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用学视角下对《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解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叙事艺术分析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叙事艺术分析作者:高思宇来源:《速读·中旬》2018年第02期摘要:《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的代表之作,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中篇小说。
通过对主人公哈里的临死之前的思想状态的描写,深刻的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之中的哲学思考。
该小说运用具体的、特殊的叙事方法,使得其文学价值能够得到真正彰显出来。
本文对该小说的叙事手法的分析,以期进一步理解这部小说作品。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叙事艺术;分析一、前言对于任何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都应当更好的立足在文学作品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之下,来进行,同时要更好的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作者创作的总体风格特点,这样才能够为海伦们具体的分析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铺平道路。
对《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叙事方法进行分析,是我们更好的认识《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文学价值,并真实的显现出主人公哈里所面对死亡的思想变化过程之中所必须经历的。
必须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上来认识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之中所运用的叙事手法来进行分析,《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文学价值就是通过对主人公的不断的思想变化的描写,来展现出主人公,在面对死亡过程之中的思想变化过程,这是对《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文学价值进行进一步剖析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二、从海明威的写作经历来看其作品的叙事风格特点(一)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海明威一生之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都充分的体现了海明威对生命的珍惜和爱护。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海明威对生命的这种感悟,才使得海明威能够更好的认识人们面对死亡的真实状态和真实想法。
海明威作为战地记者,真实的体现在了他对战场上所发生的对人的生命的悲惨境况的描写。
海明威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战地记者,能够如实的记录战场上所发生的一切,并把这一切记录在海明威的日记之中。
两次世界大战不可能不对海明威的文学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些文学思想恰恰正是通过海明威对小说的创作体现出来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海明威深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所带来的痛苦和煎熬,而这种对人类生命的亵渎的行为使哈里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哲学的思考。
论《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的语言特点——从语言与性别角度
的大 自然 中找 回迷 失 的 自我 , 其 是 创 作灵 感 。但 尤
不 幸 的是 , 利 左 腿 感 染 了坏 疽 , 且 由于 汽 车 抛 哈 而 锚 , 能及 时得到 救 治 , 不 哈利 被整 日困在床上 动 弹不 得 。弥 留之 际 , 哈利 回顾 自己 的一 生 , 恐惧 、 遗憾 、 悔 恨 等各 种情 感交 集 , 终在幻 想 中绝望 地死 去 。 最 对 于 该 小说 , 多 学 者 已经 进行 了诸 多方 面 的 许
相关 的意 象 的象 征 意义[ ; 玲 ( 0 1 对 小说 中的 6 周 ] 2 1) 自然 和死 亡两 大主题 进行 了分析 l 。 _ 7 ] 然而 , 以上 这 些 方面 的研 究 仍 不足 以让 我们 完 全 和深 刻地理 解 这 部作 品。 总体 来 看 , 篇小 说 主 这 要 是 由背景 、 哈利 在弥 留之 际 的 内心 独 白和人 物 对 话 组成 , 特别 是使 用 了众 多 的 对话 来 表 现 人 物 的性 格 特征 。这 些 对 话 占 到 了小 说 三分 之 一 以上 的篇
中 图 分 类 号 :1 6 4 I0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6 2— 3 9 2 l 】 9— 0 6—0 l 7 5 7 (O 2 0 0 9 4
海 明威作 为 2 0世纪 最有 影响力 的作 家之 一 , 其 作 品一 直备受 关 注 。对 于 他 的作 品 , 者 们 多 是探 学 讨 其 中的“ 汉形 象” “ 山原理 ” 的创 作风 格 , 硬 、冰 式 以 及 作 品表现 出 的“ 死亡 主题 ” 战争 主题 ” 。也有 和“ 等
读《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感 (6)
读《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感 (6)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本探讨人性的小说。
书中的故事能够让读者深入地理解到,人的内心深处有着几分的正能量,但同时又有几分的暗淡和孤独。
书中的主人公风景清浅支持家庭,却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有些怨恨自我,这让我想到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人,多少人被家庭和生活的环境所压迫,而无法自由呼吸。
而对于他们,我们只能努力希望温暖来充实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有勇气去追寻自我最真实的愿景。
同时,像主人公一样要勇敢地正视自己,勇敢地多多告诉自己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不断强大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意识流文学与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
如果能 机 械 分 割 的
我 们不 妨把它 分为三个 阶 段
( 一 ) 由雪峰 上的死 豹
,
。
引出对他 的死 的临近
,
,
生 的厌倦
,
及 他 在 梦 幻 中体 会 到 的 人生
,
乐趣 的 描述
的 搪霜
,
他看 到 在 战 争 的 年 代
。
居 民宁可踏着 积 雪往 山 里退 避求生
,
开 小 差 的 士 兵借 雪
象征 精 神永 生
体
。
又 以 这 座 山 在 阳 光 中 白得
,
这 两 处 雪 景 象征 着 什 么 呢 ? 是 象 征 死 亡 吗 ? 不 是
,
是
,
更 确切 地 说
,
是象 征崇 高 克服 鄙 俗
“ ”
永 生 战胜 死 亡
,
。
在 前 一处 雪景 中
,
作家 豹子
特 意 提 到 在 乞 力乌 扎 罗 山西 高 峰 这 个 上 帝 的 庙 殿 近 旁
。
二 十 世 纪 二 十至 四 十 年 代
,
以 英 国为中
、
心 盛 行 于 西 欧各 国
“
意 识流
”
文 学 的 最 大 特 色 是 打 破 了 传 统 文 学 由作 家 全 面 介 绍 人 物 而 直 接 表达 人 物 的 各 种 意 识 过 程
:
。
安
” 。
排 情节
“
评 论人 物 的 心 理 活 动
”
,
,
特 别 是 潜 意 识 过程
。
。
意识 流
文 学 一 般有 以 下 几 个特 点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生态批评解读
No v . 2 01 3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2 7 0 8 ( 2 0 1 3 ) 0 6 - 0 2 1 4 - 0 3
《 乞 力 马 扎 罗 山的 雪》 的 生态 批 评 解 读
钱 小 丽
( 六盘水师范学 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 , 贵 州 六盘水 5 5 3 0 0 1 )
生存状况尤其是他们 的精神生态状况 , 反映 了人们绝望 和幻 灭 的情绪 , 他们 怀 疑甚 至是 憎恶 战争 , 展 现 了这 “ 迷 惘 的一 代” 青 年知识分子精神空 虚 , 失 去 了生 活的 目标 和意 义。主 人公哈里 正是在这种 精神状 态下来 到非洲进 行 一次寻求 生 命意义 的精神之旅 。然 而 当他 和妻子 海伦在 非洲 狩猎时 却 不慎被荆棘划破 了腿 , 因未得到及时治疗而生坏疽正等待 救 援 。作者将意识流 和诸 多 的象 征主义 写作手 法巧 妙 的结 合 起来 , 在主人公哈里生命 中的最后一天通过他与妻子 的对话 以及他 的内心独 自几乎将他 的一生 展现在读者面前 , 尤其是 在大 战后 哈里这一代人 的精 神生 态状 况。 国内外许 多专 家学 者对 文本《 乞力马扎 罗 山的雪》 进 行 研究解读 , 大都是从 其反映的主题或是小说 中运用 的意识流 和象征 主义 的写作 手法进行研究 分析 , 但很少有人从 生态批 评的角度 对小说进行 研读 。本 文主要 从生态 批评 的角 度重 新 阐释《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 从 自然 生态 、 社 会生态 和精 神 生态三个 方面深入 挖 掘海 明威在 文 本 中对人 与 自然 、 人 与
第1 3卷
第 6期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 版 ) .
Vo 1 .1 3 No . 6
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
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
小说以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登山者在攀登乞力马扎罗山途中的种种遭遇和挑战。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受读者的喜爱。
读完《乞力马扎罗的雪》,我深受感动,对登山精神和人生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小说中的登山者们面对乞力马扎罗山的险峻和艰难,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他们在攀登的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自然环境的种种考验,还要面对内心的恐惧和挑战。
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们最终登顶了乞力马扎罗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种顽强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除了对登山精神的赞美,小说还通过登山者们的经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攀登的过程中,登山者们不断面对生命的考验,思考着自己的存在意义。
他们在山顶俯瞰世界的壮丽景色时,感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他们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小说中的形象塑造也非常成功,每个登山者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纠葛,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总的来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部充满力量和温情的作品。
它不仅赞美了登山精神,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屹立马扎罗山的雪赏析
屹立马扎罗山的雪赏析象征是一种古老的修辞方法,即将抽象的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事物中。
由于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象征手法使文学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令读者回味无穷。
高尔基曾经说过:“用象征的形式可以方便和简洁地说出你想说的东西。
”海明威也是一位运用象征的大师,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象征手法成功运用的经典。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同样充满了象征手法,象征使主题深化,作品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最大化。
动物象征的使用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动物象征丰富了人物形象,使读者通过具体的动物形象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世界。
文章中主要的两种动物是豹子和鬣狗。
豹子的形象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乞力马扎罗山海拔19710英尺,是非洲最高的山峰……在靠近西面的山顶处有一具风干的冻僵的豹子的尸体。
没有人能解释豹子到那么高的地方寻找什么。
”众所周知,豹子在动物的世界里形象永远都是高贵的、威严的、勇猛的、面对猎物总是主动出击。
小说中的豹子也是如此,为了寻找精神的永恒,即使肉体死了也要选择一处洁白的、干净的地方。
因此豹子成了主人公哈里希望自己变成的形象的象征,因为现实中的哈里却没有那些美好的品质。
他从年轻时就挥霍自己的写作才能,不敢尝试害怕失败,他本来有很多东西要写,可是懒惰和消极使他始终没有动笔。
即使面对死亡,哈里也是消极的等死,不听妻子的劝告继续喝酒。
在山顶留下来的风干的豹子尸体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的超越和永恒,代表了作者和人类追求的精神境界和最高理想目标。
即使肉体死了,精神还可以永存。
作家死了他的作品可以流传百世。
作品中另一种动物是鬣狗,因为哈里腿上的伤口发出的难闻的气味,一群鬣狗围绕在营地周围。
鬣狗并不具有猎杀本领只能以其它动物吃剩的东西为食,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哈里的真实写照,文中哈里总是陷入往事的回忆,通过回忆我们知道以前的哈里总是在跟有钱的女人交往,他对那些女人越是说谎话。
赏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
赏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摘要:该文从五个方面赏析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两个译文,并提出一篇好的译文应该考虑到细节、逻辑、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译文;赏析1.引言美国二十世纪的文坛上,海明威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表现手法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海明威出身新闻记者,对语言有高度的敏感性,在写作上追求语言的简练。
他根据著名的“冰山原则”进行创作,运用一系列含蓄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无限丰富、耐人寻味的内容包含在有限的文字当中,在欧美的文坛上的影响至今不衰,为一代又一代人反复阅读。
阅读他的作品,人们不仅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和耐人寻味的艺术风格,也能欣赏到他简约凝练、含蓄象征的文字,并能通过不断的解读得到不同的启示。
这些启示和他写作的艺术风格以及魅力都应该在译文中得到体现,让译文读者也能有原文读者那样的深切感受。
2.关于原作《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是对于一个临死前的人的精彩描述。
故事主要讲述一个作家哈里去非洲狩猎,途中汽车抛锚,皮肤被刺划破,染上坏疽病。
他和他的妻子在等待一架飞机来把他送到医院治疗。
小说围绕“死亡”和“即将死亡”来写,但根本的主题是哈里回到过去,从过去走到现在的历程回顾。
哈里热爱这个世界,他有很多经历,跟不同女人的经历,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不同职业的经历,他都想写下来但却没来得及写,他最终没有能达到心中的目标,死前,他悔恨至极。
故事的结尾,他死于一个梦境:他乘着飞机,向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的山顶飞去。
3.译例赏析3.1海明威的简约风格海明威将简约的写作风格发展到尽善尽美,他只选取、提炼最富有意义的事件和细节,以简约、凝练的手法,客观精确地勾勒出一幅幅生活图画。
哈里面对死亡经历了恐惧到平静到愤恨的过程,以至于和海伦的轻松的谈话都会发展到吵嘴,他的话甚至让海伦都失去信心。
如:“If you have to go away,”she said,“is it absolutely necessary tokill off everything you leave behind? I mean do you have to take away everything? Do you have to kill your horse, and your wife and burn your sadd le and your armour?”(①,p261)译文1:“假如你一定要走”,她说,“那是不是就非得把你带不走的一切斩尽杀绝不可?我的意思是,你一定要带走一切?你一定要斩马杀妻,还要毁鞍烧甲?” 译文2:“要是你一定得离开人间的话”,她说,“是不是你非得把你没法带走的都砍尽杀绝不可呢?我的意思是说,你是不是非得把什么东西都带走不可?你是不是一定要把你的马,你的妻子都杀死,把你的鞍子和你的盔甲都烧掉呢?”显然译文1比译文2简练一些,而且意思到位,更贴近海明威的简练的风格。
《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
《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当我沉浸在《乞力马扎罗的雪》这部作品中,我仿佛被带到了非洲的旷野,与主人公哈里一同经历生死边缘的挣扎。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意识流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思,让我深感震撼。
哈里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经历的人。
他与不同女人之间的经历,以及他所从事的不同职业的经历,都让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然而,他最终未能实现心中的目标,这使他深感悔恨。
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与情人展开了一段深刻的心灵对话。
小说的核心主题是“死亡”和“即将死亡”。
在哈里的生命垂危之际,他开始思考死亡,以及如何面对这个无法避免的结局。
他试图以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故事结尾,他乘着飞机向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的山顶飞去,这既是他对生命的渴望,也是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憧憬。
整部小说由人物对话建构而成,风格简约到了极致。
这种写作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哈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恐惧。
同时,通过与情人的对话,我也看到了他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期望。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哈里的故事让我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让我更加珍惜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看到了作者的客观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对死亡由恐惧到平静的心理历程。
这种态度让我明白,面对死亡,我们需要坦然和勇气。
对我来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人生哲学。
它教会我如何看待生命、面对死亡,以及如何珍惜每一个当下。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意蕴和深邃的人生哲思,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份感悟带入到我的生活中。
我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时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同时,我也会以坦然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像哈里一样勇敢地面对生命的挑战。
总之,《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它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简评《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叙事艺术
简评《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叙事艺术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两个
男人在非洲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场暴风雪,以及他们
之间的友谊和对生命的看法。
该小说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首先,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主人公哈利(Harry)以
第一人称的语气讲述了自己和他的朋友吉诺(Ginoo)攀登乞力马扎罗
山的经历,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主人公的个人经验和感受中,更能感
受到他们心理上的变化和情感交流。
其次,小说运用了反复发生的元素。
小说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暴风
雪和实力不足的故事情节,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气氛,同时还凸显出他们的面临的危险和生命的脆弱。
再次,小说中叙述了主人公的心里变化和对生命的理解。
尤其是
哈利在遇到暴风雪时,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感受到了自己生命
的脆弱和赤裸裸地面临死亡。
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小说进一步
表现出人类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最后,小说的叙述具有控制性和策略性。
通过强烈的感官体验、
疏离感和“少即是多”的叙事方式,小说在几乎不让人产生任何情感
波动的情境中埋下爆发的种子,让人在小说末尾感受更加深刻和震撼。
总之,《乞力马扎罗的雪》采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将心理变化和
对生命的理解串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具有一定意义和启示意义。
它
同时也提醒人们,生命是十分脆弱而宝贵的,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珍
惜每一个时刻。
《乞力马扎罗的雪》论文文献综述参考资料
2015年①王昱荣,清教情感视角下的《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的哈里.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06期王昱荣;本文以清教情感为视角,分析《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的主人公哈里,他如同人类的祖先,无法抵挡世俗的诱惑——在欧洲生活中,放弃自己的写作生涯而转向女人、金钱、懒惰,在罪恶面前显示出脆弱的心灵,然而他依旧渴望被上帝救赎。
非洲之旅是他重拾写作的希望,然而死亡意识时刻伴随着他,使他意识到死亡是摆脱苦楚的唯一方法,才能进入荣耀。
这些品质构成了以"原罪——死亡意识——救赎"为主题内容的清教情感。
②王铁梅,《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认知解读. 《语文建设》, 2015年27期王铁梅;本文将就《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涉及的隐喻手法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为深入了解小说作品折射的社会现状、提升对小说的认知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工作。
③赵娟丽,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反思格调与殉道精神. 《作家》, 2015年06期赵娟丽《乞力马扎罗的雪》是美国现代文学巨匠海明威创作生涯中期阶段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其以鲜活细腻的人物塑造、曲折跌宕的情节设定,以及醇厚深刻的主题释放而成为现代主义小说群落之中的经典。
该作以独特视角解构呈现了二战爆发前夕背景之下的不同身份阶层人群的人性困惑、宿命抗争以及自我救赎,具备鲜明浓郁的自我警醒思考格调与瑰丽悲壮的浪漫理想殉道精神,继而也凝聚形成了震撼心魄的艺术感染魅力。
本文即以该作的视角形式与诉求定位为基本切入口,系统层进地解析探索了这一杰作所蕴含的反思格调与殉道精神.④罗卓琳,由死到生:《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生命认知. 《作家》, 2015年08期罗卓琳本文通过解读美国20世纪文学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意识流表述,感悟海明威对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超越的认知。
⑤夏梅花; 明珠; 吴广平,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rrative Person . 《思想战线》, 2015年S1期The paper focuses on elaborating it from narrative person so that we can grasp and master the theme—beginning is the end,the end is the beginning.2014年⑥张艳菊,浑然不觉的东方主义——海明威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06期张艳菊通过对海明威的名篇《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解读,力图揭示其作品中潜在的东方主义。
社会语用学视角下对《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特点的赏析
社会语用学视角下对《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特点的赏析作者:石志亮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和世界上一流的语言大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作者善于使用语言来进行人物不同形象和性格特点的塑造,深化小说主题,进而传递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重要的一部小说,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对话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篇幅,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我们看到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将在社会语用学的视角下对小说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感受海明威高超的文学创作艺术。
关键词:语用学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语言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是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文学作品受到了读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对于海明威的文学作品,目前更多的是针对其“冰山原则”、“硬汉形象”和“战争死亡主题”进行研究,也有少量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特点的研究,但侧重点一直放在了小说语言的隐喻、修辞和措辞上,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小说语言研究的则比较少。
本文将在社会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对作者高超的文学创作艺术进行赏析。
一、有关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总体概述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格莱斯曾经提出对语言研究的合作原则,即语言的数量原则、语言的质量原则、语言的关系原则和语言的关联原则。
语言中的合作语言是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交谈的双方都应该遵守。
语言的使用还具有很大的个人特点,不同性别所选择使用的语言有着鲜明的性别差异和词汇差异,从侧面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
语言的使用还应该遵循礼貌原则,其中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策略准则、慷慨准则、称赞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二、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特点的总体概述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由海明威于1938年完成,小说主要围绕着才华横溢的作家哈利展开:哈利为了体验一种与城市的安逸、懒散和颓废不同的生活,决定和妻子海伦一块去非洲狩猎,希望可以在原始的大自然中找回在都市中迷失的自我和创作的灵感。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精神生态分析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精神生态分析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部比较特殊的电影,其精神上的情感可以进行深入的生态分析。
首先,电影中的男主角拉玛尼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对母亲的依恋。
他喜欢马蒂,希望能和母亲永远安宁地生活在乞力马扎罗山脉这片完美的美景中。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为家庭挣来一笔财富。
他还教育了扎玛,激励他实现梦想。
电影给人一种温暖而深刻的情感,当他们分离时,诅咒拉玛的母亲也搭配上他的可怜,给人一种很强的内心影响。
此外,电影的背景也给观众带来了 N 宗精神。
马扎罗山脉表现出自然的美好和神圣,拉玛追根溯源,尽管受世俗文化关注但也在山脉中发展,为整个家庭带来幸福和更多的希望。
而洪水、大雪等恶劣天气不仅使他们处于困境,危险甚至生死关头,但也使人们更加珍惜生活,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最后,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不仅将观众带入一个美丽的精神世界,而且带领观众感受生命的意义和尊重母亲的精神。
所以,通过这部电影,人们可以发现一种更饱满的精神生活和对生活的朴实杰出,使观众从中体会到宽广的精神审视内涵。
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
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乞力马扎罗的雪(一)《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说,是对于一个临死前的人的精彩描述。
故事主要讲述一个作家哈里去非洲狩猎,途中汽车抛锚,皮肤被刺划破,染上坏疽病,他和他的爱人在等待一架飞机来把他送到医院治疗。
小说围绕“死亡”和“即将死亡”来写,但根本的主题是哈里回到过去,从过去走到现在的历程回顾。
哈里热爱这个世界。
他有很多经历,跟不同女人的经历,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不同职业的经历,他都想写下来但却没来得及写。
他最终没有能达到心中的目标。
死前,他悔恨至极。
故事的结尾,他死于一个梦境:他乘着飞机,向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的山顶飞去。
(海明威缘何如此偏爱对死亡的描写?这与他的传奇般的生活遭遇和独特的遇险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身心受到创伤,忧郁、恐惧如梦魇般纠缠着他。
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以记者身份奔赴前线,目睹了西班牙内战中的生生死死,使他再次受到创伤,悲哀和死亡再次笼罩了他的心灵。
他乘飞机时曾经遭遇飞机坠毁(但幸免于难)。
海明威屡遭劫难,虽然总大难不死,但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
传奇般的经历,独特而又复杂的遭遇,强化了海明威对生命的理解,后来的沉重病痛丰富了他对死亡的想象,使他对死亡有着神经质的敏感和宗教式的神秘感。
)这时的哈里对死亡已有了深层的感悟,躯体总是要归于尘土的,然而人的精神却会超然于尘世之外,获得重生,他的肉体即将死亡,而他的精神却向着乞力马扎罗雪山巅峰飞去,他看到,像整个世界那样宽广无垠,在阳光中显得那么高耸、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的山巅。
于是他明白,那儿就是他要飞去的地方。
虽然身死但是精神、灵魂却得到提升,这最莫过是哈利弥留之际最大的愿望,正如文中开头提到皑皑白雪覆盖下的乞力马扎罗山的被称为上帝的庙殿的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做过解释。
或许豹子在寻找什么并不重要了,它在如此的高度上出现,本身就有了独特的魅力。
《乞力马扎罗的雪》在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解读
029作品评析王 葳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文艺理论形态,其涉及的学科较多,其中生态学、人文科学是最主要的部分。
生态美学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生态审美关系进行探讨,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角度。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讲述的是主人公在逐渐走向死亡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救赎,最终寻找到了灵魂归宿,作品中涉及了与生态美学相关的内容,本文主要从生态美学视野对《乞力马扎罗的雪》进行解读。
一、失去自我:精神生态的荒芜精神生态作为生态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对精神性存在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如果无法找到出口宣泄情绪,将无法冲破精神的枷锁[1]。
《乞力马扎罗的雪》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哈里人生中所经历的六个阶段,折射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故事。
哈里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回忆起自己所经历的六个阶段,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
哈里曾在欧洲许多国家驻足,在其濒临死亡时,他的脑海里播放着战争与社会的堕落相互交织的现实生活,物质上的满足无法填补他精神上的空虚,导致他的精神迷失与道德沦丧愈演愈烈。
哈里经历了一段战争时期,其感受过战争的无情与残酷,亲眼目睹了惨绝人寰的战争给人类与自然带来的危害,自身曾经被手榴弹炸伤,虽然有幸活了下来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被摧残。
同时,哈里还饱受着爱情所带来的精神折磨,由于空虚而一味沉迷于金钱与肉欲,再加上战争所带来的心理重创,使其精神状态越来越堕落。
女主人公海伦虽然没有经历战争,但是由于对生活的不满而沉迷于消费所带来的快感,且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并将自己的伴侣看做是财产来爱他,导致她的爱情越来越物欲化[2]。
男女主人公在这种情况下都需要找一个情绪发泄出口,将心中的迷茫与阴郁祛除,这也是男女主人公实现自我升华的一个契机。
二、回归自我:心灵的生态居所传统文学史上就有在自然中回归自我的说法,当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幸时,便让自己徜徉于自然情景中,由此获得心灵上的解脱。
《乞力马扎罗的雪》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乞力马扎罗的雪》简析介绍赏析鉴赏《乞力马扎罗的雪》外国文学作品简析美国小说家海明威(1899—1961)短篇小说的上乘之作。
哈里参加过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寄居巴黎平民区,开始作家生涯。
他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还到过法国农村。
他很想把乡村迷人的景色和农民遭受的剥削都写进自己的作品里,但很长时间过去了,哈里仍一事无成,原来他无法克服参加过战争的人的通病——孤寂感。
他借酒浇愁,沉溺于酒色逸乐之中。
他追逐贵妇人,靠对她们撒谎度日,但他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和憎恨。
后来他结识了有钱的孀妇海伦,陪同她一起到非洲游猎,可不慎腿部受伤。
由于得不到必要的治疗,哈里终于患了绝症坏疽病死去。
整篇小说写的是哈里走向死亡的最后一天的生活,但由于海明威采用了“意识流”手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哈里一生的经历和盘托出。
小说主要描写一个即将死去的人的心理活动。
到了临死的一天,哈里才意识到,为了换取金钱和安逸,他已经出卖了自己的艺术才能,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完全毁灭了自己。
哈里走过的道路,揭示出知识分子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常有的悲剧命运。
通过哈里的悲剧,作家把资本主义社会对一个有才能的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暴露得淋漓尽致,这是小说的首要价值所在。
但海明威笔下哈里的可贵之处更在于,当他认识到自己一切被毁灭,感到生之厌倦的时候,他并没有象资本主义国家众多的青年那样“垮了下来”。
他愤恨自己的处境,恼恨自己的被毁灭,但他并不愿就此了结。
他来非洲旅行,就是为了振作精神。
尽管最后他还是死了,但他在乞力马扎罗山这座“上帝的庙殿”上沉思反省,终于获得了精神永生,永久地战胜了死亡。
这篇小说是运用意识流表现手法的典范,他把缘情写景、回忆联想、幻觉梦景交替使用。
这里的意识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梦幻的,而且具有随意性和跳跃性的特点。
它们纷纭呈现,不受自然时序限制,构成梦幻似的画面——从战争年代开小差的士兵,到某年圣诞节的雪,以及穿裙子的死尸。
故事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性手法,如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象征着崇高与永生,而哈里在弥留之际梦见自己坐飞机飞向乞力马扎罗的雪峰,正象征着他已经超凡脱俗,获得了永生。
读《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感 (3)
读《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感 (3)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部有关于中国文化历史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写的是一群受艰苦考验的穷人在冰天雪地的沼泽上,勇敢地奔向梦想的故事。
他们如何以赤诚直率的态度和强有力的意志力抵御恶劣的环境,这里充满着激情、勇气和希望。
乞力马扎罗的雪,描绘出了一个孤独的梦想家在崎岖山路上不屈不挠地翻过障碍,要追寻一个不可触及的青春梦想的过程。
这本书中的人物们在人生的崎岖道路上走过的错综复杂的人生经历,折射出穷人在艰苦困难环境下,依然实现自己梦想的能力。
这本书读起来充满了历史的风景,让我想起了一种中国传统的英雄主义精神,虽然外在环境恶劣艰苦,但他们依然用渴望,勇气和毅力爬到最高处,追求自己的梦想。
书中让更多这类内心深处未被挖掘出来的充满活力的人物,他们无畏地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的梦想,而不忘读书,积极进取,勇于打破桎梏,把自己的理想落实到现实中来,可以说正是“勤奋不用言”的实践。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穷人在贫困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梦想的力量,有体会到“做一个有梦想的人”的力量。
它让我更加明白了,当我们遇到困难,要时刻保持信心,勇往直前,不断积极努力。
只有扬帆远航,才能看到更大的海洋,这也是《乞力马扎罗的雪》所传递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wenjianshe001@37社会语用学视角下对《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解读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佘未霞摘要: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一位语言大师,其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善于用语言对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形象进行刻画,借助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传递真实情感。
本文以《乞力马扎罗的雪》为例,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对海明威的文学创作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 社会语用学引言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是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对于我国读者而言,最知名的一部作品是《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已经成了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海明威的一个代名词。
在当前的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海明威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冰山原则”“硬汉形象”和“战争死亡主题”,对于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语言特点的研究上也主要是针对各种修辞手法,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文学研究的相对较少。
《乞力马扎罗的雪》也是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品,本文着重分析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从不同的视角对海明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乞力马扎罗的雪》由海明威于1938年完成,围绕着主人公哈利的一生展开叙述。
哈利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由于在城市生活了很久,城市中的懒散、安逸和颓废让他感觉到索然无趣,所以他想要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最终他决定和妻子一起去非洲大陆狩猎,希望能够在非洲广袤的原始环境中找回迷失的自己。
但不幸的是,哈利在探索另一种生活的过程中左腿受伤,并且感染了坏疽,加上汽车抛锚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其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动弹不得,他在人生中最后的时刻回望自己这一生,百感交集。
总体说来,这部小说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其一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其二是哈利在人生中最后时刻的内心独白,其三是人物之间的对话。
当前关于这部小说的解析有很多,大多数都是从象征主义、冰山原则、叙述手法、文体视角等方面进行分析的,但这部小说的人物对话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作者利用对话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这些对话的篇幅占了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尤其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更是达到了159段之多,男女主人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有助于我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性格特征进行了解,更有助于对小说主题进行展示。
二、有关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总体概述从狭义上来讲,文化文学研究就是为了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文学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从广义上来讲,由于语言文化所对应的是历史和社会文化,因此文学研究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交流活动。
文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进行结合是近几年文学研究领域中探索比较多的一个内容,在该领域中,文学研究被当作一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文化的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背景下,对文学研究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社会学与文学研究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学研究学的发展,如果将文学研究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可以促进社会学的研究不断深入。
曾经有学者针对语言学研究提出了合作原则,即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和关联原则,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言中的合作原则是为了保证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双方在交谈的时候必须要遵守相应的原则,比如说话的主题要与谈话相关,如果与谈话的内容不相关,则可以理解成为是违背了语言的关联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背景的影响,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往往都有个性差异,不同的性别、不同地区的人在选择语言的时候都有明显的词汇差异,这些词汇差异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
三、社会语用学视角下《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特点赏析(一)词汇层面上对《乞力马扎罗的雪》进行分析有语言学家通过对大量的语言分析得知:在使用语言的时候,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女性一般喜欢选择一些不确定的词语,对于一些强烈表达情感的词语往往不会选择,在语用策略上,男女语言的差异很大。
正是由于这个差异存在,女性一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喜欢用“可能”“也许”“大概”等词语,男性则一般使用简短、确定的词语,他们认为那些带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词语有损他们的果断性。
在这部小说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男女之间使用语言词汇的差异。
比如下面的例子:海伦:“请告诉我应该为您做点什么?是一些我可以做到的事情。
”哈利:“你可以把这条腿卸了,那样我会怀疑它可能不会再听使唤……”海伦:“请不要那样说。
我可以读书给您听吗?”哈利:“读什么啊?”DOI:10.16412/ki.1001-8476.2016.26.01838WEN XUE文学2016.09上面的简短对话中,哈利使用的语言是十分果断的,而且简短,但是海伦的语言中,出现了很多次“请”,还有“应该”“请不要”等情态动词,由此可见,女人在词语的选择上倾向于委婉,而男主人公则更倾向于肯定和强硬。
海伦之所以使用这样的语气,是因为她对自己的丈夫十分关怀,哈利的语气则表达出他对自己即将结束的人生以及临死之前还有些事情没有完成的状态表示懊恼。
(二)语用视角下《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语言的赏析男女之间的社交语言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同时也体现在语用策略上。
委婉的表达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对于他人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般都喜欢采用一种间接委婉的方式予以回答,这一方面是违背了语言的基本原则,但另一方面又是遵守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海伦的语言遵守了语言合作原则,从语言合作原则的四个部分来看,海伦的话语符合规范的语言合作原则。
如下面的例子:海伦:“您现在是否可以吃饭了?”他看了下她身后整理桌子的仆人和正在吃饭的孩子。
哈利:“我想要写作。
”海伦:“您应该喝点汤,这样您的身子才会好得快一点。
”哈利:“今晚我就要死了!我还需要身子好点干嘛?有什么用啊!”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海伦在问哈利现在是不是要吃饭的时候,哈利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反而回答的是想要写作,从语言合作角度来看,哈利的回答明显是没有满足两个人的对话主题的。
后面的例子也相同,当海伦让哈利喝汤的时候,哈利并没有说自己要不要喝汤,而是说自己就要死去,这个对话中,哈利不仅没有遵循语言合作中的方式原则,反而还违背了关联原则。
从某种角度来讲,哈利的语言代表了男性语言中的强势。
另外,也可以从礼貌原则来对两个人的社交语言进行分析,一般来讲,女性的语言会显得更有礼貌,委婉的表达方式不会给人带来一种唐突冒昧的感觉,男性语言就显得比较逊色。
比如下面的例子:哈利:“我们过去在巴黎的时候住在哪?”现在在非洲的时候问坐在他椅子旁边的这个女人。
海伦:“在钟楼。
你知道的!” 哈利:“我怎么会知道啊?” 海伦:“那是我们过去经常待的地方啊!”哈利:“不,并不经常!”在这个对话中,海伦回答了哈利的问题,并且认为哈利对这个地方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哈利的回答却是“我怎么会知道啊?”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对于哈利的语气,海伦并没有生气,相反是继续给他解释,但是哈利对于海伦的解释也不以为然,说自己并不是经常和海伦待在那里。
从这几个对话中可以看出,哈利对于这个地方是熟悉的,但是他并没有给海伦一个肯定的答案,由此可见,违背了社会交际过程中的礼貌原则。
(三) 叙述视角的转变叙述视角反映出作者对小说故事情节的驾驭能力,尤其是在不同的叙述视角之间转换,可以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随着这部小说的叙述,作者将读者的目光渐渐吸引过来,读者会好奇究竟在哈利身上发生了什么,在这个时候,作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叙述方式,比如直接透视哈利的想法、感知和感受;借助哈利来对其他的人和事进行叙述;有时候是对外界情景进行描述,有时候又是对内心独白进行描述。
这种主观和客观结合、过去和现在交替的叙述方式,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语言体验。
在这部小说中,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显得更加客观,作者放弃自己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评价,转而借助哈利的视角来表达,将主动权交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和体会,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
尤其是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中,读者只能跟着故事中的人物去探索,去认识新的人物,去经历发生的一些新事情,让整个阅读的过程变成一个探索的过程。
比如,读者可以通过哈利的叙述来了解海伦究竟有多迷人,她的身世有多坎坷,她的性格有多温柔,在时空变化的过程中,作者也巧妙地插入了一些其他的线索,将实际和幻觉、过去与现在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结语综上所述,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叙述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研究较多,社会语用学作为语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突破点,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海明威作为美国的语言大师,很善于使用语言对人物进行刻画。
从社会语用学视角对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男女主人公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了解,也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感受到男女之间的语言差异和性格差异,更有助于对这部小说的主题进行了解,从而真正加深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及文学艺术特色的了解。
语参考文献[1]李培,杜世洪.论《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的语言特点——从语言与性别角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2]于佳.爱恨皆虚幻,生死难从容——浅析《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叙事张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5).[3]李景媛.在矛盾中迷失——《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悖论解读[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1).[4]叶小青.论《乞力马扎罗的雪》死亡形象的篇章构造[J].作家,2008(24).[5]曹丹丹.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乞力马扎罗的雪》[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