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案 )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认识、理解和利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3.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来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问题解决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1.精心准备教学素材和教具,如名片、摆板、表格、像盘等。
2.预习掌握教材内容,准备好课件和黑板写字稿。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把四个名片分别贴在黑板上,分别是“2”,“3”,“4”,“6”,并让学生观察图示。
教师:(激发学生思考)你们看看这四个数字,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它们都是偶数。
教师:(微笑)好,它们都是偶数。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思考一会儿)它们都能被6整除。
教师:(点头)对,它们都能被6整除,是不是太神奇了?这让我们来看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讲解公倍数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公倍数,然后解释它的概念。
教师:公倍数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中,除0以外能够被其中任何一个数整除的数。
3.发现公倍数的性质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公倍数的几个性质。
教师:通过上面的定义,你们能想到公倍数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思考片刻)公倍数不是唯一的,比如2和3的公倍数有6、12等;还有就是公倍数是无限的,也就是说能找到很多个数是它们的公倍数。
教师:(点头)不错,你们的思考很好。
还有一点呢?学生:(细思一会)但公倍数肯定大于或等于两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
教师:(满意地点头)你们真是很聪明!4.讲解最小公倍数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最小公倍数,然后解释它的概念。
教师:最小公倍数是指几个数公共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
5.对比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对比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
教师:假设两个数为2和3,它们的公倍数是多少?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学生:公倍数是6和12,最小公倍数是6。
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共含1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1: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2: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难点:掌握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练习四第4题里的方格图、红旗和黄旗。
教学过程: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1、操作活动。
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2、想像延伸。
提问: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交流。
3、揭示概念。
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引导: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说明什么?为什么?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自主探索。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案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的概念;2.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3.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能够求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入,引起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公倍数的概念(1)定义公倍数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数公有的倍数。
(2)例子例如,数 6 和 8 的公倍数有 0、24、48、72 等等。
3.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1)列举法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找出它们的公倍数。
(2)数学方法通过数学方法,可以通过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求得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1)定义最小公倍数指的是多个数中最小的公倍数。
(2)例子例如,数 4、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为 24,因为 4 的倍数有 4、8、12、16、20、24 等等,6 的倍数有 6、12、18、24 等等,8 的倍数有 8、16、24 等等,而 24 是它们的共有倍数中最小的。
5. 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因数分解法将每个数分解成质数的乘积,然后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非公因数,再将公因数相乘得出最小公倍数。
(2)倍数法直接通过对每个数进行倍数的运算,直到找到它们的公倍数为止。
6.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让学生掌握求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拓展在教学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做更多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求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同时,通过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考能力。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设计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倍数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公倍数的概念和性质。
2.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灵活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教育部通用版数学教材(初中)。
2.教具:单独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粉笔、挂图。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4、6、12,请学生找出它们的公倍数。
并解释公倍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师向学生介绍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用黑板进行概念讲解,并呈现相关定义。
3.求公倍数(15分钟)教师将数字卡片重新排列,例如:4、6、12,再向学生提问:“能否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可以快速回答,也可以尽量列出其中几个公倍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公倍数的方法,例如:逐个列举数字的倍数,然后找出其中相同的数字。
4.最小公倍数的性质(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最小公倍数的性质,例如:最小公倍数一定是给定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一定是最小的公倍数。
5.求最小公倍数(2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向学生讲解如何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比如:求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先要求学生列举15和20的倍数,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相同的数字,从而得出最小公倍数。
教师可以通过多个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求最小公倍数的能力。
6.实际应用(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例如:甲乙丙丁四名工人分别用3、5、8、9台机器工作,请问他们何时能同时结束工作?教师引导学生先列举各个工人的工作时间,然后求出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最小公倍数的应用价值,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告。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册上的相关习题。
2.思考并回答问题:最小公倍数有哪些应用场景?如何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概念讲解、练习训练和实际应用等步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引出公倍数的概念。
例如:老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因数和倍数,那大家想想,4 的倍数有哪些?6 的倍数又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说“那大家再看看,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6 的倍数的数有哪些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
2、讲授新课(1)公倍数的概念老师举例说明:“像 12、24 这些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6 的倍数的数,我们就称它们是 4 和 6 的公倍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其他两个数的公倍数。
(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老师继续引导:“在 4 和 6 的公倍数中,12 是最小的一个,我们就把 12 叫做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
”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强调“最小”的含义。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列举法老师以 6 和 8 为例,让学生分别列出 6 和 8 的倍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8 的倍数:8、16、24、32、40、48……6 和 8 的公倍数:24、48……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②分解质因数法以 18 和 24 为例,老师讲解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8 = 2×3×324 = 2×2×2×318 和 24 的公有质因数是 2 和 3,18 独有的质因数是 3,24 独有的质因数是 2×2。
所以 18 和 24 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2×2 = 72③短除法老师用短除法求 30 和 45 的最小公倍数,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是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6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对于新的知识能够较快地接受和理解。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老师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新知识。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老师需要准备一些关于倍数和公倍数的教具,如计数器、卡片等。
2.教学课件:老师需要准备一些关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倍数的概念,然后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或者教具,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求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公倍数的概念;2.能够灵活地应用公倍数求解相关问题;3.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5.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公倍数的概念,求解公倍数的方法;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应用;2.难点: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和板书;2.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3.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总结规律;4.学生讲解作业,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观看教育动画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2.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公因数吗?2. 学习1.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让同学们尝试寻找一组数的公倍数,然后讨论公倍数的求解方法;3.引导同学们探究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讨论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让同学们练习用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
3. 拓展1.发现更多最小公倍数的性质;2.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求解更多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组数,并求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布置练习作业。
六、板书设计1.公倍数的概念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3.求公倍数的方法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准确地说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把一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写在小本子上;3.思考一下,最小公倍数能否大于两个数的乘积?如果能,请列举出这种情况。
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 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探究,认识公倍数.
孩子们,玩过拼图吗?那咱们就来玩个拼图比赛!
谁来读读。
(1)操作思考
(2)讨论交流
(3)展示汇报
(4)点评提升
二. 探索与发现,认识最小公倍数.
过渡:原来公倍数在拼图中有这么大的应用,应用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的个
数是无限的这一特征,我们还可以拼出更多更美更大的图形。
公倍数还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静静地在寻找公倍数的过程中去探索与发现吧!谁来读读!
(1)自主探索
(2)讨论交流
.
(3)展示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方法。
(4)点评提升
三、巩固应用
其实呀,在我们平常不经意的游戏和活动中,早就暗藏着像这样数学奥秘啦,关键是我们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3的倍数有:
4的倍数有:
四.回顾总结
五.检测反馈。
小学数学_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教学内容:课本105-106页三、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能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在探索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能用所学新知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4.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难点:掌握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教学设计:【课前谈话】同学们,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他还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就是说,三个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超过我,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师。
今天在这节课上,白老师希望你们能勇于做李老师的老师,要想做李老师的老师就必须做到什么呢?上课必须认真听老师讲课。
【教学过程】一、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前几天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认识了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关于倍数的知识。
同学们看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板书:是什么?怎么求?看来同学们问题意识非常强,刚才大家的问题集中在这么几个:公倍数是什么?最小公倍数是什么?怎么求最小公倍数?你认为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什么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借助已有的知识来迁移解释新知识,真了不起,其实就像你们说的,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叫做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设计4篇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设计4篇《最小公倍数》教案一、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
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
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准备:媒体运用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师:课前我们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
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验证一下。
(师板书: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
(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公倍数。
课堂探究自主学习1、出示例1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生独立思考,领会题意和要求。
课件出示合作探究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9篇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活动过程:活动(一):操作探究——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1.出示活动材料2.揭示活动要求: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铺边长为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吗?(议一议,明确什么叫正好)3.猜想,能不能正好铺满。
4.操作,在桌上很快地铺一铺,(提醒学生在操作中能发现一些问题思考一些问题)说说发现的问题(生:第二块不能正好铺满)5.演示,第一块能正好铺满,第二块不能正好铺满。
6.探究: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与正方形的什么有关?(同桌交流后个别回答)生1:如果大正方形面积是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倍数就行。
师:有道理吗?生:有师:有没有反例,思考一下师:提供反例,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电脑演示铺有一铺,不能正好铺满。
师:再思考,可能与正方形的什么有关?生:6能正好除以2和3,8不能正好除以3。
师:那正好铺满要满足几个条件。
生:两个。
师:板书:6是3的倍数,6是2的倍数。
规范表达:6既是3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
7.运用:独立思考边长是几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交流(边长12厘米、18厘米、30厘米……)师: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为什么?8.揭示概念:师: 6、12、18、30……不仅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我们称之为公倍数2、3的公倍数举得完吗?有最小的吗?活动(二):找公倍数——掌握确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独立活动:6、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2.交流方法:生1:先找6的倍数和9的倍数,再找公倍数师:出示答案,全班一起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生2:先找9的倍数,再用9的倍数分别除以6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全班一起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生3:先找6的倍数,再用6的倍数除以9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全班一起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比较方法:师: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1:都要一一列举生2:答案都一样师:2、3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生3:第2种方法更简洁。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名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课程年级:五年级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例如,一个篮球比赛每节10分钟,另一个足球比赛每节15分钟,如果要同时结束两场比赛,那么应该定在多少分钟后?
2. 讲授新课:
(1)定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师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师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包括列举法和短除法,并让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检查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4. 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5. 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关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以便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活动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应用;2.能够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通过小组竞赛、互动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概念解释: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寻找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3.最小公倍数的求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明和小王是好朋友,小明今年的生日是5月15日,小王今年的生日是6月10日。
请问,他们下次同时过生日的日期是什么时候呢?”2. 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如何找到他们的下一个共同生日?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3. 引入概念通过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介绍新的解决问题方式。
老师向学生介绍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演示具体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及巩固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多形式、小组合作等练习,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知识。
5. 结语通过课堂活动,学生已经学习到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为学生点赞,同时吸取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为下次课堂活动作出准备。
四、课后作业1.给出不同数对,让学生分析问题并寻找这些数对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自主寻找几组实际生活中的数对,在家中与同伴实践一次。
五、教学反思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知识,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够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在本次课堂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如小组合作和互动竞赛等,这些活动设计不仅使学生不断思考、积极参与,而且建立了课堂上的合作和友谊关系。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练习机会。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设计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组讨论材料3.学生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倍数的概念,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倍数?生: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结果叫做倍数。
师:很好!那么,如果一个数同时是两个数的倍数,我们称它为什么?生:公倍数。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知识讲解(1)公倍数的概念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公倍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数a和b,它们的一个公倍数是c,那么c就是a和b的公倍数。
(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师:我们学习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并且这个数是最小的,那么我们就称它为最小公倍数。
(3)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师:下面,我们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短除法、列表法、树状图法等。
3.小组讨论(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些方法?4.课堂练习①4和6②8和12①12和18②15和205.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作业布置师:今天的作业是:(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课后反思1.注重概念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举例说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3.强化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两个班级要一起出去郊游,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共同的出发时间,这个时间就是两个班级出发时间的公倍数。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jiāo xué)设计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jiāo xué)设计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jiāo xué)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jíd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jiāo xué)目标: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
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答复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
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1〕为什么三个局部里都要添上省略号?(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4的倍数6的倍数4,8,16,20,…12,24,4和6的公倍数:5.引出例1。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简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太和六小任春艳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到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学生经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动手操作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铺垫新知1.CAI出示正6边形与正4边形的动物图片。
2.猜想:转动猪头所在的正4边形,猜一猜,转动几次,猪头才能重新接回原样?3.验证猜想。
4.教师记录游戏数据。
二、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出示图形2.和前面的游戏相比,什么变了?3.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1)出示活动要求:猜一猜、转一转、记一记(2)小组长分工(3)学生按操作要求动手操作4.小组汇报交流(1)反馈猜想。
(2)分组汇报,教师相机收集数据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1.提出问题(1)接回小动物脑袋这个游戏,究竟藏着什么奥秘呢?认真观察这些数据,转动的次数和什么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2.学生独立思考后,把发现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
3.学生汇报。
4.根据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公倍数的概念。
5.引导学生总结公倍数的特点,揭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6.反馈游戏藏着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四、应用概念,深化理解1.独立探究。
(1)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2)把找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找出6和9的公倍数的?3.用韦恩集合图表示公倍数、倍数。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找朋友,巩固新知。
2.运用新知,算一算老师班上至少有多少学生。
3.生活中的数学。
六、反思总结,梳理提升。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教学目标】1、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
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
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教材分析】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
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采用“找”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建立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游戏卡片一套、模拟墙壁的平面图、模拟长方形墙砖多套和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流程】:(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谈话:大家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风靡我们全班的新款游戏——抢倍数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和分组:有7张数字卡片,这些数字分别是3的倍数和2的倍数,两个同学,一个同学抢3的倍数,另一个同学抢2的倍数。
一张一张的拿,放到指定的位置。
谁抢的多谁胜。
每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来。
其他学生共同参与,作裁判。
3.游戏:第一次游戏学生意识不到6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在第二次比赛中,两个同学都会同时抢6这个数字。
4.追问:游戏获胜的诀窍是什么?让多个学生说说:数字6是决定游戏胜负的关键,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5.揭示公倍数的概念: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6是3和2公有的倍数, 叫做3和2的公倍数。
(板书:公倍数)6.引导学生思考:那你还知道哪个数是3和2的公倍数?让学生会用12、18、24等数,完整的表述出公倍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课堂开始,我利用玩抢倍数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利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分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3、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数学的自身规律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运用和列举法和短除法确定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小组探究法、知识迁移法教学准备复习题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叫公因数?2、什么叫最大公因数?3、写出下列各组的最大公因数3和7 4和6 9和18 12和30引出新课二、师生共研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以4和6这组数为例,就在50以内数表中找一找。
你发现了什么?(1)4的倍数:4、8、12、13、20、24、28、32、36、40、44、48。
(2)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3)两个都有的:12、24、36、48。
引出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介绍短除法(1)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看看如何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再交流。
(2)反馈时围饶着以下几个方面交流:短除式中除数是2的什么数?为什么在得出商2和3时不再往下除?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怎么计算的?(3)师生共同探究与交流。
(4)试一试:你能找出12和1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找,再用另一种验证。
重点反馈短除法。
3、探究特殊关系的两数怎样确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思考后交流自己的发现三、全课总结1、这节课我们交的新朋友是什么?你现在对它知道多少?2、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先定关系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课前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练习四第4题里的方格图、红旗和黄旗。
教学过程: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1、操作活动。
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从具体的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具体感知公倍数的含义。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既能为学生的抽象思考提供必要的帮助,又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
)2、想像延伸。
提问: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交流。
4、揭示概念。
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活动。
)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引导: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说明什么?为什么?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自主探索。
提问: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
可能的方法有:①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
提问: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②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引导: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种方法简捷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在比较中,学会择优。
)2、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指导学生填集合图后,引导: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为什么?27呢?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进一步启迪思维,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4、完成“练一练”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1、练习四第1题。
提问: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前提呢?2、练习四第2题。
引导:4与一个数的乘积都是4的什么数?5、6与一个数的乘积呢?怎样找到4和5的公倍数?填空时为什么要写省略号?3、练习四第3题。
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找的。
(进一步理解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感受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并进一步明确2和5的公倍数的特征,都是10的倍数。
)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引导:你还有什么疑问?五、游戏活动练习四第4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再想一想。
提问:涂色的方格里写的数与3和4有什么关系?(学生自主选用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形成必要的技能。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习题超市:一.口答:1、直接说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18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2)45和135的最小公倍数是()(3)8、18和72的最小公倍数是()(4)48、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10的倍数();15的倍数();10和15的公倍数();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
3.三个素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三个素数是()。
二、判断(1)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几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只有一个。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与其中一个数。
三、讨论解答:1、a=2×2×3×5,b=2×3×7,a,b的最小公倍是(),a,b有没有最大公倍数?为什么?2、a=2×5×7;b=()×()×5时,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3×5×7=210。
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附:教材简析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领会公倍数的含义。
例1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例3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都是形成新的数学概念,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会概念的含义。
例1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发现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并从长方形纸片的长、宽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对铺满和不能铺满的原因作出解释。
再想像这张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哪些正方形,从倍数的角度总结规律,为形成新的数学概念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然后揭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把感性认识提升成理性认识。
教材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用同一张长方形纸片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提出“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他们沿着正方形的边铺长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关系的愿望。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联系铺的过程与结果,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宽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
第二个层次根据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的经验,联想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
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的边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有无数多个。
再用“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概括地描述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征。
显然,前一层次形象思维的成分较大,思考难度较小,对后一层次的抽象认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2、突出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教材用“既是……又是……”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公有”的意思。
例1先联系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12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这些现象,从正方形的边长分别除以长方形纸的长和宽都没有余数,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一方面概括了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既是……又是……”的意思。
然后在“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这句话里把“既是……又是……”进一步概括为“公倍数”,形成公倍数的概念。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括的一切对象。
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加强对概念的认识。
例1在揭示2和3的公倍数的概念,指出它们的公倍数是6、12、18、24……后,提出“8是2和3的公倍数吗”这个问题,利用反例凸现公倍数的含义。
让学生明白8只是2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倍数的概念。
练习四第4题先在表格里分别写出4、5、6的倍数,再寻找4和5、5和6、4和6的公倍数,也有助于学生识别概念的外延。
3、运用数学概念,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例2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思路都出自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引发出来。
学生可能先分别写出6和9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由于倍数需一个一个地写,还要逐个逐个地比,所以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比较慢。
学生也可能在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只要依次想出9的倍数(即9×1、9×2、9×3……的积),逐一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操作比较方便。
尤其求两个较小数(不超过10)的最小公倍数时,更能显出这种方法的优点。
当然,在6的倍数里找9的倍数,也是一种方法,但没有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快捷。
教材安排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方法,首先是理解各种方法的共同点,都在寻找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而且是尽量小的那个数。
然后是理解各种方法的个性特点,从中作出自己的选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