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EVEAL研究展开来认识非他汀类调脂药物2017.9
不同的他汀类调脂药物各有特色
不同的他汀类调脂药物各有特色他汀分为天然他汀(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他汀(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天然他汀是从生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美伐他汀可以从橘青霉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因而也叫做生物他汀。
相应的,完全人工合成的他汀则被称为化学他汀。
目前,主要认为,化学他汀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服用以后,需要肝脏分泌羧基脂酶对其激活以后,才能抑制肝脏合成脂类物质。
酶解过程会产生化学性肝损伤;而天然他汀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不需要酶解,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发生作用。
其降脂作用比化学他汀强,也不存在个提差异。
阿托伐他汀为人工合成药物,比天然微生物发酵、半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好,患者使用时,很小的起始剂量就可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从表中可见国内阿托伐他汀是降脂力度最大的药物;其次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降脂的力度均较前两种弱,但是后几种降脂药物增大剂量后可增加降脂的疗效。
我们都很熟悉多数降脂药物是需要在夜间睡前服用的,但是阿托伐他汀由于其半衰期较长,可以在早晨服用。
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肾功能受损时可选用阿托伐他汀。
目前国内阿托伐他汀的商品名是:立普妥、阿乐。
氟伐他汀是第一个完全人工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其代谢与其他汀类药物不同,氟伐他汀主要通过肝细胞同功酶P450 2cq 代谢,而其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P450 3A4 代谢。
一些药物如环孢素A、红霉素、非洛地平、硝基地平、维拉帕米、华法令等药物也主要通过P450 3A4 代谢。
氟伐他汀与这些药合用时由于互相没有干扰,不产生不良后果;而其他他汀类药物与这些药合用时则可能增加他汀类药物的浓度,甚至可能导致肌病。
另外氟伐他汀无活性代谢物,令其副作用少。
同样在肾功能受损时可选用。
普伐他汀,商品名为普拉固、美百乐镇等,睡前服用,是亲水性他汀类降血脂药,是唯一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与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
其中,高血脂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汀类药物的起源和发展。
他汀类药物最早是源于发酵产生的黄霉菌产的黄霉素(Lovastatin),而现在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罗伐他汀(Rosuvastatin)以及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等。
这些药物都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来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水平。
那么,他汀类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首先,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脱酸胆固醇(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阻断了胆固醇合成的代谢途径,从而降低了胆固醇的合成。
此外,这些药物还可以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被肝脏摄取,进而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途径,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除了治疗高血脂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外,他汀类药物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突破。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被发现可以通过调节血管收缩、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内皮功能等途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也可能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肿瘤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些领域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验证和深入的研究。
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汀类药物与抗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调脂药是指用于调节血脂水平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调脂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调脂药的分类及其用药原则。
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常见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Ezetimibe)和贝特双(Bempedoic acid)。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肠道上皮细胞中的NPC1L1转运蛋白来发挥作用。
在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特别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
2. 注意禁忌症:对该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异常者和孕妇禁用。
3. 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和肌痛等,一般可耐受。
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肌病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二、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酸还原酶(HMG-CoA 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合成的药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Sim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等。
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特别是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 注意禁忌症:对该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异常者和孕妇禁用。
3. 剂量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当的剂量。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维持剂量。
4. 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肌痛、肝功能异常和消化道不适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和肝功能损害,需密切监测。
三、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内源性合成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常见的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有非诺贝特(Fenofibrate)和贝特妥(Gemfibrozil)等。
使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特别是伴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患者。
初级药士-基础知识-药物化学-心血管系统药物
初级药士-基础知识-药物化学-心血管系统药物[单选题]1.调血脂药物洛伐他汀属于A.苯氧乙酸类B.烟酸类C.HMG-CoA还原酶抑制剂D.贝特类E.苯氧戊酸类正确答案:C(江南博哥)参考解析:洛伐他汀是第一个投放市场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使胆固醇形式由有害到无害,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中疗效较好的药物。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3.属于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的降血脂药物是A.氯贝丁酯B.非诺贝特C.辛伐他汀D.吉非贝齐E.氟伐他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吉非贝齐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调血脂药物,是一种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4.第一个投放市场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A.洛伐他汀B.吉非贝齐C.硝苯地平D.尼群地平E.异山梨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987年,洛伐他汀是第一个投放市场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当年投放市场最有效的品种,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具显著疗效,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5.需要在体内经水解才能显效的药物是A.盐酸哌唑嗪B.洛伐他汀C.硝酸异山梨酯D.卡托普利E.地尔硫(艹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洛伐他汀为前体药物,须在体内(主要在肝脏)水解转化为β-羟基酸后显效。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6.血脂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A.酮体B.磷脂C.游离脂肪酸D.胆固醇酯E.甘油三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血浆中的脂质组成复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以及游离脂肪酸等,它们与血浆中脂蛋白结合而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而存在。
掌握“调血脂药”知识点。
[单选题]7.可用于降血脂的药物是A.卡托普利B.硝酸异山梨酯C.尼群地平D.阿替洛尔E.洛伐他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洛伐他汀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非布司他的原理(一)
非布司他的原理(一)非布司他的原理解析什么是非布司他?非布司他(Fibrates)是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脂代谢异常疾病。
它具有调节脂质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非布司他的作用机制1. 激活PPAR-α受体非布司他通过激活细胞核受体PPAR-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从而调节脂质代谢。
PPAR-α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和β-氧化途径,增加胆固醇的转运和代谢。
这种作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2. 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非布司他还能够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脂蛋白酶是一种降解甘油三酯的酶。
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可以加快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清除速度,使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3. 抑制HMG-Co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胆固醇合成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非布司他能够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胆固醇合成,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积累。
4. 调节凝血和纤溶系统非布司他还可以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
它能够降低纤溶酶抑制剂-1(PAI-1)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纤溶酶(t-PA)的合成和释放,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并减少血液中的凝血物质。
非布司他的应用与副作用应用非布司他主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它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副作用非布司他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仍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消化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肌肉痛:较少见,但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和无力的症状。
•肝脏损伤:长期使用大剂量的非布司他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异常,需在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
•其他: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结语非布司他作为一种调节脂质代谢的药物,通过激活PPAR-α受体、增加脂蛋白酶活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以及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发挥降脂作用。
国内外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降脂活性成分被发现和深入 研究。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胆固醇吸收、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等。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抑制胆固醇吸收:如槐米中的芦丁,可以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 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药物重整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利 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药物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快速找到具 有特定功能的候选药物,并通过实验验证其药效和安全性。此外,国内学者还在 合成和改造天然产物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这些研 究为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如泽泻中的泽泻醇A,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关键 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 和释放,从而舒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2、萜类:如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作用。 3、皂苷类: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抗 炎等作用。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4、多糖类:如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 作用。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 展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国内外在抗肿瘤药物制剂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新药研发手段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安全、便捷的 抗肿瘤药物制剂问世容三
美发布非他汀类降脂药共识:依折麦布是大部分患者的首选,PCSK9抑制剂上榜
美发布非他汀类降脂药共识:依折麦布是大部分患者的首选,PCSK9抑制剂上榜近日,美国心脏病学院发布了关于使用非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 专家共识,推荐最大剂量他汀治疗后仍无法达标的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善和他汀治疗后LDL-C降幅不能达到50%的高危患者,可接受烟酸、依折麦布或PCSK9单克隆抗体等。
推荐要点包括:1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或LDL-C≥190mg/dl者,若应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仍无法实现LDL-C降低>50%,可考虑应用非他汀药物。
2 鉴于依折麦布安全性、耐受性及疗效良好,对大多数患者,依折麦布是首选的非他汀类药物。
3 胆汁酸螯合剂是依折麦布不耐受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但应避免在甘油三酯水平>300 mg/dl者中应用。
4 在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危患者中,若最大耐受剂量他汀及依折麦布治疗后仍无法达到治疗目标,可考虑应用PCSK9抑制剂。
鉴于缺乏上述药物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证据,尚不推荐其用于非FH患者的一级预防。
5 对于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强烈推荐将其转诊给血脂专家,可选择他汀、非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胆汁酸螯合剂,必要时可选择洛美他派、米泊美生及LDL血浆置换术)。
目前,LDL血浆置换术也被批准用于治疗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来源:2016 ACC Expert Consensus Decision Pathway on theRole of Non-Statin Therapies for LDL-Cholesterol Lowe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Task Force 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16, 68: 92-125.。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子 的表 达 , 降低 MMP 9水 平 , 调 T、 一 下 B细 胞 表 面 的 趋 化 因子 受 体 l 。尽 管 应 用 他 汀 类 治 疗 多 发 性 硬 化 7 ]
还存 在 许 多 尚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其 多 效 免 疫 调 节 作 但 用, 已让人 们对 治疗 多发 性 硬化 充满 希望 。
中 西医 结合 研究 2 1 02年 4月第 4 第 2 卷 期
R s rho t rt rdt nlC iee n s r dcn 02A r o. ee c f I e ae Ta ioa hns dWet nMei e21 p iV 1 4N0 a ng d i a e i l
他 汀类 药 物 非 降脂 作 用 的研 究 进 展
胡 静
武汉 市武钢 总 医院分 院 , 汉 武
4 0 8 300
他 汀类 药物 为羟 甲基 戊二 酰 辅 酶 A( HMG— o C A)
还原 酶抑 制剂 , 目前 临床 上 应 用 广泛 的血 脂 调 节 药 是 物 。其机 制 是 抑 制 胆 固醇 合 成 途 径 的 HMG C A 还 -o
原酶 , 低 低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D — 水 平 , 以 降 L L c) 对 胆 固醇 升 高 为 主 的高 脂 血 症 有 较 好 疗 效 [ 。 临床 显 1 ]
示 , 汀 类 药 物 不 仅 有 降 脂 作 用 还 有 非 降脂 作 用 , 他 如 抗 感 染 和免疫 调 节作 用 、 善 胰 岛 素抵 抗 和胰 岛 口细 改 胞保 护作 用 、 改善 内皮 功能 等 。他汀 类 药 物 不 仅 干 预 血脂 水 平 , 多 干 预 的是 心 血 管 病 危 险 因素 , 重要 更 有 的独 立 于 调 脂 的 多 重 作 用 , 即他 汀 类 药 物 的 “ 效 多
REVEAL研究
REVEAL研究背景
Anacetrapib(安塞曲匹)是具有双向调脂作用的强效CETP抑
制剂,可同时升高HDL-C和降低LDL-C。该类药物在研发 之初曾被寄予厚望。
但早前三个CETP抑制剂(Evacetrapib、Torcetrapib和
Dalcetrapib)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Evacetrapib和 Dalcetrapib结果为阴性、Torcetrapib甚至得出了更为不利 的心血管结果,以上研究均在随访约2年时即提前终止。 REVEAL研究在备受压力下坚持开展,由英国牛津大学临 床试验和流行病研究中心牵头进行。
萃的结果一致,
Anacetrapib 组LDL-C降低至38mg/dL(酶法直接测
定),再次表明在更低范围内进一步降低胆固醇能 够使心血管高危患者获益
分析该研究的获益主要来自其降低LDL-C的效应上,
而非升高HDL-C效应。升高的HDL-C是否有无获益 尚未得出确切结论
小结
总的来说,REVEAL研究为临床调脂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尽 管CETP被视为可作用于调脂治疗新靶点(HDL-C)的新型降 脂药,但关于升高HDL-C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 目前仍不明确,从现有证据来看Anacetrapib的心血管获益效 仍主要由其降低LDL-C的作用来介导。 该研究结果提示,在现有指南推荐的他汀类强效降脂治疗手 段的基础上,加用其他降脂药物进一步降低LDL-C,可额外 减少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一级终点:冠脉事件 Anacetrapib显著降低主要冠脉事件风险9% (RR=0.91,95%CI: 0.85~0.97;P=0.004)
主要终点:Anacetrapib不增加冠脉死亡风险(P=0.25);显著降低心肌 梗死风险13%(P=0.007),降低冠脉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11%( P=0.008),降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风险10%(P=0.01),且显著降低 主要冠脉事件风险9% .
(完整)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
(完整)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的全部内容。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影响生活治疗的主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血脂异常作为ASCVD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水平已成为当前预防与治疗ASCVD的主要方式。
临床常规检验提供的血脂参数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与甘油三酯(TG)。
其中LDL—C水平与ASCVD的发病风险相关性最大,LDL可通过血管内皮进人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后者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不断增多融合,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
因此,应将LDL—C作为控制血脂异常的主要干预靶点.他汀类药物能明显的降低LDL,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最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是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首选的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同时还可增加肝脏细胞表面LDL受体以增强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减少体内LDL水平,从而通过上述药理机制发挥调脂作用.本院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氟伐他汀(来适可)、普伐他汀(富利他之)、辛伐他汀(舒降之)、阿托伐他汀(阿乐、尤佳、立普妥)和瑞舒伐他汀(可定)等。
血脂控制新进展-降脂新策略
第210天
研究药物给药 第1次随访访视 每月一次随访访视
研究药物给药
主要终点评估
研究访视结束
第360天 延长随访时间
Khvorova A. N Engl J Med 2017, 376(1): 4-7. Ray KK, et al. 2017 ESC presentation.
两次注射300 mg Inclisiran时,LDL-C水平下降幅度最大
PCSK9抑制剂药物
• PCSK9抑制剂是一类单抗药物,作用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PCSK9可以和LDL受体结合,PCSK9—LDL受体复合体可进入内涵体或溶酶体降 解,从而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的下降,进而使肝细胞对LDL-C颗粒清除能力下 降。PCSK9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断PCSK9和LDL受体结合,提高LDL受体数量,促 进LDL-C的降解 既往对PCSK9抑制剂的研究名称
• 方法:
对155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高强度瑞舒伐他汀(20-40mg)或高强度阿托伐他汀(40-80mg)患者 的170处非罪犯脂质斑块进行了分析。在用高强度瑞舒伐他汀(n = 72)治疗的患者和用高强 度阿托伐他汀(n = 110)治疗的患者中,进行OCT成像,将斑块微观结构进行比较。
对155例冠心 病患者,170 处非罪犯脂质
目前对LDL-C靶点的关注已经进展到分子水平 ESC ORION 1研究:长效siRNA抑制剂Inclisiran
研究背景:
多中心,安慰剂对照,双盲,随机II期研究,共纳入501例心血管高危患者LDL-C >70 mg/dl(有动
脉粥样硬化)或>100 mg/dl(无动脉粥样硬化),且接受最大剂量的他汀治疗30天以上。患者被随机
血脂异常治疗的热点与展望
·述评·血脂异常治疗的热点与展望叶平,边素艳摘要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他汀类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药物。
进一步研发针对脂代谢的不同作用靶点、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降脂药物是目前血脂领域的热点之一。
针对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研发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已进入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apoB抑制剂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抑制剂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虽然在他汀基础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药物治疗未获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预期结果,但全球仍未放弃针对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新药研发。
在他汀类药物时代,研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降脂药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血脂异常的最佳干预策略仍在不断探索中。
关键词 血脂异常;治疗;靶点血脂异常,特别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他汀类药物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肝功异常及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寻找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调脂药物一直是血脂异常治疗领域长期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不断开发针对脂代谢不同作用靶点的药物,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新靶点的探索1.1 他汀的基石地位无可动摇,但仍存在“盲区”:血清LDL-C水平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血脂管理,各类指南推荐首要目标是降低LDL-C水平,并且其目标值趋于更低。
他汀类药物作为目前降低LDL-C的最有效,循证医学证据最为充分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然而,他汀类药物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并非所有患者使用足量的他汀均能达到指南推荐的LDL-C的目标水平[1];一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单用他汀很难控制LDL-C在理想范围,而可以联用的其他降脂药物作用也十分有限[2];大剂量他汀的肝损害、肌肉症状等不良反应让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或被迫停用他汀治疗[3]。
9种调脂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9种调脂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为评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0年版)中,9种调血脂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的鄢琳等检索并分析了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截至于2002年8月的相关研究,在《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1):8]上报告了分析结果。
比较各种药物调脂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的等效剂量(LDL-C 降低25%)为:阿托伐他汀10mg/d,辛伐他汀20mg/d,普伐他汀40mg/d,洛伐他汀40mg/d,西立伐他汀0.3mg/d,氟伐他汀80mg/d。
现有证据尚不能将吉非贝齐与非诺贝特,以及将阿西莫司与他汀或贝特类药物相比较并做出判断。
调脂药物对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研究结果显示,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有效,长期应用能减少用药者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吉非贝齐一级预防虽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但不能降低总死亡率。
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及美、英等国政府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均提示,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横纹肌溶解发生率西立伐他汀最高,普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较低,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介于前两者之间。
世界范围内非诺贝特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明显少于吉非贝特。
评价者结论:据现有研究结果,9种调血脂药物中,经高质量证据证实疗效确切、安全且可广泛应用的有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现有
证据表明疗效较好,较安全,但尚需更多证据支持的有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安全性不及同类药物或研究证据过少而无法得出确切结论的有西立伐他汀、吉非贝齐和阿西莫司。
一种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非全营养特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36189.3(22)申请日 2020.08.19(71)申请人 天津科技大学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72)发明人 王敏 宋佳 邱瑜 范冰倩 赵馨仪 郑宇 夏梦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代理人 刘莹(51)Int.Cl.A23L 33/00(2016.01)A23L 29/00(2016.01)(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非全营养特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非全营养特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制备技术领域。
该食品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红曲米醋40~50份,银杏叶20~30份,陈皮20~30份,姜黄12~20份,枸杞8~12份,混合酶为0.02~0.04份,去离子水适量。
本发明主要用于调节血脂,该产品不涉及化学成分,均为纯天然产品发酵制成,不仅自然环保、绿色安全,真正实现了药食同源。
经临床实验证明所得产品无任何毒副作用,代谢相关疾病伴高血脂症的患者可以放心服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11903971 A 2020.11.10C N 111903971A1.一种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非全营养特医食品,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红曲米醋40~50份,银杏叶20~30份,陈皮20~30份,姜黄12~20份,枸杞8~12份,混合酶0.02~0.04份,去离子水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医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酶为α-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混合物,其中α-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2:5:3。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全营养特医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银杏叶、陈皮、姜黄、枸杞清洗,风干,粉碎,得粗粉混合物;(2)向上述粗粉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得粗粉水溶液;(3)向上述粗粉水溶液中加入混合酶,50~75℃酶解后,离心,得酶解液;(4)将上述酶解液与红曲米醋混合,离心,所得滤液即为成品;(5)将上述成品与去离子水按照1:40~80的重量比混合,得特医食品。
以他汀类药物为例说明me_too药物
以他汀类药物为例说明me_too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也被称为质子泵抑制剂。
他们通过抑制胆固醇产生的酶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
木糖醇(lovastatin)是最早发现的他汀类药物,也被用作研究其他他汀类药物(比如辛伐他汀、氯布他汀等)的基础。
me_too药物是指在已有的药物基础上进行微小的改变,从而生成新的药物。
这种药物的研发方式常常被批评为缺乏创新性和风险较低。
然而,me_too药物在药物研发领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包括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的me_too药物通常是通过对木糖醇的结构进行微小的改变而生成的。
这些改变可能包括添加或去除特定的化学基团,或进行轻微的结构调整。
这些改变旨在提高药物的疗效、耐受性或药代动力学特性。
以辛伐他汀为例,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他汀类药物。
辛伐他汀是通过对木糖醇结构进行微小改变而产生的me_too药物。
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辛伐他汀在药代动力学特性方面略有不同,其代谢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略有差异。
此外,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也可能略有差异,尽管这些差异相对较小。
尽管他汀类药物的me_too药物在结构上可能存在微小的差异,但它们在临床上通常具有类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共享相似的药理机制,对胆固醇合成的抑制效果相似。
因此,他汀类药物的me_too药物通常被广泛接受,并且作为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尽管me_too药物在研发上可能缺乏创新性,但它们在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药物提供了更多选择,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并且通常价格较低。
此外,他们也可以通过改进药代动力学特性、副作用和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推动药物领域的进步。
总而言之,以他汀类药物为例,me_too药物在药物研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些药物在结构上存在微小的差异,但它们通常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他汀类调脂药
乙酰辅酶A
硫解酶
乙酰乙酰辅酶AHMG CoAຫໍສະໝຸດ 合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HMG CoA 还原酶
甲羟戊酸
(一 ) 甲羟戊酸的合成
胆固醇的代谢
甲羟戊酸
ATP (脱羧,磷酸)
异戊烯焦磷酸 二甲基丙烯焦磷酸
焦磷酸法磷酯
内质网鲨烯酶
缩合 鲨烯
(二)鲨烯的合成
胆固醇的代谢
鲨烯+胞液中固醇载体蛋白
内质网单甲氧酶、环化酶
由上述的不良反应可以看出,用药期 应定期检测肝功,有肌痛者应监测肌酸磷酸 激酶(CPK),必要时停药。孕妇及有活 动性肝病(或转氨酶持续升高)者禁用。原 有肝病者慎用。
他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他汀不良反应源于他汀浓度(抑或 两种药物浓度)变化或机体对药物的反 应。
他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药物剂量
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呈剂量依赖 性,随药物使用剂量增加而上升。无 论肝酶异常、肌病还是横纹肌溶解危 险性都与剂量有关。
羊毛固醇
氧化、脱羧、还原
胆固醇
(三)胆固醇的合成
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HMG 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 成的限速酶,各种因素对胆固醇合成 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HMG CoA还原 酶活性的影响来调节的。
他汀类的调脂作用
他汀类与HGM-CoA的化学结构 相似,且和HGM-CoA还原酶的亲和 力高出HGM-CoA数千倍,对该酶发 生竞争性的抑制,使Ch合成受阻,使 血浆Ch浓度降低。
一般20mg/日,晚餐时服用。必要时于4 周内调整剂量,可增至80mg/日,1次或分2次 服用。
常用他汀类调脂药
• 洛伐他汀
不良反应较轻,如头痛、倦怠、胃肠道反应(腹 胀,便秘,腹泻,恶心,消化不良等)、皮疹等。偶 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可有肌痛、 磷酸肌酸激酶增加。
关于他汀类药物的4大误解张久林
关于他汀类药物的4大误解张久林发布时间:2021-08-18T06:52:26.032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1年第3期作者:张久林[导读] 而且根据近年来研究发现指出其实他汀类的药物还具有一些其他方面疾病的非降脂作用。
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一、什么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就得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也是目前最具有降脂效果的药物,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体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并且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所以他汀类的药物也是属于比较全面的调节血脂异常的药物。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利用合成的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阻断细胞的代谢途径,进一步使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以及血清胆固醇,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低胆固醇(LDL-C)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并且他汀类的药物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效果最好的药物。
而且根据近年来研究发现指出其实他汀类的药物还具有一些其他方面疾病的非降脂作用。
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一般是以降低人体的血清、肝脏、主动脉中的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作用为主。
但是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其他多方面非降脂作用,比如说调血脂作用以及非调血脂的作用:1、调血脂作用:他汀类的药物对于调节血脂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对于降低LDL-C的效果最好,TC次之,而对于降低TG的效果不甚明显,而且HDL-C略有上升的趋势。
2、非调血脂作用:他汀类的药物还具有改善人体血管内皮的功能,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还有抗氧化、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等作用,而且使用他汀类的药物还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或者是可以稳定以及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三、他汀类药物的4大误解1、血脂正常的人不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来进行治疗?其实根据研究表明,他汀类的药物是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中不可或缺的药物,而且正常的血脂检查标准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患者,因为不同的疾病患者,其血脂的标准水平也会大不相同。
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比较
为竞争性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能抑制HMG-CoA还
原酶(肝脏合成胆固醇过程中的限速酶),减少了 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引起继发性的肝细胞膜的 LDL受体增加,提高了LDL-c的清除,降低血清中 TC及LDL-c。
1、天然化合物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是通过发酵方法
从土曲霉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化合物。
2、人工合成化合物 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为人工合成或半合成化合物。
亲脂性有利于肝选择性; 更高亲脂性更多分布于肌肉组织; 亲水亲脂均有利弊,中性最好;
西立伐他汀﹥辛伐他丁﹥洛伐他汀 ﹥氟伐他汀 ﹥阿 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
品名 西立伐他汀 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普伐他汀
80%粪、 90%粪、 98%粪、 98%粪、 90%粪、 2-13% 5%尿 2%尿 2%尿 10%尿 尿
1、天然、水溶性、很少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 统不良反应极低;
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可与华法林、地高辛等高蛋白 结合药物联合使用;
3、不需要依赖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可与大量与 P450酶系相关的药物合用,如红霉素、克拉霉素、 伊曲康唑、酮康唑、环孢素等;
洛伐他汀 Lovastatin 辛伐他汀 Simvastatin 普伐他汀 Pravaitatin 氟伐他汀 Fluvastatin 阿托伐他汀 Atorvastatin 瑞舒伐他汀 Rosuvastatin 匹伐他汀 Pitavastatin 西立伐他汀 Cerivastatin(拜斯亭)
1、 均可引起肝药酶升高; 2、相关肝功能衰竭罕见; 3、不建议常规定期检测肝酶; 4、转氨酶<3×ULN的升高不应视为他汀治疗的禁 忌症。
5、转氨酶> 3×ULN,应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对于Anacetrapib( (安塞曲匹) CETP 抑制剂) 这一类药物备受关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血压 方面的不良事件,治疗组的血压均值比安慰剂组 轻微升高,收缩压高 0.7 mmgHg,舒张压高 0.3 mmHg。新发糖尿病这一不良事件在治疗组发生 率 5.3%,小于安慰剂组的 6.0%(P = 0.05)。而 在肾脏方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稍高。在 其他不良事件,包括血管或非血管性疾病死亡率 ,癌症,肝脏,肌肉,认知功能等两组均无差异 。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2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3
REVEAL研究的结果
在中位数4.1年时间里,Anacetrapib组较安慰剂组升高HDL-c 1.12mmol/L(相对 差别为104%),降低非HDL-c 0.44 mmol/L(相对差异为-18% beta-定量法), 同时LDL-C水平也降低了17%(0.28mmol/L),载脂蛋白B分别降低18%, apoA1 上升 36%,脂蛋白a降低25%
8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常见的CEPT抑制剂
Anacetrapib(默沙东)是存在双向调脂作用的强效CETP抑制剂,可同 时升高HDLC和降低LDLC。该类药物在研发之初曾被寄托厚望,但早 前三个CETP抑制剂(Evacetrapib礼来公司、Torcetrapib辉瑞公司和 Dalcetrapib(达塞曲匹)罗氏公司)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Evacetrapib和Dalcetrapib结果为阴性、Torcetrapib(托彻曲匹)甚至得 出了更为不利的心血管结果,以上研究均在随访约2年时即提前终止 。REVEAL研究在备受压力下保持发展,旨在评估在利用阿托伐他汀 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Anacetrapib是否进一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 REVEAL研究入选患者总数跟收集事件总数均超过其他任何一项 CETP克制剂临床试验的2倍,随访时间也延长1倍以上,其研讨结果 应当是客观牢靠的。
从REVEAL研究展开来认识非他汀类 调脂药物
心内三科 于伟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1REVEALຫໍສະໝຸດ 究2017年ESC西班牙·巴塞罗那 当地时间 8 月 29 日,来自牛津中心的 Martin LANDRAY 教授公布了 REVEAL 研究结果,该结果也在 NEJM 上同时发布 REVEAL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设安慰剂对比的国际大范围多核心 临床试验,共入选来自北美、欧洲和中国14个国家30,624例(中国 8,62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危患者。患者均匀年纪67岁,男性占 84%,既往有冠心病(88%)、脑血管病(22%)、外周动脉疾病 (8%)或糖尿病(37%)。所有患者在阿托伐他汀10 mg/日或20 mg/ 日(中国)、抑或阿托伐他汀20 mg/日或80 mg/日(其他国度)基础 上,随机加用Anacetrapib(安塞曲匹) 100 mg/日或者抚慰剂治疗, 中位随访4.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冠脉事件(包含心肌梗死、冠状 动脉血运重建或冠心病死亡)的产生。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 秒
6
主要研究终点(意向治疗人群的主要冠脉事件,包括冠脉死亡,心梗及冠脉血 运重建)降低 9%(P = 0.004 10.8%vs.11.8%, RR 0.91)。次要终点冠脉死亡和心 梗降低 11%(P = 0.008)。这个差异在各个预设的亚组中也是存在的,而且随 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受益明显增加。该试验结果初步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 者即使接受了有效的他汀降脂治疗,Anacetrapib仍然可以进一步降低主要冠脉 事件。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 秒
4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5
ApoAI和Lp(a)
ApoAI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化剂。该酶能使胆固醇转化成 胆固醇酯,促进胆固醇的运输及调节HDL代谢,ApoAI代表HDL中蛋 白质成分(占HDL蛋白质的80%~90%)反映HDL合成和分解之间的平衡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动脉壁,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和聚集, 促进胆固醇从动脉壁流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Lp(a)主要由蛋白质、类脂和糖类组成。是载脂蛋白a(Apo a)与载 脂蛋白B(Apo B)两部分以二硫键共价结合的一种LDL 。与纤维蛋 白溶酶原(PL)有高度同源性,与血栓性疾病有关,而且具有损害肾 动脉内皮细胞的作用,并能增加血管张力,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10时15分30秒
9
早前三个CETP抑制剂(Evacetrapib、Torcetrapib和Dalcetrapib)临床试验
ILLUMINATE: Investigation of Lipid Level Management to Understand its Impact in Atherosclerotic events 研究,纳入 15,067 名心血管高危患者,评估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加 用 torcetrapib 是否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此研究中,torcetrapib 能够使 HDL-C 升 高 72.1%,LDL-C 降低 24.9%。然而不幸的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却上升了 25%,全因死 亡率上升 58%。这一不良心血管结局可能由于 trocetrapib 的脱靶效应引起醛固酮升高, 表现为收缩压升高 5.4 mmHg,伴随血钾降低,血钠和碳酸氢盐浓度升高。这一研究结果 导致 torcetrapib 的研发终止。 dal-OUTCOMES: Effects of Dalcetrapib in Patients with a Recen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研 究,纳入 15,871 名近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评估 dalcetrapib 在传统治 疗基础上是否能降低心血管事件。此研究中,dalcetrapib 能够使 HDL-C 升高 40%,LDLC 降低 10%,但复合主要终点(包括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缺血性卒中,不稳定 心绞痛及心脏骤停后复苏)及全因死亡均未下降,此研究由于无临床效果而提前终止, dalcetrapib 的研发计划也随之搁浅。 ACCELERATE: Assessment of Clinical Effects of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Inhibition with Evacetrapib in Patients at a High Risk for Vascular Outcomes 研究纳入 12,095 名血管疾病 高危患者,评估持续 4 年 evacetrapib 的治疗,与安慰剂相比是否降低心血管事件。主要 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梗,卒中,冠脉血运重建,或因不稳定心绞痛住院,该研究同 样由于无临床效果而提前终止,研发计划也随之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