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原理
2015硕士研究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并具有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熟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熟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掌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熟悉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了解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熟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了解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熟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理论依据及重大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了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思想;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熟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中国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期末
辩证法三大规律下列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矛盾普遍性的思想的有ABCA.“物生有两”B.“万物莫不有对”C.“耦之中又有偶”D“和实生物”E.“过犹不及”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更重视“和合”和统一,其表现是ABC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C“礼之用,和为贵。
”D“一分为二”E.“动非自外”质变的基本形式有CDA.局部性部分质变B.阶段性部分质变C.爆发式飞跃D.非爆发式飞跃E.结构形式的变化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会导致ACDEA.庸俗进化论B.庸俗唯物论C.激变论D.“左”的错误E.右的错误下列谚语能够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BCDE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掌握火候,当机立断C防微杜渐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E.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原理会导致CDA.激变论B.庸俗进化论C直线论D循环论E.均衡论新事物的胜利道路是曲折的,是因为ABCDEA.旧事物在开始时力量比较强大B.旧事物总要同新事物进行斗争C新事物本身有弱点、缺点或错误D.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E.新事物的力量由弱小到强大是一个发展过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BCD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E.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BE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E.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主要矛盾是CDEA.矛盾两方面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B.构成系统的主体要素C.在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D.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的矛盾E.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工作重心所要解决的矛盾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有ABCDE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B.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C.辩证否定的原理D.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的原理E.矛盾特殊性原理下列方法符合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的是BCDA.抓典型B.“欲擒故纵”C“将欲取之,必先与之”D.“为了前进而后退”E.“有备无患”辩证否定观的意义是ABCA.它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B.它要求对事物采取在肯定中进行否定,在否定中包含肯定的科学分析态度C它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D.它要求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E.它要求对旧事物绝对否定,对新事物绝对肯定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于它所适应的……BDA.人类文明程度B.社会阶级利益C. 社会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D.社会经济制度性质2、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统治阶级……CD A.掌握了国家宣传工具,B.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C.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在思想和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D.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思想和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ABCDA.人类社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BD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5、下列现象属于生产力要素的有……ABDA.工厂的技术员B.正在使用的车床C.未开垦的处女地D.胜利油田的地下石油6、下列哪些属于生产关系范畴……CD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7、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BCD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B.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然要相应变化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8、国家的实质是……BC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构B.阶级统治的工具C.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D.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9、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BCDA.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B.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采C. 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思想上层建筑D.二者都反映经济基础10、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ABCA.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B.社会存在的反映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D.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11、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ABCDA.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B.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C.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D.创新功能12、下列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有……ABCA.清真寺B.《红楼梦》C. 森林法D.农贸市场1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ABDA.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了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C.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D.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最终原因1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BDA.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B.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是形式C.经济基础是相对稳定的,上层建筑是易变的D.经济基础是物质关系,上层建筑是思想关系1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ABCA.人是社会的主体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C.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D.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16、在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CDA.二者在历史的作用上是等同的,二者共同创造历史B.前者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规律,后者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C.前者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后者对历史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D.前者需要后者,后者来自前者1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指……ABCD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18、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有……ACDA.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B.在社会发展中人人创造历史C.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D.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19、文化是指……ABDA.观念体系B.自然的人化C.纯粹的精神现象和一种符号D.人和社会的存在形式20、宗教是……ACDA.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B.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C.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D.一种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终将消灭认识论之第二讲:真理与价值1、在认识论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是……CDEA.认识是人对理念世界的“回忆”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认识是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E.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反复曲折发展的过程2、下列观点属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的是……ABCDA.孔子主张“生而知之”B.老子主张“不行而知”C.柏拉图主张知识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D.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E.洛克认为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BCDE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C.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D.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E.审美关系4、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ABCDEA.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B.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C.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D.否认了人正确反映世界的能力E.把未知和不可知混同5、下列思想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CEA.“生而知之”B.“不行而知”C“先行后知”D.“不虑而知”E.“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这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的在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阶段在线作业综述
单项选择题 ( 共 32 道题)收起1.(分)划分唯心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世界可否可知的问题B、世界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C、世界可否有一致性的问题D、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我的答案: D 此题得分:分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根源是()A、16 世纪欧洲想象社会主义思潮B、19 世纪初欧洲想象社会主义理论C、18 世纪法国唯心主义和无神论D、18 -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我的答案: D 此题得分:分3.(分)辩证唯心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我的答案: B 此题得分:分4.(分)规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A、永远不变的联系B、内在的、实质的、必然的、牢固的联系C、外面的可见的联系D、不断变化的联系我的答案: B 此题得分:分5.(分)在客观规律眼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能够创立规律B、人能够消灭规律C、人能够改变规律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我的答案: D 此题得分:分6.(分)否定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响,这种看法是()A、庸俗唯心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D、朴素唯心主义我的答案: B 此题得分:分7.(分)在实质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范“过”或“不及”,其要点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掌握事物的度我的答案: D 此题得分:分8.(分)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峙在于可否定可()A、必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其余B、必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C、否定是对旧的事物的战胜D、否定是包括必定的否定我的答案: D 此题得分:分9.(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A、矛盾的宽泛性决定的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D、矛盾的特别性决定我的答案: B 此题得分:分10. (分)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办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C、科学实验活动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我的答案: B 此题得分:分11. (分)绝对真理是指( )A、它的客观性B、它的永远性C、它的不变性D、它的终极性我的答案: A 此题得分:分12. (分)16 世纪末,伽利略经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 )A.时间的连续性B. 空间的三维性C.物质的客观性D. 时间的一维性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4、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A、整体是部分之和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C、整体决定部分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5、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A、两点论B、均衡论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人的智力为自然界立法B.自然界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现实基础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D.自然界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能力的改变8、“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C.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D.真理本身具有阶级性9、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10、商品交换的原则是()A公平原则B平等原则C等价原则D赢利原则1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正比12、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13、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保持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低速发展B、着重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迅速地索取自然资源C、反朴归真,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D、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15、关于国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B.国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C.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才存在的阶级现象D.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1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实物性B.可知性C.客观实在性D.运动的绝对性19.“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 )A.时间的连续性B. 空间的三维性C.物质的客观性D. 时间的一维性20.哲学上的二元论是()A.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B.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C.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D.主张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本原的哲学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2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23.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 )A.教育和惩罚 B.民主和专政C.对抗和非对抗 D.同一性和斗争性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5.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B.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D.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8、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A 事物的外部联系 B.事物的直接联系C 事物的主要联系 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9、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30、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客观真理 B.客观事实C.客观规律 D.社会实践3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中石油华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2年秋第1阶段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阶段在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科学理论B)投身社会实践C)了解实际情况D)制定周密计划参考答案:B2.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参考答案:D3.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B)头脑中自生的C)人在梦幻中产生的D)人脑对鬼神的反映参考答案:A4.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是阶级斗争的表现,但是造成的结果是改朝换代,这是因为()。
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B)地主阶级处在上升时期C)农民阶级过于散漫D)地主阶级过于强大参考答案:A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参考答案:D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观念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唯意志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D7.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参考答案:B8.关于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错误的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补充D)逻辑证明的结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检验参考答案:B9.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其哲学基础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创新思维规律参考答案:C10.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考试模拟题-1
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考试(适用于6月份考试)
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
A:自然发展的规律
B:心理发展的规律
C:人体发展的规律
D:社会发展的规律
参考选项:D
时间和空间()。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
参考选项:C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没有关系
D:上层建筑只能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
参考选项:B
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精神的
C:世界是运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参考选项:D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实践
B:事物
C:理论
D:逻辑。
参考选项:A
下列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白天和黑天的关系
B:阳光和植物的关系
C:闪电和雷鸣的关系
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
参考选项:B
1。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考试模拟题6
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考试(适用于6月份考试)
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
明()。
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参考选项:A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首先促进的是()。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参考选项:A
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他的哲学思想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参考选项:C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
A: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
B:能动的创造规律
C:能动的改造规律
D:能动的创造物质
参考选项:A
社会形态是社会发展中的复杂因素的综合,表现在()。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的统一
D: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参考选项:B
运动是()。
A: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B:标志事物变化过程的延续性的哲学范畴
C: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D:标志事物存在的广延性的哲学范畴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大纲.doc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一、考试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立场、观点、方法,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主题,懂得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政策,懂得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正确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和特点。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线,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学生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
二、考试内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的含义;(2)解放思想的含义;(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3)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4.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6.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改革的进程;(3)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点(2)依法治国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3)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要求。
奥鹏15春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15春中国⽯油⼤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次在线作业答案奥鹏15春中国⽯油⼤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次在线作业答案答案见最后单选题 (共23道题)收起1.(2.5分)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政治经济学”⼀词的是()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B、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C、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马克思主义创始⼈马克思2.(2.5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产⼒B、社会⽣产关系C、社会⽣产⽅式D、物质资料⽣产3.(2.5分)⼈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的规律4.(2.5分)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A、它的创⽴者的阶级出⾝决定的B、它的学习者的构成状况决定的C、它的研究对象本⾝的特点决定的D、它的研究者从外部强加于它的5.(2.5分)商品的使⽤价值与⼀般物品的使⽤价值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劳动⽣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B、前者是他⼈⽣产的,后者是为⾃⼰⽣产的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D、商品使⽤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6.(2.5分)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A、只要物是有⽤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性为前提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性互为前提D、物越是有⽤就越有价值7.(2.5分)商品的⼆重性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私⼈劳动和社会劳动C、交换价值和价值D、使⽤价值和价值8.(2.5分)简单商品⽣产的基本⽭盾时()A、脑⼒劳动与体⼒劳动的⽭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盾C、私⼈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盾9.(2.5分)商品内在的使⽤价值和价值的⽭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C、私⼈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10.(2.5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产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成为商品D、资本家⼿中集中了很多商品11.(2.5分)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段与流通⼿段B、⽀付⼿段与世界货币C、储藏⼿段与⽀付⼿段D、流通⼿段与储藏⼿段12.(2.5分)在⼀只⽺= ⼀把⽯斧中( )A、⽯斧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同时⼜是⼀般等价物B、⽺处于等价形式,是⼀般等价物C、⽯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D、⽺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是个别等价物13.(2.5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考试题
※<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里: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静止D具有体积和质量2.实践主体是()A.劳动者B.人C.物质世界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B.把意识同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D.揭示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4.质是由()A.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B.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C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D.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5.事物发展自我完善的哲学根据在于()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C.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物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6.我们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轻重、气味、滋味和软硬等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苹果的整个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7.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A.矛盾斗争性的形式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B.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D.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而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8.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在检验真理过程中不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关系10.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全面地看问题11.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价值与价格的矛盾12.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产品供不应求B、货币发行过多,变成贮藏手段C、纸币发行过多,纸币贬值D、金属货币价值下跌13.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A、抽象劳动为尺度B、私人劳动为尺度C、剩余劳动为尺度D、简单劳动为尺度1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2、哲学基本问题是:A.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的本质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4、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思维依赖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或者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6、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观点或学派的对立和斗争,其中最基本的斗争是: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A.客观实在性B.多样性C.运动属性D.时空属性9、“物体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这种物质观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唯心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0、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意识11、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12、鲁迅说过:“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一只眼,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A.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来自人的思维活动C.人脑对鬼神的反映D.归根到底来自客观物质世界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15、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16、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1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是统一的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D.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18、“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C.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0、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本能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D.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22、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实践B.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艺术创作活动23、“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句话突出地说明了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2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5、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26、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指的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2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2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的绝对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新事物:A.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B.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C.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30、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解,正确的是:A.失败之后一定会成功B.成功之前必然会经历失败C.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D.失败与成功是一致的31、人们常说要注意发挥“后发优势”,这里的“后发”与“优势”的关系是:A.后发是绝对的优势B.后发都能成为优势C.在一定条件下后发才能成为优势D.后发只能是劣势3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C.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33、下列有关矛盾的观点中,错误的观点是: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唯一原因D.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之争是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34、事物发展的动力是: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35、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质量互变原理D.辩证否定的原理36、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7、黑格尔曾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要不畏困难勤奋努力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3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矛盾时要: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D.坚持发展观点看问题39、条件对事物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任何作用C.起促进或延缓作用D.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4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有内在根据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是否发生了属性的变化4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包含的哲理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和准备B.事物都是联系的C.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要说明的是: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肯定和否定的关系44、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45、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46、唯物辩证法的否定方面指的是:A,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C.事物中代表旧的方面D.事物中决定其性质的方面47、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B.完全抛弃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48、决定事物性质的是:A.主要矛盾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C.非主要矛盾D.主要矛盾的非主要方面49、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有: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50、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是要说明A.可能离不开现实B.部分离不开整体C.结果离不开原因D.现实离不开本质5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