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票据业务检查工作要点
票据核实与审查的操作步骤(范本文)
![票据核实与审查的操作步骤(范本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04a9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d.png)
票据核实与审查的操作步骤一、引言票据核实与审查是指对各类票据进行仔细检查和确认,以确保其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对票据进行核实和审查对于保证财务账目的准确性、防止欺诈和造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票据核实与审查的一般操作步骤,以帮助财务人员提高核实和审查票据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操作步骤2.1. 票据的分类在进行票据核实和审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票据以及其特点。
常见的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支票、银行本票、债券等。
不同的票据在审核和审查时可能需要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
因此,在核实和审查票据之前,确保对票据的分类和特点有所了解非常重要。
2.2. 票据的基本信息核实在核实和审查票据时,首先需要核实票据的基本信息。
这些基本信息通常包括票据的编号、日期、金额、出票人以及收款人等。
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是确保票据真实性的关键。
可以通过与相关系统记录、对账单等进行比对,以确保票据的基本信息与其他相关记录一致。
2.3. 票据的签名和印章核查在核实和审查票据时,需要仔细检查票据上的签名和印章。
签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于票据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与相关方确认签名的合法性,以确保票据的签名无误。
同时,对票据上的印章进行仔细检查,比对印章与实际使用单位的印章是否一致,避免印章的伪造和冒用。
2.4. 票据的背书情况审查有些票据可能需要经过背书才能转让或兑现。
在核实和审查这类票据时,需要审查票据上的背书情况。
背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于票据的可兑现性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通过联系相关背书人,核实其与票据的关系和背书的真实性。
2.5. 票据的凭证和附件核实在进行票据核实和审查时,需要核实票据的凭证和附件。
凭证和附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票据的可信度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通过核实凭证的真实性和与票据的匹配情况,以及检查附件完整性和相关文件的真实性等方式,确保票据的凭证和附件真实可靠。
2.6. 票据的结算和支付方式审查票据在结算和支付过程中可能涉及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如银行汇票、电子支付等。
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ddb2f390c69ec3d4bb7553.png)
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票据业务风险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风险,包括:使用变造、伪造票据、“克隆票"、作废票据,达到骗取银行资金的目的。
另一类是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内部人员直接参与作案。
二是业务人员经验不足,识假辨假能力不够。
三是内控制度不严。
银行经办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为企业随意开户,不按规定审核票据,不坚持复核制度,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四是银行间协作有待改进.银行之间在票据查询、查付、防伪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和有效的检查系统,对查询的答复缺乏责任心也是票据犯罪分子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
汇通票据网正好整合了票据公示催告线上线下资源,为票友们提供一个专业的挂失查询平台,保护票友的利益.1、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承兑行违约导致贴现行不能按期收回本金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防范要点:①要确保贴现票据贸易背景的真实性;②要扑捉市场信息,了解票据市场上出票行的一些信息;③对于县级支行开出的大额连号票据并且出票人为一般性企业的要谨慎办理;④加强对承付后的资金跟踪管理,对于承兑到期后票据的付款人为企业或并非是承兑行的情况要注意分析。
2、利率风险-—是指由于票据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给贴现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利率风险首要的是从宏观方面着手:①是及时收集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了解管理层的思路和动向,掌握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要注意观察央行的市场操作,如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等;②要参照票据市场转贴现指导利率和货币市场的七天回购利率;③每年6月下旬和12月下旬都是市场利率变化不稳定的时期,要注意多观察基本面;④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随时收集票据市场交易利率,了解其发展趋势,总结变化规律;⑤是加强与同业的沟通联系,了解其业务发展状况,判断其利率走势。
3、政策性风险——由于监管的缺位而造成银行票据人员受处罚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要认真学习有关票据方面的文件精神;②票据做从业人员要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③要熟悉政策,合理避开监管.4、假票风险-—是指由于办理票据业务被诈骗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农商银行票据业务整改报告
![农商银行票据业务整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c72e18915f804d2b16c133.png)
ⅩⅩ农商银行票据业务整改报告总行稽核科:根据银监局《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控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及《省农村信用社“两加强、两遏制”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我行对票据业务ⅩⅩ年-2014年已发生违规操作事项整改如下:一、基本情况1、ⅩⅩ年我行办理票据业务212238万元。
直贴7户241笔,金额为29382万元,其中:丰镇市丰宇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票据贴现122笔,金额为20664万元,ⅩⅩ南郊区正和洗煤厂票据贴现2笔,金额为600万元,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49笔,金额为4468万元,阿拉宾度(Ⅹ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48笔,金额1730万元,ⅩⅩ市云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9笔,金额1830万元,广灵县聚源银业有限公司1笔,金额90万元。
转贴现2户共492笔,余额为182856万元,其中:工商银行票据转贴现457笔,金额为172893万元,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票据转贴现35笔,金额为9963万元。
2、2013年我行办理票据业务 405993万元。
直贴7户161笔,金额为26379万元,其中:丰镇市丰宇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票据贴现92笔,金额为20788万元,ⅩⅩ南郊区正和洗煤厂票据贴现1笔,金额为200万元,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20笔,金额为2825万元,阿拉宾度(Ⅹ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笔,金额200万元,ⅩⅩ市益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1笔,金额271万元,灵丘县宏达铅锌锰业有限公司24笔,金额1970万元,ⅩⅩ市金益达商贸有限公司2笔,金额125万元。
转贴现5户共784笔,金额为379614万元,其中:工商银行票据转贴现509笔,金额为225524万元,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票据转贴现118笔,金额为57028万元,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转贴现63笔,金额26301万元,中信银行太原分行转贴现48笔,金额41604万元,民生银行太原分行转贴现46笔,金额29157万元。
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1)
![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1)](https://img.taocdn.com/s3/m/d62d6c074431b90d6c85c74b.png)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近年来,基于商业汇票的各类票据市场业务快速增长,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部分票据业务发展不规范,部分银行有章不循、内控失效等问题,已引发系列票据案件,造成重大资金损失,业务风险不容忽视。
为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效防范和控制票据业务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现就加强票据业务监管、规范业务开展等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的票据业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为客户办理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和银行之间办理的买断式转贴现业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中以票据类金融资产为基础资产的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
二、强化票据业务内控管理(一)按业务实质建立审慎性考核机制。
银行应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银监发[2012]34号文印发)的要求,合规经营类指标和风险管理类指标权重应当明显高于其他类指标,将承兑费率与垫款率等票据业务经营效益指标与风险管理类指标纳入考核,确保票据业务规模合理增长。
(二)加强实物票据保管。
银行应建立监督有力、制约有效的票据保管制度,严格执行票据实物清点交接登记、出入库制度,加强定期查账、查库,做到账实相符,防范票据传递和保管风险。
(三)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
银行应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178号)要求。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https://img.taocdn.com/s3/m/044322aa27284b73f3425044.png)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202*-12-0809:53:32)转载标签:杂谈分类:风险预警风险提示第7期(总第7期)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2*年12月8日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近年来,由于银行票据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违章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票据业务已成为继银行贷款风险之后的又一重大风险业务。
为了制止违规操作行为,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现将当前银行票据业务违规形式和相关操作风险提示如下。
一、当前银行票据业务违规操作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一)集团公司通过关联企业或关联交易套取信贷资金。
集团企业内部组织关系错综复杂,关联方交易频繁,资金往来较多,交易的真实性难以认定。
目前,一些关联企业利用关联关系虚假交易,签发大量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性票据套取银行资金,以满足其自身资金的需求。
(二)企业相互串通签订虚假购销合同骗取银行承兑。
按照银行承兑汇票有关规定,当出票人向银行申请承兑时,购销双方只是签订了购销合同,商品交易并没有发生,而银行审查商品交易的主要依据是购销合同,一些企业相互串通签订假购销合同,骗取银行承兑,获取银行信贷资金。
(三)内外勾结,利用假银行承兑汇票骗取银行信贷资金。
内外勾结作案是当前票据案件新的趋势和特点。
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防范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通过更改票面要素变造票据或盗取银行票据防伪技术,采用高科技手段“克隆”票据,内外勾结违规开立、贴现质押银行承兑汇票,诈骗银行信贷资金。
(四)银行审查不严,违规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据相关资料显示,少数银行为了追求票据业务规模和表外业务收益,擅自降低票据业务准入门槛,对票据贸易真实性审查流于形式,对有关证明文件核查不严,必备要素不齐全,增加了票据业务风险。
目前,这类问题在全省农村信用社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当前银行票据业务违规操作行为的主要原因据分析,导致票据业务违规操作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银行承兑汇票制度不尽完善,业务操作规程不严密;二是银行承兑汇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存在漏洞;三是审核不严,违规操作;四是经办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紧急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紧急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ab35ec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b.png)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4.17•【文号】银监通[2006]10号•【施行日期】2006.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票据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紧急通知(银监通〔2006〕10号)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以来,有关商业银行相继发生一系列票据案件。
部分案件损失严重,影响十分恶劣,不但严重扰乱了票据市场秩序,损害了银行的声誉,还集中反映了部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追求所谓“低风险”的票据业务而片面发展,忽视风险防控的突出问题。
为有效遏制票据案件的发生,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现作风险提示如下:一、票据案件的主要特点(一)涉案金额巨大。
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发现票据案件11起,涉案金额7.5亿元,风险金额4.1亿元,其中农业银行3起,中国银行3起,建设银行5起。
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达6起,包括农业银行新疆吾维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分行阿拉山口支行原副行长孙珩淇非法签发972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案、农业银行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支行1977万元承兑汇票诈骗案、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马路支行4.3亿元票据诈骗案、中国银行河南省周口沈丘支行违规经营1.4亿元(初步数)承兑汇票案件、建设银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分行建华支行原行长孙晓东利用票据挪用银行结算资金1993万元案、建设银行广东省云浮市新兴支行3000万元转账支票诈骗案。
其中,中国银行周口沈丘支行和四马路支行案件,涉案金额占所有票据案件涉案金额的76%。
(二)作案手法多样。
一是利用内部印章管理的漏洞,伪造保证金进账单签发银行汇票。
二是先贴现后承兑。
犯罪分子内外勾结,承兑汇票尚未开出即无票申请贴现,取得贴现资金后再交存保证金,开出承兑汇票送交贴现行补办审批手续。
票据业务检查工作要点
![票据业务检查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7d57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d.png)
票据业务检查工作要点1. 引言票据业务是指各种商业交易中使用的票据的处理和管理工作。
具体包括票据的发行、兑换、兑付以及相关的记录和报告工作等。
票据业务的准确性和标准性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票据业务检查的要点,以帮助企业进行高效和正确的票据业务管理。
2.1. 检查票据的格式和要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2. 检查票据的编号是否连续,以及票据是否有未使用的空白票据。
2.3. 检查票据的签发人是否有授权签发票据的权限。
2.4. 检查票据的金额是否正确,并与相关凭证和合同进行核对。
3.1. 检查票据的受益人身份是否真实有效。
3.2. 检查票据兑换的时间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3. 检查票据的背书是否合法有效,背书人的身份是否真实可靠。
3.4. 检查票据的背书是否完整和清晰,背书的文字是否符合要求。
4.1. 检查票据兑付的时间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
4.2. 检查票据兑付的金额是否与票据本身上注明的金额一致。
4.3. 检查票据的支付方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4. 检查票据兑付的相关凭证和记录是否完整和准确。
5. 票据记录和报告检查5.1. 检查票据发行、兑换、兑付的记录是否标准和完整。
5.2. 检查票据的相关报表和统计数据是否准确。
5.3. 检查票据相关的会计凭证和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那么和规定。
5.4. 检查票据的备案和归档工作是否按时进行。
6. 票据风险管理检查6.1. 检查票据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6.2. 检查票据的保管和保密工作是否符合规定,防止票据被伪造和篡改。
6.3. 检查票据的风险敞口和风险控制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和应对措施。
6.4. 检查票据相关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是否有效,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7. 结束语票据业务是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一,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票据业务检查是确保企业财务运作的重要保障。
本文从票据发行、兑换、兑付以及记录和报告等方面介绍了票据业务检查的要点,希望能对企业进行票据业务管理提供帮助。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https://img.taocdn.com/s3/m/33136272b84ae45c3b358c27.png)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提示近年来,由于银行票据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违章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票据业务已成为继银行贷款风险之后的又一重大风险业务。
为了制止违规操作行为,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现将当前银行票据业务违规形式和相关操作风险提示如下。
一、当前银行票据业务违规操作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一)集团公司通过关联企业或关联交易套取信贷资金。
集团企业内部组织关系错综复杂,关联方交易频繁,资金往来较多,交易的真实性难以认定。
目前,一些关联企业利用关联关系虚假交易,签发大量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性票据套取银行资金,以满足其自身资金的需求。
(二)企业相互串通签订虚假购销合同骗取银行承兑。
按照银行承兑汇票有关规定,当出票人向银行申请承兑时,购销双方只是签订了购销合同,商品交易并没有发生,而银行审查商品交易的主要依据是购销合同,一些企业相互串通签订假购销合同,骗取银行承兑,获取银行信贷资金。
(三)内外勾结,利用假银行承兑汇票骗取银行信贷资金。
内外勾结作案是当前票据案件新的趋势和特点。
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防范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通过更改票面要素变造票据或盗取银行票据防伪技术,采用高科技手段“克隆”票据,内外勾结违规开立、贴现质押银行承兑汇票,诈骗银行信贷资金。
(四)银行审查不严,违规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据相关资料显示,少数银行为了追求票据业务规模和表外业务收益,擅自降低票据业务准入门槛,对票据贸易真实性审查流于形式,对有关证明文件核查不严,必备要素不齐全,增加了票据业务风险。
目前,这类问题在全省农村信用社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当前银行票据业务违规操作行为的主要原因据分析,导致票据业务违规操作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银行承兑汇票制度不尽完善,业务操作规程不严密;二是银行承兑汇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存在漏洞;三是审核不严,违规操作;四是经办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农村信用社防范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的建议(一)完善银行票据业务操作制度,规范银行承兑汇票管理行为。
票据业务自查报告
![票据业务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247f0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6.png)
票据业务自查报告票据业务自查报告「篇一」为贯彻落实《关于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排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违规票据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xx]135号)和《河南银监局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全省村镇银行票据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豫银监办发[20xx]137号)要求,我行领导高度重视,一方面组织全行员工开展学习,认真领会通知精神,充分认清当前金融环境,把握好当前局势,树立“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确保各项业务能够“持续、稳健”发展;二是组织业务部、风险部、营业部和财务部相关人员,迅速对我行自开业以来,所办理的票据业务进行逐笔检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票据业务总体概况我行的业务从开业之日起,逐步开展,但由于受人员数量及业务技能的限制,以及总体风险控制水平的制约,我行开办业务的品种极为有限。
对于信贷业务,一方面加紧培养信贷队伍,创新自己的产品、搭建自己的信贷制度体系,适量的开展信贷业务。
而对于票据业务,我行目前开办的银行承兑业务,对于票据贴现业务,20xx年仅办理XXXX万元,20xx年6月份办理人民币XXX万元。
二、银行承兑业务我行的`银行承兑业务,自20xx年4月5日开始签发办理,至20xx年6月30日,累计签发XXX张,金额XXXX亿元,截止20xx年6月30日,已解付到期银承汇票XXX张,金额XXX万元;未解付承兑汇票XXX张,金额XXX万元。
不存在垫款情况,客户付款率100%,并且我行均能做到,快速审核,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尽可在到期当天或收到票据当天解付,维护了良好的金融秩序,遵守了结算纪行,同时也提升了我行的信誉。
承兑客户主要存在的问题:对承兑客户暂未进行客户评级;档案资料缺调查表。
三、票据贴现业务我行的贴现业务自20xx年4月5日开始办理,至20xx年6月末,累计贴现票据XX张,金额XXX万元;转贴现X笔,金额XXXX万元;到期收回贴现票据X笔,XX万元。
办理过程合规合法,风险可控。
截止20xx年6月末,我行贴现票据金额为XXX万元。
《关于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南]
![《关于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c0bebe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4.png)
一般商密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办公室文件交银粤办…2009‟317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分支行: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办公室二○○九年九月三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指导意见2009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上半年票据业务爆发式增长,引起社会各界以及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随后在监管机构开展的多轮检查中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实存在因票据融资规模急剧膨胀、票据空转所引发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值得票据从业人员警醒和反思的风险状况。
为保证我分行票据业务健康稳健发展,切实防范和控制相关的管理和操作风险,结合银监局检查、广东同业公会风险提示及我分行下半年信贷工作重点,现对进一步加强我分行票据业务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2009年上半年票据市场情况概述(一)从全国来看,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二季度,受贷款规模限制取消以及票据市场利率下滑等因素影响,票据融资出现爆发式增长。
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7.37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新增1.73万亿元,占比达到23.5%,引起社会各界和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
(二)从广东省来看,2009年上半年广东的票据贴现量达到5000多亿元,国有银行大概1500亿元,股份制银行3000亿元,农信社接近500亿元。
(三)从系统内来看,交通银行上半年票据交易量5754亿元,相当于2008年全年交易量的1.27倍。
其中,贴现量1124亿元,同比增加779亿元,增幅226%;转贴现量4630亿元,同比增加3443亿元,增幅290%。
(四)从广东省分行来看,我分行上半年票据交易量为232.23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加59亿元,增幅为34%。
其中,直贴业务量为72.94亿元,同比增长43%;转贴现业务量为159.29亿元,同比增长30%。
二、当前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在当前宏观政策以拉动内需增长为中心的形势下,银行票据业务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风险管理问题,结合银监局检查存在问题及最近广东同业公会风险提示,当前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如下:(一)政策风险在当前政府鼓励投放,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下,部分信贷资金以票据形式进入过热行业,特别是票据融资缺乏真实有效贸易背景、信贷资金挪用和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问题引发的票据套利行为所带来的政策性风险。
票据业务检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票据业务检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22f0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e.png)
票据业务检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票据业务检查报告关于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检查的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行《关于开展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近期,我行对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开展了全面自查。
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票据业务基本情况。
1、银行承兑汇票。
截止年月日止,我支行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万元,合计笔数笔,其中100%保证金(含全额存单质押和全额保证金)笔,余额合计万元,交50%保证金1笔,余额万元;合同金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合同笔,承兑余额合计万元。
另外,截止年月日止,共有笔已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未来我支行托收,合计票面金额万元。
2、票据贴现。
截止年月日止,我行票据贴现(含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保贴)余额万元,合计笔数笔,其中合同金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合同笔,贴现余额合计万元。
(二)自查总体情况。
本次票据业务检查,我行高度重视,在收到行文件后迅速召开了由行长、分管行长、风险管理部、业务管理部以及各营销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专项部署了该项检查工作,并成立了行长、分管行长为正副组长的检查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具体由风险管理部牵头组织,业务管理部门配合,检查方式以营销部门自查为主。
从检查总体情况看,我支行能认真执行银监部门和总行相关文件和精神,审慎开展和办理各项票据业务,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办理的票据业务基本依法合规,对票据的贸易真实性及申请人的资格按程序进行调查、审查和审批,未发现贷款转保证金的现象,票据的后续管理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基本完整齐全。
但在自查中,仍发现办理的部分票据业务存在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把关不严的现象,制度执行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在今后经营管理中进一步改进。
二、存在问题截止年月日止,我行办理的部分票据业务存在对证明贸易背景真实性相关资料审查把关不严的现象(具体详见附件):(一)未按实填写相关调查表办理票据业务均需填写《票据业务调查表》,表中“商品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或税务发票原件是否已核对”、“承兑或贴现金额是否超过增值税发票或税务发票金额”等有关涉及增值税发票的栏目,我行所有票据业务均填写。
如何进行票据业务检查
![如何进行票据业务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72afb75e77232f60ddcca1d0.png)
(by 票友)银行票据业务面临主要问题-市场1)消规模普遍:承兑无控和贴现受控的制度缺陷导致贴现供需失衡,大量银票被违规隐藏。
一部分银承贴现后被银行间接通过会计科目或资产转移方式违规消减;另一部分则流入在民间融资市场。
2)风险上升:票据掮客非法参与票据买卖,金融风险上升;部分金融掮客参与票据业务,导致与之业务紧密联系的银行机构及后续参与相关票据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都面临较大的案件风险和法律风险。
银行票据业务面临主要问题-银行1)模式之变:传统的“持票生息”经营模式面临转型压力2)空间受限:银行信贷增长受到货币政策调控,票据业务受到银行信贷投放政策的制约。
新资本管理办法,强化资本约束。
外源性补充包括净利润留存,银行存在缺口。
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银行必须控制全行资产业务扩张速度和调整资产结构。
票据市场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by 票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市场资金价格票据供求关系监管政策票据市场变化与监管重点关系(by 票友)1)低利率推升票据:如果货币政策宽松情况下,资金成本低,企业选择商业汇票,小股份银行和城商行因为对存款保证金的需求,会接受需求,增签银行承兑汇票,监管重点为中小银行新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2)冲时点是个问题:如果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的增加会引发贴现压力增大,银行信贷规模容纳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但是在可容纳范围内吸纳,特别是时点存款做出贡献。
各类银行均会增加,重点关注新增贴现资金的冲时点问题和资金流向问题。
3)出表有巨大需求:银行吸纳的信贷资金不能占资产过久,因为有资本限制,规模限制,以及套利空间限制,银行开始设法出表,与信托合作、与证券合作应运而生。
关注违规行为,蒸发信贷资产。
票据理财、票据信托叫停、与证券公司等合作票据理财为监管重点。
4)低利率推升融资票:如果贴现利率低于贷款利率时,市场上融资性票据就会大量出现,贸易背景为重点。
5)民间资本看准低利率:如果贴现与资金成本利差收窄,银行贴现积极性不高,部分承兑汇票不能被银行贴现,民间资本介入,从企业买入票据直接贴现,或通过相关公司背书对票据进行“包装”(假造合同、发票)后贴现,直接获取价差。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主要违规形式和检查方法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主要违规形式和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f10ab727284b73f34250a7.png)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主要违规形式和检查方法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主要违规形式和检查方法一、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票据签发环节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未加以严格审查,就为其签发无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
按规定企业向银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首先应提供商品交易合同,并于2个月内提出增值税发票。
部分银行为了增加企业保证金存款,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偏好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却未能严格审查商品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甚至2个月以后,也没督促开票企业提供增值税发票。
2.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置换资产、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问题普遍存在。
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掩盖不良资产,对于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为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
3.在实际操作中有章不循,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为了逃避上级行对其授权限额的规定,部分商业银行采取拆分等违规手法,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拆成几笔签发。
部分银行擅自放宽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的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给银行的资产带来极大的风险。
(二)票据贴现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银行在办理贴现业务时只注重汇票本身的真实性,放松对企业提交的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的审查,导致为大量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办理了贴现,大量贴现资金用于非生产经营领域,有的资金甚至流入股票证券市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票据市场秩序。
2.部分银行与企业相互勾结,联手“包装”票据问题严重。
一些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一些大客户办理贴现的票据放松审查,对贴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提供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的票据,也违规授理其贴现业务。
为了逃避监管和套取人民银行再贴现资金,银行与一些企业相互勾结,进行票据“包装”:即由银行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与其有信贷关系、信用度较好的企业,由这些企业提供与该汇票无关的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到银行办理贴现后,再将资金转回到真正的贴现企业账户之内。
信用社银行票据兑付现场抽查重点内容
![信用社银行票据兑付现场抽查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5f482480975f46526d3e103.png)
信用社(银行)票据兑付现场抽查重点内容一、增资扩股是否真实合规1、募投宣传是否符合要求查阅募股宣传档案材料,主要看其风险提示是否符合银监发[]23号文件要求,包括:当年亏损不分配红利、不支付利息,退股条件。
当年亏损,达不到资本充足率标准不得退股。
2、股金是否真实从股东名册中随机确定3-5户股东名单,查看其入股申请,入股协议,身份证明,入股会计凭证。
与信用社有关文件中的股东、金额、日期是否衔接。
3、是否存在存款化股金从股东名册中随机确定3-5户法人股东名单,对照入股时的资金来源是否是存款转入,如果是,再对照付息额度与入股金额是否对应。
4、是否存在贷款化股金从股东名册中随机确定3-5户法人股东,查阅股金入帐凭证,分户账,看其资金来源及对方科目是否为贷款。
5、是否存在财政化股金查看股东名册,其中是否有党政机关,部队、团体、国家拨款事业单位、村、乡镇等入股。
6、是否存在非货币股金从股东名册中随机确定金额较大的3-5户股东,查阅入股传票,检查其资金来源是否为现金、支票或本票等货币资金。
地方政府为信用社划拨或捐赠的资产有无计入资本公积,如果没有记入,看其是否直接记入股金。
7、转股退股是否合规从转股登记簿或股金管理系统中随机确定3-5笔转股纪录。
查阅其转让股权记账凭证,检查股权转出和转入日期是否一致。
不一致说明有问题。
从退股登记簿中随机确定3-5笔退股纪录,查阅退股审批表和原入股档案,检查所退金额是否高于原资格股金额,是否存在退投资股行为,退股办理是否符合银监发[2004]23号文件的规定。
二、贷款占用形态是否真实1、正常贷款中是否存在隐性不良贷款(1)通过查看业务状况表和正常类贷款借据来判断,或者借助贷款五级分类清分表(虽然本次检查按四级分类,但清分表中明确有借款时间和到期日)。
(2)看其是否存在换据、转期、展期行为,若有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不良贷款是否准备,逾期中是否含有呆滞与检查正常贷款方法基本相同。
承兑汇票检查要点
![承兑汇票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3e1ab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b.png)
承兑汇票检查要点第一篇:承兑汇票检查要点银行承兑汇票检查要点一、检查出票银行是否为公司认可的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不是万不得已,尽量不收公司认可之外银行出据的银行汇票(省会商业银行以外);二、背书手数要求,原因有:背书手数越多,判断越困难,如果其中一手背书或签章出现问题,需要补办的手续越多;三、汇票票面要求整洁,无破损、污点,粘单与汇票大小一致,粘贴紧密;四、票面正面检查:1.票面整洁、无涂改现象,2.年月日书写规范:如2011年2月10日,正确书写为贰零壹壹年零贰月零壹拾日,不能简略(1、2、10月前加零;1-10、20、30日前加零),3.出票金额大写必须与小写金额一致,两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
出票金额不得更改,更改的汇票无效。
4.出票银行(付款)印章加盖清楚,特别是行号清晰,且无断口、重影、模糊等情况,5.核对收款人名称与出票人签章是否一致,6.核对收款人名称与第一背书签章加盖是否一致,7.出票人加盖印章要清晰,且无断口、重影、模糊等情况,8.如汇票正面收款人为我公司,应核对名称、开户行及账号是否正确。
(公司开户行:工行伍家岗支行;账号:***00668816)。
五、背书检查:1.背书是否连续,如:A-—B——C,不能A——C,2.盖章规范:法人章、财务专用章,应在背书人签章规定的方框内。
3.盖章加盖要清晰,且无断口、重影、模糊等情况,4.被背书人填写要清楚,书写要规范,不能有涂改、连笔;5.背书的最后一手应是与我公司签订合同的客户,不能将上家的汇票不经背书直接给我公司,这样的汇票是不合法的,且不能背书。
六、背书粘贴要求:1.粘贴要规范,一般一个粘贴单只能背书两手,如超过两手需要再做粘贴单,大小需要与汇票一致,2.粘贴单上要有“粘单”二字;3.粘单与汇票、粘单与粘单之间粘贴要紧密,且需要骑缝章(法人章和财务专用章);4.骑缝章加盖:清晰、无重影、模糊、分裂等现象;七、说明的检查和要求:针对以上检查情况,凡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均需要补文字说明,票面基本内容:票号、出票日期、金额等,并注明原因,主要一点是“愿对以上产生的结果承担一切经济责任”。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5a0a71b59eef8c75fbfb3ce.png)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业务说明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是指银行作为付款人,接受承兑申请人的付款委托,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汇票相比有其自身特点:1.汇票一经银行承兑,银行便成为汇票的主债务人,承担着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义务。
2.银行承兑汇票时,不能以得到相等的对价为前提,而只是通过承兑协议,取得出票人汇票到期前交存票款的承诺,实质上是银行向出票人提供银行信用。
3.银行承兑汇票后,一方面成为汇票的主债务人,一方面又成为出票人的债权人,当出票人未按协议及时足额交存票款时,银行则按规定有权执行扣款。
4.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不管出票人有无足够的存款,承兑银行都必须无条件履行支付义务,对其垫付部分则按规定转入逾期贷款。
业务操作流程受理承兑申请出票人或持票人向银行机构申请或提示承兑,客户经理受理时要求承兑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资料。
资料内容包括:1.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4.贷款卡(证);5.财政部门核准或会计(审计)事务所审计的出票人、担保人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最近的财务报表;6.税务部门年检合格的税务登记证明;7.信贷业务由授权委托人办理的,需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和授权代理人身份证明;8.申请书;9.出票人与收款人的购销合同;10.连续申请承兑的企业,应提供上一次商品、劳务交易已履行的证明,如增值税发票、货运凭证等。
调查审批营销部门客户经理负责对承兑业务进行调查,重点了解汇票是否建立在真实合法的商品劳务交易基础上,出票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核实抵(质)押物的合法、有效性及保证人的资信状况和支付能力,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初审意见报本部门审核。
客户经理初审及信贷经营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信贷政策履行审批1099程序,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有权审批人重点审查信贷部门送交的材料是否完整、合规、准确,出票人资格条件是否具备,用途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查人对出票人的经营情况、资信状况的评价分析是否准确,担保措施是否充分有效,相关风险效益分析结论是否科学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票据业务检查工作要点票据作为企业间、银企间的融资工具,它兼具结算和融资功能。
同时,票据以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收益,也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
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压缩信贷规模、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政策下, 票据业务成为企业解决资金紧张以及各金融机构实现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
但不可忽视的是,不规范的票据业务同时也潜藏着较大的风险。
2011年的烟台银行4.36亿元票据案、2012年的杭州900亿票据非法贴现大案再次让本就是检查重点的票据业务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
一、违规票据业务现状与链条分工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性风险.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但其中一些银行票据业务操作并不审慎。
特别是把票据业务转向了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反映出票据业务的这些新问题与动向,随着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迅速发展,买入返售票据业务由于提供了规避存贷比限制的手段(买入返售票据是同业款项,不被纳入存贷比监管范畴),且具有降低对资本的占用、提升利息收入等优势,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业务之一。
买入返售票据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摆脱传统的“负债支撑型”运行模式,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运用效率;但同时,买入返售票据业务会使银行信用杠杆放大、加大行业系统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主要现象表现为,开立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和通过办理票据“买断”类与“卖出回购”类业务转贴现销规模,规避信贷规模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票据中介的活跃,根据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已串连起了一套规避监管的票据业务链条。
通常,该业务链条从票据出票、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再卖出回购在交易时间上保持了高度一致,交易多方配合非常紧密。
A通常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在业务链条中往往需要借助B或C的资金完成“贴现”业务;B一般为城市商业银行,充当“搭桥人”,搭桥的目的是赚取“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的利差,往往是交易当天同时完成“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在获得一定收益的同时,资产和负债实现“双升”;C基本是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个别C为票据的承兑银行),主要是其受到银行内部授信管理文件的约束,无法直接同A这种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机构开展业务,需要通过B搭桥完成整个业务链条。
在常规业务下,票据的所有权伴随着贴现而转移,但回购业务更类似于以票据为抵押的资金拆借.前者纳入银行信贷规模管理,后者则非信贷管理范围. 虽然票据最近转移到了C。
但是通过前面的一系列操作,相关票据仅会存在于B、C的表外科目并不占用信贷规模。
但A所属的农信社等机构,将票据贴现和回购业务并入一个会计科目处理,即可以以转贴入账,以回购出账,从而令票据所占信贷规模"凭空消失"。
简而言之,A做到了将票据从应纳入银行信贷规模管理的贴现业务,转为不被视作信贷业务的回购业务,即市场俗称的"销规模"。
二、检查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案例(一)借助农村金融机构“通道”,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将贴现资产腾挪至“同业往来”科目现场检查中发现,某行2011年票据转贴现交易量十分巨大,明显超出正常水平,其中票据“卖断”业务发生额高达5000亿元以上,与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占比达70%;票据“买入返售”发生额为6000亿元左右,与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占比32%;票据“买断”业务发生额也达5000亿元,与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占比80%。
商业银行交易对手多数为农村金融机构。
由于我省部分区域农村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买断”类与“卖出回购”类业务时,主要是与城市商业银行来发生业务往来,均在“贴现”科目下统一记账处理,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在同一科目中发生抵减作用。
一些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开展票据转贴现交易就是利用这一会计漏洞,隐性规避监管要求。
其主要交易模式可分以下两种:第一种模式--“卖断+买入返售+买断”具体交易模式是:先将已在本行贴现的票据打包“卖断”给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同时再从农村金融机构以票据“买入返售”形式重新获得同批票据,到期后再进行票据买断交易进行托收。
在此模式下,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实际只发挥“通道”作用,并不承担任何票据风险,虽进行大量票据转贴现交易,但并不体现科目余额的增加;另一方面该行将原计入“贷款”科目的票据贴现资产成功转移至同业往来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科目,达到降低风险资产总量与贷款规模的目的。
此外,在进行此类业务时银行通常采取“不离行”的交易操作方式,即票据实物不实际与交易对手进行交割,仅由交易对手业务人员在票据背书栏进行背书签章,由此可以看出,此类交易与真实的票据“卖断”交易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2011年7月某行向某县农村信用社“卖断”一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3笔,金额9068万元,卖出价格为9065万元;当天又与该农信社进行了同批票据的“买入返售”业务,买入价格为9066万元;7月8日,该行“买断”该批票据,买入价格依然为9068万元,在上述交易行为中,该行实际业务收益为负值,不符合正常业务交易规律,可视为一笔套利交易行为。
第二种模式--“卖断+买断”具体交易模式是:银行先将已在本行贴现的票据打包“卖断”给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以“卖出回购”交易从他行搭桥融入资金;一定期限后,该行再“买断”收回同批票据。
通过此种模式,银行大量票据贴现资产可在一定期限内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蒸发”,此部分票据资产实际上已转化为搭桥资金提供行的同业往来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其他银行搭桥其实质是一种隐形的票据“回购”交易,双方很可能以私下方式约定了票据的远期回购。
从操作手法上,银行也同样采取票据“不离行”式操作,由此可见,此种交易模式不符合审慎会计准则及“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要求。
利用“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票据业务虚增资产规模。
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转贴现票据,卖出回购转贴现票,在业务的开展中主要是充当国有、股份制银行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搭桥人”,以“搭桥人”身份先买入返售再卖出回购。
导致其年末虚增资产规模。
城市商业银行开展回购式票据业务,涉嫌利用“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票据业务虚增资产规模。
村镇银行业务操作过程中因村镇银行资金规模有限,要求买入行将资金先行划付到村镇银行的操作方式,村镇银行再将资金划出,为规避资金划付风险,保证业务的顺利完成。
直贴的票据,卖出回购给城市商业银行,在表上不体现余额,体现发生额。
所以,从农非处那看的报表,什么也没看出来,就没有数字。
回购式转贴现卖出核算与买断式贴现卖出核算虽核算金额一致,但会计核算科目是不一致的。
因此这种在不合规情况下,造成双方银行有的虚增资产规模情况。
例如,2011年3月,某行向某股份制银行分行卖断34笔银承贴现业务,票面金额共计43503万元,4月又从相同交易对手处将同批票据买断式购回,在上述票据转贴现业务中,两次交易的标的票据完全相同,利率价格相同,完全不符合正常业务规律。
检查中发现,该行向相同交易对手先“卖断”后“买断”的同批票据共计224批次,发生额合计达2540.13亿元,交易对手也多为中小农村金融机构。
(二)发行票据类理财产品将已卖断的票据资产进行回购,达到票据资产“表外化”之目的具体交易模式是:银行将持有的已贴现票据资产先卖断于其他金融机构,再以投资“银行票据资产”为名发行理财产品,将同批票据资产实施回购。
通过此交易模式,银行实质上是以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为已卖断的票据资产安排了隐性的回购承诺,与信贷资产“洁净转让”监管原则不符,而银行则能实现存量信贷资产从表内剥离,贷款规模得到释放的监管套利目标。
三、票据业务的检查要点(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置的规范性检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状况表中,是否按照新会计准则设置了“票据贴现(包括转贴现)”和“买入返售资产”科目。
检查上述科目会计核算具体业务情况。
重点检查票据直贴、买断式转贴现是否在“票据直贴”科目核算;回购式转贴现是否在“买入返售资产”科目核算。
(二)中小金融机构办理票据业务核算的规范性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互为交易对手的票据转贴现业务,即“回加买”业务。
检查交易对手之间的回购式转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彼此之间的会计科目具体核算情况,结合检查转贴现资金交易合同、批量受理转贴现票据对应关系,检查认定是否存在规避信贷规模的问题。
1、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卖断+买入返售方式行为首先,商业银行将票据卖断给信用社,双方记账情况如下:商业银行――贷记:票据贴现(直贴)、借记:资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借记:票据贴现(转贴现)、贷记:资金同日,商业银行再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签订买入返售协议(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回购式转贴现方式将票据卖出),将票据以买入返售的形式买回,双方记账情况如下:商业银行――借记:买入返售资产、贷记:资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记:卖出回购资产、借记:资金但是,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或人为故意操作因素,可能会出现如下错误核算方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记:票据贴现(转贴项)、借记:资金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卖出回购+卖断方式农村信用社办理企业直贴票据后(一般是当天),将直贴票据打包以回购方式卖给商业银行,并于商业银行签订回购式转贴现协议。
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双方记账情况如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借记:票据贴现(办理企业直贴)、贷记:资金贷记:卖出回购资产、借记:资金商业银行――借记:买入返售资产、贷记:资金但是,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或人为故意操作等因素,可能出现如下错误核算方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记:票据贴现、借记:资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卖出票据到期托收时,再与商业银行补充签订买断式转贴现协议,真正将票据卖断给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记账情况可能如下:商业银行――贷记:买入返售资产、借记:票据贴现(转贴现)贷记:票据贴现(转贴现)借记:资金(向承兑行委托收款)(三)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办理的合规性检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办理票据贴现、转贴现过程中,票据贴现跟单资料(重点是购销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合规性以及抽查大额度跟单资料的真实性),是否存在虚构贸易背景或贸易背景不真实情况。
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贴现(大额度、和同一交易对手高频率交易)资金流向的合规性,是否存在直接流向前手、流向开票企业、流向房地产企业、自开自贴等行为。
“买入返售”和“买断式”票据业务的交易对手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和“买断式”票据业务的交易对手主要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即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
以买入返售业务为例,一家城市商业银行30家交易对手中,15家交易对手为农村信用社,12家交易对手为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