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_走进陶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陶艺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陶艺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时:2课时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陶艺制作的材料、工具和技巧。
3. 陶艺创作的步骤和要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陶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二、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介绍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学生了解陶艺的制作材料、工具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创作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二、深化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陶艺创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进行陶艺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完善(10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陶艺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品质量。
四、总结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陶艺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陶艺创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陶艺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陶艺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线教师,我有幸参与陶艺教学实践,现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二、教学实践回顾1. 教学目标在陶艺教学实践中,我主要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陶艺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陶艺文化。
2. 教学方法在陶艺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向学生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历史和发展。
(2)示范法:亲自示范陶艺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陶艺制作技巧。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4)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陶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学内容在陶艺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授以下内容:(1)陶艺的基本知识:陶土的种类、特性、陶艺制作工具等。
(2)陶艺的基本技能: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技巧等。
(3)陶艺作品欣赏:欣赏国内外优秀的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陶艺教学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实践操作,这充分证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教学方法需要改进:(1)讲授法:在讲授陶艺知识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知识。
(2)示范法:在示范陶艺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讲解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
(4)讨论法: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教学内容的优化在陶艺教学内容方面,我认为以下方面需要优化:(1)增加陶艺作品的多样性:在教授陶艺制作过程中,可以增加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作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初中美术_【课堂实录】陶艺的成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陶艺的成型》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是本册第三单元《土与火的艺术》的活动二——探索与实践,学生通过了解陶艺创作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亲自动手实践,并试着创作有着独特风格的陶艺作品,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创作的快乐。
在体验陶艺创作乐趣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
陶艺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其种类不断发生着变化,显示出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审美追求。
因此,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提供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力求拓展思路,启发创作灵感,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制陶方法和技巧技能,同时强调陶艺制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参考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可以大胆尝试创新,在创作的快乐中领会陶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增加对陶瓷艺术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陶艺的成型》为鲁教版初三美术上册第三单元《土与火的艺术》的活动二——探索与实践,,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主要是通过欣赏陶艺作品,感受陶瓷艺术的独特之美;通过学习陶艺制作技法,掌握多种制陶技法并进行实践;通过观察与交流,对陶瓷制品进行评价;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陶艺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相结合的艺术,陶艺学习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空间,施展才能。
三、学情分析尽管陶瓷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制作方法并不普及,包括他的种类与历史,学生可能是一知半解,本课可以通过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相关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相关的造型艺术知识和创作方法。
学生对此内容接触很少,造型能力有限,在学生创作之前,给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陶艺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展创作思路,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利用不同媒材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表现自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创造出新的成就。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2)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陶艺成型的基本技法,并尝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初中美术_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7课《走进陶瓷世界》
适用年级
八年级
使用人
主备人
审核人
计划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
标
分
析
本课属于设计生活领域同时兼顾欣赏评述领域,陶瓷属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教材内容可以很好地兼顾三维目标。
介绍元青花,《鬼谷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激发学生爱国情绪。
1
教
学
反
思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与运用比较到位,教学中是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练习的,今后可以尝试使用陶艺,并多增加些课时,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兴趣
课题名称:
第7课《走进陶瓷世界》
适用年级
八年级
使用人
主备人
审核人
计划课时
审核人
计划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陶瓷的一般知识,了解陶瓷的艺术造型、图案特点。
2使学生了解并尝试现代陶艺的设计制作过程。
3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重点
学生学会从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陶瓷文化,了解陶瓷制作流程,陶瓷的社会功能,和造型装饰特点。
图案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设计图案,对瓶子的外形进行分析、寻找更好表现瓶子外型特点的形象素材,寻找创作的灵感。我们今天要设计一幅关于设计陶瓷的图案设计的绘画作品。
①题材:在陶瓷的装饰中,
装饰的原则在于有美好的寓意,比如谐音的“蝙蝠—福”、“鹿—禄”、“桃子—寿”、“喜鹊—禧”、“羊—祥”,联想的有连年有余、松鹤延年、福寿双全、牡丹—富贵,瓶口使用二方连续图案…诸如此类的装饰方法,这是极具我们东方文化魅力的一个亮点。利用课外和课上收集的资料,完成草图。
初中美术_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陶瓷世界教案一、引入新课:聆听陶笛音,欣赏陶瓷图片走进陶瓷世界二、讲授新内容:1、China与china的区别2、陶瓷的定义①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混炼、成型和煅烧的制品叫做陶瓷。
②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3、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大声讨论)小组讨论回答:结合课本和桌上的器皿从材料、烧制温度、触感、敲击声音几方面来研究。
4、通过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先有陶器还是先有瓷器?5、陶瓷的发展老师介绍陶瓷的发展史。
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烧制粘土,烧制出了陶器,而我国早在公元前8000——2000年前就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陶瓷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出现了陶器)——商代(釉陶的出现是陶到瓷的过渡)——东汉时期(开始烧制瓷器)——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已经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钧、汝、官、定、哥五大名窑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瓷器从制坯—装饰—施釉—烧制技术上超越了前代)——至今(中国陶瓷业兴盛不衰)。
6、宋代瓷器官窑:五大名窑:筠汝官定哥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①_x0001_五大名窑视频欣赏了解五大名窑瓷器特点②钧窑玫瑰紫釉盆拖赏析(学生回答)名字分析:器型分析:釉色分析:名字分析:造型分析:釉色分析:作品影响:7、瓷中神话——青花瓷①图片欣赏青花瓷青花瓷在瓷器发展中的作用②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赏析(小组合作互评,学生回答)名字分析:瓶体分析:梅瓶由来:梅瓶经历:装饰故事:三、教师总结,学生齐颂《窑火凝珍》结束本课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欣赏。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本节侧重对陶瓷文化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瓷器美的感知力。
走进陶瓷世界教材分析《走进陶瓷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赣美版)中学八年级下册第7课,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初中美术_【课堂实录】陶艺的成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陶艺的成型》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是本册第三单元《土与火的艺术》的活动二——探索与实践,学生通过了解陶艺创作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亲自动手实践,并试着创作有着独特风格的陶艺作品,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创作的快乐。
在体验陶艺创作乐趣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
陶艺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其种类不断发生着变化,显示出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审美追求。
因此,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提供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力求拓展思路,启发创作灵感,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制陶方法和技巧技能,同时强调陶艺制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参考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可以大胆尝试创新,在创作的快乐中领会陶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增加对陶瓷艺术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陶艺的成型》为鲁教版初三美术上册第三单元《土与火的艺术》的活动二——探索与实践,,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主要是通过欣赏陶艺作品,感受陶瓷艺术的独特之美;通过学习陶艺制作技法,掌握多种制陶技法并进行实践;通过观察与交流,对陶瓷制品进行评价;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陶艺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相结合的艺术,陶艺学习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空间,施展才能。
三、学情分析尽管陶瓷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制作方法并不普及,包括他的种类与历史,学生可能是一知半解,本课可以通过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相关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相关的造型艺术知识和创作方法。
学生对此内容接触很少,造型能力有限,在学生创作之前,给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陶艺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展创作思路,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利用不同媒材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表现自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创造出新的成就。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2)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陶艺成型的基本技法,并尝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艺术教案陶艺教学反思
艺术教案陶艺教学反思
近期,我在一所中学担任美术教师,负责教授陶艺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案以及教学方法,总结出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意识到我的教案在内容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过于关注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陶艺作为一门艺术,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而不仅仅是教授一些基本的技巧。
因此,我决定在教案中增加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及一些创作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陶艺的艺术性和表达方式。
其次,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陶艺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艺术,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和塑造作品。
然而,我在教学中常常急于求成,过早地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
这种做法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还会让他们产生焦虑和压力。
因此,我打算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他们的创作思路和节奏。
最后,我认识到在教学环节中缺乏足够的互动和交流。
陶艺是一门需要实践和感受的艺术,仅仅通过板书和讲解是无法完全传达给学生的。
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从而提升对陶艺的理解和兴趣。
通过这次陶艺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并增加互动和交流的环节,以提升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陶艺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陶艺的历史、种类和基本工艺流程。
- 掌握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如揉泥、塑形、修整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陶艺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初中二年级学生,共计8课时。
三、教学环境1. 教学场地:陶艺室2. 教学工具:陶泥、陶轮、模具、刀具、刮刀、颜料、画笔等3. 教学资源:陶艺教材、视频、图片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陶艺基础知识1. 导入:- 以提问方式引入,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陶艺吗?它有哪些种类?” - 展示陶艺作品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介绍陶艺的历史、种类、基本工艺流程等。
-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陶艺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陶艺的认识和看法。
- 教师示范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泥、塑形、修整等。
4. 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补充。
第二课时:陶泥准备与揉泥1. 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如何准备陶泥?”2. 讲授新课:- 介绍陶泥的种类、特性、准备方法等。
- 讲解揉泥的技巧,如揉泥的顺序、力度等。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陶泥准备和揉泥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 总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揉泥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第三课时:陶艺塑形1. 导入:- 提问:“如何进行陶艺塑形?”2. 讲授新课:- 介绍陶艺塑形的方法,如捏塑、拉坯等。
- 讲解不同塑形技巧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塑形练习,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总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第四课时:陶艺修整1. 导入:- 提问:“如何修整陶艺作品?”2. 讲授新课:- 介绍陶艺修整的工具和方法,如刮刀、刀具等。
初中综合实践_走进陶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表学科组:综合实践授课年级:初一学校:主备教师姓名:章节名称《走进陶艺》计划学时 3学习内容分析中国的陶文化博大精深,制作陶艺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泥条盘筑法是最基础的陶艺制作方法,搓好泥条刷好泥浆下重上轻是其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会慢慢熟练,并由此走进陶艺,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学生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既有动脑的设计构思,又有动手创作的过程,学生将会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无限乐趣。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基本掌握最简单的陶艺创作法,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它的艺术欣赏水平;3.提高学生互助合作以及言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艺的方法及要点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泥盘条筑法制作一件完美的陶艺作品解决措施在活动了中解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思路依据的理论教法导航:情景教学法、比较法、讨论点拨法等。
学法导航:讨论交流法、合作交流法、分组汇报法、参与法等。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恰到好处的使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践交流《走进陶艺》学情分析在实践中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在学校去年开始的陶艺社团活动中,部分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陶艺作品并跟随父母在大的商场进行过较浅显的尝试,因此,《走进陶艺》活动的实施能较好地达到通过学生的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与动脑的能力的活动目的。
《走进陶艺》效果分析《走进陶艺》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主题。
在第一课时的活动中我先用视频激发了学生对陶瓷乃至陶艺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将提前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其它同学,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目的。
从找一名学生演示搓泥条到教师示范再到全班学生再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泥条盘筑法的重点部分的掌握,学生看制作陶艺的视频清晰了做陶艺的步骤,并进一步引发了亲自动手制作陶艺作品的兴趣,此时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观看了几件比较精美的陶艺作品,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蠢蠢欲动。
初中美术_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陶瓷的基本知识,了解陶瓷的器型、纹饰特点,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陶瓷品种,熟悉陶瓷的基本制作工序,感受陶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掌握实用性陶瓷的设计制作。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相关知识、陶瓷的基本知识和陶瓷纹样的绘制,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难点:让学生把自己对中国陶瓷的感受与审美内化为一种品味,用设计绘制图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教师唱歌。
2、欣赏结束,交流发现、出示课题。
师:从歌词中听到什么?生:青花瓷师:那你了解它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瓷器(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3、板书:走进陶瓷世界。
2【讲授】讨论中归纳,观赏中学习。
1、介绍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从陶瓷的发展史来看,先有陶后有瓷,虽然都是用泥土烧制而成,但两者质地有很大不同。
(学生观察桌面上的陶器和瓷器。
)师:同学们观察桌面两件陶瓷,你能分辨出哪件是陶器、哪件是瓷器吗?学生通过看、摸、敲等方法,寻找它们的不同之处。
生:通过什么方法辨别师讲解陶和瓷的区别2、扩展讲解窑炉的发展柴垛→柴窑→瓦斯窑→电窑总结:更加简便化,绿色化。
3.欣赏视频,了解“瓷都”景德镇以及英文china的含义4.教师讲解陶瓷的制作流程采炼泥土→制坯→画彩→施釉→焙烧→釉下彩瓷同学们翻看课本,找出其他的制作流程并说明。
采炼泥土→制坯→上釉→第一次烧制→彩绘→第二次烧制→釉上彩采炼泥土→制坯→画坯→上釉→第一次烧制→彩绘→第二次烧制→斗彩5. 宋代于清代陶瓷对比,得出清代多了美丽的陶瓷纹饰观察这些纹饰有着怎样的特点吗?颜色:单色多色题材:山水纹饰人物纹饰吉祥纹饰现代纹饰器型:将军罐天球瓶梅瓶6.赏析《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赏析学生作品7、教师示范,激发表现欲。
高中美术_生活蕴美书画寄情——走进陶艺教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教学设计解。
五、反思提高(保护美、传承美、发展美、创新美)教师:城市在发展、经济在繁荣、科技在进步,有时对民间艺术却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如何留住那些即将“绝迹”的绝技呢?学生解读漫画的意思: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小手拉大手,团结一致,一代一代的共同保护、传承、发展、创新我们的民间艺术吧!学生看画谈感想。
回答:我们要“保护美、传承美,发展美、创新美”。
(情感的升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心,提高他们对民间艺术传承的紧迫感!)齐读对联:对民间艺术,我们要“保护、传承、发展、创新!”PPT图片、文字拓展延伸——探寻家乡美:教师:“为什么我的眼里总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学生看家乡图片,听歌曲《多情的土PPT、歌曲音频、体现家乡美的图片学生情况分析枣庄十八中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开始,是初中学习的延续,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受思维方式的变化,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
他们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美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习陶艺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他们对陶艺方面的知识学习并不多,再者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是需要老师们引导的高中的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对生活的空间不断扩大,对人生、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陶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融入社会的平台。
在当代社会中,玩陶已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在闲暇时光走进陶吧体味泥性,追忆儿时的童趣。
现代陶艺是使人类精神生活产生愉悦和满足感的一个内容和部分,它可以引导人们特别是身心都在发展中的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分组讨论交流、创作陶艺作品,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走进陶艺教室》教学效果分析我在走进陶艺教室这节课的导入、探究解疑、自主合作、课堂作业、评价等环节充分利用了PPT课件、投影仪、视频截屏、音频截取其中一段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
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陶瓷世界》教案及教学反思
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陶瓷世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瓷史与文化背景•掌握陶瓷的色彩语言和构图原则•掌握陶瓷的创作方法和工具2. 过程与方法•多元化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相关文化•实物展示、模范演示、师生互动、调查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瓷的艺术品位与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对陶瓷创作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品质•培养学生注重个性创作,自我表现,尊重并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集体协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分类和发展史教学目标•了解陶瓷器的分类•了解陶瓷的发展史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发展史•掌握陶瓷器的分类教学难点•掌握陶瓷工艺的制作方法•学习枯燥的历史为何对陶瓷的影响2. 陶瓷的艺术教学目标•掌握陶瓷颜色的使用•掌握构图与表现水平教学重点•掌握陶瓷颜色的使用规范•掌握构图表现的技巧教学难点•掌握如何运用色彩营造陶瓷艺术形象•在构图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3. 陶瓷的创作方法和工具教学目标•掌握陶瓷制作方法•掌握陶瓷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制陶的基本方法•掌握制陶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拟定制陶初步的想法和计划•必须细致地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几分钟的讲座,为学生介绍陶瓷的分类和发展史,以及陶瓷的艺术表现形式。
2. 展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PPT图片的使用,让学生看到不同样式的陶瓷器和其美感,同时引导学生识别色彩和构图。
3. 互动法通过陶瓷模范制作或工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感受创作的乐趣与挑战。
同时,讲师也要与学生互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生动性,又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 课堂讨论法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制陶工艺的时候,还应该跟学生一起探讨陶瓷的制作过程、制陶想法以及创作思路等相关问题。
探讨中教师应该及时引导,促进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反思针对本次陶瓷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陶艺课教学反思---谈论
陶艺课教学反思---谈论引言概述:陶艺课作为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对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培养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陶艺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讨论。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明确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在陶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基本的陶艺技巧,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陶艺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掌握陶艺的基本技巧,提高手工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1.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陶艺课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例如在制作大型陶艺作品时。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2.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陶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陶艺的技巧和知识。
2.2个性化的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指导。
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赋予他们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匡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陶艺才干。
2.3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索陶艺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索。
通过开展创作活动和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技术和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资源的利用3.1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和材料在陶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和材料。
例如,可以利用陶艺轮、窑炉等设备,提供各种陶土和釉料等材料,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和创作。
3.2拓宽教学资源的渠道除了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我们还可以拓宽教学资源的渠道。
初中美术教学的陶艺实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美术教学的陶艺实践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的陶艺实践摘要:陶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文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陶艺实践,以期为同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陶艺实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陶艺,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将陶艺引入初中美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陶艺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类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在陶艺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索陶艺创作的新方法、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2.实践性教学:陶艺教学应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陶艺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分组合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在陶艺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陶艺教学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陶艺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特点和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基本技巧教学:教师示范陶艺基本技巧,如拉坯、捏塑、修坯等,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技巧。
4.创作实践:教师给予学生创作主题,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进行陶艺创作。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5.作品评价与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评价和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陶艺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陶艺课教学反思---谈论
陶艺课教学反思---谈论引言概述:陶艺课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手工技巧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反思的地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陶艺课教学的反思,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艺术素质。
一、课程设置1.1 缺乏系统性在陶艺课教学中,我们发现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这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混乱和学生的学习困惑。
1.2 缺乏多样性陶艺课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的设计。
这使得学生缺乏对不同陶艺形式的了解和体验,限制了他们的创作发展。
1.3 缺乏实践环节陶艺课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缺乏对陶艺技巧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影响了他们的技能培养。
二、教学方法2.1 缺乏启示式教学陶艺课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启示式教学的应用。
这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 缺乏个性化指导在陶艺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够,缺乏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有限,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2.3 缺乏互动交流陶艺课教学中,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够,缺乏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氛围。
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艺术创作的激发。
三、教学资源3.1 缺乏实验设备陶艺课教学中,实验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这给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创作提供了一定的障碍。
3.2 缺乏教学材料在陶艺课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准备不足,无法提供学生所需的参考和学习资料。
这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3.3 缺乏艺术展示平台陶艺作品的展示平台有限,学生创作的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地展示和分享。
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四、评价方式4.1 缺乏综合评价在陶艺课教学中,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作品的成品质量,忽略了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4.2 缺乏个性化评价陶艺课教学中,评价缺乏对学生个性和特点的关注,无法充分发现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走进魅力陶艺世界课后反思
走进魅力陶艺世界课后反思
(走进陶瓷世界)是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观赏和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兴趣、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和在观赏中使学生阔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而我主要通过启发和引导发学生认识了解制作雕塑品的方法,应用各种捏泥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一些人物、动物、卡通等形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本节课教学设计里环节修改几次,总的体会几点:
1、学习材料选择可以自由选择,选择最实惠最便利可塑性强的材料制作。
其实制作雕塑品除了泥巴,就是最常见橡皮泥,但是费用高,不得不因人而异选择不同材料米制作,这样制作出作品形式多样,有个班学生就利用面粉米制作,即省钱又干净
2、制定作业题目有时不能太宽泛,不然让学生莫不到方向,或者乱做一些小型玩意,如蛋糕、菜、花等,没有意义。
所以要缩小题目范围并加以详细示范指导。
3、在制作雕塑品时候,多鼓舞学生,并制造一些轻松话语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让他们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制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本节课还有许多缺乏之处:
1、由于图片局限,也没能加深学生对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艺术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
2、没能让学生充分融入主观感情去认识雕塑品。
3、没能很好拓展教学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做装饰。
但总体来说到达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展示作品也各具特色。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_土与火的艺术——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土与火的艺术——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瓷艺术相关知识、学习陶瓷技艺、感受陶瓷创作的过程与乐趣、制作陶瓷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基地参观、技能学习、调查访问、整理归纳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及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中国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爱国热情,传承中华传统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来体会和了解中国的陶瓷艺术。
教学难点:各实践活动小组的实践活动,例如:活动计划、活动过程、活动成果等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组织学生参观心智乐享陶艺学校时应注意的事项。
2.准备相关资料、工具材料。
3.与学校领导沟通,与心智乐享陶艺学校取得联系,并协调学生实地参观学习事宜。
聘请陶艺学校的江益老师和章霖浩老师为我们的校外指导教师。
4.做好安全预案,对全体学生进行活动安全教育。
学生准备:1.小组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2.准备好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活动记录本等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交流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陶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内涵深厚。
陶艺更是一门想象力和创造力相结合的艺术。
并简要概括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展示师生实践活动时的部分剪影,引发各组同学交流。
(二)成果展示1、漫谈陶瓷史话溯源组的同学首先登场,他们汇报的主题是漫谈陶瓷史话。
(1)用视频、幻灯片向同学们由简入繁、由浅入深、详略得当地梳理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承继变化。
(2)同学们交流了收集的泥与火的传说,例如唐三彩让同学们惊叹陶瓷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价值。
风韵组为我们汇报的内容是2、陶瓷风韵(1)同学们通过展示陶瓷图片、播放视频,引领同学们感受陶瓷的造型美、釉色美、图案美、意韵美。
(2)举行陶瓷拍卖会。
风韵组的组长模拟陶瓷拍卖会,用三件陶瓷艺术品和同学们再一次探讨陶瓷的风韵。
走进陶艺综合实践教案
走进陶艺综合实践教案教案标题:走进陶艺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
2.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学习陶艺的基本技巧,如捏、拉、压、刻等。
4. 制作陶艺作品,如花瓶、碗、盘等。
5. 进行陶艺作品的装饰和上釉。
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陶艺的魅力和重要性。
- 引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约15分钟)- 介绍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起源和发展。
- 介绍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陶轮、陶土、刀具等。
- 讲解陶艺的基本技巧,如捏、拉、压、刻等。
3. 示范与实践(约30分钟)- 进行陶艺技巧的示范,让学生观摩老师的操作。
- 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陶艺的基本实践练习。
- 老师逐个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操作错误,帮助他们掌握技巧。
4. 创作与装饰(约3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制作陶艺作品。
- 学生可以选择制作花瓶、碗、盘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 学生可以使用陶艺工具和材料进行作品的装饰和雕刻。
5. 上釉与评价(约20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上釉处理,增加作品的光泽和美感。
-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展示(约10分钟)- 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 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陶艺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包括技巧运用、创意表达和装饰效果。
3. 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同伴评价,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
陶艺教学反思
陶艺教学反思陶艺教学反思1本节教学内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相关知识,通过欣赏,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审美,知道陶艺制作的不同材料工具和一般制作工序,并重点学习陶艺手工成型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技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本节课师生配合相当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于制陶场地的限制,学生用的泥只是彩泥和橡皮泥而已,因此学生的作业大都数选择了捏塑成型法和泥条成型法,值得庆幸的是学生作业稚拙、可爱、生动。
完成了我的目标:让孩子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泥土的芳香,体验创造的成功感、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内容;同时尝试通过陶艺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敏感性,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积极性;将陶艺与其他领域自然地、有机地联系融合在一起,推动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陶艺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实际有机地将基础陶艺教育与现实生活与现代审美需求、新的理念结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美术教师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固陋就简,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在教学活动中还以学生为本,立足于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拓展思维广度,以学生在审美中提升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学会鉴赏他人作品。
同时,因时因地因人、因个性特长施以教导,形成了严谨又和谐的独特教风和学风。
玩泥巴,是每一个农村孩子都经历过的事,他们在幼年的时候就用自身的双手制作一些自身喜爱的物品,对泥土有特殊的感情,因此泥塑课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课。
现状分析1.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精致典雅,校园内部格局合理、精致,教育教学设备齐全先进(专职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并配有专门的陶艺教室与烧制间)。
2.学校领导支持,艺术组思想统一,教师群体年富力强,有干劲。
3.家长、教师、学生普遍支持和参与。
学生非常关心学校陶艺特色的创建,渴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陶艺的技法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4.陶艺教学改革初见成效:1)“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研究也初显规模,孩子总喜欢表现自身,让别人关注自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表
学科组:综合实践授课年级:初一学校:主备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走进陶艺》计划学时 3
学习内容分析
中国的陶文化博大精深,制作陶艺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泥条盘筑法是最基础的陶艺制作方法,搓好泥条刷好泥浆下重上轻是其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会慢慢熟练,并由此走进陶艺,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习者分
析
学生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既有动脑的设计构思,又有动手创作的过程,学生将会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无限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基本掌握最简单的陶艺创作法,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它的艺术欣赏水平;
3.提高学生互助合作以及言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艺的方法及要点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掌握泥盘条筑法制作一件完美的陶艺作品
解决措施在活动了中解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依据的理
论教法导航:情景教学法、比较法、讨论点拨法等。
学法导航:讨论交流法、合作交流法、分组汇报法、参与法等。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恰到好处的使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践
交流
《走进陶艺》学情分析
在实践中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在学校去年开始的陶艺社团活动中,部分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陶艺作品并跟随父母在大的商场进行过较浅显的尝试,因此,《走进陶艺》活动的实施能较好地达到通过学生的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动
手与动脑的能力的活动目的。
《走进陶艺》效果分析
《走进陶艺》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主题。
在第一课时的活动中我先用视频激发了学生对陶瓷乃至陶艺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将提前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其它同学,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目的。
从找一名学生演示搓泥条到教师示范再到全班学生再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泥条盘筑法的重点部分的掌握,学生看制作陶艺的视频清晰了做陶艺的步骤,并进一步引发了亲自动手制作陶艺作品的兴趣,此时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观看了几件比较精美的陶艺作品,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蠢蠢欲动。
在经过初步商讨分工之后,学生们投入制作中,并在交流合作反思中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最后在评价环节,学生们通过反思进一步明确了用泥条盘筑法做陶艺的重点以及难点,并给予同伴很好的鼓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整堂课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走进陶艺》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规定,三到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
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材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
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了2-3个主题活动,单元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
注意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走进陶艺》是第五单元第2课。
本单元三个主题都属劳动与技术教育范畴,旨在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走进陶艺》可分为三课时,我执教的这节课属于第一课时,通过学习泥条盘筑法制作简单陶艺作品来激发学生研究陶艺走进陶艺的兴趣。
在对教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参照综合实践总体要求:活动目标的设置要使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要着眼于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
训练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等。
《走进陶艺》课前预习
一、分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陶艺的相关知识,如陶艺的历史,制作陶艺的工具
做陶泥的原料,陶艺的简单制作方法等
二、提前了解一下泥条盘筑法制作陶艺作品的相关步骤
《走进陶艺》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走进陶艺》的第一课时。
反思这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
尤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
我在本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
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
3. 留白还要艺术化。
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走进陶艺》课标分析
《走进陶艺》是七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主题活动。
它强调自主、突出开放、关注生成。
一、依据课标明确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
基本掌握最简单的陶艺制作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互助合作以及言语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依据课标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走进陶艺》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重点: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艺作品的步骤和要点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一件精美的陶艺作品。
三、依据课标选择教法和学法
1.合作交流法:综合实践强调学生间、师生间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本课主题活动因为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较快的完成一件简单的作品,因此合作交流法在本课中是最重要的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观看瓷文化等的视频,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成为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分组汇报法。
新的综合实践的理念是:注重培养自主活动的选择与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贯彻这一思想,同时有效地突破难点,我设计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分组汇报,让学生在交流和汇报的过程中充分反思、总结实践经验、培养创新精神。
四、依据课标选择活动手段
1. 视频、与活动相关的作品图片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依据课标确定活动过程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交流,主动参与活动,亲自动手,培养能力。
整个活动过程主要是以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