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实验专题(含答案)
最新中考生物实验题集锦(附参考答案)
最新中考生物实验题集锦(附参考答案)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如下: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回答:1)步骤①的目的是让叶片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为后续实验提供条件。
2)步骤④中的X是酒精。
3)此实验中,叶片未用黑纸片遮盖的部分遇碘液变成了蓝黑色,黑纸遮盖的部分则没有这种颜色变化,说明:a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某同学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根据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自己设计了如下实验:1.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水果甲和水果乙的汁液A和汁液B。
2.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
3.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1毫升汁液A和汁液B。
4.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请分析作答:1)不同滴管的一滴试剂的体积是不同的,因此实验步骤3有可能增大实验误差,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保持滴管一致。
2)按修正后的实验步骤操作,如果滴入汁液A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比滴入汁液B中的多,则水果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水果乙中的多。
3)修正后的实验方案与课本上的相比,创新之处是使用了榨汁机分离汁液,更加方便快捷。
4)写出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或蔬菜: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等。
3、请就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水蚤很微小,观察临时装片上水蚤心率要用显微镜和计时器。
(2)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专题0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抓重点考典型(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8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考点一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操作目的结论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①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遮光将部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板遮盖并照光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脱色酒精水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完全溶解叶绿素染色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冲洗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去掉碘液便于观察实验原理: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考点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海尔蒙特的大柳树实验海尔蒙特认为柳树增加的质量不是来源于土壤,而是来源于水。
2、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实验步骤①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①剪取大小相同的两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
①装置甲烧杯放入盛有25%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的水槽内,装置乙烧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内,将甲乙实验装置分别套上透明玻璃罩。
①将两装置同时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①打开装置取下叶片,酒精脱色后加碘液,检验叶片内有无淀粉产生。
(4)实验现象甲装置叶片不变蓝,乙装置叶片变蓝。
(5)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3、实验:验证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1)实验原理氧气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2)提出问题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吗?(3)实验过程①将此装置置于光下照射,发现在金鱼藻的周围有气泡产生。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①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进试管,观察细木条是否复燃。
(4)实验现象(1)在光照条件下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2)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后复燃。
(5)实验结论绿叶在光照下产生氧气4、实验: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变量:水。
步骤:切断叶脉(叶脉可以运输水分)实验结论: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5、实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吗?变量:叶绿体步骤:银边天竺葵(银边无叶绿体)实验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中学生物实验操作题库附答案
中学生物实验操作题库附答案实验一:观察离子交换树脂的去除效果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离子的去除效果,了解其在水处理等环境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与试剂:
1. 离子交换树脂
2. 蒸馏水
3. 5种不同离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硝酸铵溶液等)
实验步骤:
1. 将5种不同离子溶液分别倒入5个试管中,每个试管中的溶液体积约为10mL。
2. 取适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放入每个试管中,轻轻摇匀。
3. 观察每个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记录下颜色、浑浊度等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钠离子溶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呈现明显的变清澈。
2. 铵离子溶液: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仍然保持原先的颜色和浑浊度。
3. 钾离子溶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的颜色变得较浅,
但仍保持一定的浑浊度。
4. 镁离子溶液: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呈现明显的变清澈。
5. 铁离子溶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但浑浊度明显减少。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去除溶液中的钠离子和
镁离子,使溶液变得清澈。
然而,对于铵离子、钾离子和铁离子的去
除效果相对较弱,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处理步骤或者使用其他材料。
综上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实验者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进行处理,以达到某
种特定离子的去除要求。
注意:本实验仅为示范实验,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题(带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题(带答案)生物实验题一、探究光对鼠妇影响的实验材料用具:10只鼠妇、长方形铁盒、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透明的玻璃、不透明的硬纸板。
实验步骤:1.在长方形铁盒中放入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
2.将10只鼠妇放在中央处。
3.将透明玻璃盖在左侧处,将不透明的硬纸板盖在右侧处。
4.静置10分钟后,大多数鼠妇跑到右侧。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在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在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放归大自然。
7.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的不同对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影响。
8.为了防止偶然事件的发生,本实验使用了10只鼠妇。
9.计算全班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1.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③放置②装镜头①对光⑥低倍镜观察④升镜筒⑤降镜筒⑧寻找物像⑦细准焦螺旋。
2.对光时,应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低倍物镜。
对光时使用的物镜也是低倍。
5.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200倍。
6.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相反的,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像。
学会判断玻片标本怎样移动,能判断看如“F”、“上”等的像是什么。
7.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的方法是:移动玻片时,污点动则在玻片上,如不动,换物镜,污点没则在物镜上,如没有则在目镜上。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目镜15×物镜10×。
9、观察根尖纵切面切片时,先用10×物镜观察,再换用40×物镜。
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D,即清晰度变暗。
10、观察材料时要求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人教版生物实验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会考实验题汇总1兴趣小组发现当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
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步骤1:在实验装置中铺设一层薄湿土,并在其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
步骤2:5分钟后,分别统计并记录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3:按步骤1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
回答下列问题:(1)由鼠妇通常躲藏在花盆下,你推测影响鼠妇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光、湿度、水分等)(写出一种即可)。
(2)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是否有影响。
实验的变量是:(光)(3)为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实验重复操作了多次,并最终计算出鼠妇数量的(平均)值。
(4)分析图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明亮处的鼠妇数量比黑暗处的鼠妇数量(少)。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或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5)该小组为继续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一个怎样的改动?答(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理由是(应保证实验只有一个变量)。
2.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对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方法步骤,回答相关问题。
(1)、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2)、在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过一段时间后统计两侧鼠妇的数量。
(1)请你对上述实验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鼠妇大多聚集在盖纸板的一侧。
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上述实验设计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光),设置了(明亮)和(黑暗)两种不同环境,除此之外,装置两侧的土壤、鼠妇数量等都一样,原因是(对照实验要控制单一变量)。
(4)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一只,原因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5)如何处理每次纪录的实验数据? (求平均值)(6)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B)3.如图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1)图一中,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步骤③应往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实验专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实验专题1.重金属铬(Cr6+)破坏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对动植物产生危害,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为找到治理铬污染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员选用若干组斑马鱼,在浓度为79.30mg/L的铬污染水体中投加不同量的生物硫铁,统计96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说明:生物硫铁投加比是生物硫铁与铬的摩尔浓度比;PC组指水体中不含铬,但生物硫铁含量与投加比为4时相同;Blank组指不含生物硫铁和铬的对照组。
请回答:(1)生物硫铁投加比至少达到_______时,斑马鱼的存活率才能达到100%。
(2)实验中设置PC组是为了证明______对斑马鱼的存活率没有影响。
(3)在前一实验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生物硫铁投加时间对铬污染水体中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在不同时间分别向一至七组投加等量的生物硫铁,统计96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结果如下表:①该实验选用铬浓度为_______mg/L的水体。
②4小时内投加生物硫铁,可使斑马鱼的存活率至少提高______%以上。
(4)综合以上两个实验可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硫铁能有效保护铬污染水体中的斑马鱼,斑马鱼存活率随______和_____而增大。
2.下图是小红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根据图回答:(1)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小芳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_____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2)步骤⑤染色过程滴的液体是_____。
(3)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_____(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4)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①②是_____③④是_____,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增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和_____(填序号)。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方移动后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人教版新课标所有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人教版新课标所有实验)考纲要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补初中实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结构: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呈像原理:映入眼球内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注: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置镜(装镜头)→对光→置片→调焦→观察1.安放。
显微镜放置在桌前略偏左,距桌缘8—10cm处,装好物镜和目镜(目镜5×物镜10×)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选取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直至视野光亮均匀适度。
调节视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光线过强,改用较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光线过弱,改用较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
选低倍镜→选较大的光圈→选反光镜(左眼观察)3.观察。
将切片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俯首侧视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切片(约0.5cm),左眼观察目镜,(反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时轻微来回旋转细准焦,直到物像清晰。
(找不到物像时,可重复一次或移动装片使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便于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
侧面观察降镜筒→左眼观察找物像→细准焦螺旋调清晰4.高倍镜的转换。
找到物像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只准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物像清楚为止。
八年级生物中考实验专题复习(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科学探究实验练习题[考点]1.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2.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研究方案、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等。
3.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实验基本步骤]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实验条件:完成该实验必需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操作程序。
实验数据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的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实验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探究实验实例】一、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某校七年级的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同学们在设计以上实验方案时,他们所作的实验假设是:。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生物学知识,请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
③以上实验方案中,在实验条件一栏中均注明了“潮湿”,说明“潮湿”(湿度)是。
同学们的这个实验方案能否证明这一点? 。
为什么? 。
④请充分利用以上实验方案中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照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二、有一个小组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提出“鼠妇怕光,它们喜欢黑暗的环境”的假设。
这个小组创造了一半有光,一半黑暗的实验环境,鼠妇可以在这两种环境中自由无障碍的通过。
实验中共有10只鼠妇,每隔5分钟,记录鼠妇分布在亮处和暗处的数目,共记录了三次。
实验数据统计表明,在亮处分布的鼠妇共23次,在暗处分布的鼠妇共7次。
1.该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2只的原因是:。
3.创造一半有光的环境是与一半黑暗的环境作。
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注意:以下是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进行编写。
实验名称: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了解菌落的特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1. 纸板2. 无菌培养皿3. 灭菌针4. 纱布5. 水龙头6. 不同菌种试剂7. 手套8. 应急药箱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将纸板剪成适当大小的菌落观察板。
b. 使用消毒液擦拭无菌培养皿,放在灭菌柜中。
c. 穿戴手套,将纱布浸泡在消毒液中。
2. 取无菌培养皿:a. 打开灭菌柜,用灭菌针取一定量的菌种液滴在无菌培养皿的中心。
b. 反复取一些无菌的蒸馏水滴在无菌培养皿中。
3. 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a. 将菌落观察板放在实验桌上,避免阳光直射。
b.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天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c. 记录每种菌落的颜色、大小、边缘形状等特征。
实验结果和讨论:1. 根据观察,记录下每个菌种的形态和生长规律,如下表所示:菌种形态生长规律---------------------------------菌种A 圆形,白色迅速生长,边缘整齐菌种B 不规则形状,黄色生长缓慢,边缘模糊菌种C 斑点状,红色生长迅速,边缘不规则菌种D 菌丝状,绿色生长较慢,边缘清晰2. 通过对不同菌种的形态和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不同菌种在形态和生长规律上存在差异,表明菌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b. 菌种A和菌种C生长迅速,可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c. 菌种B和菌种D生长较慢,可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不同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可以得出结论:菌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生长迅速的菌种可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了解了菌落的特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并注意无菌操作以及消毒措施。
2020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人教版七上生物实验题专题试题包含答案
2020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七上生物实验题专题试题(包含答案)七上生物实验题专题试题一、选择题1、设计探究实验时,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下列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一组是()A. 有光、无光B. 干燥、湿润D. 有空气、无空气 C. 有光、无水2、图一至图四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图片。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 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B. 图二中③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C. 若该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图一中步骤d操作不当D. 若该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四甲,要从图四甲变成图四乙,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3、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10/ 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七上生物实验题专题试题(包含答案)2020A.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图B.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晴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C. 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 图甲出现的情况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4、为了探究细菌生存的条件和食品腐败的原因,某生物小组用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试验,变量是什么:()瓶号甲乙丙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瓶口处理25℃5℃25 ℃温度A. 2组,温度、空气 B. 2组,温度、消毒棉球D. 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C. 2组,温度、细菌5、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
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
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燃烧。
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A.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B.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C. 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D. 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水分6、如图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 ①→③→②B. ①→②→③C. ②→①→③D. ③→①→②10/ 2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七上生物实验题专题试题(包含答案)2020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7、A. 用纱布擦B. 用手擦C. 用纸巾擦D. 用擦镜纸擦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8、置组合是()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D. ③和④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9、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大棚甲乙丙0.1% 0.1% 0.03% 二氧化碳浓度20℃温度 30℃ 30℃A.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二、非选择题1、探究种子结构的完整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023-2024学年江苏连云港人教版中考专题生物中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连云港人教版中考专题生物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馒头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淀粉【答案】D【解答】解: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故选:D。
第2题.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A: 机器人、小麦、鼠妇B: 含羞草、珊瑚、海豚C: 钟乳石、洋葱、猎豹D: 蒲公英、蘑菇、羚羊【答案】D【解答】 A 、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小麦、鼠妇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A错误;B、含羞草、海豚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C 、洋葱、猎豹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错误;D、蒲公英、蘑菇、羚羊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D正确。
第3题.开花结果期的西瓜植株吸收的大量水分,主要用于()A: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 蒸腾作用C: 构建植物体D: 呼吸作用【答案】B【解答】第4题.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包括()A: 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B: 全部生物C: 非生物部分、分解者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答案】A【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空气、水、土壤(泥沙)等、消费者(动物)。
第5题.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A: 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 在玻片上写的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字母bC: 显微镜放大50倍看到的细胞比放大200倍看到的细胞小而多D: 观察时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答案】B【解答】解:A.由于低倍镜视野宽,便于找到物像,因此对光时应先使用低倍物镜,并让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A正确。
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因此显微镜放大50倍看到的细胞比放大200倍看到的细胞小而多,C正确。
中考生物 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3 光合作用(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光合作用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实验的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淀粉运走耗尽。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光,形成对照实验,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2.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叶片见光部分遇到典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3、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和叶绿体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光能供给能量,叶绿体提供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
五、光合作用的应用A.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B.间作套种(立体种植)。
立体种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延长应的目的。
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2019年初中生物中考实验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D C B D C B C A C B B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透明纸片制成的装片,看到的物像是()A B C D2.使用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摆在实验者前的实验台①处,以便用②观察,用③看着画图。
其中①②③依次为()A.正前方、右眼、左眼 B.偏左、右眼、左眼C.偏左、左眼、右眼 D.偏右、左眼、右眼3.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B.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观察到的物象被放大50倍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4.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5.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下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1个 B.2个 C.4个 D.8个6.下图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玉米种子结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到的现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图乙中的清水C.丙图中的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②处不变蓝D.要使丁图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7.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B.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C.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8.回忆一下你所做过的以下实验,其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序号实验名称部分操作A 观察青霉用解剖针挑取少许菌丝,放在载玻片上,直接用显微镜观察B 观察酵母菌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用高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9.下列实验中,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材料用具使用目的A 观察种子的结构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B 观察花的结构镊子纵向剖开子房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碘液验证淀粉存在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呼吸10.甲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乙图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像,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 B.①是毛细血管C.③是小静脉 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1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
2021年中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资料(附答案)
2021年中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附答案)一、显微镜的结构、作用和使用:(七上P10-12)1. 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如右图所示),先用低倍镜观察,若想换用高倍镜观察,需转动A. ①B. ②C. ⑤2. 图中用眼观察的镜头是,能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的是。
A.⑥①B.④②C.⑦①3. 有关显微镜几组镜头(如右图)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④⑤⑥A. 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⑤和⑥B. 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是①和②C. 物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D. 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4. 用显微镜观察写有数字“98”的载玻片,操作者的视野里看到的图形是A. 98B. 68C. 865. 下列显微镜操作步骤正确的是①对光②放置切片标本③取镜和安放④观察⑤收镜A. ②①③④⑤B. ③①②④⑤C. ③④②①⑤6. 若光线条件比较暗的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你一般会选择A. 大光圈,平面镜B. 大光圈,凹面镜C. 小光圈,平面镜D. 小光圈,凹面镜7.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视野,装片应移动,可使图像能位于视野中央。
A.向下 B.向上 C.向左 D.向右8. 显微镜的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发现污点不见了,说明污点可能在A. 目镜上B. 物镜上C. 装片上二、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七上P23-24)1.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在①和②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等量的大豆种子(假设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在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空气的前提下,对温度的高低和水的多少加以控制(如下表)。
为了确保实验的严密性,请你选出最佳的修改意见A.两个花盆中都应该适量浇水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0℃的环境中花盆空气温度水①充足0℃适量浇水②充足25℃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25℃的环境中三、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七上P29-30)1.选择的植被有:裸地、草坪和灌木丛。
生物实验中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实验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促进细胞分裂D. 调节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的功能?A. 线粒体:能量转换B.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C. 高尔基体:分泌物质的加工D. 核糖体:储存遗传信息答案:D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B.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C. 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D. 以上都是答案:D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5. 人体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哪个结构中?A. 细胞核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答案:线粒体2.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答案:纤维素3. 人体免疫系统中,负责识别和攻击外来病原体的细胞是______。
答案:淋巴细胞4.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______,它决定了生物的某一性状。
答案:序列5.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光合作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即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包含一个原始链和一个新合成的互补链。
复制开始于DNA分子的特定区域,称为起始点。
DNA双螺旋结构被解旋酶解开,形成两个单链模板。
随后,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添加互补的核苷酸,形成新的DNA链。
最终,每个原始DNA分子都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2.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由外界因素如辐射或化学物质引起。
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B. 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C.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D.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答案:D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间期染色体数量不变B. 前期染色体数量加倍C. 中期染色体数量加倍D. 末期染色体数量不变答案:B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C. 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氧气D.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叶肉细胞中答案:B4.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叶绿体答案:C5.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细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D7.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答案:A8.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B.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C.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 DNA复制的结果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答案:D9.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病毒:A. 噬菌体B. 酵母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A10.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细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结构2.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____,是遗传信息库。
答案:染色体3. 线粒体是细胞的__________,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
答案:能量转换器4. 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实验专题1.重金属铬(Cr6+)破坏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对动植物产生危害,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为找到治理铬污染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员选用若干组斑马鱼,在浓度为79.30mg/L的铬污染水体中投加不同量的生物硫铁,统计96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说明:生物硫铁投加比是生物硫铁与铬的摩尔浓度比;PC组指水体中不含铬,但生物硫铁含量与投加比为4时相同;Blank组指不含生物硫铁和铬的对照组。
请回答:(1)生物硫铁投加比至少达到_______时,斑马鱼的存活率才能达到100%。
(2)实验中设置PC组是为了证明______对斑马鱼的存活率没有影响。
(3)在前一实验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生物硫铁投加时间对铬污染水体中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在不同时间分别向一至七组投加等量的生物硫铁,统计96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结果如下表:①该实验选用铬浓度为_______mg/L的水体。
②4小时内投加生物硫铁,可使斑马鱼的存活率至少提高______%以上。
(4)综合以上两个实验可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硫铁能有效保护铬污染水体中的斑马鱼,斑马鱼存活率随______和_____而增大。
2.下图是小红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根据图回答:(1)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小芳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_____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2)步骤⑤染色过程滴的液体是_____。
(3)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_____(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4)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①②是_____③④是_____,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增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和_____(填序号)。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方移动后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某小组同学想探究“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他们准备了多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足量的蒸馏水及土壤浸出液,多支相同的试管。
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以外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请根据准备的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甲组、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请将方案中①空白处补充完整:_____。
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方案中,该组同学将乙组、丙组也设为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玉米幼苗生长是否需要光照”请将方案中③空白处补充完整:_____,其中②空白处与①空白处所填内容是否相同?_____(填“相同”或“不同”)。
你的理由是_____。
(3)请写出本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
(4)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发现两组对照实验中,都只有乙组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请分析如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1)为验证绿叶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班同学进行了实验。
实验前,同学们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
经过一系列操作,滴加碘液并冲洗后实验结果如甲图所示。
请你判断,制造了有机物的是_____部分。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乙图是盛夏晴朗的一天,某绿色植物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请你分析并解读: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大,是由于清晨随着太阳冉冉升起,光照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光合作用随之逐渐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降低,是由于随着光照强度和气温的进一步増高,部分气孔逐渐缩小或闭合,光合作用随之逐渐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a点和g点:表明夜间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请你解释其原因_____。
(3)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_____。
(4)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以及维持碳﹣氧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作用,请你说出几个方面。
(至少答出三方面)_____。
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处理。
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左或右)移动。
(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
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村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______,装置B______。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______(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______]_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______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___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7.“吃饭前要洗手”,是小时候妈妈和老师就开始为我们培养的卫生习惯,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运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请结合图中他们的讨论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1)“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请将这一问题转化成可以探究的具体问题表述出来_____。
(2)甲、乙、丙、丁4位同学所讨论的其实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具体操作环节,请用4位同学的代号,将他们针对的操作环节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_____。
(3)甲同学提出“应该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在该实验中“接种”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
(4)乙同学提出“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要高温处理”,其目的是_____。
(5)丙同学提出“培养细菌和真菌需要培养基,要问老师怎样配制培养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因此,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有_____。
(6)丁同学的问题“最后能够看到的是什么呢?”指向了实验的结果,最终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_____。
8.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
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
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机物或______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3)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______(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3号容器中的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______。
9.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培育可以连续开花(花期较长)的月季新品种,生物小组进行系到实验。
(1)同学以单季花月季(花期较短)为亲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代种子若干,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_______。
②比较______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
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______。
④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b.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2)同学们将已萌发的种子培育至开花,观察植株花期长短的性状,结果如下:单季花和连续开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结果可知,连续开花为_____性状。
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______。
10.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雌.雄果蝇的每对染色体及标号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与家蝇的形态特征及个体发育过程相似,体表都有防止水分蒸发的_________,个体发育过程中都会出现不食不动的__________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据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可推知,它的一个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填染色体标号).(2)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如下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控制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某小组利用一只长翅雌蝇与一只残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如下表所示: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果蝇长翅性状的显隐性,请利用上表中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长翅性状的显隐性。
①杂交组合:让上表中的长翅雌蝇与________(填“残翅”或“长翅”)雄蝇交配,产生大量子代,统计子代翅型表现及比例。
②结果预测:若________,则长翅为_________性状;若________ ,则长翅为_________性状。
1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时,进行了三组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请回答:(1)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② 和______ 作对照。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加入碘液后不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