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及对糖代谢的影响_黄占强
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血糖异常升高
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血糖异常升高在治疗非糖尿病相关的疾病时,部分药物可能引起高血糖。
用药君盘点了可能引起血糖异常上升的药物。
一、他汀类降脂药物此前,FDA 以及国家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均对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血糖异常进行警示。
据第5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截至 2012 年 4 月 6 日,我国上市的 8 种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血糖异常不良反应 2540 例次,其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血糖异常报告比例较高。
最后上市的匹伐他汀未见增加新发糖尿病[1]。
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与剂量有关,有研究显示基线期空腹血糖水平是新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血糖水平高于低剂量组。
他汀类药物对血糖代谢的影响与其溶解性有关。
有研究显示,亲脂性的阿托伐他汀通过阻断 PI3K/Akt 胰岛素信号通路能抑制胰岛素,阻碍葡萄糖吸收。
亲水性的匹伐他汀钙对葡萄糖的吸收没有影响[1]。
此外,一项国外研究显示,洛伐他汀有一定的降糖作用,降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
二、降压药某些抗高血压药可增加发生糖耐量损害的风险,引发糖尿病或恶化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1. 利尿剂吲哚帕胺是利尿类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一种,有报道称该药会引起个别人血糖升高,但对于没有糖代谢异常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影响很小[3]。
已有糖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慎用。
利尿剂中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空腹血糖升高。
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类药品可致病情加重,隐形糖尿病患者可因此出现症状。
还有研究显示,苄氟噻嗪、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在降压的同时会导致低钾血症,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增加高血糖的危险。
2. β 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例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奈比洛尔等均对糖、脂代谢均可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3]。
其引发高血糖的机制是抑制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并影响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引发或加重胰岛素抵抗。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黄天文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黄天文摘要】他汀类药物具有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拮抗炎症、抗增殖、抗血栓形成及免疫抑制等诸多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该类药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辛伐他汀,来阐述该类药物的实际临床应用。
以辛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statins)属于3一羟基3一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体内具有显著的多靶器官效应性:①通过抑制胆固醇代谢路径的关键限速酶HMG—COA来遏制甲醛戊酸的产生,降低LDL—C,治疗高脂血症;②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肌缺血等;③有拮抗炎症、抗增殖、抗血栓形成及免疫抑制等诸多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以下就是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1、降脂,治疗高脂血症辛伐他汀被认为是除了饮食疗法之外治疗高脂血症的首选药物之。
辛伐他汀对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或混合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的疗效很好。
李立定,潘祥奋通过观察96例高脂血症患者在服用辛伐他汀后的整体疗效指出: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是肯定的;对TC、LDL—C的充分治疗[1],符合ATPⅢ的达标要求。
长期服用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是安全的,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辛伐他汀在降低胆固醇水平时,将触发肝脏LDL受体的表达增加从而使循环中有更多的LDL及其前体进入肝脏与LDL受体结合而被清除。
此外,可能还抑制载蛋白β—100在肝内的合成而减少肝内富含三酰甘油脂蛋白(TKL)的合成和分泌。
提示辛伐他汀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主要是通过降低肝脏中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来降低LDL的水平,从而达到降脂目的。
对于伴有脂肪肝的高血脂症,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后,脂肪肝病变基本消失,但未能有效修复高血脂引起的动脉血管壁损伤[2]。
这提示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肝脏对脂肪的代谢功能。
根据临床观察,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连续小剂量服用辛伐他汀5-10mg后,血脂改善总有效率Tc为87%,TG及HDLC为53%,LDL-C为93%。
他汀类药物会使血糖升高吗 看专家怎么说
他汀类药物会使血糖升高吗瞧专家怎么说随着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发现使用他汀类会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他汀类药物会升高血糖?我们先来瞧瞧几个大型研究的结果早在2010年2月27日,柳叶刀发表一片篇名为《他汀类药物和糖尿病的风险:随机他汀类药物试验的协同荟萃分析。
》的文章。
该荟萃文章阐述了经过分析13项他汀药物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1.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9%。
2.每255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为期4年的患者, 导致糖尿病多发生1例。
3.尽管他汀类药物治疗会引起糖尿病发生的风险略有增加, 但无论从尽对数字还是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减少相比, 这种风险都很低。
4.非凡强调中度或高度心血管风险或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的临床应用不应改变。
2011年6月22日,JAMA也发表了一篇《与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相比,强化剂量的事件性糖尿病风险进行Meta分析》文章中再次阐述5个他汀药物试验的汇总分析,对比了高强度他汀治疗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人群,其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1.与中等剂量他汀治疗组相比,强化他汀治疗组的糖尿病风险增加12%,但同时心血管事件风险比中等剂量他汀治疗组降低 16%。
2.他汀类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与糖尿病风险之比是9∶1,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大于其新增糖尿病风险。
最后我们再瞧瞧柳叶刀上发布的另外一项研究结果2012年8月11日,柳叶刀发表的文章《一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益处和糖尿病风险:来自JUPITER试验的分析》。
文章分析JUPITER试验的结果,得到的结论是:1.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人,每54个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例,总共可避免134次血管事件或死亡。
2.对于没有重大糖尿病风险因素的试验参与者,他汀类药物分配组主要终点减少52%的风险,静脉血栓栓塞减少53%,总死亡率降低22%,且糖尿病无增加。
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A 3-hydroxy -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m,HMG -CoA),能够发挥限制人体肝脏甾醇生物合成步骤达到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最终降低其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最早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1987年批准,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后证实其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也就此奠定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地位。
但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他汀类药物除了会影响人类脂类水平外,还有多效性的特点,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抗炎发挥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等效果,作用发挥的机制在于抑制甲羟戊酸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分化增殖等关键生物学内容。
另外,他汀类药物还在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等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汀类药物通常分为亲脂性他汀和亲水性他汀,前者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或西立伐他汀,后者如普伐他汀、瑞舒罚他汀等等,他汀类药物应用后主要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待其转化甲羟戊酸,下游胆固醇生物合成和胆固醇合成减少,于是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下降,导致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增加,于是在血液中摄取的低密度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进一步增多,形成循环,水平下降。
他汀类药物会抑制胆固醇合成,也会使得胆固醇合成的途径中异戊二烯的产生减少,于是蛋白质活性降低,细胞不断生长、增殖、凋亡,功能发生变化。
他汀类在抑制蛋白活性后,人体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减轻氧化应急,也抑制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1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1.1 他汀类药物发挥降压及保护心肌的效果 临床应用中,他汀类药物能够对小三磷酸鸟苷进行调节,与蛋白结合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Ⅰ型受体表达,进而与ACEI 联合表现较高降压效果。
此外,因为酶Ras 相关C3肉毒毒素底物1(Rac1)参与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多元复合酶的激活,应用他汀类药物抑制Rac1,减少Ang Ⅱ诱导心肌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过氧化物产生的作用,发挥抗氧化应激功效。
他汀类药物介绍
一、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1.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 (1)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化学结构中的开放酸部 分与HMG-CoA极为相似,因而对胆固醇生物合成 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有特异的竞争性抑 制作用,从而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起到调脂的 作用。 (2)调脂疗效: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 ATP公布的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能使TC下降 30%~40%,LDL-C下降35%~45%,TG下降 5%~10%,HDL-C升高5%~10%。
3.毒副作用、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1)毒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大体相似,主要为抑制肝 功能,0.4%~1.9%患者肝转氨酶可升高至正常3倍 以上,其次是使CK升高,但肌病发生率不高。 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对他汀类药物不良反 应的分析,可以看出,西立伐他汀肌病的发生率 (6%~9.4%)最高,其次是辛伐他汀(1.1%~ 3.3%),氟伐他汀较低(<0.4%)。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总胆固醇
LDL-C
HDL-C
TG降低
…
10
20
20
40
-22%
-27%
4~5%
10%~15%
10
20
40
40
80
-27%
-34%
4~8%
10%~20%
20
40
80
…
…
-32%
-41%
4~8%
15%~25%
40
80
…
…
…
-37%
-48%
4~8%
20%~30%
80
2.糖尿病患者 氟伐他汀和格列笨脲、格列美脲及甲磺丁脲合用均会发 生相互作用,因为他们三者的代谢均与CYP2C9密切相关。 噻唑烷二酮(TZD)类胰岛素增敏剂大多为CYP3A4的 活性诱导剂,和他汀类药物合用会降低他汀类药物的疗效。 抗凝药物氯比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合用会影响阿托伐他汀 的疗效。抗凝药物华发林和2001年以前上市的所有他汀类药 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阿托 伐他汀)合用时,都有横纹肌溶解的病例报道。
他汀类药物多效功能的研究现状
他汀类药物多效功能的研究现状他汀类药物(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降脂药物,能降低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AS)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且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稳定血管内皮、抗凝血等作用。
他汀类药物对多发性硬化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它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疗效,他汀类药物早期应用于健康人群中,将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位居各种疾病之首。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约1 550万,是同期总死亡人数的1/4.[2]。
在现实生活中,患心脑血管病的年龄日趋年轻化,最近在北京市15~39岁死亡组尸检中,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者占74%,其中冠状动脉狭窄超过管腔一半者占25%。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或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溶栓治疗只能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溶解冠状动脉再通率达60%~80%,疗效最好的加速tpA溶栓仅能使54%的冠状动脉栓塞再通,但不能解决斑块狭窄问题。
残留附壁血栓溶解后1年内有20%~30%可出现再闭塞而发生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疗法挽救了大量病人的生命。
但术后再狭窄问题仍是全球性难题。
但从发病机制着手,在动脉粥样硬化始动前在健康人群中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早期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AS的发生发展是复杂且隐潜的动态慢性病理过程,其始动步骤很可能是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涉及的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等。
高胆固醇血症是AS一个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般认为,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生率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血TC每下降1%,CHD发生率下降2%.[3]。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调节血脂和减少血栓形成,因而可以减少CHD的发生,一般可使冠状动脉事件下降24%~34%,且安全性大,长期应用易于耐受。
1他汀类药物多效功能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药物临床应用的多效性
他汀类药物药物临床应用的多效性通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发现了他汀类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他汀类药物能增加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减少人内皮细胞组织因子,使凝血途径阻断,发现了他汀类药物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或凋亡、抑制血管增生、降低侵袭转移能力等作用,发现了他汀类药物对肿瘤疾病的作用。
标签:他汀类药物;多效性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用于降低胆固醇。
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他汀类药物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多效性,包括修复受损内皮、促新生血管生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塊、动员内皮祖细胞、抑制心肌肥厚等。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脂作用互不关联。
一他汀类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TC是细胞生长代谢所必须的,甲羟戊酸也参与了TC的合成和细胞DNA的合成,所以干扰甲羟戊酸通路的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
Corsini等发现,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培养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可完全被加入甲羟戊酸及焦磷酸法尼酯(FPP)、GGPP预防,这进一步支持甲羟戊酸通路与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
研究还发现洛伐他汀可以使细胞周期激酶2(CDK2)活性下降,美伐他汀可以上调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剂P27kipl,使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抑制了VSMC的增殖。
此外,一些激酶如EPK1/2,MAPKs和平滑肌细胞增生也有重要关系。
他汀类药物可以EPK1/2的激活、EPK1/2cfos通路的传导和DNA的合成,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
从而得出结论,他汀类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二他汀类药物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系统及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对血小板的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体内TC水平,改变血小板膜的TC含量,从而影响膜的流动性。
这些均与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有关。
他汀类药物发挥多效性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进展
他汀类药物发挥多效性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进展舒洁综述;刘佳审校摘要:他汀类药物作为有效的降脂药物,在糖尿病肾脏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
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甲羟戊酸代谢产物-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如焦磷酸法尼酯(FPP)和牛龙牛JL(基)焦磷酸(GGPP)的合成,使依赖FPP、GGPP修饰的小GTP蛋白不能定位于细胞膜,从而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起到抗炎抗增殖等非降脂肾脏保护作用,其中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多效性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糖尿病肾病;小GTP蛋白;Rho激酶中图分类号:R3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69(2009)ll4)639-04RecentprogressofpleiotropiceffectsofstatinsindiabeticnephropathySHUJie.LIUJia.theFirf;tAf-filiatedHospit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JiangsuProvinceHospital,Nanjing210029,ChinaAbstract:Statinsaspotentinhibitorsofcholesterolsynthesisaleextensivelyusedinthetreatmentofdiabeticnephropathy.Studieshavedemonstratedthatstatinsmayalsoexertrenoprotectionbeyondtheircholesterol—low・efingpropertiesbypreventingthesynthesisofisoprenoidintermediates,suchasFPPandGGPP,whichformadductswithavarietyofsmallGTPaseproteins.Therefore,inhibitionofsmallGTPaseproteinswhosepropermembranelocalizationandfunctionaredependent01"1isoprenylation,mayplayanimportantroleincontrollingmanycellfunctionslikeinflammationandproliferation.AmongsmallGTPaseproteins,RhoanditseffectormoleculeRho—kinasealeinfluential.Thisarticlesummarizedtheadvancesinthestudiesonthestatinsappliedtotreatdiabeticnephmpathy.Keywords:Statins;Diabetickidneydisease;SmallGTPProtein;Rho-kinase(hatJInternMed,2009,36:639-642)糖尿病肾病是当今世界上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因素。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研究及应用进展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研究及应用进展作者:王冠男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5年第3期王冠男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市300400【摘要】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临床上展开了越来越多的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研究,其中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多效性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有广泛应用,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本文对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研究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推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多领域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多效性;应用进展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 还原酶进而达到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进而使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量降低,通过反馈行刺激肝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活性增加从而提高机体内血清胆固醇的清除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1]。
临床上通常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利用其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调节患者血脂水平,进而达到改善血脂指标及血液组分的目的,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坏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中[2]。
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对血脂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就近期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研究应用进展展开总如如下:1 循环系统疾病他汀类药物用于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治疗目前已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可,但目前临床对他汀类药物所重视的仅为其治疗作用与降脂效果,而对于他汀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上鲜有报道。
1.1 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其功能性在于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及防止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便是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内皮氧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因而在早期对血管内皮进行药物保护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后期治疗困难与负担。
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此类药物还有调血脂和防治心血管病外的多种新作用和用途,本文就近年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其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谨供临床参考。
1 可用于治疗HIV 感染西班牙科学研究委员会Gustavo 等[1]的最新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有助于减慢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Ⅰ)的感染进程。
研究者首先在细胞和小鼠中证明了他汀类药物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疗效,然后对6 例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 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他汀类药物有直接抗HIV 的作用,其安全性比抗HIV 的标准疗法HAART 高,且费用低。
2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他汀类药物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有以下四点:①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大量的体内、外实验均证实,他汀类药物对多种恶性肿瘤如黑素瘤、纤维瘤、白血病、乳腺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③联合增敏作用,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 CoA)抑制剂将细胞阻滞于G1 晚期,潜在地增加了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达到了临床增敏疗效;④化学预防作用。
近年已有关于他汀类药物临床Ⅰ~Ⅱ期的应用报道,目的在于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最大耐受剂量及毒性。
3 治疗骨质疏松症杨建辉等[3]用辛伐他汀配合钙剂治疗106 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不但可以有效地缓解骨痛,还能激活成骨细胞,促进新骨形成,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而甲羟戊酸可阻断荧光素酶活性,骨的形成作用与此酶的抑制有关。
骆勇全等[4]认为他汀类药物可促进骨形成,可能影响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以及影响骨代谢指标,降低髋部骨折及其他骨折的风险,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个新的突破。
他汀类药物对血糖代谢及肾功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 ㊀ 航 ㊀ 栾天竹 ∗ ㊀ 梁兆光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黑龙江 ㊀ 哈尔滨 ㊀1 ) 5 0 0 0 0
还 原 酶 抑 制 剂, 即我 炎性体其产生下游活性物的方式需要有适当的启动方式 , 启动方式可通过 ㊀㊀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 辅 酶 A( HMG-C OA) 们在临床工作中所广泛使用 的 他 汀 类 药 物 , 现 有 证 据 表 明, 其能显著降低 膜识别受体作用 N 而产 F-k B介导产生 p r o-I L-1 b 与I L-1 8 的 方 式, 1 1] .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 且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 及 二 级 预 防 也 具 生这些炎症体的激活信号包括缺氧 ㊁ 细胞内钾离子流出和溶酶体泄漏 [ 1] . 而随着人民 生 活 水 平 的 日 益 提 高 及 现 代 都 市 人 群 运 动 量 , 有重要意义 [ 他汀类药物由于激活了 N 炎 症 体 以 至 于 促 进 胰 岛 素 抵 抗 结 合 L R P 3 不足与不良的生活方式 , 高脂血症正日益成为导致冠状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最 重 现有研究在已进行的观察及 回 顾 既 往 的 研 究 发 现 他 汀 可 以 激 活 骨 髓 巨 噬 要的危险因素 . 由此基于庞大的患者群 , 他汀类药物正被 大 量 确 诊 及 潜 在 细胞中 I L-1 β的分泌 . 这种作用需要半胱氨酸 天 冬 氨 酸 蛋 白 酶 1 的 激 活 患者所广泛应用 . 与另一种脂多糖诱导的免 疫 原 性 反 应 有 关 . 这 些 特 性 管 理 着 炎 症 小 体 包 他汀 类 药 物 自 问 世 以 来 , 已被证明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式, 其可 括模式识别受体 ㊁ 在一 NO D 样家族受 体 ㊁ N L R P 3炎症体.结合这些发现,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水平2 以及降低甘油三酸 项新的动物实验中 , 也证明了 N L D L-C) 0~5 0% , L R P 3炎 症 体 在 啮 齿 动 物 体 内 可 导 致 胰 岛 1 2] . 酯水 平 1 而可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5 ~ 素抵抗 [ 0 ~2 0% , [ ] 尽管如此 , 长期使用 他 汀 类 药 物 类 药 物 所 带 来 的 不 良 反 应 仍 被 1 囊泡可以 1 0% 2-4 , ������ 2 ㊀ 他汀类药物与 G L UT 4 途径 ㊀ 葡萄糖转运 蛋 白 4( G L UT 4) 人所担忧 ,特别是 2 当受到胰岛素刺 激 时 这 些 囊 泡 可 0 1 2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 ( F o o da n dD r u d G 通过多步骤的过程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 , gA , 表明他汀类 移动到细胞质膜上 , 从而增加细 胞 表 面 的 G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F D A)要求在他汀类 药 物 标 签 上 增 加 警 示 信 息 , L UT 4分子数量.胰岛素受 体 , )水 平 . 对 ) 药物可能增加血 糖 及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 底物 ( 在此信号通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 最近一 项 研 究 他 汀 影 响 脂 肪 h e m o l o b i nA 1 c H b A 1 c I R s g 他汀类药物导致新发糖尿病的研究成为各种临床及基础 血 脂 研 究 的 重 点 , 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实验提示 , 通 过 观 察 使 用 阿 托 伐 他 汀㊁ 匹伐他汀钙后心 而同时在现阶段研究中 , 长期 使 用 他 汀 类 药 物 对 肾 功 能 的 影 响 , 仍然存在 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以研究多种他汀对胰岛素引导的 血 糖 通 路 的 影 响 . 争议 . 并使用免疫印迹对 G 最终得出 L UT 4 及I R s的表达 水 平 进 行 半 定 量 分 析 , 亲脂性的阿托伐他汀通过阻断 P 1㊀ 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 . I 3 K/ A k t胰岛素信号 通 路 能 抑 制 胰 岛 素 1 3] . 自J 引起的葡萄糖吸收 , 而亲水性的匹伐他汀钙对葡萄糖吸收没有影响 [ U P I T E R 试验首次报 告 他 汀 类 药 物 具 有 增 加 新 发 糖 尿 病 的 风 险 , 后, 近1 年间关于他汀类药物影响血糖的研究从未中断 虽 然 不 同 研 究 背 他汀类药物剂量对血糖的影响 匹 伐 他 汀 钙 是 一 种 新 型 的 全 合 成β 0 1 ������ 3㊀ ㊀ 景下的报告结果并不一致 , 但 结 合 现 有 的 研 究 成 果, 临床医师们普遍认同 作为在亚洲 地 区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他 汀 之 一 , 在一项只有女 - 还原酶抑制剂 , 长期大剂量他汀降血脂治疗可能通过 B 细胞钙离子通道 ㊁ 葡萄糖转运蛋白 性并伴有高低密度脂蛋白 ( 水平生升高的患者参与的长达5 L D L C) 2周 (G ) ㊁ 的随机对照试验中 , 相较于其 他 他 汀 , 使用匹伐他汀钙的病人高密度脂蛋 4 L UT 4 N L R P 3 途径等多种已知 及 并 不 明 确 的 途 径 增 加 新 发 糖 尿 病 1 4] .在 另 一 项 伴 有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的风险 .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 发 现 糖 尿 病 的 发 病 风 险 与 增 加 使 用 他 汀 类 白胆固醇 ( 水平 升 高 更 为 显 著[ HD L-C) /天 ) /天 ) 药物的剂量有关 . 在 2 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在 升高的患者应用匹伐他汀钙 ( 组与应用阿托伐他汀( 组 0 1 5年 的 一 篇 报 道 中, 2 m 1 0 m g g /天 ) 服用他汀类药物后 , 胰岛素抵抗水平表现为增加 . 同时不 同 种 类 他 汀 药 物 及瑞舒伐他汀 ( 组的 对 照 试 验 中, 匹伐他汀钙相较于其他两种 2 ������ 5 m g 影响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也不 尽 相 同 , 值 得 进 一 步 深 入 探 讨, 促进理论的不 他汀都表现出了更低程度低 密 度 脂 蛋 白 的 减 低 与 更 优 异 的 药 物 应 用 安 全 1 5] . 在上市后最大的一 项 反 应 真 实 世 界 安 全 性 的 试 验 中 , 断更新 . 性[ 有超过2 0 0 0 研究者发现匹伐他汀 1 ������ 1㊀ 他 汀 类 药 物 与 N L R P 3 途 径 ㊀ 在 新 近 关 于 炎 症 的 热 门 研 究 中 , 名日本患者参与了为期 1 0 4 周的匹伐他汀持续治疗 , , 已被认为是一种 能有效降低 3 并能 N L R P 3炎 症 体 ( N L Rf a m i l r i nd o m a i nc o n t a i n i n 1 ������ 3% 患者的低密度脂蛋 白 水 平 , 2 1% 的 甘 油 三 酯 水 平 , y p y g3) 1 6] .在另一 危险的代谢传感器 , 其广泛存在于机体中 , 而且被认为是 联 系 糖 代 谢 紊 乱 ㊁ 升高 5 并且无明显的不 良 事 件 发 生 [ ������ 9% 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 5] . 人体细胞代谢产物与 N 胰岛素抵抗与免疫反应间的重要通路 [ 项实验中 , 通过对 1 患者经 L P R 3所 1 9 7 名患有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 患 者 的 研 究 , 引起的一系列 炎 症 反 应 及 此 类 反 应 所 导 致 的 后 续 疾 病 间 的 关 系 已 被 发 过匹伐他汀钙治疗并没有表现出葡萄糖代谢紊乱 , 然而之 后 的 随 访 期 间 却 6] . 在一些慢性疾病中通 过 阻 止 这 些 炎 症 体 本 身 及 其 在 代 谢 过 程 中 的 现[ 出现一例新发糖尿病病例 . 也有证据表明 , 一些他汀类药 物 潜 在 致 糖 尿 病 1 7] .胡大一认为, 关键步骤已表现出了显著的益处 , 而这其中也包括长期服 用 他 汀 药 物 所 引 的, 其风险出现是与服用剂量相关 的 [ 最后上市的匹伐他 7] . 起的糖尿病 [ 汀钙是目前唯一未见增加新发糖尿病的他汀类药物 , 其可 能 与 匹 伐 他 汀 钙 ㊁ ㊁ 一项新的假设提出 , 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激活存在于 巨 噬 细 胞 及 脂 肪 研发地日本所 推 崇 的 始 终 坚 持 使 用 中 ㊁ 小 剂 量 他 汀 有 关. 其 1 m 2 m g g [ 1 8] ( ㊁ ㊁ 细胞内毒素中的 N 最 终 导 致 出 现 由I 促炎细胞因子 4 L R P 3炎 症 体, L-1 m 0 m 2 0 m 4 0 m g 剂量甚至与其 他 他 汀 1 g g g降低血脂水平相当 .但 β ) 所主导的胰岛素抵抗 . 事实上在现有 研 究 中 , 阻 断I 考虑其上市时间最晚 , 其安全性数据仍需进一步收集 . -1 L-1 β β被 证 明 是 最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方式 , 而他汀类药物作用于此 . 这 也 说 明 了 他 汀 1 ������ 4㊀ 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潜在新发糖尿病风险 ㊀ 在充分考 虑 到 心 血 管 疾 病 类药物可以 激 活 N 的风险 , 糖尿病患者通过服用 他 汀 类 药 物 受 益 巨 大 , 同时并没有令人信服 L R P 3 炎 症 体 的 原 因 . 新 的 研 究 提 示 NO D 样受体家族 中的 N 已被确定其作为肥 胖 相 关 的 免 疫 反 应 与 2 型 糖 尿 病 的证据表明行他汀类药物 治 疗 将 导 致 糖 尿 病 患 者 血 糖 控 制 恶 化 . 综 上 所 L R P 3 炎症体 , 8, 9] .N 之间的关键连接 点 [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 诉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保 护 的 益 处 远 超 过 所 引 发 的 糖 尿 病 相 关 风 险 的 L R P 3炎症体包含 N L R P 3㊁ ) 白( 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
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PPT
他汀类药物引起血糖异常的估计机制之四
他汀类药物的致糖尿病风险估计与胰 岛β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受损,致胰岛 素分泌障碍,引起糖代谢受损相关。
Baker WL,Talati R,White CM,et al、Differing effect of statins on insulin senditivity in nondiabetic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98-107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
CVD的二级预防
❖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 4S) 、胆固醇和再发事件研究 (CARE)、普伐他汀长期治疗缺血性疾病研究(LIPID)、西苏 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S)、得克萨斯空军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预防研究(AFCAPS/TexCAPS)五项大规模临床试验 在冠心病防治使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共同的特点是采纳 的降脂药物都是他汀类;冠心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 尤其是总体死亡率显著降低。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应 用他汀类进行调脂治疗的临床益处,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二 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
血糖异常风险的证据之三
--普伐他汀
Satar的荟萃分析
Satar N, Lancet, 2010, 375:735-742、
血糖异常风险的证据之四
--强化他汀治疗
血糖异常风险的证据之五
--绝经期妇女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关于 绝经后妇女带来了更高 的新发糖尿病风险。
血糖异常风险的证据之六
血糖异常风险的证据之七
讨论---中危患者
❖ 对中危患者,他汀药物作为一级预防的使用是必要的。然 而,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他汀相关性血糖异常,面对降低 心血管风险的获益和他汀引发的血糖异常及新发糖尿病增 加这两方面的矛盾,他汀类药物是否应该接着使用,是我们 目前所查阅的参考文献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待于相关临床试验的接着开 展,另一方面也是临床药师在以后的患者用药过程中需要 重点关注的。
浅谈他汀类药物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
浅谈他汀类药物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
王向红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水平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外,还对机体的糖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天然类和全合成类)及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然后介绍他汀类药物引起糖代谢异常的作用机制,最后阐述他汀类药物在影响糖代谢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应用前景。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王向红
【作者单位】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6
【相关文献】
1.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及对糖代谢的影响 [J], 黄占强;吴悦陶;杨阳
2.浅谈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糖代谢功能的影响 [J], 温保堂
3.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后机体糖代谢的影响 [J], 罗玉辉;王微;李雪
4.植物益生元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及对机体糖代谢吸收的影响 [J], 郭翀晔; 邢志凯;
李蒙; 胡晓璐; 吴霞; 陈历水; 米双利
5.他汀类药物对血糖代谢及肾功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陈航;栾天竹;梁兆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他汀类药物多效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多效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赵心彬;倪敏;陶霞【摘要】Statins were a mainsta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and used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cent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ome cholesterol-independent or pleiotropic effects of statins, including improving endothelial function, decreasing oxidative stress,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nd used for anticancer therapy.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tatins on 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他汀类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主要药物,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一级及二级预防.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降脂外的多重作用,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症、抗氧化作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肿瘤作用等.本文围绕他汀类药物对血管疾病和肿瘤的作用及机制展开综述.【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3(031)001【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血管疾病;肿瘤【作者】赵心彬;倪敏;陶霞【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0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0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他汀类药物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理想首选药物,也是心脑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最重要药物之一。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研究进展
万瑞融;黄振光;丘岳;王希斌
【期刊名称】《内科》
【年(卷),期】2013(8)3
【摘要】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患者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成为患者的福音。
这源于这类药物具有较
好的药理作用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该类药物除了强调脂的药理作用外,还包括调脂
以外的药理作用,称之为多效性,其多效性包括改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肾脏等。
目前已投入临床使用的该类药物较多,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
现就该类药物的多效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300-301)
【作者】万瑞融;黄振光;丘岳;王希斌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市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
【相关文献】
1.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胡丽华;程晓曙
2.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J], 孙龙飞;安冬青
3.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研究进展 [J], 秦峰;蔡辉
4.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 [J], 吴军
5.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降脂治疗及其多效性研究进展 [J], 贾媛芳;张雪娟;郭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他汀类药物能使新发糖尿病风险_如何看待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问题
他汀类药物能使新发糖尿病风险_如何看待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问题他汀类(statins)药物作用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关键环节,有效降低TC、LDL-C,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有效调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及再血管化的疗效相继被多个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证实,并且,他汀类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
他汀类药物的荟萃分析2001年Freeman等WOSCOPS研究认为,普伐他汀可能有减少新发糖尿病作用,与之相反,2022年Ridker等的JUPITER研究提示瑞舒伐他汀可能有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他汀类药物对新发糖尿病风险到底如何?对有心血管风险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是否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期待。
2022年2月Sattar等的荟萃分析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荟萃分析纳入了13个大规模以安慰剂和标准治疗为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目前所有的可以得到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有关他汀类与新发糖尿病关系的数据,包括WOSCOPS 研究、JUPITER研究。
该荟萃分析共纳入了91140例参与者,平均观察时间为4年,其间共有4278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其中2226例发生于他汀类治疗组,2052例发生于对照治疗组。
统计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类治疗可能使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9%。
从表面上看他汀类似乎对患者有害,但真正的效益是否如此?综合分析13个研究的数据显示,在这个大样本人群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较对照组多174例新发糖尿患者,绝对风险可以表示为每255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4年的患者中将增加1例新发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组:12.23例/1000人年;对照治疗组:11.25例/1000人年)。
单独分析以空腹血糖为诊断标准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仅有增高新发糖尿病风险的倾向。
单独分析不同种类的他汀,并未发现任何一种有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新增糖尿病风险主要存在于老年人群中,基线体重指数和他汀类药物降脂幅度与新发糖尿病风险无关。
吃了他汀会导致血糖波动么
吃了他汀会导致血糖波动么目前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脂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的高血脂患者都建议首选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血脂药,这是因为在降血脂又中他汀类药物是最强的,也是最有效果的,同时也是比较典型的一款药物。
但是在几年前,相关药监部门发布的相关公告中显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血糖异常,主要是导致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升。
很多患者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感到非常的震惊,甚至害怕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
那么服用他汀类药物真的会导致血糖波动,或者是血糖升高吗?下面由我为大家揭晓答案。
如果直接说他汀类药物会引发糖尿病,未免过于片面。
可以明确的是,他汀类药物能够导致人体血糖数值出现波动,容易导致血糖代谢紊乱,血糖水平有所上升,但是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是如何引发血糖升高的原因,目前尚未清楚。
可能是他汀会影响到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进而产生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所以可以明确的是,他汀类药物确实会影响到血糖。
作为一种非常全面的降脂药物,他汀药物具有较高的降脂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哪种药物,都是有一定的毒性,任何药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副作用,而且因为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每种药物在患者体内所体现出的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糖基础的话,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过程中,需要注意他汀药物的使用。
这是因为他汀药物可以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响到人体分泌胰岛素,使得机体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提高了二型糖尿病发病的几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并非单一药物,是一类药物的总称,不同的他汀药物,其风险程度也有明显的区别。
匹伐他汀普伐他汀相较于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风险性相对较低,不会引起血糖明显的波动。
此外,他汀类药物确实会引起血糖的波动,导致血糖水平有所升高。
部分患者在停止用药后血糖指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如果患者的血脂水平过高,则不建议擅自停止服用药物,因为可能引发其他的危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及对糖代谢的影响黄占强1,吴悦陶1,杨阳2(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2.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摘要:他汀类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他汀类在降脂、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心律失常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
因此,全面了解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关键词:他汀类;降脂;血糖The pleiotropic effects and impact on glucose metabolism of statinsHUANG Zhan-qiang1,WU Yue-tao1,YANG Yang2(1.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2.Chengde Medical College,Chengde067000,China)Abstract:Statins are applied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and in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More and more studies indicate that statins not only reduce blood lipid,hav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protect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but also affect glucose level.Therefore,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statins help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statins;blood lipid reduction;glucose level作者简介:黄占强,男,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吴悦陶,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老年心血管病,E-mail:wuyuetao99@126.com他汀类药物是近30年研制开发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常用的可分为三代,第一代用发酵的方法从真菌中分离出来,包括1979年发现提取并[4]Hou JM,Krebs M,Ward T,et al.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s a window on metastasis biology in lung cancer[J].Am J Pathol,2011,178(3):989-996.[5]Uhr JW,Pantel K.Controversies in clinical cancer dormancy[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1,108(30):12396-12400.[6]Gerges N,Rak J,Jabado N.New technologies for the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ur cells[J].Br Med Bull,2010,94(1):49-64.[7]Vona G,Sabile A,Louha M,et al.Isolation by size of epithelial tumor cells:a new method for the immuno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J].Am J Pathol,2000,156(1):57-63.[8]Gertler R,Rosenberg R,Fuehrer K,et al.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blood using an optimized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J].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2003,162(2):149-155.[9]Tewes M,Aktas B,Welt A,et al.Molecular profiling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cancer:an option for monitoring response to breast cancer relatedtherapies[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9,115(3):581-590.[10]Stott SL,Lee RJ,Nagrath S,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and metastaticprostate cancer[J].Sci Transl Med,2010,2(25):23-25.[11]Christofori G.New signals from the invasive front[J].Nature,2006,441(7092):444-450.[12]Thiery JP,Sleeman JP.Complex networks orchestrat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J].Nat Rev Mol Cell Biol,2006,7(2):131-142.[13]Goeminne JC,Guillaume T,Symann M,et al.Pitfalls in the detection of disseminated non-hematological tumor cells[J].Ann Oncol,2000,11(7):785-792.[14]Irene G,Nicolas S,John N,et al.In vivo flow cytometry:A new method for enumerating circulating cancer cells[J].Cancer Ras,2004,64(18):5044-5047.[15]Wang L,Wang Y,Liu Y,et al.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CK19ex-pression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breast carcinoma patients:rele-vance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J].J Exp Clin CancerRes,2009,28(1):57.[16]Krivacic RT,Ladanyi A,Curry DN,et al.A rare-cell detector for cancer[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4,101(29):10501-10504.[17]Hsieh HB,Marrinucci D,Bethel K,et al.High speed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J].Biosens Bioelectron,2006,21(10):1893-1899.[18]Alix-Panabieres C,Vendrell JP,PelléO,et al.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utative metastatic precursor cells in cancer patients [J].Clin Chem,2007,53(3):537-539.[19]Alix-Panabieres C,Vendrell JP,Slijper M,et al.Full-length cytoker-atin-19is released by human tumor cells:a potential role in meta-static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2009,11(3):R39.[20]Nolan T,Hands RE,Bustin SA,et al.Quantification of mRNA using realtime RT-PCR[J].Nat Protoc,2006,1(3):1559-1582.[21]Chen Y,Zou TN,Wu ZP,et al.Detection of cytokeratin19,human mammaglobin,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positive circulatingtumor cells by three-marker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assay and itsrelation to clinical outcome in early breast cancer[J].Int J BiolMarkers,2010,25(2):59-68.[22]Attard G,De Bono JS.Utilizing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hallenges and pitfalls[J].Curr Opin Genet Dev,2011,21(1):50-58.[23]Krebs MG,Sloane R,Priest L,et al.Evaluation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11,29(12):1556-1563.(收稿日期:2012-09-13,修回日期:2012-10-17)于1987年经FDA批准上市的洛伐他汀及其日后的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是洛伐他汀的甲基化衍化物;第二代他汀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消旋体,有氟伐他汀;第三代他汀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对映体,包括罗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近几年刚刚上市的新型降脂类药物有“超级他汀”之称的匹伐他汀是由日本Kowa和Nissan公司联合开发,并于2003年9月在日本首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