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3aec2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d.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魄.(pò)狂澜.(lán)屏.障(píng)苛.捐杂税(kē)B.誓.言(shì)挚.痛(zhì)亘.古(gèng)不可捉摸.(mō)C.哺.育(pǔ)胡骑.(jì)嗥.鸣(háo)酣.然入梦(hān)D.污秽.(huì)呜咽.(yàn)鞍.马(ān)浩浩荡.荡(dà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督促攀谈俏壁骨碌B.镐头豁亮召唤呻吟C.浊流高梁埋葬山涧D.灌输瑶民劈开斑澜3.默写古诗文。
(共5分)(1)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京东的无人快递车上路,广泛引起了社会的讨论。
B.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C.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是许多观众所期待的,据统计,6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超过约30亿人次。
D.读者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1b92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5.png)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a8468b8f67c1cfbd6b857.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1)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二范爱农。
以为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中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二、综合性学习(6分)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年级一班准备召开一次“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6分)(1)请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1分)(2)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
(3分)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纪伯伦说人的嘴唇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她呵护我们成长,也带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母亲唱响心中的赞歌。
学会感恩母亲吧。
(3)母亲节,你会为母亲准备什么样的礼物?说说你的想法。
(2分)为母亲唱歌、写感恩卡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阅读(36分)(一)阅读《散步》中的几段文字,完成8~11题。
(11分)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906c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f.png)
第二单元周练习(50分)一、积累与运用。
(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山巅(diān)嗥鸣(áo)呻吟(yín)朔气(shuó)B. 田垄(lǒng)咀嚼(jué) 镐头(g ǎo )啾啾(jiū)C. 哺育(pǔ)呜咽(yè)污秽(suì)辔头(pèi)D. 机杼(zhù)骨碌(gū)澎湃(bài)亘古(gè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气魄誓言埋葬酣然入睡 B. 屏障鞍马金柝苛捐杂税C. 高梁默契狂谰浩浩荡荡 D. 谦逊坚韧过瘾浊流宛转3、理解性默写(10分)①《竹里馆》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
②《竹里馆》中表明诗人在竹林里,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③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东望故园,想到亲人远隔,禁不住泪雨滂沱的诗句是:,。
④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主题,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
”唤起了闻笛声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逢入京使》中的“,。
”则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又不愿让其挂念的复杂情感。
4.下列对课文内容或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颂》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B.《老山界》叙述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随军赴朝鲜采访后写的一篇小说,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D.《木兰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这首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可以说,端午节就像一条纽带,连接了历史和当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0fc50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1.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污秽.(huì)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答案】C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B.图书博览会在烟台举办,到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烟台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C.百姓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发出不满之声,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厌其烦....。
【答案】A;【解析】B.“大庭广众”的意思是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与“络绎不绝”不能搭配。
C.“气宇轩昂”的意思是指人精神饱满,有风度,有气魄。
D.“不厌其烦”的意思是指不嫌麻烦,与语境不相符。
3.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
《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ce298240c844769eaeea0.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④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⑤,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⑥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后》)⑦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⑧,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2)默写杜牧《泊秦淮》。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铁山宾馆,坐落在安徽芜湖市赭山的南麓。
1954年兴建,占地公顷。
宾馆里,花木扶疏,岗丘相拱。
一池睡莲,两岸翠竹。
荷塘碧波,松涛竹韵。
曲径通幽,环廊回绕。
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
铁山宾馆,六幢客楼,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诸如梅苑、松苑、竹苑、桂苑、晴岚阁、烟雨楼等。
liú璃瓦当,绿荫掩映。
站在铁山宾馆颠峰的梅苑,放眼望去,长江如带,镜湖如玉,江城美景,一览无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liú( )璃赭.( ) 山晴岚.( )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岗丘相拱”中的“拱”的意思是,“依山就势”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两句类似的诗句(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还在于。
4.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欢乐实践园动,活动中有一些任务,请你参与解决。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c264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8.pn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咀嚼(jué)军阀(fá)惊惶(huāng)B. 瑶民(yáo)矗立(chù)骨碌(gǔ)C. 攀谈(pān)欺侮(wǔ)缴租(jiǎo)D. 煮粥(zhōu)点缀(zhuì)倾斜(qǐng)【答案】C【解析】A项“惶”应读huángB项“骨”应读gūD项“倾”应读qīng故选C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等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 “立”是开始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D.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品质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答案】A【解析】A项“著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错误《呐喊》《彷徨》是小说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3.学完《无言之美》后某校九(2)班举行了“丰富的无言之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诗词之美】根据诗歌内容下面诗句空缺处应填入哪一词语?为什么?(只填选项)春风知别苦不遣_______青A. 松枝B. 柳条【答案】B【解析】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B.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共49篇C.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记”是一种古代的文体名称D. 阿西莫夫美国科幻、科普作家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答案】A【解析】A项“宋代”错误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underset\cdot驿站(________)面\underset\cdot颊(________)huái(________)花5.(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5.(3)“迷惘”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灿然”中“灿”的意思是________5.(4)画线诗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答案】(1)yì, jiá, 槐【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驿“读作“yì” 面颊脸蛋儿“颊“不能读作“xiá”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花或花蕾注意“槐”字不能写成“愧”【答案】(2)心絮, 心绪【解析】(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心绪”的意思是心情用“沉重”修饰【答案】(3)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光彩耀眼【解析】(3)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和“清醒”相对灿然形容明亮从“灿然一笑”可知这里的“灿”有“光彩耀眼”的意思【答案】(4)比喻, 对偶【解析】(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一句中诗人把“欢乐”比作“驿站” 把“痛苦”比作“航程”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字数相同语意相关“欢乐“对“痛苦” “人生”对“生命” “驿站”对“航程”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东临碣石 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6.(2)《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4)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6.(5)《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观沧海【解析】(1)注意“沧”的正确书写【答案】(2)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解析】(2)根据“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嫌”的正确书写【答案】(3)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解析】(3)注意“烽”的正确书写【答案】(4)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4)注意“霄”的正确书写【答案】(5)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解析】(5)根据“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可推知答案注意“义”的正确书写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旧的事物总要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失败 _______________【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所写的三件往事8.(3)认真阅读第②段揣摩加点的词语“兴奋”和“认真” 通过合理想象简要描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0字以内)8.(4)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①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从人物描写角度)②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从修辞角度)8.(5)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可感的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儿子的“幸福”A. 文章开头说“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三件往事做好铺垫B. 文章以总分的形式结构全文回忆了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深情C. “我”不把这三件事告诉母亲是因为母亲是乡下人没有文化给我的爱也是最朴实的如果告诉了母亲反而会让她增加了担心与忧虑此时善意的谎言是最美的D. 文中第④段加点词“欣然”和第⑪段加点词“喜悦” 表现母亲的“幸福”情绪母亲为自己能为儿子做这些事情感到由衷的满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ACD.正确B.有误本文第①段是“总” 第⑫段是“总” 中间段落是“分”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故此项中“文章以总分的形式结构全文”表述错误故选 B【答案】①母亲用银手镯换营养液②母亲千里迢迢邮寄五个熟鸡蛋③母亲寄红围巾想为我拴住了一个好媳妇【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先明确出每个事件所处的段落区域再以“人+事+结果”的模式作答第②③④段写母亲用银手镯换营养液第⑤⑥⑦段写母亲千里迢迢邮寄五个熟鸡蛋第⑧至⑪段写母亲寄红围巾想为“我”拴住一个好媳妇【答案】示例营养液准能让儿子考上大学交到他手里我真高兴我相信用手镯换得值【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兴奋”表现出母亲拿出营养液时高兴的心情为能使儿子考上大学而高兴“认真”表现出母亲对营养液的作用深信不疑可据此描述母亲的心理活动【答案】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母亲将营养液交给儿子时的兴奋之情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②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幸福表情比作“阳光般灿烂”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知儿子吃过鸡蛋后幸福的神情表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第①题要求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母亲递给“我”营养液时的兴奋心情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第②题中“阳光般灿烂”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表现出母亲得知儿子吃了鸡蛋后幸福的神情体现了母亲深深的爱子之情【答案】示例一在学习上考大学前能喝到母亲用最心爱的镯子换来营养液虽然是伪劣产品但却蕴含着浓浓母爱让我倍感幸福示例二在生活上在大学能吃到母亲千里迢迢邮来的保平安的五个熟鸡蛋虽然鸡蛋变质发臭但母爱让我的心暖融融示例三在婚姻上母亲听说我交了女友特意从乡下寄来红围巾为了拴住一个好媳妇虽然没有拴住但我用一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找到了真爱【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事件阐述“我”得到的幸福感受本文写了三件事营养液事件使“我”感受到母亲在学习上对“我”的关爱熟鸡蛋事件使“我”感受到母亲在生活上对“我”的关心红围巾事件使“我”感受到母亲在婚姻上对“我”的关心可选择一件简要分析如考大学前能喝到母亲用最心爱的镯子换来营养液虽然是伪劣产品但却蕴含着浓浓母爱让“我”倍感幸福答案(1)B(2)①母亲用银手镯换营养液②母亲千里迢迢邮寄五个熟鸡蛋③母亲寄红围巾想为我拴住了一个好媳妇(3)示例营养液准能让儿子考上大学交到他手里我真高兴我相信用手镯换得值(4)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母亲将营养液交给儿子时的兴奋之情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②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幸福表情比作“阳光般灿烂”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知儿子吃过鸡蛋后幸福的神情表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5)示例一在学习上考大学前能喝到母亲用最心爱的镯子换来营养液虽然是伪劣产品但却蕴含着浓浓母爱让我倍感幸福示例二在生活上在大学能吃到母亲千里迢迢邮来的保平安的五个熟鸡蛋虽然鸡蛋变质发臭但母爱让我的心暖融融示例三在婚姻上母亲听说我交了女友特意从乡下寄来红围巾为了拴住一个好媳妇虽然没有拴住但我用一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找到了真爱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hōng 烤吹fú石bì9.(2)给文中画线字注音腐蚀()渗入()刨刮()9.(3)根据语境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答案】(1)烘, 拂, 壁【解析】(1)“hōng 烤”的“hōng”应写作“烘” “吹 fú”的“fú”应写作“拂” “石bì”的“bì”应写作“壁”【答案】(2)shí, shèn, páo【解析】(2)“腐蚀”的“蚀”应读作“shí” “渗入”的“渗”应读作“shèn” “刨刮”的“刨”应读作“páo”【答案】(3)示例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解析】(3)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整个语段把握整体大意和句式特点补写的句子要与前后句衔接恰当句式统一注意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根据上文语境可知补写的内容应体现岩石所经历的来自大自然的各方面的“攻击” 结合“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这一句式补写即可。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64c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6.png)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气魄(pò)挚痛(zhì)澎湃(bài)哽住(gěng)B.哺育(fǔ)惩罚(chěng)懊恼(ào)亘古(gèn)C.屏障(píng)山巅(diān)滋长(zī)参差(cī)D.惨白(chǎn)默契(qì)镐头(gǎo)胡骑(j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C.坦荡景至翘手浩荡D.恫吓字贴蚱蜢杳然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公里以上。
D.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D.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①黄皮肤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6.下列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B.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50bd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e.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哺.育(bǔ) 祈.祷(qǐ)哽.住(gěng)山涧.(jiàn)B.怪诞.(dàn) 机杼.(shū)可.汗(kě)诧.异(chà)C.云鬓.(bìn) 浊.流(zhuó)气魄.(pò)惩.罚(chěng)D.肃.静(sù) 污秽.(huì)亘.古(gèn) 胡骑.(jì)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懊诲亦复如是顾名思义B.狂谰阻抑一泻万丈艰难险阻C.丰饶田垄踱来踱去巾帼英雄D.奔弛泛滥高山之巅惊涛澎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节长假最后一天,返程高峰随之到来,为应对浩浩荡荡....的车流,交警部门称,已制订了交通应急处置方案。
B.他在国际上获得演艺大奖的消息被传得满城风雨....。
C.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D.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
B.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7bc5195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b.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测试范围:第5、6课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30分)1. 默写。
(7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木兰征战多年,功勋卓著。
(5)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读书,就像是隐身地串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阅读感悟和体验。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zhì痛的爱国情怀……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变成了享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锲.( )而不舍气pò( )zhì( )痛(2)“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是( )(2分)A. 新鲜B. 少C. 鲜美D. 鲜明(3)上面的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4)把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3. (名著题)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练习。
(3分)《骆驼祥子》里除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厂主______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______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____以及教书的曹先生等等。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d97d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háo)浊.流(zhuó)呻.吟(shēn)浩浩荡.荡(dànɡ)B.田垄.(lǒnɡ)召.唤(zhào)磅.礴(pánɡ)苛.捐杂税(kē)C.辔.头(pèi)哽.住(ɡěnɡ)哺.育(pǔ)不可捉.摸(zhuō)D.机杼.(zhù)污秽.(huì)督.学(dū)永垂不朽.(xi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屏障蚱蜢澎湃坚难险阻B.斑斓懊悔宝藏一泄万里C.宛转山巅惩罚九曲连环D.谰语揣磨喧闹亦复如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该电影明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万丈....。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他有很高的收视率。
B.谁能否认李时珍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呢?C.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活动,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这次脱贫攻坚阶段总结会尽管时间短,但是内容很丰富,主题很鲜明,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
B.“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C.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0f0a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1.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读·书(12分)1.匾额、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形式,以凝练的文字、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
小语被下面的匾额吸引,下列对该匾额的欣赏和评价,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笔走龙蛇,整体潇洒淋漓。
B.用楷书书体,浑厚大气。
C.用隶书书写,笔力不足。
D.字体方正,笔画平直。
2.小晋梳理古诗文,感受到古人美好丰富的情感和品质,请帮她完成表格。
(10分)思想感情链接古诗文思乡从前慢,车马信件一切都慢,联络不易,因而远离家乡的人,思乡思亲之情愈显得浓烈。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雅趣春光美好,当春天将逝,谁人能不留恋?韩愈不写自己惜春,而说杨花榆荚飞舞弄春,富有趣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王维晚年修禅,不慕名利,身心都沉浸在宁静的自然之中,以深林为伴,以明月为友,自得其乐,淡泊超然。
(4)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二、读·思(38分)(一)班级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①同学们,欢迎参加“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②“天下国家”即孟子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③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④“小家”与.“大国”是同声相应、紧密相连的整体。
⑤“天下国家”的思想,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成就国家、守护国家的信念。
⑥在华夏儿女的眼里,爱国从来都...是本分,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是情之所归。
⑦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活动中重温美好,感怀崇高,致敬家国大义!3.以上是某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开场白。
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语段中加点的“在”“与”分别是介词、连词,“从来”“都”词性不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01f9a49649b6648d747ca.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气魄.(pò) 挚.痛(zhì) 澎湃.(bài) 哽.住(gěng)B.哺.育(fǔ)惩.罚(chěng)懊.恼(ào) 亘.古(gèn)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参差.(cī)D.惨.白(chǎn)默契.(qì) 镐.头(gǎo)胡骑.(jì)(解析:A.“湃”应读作“pài”;B.“哺”应读作“bǔ”,“惩”应读作“chénɡ”;D.“惨”应读作“c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3分)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C.坦荡景至翘手浩荡D.恫吓字贴蚱蜢杳然(解析:B.“暇”应写作“瑕”,“带”应写作“戴”;C.“至”应写作“致”,“手”应写作“翘”;D.“贴”应写作“帖”。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九曲连环....的黄河,有着母亲一样宽广的胸怀;大浪东流的长江,有着父亲一样雄浑的气魄。
B.看到黄河一泻万丈....,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突然,一群蚂蚁吸引了我的注意,蚂蚁大军浩浩荡荡....整齐有序地向草丛行进,像是去参加一场战争。
D.《白夜追凶》主打硬汉派画风,侧重在缜密发展的剧情中放大对人性的研磨,潘粤明扑朔迷离....的演技更是将一对性格完全相反的双胞胎演得十分逼真。
(解析:D.“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不能用来形容演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A.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极地科考。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开工建造,预计20 19年1月交付使用。
B.中国代表团在世界技能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青年技工的精湛技艺和顽强品质,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64e4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b.pn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些生意人为富不仁靠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生财致富实在可恶B. 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C. 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D. 成功的方法唯有殚精竭虑不断努力没有别的快捷方式【答案】B【解析】A项为富不仁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指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使用正确B项锐不可当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用来形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使用错误C项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使用正确D项殚精竭虑形容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使用正确故选B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核舟记》的作者是清代的魏学洢文章通过对一个长不盈寸的核舟的描述赞美了雕刻家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B.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时田园诗人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因此更加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他笔下的“桃花源”就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答案】A【解析】A项《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是明末的不是清代的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B.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 《马说》《小石潭记》《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所》《卖炭翁》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D. 《社戏》是《呐喊》中的名篇《呐喊》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答案】B【解析】A项“浪漫主义的源头”错误应是现实主义的源头C项《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不属于“唐宋八大家”D项《呐喊》是一部小说集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故选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B.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C.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D. 滥用外来语不仅曲解了中华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还破坏了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答案】B【解析】A项“习惯”与“增强”不搭配可以删去“和卫生习惯”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在”和“中”D项语序不当应将“曲解了中华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和“破坏了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互换位置故选B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gāo míng)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B. 我站在高山之巅(diān)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C. 闻先生大无畏(wú wèi)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槺概淋漓D. 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xiōng tang)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答案】B【解析】A项“嗥鸣”应读作“háo míng”C项“槺概”应写作“慷慨”D项“胸膛”应读作“xiōng táng”故选B6.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A.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答案】B【解析】B项根据“稻花”“蛙声”可知描写的是夏天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工艺再进一步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B. 法国负责调查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检察官雷米·海茨表示导致火灾的原因可能是电线短路C. 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几乎无时无刻都处于“机不离手无机烦躁”的状态D. 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成为”改为“超过”C项否定不当“无时无刻”是指没有哪一时刻常与否定词“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根据句意可知应该把“无时无刻”改成“无时无刻不”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的措施”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8.(1)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________8.(2)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________8.(3)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________8.(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________【答案】(1)比喻【解析】(1)句子将“春天的细雨”比作是“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2)比喻【解析】(2)句子将“春雨后树上萌发的叶子”比作“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3)排比【解析】(3)句子用连用三个“你给我的……带来……”的句式表达对春雨的赞美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答案】(4)拟人【解析】(4)句子将雨拟人化说它“化了妆” 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①居于东都居 _______________②得钱盈船盈 _______________9.(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9.(3)“母”以为“不敢取”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景让之母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答案】(1)①居住, ②满充满【解析】(1)①句意居住在东都居居住②句意找到了许多钱足可装满一船盈满充满【答案】B【解析】(2)“得钱盈船”的意思是“从古墙下面找到了许多钱足可装满一船” “盈船”修饰“得钱” 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D三项故选B【答案】(3)不劳而获会带来灾难, 希望子女学有所成, 教子严明(严厉、有方)有志气(家贫志不穷)【解析】(3)根据“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愿诸孤他日学问有成乃其志也”可知景让之母不取那些钱是觉得不劳而获会带来灾难她希望子女学有所成靠自己的本事过上好日子根据“性严明”“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等语句可知景让之母是一个教子严明(教子有方)有志气(家贫志不穷)的人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请赏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的表达效果10.(2)怎样理解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答案】(1)示例一运用夸张修辞写出征途之遥和木兰身骑战马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的矫健身姿表现出木兰驰骋战场的英雄气概示例二“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速度形象地表现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解析】(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和一座座高山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军营生活的艰苦表现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雄姿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2)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激烈残酷衬托了木兰的机智、英勇善战【解析】(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这两句诗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特点也表现了木兰的英勇善战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父亲“忽悠”家人的三件事情11.(2)家人对父亲“忽悠”的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11.(3)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11.(4)对父亲这样“忽悠”家人你是怎么评价的?【答案】(1)①父亲用卖邮票的钱交了弟弟进高中的“建校费” ②父亲因陪电信老总喝酒而解决了母亲的工作③父亲用晚上接送外科主任女儿换来她给爷爷主刀【解析】(1)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梳理情节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方面来进行概括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如本题中从③—⑤段可归纳出“父亲用卖邮票的钱交了弟弟进高中的‘建校费’” 从⑥—⑧段可归纳出“父亲因陪电信老总喝酒而解决了母亲的工作” 从⑧—⑩段可归纳出“父亲用晚上接送外科主任女儿换来她给爷爷主刀”【答案】(2)半信半疑十分生气非常感激【解析】(2)解答此题可从“父亲”所做的三件事家人有何反应来作答可以根据一些相关语句来回答如第③段中当“父亲”说要解决弟弟的上学问题时我们“半信半疑” 第⑦段中当父亲为给母亲解决工作问题喝醉后“母亲气得没理睬他” 第⑧—⑪段中当得知父亲用晚上接送外科主任女儿换来她给爷爷主刀后“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最后尾段“我内心非常感激非常尊敬你” 直接表达出对父亲感激的态度由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3)父亲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他虽然有点喜欢吹牛但是他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的尊严他希望给家人带来幸福他能吃苦能委曲求全【解析】(4)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原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去分析根据文章第②段首句“父亲喜欢吹牛”和末段“用可笑的吹牛来维护你的自尊心” 可知父亲虽然有点喜欢吹牛但是他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的尊严根据父亲为家人做的事情解决了弟弟入学的问题、妈妈再就业的问题、爷爷动手术的问题可知为了家庭他能吃苦、能委曲求全体现出父亲极强的家庭责任感从父亲做的这些事情的出发点来看可知他希望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由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4)示例父亲“忽悠”家人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尊严同时以“忽悠”的方式来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自己父亲的“忽悠”表现了父亲对家人的关心爱护【解析】(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解答本题可从“父亲”关心家人的行为做一正面的评价言之有理即可1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12.(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12.(3)下面两个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①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②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12.(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我”之所以会读“报纸墙” 是因为“我”小时候没有书可读比较爱“串门”B.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我读书时候好玩的事情写出了“我”对读书的热爱C. 当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的时候“我”就没有小时候那么爱读书了D. 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小时候读书的事情虽然书鲜亮了我的人生但是“我”觉得自己很辛苦【答案】B【解析】(1)A项有误是因为爱读“报纸墙”才有了“串门”的爱好 C项有误“我就没有小时候那么爱读书了”不正确“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足见作者对读书的喜爱 D项有误“我觉得自己很辛苦”的说法是错误的“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足见作者从中感受到的乐趣故选B【答案】(2)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容里读书月光下读【解析】(2)解答时,依据题目要求要围绕“那年读书时”作答结合上下文找出围绕“读书”的部分加以总结即可如“到了别人家里……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写了“我”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谁谁那里有小人书”“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写了“我”借小人书读“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写了“我”捡包鞭炮的纸读“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写了“我”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确定好筛选的信息后,选准关键词再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答题模式人+事【答案】(3)①这是动作描写运用了“抱”“飞奔”“放”“吃”“写”“扎”等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鞭炮炸开的带字碎片比喻成舞蹈着的精灵写出了“我”对文字阅读的着迷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解析】(3)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写作方法是环境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其次结合句子的这一特点及内容分析句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①“抱”“飞奔”“放”“扎”“看”等动词的运用可见是对“我”的动作描写回答其作用答题规范是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情、情感)几个动词写出的是“我”好不容易借到小人书来读的情景结合“小心翼翼”“赶紧”“一页页”“仔仔细细”等词可见写出了作者好不容易得到书的喜悦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②将“碎片”说成“精灵” 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依据比喻修辞的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情景表达了……情感”进行答题结合文中“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 可见是写作者能在炸开的碎片上读到文字的喜悦心情也表达了对读书强烈的渴求【答案】(4)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解析】(4)解答此类题目要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来解答要理解词义尤其是语境义“花”是指书根据上下文中的“好似故人来”“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等词句可知写出“我”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时给自己带来的强烈震撼及“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中表现出的对读书的依恋答题模式是“……”一词(等词)是指……(语境义)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人物……的心理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例句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13.(2)不久前你校的陈同学获得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校广播站打算推出关于他的宣传报道以此带动同学们开展生活中的创新实践你作为代表前去采访他你会设计哪些采访问题?(两个即可)13.(3)活动结束后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做一个简短的总结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热情(不少于50字)【答案】(1)示例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②汽车的广泛使用可以方便人们出行也可以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③冰箱、空调可以使人们生活更舒适也可以破坏臭氧层【解析】(1)参照例句“……可以…… 也可以……”句式写出一件既有正面功能也有负面效应的科学发明这类发明很多比如核能、汽车、冰箱等运用以上句式仿写即可【答案】(2)示例你为什么会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呢?你觉得同学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呢?【解析】(2)根据题干可知陈同学获得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所以所提问题应该紧扣“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可以从陈同学与科技创新如何产生关系科技创新活动对他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他关注哪些方面的科技创新方面进行提问如你为什么会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呢?你觉得同学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呢?【答案】(3)示例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使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依靠更多的人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的科学家”在哪里?也许就在我们之中【解析】(3)对于此次活动的总结应该提到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注意题干要求“不少于50字” 注意该总结要简练不要长篇大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6553ef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f.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哽住(ɡěnɡ)镐头(ɡǎo)可汗(hán)B.哺育(bǔ)机杼(zhù)懊悔(ào)C.金柝(tuò)挚痛(zhì)污秽(huì)D.字帖(tiě)燕山(yān)澎湃(bài)【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
A.正确;B.正确;C.正确;D.澎湃(bài)-(pài)。
故答案为D。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这个男孩的视角,观察、感悟周围的一切场景和细节,既真实生动,又动人心魄。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着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C.虽然蔡斌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但队员们及时调整心态,力挽狂斓,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亚军。
D.一身戒装的花木兰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宛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理云鬓贴花黄的她,则又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用于天气的变化上明显错误。
视频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https://img.taocdn.com/s3/m/29a7433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3.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二单元测试卷(1)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屏障.(zhànɡ)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C.祈.祷(qí) 宛转.(zhuǎn) 崎岖.(qū) 金柝.(tuò)D.山巅.(diān) 亘.古(ɡèn) 欺侮.(wǔ) 污秽.(huì)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懊诲誓言回环曲折B.斑谰高梁九曲连环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有人建议,一旦遇到灾情加重的情况,可以采取临时交通管制、停工停课。
B.向来考试不及格的他,破天荒第一次考了满分。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难道我们能否认钟南山院士为我国医学所做的突出贡献吗?5.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
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2分)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3含答案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3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b7336195f312b3069a58d.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3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ò)扮.演(bàn)澎湃.(bài)呜咽.(yè)B.哺.育(fǔ)攀.谈(pān)打颤.(zhàn)峭.壁(qiào)C.屏.障(píng)山巅.(diān)滋.长(zī)炽.痛(chì)D.咀嚼.(jiáo)泛.滥(fàn)镐.头(gǎo)胡骑.(j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雄健魄势戎机一泻万丈B.亘古奔弛嗥叫高山之巅C.泛滥捉模阻抑亦复如是D.骨碌云鬂督促苛捐杂税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________着万顷绿地。
(2)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________,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________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________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_______不该错过。
A.滋养俗样子只要/就B.滋养错样子如果/就C.滋润错模样只要/就D.滋润俗模样如果/就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B.散文《老山界》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生动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C.《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国土的思念之情。
D.《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叙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7f3a7d4b35eefdc9d33303.png)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挚.痛(zhì)懊.悔(ào)澎湃.(bài)田垄.(lǒnɡ)B.祈.祷(qí)镐.头(ɡǎo)嗥.鸣(háo)斑斓.(nán)C.哺.育(bǔ)亘.古(ɡènɡ)污秽.(huì)默契.(qì)D.土壤.(rǎnɡ)屏.障(pínɡ)怪诞.(dàn)谰.语(l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黄河,亿万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早已失去了波涛滚滚、一泻千里的汹勇气势。
B.在历史的潮汐中,个人只能是其中的一簇浪花。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猛。
D.今天的天气非常情朗。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B.金星主持的《金星说》可谓是鲜为人知....,独特的主持风格让很多观众觉得他很犀利,敢于直言。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4.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能发问、勤发问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哽.(ɡěnɡ)住亘.(hèng)古田垄.(lǒnɡ)污秽.(huì)B.哺.(pǔ)育惩.(chénɡ)罚懊.(ào)悔胡骑.(jì)C.屏.障(pínɡ) 可汗.(hàn) 镐.(ɡǎo)头婉转.(zhuàn)D.燕.(yān)山泛.(fàn)滥郝.(hǎo)叟逼狭.(x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斑澜怪诞枯躁惊涛澎湃B.蚱蜢丰饶浊流九曲连环C.摇蓝险峻体魄丛山叠岭D.挚痛滋长暄闹绝壁断崖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4.(2016,安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黄河颂》作者端木蕻良在该歌词中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B.《土地的誓言》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被日寇侵占的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D.《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6.默写。
(5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写一句爱国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7.(2016,仙桃)名著阅读。
(3分)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
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
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
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
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舒庆春)。
(1分)(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2分)示例: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
8.(2016,福州)综合性学习。
(7分)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材料二: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你的结论: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
②在二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
③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
(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网民“青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
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发表你的感言。
(至少用上1个成语)(3分) 你的感言: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二、阅读理解(45分)(一)(14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关山度.若飞(过)(2)朔气..传金柝(方的寒气)(3)策勋十二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回到故乡。
11.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2分)因为全诗重点要表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不是为了写战争本身。
12.“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2分) 淡泊名利,热爱家乡。
1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
(2分)万紫千红__五花八门__三言两语(二)(13分)别了,语文课何紫(香港)“陈小允。
”张先生忽然叫我的名字,我心里“扑扑”地跳,站了起来。
“你回答我的问题,这一课寓言的作者是谁?”张先生在向我提问。
唉,我虽然调到第一排,但不知为什么注意力还是不能集中,刚才虽然双眼望着课本,但是思想早就溜号了。
我张着嘴要答话,但只能“嗯嗯”地发声,眼睛四处张望,希望有谁给我一点提示。
我看见坐在侧边的叶志聪,他故意咧着牙齿,双手像要拉紧一个绳索。
他真是我的救星!他的动作唤起我预习时的记忆,他“依”起牙齿拉绳索,对了,我急忙回答说:“作者是伊索。
”张先生叫我坐下,我偷偷嘘一口气,回头对志聪眨眨眼睛,是对他感谢的眼色。
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拉着志聪的手一起走,志聪对我扮个鬼脸说:“你怎么搞的?坐在最前排也听不到先生讲课?你今天差点儿要留堂了。
”“别提了!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国语课,什么主题中心,什么词语解释,什么标点符号,什么文章体裁,这些东西都叫我发闷。
”这是我的心里话。
回到家里,妈妈叫我换下校服,说要带我到照相馆照相,我觉得奇怪,但妈妈催促着,我便忙着换了一套妈妈预备好的衣服——那是新年才穿的西装,还打领带,这样隆重我总觉得不寻常,到了照相馆,妈妈独个儿拍摄了半身像,接着我也拍摄了半身像。
回家的途中,妈妈才对我说了一点点儿:“小允,我们一家要移民到中美洲去了,你喜欢吗?我们一家坐飞机呢!”听到了要移民,我第一个念头就是以后不用再默书了。
当然,我也知道将来即使要默书恐怕也不用再默写那些艰深的中国字了。
第二天回到学校,班主任张先生又叫我。
我心里想:“大约又要责备我默书不合格吧。
不过,我最多让她唠叨两三次,以后这里什么事也和我不关痛痒了。
”果然,我看见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薄,我低垂下头,默默地站在她身旁。
她慢慢地翻开我的默书簿:第一页是三十分,第二页是四十分,第三页是四十五分,到了第四页,也是最近默书的一次,呀,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是七十五分,不但合格,而且成绩居然不错。
张先生和蔼又严肃地说:“陈小允,这次我叫你来,不是责备你了;你看,你的默书进步啦,这次只错了五个字,只要你上课留心听讲,回家勤恳温习,以后一定会进步更快的。
你要知道,你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己本国的文字也写不好,那不是笑话吗?小允,我看见你默书进步我真高兴,我特地送你一份小小的礼物,希望你继续努力。
”张先生说完了,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图书,书名是《怎样学好语文》。
我接过张先生的图书,双手不禁颤抖起来。
回到教室,我翻开那本图书,第一段话映入眼帘:“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环境,长期地孕育着中国文化,使中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从来没有一本图书的内容这样震撼我的心灵,这一段话,好像有人用丰富的感情在我的耳畔诵读着。
钟声响了,第一堂是国语。
以前我上这一门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国语书,另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忽然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着张先生授课。
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了国语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见了下课钟声。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越来越好……1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3分)“我”以前不喜欢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祖国的语言。
15.阅读画线句子,说说“这一堂课”为什么过得特别快。
(3分)因为在这堂课上,“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才会感觉过得特别快。
16.结合句子中加点词语,对下面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大约..让她唠叨两三次,以后这里什么事也和我..又要责备我默书不合格吧。
不过,我最多不关痛痒....了。
“大约”“最多”“不关痛痒”这三个词语形象地刻画出“我”不再学习国语时的得意和对老师默书的不屑一顾,突出了此时“我”的不懂事。
17.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描绘了一个怎样变化的“我”?(4分)“我”开始时调皮、天真、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及格;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三)(18分)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