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如何成为一个好学生
如何成为一个好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关键。
然而,成为一个好学生并非易事。
好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取得卓越成绩,还需要具备许多其他的品质和能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成为一个好学生的关键要素。
首先,一个好学生应该具备优秀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
好的学习方法包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掌握有效的记忆技巧、善于整理归纳知识点等。
要想成为一个好学生,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症的困扰。
其次,要学会高效地学习,如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多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提问等。
此外,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和目标也是好学生的重要特质之一。
他们会定期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除了学习方法,一个好学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决定了学习的动力和成功与否。
积极的学习态度意味着对学习充满热情和主动性,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好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从关注自己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等方式来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此外,一个好学生还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在学术上有所作为,还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
一个好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样化的技能。
他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等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一个好学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懂得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一个好学生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他们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
一个好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还要关心社会问题和他人的困境,主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好学生的标准 (2)
好学生的标准好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学习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品质和能力。
他们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刻苦努力,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好学生的标准,并探讨他们在学习上的一些优势和行为习惯。
1. 好奇心与主动学习好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心,对世界充满兴趣。
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还会主动探索和研究更多的领域。
他们喜欢提问,并追求更深入的理解。
好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和掌握新知识,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发言,还会主动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读书会,与其他有才华的人交流意见和观点。
2. 刻苦努力和毅力好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他们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
好学生善于管理时间,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不轻易放弃,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自我反思和改进好学生是自我反省的,他们会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断寻找提高的空间。
他们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好学生会定期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展,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他们注重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4. 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懂得如何组织学习材料、做笔记和整理资料。
他们会定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系统。
好学生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互联网等。
他们善于合作学习,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和分享知识。
5.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好学生热爱课堂学习,积极参与各类课堂活动。
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好学生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互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他们会积极参与到实验、讨论和小组活动中,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6. 多元发展和兴趣爱好好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能够拥有多元的兴趣爱好。
他们喜欢运动、音乐、艺术等,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好学生知道学习之外的事情同样重要,他们能够保持身心的平衡,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选8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选8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篇1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但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性能力寓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1)首创性原则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切忌人云亦云,这才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
(2)求异性原则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复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目标而寻找出新的具有独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3)发散性原则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
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水平。
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该依据以上几点原则,否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篇2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操作系统知识、打字基本功的操作、画图工具箱的应用、图块的操作等,都是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自我评价: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培养的六个良好学习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培养的六个良好学习习惯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有一个适应和转换的过程,此时,已经从以玩为主转到以学为主的阶段,在此后的一年内,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重中之重,这个阶段学习是很轻松的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于做好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时也是年轻的父母最不重视的时候,只因父母不晓得,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通常经过了几年的学习,还是做作业太磨不认真,就是因为此时没有接受良好的训练。
只因习惯是一种能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拥有,后劲显然就不足和艰难。
以下是在几个方面提出的建议,当然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有所侧重就能达到目的。
一、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
可以采用让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如: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
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
经过训练,现在孩子回家后很快集中精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家长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孩子读书很难以理服人。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
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
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怎么办?这需要家长们的耐心。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小学1年级还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所以家长说给他听、念给他听是有必要的,最好念孩子自己想看的故事书给他听,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选择,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多半讨厌看见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长可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字体要大一点的,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念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读,并鼓励孩子把读后的感受说出来。
教育行业培养优秀的学生
教育行业培养优秀的学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优秀的学生是教育行业的首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行业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学校课程设置、教师培训以及家庭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校课程设置学校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和兴趣爱好,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等基本技能,这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石。
其次,学校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增设一些创新实践课程,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培训教师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教师的水平,教育行业应加强教师培训。
首先,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一些培训班,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进行培训和交流。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内部培训活动,让优秀的教师经验可以在内部分享。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优秀的教师并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成长。
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的学习,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因此,教育行业应该引导家长正确对待教育,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
首先,教育行业可以开展家长教育培训班,教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其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以促进家校合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家教指导材料,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综上所述,教育行业要想培养优秀的学生,需要从学校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我们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个性独立、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家长过分强调学习,很容易忽视孩子生活或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良好的习惯,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方法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一些小件的衣物锻炼由孩子自己去洗。
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繁琐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
厨房整洁的重要性,比不上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础。
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劳动的生活习惯时,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已增强了很多。
二、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
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
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三、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兴趣的习惯。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有创造性地学习习惯,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
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也一种习惯,保持对学习感兴趣的习惯。
道德与法治课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
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认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低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深受学生喜欢。
为此我就根据思生课上的内容编成儿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实行要求。
如:上课铃声响后,让学生极快的安静下来,进入课前准备状态,我教学生吟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
站队集合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
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时,我会出示儿歌:“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脚在桌下一肩宽。
”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不知不觉中良好的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成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在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几近神圣和完美的,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
在与学生、同事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语,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班主任应该从规范抓起,从小处着手,为未来奠基。
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惯的养成,这是建设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认识,严格要求。
班主任可以抓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研究活动,结合《学校校纪校规》、《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细则》,制定《班规班约》、《优秀学生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遵守。
2.细致教育,规范行为。
班主任可以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在课堂上,班主任要求学生坐端正,懂规矩,守纪律,坐不好则反复强化训练,直到坐端正为止。
在研究上,班主任要求有了问题不忙于发问,而是先自己认真想一想,想了以后还不懂,再举手问老师。
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求学生做事有条理,从书包怎么放,作业怎么交,预备铃后干什么等细节问题一一加以规范训练。
在生活惯方面,班主任要求学生必须打扫好教室,整理好自己的课桌。
为了养成整洁卫生的惯,班主任要求教室的桌子、椅子都排成一条线,每天早晚拖地擦桌子。
每个同学要净化自己脚下的一块地方,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清洁。
3.制定计划,讲究实效。
班主任可以制定计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制定每日计划,包括起床、吃早饭、上学、放学、做作业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惯。
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制定每周计划,包括周末活动、家务分工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总之,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惯的养成,从小处着手,为未来奠基。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惯。
养成学生良好行为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关心和爱心。
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班主任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信息,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养成教育计划。
班主任的关心和爱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养成教育中来。
【教育随笔】培智学生更应培养良好习惯
【教育随笔】培智学生更应培养良好习惯培智学生更应培养良好习惯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陈高宗“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学生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培智学生,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内在的素养,更关系到他们外在的表现,唯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以此为契机不断突破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减轻父母的负担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爱学习的学生,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总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老师更加喜爱,自己也会更快的进步;反之,会让人感觉没有教养、素质较差,老师更会对他失去信心,同学也对他更加疏远。
自从十月份担任培智四班班主任开始,我就发现班上有部分的学生有很多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例如:上课铃响后还有部分学生迟迟不进教室时;课堂中,一些学生做不到专心听讲,总是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自己的物品总不能合理收拾好,塞得满抽屉都是;排队出操时,眼睛东张西望,队伍排得乱七八糟;宿舍内,部分学生起床后不能够及时收拾自己的床铺,东西摆放凌乱;吃饭时,不能够主动去打自己的饭,浪费现象也很严重……这些细节都暴露出了我班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缺失,学生们亟待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
于是,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后会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重点强化:准:上课铃响时要准时坐到教室内等候上课,对于不能够很好约束自己的学生要指导能力较强学生对其进行帮扶。
坐:课堂中,保持端坐的姿势,不要随意走动。
回答问题时要坐在座位上举右手,写字时要坐端用右手。
同学之前要互相监督,发现有其他同学做的不对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指正。
走: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走,要照顾腿脚不灵活的学生。
同时,在走路时不允许鞋子拖着地面走,不允许脚底下发生声响。
吃:吃饭前要先洗手;要做到自己排队打饭,不要等候别人给端送,吃饭时要慢慢吃,不要嬉戏打闹,不可以把饭菜乱丢,尽可能把自己的饭菜全部吃掉;饭后要把自己不吃的、吃剩的饭菜集中收拾,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优秀学生具体的培优措施有哪些
优秀学生具体的培优措施有哪些主要措施有哪些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拔高,拔尖。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资优生介绍学习心得,差生学习。
4.在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等生的思维和方法去影响差生。
5.实行多做多练的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安排大量试卷,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和解题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优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优生的学习问题。
8.对他们可以另外单独讲部分课,或者做相当的练习。
具体措施1.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秀的学生知识基础好,思维活跃,上课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配合其他同学。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遇到了比以前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有时他们会犯一些错误。
我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
培养他们大胆练习,不怕出错,增强自信。
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育教学中要加强自理教育,要教育学生做到“生活自理、人格自主、学习自信、交往自尊、行为自律”,就是要建构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全人格。
现在对优秀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优秀生的培养在做好自理教育基础上要对他们自主学习这个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
培养他们追求卓越,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使他们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
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培养优秀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优秀生成功的保证。
由于情商水平(如意志力水平、情绪的自我调节、心理健康水平等等)制约和影响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发展。
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情商同时又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正是我们要培养的目标。
从高一开始对优秀生的各个方面提出要求,而且比一般学生标准要更高,让他们自觉养成,老师不断督促检查。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从过去单一的以分数评价逐步转变为品行、能力、素质的多元评价;近年来,教育部又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评价更上一个层次,那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就我校在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注重课程开发,融多项课程于专题教育之中去年春季学期,我校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德育教育专题研讨会,重点对今年学生的行为表现、习惯养成、违纪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现在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不良行为表现与我们初中阶段的大有不同,那是的我们,学校既没有围墙,老师管理、学校管理并没有现在这样严格,但我们最调皮的也莫过于利用课间时间溜到寝室抽支烟,偶尔早退一次,或许就是在不喜欢的课上打哈瞌睡,对乱丢乱扔、乱打乱骂、强制翻阅围墙、夜不归宿、对家长不尊、对师长不尊等现象基本没有,而现在的学生,没有责任意识、没有感恩之心、没有孝道、没有进取之心、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规矩意识,更谈不上爱国了。
为此,学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那就是,家长重视不够、教师教育不实。
近些年来,家长只顾去思考如何挣钱,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也没有对孩子施加任何压力,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老师为了片面的抓质量、抓分数,尤其是科任教师,多数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有价值资源,对学生实施核心素养的教育,就连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没有注重培养。
据于此,我校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班级课程中另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专题教育课,并融多项教育于一体,利用每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由政教处、教务处分别就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责任意识教育、爱国守信教育等教育主题展开教育,并在每次教育中都要选择学校内或校园外的一些典型违纪违规事例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分享,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
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需培养的内容
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需培养的内容凌辉中外教育家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
教育部门历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有哪一些呢?(一)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时候,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敷衍马虎,不绕开走,而是尽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把问题弄懂。
(二)勤动笔的习惯一边读书一边圈、点、划、记,即“不动笔墨不读书”。
做到只要一读书,就自然而然地拿起笔来,把读书时的疑点、难点、重点以及心得体会等,用符号画出来,或用文字写下来;遇到精彩的语句或重要的资料,随手记录下来。
(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小学一年级下起,就应该备有《新华字典》,四五年级学生应该学会查阅《成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养成遇到生字新词随时向工具书请教的好习惯。
(四)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从小培养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使学生将读书读报视为课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够自觉地挤出时间来读书读报,养成课余读书读报的好习惯。
以上四个习惯是从大处来说的。
如果分细了看,小学语文教学则应该着重培养以下十五方面的习惯:1.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
2.使用字典的习惯。
3.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匀称的习惯。
4.爱护课本、用具的习惯。
5.边听边想、讲究礼貌的听话习惯。
6.先想后说、使用普通话和礼貌语言的说话习惯。
7.预习、复习的习惯。
8.质疑问难的习惯。
9.边读边批注、记听课笔记的习惯。
10.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和老师批改后自觉订正的习惯。
11.经常看书报、听广播的习惯。
12.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1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开展想像和联想的习惯。
14.勤记日记、常练笔的习惯。
15.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要从小培养,我们知道,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年龄小,那么该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良好学习好习惯呢?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及时提醒。
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
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
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
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
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篇二1.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要想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
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
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
培养学生六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六种良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
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就低年级来说,是靠老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不断地转移儿童的兴奋中心,使儿童在一定时间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从而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具体内容是:①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看老师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仔细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
②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
③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演示、读书、写作业等任务。
纠正精神不集中、贪玩,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不良习惯。
2.善于求异和质疑问难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好问。
对于这种好问的积极性,一定要很好地保护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于那些敢于发现问题,特别是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另外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编题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独立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样经过长期培养,可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求异和质疑问难习惯的具体内容是:①独立地思考问题,自己肯从书中、演示中或从分析自己的错例中寻找问题答案,不畏困难,积极思考。
②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③在解题、讨论或研究问题时,能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墨守陈规,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寻求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
纠正儿童懒于思考,事事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记忆、模仿、照搬等习惯思维的不良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5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5篇)如何培育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篇1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句谚语深深地渗透了现代教育德育主体模式的理论;即培育同学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参加社会生活的力量。
在这几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真实的体会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的重要性。
我认为班级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形不成优秀的班集体;个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会有似锦的前程。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粗浅的实践。
1、明确要求,制定打算。
要求事实上就是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努力的方向。
做任何事情,假如没有一个要求方向,那么行动就是盲目的。
从高二班级上学期开头,我依据文科考试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写字的特点,结合班级同学状况,从宏观上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写一手美丽的钢笔字;一年之后单科成果。
总分上一个新台阶;争做一个六好文明班。
为了到达这个要求,我首先组织全班同学学习政教处颁发的《甪中同学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然后让同学自己明确要求,制定详细,明确的阶段性打算。
这样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纲,在行为上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柯生灿同学不仅制定了具体的学习打算,还针对自己的字迹难认这一状况制定了练字的打算。
他首先打算将字练得老师同学能够认清,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字练得干净美观。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卷面常常被老师评为样卷在全班展览。
2、加强监督,准时反馈。
中同学天性好玩,好动,打算制定了,经常不能落实,这就无异于纸上谈兵。
所以落实划是个关键。
对整个班级,我实行的是量化评估制,依据班级组制定的评估细则对同学的日常行为进行催促,一周公布一次,对每个同学我提出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也就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
让同学自己检查自己的言行学习任务,发觉失误,马上实行有效措施补救。
四零三寝室在开学时是个比较差的寝室,开学第一周班内评估得了倒数第一。
小学三年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年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三年级正是一个夯实基础的时期,所以家长和孩子们对此千万不可小觑。
结合孩子的学习习惯来说,针对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养成预习的习惯。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的重要性我们在不同的文章中都已讨论不止一次了,这里我们再结合例子来说一下。
三年级奥数中的“盈亏问题”,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我想大多数孩子一时还不能够有个彻底的认识,而预习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预习的加强无形中就提高了课堂上的听课质量。
2、养成复习的习惯。
如果说预习是重要的,那么复习比预习还要重要。
教三年级奥数的张老师对她们班的学生在复习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张老师说,如果时间不允许甚至可以不去做预习的工作,但是,复习是一定要做的。
复习如同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后回到家里在头脑中来回顾这些影响,这样的回顾是加深记忆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复习时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着手:老师在今天的课堂上都讲了哪些方面的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是属于基础知识?哪些是新的知识点?老师在进行例题的讲解时是怎么做的?在课堂中有哪几个知识点我还没有吃透?等等。
3、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不论是预习还是复习,把作业认真地完成才是自我检测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三年级的作业量不是很大,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按质按量地认真完成。
要提出一点的是,认真审题是在做作业时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中的习惯大都是以课堂上所讲题目为基础的,并都是在这样的题目下展开的,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而找出区别便是审题的目的之一。
只有善于找到习题中不同类型题目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另外,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方法解题,这是拓宽思路的很好途径之一。
4、要有系统学习的习惯。
系统学习也是拓宽思路、扩大眼界的很好途径。
比如,奥数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如果单讲可能学生们都已很明白是怎么回事,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也能够较顺利地完成。
但是,一旦放在综合题中,就有可能使不少同学“不辩‘鸡兔’是雌雄”了。
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学生生涯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并不仅意味着在学术方面取得好成绩,更包括在品德、领导才能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并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生活注重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避免拖延症。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做好笔记、复习等。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专注和积极的学习心态,克服困难和挫折,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有效的时间管理优秀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
他们懂得如何将时间分配给学习、休息和娱乐等活动。
首先,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在其中安排学习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并尽量遵守。
其次,学会合理安排优先级,将重要的任务放在前面完成。
此外,学会利用碎片时间,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复习课程,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关键之一。
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做好笔记,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
积极发言,与教师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互动。
此外,还可以主动请教老师,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和扩大视野的重要途径。
优秀的学生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仅要阅读课本,还要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杂志和报纸等。
通过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学会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可以主动参加社会实践项目、志愿者活动等,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可以了解社会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六、保持身心健康良好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学生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时进行适度的运动。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每个人都想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小编为您提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欢迎大家参考。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习惯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1.指导学生做到课前提前预习课程,每天在上课前,都要自己先认真看看今天数学课要学习的课程,了解这节课的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这节数学课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每天的预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采用查资料寻找答案或者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如果问题还是没弄清楚要把它用记号标识出来,这样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
3.要培养学生预习时集中精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培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专心上课的习惯,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培养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踊跃发言的习惯,在课堂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
在数学的学习中鼓励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1.每一节课前做好准备,学生按要求统一摆放课本及文具。
2.在数学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小组探索和学习,耐心的进行练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和小组探究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应该及时举手和老师交流尽快解决问题,不把这一节课的问题留到下一节课。
4.在数学课的教与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互相帮助,是大家共同提高。
三、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鼓励班内的每一名学生能在合作前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在每一次合作学习后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合作学习的收获和并不断的反思。
在合作学习中要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中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一般来说,好学生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勤奋的学习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我发现那些学业成功,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好的学生除了有优质的学校教育的因素以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重要因素。
可以说,好学生是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理念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培养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家园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实现的。
一所好学校首先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1、培养目标所谓素质全面,我想就是指学校培养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而不是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其他。
这些年教育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什么都行,就是考试成绩不行,在现行的升学和就业体制下,这是有问题的。
公务员都要考试录用,反过来,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其他都不行,也是有问题的。
我认为不应该把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应试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2、双向成才我们提出了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样重要的思想。
因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一所学校的楼房盖的再漂亮也是次要因素,关键是要看有没有一大批好教师。
我曾经看到北师大一位教授的文章“学校靠什么来吸引学生?”他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与融洽,作为学生能否受到老师的关注、欣赏和鼓励,这对学生心情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研究证明:如果学生认为老师眼中的自己是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有价值的,就会容易形成积极的态度。
这是很有道理的。
3、先学做人,再做学问今天的品学兼优是明天德才兼备的基础。
着力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在,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去年,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讲高校的毕业生哪些素质最被用人单位看重,其中列在第一位的是道德品质,接下来依次是文化认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思想、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
几年前,我曾经到台湾的一所中学参观访问,对那所学校提出的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这三句话是: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中有人,眼中有事,越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
我认为这三句话讲的非常好,很朴实,但是很深刻。
应该做的事是责任和义务,喜欢做的事是兴趣爱好。
对学生来说,努力学习是自己首先应该做好的事,是学生的职责。
所谓心中有人,就是要做到心中有父母、有老师、有同学,不能只有自己。
眼中有事的要求是如果看见地上有张纸,就应该能主动地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去,一个人只有小事做的漂亮,大事才能做的好。
我们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领导也不敢把大事交给你去做。
越是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
讲的是自觉自律,就是说,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自己应做的事,这是人生的高境界。
(二)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好学生的家庭教育都有相似之处,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问题。
总结好成功家长家庭教育的经验,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个人有了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个人的素质就得到了提高,就为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一般人认为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要凭考试分数,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学校,将来就不容易找到好工作,于是有一些家长往往只看重学习成绩,认为其它都不重要,这是一个误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孩子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欢迎。
还有一些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首先想到的是找老师补课,其实仅就学习问题而言,如果我们只单纯的就学习说学习,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会离目标越来越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涉及理想、志向、态度、习惯、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最后才能看到好的学习成绩,现在的学生智力水平差异不大,根据智商测试的得分,130以上为超常,120以上为优秀,110以上良好,100-90一般。
我发现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里有三位智商在101、102、107,排年级前50名,还有三位智商在105、107、108,排年级后30名,年级学生总数400人,这就更充分的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巨大。
可以这样说,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必然会好。
培养良好的习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事业和幸福,这是家长特别要重视的一件事情。
有专家认为孩子的习惯是在十岁以前形成的,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不久前看到中国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的一篇小短文,说德国的许多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的智慧性习惯。
什么叫智慧性习惯呢?就是做事有目标、有计划,比如:德国的孩子说:“爸爸,明天我想去爬山、滑雪。
”他的父母会问:“你的计划呢?”孩子说:“没计划,我去就是了。
”德国的父母就会说:“没有计划的事不要做,做计划做论证就会发现你要做的事到底可不可行,你跟谁去?几点去?人家营业不营业?在哪吃饭?怎么回来?带什么工具,这些都需要计划和论证。
” 我想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习惯。
所以我们如果想让孩子有个好成绩,就要从培养好习惯入手,就要帮助孩子提高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孩子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以身作则有家长曾经说,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现在社会风气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则是消极的。
应当承认,我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好有差,社会地位有高有低。
但不论家庭条件如何,我们都要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教会孩子艰苦朴素、平等待人、低调做人、乐于助人。
家庭条件好的,不要培养孩子的优越感,更不要让孩子炫富摆阔;家庭条件不好的,也不要在争气的心理下,一味强化孩子出人头地的意识。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所能承担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他们的助益将是无限的。
所以,如果孩子要比,就要让他们去比学习能力、比动手能力、比待人处事接物等。
要让孩子确立一个奋斗目标,把精力用在实现这个目标上,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
我始终相信,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要给孩子做出样子。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品格、习惯的形成,影响巨大。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许多与我们家长有关。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我们家长身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就多少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
比如,我们一向要求孩子诚实守信,为此,我们特别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承诺,只要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会做到。
这样,如果孩子有时答应了我们的事而没有做到,再去批评他,他也能够接受。
这位家长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有些家长不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有时就带给孩子不良的影响,去年暑假里,我碰到一位银监会的干部,她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她的孩子在西城的一所知名小学上五年级,有一天孩子回来跟她说:“我们班上某某同学的家长跟某校长吃过饭了,你认识谁呀?”这位家长说,我谁也不认识,你努力学习吧!家长在孩子面前眩耀与校长的特殊关系,带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将来升学可能得到照顾,心理上觉得有后台,就会松懈下来。
最后受害的是孩子,因为不可能每个升学,家长的关系都能起作用,而且知识和能力是要伴随人一生的。
去年初三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孩子,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为人也朴实大方、深受师生的好评。
她的父亲是从江西考进北京的大学进入公安部工作的干部,他有一次在跟同事聊天的时候说,在家里,你就是装,也要装出勤奋学习的样子。
这位家长自己十分好学,家里有浓厚的读书氛围,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3、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什么叫正面教育?就是树立榜样,鼓励、激励孩子的教育。
孩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还处于容易受别人影响的时期。
他的自主、独立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我们要加强正面引导。
坚持正面教育,坚持用鼓励和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是学校和家庭都要坚持的教育原则。
即使是批评,也可以用激励的方式,让孩子感到批评里有关切,有期待。
今年寒假里,我给初一年级处于最好层次的三个班的27个学生开了一个会。
我首先告诉这些同学他们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这个不理想不是说考得很差,而是以他们的聪明程度和学习基础,应该比现在的成绩更好。
如果用高标准要求与他们应该达到的位置相比有差距,需要他们认真总结反思,改变现状,我跟学生说,你们每个人都要有总结。
开学的时候交给我,每个人的我都要看。
开学以后我看了学生们的总结,很认真,也看到了他们在假期中的努力,结果开学测试27人中有23人成绩都比上学期有明显进步,其中有一个孩子给自己制定了新学期的目标:一是成绩提高、学习进步;二是提高品味和修养,要多读经典名著,少玩电脑。
这说明孩子是能够接受批评的,只要我们能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就会有成效。
因此希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能和学校保持一致。
说问题的时候,先肯定成绩和进步,然后再提出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更好。
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是有规律的,违背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一定好。
最近北京大学有一项调查,在对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2400户家庭进行的动态跟踪调查后发现,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孩子中,北京的孩子学习时间最长,平均每天达到12.7小时,课外学习时间北京学生日均3.6小时也是排在第一位,其中小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长达4.5小时。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有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有升学竞争的压力,也有社会风气的影响等等。
其实学习成绩与学习时间并不一定成正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成绩也会不错,比如:去年入学的一个女孩分在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了年级第一。
她在介绍学习经验的时候说:自己把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并且按比例来分配,课前占10%,课上占70%,课后占20%。
她抓住课上认真听讲这个中心环节,又能自觉地进行预习和复习,这是她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我们还有些家长不断的给孩子找题目做,结果造成了孩子做事磨蹭的不良习惯。
因为他刚完成作业,你又给他布置新的内容,他不敢明着反抗,就拖延时间,这种慢节奏一旦形成,对升入中学以后的学习非常不利。
5、讲究教育的艺术和方法在我们一些老师和家长当中有一个教育的误区,就是觉得我为你好,你就得领情,所以当自己的好心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就有怨气。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主、客观的关系问题。
有些时候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我们主观觉得是为孩子好,但客观的效果并未达到,只有真正让孩子从心里感觉到你是为他好,你的教育才能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