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针灸法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总则一、培训目标通过毕业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师任职资格标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学科骨干。

二、培训对象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

三、培训方法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共48个月)。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3个月。

第二阶段(医院轮转):(包括门诊在内)33个月,其中:内科(综合,含老年医学与心电图、X光)14个月,儿科2个月,精神科1个月,急诊科3个月,传染科1个月,外科3个月,妇产科1.5个月,皮肤科1个月,眼科2周,口腔科2周,耳鼻喉科2周,康复医学1个月,针灸按摩1个月,选修科室3个月。

第三阶段(社区实践):12个月(含公共卫生)。

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半天集中学习,内容为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各学科新进展,培训方式包括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讨论与科研等。

此外,每周安排半天或一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四、考核(一)考核项目: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完成大纲要求的理论学习、临床和社区实践时间、病种和内容、全科医学理论与一体化服务实际技能、病历质量、社区个体与群体健康管理质量、专业外语、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

(二)考核类型:1.轮转考核:各科室轮转培训完成后,由科室主任(负责人)根据大纲要求对受训医师轮转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的出科考试,并认真填写各种考查评估记录;2.阶段考核:各阶段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单位组织相应的考试,考核(基础理论、临床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理论与实际技能),并将考试、考核结果记录在培训手册上。

3.综合考核:全部培训结束后,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组织有关部门对受训医师进行全面考核和统一考试。

考试、考核合格者获得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中医针灸理疗培训ppt课件

中医针灸理疗培训ppt课件
腰骶部、腹部、合谷、三阴交等 穴位禁止针灸,以免导致流产或
早产。
孕妇针灸适用范围
可缓解孕期恶心、呕吐、头痛、失 眠等症状,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 进行。
注意事项
孕妇针灸时应避免空腹,选择舒适 体位,并密切观察有无不适反应。
儿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灸特点及操作要点
儿童针灸特点
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针灸 时应注重调补,手法轻柔,刺激
消毒方法
采用高压蒸汽、煮沸或酒精浸泡等方法对针具进行严格消毒 ,确保无菌操作。
进针角度、深度和速度掌握
01
02
03
进针角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和肌肉 丰厚程度,选择合适的进 针角度,如直刺、斜刺、 平刺等。
进针深度
根据穴位深浅和患者胖瘦 等因素,掌握进针深度, 避免过浅或过深。
进针速度
快速进针可减轻患者疼痛 ,但也要根据穴位和病情 灵活掌握进针速度。
失眠针灸治疗方案
针对失眠原因,选取神门、内关、三 阴交等穴位,运用补泻手法调整脏腑 功能,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
感冒针灸治疗方案
根据感冒类型(风寒、风热等),选用大椎、风池、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解表散寒或清热解毒。
咳嗽针灸治疗方案
针对咳嗽的不同病因(外感、内伤等),选取肺俞、定喘、天突等穴位,采用相应的针刺手法止咳平 喘。
中医针灸理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课程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学员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 关注的方向和建议
02
对中医针灸理疗事业的期许和愿 景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治疗效果评价
睡眠质量改善、情绪稳定等
案例三
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

留针与出针
留针时间根据病情和患者 体质而定,出针时要缓慢 捻转并拔出,防止出血或 滞针。
拔罐、刮痧等辅助手法介绍
拔罐
利用火罐或抽气罐产生负压,吸 附于皮肤表面,造成局部瘀血, 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 肿止痛等作用。
刮痧
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 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 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 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
智能化辅助工具
开发针灸辅助诊断、治疗建议 等智能化工具,提高针灸服务
效率和准确性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针灸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腧穴分类与定位、 刺法灸法技术等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面瘫 、中风后遗症等
针灸临床实践
病例分析、操作技巧、注意事 项及安全问题
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针灸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 感染、气胸、神经损伤等,应立即停止 针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出现局 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出现 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 式引流;如出现神经损伤可使用营养神 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VS
预防措施
为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针灸前应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等相关信息;针灸过 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针灸后应 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避免剧 烈运动等。
针灸作用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 祛邪,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独特的疗 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针灸培训ppt课件

针灸培训ppt课件
针灸培训ppt课件
目录
•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针灸技术操作方法 • 临床治疗策略与案例分析 • 安全性问题及风险防范措施 • 进阶技能提升方向探讨
01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历史发展
01
针灸定义
02
历史发展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运用各种手法以达到调整脏腑气 血、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 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时期的石器针灸,到现代的各种针灸 器械和技术,针灸疗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贯穿人体上下,沟通内 外,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 和临床症状,制定针灸治疗方案
,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慢性胃炎
针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点, 设计针灸治疗方案,以调和脾胃
、缓解症状。
个性化调整策略和效果评估
个性化调整策略
01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体质差异,及时调整针灸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
效果评估方法
02
采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等量表,对针灸治疗效果进行客
互动与交流
鼓励学员提问并参与讨论,分享操作 心得和体会,加深对针灸技术的理解 和掌握。
操作演示
由专业针灸医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包括毫针刺法、艾灸疗法、拔罐、刮 痧等技术的操作过程。
03
临床治疗策略与案例分析
辨证论治原则在针灸中应用
辨证施治基本理念
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病情进行 全面分析,确定证候类型,为针

针灸培训课件-

针灸培训课件-
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针灸在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
总结词
增强免疫力
详细描述
针灸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 和免疫系统,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于糖尿病、甲状腺功 能减退、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针灸在美容和康复领域的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插法、捻转法等。
针灸针的安全使用
03
包括消毒、避免刺伤血管和神经等注意事项。
针灸穴位的选择和针刺深度
穴位的选择
根据病症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
针刺深度的掌握
根据穴位的特点和患者的耐受程度,掌握合适的针刺深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穴位定位方法
通过手指按压、拍打等手法,确定穴位的位置,以及测量穴位的深度。
晕针
如出现晕针,应立即停止针灸,采取平 卧位,给氧等急救措施。
感染
针灸后如出现感染,应立即就医,避免 病情恶化。
气胸
针灸过程中如出现气胸,应立即就医,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掌握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治疗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操作技巧和深度
02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针灸深度,避免伤及内脏和神经。
针刺方向和角度
03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刺方向和角度,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的异常反应和并发症处理
短暂不适
针灸后可能出现短暂的不适,如头痛、 恶心、乏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教学方法
针灸培训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员需求,选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针灸学培训 ppt课件

针灸学培训 ppt课件
23.心俞:可使心率减慢,治疗心房颤动有良效。 24.肝俞:血小板增加,针刺肝俞可使胆道压力降,解除
括约肌痉挛,对血糖有调作用,针刺后白胆固醇明显下降。 25.脾俞:针刺全血血细胞减少病人的脾俞,能使血小板
增加,艾炙脾俞对放射治疗后白细胞数过低的癌症病人, 可使的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脾俞可降低胆道压力,解除括 约肌的痉挛。 26.胃俞:对消化道溃疡,胃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等 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针刺可增强胆囊的收缩作用。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 顿解。
13.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 效。
14.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 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15.少泽:电针少泽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强。 16.后溪:配申脉治疗癫痫白天发作者为佳。 17.天宗:对胆囊有收缩作用,针刺天宗,肩井,肾俞,
刺,强刺激。 (2)刺络法 选十二井穴、十宣、大椎。毫针刺后,
大幅度捻转数次,出针后使其出血数滴,适用于实证。
9.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 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 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 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 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 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 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 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基本治疗 治法 苏厥醒神。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配穴 虚证者,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者,加合

彭静山的书籍

彭静山的书籍

彭静山的书籍
一、《简易针灸疗法》
本书主要是对针法、灸法、火罐疗法与耳
压疗法,穴位和常见疾病的介绍。

全书共分
三章:第一章介绍针法、灸法、火罐疗法与
耳压疗法;第二章介绍常用穴位,在361个
正经穴位与上百个经外奇穴中,选取80个临
床最常用的穴位,按部位进行重点讲解;第
三章介绍70种常见病的针灸疗法,每种病均有诊断要点与临床体会。

《简易针灸疗法》图文并茂,内容实用,既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参考,又适合家庭保健和针灸爱好者入门学习。

二、《针灸秘验》
本书是一本针灸类中医著作。

全书分上、
下两卷。

上卷主要阐述针灸选穴准则、配穴纲
要、针刺技术、灸法要诀等;下卷着重介绍头
面、五官、颈项、胸背、腹、腰背及四肢的七
十八种病证,以及内、外、妇、儿各科八十余
种病证的临床治验,每种病证附病例一二则。

针灸医生学习培训计划

针灸医生学习培训计划

针灸医生学习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中医针灸疗法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对于专业针灸医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针灸医生,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本培训计划特别设计了针灸医生的学习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学员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络学、腧穴学、经络病理学等内容;2. 提高学员对于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能力,培养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3. 提高学员的针灸操作技能,包括传统手法、微针、电针等;4. 提高学员对于针灸治疗的风险认知和对于临床安全的掌握;5. 提高学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中医针灸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培训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是成为一名合格针灸医生的基础。

本培训将包括经络学、腧穴学、经络病理学、经络调理学等内容。

学员将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辅以临床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其对中医理论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2. 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针灸医生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员将接受临床辅导和指导,参与临床诊疗工作,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其对于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

3. 针灸操作技能学员将接受针灸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包括传统手法、微针、电针等操作技能。

培训过程中将进行模拟操练和真人实践,以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对于针灸治疗的风险认知。

4. 临床安全临床安全是针灸医生的职业责任之一。

学员将接受临床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医疗事故处理、临床质量管理等内容,以提高其在临床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临床安全能力。

5. 教学和科研教学和科研是一名合格针灸医生的必备能力。

学员将接受教学和科研方法的培训,包括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科研方法等内容,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中医针灸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四、培训方法1. 专业课程学习学员将通过专业课程学习的方式,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针灸操作技能、临床安全知识、教学和科研方法等内容。

2. 临床实践学员将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临床实践工作,了解临床诊疗流程,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第一部分:培训概述随着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中医全科医师的培训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中医全科医师的临床水平和服务能力,本培训计划旨在为中医全科医师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培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与治疗技能、药物运用与安全、中医康复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使中医全科医师能够掌握扎实的中医理论和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中医服务。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基本理论(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形神、气机等)(2)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医诊断思维、辨证施治等)(3)中医病因病机学(病因、病机、病机转化、防治疾病等)2. 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技能(1)四诊合参(望、闻、问、切)(2)辨证施治(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原则)(3)处方医学(中药和方剂运用)3. 药物运用与安全(1)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性、药味、归经、药物相互作用等)(2)中药质量控制(中药鉴别、质量标准、化学成分分析等)(3)中药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4. 中医康复理论与技术(1)中医养生保健(2)中医体质调理(3)中医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第三部分:培训形式为了更好地提供培训服务,培训形式将会包括以下几种形式:课堂授课、临床实践、案例讨论、学术交流等。

培训时间将会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

另外,培训期间将会有专业老师和临床医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全方位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第四部分: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中医全科医师将会达到以下几点目标:1.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中医诊断与治疗能力;2. 提高中医处方医学水平,熟练掌握中药运用与安全;3. 掌握中医康复理论与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中医健康服务;4. 注重学术交流和实践经验积累,提升临床实践技能和学术水平。

第五部分:培训师资本培训计划将邀请资深中医专家和临床医师担任培训讲师。

他们将为学员们提供权威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中医知识和技能。

针灸科培训计划

针灸科培训计划

针灸科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本培训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的针灸专业人才,使学员掌握系统的针灸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针灸医师。

二、培训对象
1. 中医临床医师
2. 从事针灸相关工作的人员
3. 有意从事针灸专业的人士
三、培训内容
1. 针灸基础理论
- 中医基础理论
- 经络学说
- 腧穴学说
- 针灸治则
2. 针灸临床应用
- 内科疾病针灸治疗
- 外科疾病针灸治疗
- 妇科疾病针灸治疗
- 儿科疾病针灸治疗
- 其他疾病针灸治疗
3. 操作技能培训
- 针刺手法
- 针刺方法
- 艾灸操作
- 拔罐疗法
- 耳针疗法
四、培训方式
1. 理论授课
2. 实操演练
3. 临床见习
4. 案例分析
五、培训时间
为期6个月,每周上课3天,共计480学时。

六、考核方式
1. 课程考核
2. 临床操作考核
3. 理论与实践综合考核
七、颁发证书
通过全部考核的学员,将获得针灸培训结业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针长短规格表
寸 毫米 0.5 15 1.0 25 1.5 40 2.0 2.5 50 65 3.0 75 3.5 90 4.0 100 4.5 115
毫针粗细规格表
号数 23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毫米 0.60
0.45 0.40 0.35 0.30
0.25 0.22 0.20 0.18
• 循法:促使经气流通,使患者容易得 气,尤以针感迟缓者常用之法。 • 刮法:加强针感,使针感扩散。 • 弹法:加强针感。“弹以催气”。 • 飞法:行气、催气。 • 摇法:加强针感效应,卧针而摇可使 针向一定方向传导。 • 震颤法:加强针感,加强感传。
5.3 得气、侯气、催气和守气 • 得气(针感):是将针刺入腧穴后, 通过施用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 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当这种经 气感应产生时,医者有针下沉紧、重 涩的感觉;患者针下自觉痠、麻、胀、 重或沿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 导的感觉。 • 进 针 ( 一定深度 ) —运 针 (运 用 手 法)—得气(补泻手法)—针感感传 (远处痛所)—良好效果。

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 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 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 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 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 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 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 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 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4.2 进针法
刺手:右手持针操作,以拇、食、中三指挟 持针柄,其状如持笔。作用:运用指力,使 针身快速进入皮下,进行提插,捻转,运针 等动作。帮助着力点集中在针尖;防止针身 弯曲,进退保持直线;减除进出针时的疼痛。 • 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 作用:帮助固定穴位;帮助固定针身,使针 不易弯曲,有利进针;指压腧穴,可以减少 疼痛;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加强针刺效果。 • 进针:把针刺到皮肤的动作,要求做到不痛 或微痛,避免剧痛。
• 针刺的深度 以有针感而不刺伤脏器为宜, 还根据: • ①体质:年老气血赢弱,小儿娇嫩之体—浅 刺;年轻力壮,气血旺盛—深刺。 • ②体型:瘦小—浅刺;肥胖—深刺。 • ③部位:头面、胸背部—浅刺;四肢臀部— 深刺。 • ④病情:阳证,新病—浅刺;阴证,久病— 深刺。 • ⑤季节:春夏—浅刺;秋冬—深刺。 • 特殊部位如天突、哑门及眼区穴,胸背部及 主要脏器部位腧穴,注意操作手法。
• 圆利针:1.6寸,针身粗园而尖锐利, 用于速刺,治疗急暴症。 • 毫针:3.6寸,针身细软如毛发,尖锐, 应用最广,治疗常见疾病。 • 长针:7寸,针身细长尖锐,用于肌肉 肥厚处,如环跳穴(与现代芒针相似) • 大针:4寸,针身粗大,挺其锋,微园, 治水气停留于关节的疾患。
2.3 刺法的发展

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 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 出针为泻法。 • 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 补法。出针时摇大针而不立即揉按为 泻法。 •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 捻转后即可出针。
• 复式补泻手法
• 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 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 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 气 后 行捻 转 补法 , 然后 将 针刺 入 下 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 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 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 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 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由疾徐、 提插(或捻转)、九六、开阖、呼吸 等单式补泻手法中的补法组成。
中医理疗浅析与探讨
刺 灸 法 总 论
1.刺灸法的定义与作用 2.刺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3.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1.刺灸法的定义与作用
刺灸法包括各种刺法和灸法。刺法和灸 法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都属于外治法。 刺法,古称“砭刺”后称针法,是指使 用不同的针具(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 刺激人体腧穴; 灸法,古称“灸焫”,又称 “艾灸”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 表的方法(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共同点: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经络、 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行气活血,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它们又可以互相补 充《灵枢˙官针》:“针所不为,灸之所 宜”。
• • • • • • • • •
• •
操作: ① 候患者呼气时进针至天部得气 ② 在天部行重插轻提九次(左转) ③ 把针慢慢推进人部 ④ 在人部行重插轻提九次(左转)(要得 气后施行) ⑤ 把针慢慢推进地部 ⑥ 在地部行重插轻提九次(左转) ⑦ 把针快速地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 ⑧ 如上重复两次(三次为一度),可以连 续做几度 ⑨ 候患者吸气时出针 ⑩ 出针后按压针孔。
3.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3.1 刺法的量学要素 • 刺激的强度 • 刺激的时间 3.2 灸法的量学要素
毫 针 刺 法
1.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修藏 1.1 毫针的构造和规格 • 毫针的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 • 针柄、针尾、针尖、针身、针根。 • 毫针的质量要求 • 选针要求 • 毫针的规格,主要是指针身的粗细和 长短。 1.2 毫针的修藏
• 适应症:适用于躯干部,接近重要脏 器的部位,易造成疼痛,但不易损伤 神经、血管、脏器。 • 注意:旋转的幅度不要太大,不要单 向捻转,以免针身缠绕肌纤维,造成 疼痛。 • 捻提法(捻转法加提插法):拇指向 前捻转时,将针下插,拇指向后捻转 时,将针上提。
5.2 辅助手法
指某些情况下,用于辅助行针的 手法。
常用进针法:
• 单手进针法 (插刺进针法),临床常用。 • 双手进针法 • (1)指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适用于 短针。如合谷。 • (2)夹持进针法(骈指进针法):适用于 长针,肌肉丰厚处。如环跳穴。 • (3)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驰的腧穴。 如腹部、夹缝、皮肤皱瘪老人、关元、气 海穴。 • (4)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肉浅溥部位的 腧穴。如印堂、地仓。 • 管针进针法:利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 制成的针管代替押手进针的方法。
5.行针与得气
5.1行针的基本手法 • 提插法(捣针法):由浅—深为插;由深— 浅为提。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 大,反之则小。 • 适应症:适用于四肢,能减少疼痛,容易损 伤神经、血管、脏器。 • 注意:必须用力柔和,不能用力过猛。 • 捻转法(捻针法):幅度为180。-360。,捻 转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则 小。
6.2 出针 • 出针:将针拔出皮肤。 • 出针注意事项:“出针贵缓”,至 皮下快出;出针后要注意适当休息, 不要作剧烈运动,针孔要注意清洁, 防止污染;不要漏针,特别是头部。
7.针刺补泻
•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 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 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 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 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 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 于以下三个方面: • 机体的机能状态: 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 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现 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 起清热启闭的泻实作用。
• 不得气原因:取穴不正确,病人体质 虚弱,经气不足。处理:纠正取穴、 针刺的不当;留针候气;行针催气 (循、弹法);固本培元(温针、艾 灸)。 • 候气:留针。 • 催气:行针。 • 守气:“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
6.留针与出针
6.1 留针
• 作用:加强针感,维持针刺的刺激作用。 • 留针的时间:20-40min。 • 留针的操作: • 动留:在留针过程中间隙性刺激,每隔510min运针1次。 • 静留:在留针过程中不刺激。 • 留针注意事项:采用持久的体位,应告诉病 人不要随便变动体位,如有疼痛应退出针或 更改方向,如发生晕针应立即出针。
2.针刺练习
• 针刺练习 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针 刺操作必须首先做到:不痛或微痛;得气与 否;补泻手法运用的好坏。 • 模拟练习 • 目的:锻炼指力,使指力均匀,操作自如。 准确,减少异常情况的出现,如晕针、弯针、 滞针等,以减少患者的疼痛。 • 内容:进针、出针、提插、捻转。 • 方法:纸垫练针法(锻炼指力和捻转);棉 团练针法(提插、捻转);动物:兔、狗、肉; 自身练习:改进操作方法,提高针刺效应。
• 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 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有些腧 穴适宜于补虚,而有些腧穴适宜于泻实。 譬如足三里、关元等具有强壮作用,多用 于补虚;而少商、十宣等,具有泻邪作用, 多用于泻实。 • 针具及手法等因素: 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而促使机 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现将临床常 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 单式补泻手法: • 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 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 长者为泻法。
• 镵针:1.6寸,头大尖端小,形如箭头, 浅刺皮肤泄阳分邪热。 • 圆针:1.6寸,头部卵园形,用于按摩 治分肉间的病邪。 • 鍉针:3.5寸,头部园钝如黍粟按压经 脉,而令邪出,治疗虚人感冒。 • 锋针:1.6寸,头部尖锐,三面有锋, 用于点刺出血,治疗痼疾(与现代三 棱针相似,泄热去瘀。) • 铍针:4寸,两面有刃状如剑用于切开 排脓。
2.刺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2.1 针的起源——砭石 2.2 针具的发展
砭石(旧石器时代)—针砭并用,以 针代砭(春秋时代)—铁、铜针(青铜时 代)—金针、银针(二千年前)—不锈钢 针(现代毫针) 古代九针:是指形状各异,各有其不 同用途的9种针具。镵针、圆针、鍉针、 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内经》刺法方面提到 “九刺”、 “十二刺”、“五刺”。 补泻手法:“捻转”、“提插”、 “疾徐”、“迎随”、“呼吸”、 “开阖”。 《流注指微赋》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 时间治疗针法。 《针经指南》针刺十四法。 《神应经》“催气手法”。 《金针赋》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 “透天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