年,农民工增速分别为1.9%、1.3%、1.5%、1.7%。2017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7
岁,比上年提高0.7岁,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例为52.4%,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例为21.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自2014年以来其比例提高呈加快态势。①这间接证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在减少,能转移出的劳动力越来越有限。其次,农业从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在减少,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显著。由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可知,2006年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农业从业劳动力不断减少。2006年,全国21岁至50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62.2%,51岁以上占比为32.5%;2016年,全国36~54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44.45%,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占比为37.9%。由此,可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显著,降低了农业有效劳动力供给量。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作者: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9年第12期
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high-quality farmers development index ,HQFDI),是综合评价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旨在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地反映高素质农民队伍发展的总体状况。高素质农民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其最终发展水平是多维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评价指标包括影响高素质农民发展的多维因素。
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评价指标共涉及4个一级指标:队伍发展、产业水平、政策环境和示范带动。14个二级指标:队伍发展包括队伍数量、队伍质量、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健康水平5个二级指标;产业水平包括生产经营、绿色发展、信息化水平、经济收入4个二级指标;政策环境包括扶持政策、金融保险环境、公共服务环境3个二级指标;示范带动包括辐射带动和社会认可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队伍发展10个、产业水平12个、政策环境6个、示范带动3个三级指标。
(一)队伍数量
我国高素质农民队伍发展迅速。(图1)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 2017年全国有1556.69万高素质农民, 2018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增加到1693.59万人,增加了136.9万人,增长率为8.79%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较上年增加了8.98%, 4.86%, 11.77%和7.29%。
(二)教育程度
四成高素质农民有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17.80%的高素质农民正在接受进一步的学历教育。从2018年全国平均来看,17.80%的高素质农民正在接受学历教育(2017年大专及以下学历高素质农民正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占比为21.1%)。其中,东部地区最高(21.71%),东北地区最低(14.13%),二者相差7.58个百分点。在全部接受学历教育的高素质农民中,68.48%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25.20%选择了高等职业教育,分别比2017年增长了0.44和0.59个百分点。而有5.94%选择了高等教育,0.38%选择了研究生教育,分别比2017年减少了0.6和0.43个百分点。这表明,高素质农民是一支愿意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就业技能的队伍。(表1)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国家统计局2017-12-15 10:00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三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7年12月15日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国31925个乡镇和596450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一、交通
2016年末,在乡镇地域范围内有火车站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8.6%,有码头的占7.7%,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占21.5%。
99.3%的村通公路,61.9%的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村委会到最远
自然村、居民定居点距离以5公里以内为主。
表1 乡镇、村交通设施
单位: %
指标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有火车站的乡镇
8.6
7.6
8.3
7.7
18.0
有码头的乡镇
7.7
10.0
项目所在地韶关市基本情况
项目所在地韶关市基本情况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武、南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韶关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六大都市区、九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韶关地区介于北纬23°53′~25°31′,东经112°53′~114°45′之间。东起南雄市界址镇界址村,西至乐昌市三溪镇丫告岭村,东西直线跨度长约186.3公里;北抵乐昌市白石镇三界圩村,南达新丰县马头镇路下村,南北跨度长约173.4公里。西北和东北与湖南省郴州市、江西省赣州市交界;东南接河源市,西南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和惠州市。韶关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市区距广州市220公里,赣州市210公里,郴州市165公里。
全市辖3市辖区、4县、1自治县、2县级市,全市土地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其中韶关市区面积3468平方公里。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6.87万人,户籍人口328.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05万人,农业人口206.0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53.3%。
韶关市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全境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厦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火成岩分布极广,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盆地分布其中,平原、台地面积约占 20 %。在地质历史上属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峻以及发育成各级夷平面,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自北向南三列弧形山系排列成向南突出的弧形构成粤北地貌的基本格局:北列为蔚岭、大庾岭山地,长140公里;中列为大东山、瑶岭山地,长250公里;南列为起微山、青云山山地,长270公里。其间分布两行河谷盆地,包括南雄盆地、仁化董塘盆地、坪石盆地、乐昌盆地、韶关盆地和翁源盆地。红色岩系构成的丘陵、台地分布较广,特征显著。仁化丹霞山一带以独特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所在地和命名地,面积约280平方公里,山群呈峰林结构,有各种奇峰异石600多座。南雄、坪石等盆地属红岩类型,南雄盆地幅员较广,岩层有十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全市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中低山广布。北部地势为全省最高,位于乳源、阳山、湖南省交界的
乡村振兴中“数商兴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88
乡村振兴中“数商兴农”的现状分析与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中国城乡商业流通体系开始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电子商务新技术融入农业,推动农村贸易体系改革,是乡村落实“数商兴农”工程的需要。该文通过文献检索归纳、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发展农村电商的新机遇、建设数字乡村面临的新困难,并据此提出了包含培养内部力量、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物流保障、挖掘地域特色在内的多维度应对策略。关键词:数商兴农;物流体系;发展路径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不断下沉,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活跃、集中的新农业贸易体系,对打破城乡割裂发展界限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1]。
1 “数商兴农”时代下农村电商新机遇
1.1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随着互联网普及的持续推进和发展,中国农村互联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已经逐步成为振兴农村建设的一股新的中坚力量。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初中国农村网民已达2.84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57.6%。虽然现有普及率还并不健全,但逐年递增的趋势尚好,新农村农民利用互联网的成功故事,也逐渐被更多农民效仿,成为全国农村的现实缩影。1.2 时代推陈出新的动力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为中国农产品的贸易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便捷的电子商务系统,使原本繁杂的销售步骤和一些老年人无法熟练操作的销售流程大大缩减,使农业服务更加人性化、系统化、简便化,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的生产力和产
农业普查工作方案
物资设备需求清单
根据农业普查工作需要,列出所 需物资设备清单,包括普查表格 、数据采集设备、交通工具等。
采购计划
按照物资设备需求清单,结合市 场供应情况和价格因素,制定详 细的采购计划。
储备管理
对采购的物资设备进行入库管理 ,建立完善的储备管理制度,确 保物资设备的充足供应和合理使 用。
信息技术应用支持
06
宣传推广与培训指导
宣传策略制定及实施途径
制定全面宣传策略
明确宣传目标、受众、内容、方式和时间计划,确保宣传工作有序 进行。
利用多种媒介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广泛传播普查信息和相 关知识。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组织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如普查知识竞赛、宣传画展等,提高公众参 与度。
各级培训活动组织安排
03
推进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 农业普查的信息化建设,提高 普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04
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对农业普查工作的宣传引 导,提高社会各界对普查工作 的认识和支持,为普查工作的 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持
经费预算编制及审批流程
经费需求评估
根据农业普查工作规模、任务量和时间要求,评估所需经费总额 。
Fra Baidu bibliotek预算编制
2024年关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自查报告
2024年关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自查报告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自查报告
一、引言
自2024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农民及相关机构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普查工作,以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次自查报告主要总结和分析我国农业普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并对未来农业发展提出建议。
二、普查工作内容与进展
1. 普查目标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目标是深入了解我国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农户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精准农业政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数据支持。
2. 组织与推进
自查报告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普查数据,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组成了普查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普查工作。普查工作组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
3. 数据采集
普查数据采集主要通过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调查问卷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采集和传输,线下实地调查则保证了数据的实地核实和准确性。
4. 数据处理
普查数据重点包括农地面积、产量、品种、农民人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诸多方面,经过数据采集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数据清洗、校核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普查结果与分析
1. 农业生产情况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全貌。经统计,我国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高位,肉类、蔬菜、水果等副食品供应充足。然而,也存在农产品过剩,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 农业资源利用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用地面积大致稳定,但存在农业耕地占用、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同时,农业水资源利用不均衡,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地区依然存在。
2024年统计局下半年工作计划(2篇)
2024年统计局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以赴,确保主要经济指标
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把握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把握经济运行质量,加强与市局各处室的沟通联系,争取各项指标在五城区的排位靠前,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指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下半年,农业普查工作将进入关键时期。
建立质量监督、街道联系机制,以局领导分别包片形式,科室分片形式,督导街道社区普查工作,确保普查各阶段的工作质量。
完成农业普查街道、社区“两员”人员的聘任和选调工作;
完成普查区划分、普查小区划分以及电子地图绘制等工作;
组织参加省市安排各种学习、培训:包括《普查方案学习》、农普摸底调查、普查表入户登记以及PDA等电子设备的操作等业务培训。并完成摸底调查工作。
组织区本级科室业务人员、街道社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开展农普业务培训三次以上,培训人次预计将达____人次;
开展大规模的农普宣传工作,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为农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影响力。
三、严格把关,做好数据发行工作
加强对普查、年鉴数据的审核力度,不仅要求各专业科室要对各自专业数据内容负责,严格把好质量关。而且普查办要加强与历史数据、经济普查公报数据的比对审核,保证普查年鉴之间数据的一致性与匹配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历史数据的有效衔接。顺利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年鉴、____年统计年鉴的整理及发行工作。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继续强化街道、部门做好项目新增入库的相关工作,并针对运行工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与市局进行工作衔接,确保出现状况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加大对全区投资目标责任单位的业务指导,协助其找出潜在的投资点,并通过多种方式让有条件的项目尽可能纳入统计范围。
2019年“新农人”短视频发展分析
2019年“新农人”短视频发展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产业稳健增长,向垂直细分领域渗透,渠道用户下沉,同时移动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扩散普及,使农村不再成为“信息孤岛”。
城乡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互联网发展,提出“互联网+”助力“三农”发展,引导科技相关的生产要素向农村农业集聚,消弭城乡信息不对称性。作为农村互联网应用的重要一环,短视频平台为以返乡农民为代表的“新一代农人”带来创业机遇,“三农”题材短视频迎来爆发式增长。从最初的“土味”低俗审丑到目前原生态生活化为主导的农村短视频逐步向正能量优质化内容转型,部分“新农人”创作者还搭建了电商营销渠道,契合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新农人”创作也面临增长瓶颈期和转型受限的困难,而如何拓宽短视频“个人品牌”的社会效应,从个人和小团队受惠到小范围群体性受惠成为提升“新农人”短视频社会效益的重要议题。
1“新农人”短视频发展的驱动因素
“新农人”短视频的兴起依托时代背景,互联网科技推动乡村破除传统封闭的农耕文明,与城市一起融入现代信息文明进步潮流。大部分“新农人”外出务工,思维较为开阔,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借助于技术进步,得益于政府和平台的扶持与赋能,贯通了城乡交流渠道,达到城乡一体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驱动因素和条件。
1.1技术驱动因素
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催生了短视频平台,培育了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使移动互联网应用普及到农村普通家庭,而简单易学的短视频编辑媒体使人人可以成为内容创作者。据投资分析家MaryMeeker的2019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显示,移动设备上的媒体消费(33%)几乎等同于花在电视上的时间(34%),中国和印度的网民数量居世界首位。
第三次农业普查可视化分析
第三次农业普查可视化分析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王竟俨
摘要:主要选取第三次农业普查中各地区普查登记农户数量、各地区普查卫星遥感情况和乡镇、村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pyecharts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普查中登记农户数量和卫星遥感影像数量大,登记农户数量和卫星影像数量地区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登记农户数量相对较少;东西部地区乡镇、村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分布相对均匀,全国乡镇、村医疗和福利机构基本全覆盖。
关键词:农业普查;数据可视化;农业数据分析
一、简介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调查,同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阶段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1-2]。随着农业和科技的发展,有关农业大数据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是一种利用大数据综合推进农业生产向智能型转变的新兴技术,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性的生产要素,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向变革、提高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手段的重要方法[3]。
本文主要选取第三次农业普查中各地区普查登记农户数量、各地区普查卫星遥感情况和乡镇、村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三项数据集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和省级主要指标汇总数据)。各地区普查登记农户数量数据集中共有36组数据,每条数据包含地区、登记户数、普通农户数、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数据分布相对离散。本文主要研究该数据集中的地区和登记农户数。各地区普查卫星遥感情况数据集中共有36条数据,每条数据包含地区、遥感实地调查、卫星影像(景)、样方数量(个)、遥感抽中普杳区(个)、无人机整村架次(次)。数据分布相对离散。乡镇、村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数据集中共包含6条数据,每条数据包含地区和乡镇、村医疗和福利机构单位比。数据分布相对离散。
韶关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分析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Apr.2021 Vol.42 No.4
韶关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分析
杨志江
(韶关学院 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摘要:目前韶关市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的步伐不断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效果明显,新兴支柱产业逐步发展壮大。韶
关市产业转型升级会深刻影响人才需求,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会不断催生出新职业岗位,这将加大技术综合化和高技
术含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人才技术结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的需求也会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韶关;产业转型;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121.3;C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21)04-0051-05
伴随着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以及 与东莞市结成双转移对接城市,韶关市产业转型和 城市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2019 年成功入选国家第 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 《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修订本》和韶关市优质企业规模与效益倍 增计划,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纺织服装等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 有限公司、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大宝山矿业有限公 司等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明显。先进装备制造、旅游 文化、大数据、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不 断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产业已初具规模, “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大数据产 业园,华韶数据谷、鹰硕大数据中心等项目也纷纷落 户韶关。文旅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入选全国第二 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 头良好,拥有博雅生物制药(广东)、丽珠集团韶关 利民制药厂等 21 家重点医药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 背景下,人才需求的技术结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
王志良:依靠技术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
21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April 2019 国际融资
● 全国政协委员谈绿色发展
Wang Zhiliang: Solve the Problem of Green Develop ment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王志良:
依靠技术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
在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如何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如何根治地沟油?仍然是全国政协委员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记者问得最多的话题之一。科技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利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香港中国商会创会会长、中海油宁波大榭石化执行董事王志良提交的《关于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提案》和《关于疏堵结合,彻底治理“地沟油”的提案》,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感,提出了不断依靠技术创新破解绿色难题等若干建议
农村“厕所革命”的挑战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
王志良委员在接受《国际融资》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组数字: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厕所革命”的进展较为缓慢,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12月14日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家庭占比为36.2%;其他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的占3.1%,使用卫生旱厕的占12.4%,使用普通旱厕的占46.2%,无厕所的占2.0%,总占比63.8%。他认为,其问题在于:
第一,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厕所革命”的
重要意义。
第二,广大农村缺乏中水系统,冲水问题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增加了农民家庭的生活成本;同时农村地区地下管网等配套设施不健全,被抽水马桶冲走的污秽仍然留在自家的粪池里或是简单地倾倒在附近的沟渠湖泊,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韶关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韶关市统计局
2018年5月10日
为摸清“三农”基本国情,查清“三农”新发展新变化,国务院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年度。普查对象包括农业经营户,居住在农村有确权(承包)土地或拥有农业生产资料的户,农业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能力及其产出、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基本社会服务和农民生活条件等。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由普查员对所有普查对象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市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9770人,登记了47.74万农户、1297个村级单位、102个乡镇级单位、5256个农业经营单位;组织63名工作人员对粮食等大宗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卫星遥感测量,完成了274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实地调查115个样方和23个抽中普查区,实施了27架次整村无人机飞行测量,掌握了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空间分布,取得了全市及种植大县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
广东省农普办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我市普查数据质量。综合抽查结果显示,我市农业普查登记户的漏报率为0.06%,普查指标数据差异率0.37%。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市农普办和市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
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94个乡镇,其中乡1个,镇93个;1292个村,其中1202个村委会,90个涉农居委会;
1.33万个自然村;413个2006年以后新建的农村居民定居点。
一、农业经营主体
2016年,我市共有5256个农业经营单位,其中农业普查登记的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2246个;38.05万农业经营户,其中7206规模农业经营户。全市共有56.59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二、农业机械拥有量
2016年末,我市共有拖拉机6.04万台,耕整机1.26万台,旋耕机1.6万台,播种机270台,水稻插秧机381台,联合收获机2008台,机动脱粒机2.77万台。
三、土地利用
2016年末,我市耕地面积[1]330.40万亩(不含可调整地类面积),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不含未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的生态林防护林)2381.76万亩,实际经营的牧草地(草场)面积
6608亩。(注[1]:耕地面积使用国土资源部门数据)
四、农村基础设施
2016年末,我市在乡镇地域范围内,有火车站的乡镇占6.4%,有码头的占3.2%,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占30.9%。99.9%的村通公路。
2016年末,我市100%的村通电,5.3%的村通天然气,26.4%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
2016年末,我市97.9%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100%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91%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9.2%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90.6%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
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2016年末,100%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8.5%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13.8%的乡镇有体育场馆,89.4%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48.1%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
2016年末,98.9%的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96.8%的乡镇有小学。20.0%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2016年末,100%的乡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00%的乡镇有执业(助理)医师,93.6%的乡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87.5%的村有卫生室。
六、农民生活条件
2016年末,我市99.7%的户拥有自己的住房,51.1%的户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87.9%的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
注:
1.乡镇:指行政建制是乡、镇,包括重点镇、非重点镇和乡。不包括街道办事处和具有乡镇政府职能的农林牧渔场等管理机构。
2.村:指村民委员会和涉农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
3.自然村:指在农村地域内由居民自然聚居而形成的村落,自然村一般都应该有自己的名称。
4.农业经营户:指居住在韶关市境内,从事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农业经营户。
5.规模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指具有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以商品化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户。规模化标准为:
种植业: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50亩及以上、设施农业的设施占地面积25亩及以上。
畜牧业:生猪年出栏200头及以上;肉牛年出栏20头及以上;奶牛存栏20头及以上;羊年出栏100只及以上;肉鸡、肉鸭年出栏1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鸭存栏2000只及以上;鹅年出栏1000只及以上。
林业:经营林地面积达到500亩及以上。
渔业:淡水或海水养殖面积达到50亩及以上;长度24米的捕捞机动船1艘及以上;长度12米的捕捞机动船2艘及以上;其他方式的渔业经营收入30万元及以上。
农林牧渔服务业:对本户以外提供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及以上。
其他:上述任一条件达不到,但全年农林牧渔业各类农产品销售总额达到10万元及以上的农业经营户,如各类特色种植业、养殖
业大户等。
6.农业经营单位:指韶关市境内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法人单位和未注册单位,以及不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法人单位或未注册单位中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既包括主营农业的农场、林场、养殖场、农林牧渔场、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具有实际农业经营活动的农民合作社;也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学校、科研单位、工矿企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基金会等单位附属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
7.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指在农业经营户或农业经营单位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累计30天以上的人员数(包括兼业人员)。
8.农民合作社:指有合作社的名称,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关于合作社性质、设立条件和程序、成员权利和义务、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要求,有农业生产经营或农林牧渔服务,名称为农民合作社的农民互助性经济组织。包括已在工商部门登记,以及虽未登记但符合上述要求的农民合作社,不包括以公司名称登记注册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社区经济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也不包括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非农行业的农民合作社。
9.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在2.2千瓦(含2.2千瓦)以上的拖拉机,包括小四轮与手扶式。
10.耕整机:指自带发动机驱动,主要从事水田、旱田耕整作业的机械,包括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等。
11.旋耕机:指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
12.播种机:包括条播机、穴播机、异型种子播种机、小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