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环节改革创新论文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教学 现 场 情 况 灵活 采 用 启 发式 、 论式 、 讨 研
究 式 等 生 动 活 泼 的教 学 方 法 。 教 学 手 段 在 课件教学 , 教学 更 直 观 , 增 大 了课 堂教 学 并
还 引 导 学 生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题 , 提 2. 加强 实验 动手 能 力的培 养 2 高 了 其 理 论 联 系实 际 ,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分
践性 很 强 的 课 程 , 验 与 实践 课 的 重 要 性 教 师 指 导 下 , 行 探 索 性 实 验 , 果 会 更 实 进 效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实 践 操 作 性 强 , 过 改 通 尤 为 突 出 , 要 求 学 生 用 已 掌 握 的 基 本 理 好 。 如 : 养 基 不 同 , 物 生 长 效 果 也 不 变传 统 的 教 学模 式 , 它 例 培 植 更新 了教 学 理 念 、 法 方
教 尤其 是 注 重 了学 生 动手 能 力 的 培 论知 识 和 基 本 实 验技 能完 成 较 为 复杂 的 专 同 。 师 在 教 学 中并 不 直 接 将 这 些 实 验 技 和 手 段 , 业 技 术 试 验 。 以 往 教 学 中 , 在 着 重 理 巧 或 方 法 告 诉 学 生 , 是 指 导 学 生 根 据 所 养 , 同 学 们 可 以 在 短 短 一 个 学 期 内 受 到 在 存 而 使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的改进
3 盐 溶 液 母 液 配 制 。 MS 方 中 的 铁 盐 是 . 铁 配 E T 螯合铁 ,是 由硫 酸亚铁 ( eO ・ HO)与 乙 DA FS 7 乏胺 四 乙酸钠 ( a一E T 2 , N 々 D A・ HO)螯合而 成 。如 果 配制螯合 铁时 ( e 0与N : D A)没有 完全 F —s a 一E T 螯合 ,此 时放 入 冰箱保 存 由于 温度 降低 ,F S e O与 N 一E T 就会结 晶析 出 。为 了不 出现结 晶现 象 , DA 分别称 取硫酸 亚铁与 乙三胺 四乙酸钠置 于烧杯 中加
会 遇 到一 些 问题 ,这 些 问题 可 能会 导 致 实 验 的失
溶解 ,即使 通过加热 也无法解 决 问题 。解决 的方法 是在 室温下 用蒸馏水 分别溶解 微量元 素药 品 ,然后 再依 次混合 在一起放 人冰箱保 存 ,用 前摇匀母 液 。 同时考虑到微量元素的用量极微 ,通常配制成 10 0 倍 的母 液 l0 ml 如配 制 l0 m 培养 基 ,只需用 移液 O0 例 O0 l
只需取 lO l O m 大量元素母液 。
2 . 微量元素母液配制。在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常
常出现加入钼酸钠 ( aM O ・ HO) ,钼酸钠难 N 2o 2 , 后
( )培养基的灭茵 二 高压 蒸气 灭菌 的操 作技 术是植 物组 织培养 实验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s i st r u h s in i c rs ac t g ae n ar n i ge p r n e c i gc n e t , o t zn e e a n t n me h d , t et a h k ̄ h o g ce t e e r h i e rt d i ra gn x e me tta h n o t n s p i i g t x mi ai t o s h e c — i f n i mi h o
Ab t a t T e r fr t n o h x e i n e c ig o l n is e C hu r sd s u s d b s d o h e u s o u t ain o - s r c : h eo mai n t e e p r o me t a h n n P a t s u u e ic se a e n t e r q e t n c l v t f n t T wa i o i n v t e mu t l n p le ae td p o l .By p r ci g l a i g p n i ls o e e p r n e c i g a d a p n i g c n e t o o ai , v l p e a d a p id tl ne p e i e e f t e dn r c p e f h x e me t a h n n p e d n o t ns f e n i t i t t e o r t e s i s rf r i g t e e p rme t y t m n p i zn x rme t o t n s r i ig a d a v n ig t e i n v t e h p ai k l , eo n h x e i n a s se a d o t e v l m l miig e p i n a c n e t ,tan n n d a cn h n o ai e l v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评价体系有所欠缺,该课程成绩的评分标准主要是根
据考勤、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
而学生提交课后作业上大部分内容是直接抄写教材内容,期末考试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能通
过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直接体现出来。
此外,尽管部分教师将实践/实验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但往往在期末考核中的占比较低,这使得学生对在田间、实验室开展的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极为有限,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
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高原地区涉农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程,也是我国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巩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但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应用型技术人才依旧缺乏,这对于建设应用型高校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川民族学院等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因此,必须基于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成绩考核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
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
从而培养具备高原特色植物生产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的高水平人才,满足高原或涉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
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
3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3.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高原特色知识体系
作为农学专业的基础和主要课程之一,高原特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fPl tTis t e Te hno o y lg Dic so n pe i e a h ng I no a i n o an s ue Culur c s us i n o Ex rm ntTe c i n v to
.
Hu Ne g i g e 1 n b n ta .
2 1 “ 素、 养基 配制 ” . 激 培 内容 的引 导式 教学 激 素母 液
摘
要: 为提 高《 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 实验课 百度文库教 学效果 , 更好 地锻 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 强学生的创新思 维及 克服 困 增
难的决心 , 别从 实验 内容 、 学模式 两方 面进行 了改革 , 分 教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关键词 : 植物 组织培 养 ; 实验教 学; 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G 2 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7 3 (0 1 2 —1 1 0 0 7— 7 1 2 1 ) 1 8 — 2
K e o ds: a tts u u tr yw r Pln is e c lu e;Ex e i n e c i g; Re o ain p rme tta h n fr to m
高 等学校 是人 才培 养 的基 地 , 期 以来 , 校 学生 实 长 高 验 都是 “ 鸭式 ” 学 的延 伸 , 种 教 学 模 式 已 随着 高 校 填 教 这 教 育体 制改革 的深 入 及对 人 才培 养 的更 高要 求 被 人们 所 诟 病 。因此 , 富有 创新性 人才 已迫使从 事 高 校教 育 的 培养 教师对 所传 授 的课 程进行 积极 地探 索与改 革 。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验 技 术 性 较强 的学 科之 一 。嘲 求 学 生运 用 已掌 要 握 的基 本 理论 知 识 和基 本 实 验技 能 , 完成 较 为 复 杂 的专 业 技 术 实验 , 实 验 教学 是 该课 程 教 学 的 中 心 其
育 种 学 、 子 生物 学 、 因 工程 等 关 系 密切 f 它 是 分 基 l 1 , 在 科学 实 验 和 生产 实 践 中发 展起 来 的新 型学 科 。 是
人 才 培 养 尤 其 是 具 有 创 新 能 力 的 人 才 培 养 离 不 开实验 室 , 实验 教学 的改革 与 创新 是 创新 型和 应
作 者 简 介 : 志兵 (9 0 , 徽 无 为 人 , 山学 院 生命 与 环 境 科 学学 院 讲 师 , 究 方 向 为 植 物 栽 培 和 遗 传 育种 。 万 1 8 一)安 黄 研
・
1 8 3・
黄 山学院 学报
21 0 2丘
需要 , 倡 自主性 、 提 开放 性 实验 教学 , 挥 学 生 自主 发 学 习的个性 , 伸 学 习的时 间和空 间 。 延 改革 是为 了 突 出以 学生 为 主体 , 强调 个 性 化教 学 的新 观 念 。鼓 励 学生 自立实 验项 目 , 生 自主性 学 实 验 完成 较 好 时 , 免除 部 分 必做 实 验 ; 生 有 充分 学 使用设备 、 资源 的权 利 , 有 教 师 能 用 的 实 验 设 备 所 也 全部 对 学 生 开放 。鼓 励 学生 间 的互 助 , 利 于 问 有 题 解答 , 有利于 培 养学生 的 团队协 作精 神 。 更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师 拓 培 面 , 免 孤 陋 寡 闻 。 有 不 断 充 实 自我 、 避 只 完 验 方 案 , 生 一 起 对 方 案 进 行 分 析 讨 论 和 基 本 技 能 , 宽 学 生 的 思 维 方 式 , 养 学 生 的实 践 动 手 能 力 及 灵 活运 用 知 识 的 能 力和
行 设 计 实 验 并 实施 , 容 易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科 研 能 力 。 更
造 能 力 的 培 养 , 此 实验 教 学 改 革 势 在 必 特 有 树 种 宝 华 玉 兰 的 组 织 培 养 , 世 界 范 学 生 的 重视 , 分 低 能 的现 象 很 难 避 免 。 故 现 高 因
行。
围内 无 人 研 究 , 实 验 课 上 教 师指 导 下 , 在 让 此 把 学 生 的 实 验 成 绩 分 为 平 时 成 绩 、 验 实 学 生 自行设 计 培 养 基 的 配 方 、 素 比 例 、 激 浓 设 计 和 实 际 操 作 三 部 分 的 综 合 。 时 成 绩 平 度 等 进 行 阶 段性 实 验 。 学 生 自行 选 择 , 让 观 包 括 上 课 提 问 、 待 实 验 的态 度 和 实 验 报 对 动 学 生 的 兴趣 , 养 他 们 积 极 思 考 问题 和 选 择 的 实 验 形 式 和 实 验 设 计 内 容 的 合 理 培 性 。 验 操 作 包 括 培 养 基 的正 确 配 置 和 灭 实 菌 、 械 的 正 确 使 用 、 植 体 消 毒 、 菌 操 器 外 无 传 统 的 实 验 教 学 , 由 教 师 设 计 讲 述 作 。 均 实验 成 绩 占最 终 本 门课 程 成 绩 的 5 %。 O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之 一 , 优 良 品种 的 快 速 繁 殖 、 育 脱 毒 苗 木 、 行 突 变 体 筛 为 培 进 选 培 育 、 传 育 种 、 用 植 物 工 厂 化 生 产 、 质 资 源 保 存 和 植 遗 药 种 物 基 因 库 建 立 等 方 面 开 辟 了有 效 的新 途 径 。 目前 其 应 用 已经 渗 透 到 植 物 生 理 学 、 理 学 、 学 、 传 学 、 种 及 生 物 化 学 等 病 药 遗 育 各 个 研 究 领 域 ,也 成 为 现 代 植 物 生 物技 术 和 农 业 生 产 上 的 的 重 要 研 究 技 术 和 手段 之 一 。不 仅 如 此 , 物 组 织 培 养 在 农 业 、 植 林 业 、 业 和 医药 业 等 各 领 域 的 应 用 更 是 独 占鳌 头 , 人 类 带 工 给 来 了巨 大 的 经 济 效益 和社 会效 益 。 此 . 年 来 国 内各 农 林 院 因 近 校 的农 学 、 艺 、 学 和 综 合 性 院 校 、 范 院 校 的 生 物 和 生 物 园 林 师 技 术 等 本 、 科 专 业 都 相 继 开设 了植 物 组 织 培 养 课 程 [ ] 专 i 。植 - 2 物 组 织 培 养 是一 门 专 业 性 、操 作 性 和 实 践性 很 强 的 技 术 类 课 程 , 求 学 生 运 用 已掌 握 的基 本 理 论 知 识 和 基 本 实 验 技 能 , 要 完 成 较 为 复 杂 的专 业 技 术 实 验 , 以 , 实 验 教 学 是 该 课 程 教 学 所 其 的 中 心 和关 键 环 节 。 “] 河 池学 院位 于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 中部 偏 北 .是 河 池 市 唯 一 所综 合性 大学 ,0 3 升 格 为 本 科 , 学 与 生命 科 学 系 是 我 20年 化 院 最早 设立 的教 学 系 之 一 .近 几 年 来 生 物 教 研 室 一 直 在 探 索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使其生长发育 , 并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 共分为外 植体的选择 、 无菌体系的建立 、 外植体的分化及生根 四个关键步骤 , 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 程 ¨ 。在改进教学实验实 习方法 、 提高实验实习教
学 效 果 、 进 学生 熟练 掌握 组织 培养 技 术方 面 , 促 山东 农业 大 学林 学 院植物 组织 培养 实 验室进 行 了一些 有 益 的探 索 , 得 了一些 经验 。 取
植物组织 培养 教学实验实 习是一个 连续 的过 程, 如果不能有效建立无菌体系, 很难继续进行下一 步教学实验实习, 选择合适 的消毒剂 和外植体是教 学 实 验实 习亟待 解决 的 问题 。
13 难 于观 察到 激素 对植 物分 化形 态 的影响 .
植 物 分 化 的快 慢 受 植 物激 素 影 响较 大 , 经过 许 多实 验和很 长 一段 时 间才能 够观 察到 激素 对植 物分 化形 态 的影 响 , 这种 现 状 导 致 学 生无 法 观察 到这 一 分 化状 态 。
基金项 目: 山东农业大学教学 改革项 目( 09 。 20 )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 程 , 验实 习方 法 和效 果 直 接 影 响 到 学 生对 课 程 的 实
掌握 程度 。 因此根 据植 物组 织培 养实 验教 学大 纲 和
段祖安 :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实习指导书的内容 , 提前布置实验实习内容 , 让学生 进行预习 , 做到心中有数。每次实验时 , 将实验内容 书写于黑板上 , 重点介绍需掌握的实 习内容 和实习 方法 , 学生选 择 感兴 趣 的实 验 实 习材 料 。 自主 式 让 教学 实验 实 习方式 的转 变 , 调动 了学 生 的积极 性 , 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08201210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教研资助项目(YG 3)
作者简介琚淑明(2),女,河北沧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第23卷第2期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2月Vol.23No.2Jo ur 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 ology
FEB 12008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
琚淑明,徐德兰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精简了植物组织培养理论教学内容和课时数
量,相应增加了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课时数量。在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并紧密结合生产和科研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0704(2008)022*******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 ure )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成为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和医药业,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较有生命力的一门科学[1-5].因此《植物组织培养》成为生物学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奠定了较强的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了其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专业技术实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且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课时比例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难以真正掌握培养基配制、高压灭菌、无菌操作等组织培养实验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依据植物组织培养课实验技术性强的特点,从多方面改革实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新技术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新技术应用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是20 世纪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 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抗性生理、激素及器官发生与胚胎发生等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实验材料和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新技术应用。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新技术;应用
【Abstract 】plant tissue cultur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accomplishments for the study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hysiological resistance, hormone and organogenesis and embryogeny and provides many good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nd effective wa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Key words 】plant tissue; Training; Research progress;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植物组织培养学论文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级)
植物组织培养
题目:果树组培研究进展
学院:----学院
姓名:----
20--年--月
果树组培研究进展
摘要:
基于组培苗的植物微嫁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果树学的各项研究中。本文探讨了组培苗微嫁接技术在果树中的主要应用,以为今后的转基因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组织培养应用
生物技术在社会科技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组织培养技术则是生物技术的基本手段【1】。植物组织培养是对细胞、组织的生长、分化及器官形态建成的规律进行研究的手段,它有力地推动了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学、形态学和农林等各类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2】。主要作用在于保存和交换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周期,获得新基因型;促进幼胚发育,克服远缘杂交中的不亲和不育性等【3】
植物组织培养指用无菌方法使植物体的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人为提供的条件下生长和发育的所有培养技术的总称,也称之为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4】。近年来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在优良树种的快速繁育、种质保存和品种选育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培的理论基础。【5】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植物组培的简单过程如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植物组培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6】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论文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目前,生物技术正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而且在医学、农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环境保护各个领域显示出极大的生产潜力。作为生物技术有力手段的组织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组织培养在农林作物的脱毒快繁、突变诱发、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当前人类正面临淡水资源短缺的困难,同时土地沙荒化、盐渍化也对人类造成威胁.我国是属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除积极进行节用水,在农业上选育耐旱作物品种以及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之外,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繁殖固沙植物,筛选抗旱和抗盐的细胞突变体,以至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旱基因引入到禾谷类作物中,最终将会对干旱、半干旱及滩涂地区的开发利用产生极大影响.可喜的是,目前科学家们已做出积极努力,在渗透调节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
总之,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对我国农林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节所讲的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希望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以便为不久的将来应用生物技术在解决我国旱区的实际问题上,能有所启迪。
一、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化与器官建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因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
与母体一样的植株。这个概念虽然在本世纪初已经提出,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实践上并没做到,经过几十年来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细胞的全能性不但在理论上完全被证实,而且为组织培养在实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须经过几个步骤:
成熟细胞→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
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 《 植物组织培养 》实验室建设
本 院充 分认识 到植物组 织培养 实验 的重要性 ,为
培养 》的理论教学 内容进行删减;对 《 植物组织培养》
加 强实验 教学 ,本 院加大 了投 资力度 ,2 0 1 2 年 ,省示
实验 室进 行 了改建 ( 省示 范建设 资金和 中央财政 资金 范建设和 中央财 政支持作 物生产技 术专业 建设共投 资
。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 日趋深入和成熟,植物组
根据校企合作的企业上海大地、都江堰孙桥企业等单
织培养形成 了一套完善和丰 富的理论体系 ,成为一 门在 位对百度文库分院毕业生组培方面理论知识 的要求,教师适时地
理论指导下 的实践技术型、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培养 将 《 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内容进行 了删减,删减的内容 目标是夯实理论基础、熟练操作技能,以强化技术应用 主要有:愈伤组织培养、胚胎培养、花药和花粉培养、细 能力培养 为主线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 究 胞培养、原生质体和体细胞培养 ;重点讲授植物组织培养 能力 ,为社会培养从事实际生产的专 门化人才。 实验室的构建和操作技术、器官培养 、植物脱毒技术、常
近 几年来 ,随着校 企合作 的发展 ,本学 院与上海 见植物脱毒与陕繁技术、 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与管理。 大地 、都江堰 孙桥企 业等单位 合作 ,根据这些 企业对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自2000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几
年实践下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理论水平低、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
的需求。课程的现状使得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从2002年开始,我院一直致力于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如今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建设单位,在全国拥有较强的声誉。在学院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一直是重点工作之一,我们以此为契机,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现总结如下。
1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开展教学创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研究手段之一,其专业性、实践性很强。我们通过积极去周边组培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组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参考兄弟院校课程改革的经验,编写了植物组织培养的课程大纲。在大纲中规划设计了符合高职高专要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见表1)。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以大纲此为指导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合理的创新。首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项目教学法,屏弃了传统的“填鸭”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通过实施项目工作而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其次,在教学组织上采取两学期教学,增加的一学期对学生综合训练。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选题,写出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进度和预期结果等内容的开题报告,在—学期内独立完成实验。教师负责对学生全程进行指导和检查。第三,成立组培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很多学生对组培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在学生中成立了组培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参与组培活动。组培兴趣小组能做的事情很多,一方面可以将平时课堂实验继续深入下去,将组培技术的关键技能重复训练,从而达到技能熟练的目的。另一方面,组培兴趣小组还能积极参与到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中去,现在我们教师的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珍稀树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等课题均有学生参与。学生通过兴趣小组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
1 改进 植物 组织 培养 实 验教 学方 法 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 体系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是 实施 素质教育 的重要手段 ,也 是培养学生 实践 创新能力 的有 效途 径 。 植物组织培养》 《 是建立 在实验与观察基础上 的学科 。 学生
植物组织培养 实验课 缺乏好 的教 材 。除了理论课一些 基
文章 编 号 :0 7 82 (0 00 - 2 10 10 — 3 0 2 1 )5 0 2 — 1
Ac i ey e pl r h e c i g o l n is e c lu e e p rm e t tv l x o e t e t a h n fp a tts u u t r x e i n s
Ke y wor ds: a is ut r e e i e tlta h n t a hng rf r plnttsue c lu e;xp rm n a e c i g;e c i eom
植 物组 织 培 养 是 一 项 以 细 胞 全 能 性 为 理 论 基 础 的 无 性 繁
lb r t r s i ni c o g n z t n o o r e c ne t t sa l h a s i n i c e au t n s se w m mp a i o u t ai g t e a o aoy,c e t r a ia i fc u s o tn , e t b i ce t v l a i y t m, i e h s n c l v t i f o o s i f o s i n h b l i f t d ns n o a i . a i t so u e t a di n v t n ie s n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摘要分别从母液配制、培养基配制及接种等3个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环节提出了改革和创新,表明在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和改进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环节;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q9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39-0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不同类型的培养基(ms、white、n6、wpm等)以及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的开发和利用,该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在稀有资源的组织快繁、离体脱毒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给农业、工业、医药行业及园林园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催生了组培技术行业的出现和大批组培产业园艺公司的诞生[1]。
目前,生物技术得到蓬勃发展,作为其精髓的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农业领域。而作为其中的一个基本操作环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课程也在国内含有农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大学普遍开设。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组织培养室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有30多年历史。在一大批教师兢兢业业的授课、科研积累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课程得到飞速发展,除了对诸如蝴蝶兰、文心兰、石斛兰、甜叶菊、芦荟、矮牵牛、马铃薯、箭叶秋葵、油茶、丽格海棠等植物成功地进行离体快繁或脱毒外,在实验过程的诸多环节也
做出了有益的改革与创新。
1 母液配制环节的革新
1.1 微量元素母液配制精确配制
由于ms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用量极少,很多实验室所用的微量元素母液一般都将各元素扩大1 000倍进行配制。但即使经过扩大,其中的cuso4·5h2o和cocl2·6h2o仍然都仅需要0.025 g/l,万分之一天平难以准确地称量,遗传性实验室则将上述2种元素扩大10 000倍,即各称量0.25 g/l,一起定容至1 l的容量瓶中,后取100 ml与其他微量元素一起定容至1 l,则微量元素的各组成元素都为1 000倍。
1.2 新型铁盐试剂的引用
此前,铁盐的配制需要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硫酸亚铁充分加热螯合后使用,一旦螯合不充分,极易在短期内出现沉淀。而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可看成是上述2种无极元素的合成体,易溶于水,无需加热螯合的过程,简化了铁盐配制的程序。
1.3 激素母液的配制
激素是植物组织培养各环节所需要的重要因子,有的激素溶于乙醇或水,有的则溶解于酸、碱。因此,除了本身所带的酸、碱性外,其溶解试剂也会改变激素的酸碱度。为了减少溶解试剂所导致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后续培养基ph值调节的方便,一般将溶解激素的酸碱试剂(如1 mol/l hcl或naoh)的体积设定在1 ml之内。
2 培养基配制环节的革新
2.1 ph值调节
培养基的ph值会影响其硬度,过碱会使培养基变硬,不利于组培苗吸收营养;过酸则会使培养基变软,甚至不凝固,需要重新配制。因而,多数实验室通常会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培养基的酸碱度后予以调节。但国内生产的ph试纸精准度低,而ph计的使用则较繁琐。目前,实验室已摸索出一种方法,前提是保证溶解激素的酸或碱体积在1 ml之内。基于此,1 l培养基可用滴管(由橡皮乳头和尖嘴玻璃管组成)滴加10滴1 mol/l naoh即可,简化了ph
值调节的过程。
2.2 删除培养基配制的加热程序
培养基的加热主要是需要保证琼脂粉均匀地分配到各组培瓶内,而一旦培养基组别过多,则每组都需要加热,极大地耗费配制时间[2-3]。目前,实验室采用“边搅边倒”的方法,即将各母液成分、琼脂粉及糖混合,待其中的糖溶解于冷水后,将混合液充分搅拌,再用烧杯取500 ml的乳浊液,在倾倒至培养瓶的过程中,每隔3瓶搅拌1次,即可保证每个培养瓶的均匀分配。
2.3 使用组培瓶盖
长期以来,培养基分配完毕后,组培瓶需要借助线绳,将一定大小的耐高温塑料捆扎在盖口进行灭菌。灭菌完毕接种时,需要解开线绳,接种后又需要重新捆扎瓶口,故操作程序非常复杂且耗时。组培瓶盖的使用会极大地减少上述“捆扎—松开—再捆扎”的操作时间,只需“旋紧—松开—再旋紧”即可,提高了组培效率。
3 接种环节的革新
3.1 组培瓶、超净台和手的灭菌
以前组培瓶和超净台内部的灭菌需要用含有75%的棉球将组培
瓶外和超净台内部空间仔细擦拭,接种之前也需要先用棉球擦拭手,以减少手上携带的污染源。因而,需要准备75%酒精、棉球,该过程会耗费酒精和脱脂棉。经过革新,只需在超净台内放置组培瓶,瓶与瓶之间留少许空隙,用喷壶将75%乙醇通过细雾的形式喷向超净台内部空间,使超净台和其内部的组培瓶表面都附有75%乙醇,达到初步灭菌的效果。在接种之前,手的灭菌也采用正反面喷酒精的方法,稍待片刻,待酒精挥发后即可进行无菌操作,无需使用脱脂棉。
3.2 三套接种工具的循环
手术刀、剪刀和镊子是植物组织培养最常用的3件操作工具,为了减少等待的时间,可安排3套上述操作工具,其中1套用于接种操作,1套用于灭菌,1套用于冷却,循环使用[4-5]。
4 参考文献
[1] 王蒂.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赵俊萍.关于高中开展开放式组培条件探究实验的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27(5):35-36.
[3] 尚宏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
农业科学,2011(14):595-596.
[4] 朱小虎.植物组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黑龙
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110-111.
[5] 徐凌飞,屈锋敏,李春梅.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