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历史最长、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它们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
然而,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往往会发生改变,这是由于高温下金属原子的热振荡增强、晶格缺陷数量增加、化学反应加剧等因素所引起的。
因此,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
一、高温下的材料微观结构演化高温下的金属材料,由于温度升高,原子热振荡幅度增大,晶体缺陷数量增多,导致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包括晶界迁移、堆垛错的生成或消除、晶体内部的位错增生等。
晶界是晶体中不同晶粒之间的界面,它们对材料的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在高温下,晶界可以通过晶界迁移的方式发生变化,导致晶界能量状态的变化。
此外,晶界周围的原子往往富集了一定的缺陷,如间隙位错和堆垛错,它们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晶界的状态和材料的性能。
堆垛错是晶体内的一种结构缺陷,它由两个错排面的夹层形成,每个面上原子的相对位错是相同的。
在高温下,由于材料中原子的位移不断增加,堆垛错很容易形成或消除。
其运动和移动方式也会对材料的塑性和损伤机制产生影响。
位错是晶体中一种线性缺陷,它是原子排列不完整或存在错位引起的,具有一定的移动和滑移性质。
在高温下,位错的数量会增加,位错的移动会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材料的塑性和损伤行为。
二、高温下的材料力学性能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发生变化,如强度、延展性、断裂韧性等性质均可能发生变化。
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外力时的抗拉、抗压、抗弯等能力。
在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强度往往会降低,这是由于高温下原子位移的增加、晶界的变化、位错的运动等因素所致。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发生形变的能力。
在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往往会增加,因为高温下原子的位移增强,晶体缺陷的数量增多,使得位错滑移和塑性变形更容易发生。
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时发生裂纹扩展的能力。
在高温下,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往往会减小,因为高温下材料的位移增强,裂纹扩展较容易发生,从而导致断裂韧性的下降。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t
在规定温度(t)下,使试样在规定时间内产 生的稳态蠕变速率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 力。
t
2、
在规定温度(t)下和规定的时间(τ)内,使试 样产生的蠕变总伸长率(δ)不超过规定值的 最大应力。
二、持久强度极限
定义:高温下载荷长期作用时材料对断裂 的抵抗能力。
表示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和规定的持续时 间内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扩散蠕变
这两种蠕变机制之间没有确切的划分界限。
1、位错滑移蠕变
外来热激活能,有利于加强位错的运动(滑 移、攀移、交滑移等),克服短程障碍。∴ 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蠕变第一阶段,蠕变变形而产生形变硬化, 蠕变速率↓。也称为“减速蠕变阶段”。 第二阶段:动态回复(软化),硬化与软化达 到平衡,蠕变速率为一常数。
松驰稳定性:材料抵抗应力松驰的性能。 应力松驰曲线:变形量衡定,加载的应力随时 间延长而降低的曲线。 评定指标:剩余应力(越高,松弛稳定性越好) 应力松弛是蠕变的结果。 剩余应力σsh:任一时间,试样上所保持的应 力。
松驰应力σso:初始应力与剩余应力之差。
四、影响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加速蠕变阶段,逐渐增大,最后产生断裂。
三、应力和温度对蠕变曲线的影响
应力较小,或温度较低时,第二阶段较长, 第三阶段很短;反之,第二阶段很短,很 快断裂。
8.2 蠕变变形与蠕变断裂机理
一、蠕变变形机理
常温下的变形:滑移、孪生。
高温下的蠕变:滑移和攀移交替进行。
蠕变变形机制:两种
位错滑移蠕变
晶粒度适当加大;结构复杂的第二相,并形成网 状骨架; 减少低熔点夹杂物;晶内形成多边化的亚晶界(热 处理后)。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下,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发生断裂的最
大应力,以MPa表示。
30/37
用 t 表示 :
1700 =30MP a , 10
3
表示该合金在 C、 700 1000h 的持久强度极限为 30MP a 。
31/37
三、剩余应力
1、应力松弛定义
具有恒定总变形的试件中,随着时间的延
2、蠕变断裂:由蠕变而最后导致材料的
断裂。
10/37
3、蠕变曲线
图8-2 典型蠕变曲线
蠕变速度:
d d
11/37
(1) 第一阶段:减速蠕变阶段
也称过渡蠕变阶段、初级蠕变或第一阶段蠕变,
Primary creep。加工硬化占主体。
以晶内滑移和晶界滑动方式产生变形。位错刚开
始运动时,障碍较少,蠕变速度较快。随后位错逐渐 塞积、位错密度逐渐增大,晶格畸变不断增加,造成 形变强化。在高温下,位错虽可通过攀移形成亚晶而 产生回复软化,但位错攀移的驱动力来自晶格畸变能
逐渐扩展而引起的,宏观上为典型的脆性破坏。
25/37
图8-9 三岔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
(2) 机制二:在晶界上由空洞形成晶界裂纹
较低应力,较高温度下,当晶界受垂直拉应力作 用时,周围晶界或晶粒内部的空穴聚集于此晶界,形 成空洞核心→空洞超过临界尺寸(r)而稳定存在→长大 →引起断裂。
26/37
图8-10 晶界滑移形成空洞示意图
1/37
第八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历史背景:
(1) 古代,人们发现悬挂的铅管自身伸长现
象。
(2) 1905年菲利普斯发表关于金属丝、橡
《工程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 第08章 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以σ t ζ表示。
例如:某高温合金σ600 1×10 3 =30Mpa,表 示该合金在700 ℃下,1000小时的持久 强度极限为30Mpa。
h
21
第四节 其它高温力学性能 1.高温短时拉伸性能 2.高温硬度
h
22
h
8
❖ 蠕变第一阶段以晶内滑移和晶界滑动方式产生 变形。位错刚开始运动时,障碍较少,蠕变速 度较快。随后位错逐渐塞积、位错密度逐渐增 大,晶格畸变不断增加,造成形变强化。在高 温下,位错虽可通过攀移形成亚晶而产生回复 软化,但位错攀移的驱动力来自晶格畸变能的 降低。在蠕变初期由于晶格畸变能较小,所以 回复软化过程不太明显。
近有很多裂纹,使断裂机件表面出现龟裂现象;
(2)由于高温氧化,断口往往被一层氧化膜 所覆盖。
4.蠕变断裂断口的微观特征: 主要为冰糖状花样的沿晶断裂形貌。
h
14
(二)蠕变断裂机理
蠕变断裂主要是沿晶断裂。在裂纹成核 和扩展过程中,晶界滑动引起的应力集 中与空位的扩散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应 力和温度的不同,裂纹成核有两种类型。
以σ t ζ / δ表示。
如σ 600 1 / δ=10 5=100Mpa,表示材料在500 ℃温度下,105小时后总伸长率为1%的蠕 变极限为100Mpa。
试验时间及蠕变总伸长率的具体数值根 据机件后勤工作时间来规定的。
蠕变极限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
h
20
2.持久强度极限: 高温长时载荷下断裂的抗力。
1.蠕变: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 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由于这 种变形而最后导致金属材料的断裂称为 蠕变断裂。(蠕变在较低温度下也会发 生,但只有当约比温度大于0.3时才比较 明显。
第八讲 金属高温力
可通过高温拉伸持久试验测定。
三、剩余应力
金属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性能称为稳定性,可通过应 力松弛试验测定应力松弛曲线来评定。应力松弛试验 中,任一时间试样上所保持的应力称为剩余应力 sh 。 四、影响高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控制晶内和晶界原子的扩散过程可提高金属材料的 高温力学性能,扩散过程主要受合金成分影响,并与 冶炼工艺、热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
第八讲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等强温度:晶粒与晶界两者强度相等的温度为等强温 度,随变形速率增加而升高。两者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但晶界强度下降较快。 约比温度(t/tm):大于0.5时为高温;反之为低温。
第一节
金属的蠕变现象
高温下金属力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产生蠕变。 蠕变:就是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 象(约比温度大于0.3时比较显著)。 蠕变断裂:蠕变变形最后导致金属材料的断裂。 蠕变过程用蠕变曲线描述,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示该点的蠕变速率,根 据其变化情况,可将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二、蠕变断裂机理
晶界上形成裂纹并逐渐扩展:
1、在三晶粒交会处形成的楔形裂纹 在高应力和较低温度下,由于晶界滑动在三晶粒 交会处受阻,造成应力集中形成空洞,空洞相互连 接便形成楔形裂纹。 2、在晶界上由空洞形成的晶界裂纹 在较低应力和较高温度下产生的裂纹,出现在晶 界上的突起部位和细小的第二相质点附近,由于晶 界滑动而产生空洞,空洞长大并连接便形成裂纹。
2、冶炼工艺的影响 夹杂物与某些冶炼缺陷会使材料持久强度极限降低, 严格控制杂质元素和气体含量;对某些高温使用合金可 采用定向凝固,使柱状晶沿受力方向生长,减少横向晶 界,可提高持久寿命。 3、热处理工艺 4、晶粒度 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影响很大。使用温度 低于等强温度(晶界与晶内强度相等的温度)时,细晶 粒钢有较高的强度;当使用温度高于等强温度时,粗晶 粒钢及合金有较高的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极限,但晶粒 太大会降低高温下的塑性和韧性。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t /
总伸长量为1%
500℃
500 1/105
100MPa
100000h
29/37
二、持久强度极限 蠕变极限: 高温长期载荷下对塑性变形的
抗力(考虑了变形量)。 持久强度极限: 高温长期载荷下对断裂的
抗力(不考虑变形量),指的是在给定温度t下, 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τ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 力,以MPa表示。
换句话说, 在一定温度/应力下可能有多种变形机制起作用, 如位错攀移蠕变和空位扩散蠕变同时发生, 但温度高、应力低时 扩散蠕变所产生的应变量比攀移蠕变产生的应变量大, 此时“占优 势”的机制是扩散蠕变。材料的变形机制图就是该材料在给定的温 度/应力下占优势的变形机制及变形速率的图示。
23/37
图8-8 纯镍的应力-温度变形机制图
24/37
2.蠕变断裂机制
主要是由于晶界滑动在晶界上形成裂纹并 逐渐扩展而引起的,宏观上为典型的脆性破坏。
(1) 机制一:在三晶粒交会处形成楔形裂 纹高应力,较低温度下,晶界滑动在三晶粒交 汇处受阻→应力集中→形成空洞→相互连接形 成楔形裂纹→长大→引起断裂(晶界)。
25/37
图8-9 三岔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
1/37
第八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历史背景: (1) 古代,人们发现悬挂的铅管自身伸长现
象。 (2) 1905年菲利普斯发表关于金属丝、橡
胶、玻璃在恒定拉应力作用下缓慢延伸的实验 结果。
2/37
(3) 1922年狄根逊提出,在相当长时间内承受应力时, 尤其是在高温下,任何材料在低于σb(室温或试验温度)时也 会发生破坏——蠕变的研究。
图8-4 刃型位错攀移克服障碍的模型
17/37
(2) 扩散蠕变 在更高温度(甚至接近于Tm时)→原子扩散 进一步加剧→较多数量的原子(空位)直接发生 迁移性扩散→扩散蠕变。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对于不同金属材料或同种材料经过不同的热 处理;在相同试验温度和初始应力下;经规定时间后; 剩余应力越高;松弛稳定性越好
例如:20Cr1Mo1V1钢广泛应用于气轮机 燃 气轮机紧固件;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正火 油淬+ 回火后的应力松弛曲线初始应力σ0=300MPa如图 所示 可见;正火工艺的剩余应力高;说明其具有较好 的应力松弛稳定性
第八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在高压蒸汽锅炉 汽轮机 柴油机 航空发动机等 设备中;很多机件长期在高温下服役 对于这类机件 的材料;只考虑常温短时静载时的力学性能是不够 的
如化工设备中高温高压管道;虽然承受的应力 小于该工作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但在长期使用 过程中会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即蠕变现象;使管径 逐步增大;甚至会导致管道破裂
16
三 断口特征
1 宏观特征 1 断口附近产生塑性变形;在变形区附近有很 多裂纹断裂机件表面出现龟裂现象; 2 由于高温氧化;断口表面被一层氧化膜所覆 盖 2 微观特征 冰糖状花样的沿晶断裂
17
§83 高温力学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一 蠕变极限 为了保证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的机件不会产生 过量蠕变;要求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蠕变极限 1 定义 是材料在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抗力 指标
7
同一材料的蠕变曲线随着温度高低及应力的 大小而有不同 如图所示
应力较小 温度较低时:蠕变的恒速蠕变阶段 持续时间长;甚至不出现加速蠕变阶段;
应力较大 温度较高时:蠕变恒速蠕变阶段持 续时间短;甚至消失;试样在短时间内断裂;主要为 加速蠕变
8
应力松弛 由于金属在长时高温载荷下会产生蠕变现象; 对于在高温下工作 依靠原始弹性变形获得工作应 力的机件;如高温管道内用的螺栓等;随时间的延长; 在总变形量不变的前提下;弹性变形变为塑性变形; 从而使工作应力降低;导致失效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教学课件PPT材料力学性能
16
三、蠕变断裂机理
1、晶界楔形裂纹模型 ➢ 蠕变温度下,恒载荷使位于最
大切应力方向的晶界滑动,在 三晶粒交界处形成应力集中。
➢ 应力集中若不能被晶粒的塑性变形或晶界的迁移 所松弛,当其达到晶界的结合强度时,在三晶粒 交界处发生开裂,形成楔形裂纹。
由持久强度试验,测量试样在断裂后的伸长率 及断面收缩率,还能反映出材料在高温下持久塑性。
29
三、剩余应力 金属在长时间高温载荷作用下会产生蠕变,原来的
弹性变形逐渐转变为塑性变形,使工作应力逐渐降低, 这种现象称为应力松弛。工作应力在松弛过程中任一时 间所保持的应力称为剩余应力,以σr 。初始工作应力 与剩余应力之差称为松弛应力,以σre表示。
17
2、晶界空洞裂纹模型
➢ 晶界滑动与晶内滑移带 交割形成空洞;
➢ 晶界滑动与第二相质点 作用形成空洞;
18
3、断口特征 蠕变断裂主要发生在晶界上,其断口宏
观特征表现为:①断口附近产生塑性变形, 并有很多裂纹;②断口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断口的微观特征主要表现为冰糖状断裂形貌。
19
§8-2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极限
t
;
22
23
24
二、持久强度极限
1、持久强度:材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和规定的时间内,
不发生蠕变断裂的最大应力。
2、表示方法:
t
温度700℃
举例:
700 1103
30MPa
持久强度极限30MPa
时间1000小时
25
3、持久强度的应用 某些在高温下工作的机件,不考虑变形量的大小,
8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T>0.4~0.5Tm;高分子。 蠕变:材料(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
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注意 与应力松驰的区别) 蠕变断裂:由蠕变变形导致的材料的断裂。
二、蠕变曲线
蠕变速率 d
dt
减速蠕变阶段,开始大,逐渐减速; 恒速蠕变阶段,速度几乎保持不变; 加速蠕变阶段,逐渐增大,最后产生断裂。
1、抗氧化性 2、抗生长性 3、热强性 材料在高温、长时间和应力的作用下,抵
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包括:持久强度、蠕变强度、高温疲劳强
度、高温硬度等。
二、影响高温强度的因素
σb=f(T,τ,v) 1、温度 (1) 强度下降:蠕变现象;强度与时间有关系。 (2) 塑性下降:高温短时载荷作用下,塑性升高;
8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锅炉、汽轮机、发动机、飞船的外壳等, 长期在高温情况下工作。
对材料的高温性能有一定或特别的要求。 高温服役:研究应力、应变、温度与时间
的关系。 温度的高低,是相对金属的熔点而言,故
采用约比温度:Trg=T/Tm(单位为K)。 Trg>0.5,高温;Trg<0.5,低温。
一、常见的高温性能
晶格阻力 (2) 显微组织 晶粒度适当加大;结构复杂的第二相,并形成网
状骨架; 2、提高冶炼质量和采取热处理 减少低熔点夹杂物;晶内形成多边化的亚晶界(热
处理后)。
8.4 其它高温力学性能
一、高温短时拉伸性能 高温短时拉伸试验主要是测定金属材料在高于室
温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 率等性能指标。 二、高温硬度 工具材料(红硬性),高温轴承。 测高温硬度的压头。 载荷不宜过大,并需根据试验温度的高低改变载 荷大小,以保证压痕清晰和完整。
金属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金属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进,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变得愈发重要。
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于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推动材料工程的发展以及保证工业生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研究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是为了解决高温下的应力、应变、变形、疲劳等问题,从而保障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高温环境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1. 热膨胀:在高温下,金属材料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发生热胀冷缩,导致材料尺寸的变化。
2. 强度下降:高温会导致金属晶界的松散和材料的屈服点降低,从而使金属材料的强度下降。
3. 延展性变差: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减弱,使材料的延展性变差。
4. 氧化和腐蚀:在高温氧化气氛中,金属材料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材料表面产生氧化膜,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通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得到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而分析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2. 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建立金属材料的高温模型,对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预测材料在特定工况下的性能。
四、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的应用1. 材料优化设计:通过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可以指导材料的优化设计,提高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寿命。
2. 材料选型:根据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选择适合的材料用于高温工况,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材料加工工艺改进: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可以帮助改进材料加工工艺,提高材料的成型质量和机械性能。
五、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的挑战与展望1. 高温下材料的显微组织演变:高温下材料的显微组织演变过程复杂多变,需要通过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和材料表征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2. 材料的耐久性评估:在高温环境下,材料的耐久性评估对于确保材料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需要开展更多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一些特殊材料的研究更加引人注目。
其中,金属材料是最受关注的之一。
因为金属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强度高、韧性好、易加工、耐用等特性,应用极广。
然而,由于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于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温力学性能是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特性。
高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改善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不同于室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需要特殊的测试手段来研究它们的行为。
高温拉伸试验是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特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此外,还有压缩试验、屈服强度试验、疲劳试验等多种方法。
其次,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现代船舶、飞机、航天器等设备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高温环境下对材料的耐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在航空航天行业中,高温强度和崩裂断裂韧性等性能要求非常高。
在汽车行业中,发动机和排放系统的材料所需的高温强度和耐热性能也非常重要。
因此,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掌握它们的特性和行为,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技术水平、促进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高温材料的研究在科学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实验和模拟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它需要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和理论模拟,在高温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领域开创了很多新的科学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对学术研究尤为重要,也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工业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高温力学性能是研究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重要指标之一。
金属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蠕变
工学院 材料系
8.2 蠕变变形与蠕变断裂机理
蠕变第一阶段以晶内滑移和晶界滑
动方式产生变形。位错刚开始运动时, 障碍较少,蠕变速度较快。随后位错
逐渐塞积、位错密度逐渐增大,晶格
畸变不断增加,造成形变强化。在高 温下,位错虽可通过攀移形成亚晶而 产生回复软化,但位错攀移的驱动力 来自晶格畸变能的降低。在蠕变初期 由于晶格畸变能较小,所以回复软化 过程不太明显。
工学院 材料系
8.1 蠕变现象
蠕变曲线随应力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而变化
当减小应力或降低温度时,蠕变第Ⅱ阶段延长,甚至不出 现第Ⅲ阶段; 当增加应力或提高温度时,蠕变第Ⅱ阶段缩短,甚至消失, 试样经过减速蠕变后很快进入第Ⅲ阶段而断裂。
工学院 材料系
8.1 蠕变现象
2)高分子材料
第Ⅰ阶段:AB段,为可逆形变 阶段,是普通的弹性变形,即应 力和应变成正比; 第Ⅱ阶段:BC段,为推迟的弹性 变形阶段,也称高弹 蠕变变形与蠕变断裂机理
应力较低、温度相对较高时。空洞由于缓慢蠕变而长大, 最终导致断裂。这种断裂伴随有较大的断裂应变。 3)在较低应力和较高温度下,通过在晶界空位聚集形成空洞 和空洞长大的方式发生晶界蠕变断裂 断裂是由扩散控制的,低温下由空位扩散导致的这种断裂 过程十分缓慢,实际上观察不到断裂的发生。
工学院 材料系
8.2 蠕变变形与蠕变断裂机理
图中,虚线--迁移前晶界,实线为迁移后晶界 A-B,B-C,及A-C晶界发生晶界滑移,晶界迁移,三晶 粒的交点由1移至2再移至3点。
工学院 材料系
8.2 蠕变变形与蠕变断裂机理
多晶陶瓷中存在大量晶界,晶界是低熔点氧化物聚集之 处,易于形成玻璃相。在温度较高时,晶界粘度迅速下降。 外力导致晶界粘滞性流动,发生蠕变。 在蠕变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和外加应力的不同, 控制蠕变 过程的机制也不同。
材料力学性能课件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σ 500 1/105
= 100MPa, 表示材料在500�C的温度下,100000h后总伸
长率为1%的蠕变极限为100MPa。
�这两种蠕变极限与伸长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如以蠕变 速率确定蠕变极限时,稳态蠕变速率为1×10-5%/h,就相 当于100000h的稳态伸长率为1%。 �在使用时视蠕变速率与服役时间而定。若蠕变速率大而 服役时间短,可取用蠕变速率表示的蠕变极限;反之, 服役时间长,可取用服役时间和总伸长率表示的蠕变极 限。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8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27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8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28
三、剩余应力(应力松弛)
�一些高温下工作的紧固零件如汽轮机缸盖或法兰盘上的 紧固螺栓,经过一段时间后紧固应力不断下降。 �这种紧固应力随时间增加不断下降的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是蠕变的结果。蠕变现象是在温度和应力恒定 的情况下,塑性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应力 松弛现象是在温度和总应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弹性 变形不断地转化为塑性变形,即逐渐发生蠕变,从而使 初始应力不断下降。 �剩余应力是评定金属材料应力松弛稳定性的指标。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8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18
图 晶界滑动与晶内滑移带交割形成空洞
图 晶界上存在第二相质点形成空洞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8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19
�(1)在蠕变初期,由于晶界滑动在三晶粒交会处形成 裂纹核心或在晶界台阶处形成空洞核心; �(2)已形成的核心达到一定尺寸后,在应力和空位流 的同时作用下,优先在与拉应力垂直的晶界上长大,形 成楔形和洞形裂纹,是为蠕变第二阶段; �(3)蠕变第二阶段后期,楔形和洞形裂纹联接而形成 终止于两个相邻的三 晶粒交会处的“横向裂纹段”。 �(4)相邻的“横向裂纹段”通过向倾斜晶界的扩展而形 成“曲折裂纹”,裂纹尺寸迅速扩大,蠕变速度迅速增加。 此时,蠕变过程进入到第三阶段; �(5)蠕变第三阶段后期,“曲折裂纹”进一步连接,当 扩展至临界尺寸时,便产生蠕变断裂。
金属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
4)持久强度与持久塑性
2. 蠕变过程的组织变化、变形和断裂机制 1)组织变化 2)变形机制 3)断裂机制
3. 提高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的措施 1)合金化学成分 2)冶炼工艺 3)晶粒度 4)热处理工艺
二、应力松弛
1. 应力松弛现象 松弛极限 2. 应力松弛本质 弹性变形转化为塑性变形;多级蠕变 3. 应力松弛稳定性 稳定性及其表征:剩余应力
本章完
材料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 位错克服障碍的能力加强,形式也有变化 交滑移或攀移的方式越过障碍 2. 新的滑移系开动
Al出现{100}<100>和{211}<110>滑移系
3. 新的变形机制
晶界强度低于晶内强度并参与变形
常用强化手段的局限性: 1. 应变(形变)强化
被回复和再结晶过程消除
2. 沉淀强化
持久试验比蠕变试验简单
选材时标准的不同
d)持久强度测定
持久寿命:在给定的温度和应力下试样断裂的时间
应力与持久寿命的关系(外推依据) t A
lg t lg A B lg
B
lgt和lgσ并不真正符合线性关系;测出折点后再外推, 时间不超过一个数量级
e)持久塑性:
用试样断裂后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表示
3)断裂机制 a)等强温度
T<TE 穿晶断裂; T>TE 沿晶断裂
b)沿晶断裂机制
裂纹形成:楔形裂纹和空洞型裂纹 楔形裂纹:较高应力和较低温度,晶界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
1
空洞型:高温低应力下,晶界滑移造成
裂纹的扩展与断裂:
3. 提高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的措施
增加位错移动阻力、抑制晶界滑动和空位扩散
d dt d e dt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第08章金属高温力学性能1.解释下列名词:(1 )等强温度;(2) 约比温度;(3) 蠕变;(4) 稳态蠕变;(5) 扩散蠕变;(7) 持久伸长率;(8) 蠕变脆性;(9) 松弛稳定性。
2.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 σtε;(2) σtδ/τ;(3) σtτ;(4)σsh3.试说明高温下金属蠕变变形的机理与常温下金属塑性变形的机理有何不同?4.试说明金属蠕变断裂的裂纹形成机理与常温下金属断裂的裂纹形成机理有何不同?5.Cr—Ni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拉伸持久试验的数据列于下表。
(1) 画出应力与持久时间的关系曲线。
(2) 求出810℃下经受2000h的持久强度极限。
(3) 求出600℃下20000h的许用应力(设安全系数n=3)。
6.试分析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7.某些用于高温的沉淀强化镍基合金,不仅有晶内沉淀,还有晶界沉淀。
晶界沉淀相是一种硬质金属间化合物,它对这类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有何贡献?8.和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9.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变形机制与断裂机制,和常温比较有何不同?10.讨论稳态蠕变阶段的变形机制以及温度和应力的影响。
11.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如何定义,实验上如何确定?12.什么是Larson-Miller参数,它有何用处?13. 提高材料的蠕变抗力有哪些途径?14.应力松弛和蠕变有何关系?如何计算一紧固螺栓产生应力松弛的时间。
15.为什么许多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要考虑蠕变与疲劳的交互作用?实验上如何研究这种交互作用?应变范围分配法如何预测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注意: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强度的反常性
二、时间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温下力学性能与载荷持续时间关系很大: 高温下力学性能与载荷持续时间关系很大: 例如:钢的σ 随载荷持续时间↑ 例如:钢的σb随载荷持续时间↑而↓ 。 故常温下研究时: 常温下研究时: 研究时 应力- 应力-应变曲线 高温下研究时 研究时: 高温下研究时: 应力-应变+温度+ 应力-应变+温度+时间
持久强度极限 在给定温度t 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τ 在给定温度t下,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τ 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MPa表示。 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以MPa表示。 表示
用σ τ 表示 :tσ700 1×103
=30MPa,
表示该合金在700°C、 1000h的 持久强度极限为30MPa。
三、剩余应力 1、应力松弛定义 具有恒定总变形的试件中, 具有恒定总变形的试件中,随着时间的延 长自行减低应力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 长自行减低应力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金属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性能称为松弛稳 金属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性能称为松弛稳 定性。 定性。 如何评价松弛稳定性? 如何评价松弛稳定性?
(1) 位错滑移蠕变 T≈Tm/2,又称高温蠕变 变形时,T↑→原子扩散加剧 原子扩散加剧→ 变形时,T↑→原子扩散加剧→位错攀移 引起动态回复( 异号位错对相消, 引起动态回复 ( 异号位错对相消 , 形成多边 形结构) → 形成亚晶 → 位错运动阻力下降 → 形结构 ) 形成亚晶→ 位错运动阻力下降→ 进一步蠕变变形。 进一步蠕变变形。 ——动态回复起主要作用 动态回复起主要作用
楔形裂纹形成示意图
机制二: 机制二:在晶界上由空洞形成晶界裂纹 较低应力, 较高温度下, 较低应力 , 较高温度下 , 当晶界受垂直 拉应力作用时, 拉应力作用时 , 周围晶界或晶粒内部的空穴 聚集于此晶界, 形成空洞核心→ 空洞超过临 聚集于此晶界 , 形成空洞核心 → 界尺寸(r)而稳定存在→长大→引起断裂。 界尺寸( 而稳定存在→长大→引起断裂。 空洞位置: 晶界上的凸起部位, 空洞位置 : 晶界上的凸起部位 , 细小的 第二相质点附近, 晶界夹杂物) 第二相质点附近,(晶界夹杂物)
σ
σ
t
ε
600℃ 600℃
600 1×10 5
= 80 MPa
1×10-5 %/h
蠕变极限的表示方法二: 蠕变极限的表示方法二: 在给定温度t和规定时间τ(小时) τ(小时 在给定温度t和规定时间τ(小时)内,使 试样产生规定蠕变变形量δ的最大应力。 试样产生规定蠕变变形量δ的最大应力。
σ δ /τ
二、蠕变过程中变形与断裂机制 1、蠕变的变形机制 常温下: 常温下: 位错的增殖与运动→ 位错的增殖与运动→产生塑性变形 →位错运动受阻→变形停止。 位错运动受阻→变形停止。 高温下: 高温下: 外界提供热激活能, 外界提供热激活能,促进原子扩散 →位错持续运动→产生了蠕变变形。 位错持续运动→产生了蠕变变形。
a)等强温度TE 等强温度T
b)变形速率对TE的影响 变形速率对T
温度和变形速率对金属断裂路径的影响 晶界强度对变形速度的敏感性比晶内 强度大,所以,变形速率↑ 强度大,所以,变形速率↑,TE↑。
四、高温下的蠕变现象与应力松弛现象 如何判断高温、低温: 1 如何判断高温、低温:
使用温度(K) 约比温度 = 合金熔点(K)
晶界滑动形成空洞示意图 a)晶界滑动与晶内滑移带交割 b)晶界上存在第二相质点
第三节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指标
一、蠕变极限 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 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 , 材料对塑性变 形的抗力指标——引入蠕变极限 引入蠕变极限 形的抗力指标
蠕变极限的表示方法一: 蠕变极限的表示方法一: 在给定的温度下, 在给定的温度下 , 使试样在蠕变第二阶 段产生规定稳态蠕变速率的最大应力。 段产生规定稳态蠕变速率的最大应力。
三、温度和时间对断裂路径的影响 温度T↑ 载荷t↑ T↑, 温度T↑,载荷t↑ ,断裂由穿晶断裂过 渡到沿晶断裂。 渡到沿晶断裂。 原因:随温度T↑ T↑, 原因:随温度T↑,晶界强度下降速度快 于晶内强度的下降。 于晶内强度的下降。 **等强温度 等强温度(T 概念——晶粒与晶界两者强 ** 等强温度 (TE) 概念 晶粒与晶界两者强 度相等的温度,称为等强温度。 度相等的温度,称为等强温度。 穿晶断裂。 T<TE时,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 T>TE时,沿晶断裂。
第八章 金属高温机械性能
第一节 概述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古代: 古代:悬挂的铅管自身伸长现象 1905年 : 菲利普斯发表关于金属丝、 橡胶、 1905 年 菲利普斯发表关于金属丝 、 橡胶 、 玻璃在恒定拉应力作用下缓慢延伸的实验结果 1922年 1922年: 狄根逊提出:在相当长时间内承受应力时, 狄根逊提出:在相当长时间内承受应力时, 尤其是在高温下, 任何材料在低于σ 尤其是在高温下 , 任何材料在低于 σb( 室温或 试验温度)时也会发生破坏——蠕变的研究 试验温度)时也会发生破坏 蠕变的研究
火箭发动机、汽轮机、 火箭发动机、汽轮机、石油化工机械等发展 ——高温(T)、长期(t) 高温(T) 高温(T)、长期(t) 一、温度对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影响 1、通常金属的变形抗力随温度↑而↓: 通常金属的变形抗力随温度↑ T↑,σ、HB↓; 随 T↑,σ、HB↓;
2、原因: 原因: ——晶格阻力下降,原子活动能力提高 晶格阻力下降, 晶格阻力下降 (1)位错运动障碍↓; 位错运动障碍↓ 位错运动方式↑ 交滑移、攀移; (2)位错运动方式↑:交滑移、攀移; 存在回复、再结晶等软化机制; (3)存在回复、再结晶等软化机制; 存在晶界运动等形变机制。 (4)存在晶界运动等形变机制。
3、蠕变曲线 oa: 瞬时应变ε oa: 瞬时应变ε0(弹+塑) abcd: 随时间延长而产生的应变ε abcd: 随时间延长而产生的应变ε:蠕变
典型蠕变曲线
dε 蠕变速度: ε = 蠕变速度: dt
第一阶段:减速蠕变阶段(过渡蠕变阶段) 第一阶段:减速蠕变阶段(过渡蠕变阶段) 原因: 原因:加工硬化占主体 第二阶段:恒速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 第二阶段:恒速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 加工硬化+回复等软化机制, 加工硬化+回复等软化机制,相等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加速蠕变阶段 t↑,蠕变速率↑ 直至蠕变断裂。 随t↑,蠕变速率↑,直至蠕变断裂。 ——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四、影响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1、基体金属与晶体结构的影响 通常熔点高,自扩散激活能大,层错能低的金 通常熔点高, 自扩散激活能大, 蠕变极限↑ 属,蠕变极限↑。——高温材料设计依据 高温材料设计依据 自扩散系数: bcc>fcc>hcp>金钢石型 自扩散系数: bcc>fcc>hcp>金钢石型 ——自扩散系数大,自扩散激活能小 自扩散系数大, 自扩散系数大 fcc的蠕变极限 故:——fcc的蠕变极限>bcc fcc的蠕变极限>bcc ——金钢石型的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抗高温 金钢石型的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抗高温 蠕变性能
同一材料的蠕变曲线随应力、温度而变。 同一材料的蠕变曲线随应力、温度而变。
σ4>σ3>σ2>σ1
t4>t3>t2>t1
应力和温度对蠕变曲线的影响 σ↑、t↑,蠕变断裂时间↓ (1)σ↑、t↑,蠕变断裂时间↓; σ↑、t↑,稳定蠕变阶段↓ (2)σ↑、t↑,稳定蠕变阶段↓;
应力或温度升高, 应力或温度升高,蠕变第二阶段缩短 蠕变过程中的矛盾: 蠕变过程中的矛盾: 强化 ← 加工硬化 回复、 软化 ← 回复、再结晶及其它扩散过程
当约比温度> 0.5时——高温状态。 高温状态。 当约比温度> 高温状态 当约比温度< 0.5时——低温状态。 当约比温度< 低温状态。 低温状态 不同的金属材料, 不同的金属材料, 在同样的约比温度 其蠕变行为相似, 下,其蠕变行为相似,力学性能的变化规 律也是相同的。 律也是相同的。
2 高温下的蠕变现象与应力松弛现象 蠕变现象: 蠕变现象:后叙 应力松弛:在规定温度和初始应力条件下, 应力松弛:在规定温度和初始应力条件下,金 属材料中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属材料中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第二节 金属的蠕变现象
一、蠕变现象 蠕变概念: 1、蠕变概念: 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 即使σ<σ 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即使σ<σ0.2)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称为蠕变。 称为蠕变。 —— 约比温度T/Tm > 0.3时须考虑 约比温度T/Tm 碳钢加热T>300℃ 必须考虑蠕变。 T>300 碳钢加热T>300℃,必须考虑蠕变。 蠕变断裂: 2、蠕变断裂: 由蠕变而最后导致材料的断裂
t
500℃ 500℃
σ
500 1 / 105
= 100 MPa
100000h 100000h
总伸长为1 总伸长为1%
二、持久强度极限 蠕变极限 高温长期载荷下对塑性变形的抗力( 高温长期载荷下对塑性变形的抗力 ( 考 虑了变形量) 虑了变形量) 持久强度极限 高温长期载荷下对断裂的抗力( 高温长期载荷下对断裂的抗力 ( 不考虑 变形量) 变形量)
异号位错的合并; 异号位错的合并; 同号位错的规整化——形成回复亚晶, 形成回复亚晶, 同号位错的规整化 形成回复亚晶 ——多边形化 多边形化
(2) 扩散蠕变 在更高温度( 在更高温度 ( 甚至接 近于T 近于Tm时) →原子扩散进一步加剧 较多数量的原子( 空位) → 较多数量的原子 ( 空位 ) 直接发生迁移性扩散 扩散蠕变。 →扩散蠕变。
2、溶质元素的影响 通常溶质元素或微量杂质原子, 通常溶质元素或微量杂质原子 , 尤其是 高熔点、 高熔点 、 与基体金属原子尺寸相差较大的溶 质原子,可使蠕变极限提高。 质原子,可使蠕变极限提高。